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研究进展讲义
二甲双胍对大肠癌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生风险。在大肠癌 的预防作用 中, 诸多研究 已表 明
阿 司 匹林 对 结 直肠 癌 预 防 有 确 切 效 应 , 且 大 肠 癌 临 床应 用 指南 中已 明确 表 明 阿司 匹林 可作 为 大肠癌 一 级 预 防性药 物 , 但长 期使 用不 良反应 较 大 , 能引起 较
目前研 究认 为 大肠 癌 变 路 径 有 两 条 : 其 一 是 正 常 黏膜 一异 常 隐窝 灶 ( AC F )一腺 瘤 一癌 变 , 其 二 是 正 常黏 膜 一A C F一癌 变 。可 见 AC F是 大 肠 癌 最 早 的生物 学标 志物 , 亦 是 目前 光 学 技 术 能 观察 到 最 早 的黏膜 病 变 。 同 时 E z u k a等 研 究 表 明 A C F与 大 肠 癌发 生 有 密 切 关 系 。 因此 对 A C F形 成 的 阻 断 是 对 大肠 癌 的 最 早 预 防手 段 。H o s o n o等 通 过 临 床
病例约 7 0 8 6 0例 , 死亡病例约 2 6 0 2 0例 , 女性新 发 病例 约 6 3 6 7 0例 , 死亡病例约 2 3 1 7 0例 , 男 性 大肠
癌发 病 率及病 死 率仅 次 于前 列 腺癌 、 肺癌 , 女性 的发
疗代谢综 合异常பைடு நூலகம்合 征 ( MR S ) , 控 制体质量 、 血脂 及血压 , 改善血液 高凝 状态 , 降低心 血管疾病 发生
男性排名第 5 位, 女性排名第 4 位 J 。据 2 0 1 6年美
国癌 症学 会 ( A C S ) 统 计 数 据估 计 美 国 人 口在 2 0 1 6 年大 肠 癌新 发 病 人 数 约 1 3 4 4 9 0例 , 其 中 男 性 新 发
二甲双胍抗菌研究报告

二甲双胍抗菌研究报告
以下是一份关于二甲双胍抗菌研究的报告摘要:
摘要: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最近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菌活性。
本研究旨在评估二甲双胍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本研究评估了二甲双胍对多种常见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二甲双胍对菌落形态的影响,并通过细菌增殖实验和蛋白质表达分析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对所有测试的病原菌都表现出抗菌活性。
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从1 μg/mL到32 μg/mL不等,具体取决于菌株的不同。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二甲双胍导致菌落形态的改变,包括菌体尺寸的减小和表面的粗糙化。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抑制菌落的增殖,并影响细菌的蛋白质表达。
结论:
本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对多种常见病原菌表现出抗菌活性,并提示其可能通过改变菌落形态、抑制菌落增殖和影响细菌蛋白质
表达来实现其抗菌效果。
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二甲双胍的抗菌机制,并为其在临床上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二甲双胍在子宫内膜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素结合生长因子,MK 通 过 激 活 磷 脂 酰 肌 醇 3G激 酶 (PI3K)和 促 分 裂 原 活 化 蛋 白 激 酶 (MAPK)信 号 通 路诱导癌变和化学抗性.MET 可抑制 MK、肝素结 合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致癌 作用和化学抗性; MET 通 过 激 活 AMPK 抑 制 mTOR 磷 酸 化,进 而 抑 制 PI3K/AKT/mTOR 和 MAPK/mTOR 途 径 的 激 活[13],抑 制 肿 瘤 的 MK 发 展 和 进 展;阻 断 PI3K/AKT/mTOR 途径,抑制激素治疗的耐药性. 2.2 胰 岛 素 样 生 长 因 子
SHIManGying,YUPeng,LAIXiaoGyang (Departmentof Endocrinology,theSecond AffiliatelHospital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Metformin (MET)isafirstGlinedrugfortype2diabetesmellitus(T2MD).Diabetes isassociatedwithahighriskofcancer.However,METcanreducetheriskandexertsynergistic effectoncancerinT2MDpatients.Endometrialcancer(EC)isoneofthesix majorcausesoffeG malecancerdeaths.METcandelayECprogressionthroughinhibitingcellproliferationandmigraG tion,inducingapoptosisandautophagy,andalteringexosomes.Thecombinedadjuvanttherapycan enhancethesensitivityofdrugstoECcellsandreducetherecurrenceandoverallmortality.This articlereviewsthelatestclinicalandbasic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 METintheprevention andtreatmentofEC. KEY WORDS:metformin;endometrialcancer;autophagy;exosomes;drugresistance;review
二甲双胍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摘要: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二甲双胍属于一线药物,能够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但是在临床中,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在较多因素中,基因多态性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检索,旨在对其特定基因在降糖效果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为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基因多态性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药物[1],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其具体作用是抑制肝脏和肾脏糖异生,抑制肝糖原输出,同时能够提高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
研究指出,有多种蛋白参与了二甲双胍在机体中的代谢,包括二甲双胍的吸收、转运以及排泄过程,并且相关蛋白的基因多态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多药物和毒素排出转运蛋白(MATEs)、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的多态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MATE1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关系 MATE1信使RNA被检测到表达于肝、肾组织中,其编码基因中含有多个变异位点,主要包括V10L、A310V、N474S、G64D、D328A等。
其中除V10L外,其余几个变异位点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则会对MATE1的转运活性造成明显影响,尤其是G64D围边基因发生变异会对MATE1的转运活性造成直接影响,致使MATE1的转运活性降低或者消失,使得转运至胆管内的二甲双胍和尿液中的二甲双胍减少,而体内的二甲双胍浓度上升[2]。
有学者进行了二甲双胍与MATE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Tsuda等人[3]分别对基因敲除和基因未敲除的小鼠静脉注射二甲双胍,其中在基因敲除的小鼠尿液中二甲双胍排出量显著减少,并且二甲双胍在肝脏的浓度增加。
MATE1是由SLC47A1基因编码的,关于二甲双胍的疗效受到SLC47A1基因多态性影响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其中rs2289669位点多态性是当前研究最多的。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抑制肝糖原合成与分解: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和分解,降低血糖
水平。
它通过激活糖原酶激酶,抑制肝糖原合成和降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肝脏糖原合成
和分解,促进糖原的积累,降低血糖水平。
(2)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二甲双胍能够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它能够激活胰岛素受体激酶,促进胰岛素受体的自酰化,增加碳水化合物代谢酶的活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肝糖原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二甲双胍能够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它能够抑制小肠葡萄糖酶的活性,减少肠道中葡萄糖的分解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4)调节糖脂代谢:二甲双胍能够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它能够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和三酰甘油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脂肪酸的合
成和三酰甘油的形成,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5)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二甲双胍能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少氧化应激和炎
症反应对糖代谢的影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病理状态。
它能够激活蛋白激酶C,
增加受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和抗炎因子的合成,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糖尿病的症状。
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具有多效性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糖脂代谢和抗
氧化炎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病的
病理状态。
二甲双胍金标准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6
(1961)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N-dimethildiguanide. La Medecin en France, September, 29-37
(1961) Traitement du diabetesucre par le NN Dimethylbiguanide expericence de 177 cas. Semaine des Hopitaux, 37, 247-254
Aron 实 验 室 记 录 了 超 过 10 万 次分娩的详尽资料,没有证据 显示在这些个体中存在有新生 儿的缺陷或者围产期的异常死 亡等方面的问题
UGDP研究提示:甲苯磺丁脲和苯乙双 胍能增加患者死亡引起人们对二甲双胍 临床应用的担忧
随后的UKPDS第34 研究证实: 二甲双胍具有心血管方面的保 护作用
二甲双胍金标准
庆祝二甲双胍(格华止)临床研究 和应用50年
导言
全球范围内曾经用约400多种草药或植物源性物质来治疗糖尿病
(2005) Goat’s rue – French lilac – Italian fitch –Spanish sainfoin: gallega officinal精is a选ndpmpettf课orm件in: the Edinburgh connec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2ians of
糖尿病的进行性决定了需要增加降糖治疗力度
英国糖尿病前瞻研究证实: 二甲双胍、磺脲类或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在治疗后7~8年逐渐消失
加加量量 OOrr 加加药药
二甲双胍联用其他类降糖药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联用其他类降糖药研究进展查阅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二甲双胍降糖药联合其它各类别降糖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二甲双胍联合其它降糖药比单纯运用二甲双胍或单纯用其他类降糖药作用明显。
标签:二甲双胍;联合;降糖作用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其特点是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对正常人血糖无降低作用[1],其可以减少胰岛B细胞功能的损伤,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而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肥胖患者还能减轻体重及胰岛素抵抗,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及体重指数,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二甲双胍是临床指南中唯一被推荐用于糖尿病全程的治疗药物[2]。
目前,将其联合其他类药物降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近年国内外对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1 二甲双胍联合噻唑烷二酮类糖尿病用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其通过高度选择性激动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激动剂,降低靶组织胰岛素抵抗情况,目前临床上将其与二甲双胍联用已越来越广泛,现将其简单介绍。
二甲双胍联用吡格列酮:吡格列酮化学结构为噻唑烷二酮类,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
因此能改善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且对B细胞功能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吡格列酮治疗时主要安全性问题是体液储留,易造成水肿和体重增加。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应是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介导的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因此王丽红[3]将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应用。
结果得出,通过不同机制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减轻体重明显优于吡格列酮,它是外周组织的胰岛素增敏剂,二者联用作用相加,不良反应抵消,是理想的用药选择。
另外,张莉[4]通过二者联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不但可以降糖、降压、调脂,并可以减轻肥胖患者的体重,还可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加之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全方位改善2型糖尿病相关的各项代谢异常,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率, 这与 N o t o 等[ 3 ] 研究结果相一致。 最新研究也表 明二 甲双胍
可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Biblioteka 。这些研究均证 实二 甲双胍具有
究 尚处 于起步 阶段 , 有 待进一步深 入研究 。 2 . 4 抑 制肿瘤 新 生血 管生成 和炎 症反 应 肿瘤 的生 长 与 转移 与血管 的生成 密切相关 ,血管 的生成 受多种生 长 因子 的调控 .其 中具有 促进 内皮 细胞增殖及血 管再生功 能的血 管 内 皮生 长 因 子 (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l a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V E G F ) 尤其 重要 。研 究证 实 , 二 甲双 胍通 过抑 制胰 岛 素和 I G F . 1 诱导的 H I F . 1 a和 V E G F表 达 , 进 而 抑 制血 管 生成 ] 。最 近K o h等 [ 1 6 ] 研究发现 , 二 甲 双胍 通 过抑 制 肠 道 上皮 细 胞 N F . K B的活性 , 降低小 鼠结 肠炎和结肠 炎相关肿瘤 的发生 。
A MP K对 细胞 的生 长 、增 殖等 作用 主要通过 对 mT O R的调 控来实 现【 。 ・
基 因刺激等 造成 的细胞 生长 失控 和癌变 研究 的重要 屏障 . 衰老机 制是 细胞 重要 的肿瘤抑 制机制 之一 。Wi l l i a ms 等[ 1 7 ]
研究发 现 ,二 甲双胍 通过促进 细胞的衰老 抑制三 阴性 乳腺
癌细胞增 殖 。另外 , J a v i e r 等[ ] 报道 , 二 甲双胍 通过加 快应 激诱导衰 老的发生 和降低其发生 的阈值 ,使肿 瘤细胞 的生
长受到抑制 和延缓与 衰老相关疾病 的发生 ,从 而预 防癌 症 的发生 。 我们 的研究发 现 , 低 浓度二 甲双胍通过激 活 A MP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