浅谈大黄泻下疗法

合集下载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ppt课件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ppt课件
正常小鼠排便试验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7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 1’.-, 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 只。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灌服10 % 的炭末生 理盐水混悬液, 其余六组分别灌服上述剂量的大黄水提物( 含炭末10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 连续观察8小时, 记录小鼠排 黑粪的时间、数量和总质量。
【13 】
泻下作用的研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 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稀粪的小鼠 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形, 滤纸上有 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剂量组阳性反应 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量的对数呈S 形曲 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件计算。
(二)实验对象
小鼠 KM,体重18-22g的小鼠,单一性别,禁食 12h
(三)实验用品
电子称、烧杯、小鼠灌胃器、鼠笼、中药称、 热药锅、手术器械
番泻叶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 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经胃、 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以收缩大 肠,引起腹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 者更适合。【10】

浅谈《伤寒论》中大黄的煎法

浅谈《伤寒论》中大黄的煎法

浅谈《伤寒论》中大黄的煎法.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

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浅谈《伤寒论》中大黄的煎法更新日期:2011-09-21 点击:董永悦提要探讨《伤寒论》中大黄的四种煎煮方法(后下、汤泡、先煎、同煎),以说明传统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伤寒论》;大黄;煎煮方法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03-0241-01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cocting Method ofRadix et Rhizoma Rhei in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DONG Yong-yue(Dalian Hospital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Liaoning 11601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four kinds of decocting methods of Radix et Rhizoma Rhei in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use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nstructing the decocting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Radix et Rhizoma Rhei; Decocting method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言精义奥,法简用详,其在汤剂煎煮方面也有严格详细规定。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 (4)肌肉松弛与解痉
泻下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
大黄作为泻下药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导泻” 作用与西药泻药一般只用于治疗便秘不同,大黄在临床上除用于通便外,其适 应证相当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 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肠炎和菌痢,急性脑出血,高脂血症,跌打损伤, 烧烫伤等疾病,甚至广泛用于减肥产品中。【11】
大黄、番泻叶化学成分对比
大黄主要成分: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含量约3% 5%, 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 游离苷元有大 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1】
番泻叶主要成分:
1.蒽醌及其衍生物类: 二蒽酮类衍生物是番 泻叶中含量较高有效部分, 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首都医药,2003,10(22):45-461 【14】高晔,朱艳华等.番泻叶的药用研究进展.中医药学刊,2006.24(11): 2145 【15】王伽伯, 李会芳等.基于泻下药效模型的大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 集·实验研究,2006.12(5):156 【16】徐志华.番泻叶治疗损伤后腹胀、便秘48例.江西中医药,1991,22( 6):56 【17】金亚城,胡关海,朱正中.番泻叶对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 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55 【18】王民,阎世明,王静远,等.番泻叶浸剂灌肠在腹部手术后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9)—:540 -542 【19】顾波, 金琦.番泻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中药,1993,7:45-46 【20】彭惠清,吴艳坤.番泻叶泡饮清洁肠道.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 11):492 【21】冉书琴,邓庆林.番泻叶袋泡剂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25例观察分析.中成药, 1988,(10):26 【22】罗俊萍.中药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 沿,2008,3(16):100. 【23】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9一898.

大黄、番泻叶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泻下作用
【13】
泻下作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 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 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 稀粪的小鼠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 形, 滤纸上有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 剂量组阳性反应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 量的对数呈S 形曲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 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 件计算。

【12】
番泻叶能阻止大剂量消炎痛对胃粘膜的损伤, 可能是由于它能拮抗后者对胃粘膜环加氧酶( PG 合成酶) 的抑制作用, 而预先的消炎痛处理的大 鼠, 番泻叶对01 6NHC l所致胃粘膜损伤不具保 护作用, 可能由于环加氧酶已先被抑制。由于于 PG 的致泻作用对肠道也是一种保护作用, 因此 番泻叶通过剌激PG 合成对胃粘膜产生保护作用, 与其剌激PG 合成致泻作用是一致的
番泻叶:
临床研究证明, 番泻叶及其制剂可用于:治疗便秘【16】; 治疗急性胃、十 二指肠出血【17】; 番泻叶浸剂灌肠可用于腹部术后恢复; 治疗急性胰腺炎【18】; 治疗胆囊炎、胆石症【19】; 治疗急性菌痢【20】; 用于腹部X线摄片【21】和手术 前清洁肠道【22】。国外在番泻叶制剂的使用方法上有详细说明, 清洁肠道: 在英国, 成人单剂量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计算为1mg /kg, 约72mg; 在美 国, 按总番泻苷计算, 口服约大于158mg。治疗便秘: 在英国, 口服总番泻苷 按番泻苷B 计算, 成人口服单剂量为15-30mg, 6岁以上儿童, 剂量减半,2-6 岁, 剂量减1. 5倍。【14】

浅谈大黄泻下以外的功效

浅谈大黄泻下以外的功效

1217浅谈大黄泻下以外的功效张瑞雪清华大学医院药剂科(100049)关键词:大黄;中药药理学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是中医泻下药的代表。

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则从《伤寒杂病论》始起,直至今日,大黄这味药在祖国医学中治疗多种热证、急症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大黄在历代本草中所记载的功效很多,如《本草经》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本草纲目》曰:“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本草逢源》中指出:“大黄其功专于行瘀血,导血闭,通积滞,破瘕,消实热,泻痞满,润燥结,敷肿毒。

”由此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对大黄的功效都非常重视。

在复方中成药里,大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含有大黄的国家标准复方中成药有801种。

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多种疾病,为多用途的常用中药。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对大黄功效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大黄除具有泻下等作用外,其他功效在临床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抗菌、抗真菌作用大黄的蒽醌类成分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都有抗菌作用,其中以芦荟酸的作用最强,其机制是抑制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大黄煎剂对多种真菌如许兰氏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鸡胚法体外及半体内试验证明对流感病毒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此外,大黄浸剂对溶组织变形虫、阴道滴虫、血吸虫均有一定的抑杀作用。

2保肝、利胆作用大黄对四氯化碳等所致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A L T)值,减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等病理改变。

大黄通过促进肝细胞R N 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的繁殖;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等途径,产生保肝的作用。

大黄能疏通肝内毛细血管,促进胆汁分泌,因而改善胆小管内淤积,增加胆红素排泄。

浅谈藏医泻下疗法的护理

浅谈藏医泻下疗法的护理
2 护 理措 施 21 术前护理 .
背靠枕头蹲坐而眠 。放 松肛门 ,不要 憋气 ,服 药后下泻 2~
3次 ,让 患者 多饮 开 水 约 30 50~4 0 m 00 l以 助 泻下 ,欲 泻
则泻 。
( )服药时密切关 注患者 的一般情 况 ,密切 观察患 者 4 的面色 、神 志 、脉搏 、体 质 、呼 吸 、血 压 、排 泄 物 的量 、
泻下疗 法是 服用 具有 下泻 功能 的方药将 腹 内疾病 ,尤
2 2 术 中用药护理 . ( )按 医 嘱服 ( 子 、大 黄 、亚 大 黄 、光 明 盐 、荜 1 柯 茇 )散 剂 3 水 煎 ,服两 次 ,每 间隔 3小时 1 ,以清理肠 g 次 道 ,观察 肠道功能 。对 于 胃肠 功能好 者 以后 服用 舵手泻 剂 时必须加大剂量 ;胃肠功 能差 者减少剂 量 ,因 为对功 能好
民 族 医 药
Et n me i i e a d t no h r c h o d c n n E h p a ma y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 e ju l o eh o dcn n tn p am c hn s o ma f tn me ii a d eh o h r a y e
1 1 适 应 症 .
者药 量过小则不 能引发 和消 除疾病 ,造 成食 欲不振 ,加 重
病情 的后 果 ;功能差 者药 量过 大 ,则造成 洞泻 不止 ,损 伤 正精 。
凡是一切 瘟病 ,尤其 是 恶寒 期 已过趋 于 成 熟 的瘟 病 , 如 :对紊乱热 、扩散 伤等 成熟性 的热 症 ;中毒后 毒 已收敛
待疾病 出现成熟 症状 、扩散者 出现 收拢 症状 ,痞坏 出
现破裂 、隐伏 和深 陷的疾 病显露 出来 之后 等 ,总之疾 病 充 分发作起来 之后 ,为泻下 的最 佳时机 ,否则 ,起反作用 。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

“中药学·泻下药——大黄”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围绕“主导-主体”这一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辨证选药的思维和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

以泻下药——大黄为例,根据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以问题为核心,结合情境导入法、直观法、案例导入法、讨论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临床思维,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有助于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检验。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 dominated-students centered” teaching mode,through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designs,could inspire strong interests on study,promote well-cultivated study habit,foster the thinking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lay solid emphasis on appropriate and safe drug selection. The article,providing the example of Dahuang,a famous purgative Chinese medicinal,according to every element of teaching design,applied multipl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s,such as situation introduction,direct introduction,case analysis,intro-class discussion,in order to inspire study interests and set up clinical thinking,thus upgrading independent study capabilities of learners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eachers.[Key words] Clinical Chinese Pharmacy;Teaching design;Teaching method;Purgative Chinese drug中药学是中医药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从专业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的重要桥梁,对于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课起重要作用。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大黄的药理作用1.1致泻作用大黄自古以来即用作泻下药物, 大黄素和番泻普等是其致泻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泻普的作用最强, 一般在服药后6 ~10h出稀便。

番泻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蕙酮有以下药理作用:①具有胆碱样作用, 大黄酸蕙酮可刺激大肠载膜, 可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 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①通过抑制肠细胞膜上Na﹢一K ﹢一ATP酶, 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的离子主动转运, 阻碍N a + 转运吸收,使肠腔容积增大, 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分, 反射性地使其推进性蠕动幅度增强, 刺激肠载膜分泌, 促进排便, 临床用于: 大便燥结, 热结便秘, 单用作用缓和, 可提高结肠中段和远端能力, 增强肠推动, 常以复方应用, 依据辩证选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等加减应用, 可加速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毒素和多种肠源性有毒物质排出, 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1.2 免疫调控作用对内毒素诱生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内毒素血症时, 大黄也可减低内毒素血症的阳性率及血浆内毒素浓度, 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减少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 防止或减轻急性感染中可能出现的内毒素血症, 可以起到保护器官, 降低病死率。

对自细胞介素( IL )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大黄素可以抑制不同有丝分裂原( ConA ) 刺激脾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C onA 诱导白细胞介素一2 的产生,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

1.3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

幽门螺杆菌(HP)是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大黄中的游离蕙醒类衍生物刊钊P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蕙醒类衍生物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问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影响了幽门螺杆菌芳胺乙酞转移酶的活性。

另外大黄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与保护胃载膜细胞也有一定关系.醒类衍生物中的芦荟大黄素对带状疤疹病毒、假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同时大黄对艾滋病(AIDS)病毒H lV--R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对霍乱毒素有对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