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叶,上有敏感的感觉毛保护状况

易危(IUCN 2.3)[1]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

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

liopsida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属: 捕蝇草属Dionaea

种: 捕蝇草 D. muscipula

二名法

Dionaea muscipula

Soland ex J.Ellis (1768)

分布状态

整株捕蝇草,可清楚看见叶柄与叶子

捕蝇草(学名:Dionaea muscipula)[2]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3],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意思是“维纳斯的捕蝇陷阱”。中文及日文对捕蝇草还有“苍蝇的地狱”[4](ハエジゴク)[5]这个别名。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捕食昆虫,这是种和其远亲猪笼草一样的食肉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6]。

目录

[隐藏]

1 型态

1.1 根与茎

1.2 叶

1.3 花

2 捕食昆虫

2.1 捕虫方式

2.2 消化与吸收

2.3 奥妙的自然神秘

2.4 原生地

3 环境与栽培

3.1 生长环境

3.2 种植

4 参考来源

4.1 书籍文献

5 外部链接

型态[编辑]

捕蝇草属于维管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以及花朵和种子。最主要而且明显的部份就是其叶片,不但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以及红色的无柄腺部位,看起来就像是长著利牙的血盆大口。根与茎[编辑]

捕蝇草的根比较短而且不发达,主要的功能就是吸取水份。正常的茎也短小,连着叶柄并不明显,不过在生长过程中地下会发育出鳞茎,这也是属于演化过的一种变态茎。[4]

叶[编辑]

捕蝇草的叶片是由中心的部份长出,属于轮生的叶子,呈莲座状以丛生的型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状或细线状甚像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份,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的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为假叶。叶柄的末端带有一

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部份,整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呈红色或是橘色,愈靠近叶缘的地方无柄腺就愈少,这部份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吸收其养份的部位。叶缘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目的用于防止昆虫挣脱以及叶瓣的黏合[4]。这种叶子拥有捉补昆虫特殊的功能以及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7]。因为叶子是由中央长出,所以越外层的叶子就会越老。捕虫叶由中央分开,形似贝壳一样为两瓣的构造,长约2,3厘米。叶片内侧一般的原生种为橙色、红色或紫色,主要是因为消化腺体的色素(花青素)成分影响(光合作用时光线充足),也有些因为生长环境影响没有色素产生,这时叶子就会比较接近黄绿色。两瓣均等的叶片内侧长有数对(一般是三至五对)细小而且敏感的“感觉毛”[4]。

花[编辑]

捕蝇草夏天会开出白色花朵

由初夏到盛夏是捕蝇草的开花时期,初期时会由长出花茎,每个花茎约有5,10个花苞,属于标准的伞房花序,每日依序开出白色的花朵。原则上每株花只会开出一个花茎,但视其生长环境以及养份是否足够,有时也有些会有两个花茎。一般正常状况之下大都为5片花瓣以及5花萼,偶尔也会有6花瓣的变异株。雄蕊约有十数根,中央会有一根雌蕊,拥有分叉状的柱头。[3]

捕蝇草同株受粉的现象比较少,原因是因为当雄蕊的花药长出花粉的时候,雌蕊的花柱是封闭的状态。等到雄蕊开始向外侧倾倒时,柱头才会开放变成分叉状,这时才是处于可能受粉的状态。这类雄蕊先成熟后雌蕊才长成在植物界中相当常

见,主要就是要避免同株受粉的情况。一般专业术语称这种花为“雄蕊先熟

花”(Protandrous flower)[8]。

除了花茎以外,一般不会有向上长得较高大的部位,正常的茎短小

不易发觉,叶柄与叶子又几乎是贴地而长。这是食肉植物的一种特征。因为除了补食昆虫吸取其养分以外,为了后代的延续也需要借助昆虫协助传粉,这也是属于所谓的虫媒花。所以必须将捕虫叶和花两个部份有所区分,可以说这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天然智慧。[3] 捕食昆虫[编辑]

捕蝇草叶片消化完猎物后打开

捕蝇草具有捕食昆虫的习性,一般这类植物称之为“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或是“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如上述,捕蝇草的捕食器官就是其叶子的部份。[3]这类食肉植物大多是生长在养份比较贫瘠的湿地,为了补充不足的养份,尤其是氮与磷酸,所以借由特殊演化而来的构造,捕食昆虫消化其养份。[9] 捕虫方式[编辑]

食虫的习性大致上分为以下四步骤:[3]

引诱昆虫

捕捉昆虫

利用消化液来分解与吸收

利用吸收到的养份来维持生长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肉植物都是经过如此完整的过程,例如有些同

类型的植物并不分泌出消化液,而是借由各种微生物来分解后吸取养份的。而捕蝇草在这个部份属于比较高等,具备相当完整过程的食肉植物。

叶与感觉毛横切面在显微镜下的状态

捕蝇草的叶缘部份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份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生长于叶缘上的刺毛是属于多细胞突出物,没

当叶子很快速的闭合将昆虫夹住时,刺毛就会紧紧有弯曲的功能。

相扣的交互咬合,其目的就是防止昆虫脱逃。[10] 消化与吸收[编辑]

当捕获到昆虫被两办叶片给夹住后而无法挣脱,昆虫在挣扎的过程中叶片会越夹越紧直到几乎密闭的状态[3],这时两片叶瓣内侧密集的内腺体会分泌出消化液,利用这些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将昆虫的蛋白质分解成以氮、氧、碳、氢为主,还可能包括其他元素构成的氨基酸并进行吸收。一般大约四天左右能分解完成并吸收较易消化的部份,之后再继续吸收剩余的氮、磷以及其它各种所需的微量元素[11]。这些养份都吸收完毕之后,叶瓣就会再度打开,全部时间大约需花5,10天的程度,这时昆虫只剩下由几丁质组成的空壳残骸。不过捕蝇草并无法分辨出所捕获之物的大小,有时也可能捕到与叶片大小差不多的猎物,例如小型青蛙或是长脚蜂之类。这时往往造成来不及分解吸收,而猎物自体就先腐败,所以叶片就会

像食物中毒一般枯萎。另外,每个叶片大约可以捕捉3,4次,超过这个次数叶子就会渐渐枯萎。[3]

奥妙的自然神秘[编辑]

当昆虫采蜜时第一次接触到感觉毛后叶片并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是如果连续刺激两次,那叶片就会在平均大约0.5秒以内马上合起来。而如果第二次碰触的时间与第一次碰触时间相差超过约20秒时,叶片会变成半合闭或是没反应的现象。如果在这时马上再刺激第三次,那叶片也会迅速的合起来。

经过实验调查,捕蝇草的感觉毛就像是一个感应装置,经过连续两次碰触的刺激时,叶的基部会产生大约100毫伏(mV)的活动电位(Action potential)到叶子表面上,造成叶片内侧的水分迅速流失,导致内外压力不等所以叶片就因此闭合。这样的捕虫机制是一组相当精密的结构搭配,而且刺激感觉毛就像是设定了定时装置一样,等到第二次确认才会闭合,最主要是为了提升捕虫的准确性,否则的话如雨滴、动物经过时均会降低并影响其捕虫的效率。[3] 经由植物研究者确认了捕蝇草会发出活动电位这样有机制的机关,就类似动物的神经组织会产生传输信息一般。不过因为这必须连续碰触两次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应该还有个可以记忆的组织,至今依然还不清楚这样的记忆是如何在捕蝇草中运作。[3]

原生地[编辑]

捕蝇草原产于北美洲东岸一带,自然生长的原生地主要在北卡罗莱那州、南卡罗莱那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地。生长环境的特性喜好于潮湿地带。当地有多处是属于冲积地形,而且夏天天气炎热,冬天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气候,这些都是适合捕蝇草生长的环境条件。

目前美国对于其原生地都指定为保护地区,甚至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12]中有明订捕蝇草的块根与鳞茎全面禁止输出外销。不过由于在

那之前就已经有许多株种流出,经过世界各地业者积极的栽培之下,甚至利用组织培养的技术大量生产,所以一般都已经很容易能够在市面上买到捕蝇草。[3] 环境与栽培[编辑]

生长环境[编辑]

捕蝇草的原生地是属于湿地上的草原,而且该地区土壤的土质多为泥炭以及硅砂[13]。其水源大多是雨水为主,由于雨水经过大气与二氧化碳融合落到大地,造成酸性的一个环境,其酸碱值大约介于pH5,6左右[14]。由此可以得知,捕蝇草是偏好在水份充足以及酸性环境等为介质的地方。

酸性的土质加上气温偏低,使得分解有机物的细菌生长发生阻碍。而有机物在不被分解的情况之下,造成水苔等植物的残骸都无法完全分解而腐败,这些腐败的有机物就会变成泥炭,养份非常缺乏。加上经年被雨水冲刷,微量元素也己乎都流失。所以捕蝇草的原生地除了生长中必需的营养要素氮与磷酸不足以外,连微量元素也都非常不足的贫瘠之地。[13]

种植[编辑]

由上述原生地的概况来看,要种植捕蝇草首要条件必须保有充足的水份。也因为捕蝇草由根部在呼吸,所以栽植的土壤可以与沙一起混用,让其排水状况良好容易接触新鲜空气,同时以半日照的环境种

所以在土壤的选择上要植最佳。[13]并且因为原产地为贫养状况下,

非常的注意,在过多养分的土壤会造成捕蝇草的根部的坏死,在选择土让则可以选择无肥的泥炭土为佳

捕蝇草整株变成红叶

因为叶片的感觉毛即使被雨水冲击也会造成闭合的状态,那会造成叶子的生命缩短。所以如果选择种植室外,也必须注意大雨是否频繁。另外,阳光的照射也必需注意,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最好选择半日照的地方种植。[13] 本来这类植物应该不会有红叶产生,但是气温渐渐降低时,有些捕蝇草会出现整株变红的现象[15]。最适合种植的温度大约在摄氏25?,30?左右,原生地在冬天时通常都是零度以下的气温,这时捕蝇草就会进入休眠状态,称为休眠期,地面上的叶柄与叶子都会渐渐枯萎,只剩下球根存活。然而休眠状态是视其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所以如果即使是冬天,只要气温依旧保持在摄氏15?以上,就不会有休眠期的产生。[13]

参考来源[编辑]

^(英文) Schnell, D., Catling, P., Folkerts, G., Frost, C., Gardner, R., et al (2000). Dionaea muscipula.2009 IUCN Red List of Threa tened Species. IUCN 2009. 撷取于31 August 2009. ^ 参考:(中文)夏洛特.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商周出版. 2007. ISBN 9789861248509.第141页到第147页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参考:(日文)Dionaea-Club-ハエトリグサについて(关于捕蝇草的详细资料)

^ 4.0 4.1 4.2 4.3 参考:(中文)台北光复国中生物实验报告。 ^ 参考:(日文)ハエジゴク(日文的名称与照片解说) ^ 参考:(中文)澳门自然网之食肉植物说明。

^ 参考:(中文)变态叶种类的说明

^ 参考:(中文)环境词汇库,专用术语

^ 参考:(中文)莲花寺的食虫植物说明问答。

^ 参考:(中文)由这网页能参考苍蝇被捕食的图文说明。 ^ 参考:(日文)ハエ

トリグサについて - 食虫習性(关于捕蝇草的食虫习性)

^ IUCN红皮书Dionaea muscipula

^ 13.0 13.1 13.2 13.3 13.4 参考:(日文)ハエトリグサの生育環境(捕蝇草

的生育环境)

^ 参考:(日文)雨水が溜まると酸性になる理由(雨水积水后变成酸性的理由) ^ 参考:(日文)ハエトリグサの生育サイクル(捕蝇草的生育循环) 书籍文献

[编辑]

(中文) 夏洛特.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商周出版. 2007. ISBN 9789861248509.

(中文) 唐芩. 《和孩子一起种可爱植物》. 朱雀文化. 2006. ISBN 9867544838.

(日文) 食虫植物研究会. 《世界の食虫植物》. 诚文堂新光社. 2003. ISBN 9784416403051.

(日文) 近藤胜彦、近藤诚宏. 《原色食虫植物》. 家の光協會. 1983. ISBN 9784259535490.

(日文) 清水清. 《ハエトリグサ》. 岩崎书店. 1981. ISBN 9784265942022.

(英文) Tony Camilleri. Carnivorous Plants. Simon & Schuster. 2000. ISBN 9780684871998.

(英文) James Pietropaolo, Patricia Pietropaolo. Carnivorous Plants

of the World. Timber Press. 1996.ISBN 9780881923568.

(英文) Marcel Lecoufle. Carnivorous Plants - Care and Culti

vation. Simon & Schuster. 1993. ISBN 9780713721850.

外部链接[编辑]

(中文)澳门自然网

(中文)植物教学之食虫植物

(日文)ハエトリグサについて - 呼び名、自生地(关于捕蝇草的名称与生长地方)

(日文),,,,,,,,,,,,(这个页面可以点选观看捕蝇草叶片闭合的影像档)

(英文)Images and movies of the Venus Flytrap (Dionaea muscipula) at ARKive

(英文)The Carnivorous Plant FAQ

(英文)The Mysterious Venus Flytrap

被誉为世界上最诡异的23张图

1.这是一张静止的图片,你的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而儿童看这幅图片一般是静止的。测试下您心理的压力。 2.下图里的横线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会侵蚀越严重,看到的直线越变形。你还是单纯的你吗?你能看出几条笔直的横线? 3.。【你能看到多少个人头?】0—4张:弱智;5—8张:一般人;9—11张:特别感性;11—13张:精神分裂。

4.密集恐惧症候群测试图!胆小的请慎点! 5.【测测你是男是女,据说很准】有些男人,性格中有女人的特质;有些女人,性格中有男

人的特质。测试一下,你是纯正的男人(或女人)吗?凡是第一眼看下图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点,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多一点。 6.这是一个jpg 格式的图片,是静止的一副图片,如果你看到运动的景象,表明你的生活压力大,内心情绪波动比较大。 7.看着这个图,眼睛绕图三周转,如果看到了心在动,说明半年之内你的感情生活发生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

8.【不能看到某个圆圈中的数字,就说明某方面潜伏问题】不见1:侵略性强。不见2:智力较低。不见3:生活放荡败坏。不见4:倾向暴力领导。不见5:可能轻易被同性吸引,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不见6:可能轻易会精神分裂,需要额外的关注。(ps:1是25,2是29,3是45,4是56,5是64,6是8。)

9.【你的心情怎么样?】当你心情好的时候,能看到少女的脸;心情坏的时候,能看到巫婆的脸 10.【你认为A和B所在方格颜色相同吗?】据说全世界只有0.003%的人和photoshop能看出它们的颜色是相同的。 11.第七届年度最佳幻觉比赛(Best illusion of the year contest)在美国佛罗里达评选出了冠军作品:爱的面具(Mask of Love),它的谜题是——面具中的人像,其实是一男一女在Kiss,你看出来了吗?

神奇的捕蝇草

《神奇的捕蝇草》教学设计 新苑小学章扬 【教学目标】 1.观察捕蝇草的外形及捕蝇过程。 2.学会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3.学会如何观察植物。 4.通过图画、影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观察捕蝇草的外形及捕蝇过程。 2.学会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3.学会如何观察植物。 【教学难点】 4.通过图画、影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观察一种植物——捕蝇草,先看捕蝇草的名字,你觉得捕蝇草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食虫植物) 2.这就是捕蝇草。(出示图片)大家观察一下,它在外形

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看图片,认识捕蝇草 1.谁说说捕蝇草有哪些特点? 2.学生交流回答。 3.同学们说得真详细,说明大家对捕蝇草观察得很仔细,但是我们观察一种植物要注意观察顺序。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观察捕蝇草? 4.交流明确。 先整体后局部,由观察颜色、外形到观察茎、捕蝇叶,局部按从下到上的顺序,重点观察捕蝇草的叶片。观察叶片可以观察它合拢和张开的样子。 三播放影片,观察捕蝇过程 1.作为一种植物,捕蝇草是怎样捕蝇的,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电影。大家看时要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记在心中。 2.播放影片。 3.谁说说捕蝇草是怎样捕蝇的?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明确观察对象、梳理观察顺序。(板书) 4.大家都是从捕蝇草的角度来观察的,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谁的角度观察?(苍蝇)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观察?(板书) 5.学会观察不代表会写作,要想将捕蝇过程写具体生动,还要抓住捕蝇的动作。下面我们再观看一次影片,这次要注意观察动作。 6. 播放影片。

神奇的锦地罗作文【小学四年级700字】

神奇的锦地罗 夏天的傍晚,我陪爸爸下楼散步。 走到花园里,突然闻到空气里飘来一股甜香味。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味道?”“咱们来找找吧,肯定会找到的!”爸爸说。于是,我们便行动起来了。 我先到阳光常照的地方去找,首先看见几朵很美丽的野花。五片白色的花瓣,象她的翅膀,轻轻在风里摇。我凑上去一闻——呀!这味道怪怪的好浓!继续到阴暗潮湿的地方去搜,终于给我发现了。原来甜香味是从一株不起眼的长了许多瓣叶片的绿草传来的,它的叶子象菩萨身下的莲花座,绿油油地,铺在地面上,大概有7.8毫米长,叶子边缘长着密密麻麻的腺毛,叶尖有点发红,腺毛上有细细的水珠,大概是它分沁出的黏液。 这时,我看见几只蚂蚁飞快地向那草上爬去。第一只抢先登上了叶片,可一眨眼功夫,那只蚂蚁就消失了。另外几只见了,晃了晃触角,好像在说:“它怎么不见了?它怎么不见了?”可蚂蚁们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爬了上去。它们也和第一只一样,神奇地在空气中“蒸发”了!我揉揉眼着实吓了一跳。

我连忙喊爸爸:“爸爸,快来看!蚂蚁们突然不见了!”爸爸走过来蹲下仔细瞧了瞧,笑笑说:“这是锦地罗!”见我吃惊的样子,就捕来一只蚊子,对我说:“瞧,这蚊子也会“蒸发”掉的。”说完,就把蚊子放在了锦地罗的叶片上。我眼睁睁地看见叶片上的腺毛立刻卷了起来,将蚊子团团包住。这时,叶尖上慢慢流出的黏液也越来越多,好象在慢慢的消化!直到“进食”完,它身上的腺毛也展开了,好象很痛快地舒展开来。这真有趣! 一回到家,我赶紧去翻爸爸的《辞海》。大头书上说,锦地罗是食虫植物,又名五柱毛毡苔,它分秘的液体,可以把昆虫给粘住,消化掉,再展开腺毛,等待雨水冲走昆虫的残留物。内似的植物还有叫瓶子草和猪笼草的。 哈哈,原来植物也有吃肉的,跟我们一样贪嘴。

奇妙的植物作文_三年级作文

奇妙的植物作文 在自然界有很多奇妙的植物,如:日轮花、茅蒿菜、吃人树等等。今天我给大家介绍食虫植物猪笼草。 它吃虫的方法和样子都很奇妙,它长在叶子的顶端,样子像个蜜罐,罐口还有桃形的叶片,周围分布密汁,散发出诱人的香甜味,吸引小飞虫。 有一天,一个科学家发现一条蜈蚣爬到蜜罐上吸食蜜汁,蜜罐的罐口很滑,蜈蚣一不小心掉进了蜜罐里,叶片马上就盖上了,科学家打开叶片,发现蜈蚣的前身已经腐烂,后身还在挣扎着。 大自然真奇妙,我爱大自然。 奇妙的植物作文300字 今天是周末,我们班到农科所去春游。 一进门,我就被里面许许多多奇怪的植物吸引住了。我看见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的植物在透明的玻璃瓶子里,里面的鱼和青蛙在它

的根旁边活动。看来那是真的植物哦!没有土也能生长植物,真是神奇啊! 还有更神奇的,有一些花卉和蔬菜竟然就直接长在海绵上…… 看着这些植物,我们产生了很多问题:怎么植物不在土地上也能长,还长得那么健壮?为什么海绵上能长出植物?到底是什么魔力呢?我们去找农科所的阿姨寻求答案。阿姨热情地回答了我们提的一个个问题。 原来,长着植物玻璃瓶中的那些水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植物就不需要土壤提供养分了,这叫做“无土栽培”。阿姨还告诉我们,无土栽培的植物比正常培养的植物长得快,长得好。通过阿姨的介绍,我们还认识了一种奇怪的草,这种草本身不能把污水换成清水的,可是经过科学的方法,这种草就能把污水净化成清水了,减少了大自然的污染。 =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有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奇妙的植物作文250字 世界上有许多种植物,其中有一些植物特别奇怪。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奇怪的植物。在南方潮湿的地方,有许多会发光的树,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树发光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是有些树木的身体里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在氧化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第二种是在一些树的树干上可能生长着一些寄生菌,它的菌丝到了夜里会闪闪发光。于是就出现了这些会发光的植物。不知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野外有些树木突然会无缘无故的燃烧起来。有人以为这是天气太干燥的缘故,可是科学家研究得出,这些树木有可能释放出一种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的气体,这种气体有极强的挥发性,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起火,所以树木就会自己燃烧起来。其实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更加奇妙的植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但现在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不了解它们的习性,但我想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我们对植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最终我们会了解它们,并且能够利用它们,为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 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 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142857X 1 = 142857 142857 X 2 = 285714 142857 X 3 = 428571 142857 X 4 = 571428 142857 X 5 = 714285 142857 X 6 = 857142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 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是999999 而

142 + 857 = 999 14 + 28 + 57 = 99 最后,我们用142857乘与142857 答案是:20408122449前五位+上后五位的得数是多少呢? 20408 + 122449 = 142857 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位,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位元元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电脑,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 …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任意取一个数字,例如取48965,将这个数位的各个数位进行求和,结果为 4+8+9+6+5=32,再将结果求和,得3+2=5。我将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求一个数字的众数和。

认识食虫植物-捕蝇草

南宁食虫植物爱好者群:118518539 南宁食虫植物部落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f12224572.html, Dionaea捕蝇草 【形态特征】 1.学名:Dionaea muscipula,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全属仅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植株低矮。 2.茎短:叶轮生,长约4~15厘米,叶柄连接着肉质状可以闭合的贝壳状捕虫夹。 3.花期于初夏,伞状花絮,花白色,硕果卵形,种子水滴状,芝麻般大,黑色。

食虫植物当中,外形最奇异的就数捕蝇草了,叶子上面竟然长着可以动的夹子,当小虫子闯入其中,夹子便会很速度地闭合起来,然后将捕获的虫子消化吸收,吸收完毕,又会张开继续捕猎,甚是神奇,让人过目不忘。捕蝇草的捕虫夹有两个瓣,每个瓣的顶端有一排刺状毛,当夹子闭合时,两排毛相互咬合,防止猎物逃脱,刺状毛根部还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前来,瓣内壁有三根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小刺”,“小刺”如果接受刺激,可诱导捕虫夹闭合。捕虫夹闭合的原理类似于含羞草,是典型的水压差式,需要消耗能量,一般夹子抓到猎物,将猎物消化吸收完毕后,再度打开;若扑空,没有抓住猎物,夹子则会在两个小时左 右再度打开!一个夹子一般捕获三到四次猎物后,或者无收获地开合十余次之后,反应将非

常迟钝,丧失继续捕虫的能力了。由于捕蝇草夹子闭合和开启都需要消耗养分,所以尽量不要玩弄夹子,以免植株由此衰弱,严重的甚至无法越夏或者过冬! 捕食

【分布】 在早期的资料中,捕蝇草只分布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和南卡罗来纳两周之间临近大西洋的平原湿地。由于水分充足且更新快,所以当地土壤十分贫瘠,零零散散地分布些松树,很难成林;空旷的草地稀稀疏疏的,阳光很轻易就能照射到地面,这喂食虫植物的生长提供的绝佳的条件。捕蝇草就生长在这些草丛之间的“小空地”上,和瓶子草,茅膏菜,捕虫堇以及 狸藻生长在一起。由于美国很早就立法保护这片湿地,所以原生地的环境基本都变化不大,

认识捕虫树 - 捕虫幌科(Roridulaceae)中的捕蝇幌属(Roridula) - 食虫植物资料

严格意义上来说,捕虫树属于捕虫植物,并不是食虫植物。但是捕虫树因为其独特的外观、超强的捕虫能力、较大的种植难度、繁殖速度慢以及不耐运输等特点,已经成为众多食虫植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稀有品种! 捕虫幌科(Roridulaceae)中的捕蝇幌属(Roridula)是唯一的一属木本食虫植物,一般直接称为捕虫树,这一属中只有齿叶捕虫树(Roridula dentata)和美杜莎捕虫树(Roridula gorgonias)两种。捕虫树通过叶子上的腺体分泌的粘液捕捉昆虫,但是它们并不能分泌消化酶将猎物分解,而是通过与一种名为刺蝽(Pameridea)的食肉昆虫的共生关系来获取养分。它们靠食用捕虫树捕获的昆虫生存,而它们排出的粪便则掉落地面,变成捕虫树可以吸收的肥料(有说法认为叶片也可以吸收粪便的营养)。所以捕虫树与苹果猪笼草以及一些品种的太阳瓶子草一样,自身无法分泌消化酶,而是通过共生生物来分解猎物。但一般认为捕虫树的叶片不能吸收营养,而后者则可以。 食虫特性: 这两种捕虫树都不会分泌消化酶分解昆虫,而是通过与一种名为刺蝽(Pameridea)的食肉昆虫的共生关系来获取养分。它们像蚊子一样,将吸管一样的口器扎入昆虫体内吸食体液。 刺蝽有P.marlothii和P.roridulae两个品种,它们都只有几毫米大小。能在树叶上行走自如,而不会被粘液所黏住。Pameridea marlothii只寄生在齿叶捕虫树上,Pameridea roridulae则寄生于两种捕虫树上。它们靠食用捕虫树捕获的昆虫生存,而它们排出的粪便则掉落地面变成捕虫树可以吸收的肥料(有说法认为叶片也可以吸收粪便的营养)。同时,在原生地也偶尔能看到一种蜘蛛寄生在捕虫树上。 捕虫树与苹果猪笼草以及一些品种的太阳瓶子草一样,自身无法分泌消化酶,而是通过共生生物来分解猎物。严格意义上来说,捕虫树并不是食虫植物。 形态特征: 捕虫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小型灌木,美杜莎捕虫树可高达1.5米,齿叶捕虫树则可长到2米多高。它们的叶片形状类似于露松细细长长,叶片上有密密麻麻的腺毛,腺毛顶端是能分泌粘液的红色腺体。这些粘液粘液很强,并不会像毛膏菜一样运动,但是粘性却是毛膏菜的好几倍。通常能黏住一些像蜜蜂这样的“大力士”昆虫,所以捕虫树的叶片往往沾满了一层黑乎乎的虫子,更有传闻说捕虫树能粘住一些鸟类等小型脊椎动物。这些粘液甚至在叶子干枯后的一段时间内依然能黏住昆虫。

关于捕蝇草的精选作文

关于捕蝇草的精选作文 生活中,我们最讨厌的虫子就数文字和苍蝇了。它们总是嗡嗡地飞来飞去,传播疾病,很是讨人厌。然而,有这样一种植物,却是蚊子和苍蝇的克星——捕蝇草!下面是关于捕蝇草的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捕蝇草捕蝇草又称猪笼草。 我房间就摆着两盆捕蝇草,说实话,捕蝇草给了我许多帮助。 我血型为A,很招蚊子,不过蚊子一来,总是先被两盆捕蝇草吸引。但是,蚊子的结局往往很悲惨——被捕蝇草的“杀器”一刀封喉。就这样,蚊子通常靠近不了我,我身上的“包”也减少了许多。 捕蝇草保护着我们,让我们不受蚊虫叮咬,它仿佛有情意,捕蝇草面对多大的虫子,都能干掉,它仿佛有志向,捕蝇草可以渐渐将虫子耗死,它仿佛有毅力,捕蝇草是为数不多的食肉植物,它仿佛有个性……由此看来,捕蝇草是真君子啊。 除此之外,我还意外发现种捕蝇草的土类似于沙土,难道它会生在沙漠?答案是肯定的。可在沙漠中,谁为它浇水呢?原来捕蝇草在干掉虫子之后,会适时保存营养与能量,等待雨季的到来,让自己能够长久生存下去。 这么说,捕蝇草还拥有能屈能伸的品质与不畏困难的精神,从捕蝇草身上我还真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捕蝇草捕蝇草是种代表性的食虫植物。茎大约20⑶0厘米,

它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受欢迎的食虫植物,它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是从根部直接长出。叶子由叶柄和它上面的翅膀状的捕虫夹构成,捕虫夹边长有毛刺。在捕虫夹内部有三对感觉毛,假如有虫子触动这些感觉毛,捕蝇草就会快速张开并迅速合上。犹如张开血盆大口。捕蝇草捕食的速度大约在0。1-0。5秒之间。 在捕蝇草捕捉到虫子之后,为了对虫子进行消化,捕蝇草的捕虫夹在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打开了。7到10天,但假如用手指或铅笔碰触它的感觉毛的话,大约20分钟后便会再次开启。一片叶子上的捕虫夹开合的次数只有到了2到3次(没有进食的情况下是6到7次)。 捕蝇草的记忆力十分的差。在它合起捕虫夹的情况有两种。两根以上的感觉毛同时触动或一根感觉毛被触碰两次以上,就是被碰触两次,假如时间间隔超过49秒的话,捕虫夹也合不上。捕蝇草这种必须连续触碰两次感觉毛才会合上,捕虫夹的特性,是为了区分被风或落叶触碰的情况。 捕蝇草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比它快得多的植物那就是——貂藻。它捕捉的速度是它的100倍,这说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捕蝇草捕蝇草为什么要叫做可怕的大嘴巴呢?因为它有着又兼又细长的刺毛,一但虫儿碰到捕蝇草中央的感觉毛,叶片就会迅速让叶缘的刺毛交织合拢,再用叶片紧紧压住,使虫儿无法动弹。叶片中间还会分泌消化液,使虫儿完全分解呢!捕蝇草不但外表可怕,连吃昆虫的样子也很可怕呢! 我从来没看过植物是靠虫维生的,我也觉得很有趣,因为它只

认识捕蝇草 - 茅膏菜科(Droseraceae)的捕蝇草属(Dionaea) - 食虫植物资料

捕蝇草拥有最为“邪恶”的外表以及最“凶残”的捕猎方式,它们张着“血盆大嘴”,一旦猎物进入攻击范围,便会迅速将其“咬”住。捕蝇草是一种最有名的食虫植物,许多电视节目中都能看到,它甚至被收录在我国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用来开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还以捕蝇草为原型,虚构出许多“吃人植物”,其实捕蝇草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们是大自然创造的精灵,仅仅能捕食小型昆虫,在人类面前甚至是非常脆弱的,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像《地心历险记》中的男主角“特雷弗”那样,与“捕蝇草”展开殊死搏斗,因为真实的捕蝇草通常只有手掌大小。 “捕蝇草”三个字非常形象,就是“捕捉苍蝇的草”,英文中称为“Venus Flytrap”,“Venus”为维纳斯女神,表示捕蝇草的刺毛像女神的睫毛一样,“Flytrap”意思是苍蝇陷阱,联系在一起也非常形象。捕蝇草的学名为“Dionaea muscipula”,分类于茅膏菜科(Droseraceae)的捕蝇草属(Dionaea)。 食虫特性: 捕蝇草的猎物包括一些小型昆虫,偶尔还能捕食一些小蜥蜴等脊椎动物。捕食过程是非常容易观察到而且充满趣味性的,非常像一些动物的猎食过程。不过,它还能通过其他许多的技巧增加捕食的成功率。 比如在捕虫夹的内侧外缘,布满了能分泌“蜜露”的腺体,“蜜露”通常在分泌后便挥发,当猎物闻到这些香味时,便会像捕蝇草的“血盆大口”走去。而当猎物触动夹子内的触毛时,捕虫夹便会在0.2秒内闭合,而捕虫夹外侧成对交错生长的齿还能扩大捕虫夹的作用范围,合拢时在更快的时间内形成封闭空间,减少昆虫逃脱的机会。昆虫继续挣扎则会刺激捕虫夹合拢的更加紧密,并刺激捕虫夹内的腺体分泌消化酶,将猎物分解成营养液,随后捕虫夹便会将这些营养液吸干,成为自身的养分。1-2周后,捕虫夹会重新打开,只剩下猎物干枯的躯壳随风雨飘走,捕蝇草也开始等待下一次的捕猎。 捕蝇草的触发机关是非常有意思的,只有在2-20秒内触动同一根触毛,或者同时触动多跟触毛时,才会诱发捕虫夹关闭。这样可以避免猎物快速经过时触发捕虫夹,因为这种猎物通常比较难以捕捉到。当有雨水落在触毛上时,也不会触发捕虫夹,这些触发条件都可以大大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减少捕虫夹无意义的闭合。捕蝇草还能分辨猎物与非猎物,当捕虫夹被触发关闭后,而内部没有猎物或者只有沙子等杂物时,它不会分泌消化液,并在约2天后重新打开,这种本领也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对捕蝇草而言,任何一个行动都会消耗大量能量。经过实验调查,捕蝇草的触毛就像是一个感应装置,经过连续两次碰触的刺激时,叶的表面会产生大约100毫伏(mV)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造成叶片内侧的水分迅速流失,

种植各类食虫植物的光照要求 - 食虫植物资料

光照: 光照对于食虫植物是一个重要的生长要素,在原生地,它们大多生长在光照良好的环境中,所以导致它们普遍都需要较好的光照环境,通常在阴暗的房间内都长的不太好甚至会渐渐死掉。 我们按照食虫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将食虫植物进行分类(具体品种所属的分类请查看“食虫植物列表”),然后再将各类食虫植物喜爱的光照环境分为以下三种: 1.全天候日照:指从早到晚全天候接受阳光直射。 这类食虫植物(按光线的强到弱排列)有:北领地茅膏菜、迷你茅膏菜、捕虫树、露松、瓶子草、腺毛草、茅膏菜(除球根茅膏菜以外的大部分品种)、捕蝇草。 它们喜欢从早到晚全天候接受阳光直射,适合放置于能长时间晒到太阳的朝向南方的阳台或窗户上,而光秃秃的楼顶通常在暴晒下会变得非常的热,因此并不推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特别注意,植株是否能承受阳光直射所带来的高温!一般植株周围的温度超过35度时,就需要谨慎考虑了,此时最好进行遮阴,或将它们放置于半日照的环境中,越是盛夏越需要注意此问题。一般它们在遮阴或者半日照的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但其颜色和斑纹不如全日照的环境下艳丽。 其中,绿色系的捕蝇草在夏季中午11点-15点时,需要以30%-70%的遮阴网进行遮阴,或者放置于中午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因为此时的太阳光往往会过于强烈,造成捕蝇草叶片发黄的现象,红色系的捕蝇草则没有此种现象。 2.遮阴/半日照:指在全日照的环境下以30%-80%的遮阴网进行遮阴,或者每天能接受到约4个小时直射光、其他时间还能接收到明亮散射光的地方。 这类食虫植物包括:低地猪笼草、眼镜蛇瓶子草、花柱草、土瓶草和少数的茅膏菜。 这些食虫植物在遮阴/半日照的环境下能够生长良好,通常全天候的阳光直射会造成它们的叶片灼伤。又或者喜欢全天候日照的环境,却又承受不了长时间阳光直射带来的高温,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遮阴/半日照的方式进行管理。 它们可以在全日照的环境下以30%-80%的遮阴网进行遮阴,也可以放置于每天能接受到约4个小时直射光、且其他时间还能接收到明亮散射光的地方。比如朝向东方的阳台和窗户,在温度比较低的上午能接受到阳光直射,而下午变热时,自身所在的楼房又能遮挡直射光,避

奇特的植物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学名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 zeylanica) 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 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属:猪笼草属(Nepenthes)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 植物学性状 茎株: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茎株一般不超过1m,但是不同的品种也有超过3m的。 叶:互生,叶片呈长椭圆形,长10cm - 25cm,宽4ccm - 8cm。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的顶端连接著向下弯曲的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即为捕虫囊。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就是猪笼草的攀缘器官,可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 捕虫囊:猪笼草的捕虫囊长12cm - 16cm,宽2cm - 4cm,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顶端有囊盖。囊盖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cm - 3.5cm。捕虫囊小的时候,囊盖是密封的,成长后囊盖才打开,只有一处与囊口相接。而且打开后不再随意闭合。 花:猪笼草的花为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花色为红色或紫红,有萼片而无花瓣。发育成熟后,在叶腋抽生总状花序,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花后结籽。 雄花:雄花有四枚萼片,呈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cm - 7cm,雄蕊的花丝合生成管状,花药集生成圆球型。 雌花:雌花的萼片较小,雌蕊呈椭圆形,黑色,密生浓毛,猪笼草果实成熟时,开裂为4个果瓣,深褐色,长1.5c m - 3cm,内面有很多丝状的种子。 猪笼草的捕食 猪笼草的捕虫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昆虫进入捕虫囊后,囊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合上,但是捕虫囊的囊口内侧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虫爬出。囊中经常有半囊水。水过多时,卷须无法承重还会会自动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为如果囊内盛满水,昆虫掉在水里后就容易逃出。捕虫囊下半部的内侧囊壁稍厚,并有很多消化腺,这些腺体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储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虫的能力。事实上囊盖是经常打开的,囊盖的主要用途是引诱昆虫,因为囊盖的内壁也有很多蜜腺。掉进囊内的昆虫多数是蚂蚁,也有一些会飞的昆虫如野蝇和蚊等。 生长环境

基质的选择 - 种植食虫植物 - 食虫植物资料

栽培基质: 食虫植物大多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中,它们对营养的需求并不高,所以营养丰富的园艺土都不能用于种植食虫植物。 它们比较喜欢疏松、透气的基质,种植一年左右需要更换一次新的基质,下面我们就了解食虫植物的一些常用基质: 水苔: 水苔是一种非常大型的苔藓,在晒干成“干草”之后作为基质使用。活水苔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热带和温带的潮湿地中,紧密丛生,下部逐渐死亡,上部继续生长,呈长条状,长度可达10-50厘米。 水苔是种植食虫植物的必需品,它的排水性、透气性和保水性都非常好,在吸水后重量可增加约20倍,几乎所有的食虫植物都可用水苔进行种植。一般都可直接使用纯水苔进行栽培,一些稍微怕湿的食虫植物(比如捕虫堇、部分猪笼草)也可以以30%-70%的比例,与珍珠岩、泥炭、蛭石等基质混合使用。 水苔呈弱酸性,几乎不含矿物质等杂质,排水性、透气性和保水性都非常好,浇水后会很快将多余的水排出盆底,利于根部的呼吸透气,在炎热的夏季浇水后能保持湿润3天以上,冬季甚至可长达半个月不用浇水。其次,水苔的质地非常柔软,非常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缺点是与阳光接触的表面容易滋生绿藻,影响美观,不可用于铺面材料。若绿藻过多使水苔表层腐烂时,还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可在表面铺一层薄薄的赤玉土等基质,避免水苔与光线接触。水苔还应尽量避免作为盆底的铺垫材料,因为盆底通常是容易积水的地方,水苔长期泡水会腐败变黑,出现厌氧发酵的现象并滋生厌氧菌(产生硫化氢),这对以一些比较脆弱的种类来说是致命的。 水苔在使用前需要先用水浸泡10分钟,待水苔吸水膨胀后再使用。水苔若在干透后浇水时,在还来不及吸收水的时候水就很快流出盆底,可将花盆置于水盘中,待其自行将水渗透至整个花盆。 衡量水苔品质时,主要是看水苔的成熟度和粗壮程度,目前我国能比较容易购买到的水苔有三种,分别是国产水苔、智力水苔和新西兰水苔。其中国产水苔的价格较为便宜,但质量参差不齐且普遍非常差,泡水后就像“烂抹布”一样,不推荐用于种植食虫植物。新西兰水苔是品质最好的水苔,粗壮饱满,成熟度高,杂质少,但价格高昂,适合种植一些比较贵重的食虫植物。智力水苔的品质一直都比较稳定,品质远优于国产水苔,略逊于新西兰水苔,价

介绍几种知名的变异品种捕蝇草

介绍几种知名的变异品种捕蝇草 男爵捕蝇草(学名:Dionaea “Wacky Traps”或Dionaea “Bart Simpson”),是发生严重变异后产生的品种,拥有那么多区别于典型捕蝇草特征的品种极少。男爵捕蝇草的叶柄截面圆且有不规则凸起,几乎终年匍匐于地面生长,肉质夹子是所有捕蝇草中最厚实的品种之一,夹子的触毛以上部位几乎全部残缺,边缘呈现不规则的三角形,光照越充足时则残缺的越明显,夹子几乎无法闭合,基本上失去捕虫的能力,内侧会呈鲜红色。男爵捕蝇草不仅夹子是残缺不全的,其花朵上的柱头也发育不全,无法正常授粉,所以无法结出种子,只能通过叶插等无性繁殖的方法繁殖。生长比较缓慢,夹子能生长到的最大尺寸一般也不过两厘米左右。 齿状捕蝇草(学名:Dionaea “Hamihaton”),它的植株更加健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齿为三角形,有异于典型捕蝇草的细长型,它可能是最早的捕蝇草变异种,于在上世纪70年代采集于野外,也是唯二的自然情况下产生的变种精密光亮管https://www.360docs.net/doc/df12224572.html,,另一种为荷兰捕蝇草(Dionaea Holland Red),荷兰捕蝇草的植株可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于1970年荷兰园艺商在1000株野生捕蝇草中挑选出,这两种捕蝇草后来都被大量繁殖并广泛栽培。 B52捕蝇草(学名:Dionaea “B52”),B52捕蝇草在外型上与典型的捕蝇草区别不大,但其生长速度明显比其他的捕蝇草旺盛,叶片也非常粗壮,捕虫夹最大可长到5.7厘米,是目前夹子最大的品种,也是最知名的捕蝇草品种之一。“B52”是指美国一种大型军用轰炸机,用B52 来比喻其捕虫威力强大。 花市捕蝇草(通俗叫法,没有学名),是非常典型的捕蝇草品种,是我国最常见,价格低廉的捕蝇草品种,也是我国人工培育时间最长的一个品种,或许正是由于人工不断的无性繁殖,其生长并不如其他品种的捕蝇草旺盛,叶子数量比较少,夹子最大一般也只有2.5厘米左右,其血统也已经无法考证,其并不是捕蝇草的野生原种,但其低廉的成本和价格为我国的食虫植物推广起着巨大的作用。[2] 5捕蝇过程 分泌蜜腺 食虫植物的习性大致上分为以下四步骤:①引诱昆虫→②捕捉昆虫→③利用消化液来分解与吸收→④利用吸收到的养份来维持生长。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食肉植物都是经过如此完整的过程,例如有些同类型的植物并不分泌出消化液,而是借由各种微生物来分解后吸取养份的。而捕蝇草在这个部份属于比较高等,具备相当完整过程的食肉植物。 捕蝇草的叶缘部份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份时,碰触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两次,两瓣的叶就会很迅速的合起来。生长于叶缘上的刺毛是属于多细胞突出物,没有弯曲的功能。当叶子很快速的闭合将昆虫夹住时,刺毛就会紧紧相扣的交互咬合,其目的就是防止昆虫脱逃。 传递信号 捕蝇草 捕虫的讯号并非直接由感觉毛所提供。在感觉毛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部分,里面含有一群感觉细胞。感觉毛的作用有如杠杆,昆虫推动了感觉毛,使得感觉毛压迫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的电流,去通告捕虫器上所有的细胞。由于电流会四散向整个捕虫夹,所以引发闭合并不需要触碰同一根感觉毛,只要在同一捕虫夹中任两根感觉毛发出电流,便能引发闭合运动。当然,感觉毛所发出的电流仅影响其所在的捕虫夹,不会干扰到同一植株上其他捕虫夹的运作。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当受到昆虫刺激时,捕虫夹以其叶脉为轴而闭合。捕虫夹的闭合与捕虫夹上的细胞收缩有关。当捕虫夹上的细胞得到感觉细胞所发出的电流,其内侧的细胞液泡便快速失水收缩,使得捕虫器向内弯,因而闭合。

食虫植物的繁殖 - 种植经验 - 食虫植物资料

食虫植物在园艺植物中是比较难于繁殖的,不过繁殖它们的过程是充满挑战和趣味性的,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新的植株,分享它们带来的快乐! 食虫植物常使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叶插、扦插、冬芽繁殖等方法。下面我们就结合各类常见的食虫植物对这些方法做一些介绍。 播种 绝大部分的食虫植物都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在我国种植的食虫植物中,比较容易结种子的有捕蝇草、瓶子草、腺毛草和部分品种的茅膏菜,其它食虫植物一般都比较难于结种,但通常也能购买到由国外园艺商。 播种的最佳时机应该选择在春季,可按照各个种类的喜好选择基质,直接将种子播于基质表面,需保持基质潮湿一些,不可积水,并放置于明亮的散射光线中(露松、捕虫树还应尽量提供直射光线),尽量将温度控制在该品种喜好的温度范围。绝大部分种类的种子都会在15-45天内发芽,发芽后即可提供该品种所喜好的光照环境了,但一般3个月内的小苗都会比较怕暴晒,一些喜阳的种类应提供半遮阴或半日照的光照环境。 瓶子草和一些温带茅膏菜播种时还需要进行“春化”,既种子需要在2个月左右的低温刺激后才会发芽,这类种子可在初冬就开始进行播种,让其接受寒冬的刺激再在春天发芽,也可在播种后将花盆放置于冰箱的保鲜室低温保存2个月后刺激种子发芽。 食虫植物的种子通常都不容易保存,应尽量在采收后一年内进行播种,特别是捕蝇草和猪笼草的种子,通常超过半年发芽率就会很低,超过一年基本就很难发芽了。 分株 分株是植物常有的自然繁殖方法,食虫植物中比较容易通过分株繁殖的种类有瓶子草、捕蝇草、土瓶草、眼镜蛇瓶子草、太阳瓶子草。通常在植株成年之后,在其基部会长出一个或多个小的植株,当这些小的植株长大脱离母体后,就可移植进行栽培了。 冬芽 迷你茅膏菜和大部分的温带捕虫堇都可以通过冬芽进行繁殖,其中以迷你茅膏菜最为常见。当冬季温度开始低于15度左右时,在迷你茅膏菜莲座状中心会长出许多芝麻大小的“冬芽”,这些冬芽在两个月内会成熟脱落。可将这些冬芽按照种子的繁殖方法铺于基质表面让其发芽,

捕绳草

捕蝇草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 基本资料 夹子直径:1.5-2.0厘米 生存温度:0-38 适宜温度:20-30 栽培基质:泥炭、水苔、珍珠岩、沙等 环境湿度:>50% 原产地:美国 成株尺寸:直径约15厘米 捕蝇草特点 捕蝇草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食虫植物,它的茎很短,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捕蝇草独特的捕虫本领与酷酷的外型,使它成为了最受国内玩家宠爱的食虫植物! 《捕蝇草》 捕蝇草的形态

捕蝇草叶上有敏感的感觉毛 根和茎 捕蝇草(又称食虫草,捕虫草)的根比较短并且不发达,主要的功能是吸取水份。它的茎也比正常的一般植物小,连接叶柄并不明显,不过在生长过程之中地下会发育出鳞茎,鳞茎属于演化过的一种变态茎。 叶子 捕蝇草的叶子是由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座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分,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作假叶。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则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则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 因为新叶都是从中心产生,故越外层的叶子就越老。在最外层的叶柄基部有时还会产生新的侧芽。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的叶柄,并平铺于地表。捕虫夹内侧通常会呈现红色的色彩,这些颜色大多是消化腺体的色素,当植株能接受充分的日照时,便会促进植物色素的产生,这些颜色从橘红色到红紫色都有,有些捕蝇草甚至会在消化腺体之外产生色素,因而使整株植株变红。不过,也有些捕蝇草不太会产生色素,因此捕虫夹内侧只呈现黄绿色。这些现象是基因差异所形成的,因此在园艺上已因这些外观上的差异而产生一些栽培种。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整株捕蝇草,可清楚看见叶柄与叶子 捕蝇草(学名:Dionaea muscipula)[2]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3],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意思是“维纳斯的捕蝇陷阱”。中文及日文对捕蝇草还有“苍蝇的地狱”[4](ハエジゴク)[5]这个别名。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捕食昆虫,这是种和其远亲猪笼草一样的食肉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6]。 目录 [隐藏] 1型态 1.1根与茎 1.2叶 1.3花

2捕食昆虫 2.1捕虫方式 2.2消化与吸收 2.3奥妙的自然神秘 2.4原生地 3环境与栽培 3.1生长环境 3.2种植 4参考来源 4.1书籍文献 5外部链接 型态[编辑] 捕蝇草属于维管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以及花朵和种子。最主要而且明显的部份就是其叶片,不但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以及红色的无柄腺部位,看起来就像是长著利牙的血盆大口。 根与茎[编辑] 捕蝇草的根比较短而且不发达,主要的功能就是吸取水份。正常的茎也短小,连着叶柄并不明显,不过在生长过程中地下会发育出鳞茎,这也是属于演化过的一种变态茎。[4] 叶[编辑] 捕蝇草的叶片是由中心的部份长出,属于轮生的叶子,呈莲座状以丛生的型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状或细线状甚像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份,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的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为假叶。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部份,整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呈红色或是橘色,愈靠近叶缘的地方无柄腺就愈少,这部份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吸收其养份的部位。叶缘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目的用于防止昆虫挣脱以及叶瓣的黏合[4]。这种叶子拥有捉补昆虫特殊的功能以及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7]。 因为叶子是由中央长出,所以越外层的叶子就会越老。捕虫叶由中央分开,形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食虫植物 捕蝇草叶,上有敏感的感觉毛保护状况 易危(IUCN 2.3)[1]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 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 liopsida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属: 捕蝇草属Dionaea 种: 捕蝇草 D. muscipula 二名法

Dionaea muscipula Soland ex J.Ellis (1768) 分布状态 整株捕蝇草,可清楚看见叶柄与叶子 捕蝇草(学名:Dionaea muscipula)[2]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3],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意思是“维纳斯的捕蝇陷阱”。中文及日文对捕蝇草还有“苍蝇的地狱”[4](ハエジゴク)[5]这个别名。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捕食昆虫,这是种和其远亲猪笼草一样的食肉植物之一,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6]。 目录 [隐藏] 1 型态 1.1 根与茎

1.2 叶 1.3 花 2 捕食昆虫 2.1 捕虫方式 2.2 消化与吸收 2.3 奥妙的自然神秘 2.4 原生地 3 环境与栽培 3.1 生长环境 3.2 种植 4 参考来源 4.1 书籍文献 5 外部链接 型态[编辑] 捕蝇草属于维管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以及花朵和种子。最主要而且明显的部份就是其叶片,不但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以及红色的无柄腺部位,看起来就像是长著利牙的血盆大口。根与茎[编辑] 捕蝇草的根比较短而且不发达,主要的功能就是吸取水份。正常的茎也短小,连着叶柄并不明显,不过在生长过程中地下会发育出鳞茎,这也是属于演化过的一种变态茎。[4] 叶[编辑] 捕蝇草的叶片是由中心的部份长出,属于轮生的叶子,呈莲座状以丛生的型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状或细线状甚像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份,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的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为假叶。叶柄的末端带有一

捕蝇草

捕蝇草 捕蝇草(Catchfly ;Venus flytrap)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舞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1]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情况 4品种分类 5栽培技术 种植要求 栽培介质 播种步骤 苗期管理 繁殖方式 6捕蝇特性 生活史 原生地 捕虫方式

讯号传递 捕虫夹的闭合 消化吸收 自然神秘 关闭力量 7观赏价值 1形态特征 食虫植物-捕蝇草(11张) 一年生草本,无球茎,高6-38厘米,直立或匍匐状,茎被短腺毛。叶互生,淡绿色或红色,线形,扁平,长2-12厘米,宽1-3毫米,上部叶伸直,下部叶下弯成支柱状;托叶通常不存在,稀退化成毛状;叶柄与叶片常不易区别,有时比叶片狭,被短腺毛或无毛,无毛部位长0.8-2厘米;叶片部位被白色或红色长腺毛。花序与叶近对生或腋生,长6-30厘米,具花5-20朵,被短腺毛;苞片长1.5-7毫米,线形,被短腺毛;花柄长6-10毫米,被短腺毛;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4毫米,被短腺毛,全缘或具腺齿;花瓣5,具脉纹,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约6毫米,白色、淡红色至紫红色;雄蕊5,长约5毫米,花丝扁平,花药纵裂;子房圆柱形、倒卵形或

近球形,胎座3;花柱3,每个二深裂至近基部,顶部常向内弯卷。蒴果倒卵球形,长4-6毫米,果爿3;种子多数,细小,黑色,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全年。[2] 叶子:捕蝇草的叶子是由中心部位生长出来,属于轮生的叶子,显连坐状以丛生的形态生长。中央长出来扁平或者细线状好似翅膀形状的是属于叶柄的部分,原生种的叶柄是扁平如叶片一般,因为反而像是叶子,所以也称做假叶。 叶柄的末端带有一个捕虫夹,这才是会捕捉昆虫的叶子的部分,正面分布有许多的无柄腺,一般是红色或者橙色,越接近叶绿的地方的无柄腺就越少,这部分是分泌消化液来分解昆虫或则吸收昆虫的养分的部位。叶绿长有齿状的刺毛,刺毛的基部有分泌腺,会分泌出粘液,作用是防止昆虫挣脱和叶瓣粘合。这种的叶子拥有捕捉昆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模样,属于变态叶中的“捕虫叶”。 因为新叶都是从中心产生,故越外层的叶子就越老。在最外层 捕蝇草 的叶柄基部有时还会产生新的侧芽。捕蝇草的叶柄有两种型态发生,有的捕蝇草叶柄细长,达7~16公分长,而且朝向空中伸展;有的捕蝇草则长出短胖的叶柄,并平铺于地表。捕虫夹内侧通常会呈现出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