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

顺酐的基本概况顺酐(简称MA)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名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英文名:Mateic anhydride分子式:C4H203分子量:98.058C A S: 108-31-6结构式:顺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三大酸酐原料。
顺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醇酸树脂。
此外,以顺酐为原料还可以生产1,4-丁二醇(BOD)、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等一系列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国际上工业化生产顺酐的工艺路线主要为正丁烷法氧化法,其次为苯氧化法,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
近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
无论是我国顺酐的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顺酐基本理化性质顺丁烯二酸酐系白色斜方形针状结晶,分子式C4H20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314,闪点103℃,易升华。
顺酐易溶于水、醇和酯,微溶于四氯化碳和粗汽油。
顺酐的粉尘和蒸汽均易燃易爆,对人有刺激,而且会烧伤人体皮肤。
顺酐的贮存及运输等工业顺酐产品包装一般采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
每袋净重25kg。
或20′集装箱可装18吨(打托盘)或20吨(不打托盘)。
850Kg 塑编袋20′集装箱可装17吨(打托盘)。
顺酐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火、防潮、防雨淋、防日晒,贮存期三个月—壹年。
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勿与酸、碱混放,避免与氧化、腐蚀性物质接触,以免产品变质,运输时注意小心轻放,防止包装袋破损。
顺酐属低毒类。
在工业使用中应严格防止污染皮肤和眼睛,加强通风。
尽量避免呼吸道吸入。
回答者:hellozwg|二级| 2006-3-3 16:34顺丁烯二酸酐系白色斜方形针状结晶,分子式C4H203,分子量98.06,熔点52.8℃,沸点202℃,相对密度1.314,闪点103℃,易升华。
1,4丁二醇顺酐法工艺新进展

1,4丁二醇顺酐法工艺新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型化学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其他高值化学品的生产过程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1,4-丁二醇(BDO)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顺酐法作为生产1,4-丁二醇的一种重要工艺路线,其技术进展对于提高BDO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1,4-丁二醇顺酐法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工艺优化、催化剂开发、反应机理研究以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业生产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顺酐法生产1,4丁二醇的基本原理与特点顺酐法生产1,4-丁二醇(BDO)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顺丁烯二酸酐(顺酐)的加氢反应来合成BDO。
顺酐首先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四氢呋喃(THF)。
随后,THF再经过催化加氢,最终生成1,4-丁二醇。
该过程涉及多步化学反应,包括加成、还原等,每一步都需要特定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顺酐法生产BDO的特点在于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且环境友好。
顺酐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如苯的氧化、正丁烷的氧化等,这保证了原料的稳定供应。
顺酐法生产BDO的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这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
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从而获得高纯度的BDO产品。
顺酐法生产BDO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少,且多为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这使得该方法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顺酐法生产BDO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者们在催化剂的开发、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BDO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为BDO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顺酐生产工艺与反应器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 2 o 1 3一o 3一l l
回收 , 吸 收剂为水 或惰性 有机溶 剂 , 吸收所得 的顺丁 烯 二酸水 溶液浓 度为 3 5 % 一 4 0 %, 再 用 共 沸溶 剂进
行共沸蒸馏脱水, 使酸重新转化成酸酐, 粗酐再经减 压精馏得 到顺 酐产 品 。
了顺 酐生产反应 器的要 求及 类型 , 展 望 了顺 酐生产 工艺与反 应 器的发展 方艺 ; 反应 器 中图分类 号 : T Q 2 4 5 . 2 文献标 识码 : A
顺酐 是 一种 重 要 的基 础 有机 化 工 原 料
, 广
到人 们 的关 注 。 1 . 1 苯 氧化法 制备顺 酐生产 工艺
, = 一 , 一 ,
在反 应 过程 中 , 除生成 主产物 外 , 还生 成副 产物
一
氧化碳 、 二氧化 碳 、 水 及少 量 的乙醛 、 乙酸 、 丙 烯醛
正丁烷 墨 垡 堕 .正 烯 亘丝 苎 墨 丁二 烯
广
.
和 呋喃 等 。德 国 B A S F公 司和拜 尔公 司开 发 了以
泛应用于合成树脂、 润滑油添加剂、 医药、 1 , 4一 丁二 醇、 一 丁 内酯 、 四氢呋喃、 食品添加剂等行业。
以苯为原 料 生产 顺 酐 的典 型 工艺 流 程 见 图 l 。 将苯蒸 汽 和 空 气 按 摩 尔 分 数 1 % 一1 . 4 %混合 , 在
钒、 钼 氧化物 系催化 剂 作 用 下进 行 氧化 反应 生 成顺
时间 0 . 1 ~ 0 . 2 s 。
工艺 比苯氧化法制备工艺原子利用率高 , 越来越受
图1 苯气相氧化法生产顺酐工艺流程 图
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班级:精化0631**:***指导老师:徐雪松完成日期:2009-05-10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制二零零九年三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顺酐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顺酐工业的生产现状及国外的差距,对我国顺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正文简述了以正丁烷为原料,固定床,有机溶剂回收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同时介绍了工业上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法的工艺特点及流程,并与流化床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采用正丁烷氧化法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不但原料丰富,而且降低了一部分的动力费用等。
[关键词]顺酐正丁烷固定床流化床氧化法Abstract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maleic anhydride, maleic anhydrid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leic anhydrid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posals. Outlined in the body of n-butane as the raw material, fixed bed, organic solvent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use of industrial fixed bed butane oxidation is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and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and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use of n-butane production of Oxidation technology have great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not only rich in raw materials, and reduced costs as part of the driving force.[Key words] Maleic anhydride N-butane fixed bed fluidized bed Oxidation目录前言 (3)1.概论 (4)1.1顺酐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4)1.2对我国顺酐发展的建议 (4)1.2.1 做好苯氧化法向正丁烷氧化法转变的技术准备工作 (4)1.2.2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2.顺酐的性质、用途 (6)2.1顺酐的性质 (6)2.2顺酐的用途 (6)3.生产顺酐的方法 (7)3.1苯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7)3.1.1反应原理 (7)3.1.2工艺条件 (8)3.1.3工艺流程 (8)3.2丁烷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9)3.2.1反应原理 (9)3.2.2工艺条件 (10)3.2.3工艺流程 (11)3.3工业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生产顺酐工艺流程 (11)3.3.1 工艺流程 (11)3.4.工业生产中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13)3.4.1原料成本 (13)3.4.2产量 (13)3.4.3 催化剂 (13)4.生产顺酐的先进方法 (14)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本论文是根据《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和实习单位工业上生产顺酐书写而成。
顺酐

顺酐名称:顺丁烯二酸酐别名:马来(酸)酐、失水苹果酸酐、顺酐英文名:Maleic anhydride分子式:C4H2O3分子量:98.058执行标准:GB-3676-92用途:用于生产聚酯树脂、醇酸树脂、农药、富马酸、纸张处理剂等。
物化性质:常温下白色颗粒状、针状、片状、棒状、块状或块团状,具有强刺激性。
相对密度1.48,熔点52.8℃,沸点202.2℃,在较低温度下(60-80℃)也能升华,能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与水作用生成丁烯二酸,可燃、其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性能执行标准GB-3676-92外观白色片状,球状含量≥99.5%结晶点≥52.4℃熔融色度≤25Pt-Co灰份≤0.005%铁含量≤5ppm包装容器外编织袋内衬塑料袋,指数复合袋,500kg包装下游:顺酐顺酐即顺丁烯二酸酐,广泛用于合成树脂、涂料、农药、润滑油添加剂,医药、纸张处理剂、食品添加剂、稳定剂等领域,是一种用量较大的有机原料。
上游:1苯氧化法苯蒸汽和空气(或氧气)在以V2O5-MoO3等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表面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苯氧化生产顺酐是传统生产方法,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苯是石油和煤化工的深加工产品。
2 C4烯烃法该法是以混合C4馏分中的有效成分正丁烯、丁二烯等为原料,和空气(或氧气),在V2O5-P2O5系催化剂作用下经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由于原料单耗高,收率低,该法已经淘汰。
3苯酐副产法在由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可以副产得到一定数量的顺酐产品,其产量约为苯酐产品的5%。
4正丁烷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工艺是以正丁烷为原料,在V-P-O系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生成顺酐。
正丁烷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炼厂裂解气、乙烯裂解气和油田伴生气。
该工艺自1974您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实现工业化以来,由于原料价廉、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欧美等国家正丁烷资源丰富等原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代表了顺酐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
5 原料路线的选择苯酐生产中副产顺酐,总产量小。
顺酐

顺酐的生产原料
• 由苯或碳四(C4)馏分中的正丁烷或丁烯氧化而制得 ,用C4烃为原 料的比例虽有增长,但目前以苯为原料的装置的生产能力仍占60%以 上。它是生产不饱和聚酯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 除以苯为原料和C4烃为原料两条路线外,用萘或二甲苯生产邻苯二 甲酸酐时也副产顺酐,生产每吨邻苯二甲酸酐大约可回收50kg的纯 顺酐。 • 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 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 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 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 生产能力的80%。
(三)恒沸脱水
浓酸用浓酸泵打到酸水蒸发器中提浓,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来 的带有少量顺酸的水蒸气,利用淡酸冷凝器冷凝回收后,可以送回吸收塔 进行提浓。分离出来的浓酸直接进入板式精馏塔,和二甲苯进行恒沸脱水, 此时阀门1和阀门3打开,阀门2和阀门4关闭。二甲苯和水的恒沸物在塔顶 排出,通过塔顶冷凝器冷凝,送入苯水分离器,水由底部排到淡酸箱。二 甲苯送回塔顶回流。顺酐由塔底排到精馏釜中,待釜中的顺酐浓度达到饱 和,就可以进行间歇精馏了。
顺酐的生产原理
(二)吸收
产物由反应器底部排出,在预热器内加热原料后,通到部分冷凝器中 用温水进行部分冷凝。在顺酐冷却到露点时变为液体,通过酐气分离,流 到粗酐槽中待精馏。剩下的产物还含有较多的顺酐,此时,可以将物料通 到吸收塔中进行水吸收。当吸收塔中的顺酸浓度达到饱和(30%)就可以 出料。顺酸打到浓酸箱中进行后续工序。这时尾气中只含二氧化碳、水和 氮气,所以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顺酐的生产原理
(四)间歇精馏
此时,停止进料,关闭阀门1和阀门3,打开阀门2和阀门4。由 于二甲苯的沸点比顺酐低,所以二甲苯先蒸出来,通过塔顶冷凝器和 二甲苯冷凝器冷凝,二甲苯回收到二甲苯锅以循环利用。当二甲苯蒸 得差不多时,顺酐也开始蒸出,此时的顺酐浓度还达不到要求,可以 回收到割头锅里。待蒸出的顺酐浓度达到要求,就可以回收产品了。 在精馏后期,所须的温度太高,可以采取减压精馏,这个工作由蒸汽 喷射泵和真空冷凝器完成。到最后剩下的是顺酐与二甲苯恒沸物,回 收到割尾锅。二甲苯锅、割头锅和割尾锅的料液供下一次恒沸脱水过 程使用,这样可以节省成本。顺酐则送到切片车间进行切片包装。 至此,整个生产工序完成。
顺酸(顺丁烯二酸)物性和简单工艺

顺酐(顺丁烯二酸)一、车间生产原料及中间体、成品的物化性质及规格:1.原材料1.1 苯分子式:C6H6结构式:如下图分子量:78.11A.一般性质:苯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芳香型气味。
苯是甲级(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不溶于水,但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B.物理性质:比重:0.879/20℃沸点:80.1℃/760mmHg熔点:5.51℃闪点: -11℃爆炸限:体积爆炸限:1.5-9.5%重量爆炸限:52.2-330g/Nm3自燃点:586℃C.化学性质:苯是芳香族化合物最典型的代表,是最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苯也是非常优良的有机溶剂。
D、毒性属于第3.2类中闪电易燃液体,高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出出血白血病。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
E、职业接触限值急性中毒:LD50 3306mg/kg(大鼠经口);48mg/kg(小鼠经皮)LC50 31900mg/m3,7h(大鼠吸入)D.质量标准:《按催化剂要求》项目指标外观无色、无悬浮物、透明液体苯含量 99.5wt% 最小结晶点 5.2℃最小不挥发物 0.002wt% 最大水含量 0.02wt% 最大比重(15/4℃) 0.882~0.886噻酚含量 100 ppm 最大其它硫化物 5.0 ppm 最大酸洗颜色标准2号最大1.2. 二甲苯(混合)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结构式:(CAS式)也可这样写:C6H4 (CH3)2外观: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有毒性。
是苯环上有两个甲基,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甲基位置可以是邻,间,对三种二甲苯根据两个甲基在六碳环上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三种,是一中不饱和烃类有机化合物A.一般性质:二甲苯也芳香族化合物中的重要品种,是合成纤维及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工业的基本原料,是许多精细化工的原料,也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编号:No31课题: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

编号:No.31课题: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授课内容:●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反应原理●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工艺流程知识目标:●了解碳4烃主要来源及用途●了解顺丁烯二酸酐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掌握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反应原理●掌握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工艺流程能力目标:●分析和判断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思考与练习:●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各反应催化剂组成和特点●影响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顺丁烯二酸酐各工艺流程的构成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八章 碳四系产品的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C 4烃的用途越来越广,因此如何利用C 4馏分,已经成为化工厂和炼油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节 概 述一、碳四烃的来源及组成 工业C 4烃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来自炼油厂的炼厂气其中以催化裂化所得液态烃中的C 4烃为主,约占液态烃的60%。
这部分C 4烃组成的特点是丁烷、尤其是异丁烷含量高,不含丁二烯(或者含量甚微),2-丁烯的含量高于1-丁烯。
C 4烃的组成和产率随原料来源、装置生产方案、操作条件、催化剂等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催化裂化C 4烃的收率为装置进料量的6~8%,具体数据如表8-l 所示。
表8-1 催化裂化C 4烃的典型组成2、烃类裂解制乙烯联产C 4烃其特点是烯烃(丁二烯、异丁烯,正丁烯),尤其是丁二烯含量高、烷烃的含量很低,1-丁烯的含量大于2-丁烯。
如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时,C 4烃的产量约为乙烯产量的40%左右。
不同裂解原料C 4烃的产率和组成如表8-2所示。
表8-2 不同裂解原料(乙烷不循环)C 4馏分产率(质%)3、油田气中的碳四烃组成基本为饱和烃,其中C4烷烃约占l~7%。
4、其它来源如乙烯齐聚制a-烯烃时可得到1-丁烯,产量约占a-烯烃产量的6~20%。
二、C4烃的综合利用途径C4烃来源不同,需求不同,利用途径也各异。
总的说来,工业C4烃利用不外乎燃料和化工利用两大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酐的生产工艺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的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 苯氧化法…
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
C4烯烃法…
2.1.3 苯酐副产法…
2.1.4 正丁烷氧化法…
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
正丁烷在V
2O
5
-P
2
O
3
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
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
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年Monsanto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公司)、BP、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
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
水吸收法
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左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整个后处理为间歇操作。
水吸收工艺国产化技术已比较成熟,操作简便,占地较少,投资节省,对于规模2万吨的装置具有投资的优势。
2.1.4.4 溶剂吸收法…
顺酐生产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以前,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C4烯烃氧化法因副产物较多已被淘汰,而苯酐副产法顺酐产量有限。
苯氧化法及正丁烷法是目前各国顺酐生产普遍采用的工艺。
我国主要采用苯氧化法,经过多年的开发应用,工艺比较成熟,同时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投资省、收率高等特点。
顺酐产品成本50%以上是原料费用,已工业化的顺酐生产技术都是以控制最大收率来确定工艺条件。
与传统苯法相比,正丁烷氧化法具有原料价廉、污染小等优点,美国的顺酐装置就是利用原工艺装置改用催化剂和进料后,迅速实现了苯原料向正丁烷原料的转化。
正丁烷法每吨顺酐产品消耗~吨正丁烷,而苯法每吨顺酐产品消耗~吨苯。
而且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理论产量为1:,苯法为1:,因此正丁烷的顺酐理论产量比苯法高许多。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正丁烷作原料其单耗将比苯法低得多,正丁烷不仅消耗少,而且与苯法相比,其毒性也小,同时正丁烷法生产顺酐对环境污染小,随着全球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正丁烷法在满足环保要求以及发展前景方面比苯法更具有生命力。
正因为如此,近十几年国外新建顺酐生产能力约80%采用正丁烷路线,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由正丁烷氧化制顺酐,自1974年美国孟山都等公司实现工业化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丁烷来自炼厂气、裂解气或油田伴生气等。
目前国外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比较典型和先进的工艺技术路线有:美国Lummus公司和意大利Alusuisle公司联合开发的正丁烷流化床溶剂吸收工艺,即ALMA 工艺;英国BP公司开发的正丁烷流化床水吸收工艺,即BP工艺;美国SD公司开发的正丁烷固定床水吸收工艺,即SD工艺;意大利SISAS化学公司采用的正丁烷固定床溶剂吸收工艺,即Conser-pantochim工艺。
为了更方便比较四种典型合成工艺的特点,将四种正丁烷合成顺酐工艺的比较列入表。
表四种典型正丁烷法合成顺酐工艺技术比较
…
顺酐生产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目前顺酐生产尚无新的工艺路线出现,生产技术进展主要是提高催化剂性能和改进现有装置工艺两个方面。
2.3.1 国外
2.3.1.1 催化剂…
2.3.1.2 反应器及工艺…
2.3.2 国内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顺酐,均为自行开发的千吨级小规模装置。
80年代先后引进苯氧化固定床工艺和正丁烷流化床溶剂吸收工艺。
经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1996年我国自行开发设计的6000吨/年苯固定床法顺酐装置在山东淄博齐峰化工厂投产,1999年天津中和化工厂自行建造苯固定床法1万吨/年顺酐装置建成。
在正丁烷氧化法固定床生产顺酐催化剂的研制方面,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大学也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3.2.1 催化剂…
2.3.2.2 反应器及工艺…
内容摘自六鉴网()发布《顺酐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