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思考-最新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思考

一、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银行业经营转型,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金融脱媒趋势逐步深化,社会理财需求旺盛,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迅速成为财富管理市场上一直重要力量。2004年2月,中国光大银行发行了国内首款理财产品———阳光理财外币A计划,历经10多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占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长48.27%。主要方式是通过加大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在国内银行资产管理市场中,商业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90%以上。国家开发银行虽然设立了专业理财事业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因缺乏私人柜面业务和自身业务性质约束,在资金募集和投资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处于弱势。然而,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改善金融体系结构的重要手段,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发性金融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机遇

(一)传统信贷业务竞争加剧,企业理财作为利润增长新渠道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在央行2015年5次降息的影响下,银行业普遍利差收窄,传统信贷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薄。目前,通过降低负债平均期限降低成本,拉长新增资产平均期限提高收益,以“收益覆盖风险”的策略差别化投入,成为银行业应对利差缩窄的常用策略。受此影响,国家开发银行“大额,长期”信贷优势被不断弱化。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双重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不良率突破2%,为平衡风险,稀释不良贷款,商业银行近年来加大了与政府平台类客户的合作力度,大举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国开行传统优势领域。为深化改革,中央对地方政府类平台采取市场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国开行持续数年保持高速扩张态势的平台贷款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市场环境不断恶化。资产

管理作为非利息收入表外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传统优势领域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贷债租证”全牌照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丰富了非信贷业务融资方式,开辟了表外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顺应金融改革潮流,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改善盈利结构,培育业务新增长点。

(二)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不断创新,PPP项目落地加快

2015年3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发挥开发性金融积极作用、推进PPP项目顺利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前期《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受限的大背景下,如PPP模式下的有限合伙基金等直接融资在地方政府融资结构中已经扮演重要地位。随着中央鼓励政府引导基金的态度明确,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政府基金将迅速增长,社会资金需求量巨大。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共成立780支政府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21834.47亿元。财政部2015年11月12日发布《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办法》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引导社会资

本进入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了重点支持创新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这与国开行传统支持的“两基一支”和近年来重点支持的产业创新升级领域高度一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受制于流动性风险和客户兑付需求,期限通常在一年以下。由于上述四类领域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在严格限制期限错配的监管要求下,商业银行理财募集资金难以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国开行应发挥自身信用优势,通过发售大额,长期限理财产品募集低成本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办法》支持的四大领域,充分利用现有贷款客户资源,发挥银政合作优势,深入挖掘政府和企业类客户理财需求,通过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注资地方政府投资基金,发挥投融资主力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虽然以基金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的大规模引入对传统信贷业务有一定程度挤出效应,但是基金业务的广泛开展将丰富理财资金端的资金来源和资产端的权益类投资渠道,有利于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提升开行中间业务能力,顺应银行业改革潮流。

(三)企业投融资能力提高,理财意识增强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动力和活力。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为代表的客户群体为控制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财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为降低融资成本,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绕开银行在一级市场直接融资。根据央行公布的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3.7亿元,比2014年多8324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24%,较2014年提高6个百分点,较2008年上升11.3个百分点。企业又将在资本市场募集的部分资金通过对接银行理财降低融资成本,2015年A股625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理财产品,共计约5482亿元。在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内唯一单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如何满足企业客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是一项艰巨任务。近年来,商业银行凭借渠道和成本优势,大量吸引优质企业闲置资金,扩充理财资金池。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及时跟进,为客户提供优质理财服务,能够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回流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利于顺应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对开发性金融资管业务有关建议

(一)发挥资本引导作用,积极引入保险资金

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推进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逐步打破了银行、券商、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大资管时代”在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方便资金融通的同时,理财资金与产品不能一一对应,难以分账管理的弊端也日益突出。为引导资本进入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避免资金流入“两高一剩”行业,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重要表外融资渠道,开发性金融负有引领社会资本的责任。目前,国开行理财资金主要来自传统信贷客户和银行同业,来源相对单一。保监会2012年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准许保险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金具有负债久期长、成本低、规模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对接开发银行传统支持的“两基一支”、“产业转型升级”等业务领域。未来,开发银行理财资金可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积极吸收保险资金等低成本资金,发挥社会资本引导作用,助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