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教学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 0 1 0 —2 0 15年)

蓝莓,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需求量逐年迅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小兴安岭野生蓝莓蕴藏量大,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蓝莓产业发展初露端倪,势头强劲,效益显著,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群众收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把我市蓝莓产业发展成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创新,在切实搞好野生蓝莓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以加工品种为主,以鲜食品种为辅,优选适栽品种,加快苗木繁育,集中力量突破大面积栽培的各种技术难题,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建设、品牌打造和市场培育以及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尽快形成具有鲜明中国北方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准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为我省蓝莓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鲜经验,为把我省建设为世界知名的蓝莓产业优势区做出积极贡

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生态产业的原则。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坚决杜绝掠夺性采摘行为;充分利用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化学品投入,发展有机蓝莓生产;通过大面积栽培蓝莓果林,促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出台导向性的扶持政策,使产业步入有序发展的轨道;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大力培养各种类型的经营主体;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坚持突出重点项目,系统配套试验的原则。以蓝莓大面积栽培为主攻方向,选准主栽与搭配品种,总结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集成;实行产加销联动,探索产业链各环节动态匹配的途径;探索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扎实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栽培试验中积极探索,严格遵循蓝莓生物学规律;在产业发展中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防止畏首畏尾、遇难而退的消极情绪,也要防止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盲目蛮干,每前进一步都要立足于扎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坚持借助外资外智,以开放促发展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战略投资者建设种植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及时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经常向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以求得上级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目标

规划以2 0 10年为基期,期限为2010 —2015年,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2 年。在搞好野生蓝莓保护及合理开发基础上,形成年产成苗3000 万株的能力,以美登为主的加工品种大面积种植并形成配套技术,筛选设施化栽培鲜食品种,现有企业完成系统整合和技术改造,一批新建加工企业开始上马。到2012 年,全市种植蓝莓15 万亩,1-2 万亩形成生产能力,种植业产值实现1 亿元以上;形成年处理3 万吨蓝莓果实的加工能力,加工业产值实现10 亿元以上。

第二阶段:2013-2015 年。育苗技术进一步成熟,供加工用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栽培形成技术集成,鲜食品种栽培技术趋于成熟;开发出一批特色突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相应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到2015 年,年收获蓝莓果实10 万吨以上,种植业产值实现10 亿元以上;加工仓储、保鲜企业形成处理蓝莓果实10 万吨以上的加工能力,加工业实现产值35 亿元以上。

三、主要建设任务及重点工程根据蓝莓产业发展目标,针对我市蓝莓产业存在的野生资源原料供应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点抓好蓝莓基地建设、产业化带动、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五项工程。到2 0 15年,五项工程总投资合计

286150 万元。其中,基地建设工程投资180800 万元,产业化带动工程投资62300 万元,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工程投资9200 万元,市场建设工程投资5750 万元,品牌建设工程投资28100 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投资94280 万元,银行贷款等其他投资191870 万元。

(一)基地建设工程。充分发挥蓝莓野生资源分布、自然地理条件、产业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等优势,在切实搞好野生蓝莓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以加工品种为主,以鲜食品种为辅,优选适栽品种,加快苗木繁育,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种植基地、国内上市最晚的有机鲜果设施生产基地、品质最优的旅游观光采摘基地。

1 、基地建设布局

(1 )野生蓝莓管护和抚育基地。在野生蓝莓集中分布的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区和嘉荫县施业区内,建立野生蓝莓管护和抚育基地。

(2 )人工种植基地。在土地等自然条件适宜的友好、上甘

岭、五营、乌马河、翠峦、美溪等区及朗乡、桃山、铁力、双

丰林业局等地建立人工种植基地。种植品种以“美登” 为

主,少量搭配半高丛品种。

(3)鲜食果品设施生产区。在距离哈尔滨较近的铁力市,双丰局、铁力局、桃山局,新建和利用现有蔬菜温室、大棚,选择半高丛和北高丛类型中适宜的优良品种,发展一定规模的设施蓝莓栽培,生产鲜食蓝莓,供应哈尔滨、大庆等大中城市。同时,可充分利用我市的冷凉资源,与国内其它鲜食蓝莓产区错开上市时期,通过打时间差,错时向国内市场供应鲜果,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4 )著名旅游景点观光采摘区。依据我市旅游景点布局,将蓝莓产业与我省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以小兴安岭蓝莓节为带动,在市内主要景区建立蓝莓观光采摘区。重点建设区域为汤旺河石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上甘岭溪水公园、金山屯峰岩山寨、南岔仙翁山公园、桃山悬羊峰公司。依托蓝莓产品,积极发展保健旅游。

2、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保护和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建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基地,为产业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破解企业加工能力过剩、原料缺乏以及野生蓝莓储量大,可采能力弱的问题,夯实基地建设基础。计划建设野生蓝莓管护、野生蓝莓集约化抚育生产、蓝莓种苗繁育、人工种植基地等四类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80800 万元,其中,中央、省、市县(区、局)投资59340 万元,银行贷款等其他投资121460 万元。

具体为:(1)野生蓝莓管护项目。管护区内不进行大规模的林间作业,采取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以人工抚育为辅,适量采摘,注重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逐步恢复管护区内野生蓝莓种群,达到扩大种群、提高单产的目的,亩产突破25公斤。建立管护站采收站,配备必要的巡护设备、收贮机械、界桩、标牌等设施。到2 0 1 5年,建立野生蓝莓管护区万亩。

(2)野生蓝莓集约化抚育生产项目。在各林场内分别建立标准、规范的集约化抚育生产基地示范区、生产基地推广区。购买作业用具,打机电井、配套喷灌设施,道路、采收站等抚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亩产水平。到201

5年,集约化抚育面积为万亩,亩产突破40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