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语境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时事政治)

如何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时事政治)

如何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随着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各国的成功访问,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再次引起了世界舆论的热炒,特别是中美关系。

新型中美大国关系首先是一种抛弃传统大国冲突对抗逻辑,利益攸关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国关系;其次是一种超越和包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关系;再次是一种在现有国际体系下,既能共创和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最后,新型中美大国关系是一种互利共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那么,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呢?有以下五点。

一.创新思维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

抛弃冷战思维,创新相处之道,是目前解决中美大国关系的重要思路。

中美关系的本质不是任何一种短期行为,而是一种更为持久的长远利益。

中美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结构,要求中美两国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新思维,不断开拓创新二.相互信任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

国与国之交应以诚信为本。

战略互信是实现中美关系长远、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

战略互信的缺失、对彼此战略意图的疑虑,成为当前中美关系前进征途上面临的重要障碍。

防止中美战略误读、误解甚至误判,双方更加客观、理性、真实地看待和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培植深厚的战略互信,是推进中美关系前进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三.平等互谅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两国对问题的看法有差异、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这些分歧并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找到共同利益。

四.积极行动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

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关乎中美双方利益的议题不断增多,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国不断深化合作。

不论是在合作领域的扩大,还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采取扎实有效的行动,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教学大纲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教学大纲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历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历程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教育类选修课。

该课是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中美关系的昨天和今天,掌握当代中美关系演变的基本状况、线索及导致演变的主要因素,认识随着中国的崛起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必要性,展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明天。

(三)教学内容当代中美关系是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美关系的演变不仅对中美两国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演变的轨迹,并立足于时代所能提供的高度来审视中美关系演变的国际国内因素,探讨演变对中国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展望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为一学期,周2学时,36学时。

(五)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把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论文写作多种方式结合起来。

二、本文第一章概论教学要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历程一课的研究对象及学习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历程一课的研究对象。

2.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历程一课的主要内容。

3. 学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历程一课的意义。

考核要求:1. 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历程一课的研究对象及学习意义。

第二章十八世纪后期至1949年间的中美关系教学要点:鸦片战争前的中美关系晚清的中美关系民国年间的中美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1. 18世纪后期至1840年间中美关系的概述2. 晚清的中美关系3. 民国期间的中美关系考核要求:1. 识记18世纪晚期至1949年间中美关系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1949年至1991年间的中美关系教学要点:中美对抗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教学时数:10学时。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条件与主要问题_徐坚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条件与主要问题_徐坚

国市场 。 中美在市场方面 的相互依 存是过去新 老大 国的利益 关系结构 所不具
备的 。 ,
第三 , 世界经济再 平衡有利 于促进 中美 之间的 良性竞 争 , 其对 中美双方
和 世界 经济的积极 意义 日益 显现 。 金融 机 后 , 世界 经济 再平衡过 程 出现 了
一 些重要趋 势 一 是 中国等 曾以 出 口为导 向的经济体加 力启动 内需 , 对外 贸 易相对 更趋 平衡 二是美 国等 “产业空 心化 , 国家 出现 “再工 业化 ” 趋势 ,
反倒可能为 中美在亚太 经合组织
等更大地 区合作框架 下加 强合作 、
增进相 互包容提供 动力 。 至于 一些美 国政 客对 中国经济发表 的过激 言论 , 折
射的不过是 美国竞选政治需要 和美国外交的某 些急功近利 , 其影 响转 瞬即逝 , 对 中美关 系妨碍有 限 。 另一 方面 , 从影 响 中美 经济 互动的基 础因素看 , 相 互依存 与深化合作 是 中美关 系的主流趋势 。 主要 反映 在以下三点
。这意味着 , 至少在劳动密集型行业 , 中美 经济将长 期保持互补性 。
」 美 国彼得森 国际经济研究所 、 国际货 币基金 组织等机构对 人 民币汇 率的评估 , 美国 人也承认这种观 点 。 【 年 “ 周济 我们 的科技 一直 在追 赶 — 月 日。 访 中国 工程 院院 长周 济 ” , 《人 民 日报 》 ,
英 德走 向冲突和战 争有着重要 的经济政治 背景 。 从 经济 上看 , 十九 世纪
末 以后 , 德 国对英 国实现 了 “ 双赶超 ” , 不仅在 经济总量 上超越英 国 , 人均
也 与英 国相差无几 , 约为英 国的 以上 。 后 一种赶 超意味着双方经济

怎样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怎样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怎样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结构性矛盾、经贸关系深度依赖及人文交流日益紧密,决定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美两国既有竞争的一面,又有合作的一面,既有利益冲突点,又存在利益共同面。

中美关系基调是竞争还是合作,对于地区和国际和平与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近年来,东亚热点问题持续升温。

中美两个大国,有责任寻求两军在亚太地区良性互动的新思路,增加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建立更顺畅便捷的交流沟通机制和危机管控机制,减少摩擦与冲突。

中国国防部长此次访美,有助于促进双方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向国际社会发出中美两军致力于合作应对国际和地区挑战的积极信号。

访美期间,双方讨论了中美两国与两军关系、双边问题、地区问题乃至网路安全等一系列议题。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重返亚太的政策方面带有局限性,但仍足以对亚太发挥不容低估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

与中国保持积极、合作、稳定的关系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尽管美国政府高官一再声称“再平衡”战略并非针对中国、遏制中国,美国一连串的军事部署行动还是在亚太地区引起对美中关系走向的广泛担忧。

美国进一步增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同时力促美日韩三边同盟的发展。

美国还在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加强前沿部署,加紧磋商驻军或军舰停靠等事宜,寻求提升对南海和麻六甲海峡的干预能力。

常万全强调希望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不要针对和弱化中国,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与意志。

常万全还强调中国军队从未支持任何骇客行动,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骇客攻击受害国家之一,面临着网路攻击的严重威胁。

中美需要共同探索加强合作维护网路安全,而非“无端猜疑,相互指责”,中方反对在网路安全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中美防长同意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两军在亚太实现良性互动。

双方同意在亚太多边安全对话机制架构下加强协调和合作。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与原则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与原则
方 面临 的 问题 , 不能 一蹴 而就 。

世 界近 代史 表 明 ,新 兴 大 国 和守 成 大 国之 间 要 走 出一 条 和平共 处 之 路并 不 容 易 。 中国作 为 崛 起 中 的大 国在 利 益上 与 美 国有 所 冲 突是 不可 避 免 的, 中美 之 间 能否 超越 历 史 , 建 立 起 良好 的互 动 关
V o 1 . 3 0
D e c . 2 0 1 6
构 建 中美新 型 大 国关 系的 基础 与原 则
海军工程大学勤务学院政治教研室
[ 摘


要] 近年来 , 常有 把 中 国崛起 和美 国的亚 太再 平衡 战 略对立 起来 的言论 , 似乎 中美 之 间的 冲突 一
触 即发 , 然而 事实 并非 如此 。辩 证地 看 , 亚 太再 平衡 战 略虽 然在外 交 、 军 事 和经济 领域 制衡 中国 , 保 持美 国 在 亚太 地 区的头 号强 国地 位 , 但 也把 加强 与 中 国的合作 置 于突 出位 置 , 体 现 了中美合 作 的不可 或缺 性 。
平衡 ” 战 略 的矛 头指 向暴露 无 遗 。所 以我们 说 , 中
往来 , 例 如东 西德 国虽然 同属 于一 个种 族 , 却被 柏
林 墙 阻隔 2 8年 , 直 到两 极格 局 解体 才 结 束 这种 尴
尬 局面 。
美构 建 新 型 大 国关 系 需要 建立 互 信 ,妥 善 处理 双
中国政府 底线 的言论 与行 为 。从 长远看 , 中美 两 国
在经 济 、 政治 、 安 全 等各 个 领域 互 补性 远 远 大 于竞
争性 , 双方 都有 充 分 的理 由规 避对 抗 和 战争 , 为自 己和他 人争 取和 平稳 定 的国 际环境 。

美国的崛起发展与中美关系

美国的崛起发展与中美关系
支持中国抗日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常任理事国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等双方广泛合作外交孤立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军事包围认识
美国的崛起发展与中美关系
美国的崛起与发展: 启蒙运动: 两次革命:独立战争(双重性) 南北战争 抓住工业革命机遇:第一、二次 开展殖民掠夺(战争;对中国) 参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横财 一战后确立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确立雅尔塔体系与苏联“冷战” 罗斯福新政改革:克服危机、巩固了统治,开国家干预经济先河 战后发展的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 (成为超级大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有效的财经政策; 广阔的商品市场; 对外投资、跨国公司、资本输出猛增。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贸组织等
认识: 1“弱国无外交”,国与国外交由国家利益、 综合国力决定。 2中美关系有冲突、有和平友好交往。中 美的分歧表现在:国家利益——台湾问题和贸 易问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文 化心理等。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 国的一部分,是中美友好交往的前提。 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特点:从 对抗到关系正常化再到努力全面合作,呈曲折 中发展态势,焦点是台湾问题。
4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长期对抗的国 家,可以求同存异、互利发展。 5如何促进中美关系和谐发展:中国是世界 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 国家,双方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求同 存异,合作共赢,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这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利于世界和谐发展; 遵守《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 是中一部分;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促进世 界和平、稳定、发展。中美两国“和则两利,败 则两伤”。
认识: 1美国崛起发展三部曲:独立+工业革命;统一+二次工革; 改革+科技革命 2美国崛起、发展的原因:启蒙运动进步思想理论的指导— —先进思想是国家发展的理论基础;独立战争扫除英国殖民障碍, 赢得国家独立——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南北战争扫除了黑奴 制,维护了国家统一——统一是国家发展的条件;罗斯福新政改 革克服了危机、巩固了统治——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美 国重视科技革命成果的使用——科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持续动力; 此外,加强民主法治、政策的有效、政局的稳定、雄厚的资本、 广阔的商品市场、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开放和国际交流合 作、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等也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启示 我们:应维护国家独立、统一、改革创新、重视科教、政策符合 国情、稳定政局、开放交流、取长补短、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3美国崛起发展以和平崛起为主,但也伴随一定殖民扩张, 给被殖民国家带来一定灾难,应倡导和平崛起,反对暴力崛起。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

社会科学社会研究2016年7月 第2卷·17·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选择杜艳红武汉东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修昔底德陷阱”这一结构现实主义的经典命题在今天的国际体系中仍难根除,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中国和美国在新时期的战略关系本质上是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的竞争关系。

为了最大程度的消除彼此猜疑,中国向美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

然而,中美两国能否彻底走出“修昔底德陷阱”,取决于双方能否在实践中寻找到中美关系最具建设性的定位,以及在战略竞争的领域能够摸索出约束双方行动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86(2016)2-0017-02(1)《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美双边贸易额在 2014年已达到创纪录的 5550多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额累计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

目前,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并且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

虽然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国在经济上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并体现在一系列具体的经济议题当中。

在贸易领域,中方要求美国放松对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客观、公正地处理针对中国的“双反”案件,提高美国正在进行的地区贸易协定谈判(如 TPP 和 TTIP)的透明度,反对美国构建排他性的区域贸易机制。

美方则要求中国扩大在服务贸易、信息技术产品和汽车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要求中国政府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反对在创新议题中包含排他和歧视性的政策。

在投资政策领域,中方要求美国提高外资安全审查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反对通过滥用安全审查来限制中国企业的投资,给予已经在美国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国民待遇。

美方要求中国扩大在一般制造业和电信、金融等服务业的外资准入,给予在华美资企业国民待遇。

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论lùn中zhōnɡ美měi构ɡîu建jiàn新xīn型xínɡ大dà国ɡuï关ɡuān系xì的de迫pî切qiè性xìnɡ中美关系在中国建国以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由建国以来的冷战封锁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美关系在不断改善融洽中进步。

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再度面临着各种挑战,中美双方选择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不仅关系着双方自身的利益,基于双方在国际的影响力,也将对世界各国乃至于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中美双方关系的融合对世界和平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张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中美建交是对世界外交史上的一重大事件,其产生的影响深远之至。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由多极模式逐渐发展为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美国的世界超级霸主地位也在受到各种挑战,各国联盟以及世界性、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对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在世界局势不断变化的今天,中美,作为拥有国际大国地位的两大国家如何应对双方关系,以及来之周边的挑战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

中美双方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可以说迫在眉睫。

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首先,对于美国来说,中国综合实力的日渐强盛,并不会对美国超级霸主的地位造成影响,相反,中国的进步,会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以来一直秉承的原则;其次,美国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二战以来的国际地位,国际性的组织以及区域性联盟对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影响已经日趋严重,只有与综合经济实力排第二的中国建立良好的大国关系,才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发展环境。

而经济利益是每一个国家发展首先考虑的问题;再次,从中国利益出发,中国在处理周边环境时遇到诸多困难与挑战,这与美国不无关系,如果双方能放下僵持,共同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于双方在日后的政治经济发展方面来说是拥有重大的影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