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电梯检验过程中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梯检验过程中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验当中,轿厢意外移动(UCM)检验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检验在实践中的混淆,UCMP检测子系统的确认,UCMP开门检验与关门检验的异同和UCMP制停子系统的检验与自监测子系统中制动力的检验;并通过模型分析了电梯悬挂比对轿厢制停距离的影响,进而提出在系统悬挂比变化时应重点关注系统质量的变化,避免超重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关键词:电梯;UCM;UCMP;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悬挂比0 引言据统计,电梯事故很大一部分发生在门区,其中以层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轿厢意外移动给乘客带来的剪切、挤压伤害最为严重。
2015年7月16日公布的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号修改单,要求新制造的电梯应当装设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事故发生。
与此相应,TSG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UCMP检验项目。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UCMP检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不带检测子系统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检验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第9.11.1条规定:“不具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有观点认为,既然符合规定条件的电梯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也就不需要进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的检验。
因为此类电梯在平层位置层轿门未关闭状态下(包含门关闭但门锁没有锁紧)门锁电气触点断开,电梯驱动系统处于断开状态,驱动主机制动器闭合,轿厢不存在意外移动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忽视了“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的前置条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
从UCMP的组成来看,包含了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制停距离的计算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制停距离的计算安川双菱电梯有限公司2浙江湖州 313009湖州安川双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3浙江湖州 313009摘要:作为特种设备的电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电梯超速运行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即使在电梯低速运行的时候,也会因为制动器的制动力不足,层门、轿门或者轿厢被人为不当操作等原因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频繁发生的轿厢意外移动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
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发布的TSGT7007-2022《电梯型式试验规则》中,加入了对轿厢意外移动中抱闸力和制停距离的新要求,电梯各设计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验及监督单位应加以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原因;制停距离;引言GB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已替代GB7588-2003并正式实施,对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也作了一些改变,对于曳引式和强制式电梯,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采用制动器为制停部件的自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液压电梯,增加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可见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强制式和液压电梯在检验工作中很少遇到,本文重点研究曳引式电梯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轿厢意外移动是指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卷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电梯在开门情况下的意外移动,其发生具有突然性,乘客一般没有防备或反应时间,会对进出电梯的乘客产生剪切或挤压伤害,导致人员伤亡,风险等级非常高,因此对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研究和检验对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1.1曳引驱动系统曳引式电梯的正常运行,主要是通过曳引轮绳槽与曳引媒介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UCMP)CE认证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UCMP)CE认证
UCMP简介
UCMP(Unintended car movement protection system),即意外轿厢移动保护。
来源于EN81-1:1998中的A3修正案,主要关注电梯安全性能的提升:当电梯处于平层位置且门打开时,如果电梯出现意外移动,UCMP安全装置马上启动保护,停止电梯运行,为乘客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
A3修正案是在EN81-1:1998标准的基础上新增的,于2009年颁布,2012年1月1日在欧洲正式实行,是电梯CE认证中的一部分。
UCMP认证包含单个零部件证书和整体证书,是电梯进入欧盟市场的所需的基本安全认证。
UCPM认证的内容
UCMP,针对的是电机和控制系统,可分为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和制停部件。
其中,制停部件主要是制动器,也可以是安全钳。
因此,UCMP认证包括检测装置认证、控制电路认证、制停部件认证等各个单元认证,以及对整个电机、控制系统认证。
电梯UCMP认证办理
沃证国际检测认证中心是欧洲知名认证机构EUROCERT S.A. 在中国唯一办事处,EUROCER是获得欧盟委员会授权的公告机构且具有LIFT指令附件IV 中列入的所有电梯安全部件的授权,可直接
办理电梯UCMP的CE认证。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构成及故障分析 叶陈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构成及故障分析叶陈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接着分析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最后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构成;故障分析引言:无论是作为检验员、维修人员还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上述内容和要求,才能正确检测或检查试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以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消除潜在的事故,避免因车辆意外移动而引发的事故。
1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电梯安全运行主要靠的是驱动主机、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其中的任何一个单元,任意一个单元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轿厢的意外移动。
下面就这几个单元进行逐一分析:驱动主机:目前采用最多的为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运行方式为曳引轮绳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实现。
所以,出现故障的情况主要为曳引轮绳槽可能出现变形量过大,磨损严重,或者存在油污的现象,都有可能造成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
控制系统:防止电梯意外运行的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电气的控制来实现的,其主要包括系统的编程和一些类电气原件,来控制电梯的开关门、起动、制动、运行等动作的。
如果,一旦控制程序出错致使控制电路失效或某一电气元件故障,都有可能造成系统发出错误指令,造成电梯误动作导致溜车事故。
制动系统:除了驱动主机和控制系统外,制动器性能的优劣对整个电梯系统的安全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笔者总结了近些年的电梯运行意外溜车事故,可以发现因制动器故障和缺陷所引起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部件的磨损、老化、间隙的调整不当,是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同时,限速器和安全钳制动系统,也会产生轿厢意外移动,所以,必须不断的改进设计方案,才能提高电梯的安全性,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人为原因:比如维护保养人员短接层门轿门门锁装置等都有可能引起轿厢的意外移动。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挤压、剪切等伤害应该得到整个电梯行业的足够重视,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目的就是防止使用者在进出电梯轿厢时受到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检验方法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检验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是导致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进行设计和检验,保证其正常运转。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当轿厢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阻止轿厢的继续移动,并切断所有电源,保护人员和设备的一种安全装置。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要求,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应该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 移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应该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即当轿厢速度达到标准规定的值时,应该自动启动。
3. 移动保护装置的复位应该简便易行,复位后应该能够自动恢复正常状态。
4. 移动保护装置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转,并能够长期保持有效性。
5. 移动保护装置还应该具有应急电源和手动复位功能,以保证在断电或电源故障时能够正常工作。
确认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否符合上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移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我们可以根据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步骤和方法见标准《电梯安全规范》。
2. 检查移动保护装置的复位功能是否正常。
我们可以模拟异常情况,如轿厢突然停止、倾斜等,然后测试移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并进行手动复位测试。
3. 检查移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环境测试,如高低温、高湿度等,测试移动保护装置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并进行长期性能测试。
综上所述,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设计和检验非常重要,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检查,以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广大业主和管理者也应该关注并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保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梯的安全隐患。
关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测子系统的探讨

2021 年第2 期特 种 设 备 安 全 技 术· 37·关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测子系统的探讨王争鸣摘 要 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 检测子系统进行探讨分析, 从检验角度出发, 对与UCMP 检测子系统 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包括检测子系统的确定、 检规的理解和常见检测子系统的试验等。
关键词 UCMP 检测子系统 电梯检验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号修 改单于2016年7月 1日起正式实施。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 装置 (简称UCMP ) 成为新装电梯必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TSG 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 与强制驱动电梯》 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增加了UCMP 检验 项目。
新的检验规则从 2017 年 10 月 1 日开始执行。
在 执行标准和检规的过程当中, 由于各厂家设计理念上的差 异, 造成了不同种类UCMP 的出现, 其试验方法也各不相 同,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场检验难度, 为此本文中笔者 对UCMP 检测子系统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加深检验人 员对UCMP 的整体认知与了解。
1 UCMP 的组成及检测子系统的确定轿厢意外移动是指电梯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 的情况下, 由于曳引驱动主机或控制系统的失效而引发轿 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
设置UCMP 可有效避免乘客在 进出轿厢时发生被剪切的事故。
常见的UCMP 由检测子 系统、 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但应当明 确的是检测子系统并非UCMP 标配。
如图1所示UCMP 型式试验证书说明, 在组合 2当中可不设置检测子系统。
图1 型式试验证书说明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9.11.1条明确规定: “不具 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 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 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 制动器, 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及其检验检测的方法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及其检验检测的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经从原来的稀罕物件变成了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成为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作为电梯的重要安全附件,它能在电梯出现意外走车时制停轿厢,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指的是电梯轿厢在开锁区内平层和再平层开门状态下非人为主动操纵而离开层站的移动,但由于装卸载所导致的移动不在其中。
鉴于轿厢意外移动对乘客造成的伤害尤其严重,因此应按要求检验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无疑将使得新安装的电梯更加安全,而目前大多数在用电梯如何预防因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是整个电梯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组成,浅析了各种检测装置和制停装置,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电梯行业内的同行维护保养和检验中工作中会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轿厢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验;要求绪论目前我国运营的电梯达628万部,我国电梯保有量、年销售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多的。
作为一名电梯检验员,认真完成电梯检验工作,就是在保护电梯运行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迅速变革,随着群众生活基础水平以及住房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电梯在国内高层建筑中的运用也愈见广泛。
是广大市民出行的第一站和回家的最后一站。
为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电梯设有多个安全附件。
其中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电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附件,近年来,由于轿厢意外移动而造成的电梯事故频有发生,比如江苏某小区一住户正在进入轿厢,电梯轿厢突然发生移动,把人卡在轿厢和层门门楣之间窒息身亡。
为此,必须设立一个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来监测轿厢的意外移动,并能使轿厢安全制停。
本案结合平时检验工作浅谈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和检验。
1. 导致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因素1.1.驱动主机或者制动控制系统失效曳引机拖动轿厢上下运行是靠曳引轮槽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如果设计初相关部品存在缺陷会造成摩擦力不足产生溜车情况的轿厢意外移动。
电梯的八大安全保护系统

电梯的八大安全保护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也在进化。
人们针对轿厢电梯可能发生的挤压、撞击、剪切、坠落、电击等潜在危险,设计出了八大保护系统:1.超失速安全保护系统生活中的电梯有几条钢缆,固定在滑轮上,由电机带动的滑轮会带动钢索运动,控制轿厢上下移动。
这几条钢索的断裂的几率很小,而且即使钢缆全断,电梯也不会自由落体砸向地球:超失速安全保护系统会保障电梯的安全。
该系统由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构成。
当电梯发生超速、失速、坠落等事故时,若电气触点动作不能使电梯停止,则速度达到一定值(如额定速度的115%)后, 限速器机械动作,并触发安全钳夹住导轨,将轿厢制停。
下图就是一个限速器的典型结构,当转动速度过快时,离心力会使飞臂向外运动,拉住缸体周围的棘齿,让滑轮停止运动。
这时,调节绳的自我锁定状态会激活控制杆连接装置,触发安全钳,令轿厢停止。
电梯限速器,可以在电梯超速失速时停止。
2.终端越位安全保护系统如果限速器与安全钳也失效了怎么办?电梯会一掉到底……不过不用慌,还有补救措施,这就是避免电梯冲顶或墩底的终端越位安全保护系统。
它设在井道内上下端站附近,由减速开关、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和缓冲装置组成。
在井道上下端站附近的缓冲器会吸收下落电梯的动能。
当电梯冲向井底时,轿厢就会碰到限位开关,制停指令使电梯不能继续运行。
如果运行仍未停止,极限开关则会启动,切断主电路,停止驱动主机运转(如果它还在转的话)。
而缓冲装置就是安置在井道两端的液压或弹簧缓冲器,可以吸收故障电梯的动能,减轻人员伤害。
3.紧急停止安全保护系统除了上面的被动停止措施外,电梯还拥有主动停止的功能。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就近控制电梯,紧急停止安全保护系统就发挥作用了。
这种急停开关就是我们常见的那个红色停止按钮,当按下按钮时,电梯就会立刻停止运行,以供检修。
在火灾发生时,电梯的消防按钮还拥有“立刻返回基站”的功能,帮助消防人员快速疏散困在电梯中的乘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
保护装置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几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一、 意外移动监控装置(失电)+双向限速器+双向夹绳器
(拉索型)
二、 1、电梯在门区正常停靠情况下(制动器有效制动),主机制动器失电下闸,
让双向限速器上的电磁铁晚于主机制动器2-3s失电动作。电磁铁动作后(失
电后铁芯伸出),如果轿厢未发生意外移动或移动距离小于100mm,就不会
拉动拉索触发双向夹绳器机械动作。如果,此时出现主机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或
曳引力不足(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就会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在
移动过程中,电梯轿厢拉动限速器钢丝绳带动限速器轮转动。当限速器轮转动
一定的角度后,失电电磁铁伸出的铁芯与限速器轮上的挡块接触,阻止限速器
轮转动,使制动臂带动拉索触发双向夹绳器动作。最终使发生意外移动的轿厢
制停。
三、 的挡块接触,阻止限速器轮转动,使制动臂带动拉索触发双向夹绳器动作。最
终使发生意外移动的轿厢制停。
四、 3、电梯轿厢在突然失电情况下,制动器失电下闸,让双向限速器上的电磁铁
晚于主机制动器2-3s失电动作。电磁铁动作后(失电后铁芯伸出),如果轿
厢被制动器完全制停(制动后限速器轮没有发生移动或移动距离小于
100mm,就不会拉动拉索触发双向夹绳器机械动作。否则就需人工进行机
械、电气开关复位。也可以通过通电来检查双向夹绳器是否发生机械动作:双
向夹绳器动作后,必须将夹绳器的断火开关打掉。也就是说如果夹绳器机械动
作了,系统电源就不通,必须进行人工复位。根据计算,电梯突然停电,造成
双向夹绳器机械动作的概率很小。
五、 采用这种意外移动监控装置(失电)+双向限速器+双向夹绳器(拉索型)方
式,完全可以满足“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安全运
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
意外移动。”这种以限速器作为监测真正意义上的意外移动距离,可以做到电
磁铁失电动作(铁芯伸出),并不触发双向夹绳器动作,只有当轿厢的意外移
动超过允许距离时,双向夹绳器才进行制动,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电梯轿厢
进行制动的误动作,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六、 简单的讲:“意外移动监控装置(失电)+双向限速器+双向夹绳器(拉索
型)”这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监控,可以通过在轿厢门头安装双稳态开
关来监控轿厢门是否关闭;利用门区平层感应器监控轿厢是否离开门;只要两
个条件同时满足,控制电路使系统失电(不需要编程序的板子),制动器和夹
绳器失电电磁铁动作,如果轿厢继续移动,限速器就会拉动拉索触发双向夹绳
器动作。
二、意外移动监控装置(得电)+双电磁铁+双向夹绳
(电控
型)
1、电梯在门区正常停靠(制动器有效制动)、电梯(抱闸打开)在门区范围内平层
或再平层两种情况下,意外移动监控装置只要监控电梯轿厢在门未关闭的情况下,
平层感应器是不是超过门区,若超出门区,就向电磁铁发出指令,电磁铁动作,触
发双向夹绳器动作,使意外移动的轿厢制停。
2、电梯轿厢在突然失电情况下,制动器失电下闸,此时,若要发生意外移动(制动
力和曳引力不足),意外移动监控装置不能监控电梯轿厢的意外移动,更不能向得
电电磁铁发出制动指令,制停意外移动的轿厢。这就是得电触发电磁铁夹绳器的致
命缺点。
实际上要同时满足电梯突然停电、门未关闭、又制动力不足或曳引力不足发生移动
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采用得电控制的双电磁铁来控制双向夹绳器,可以利用冗余的电磁铁,确保双
向夹绳器万无一失。
三、采用真正意义上的失电控制,将带来很多误动作,降低电梯使用效率
失电控制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其监控装置和制动装置与上面两种装置差不多。主要
的是失电控制执行机构比较麻烦。外电源正常就不论述了,如果电网不正常经常存
在突然断电,意外移动执行机构就频繁动作。即使采用美国自动复位(机型电动复
位)的HM失电型夹绳器,也需要人工对电气开关进行手动复位(实际上都短接
了),降低了电梯的使用效率。
目前,国内已有厂家制造并通过型式试验了几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装置。有
得电触发执行机构,还有失电触发执行机构;有制停曳引轮的,也有制停导轨的、
还要制停钢丝绳的。但真正意义上的通过失电来控制制动机构的还没有。
据说有的制造企业是用备用电源给失电控制的制动执行机构供电,确保制动装置在
系统电源失电时不动作。减少了误动作频次和人工复位的工作量。同时,也放弃了
突然停电对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
仔细分析一下:这种“采用备用电源+失电控制意外移动执行机构”的方法与得电控
制意外移动执行机构的方法是一样的,同样不能有效防止电梯轿厢在突然停电、门
未关闭、又制动力不足或曳引力不足发生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