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永春华侨中学信息技术组林光华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进行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认识的话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情感态度:通过趣味性教学,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If分支语句,掌握分支判断程序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程序代码。

教学关键点: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综合VB的三种程序结构,努力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师:If you enjoy running every morning ,then please put your right hand,else please put your left hand.(屏幕演示)

生:(解释英语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英语对话,主要是引出选择结构的语法(If……Then……Else),这样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并不难,目的是让多数的学生都能感受程序设计的乐趣,引入本节的课题。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师: VB程序设计实例(求数的绝对值)——屏幕演示

师生交流:讨论程序中的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求输入数值的绝对值

Dim A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If A >= 0 Then Print "Y=";A Else Print "Y=";-A

End Sub

引出知识点:通过实例展示分析,引出在VB中If语句的基本用法。——

三、练习反馈、应用拓展——屏幕演示

练习任务:设计一个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并求出对应的三角形面积

1、算法分析(师生互动)

①输入三条边(定义变量)

②判断这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生:依据?)

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生:(P=A+B+C)/2; S=SQR(P*(P-A)*(P-B)*(P-C))

④输出:三角形面积S / 不能构成三角形

2、程序设计

师:程序界面设计——屏幕演示

3、程序代码编写,解决问题(上机实践)

师生互动:学生编写程序代码,教师指导教学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b,c,p,s As Single

a = Val(text1.Text)

b = Val(text2.Text)

c = Val(text3.Text)

p = (a + b + c) / 2

If a + b > c And b + c > a And c + a > b Then

s = Sqr(p * (p - a) * (p - b) * (p - c))

Label2.Caption = "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s

Else

Label2.Caption = "这三条边不能构成三角形"

End If

End Sub

师:指出学习的重点——If……Then……Else

四、知识回顾、总结提升

1、课堂小结——指出本节课程的知识点

2、提高任务:某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规定购买2千克以上可以在原价每千克1.5元的基础上打8折。请设计一个程序计算购买X千克苹果的应付款。

提示:变量X表示苹果的重量,变量M表示应付款。

3、拓展知识:① If语句的嵌套

② If语句的块结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2008年03月26日我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中,笔者代表学校信息技术组上的公开教学课。课后,我们信息技术备课组与其它学科多名老师进行评课教研,大家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本节课是在教师设问、讲解和学生分析、讨论、发言等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讲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今,新课程已经全面铺开,如何更好地进行教与学,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面对这些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也进行了一些教学反思。

1、成功的地方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激学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VB程序设计更是一门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学科。同时,程序设计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陌生,要进行完美的教学,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教学借助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

以简单的英语口语为入口,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式学习。从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体会到了程序设计的乐趣,提高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2、不足和经验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对设备要求比较严格。本节课的教学环境是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一旦网络出现故障或设备出现问题将影响教学过程,引起教学失控,解决方案是配备液晶投影仪及相关广播控制软件;其次,学生差异问题比较突出。因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不同,必然会有个别学生的底子薄、素质差、一些内容动手能力弱,解决方法是,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得好的同学互相搭配,以此来相互进行辅导和交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尽量多的到下面去巡视辅导,回答个别同学的不同问题,从而解决所存在的差异问题;最后,还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几点待探索的问题

①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对计算机的操作上,而对学生方法的探索、教师的指导、同学们之间的互助交流很容易产生忽视的情况,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更好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操作式计算机教学中,转向对问题的探索式学习呢?

②对于本章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学生可能会不重视本章的学习,我们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如何引导他们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自主探究学习?

③学生掌握的数学基础不一样,对计算机的爱好程度也不一样,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取长补短,互助学习?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吴焕英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VB程序设计》习题答案-林卓然编著

《VB语言程序设计》教材 林卓然编著 《VB程序设计》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 一、单选题 1.D 2.B 3.C 4.A 5.C 6. A 7.A 8.B 9.C 10.(1)A (2)B 二、多选题 1.ACDE 2.BCDE 3.CD 4. CE 三、填空题 1.事件驱动 2.解释,编译 3.设计,运行,中断 4. 属性,方法,事件 5. Command2_Click 6. 中央,代码 7.MyForm.frm 8. (1)Cmd1_Click() (2)Print "VB语言程序设计" 编程及上机调试 1. 按要求设置窗体属性 2.在窗体上建立一个标签Label1。程序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Label1.Caption = "你单击了窗体"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DblClick() Label1.Caption = "你双击了窗体" End Sub 3.在窗体上建立两个文本框Text1(输入数)、Text2(输出数)和一个命令按钮Command1。两个文本框的Text属性均为空。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Single x = Val(Text1.Text) Text2.Text = 15 * x End Sub 第2章习题 一、单选题 1.①D,②D 2.①A,②C 3.A 4.B 5.B 6.B 7.C 8.D 9.B 10.B 11.A 12.A 13.B 14.A 15.B 16.A 17.B 二、多选题 1.BD 2.CD 3.AC 4. AD 三、填空题 1.(1) Sin(50*3.14159/180) (2) (2+x*y)/(2–y*y)

VB顺序结构练习

VB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扭(名称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b=5 c=6 Print a = b + c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扭,其结果为(D) A)a=11 B)a=b + c C)a= D)False 2.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扭(名称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 a=11 b=5 c=6 Print a = b + c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扭,其结果为() A)a=11 B)a=b + c C)a= D)True 3.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B) a = Sqr(3) Print Format(a,”$$#### : ###”) A)$1.732 B)$$1.732 C)$1732 D)$$00001.732 4.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D) a = Sqr(3) b = Sqr(2) c =a>b Print c A)-1 B)0 C)False D)True 5.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C) Print Format$ (32548.5,”000,000.00”) A)32548.5 B)32,548.5 C)032,548.50 D)32,548.50 1.假定有如下语句: answer$=MsgBox(“String1”,, “String2”, “String3”,2) 执行该语句后,将显示1个信息框,此时如果单击“确定”按扭,则answer$的值为(D)A)String1 B)String2 C)String3 D)1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 计 [1]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选择结构程序 2、掌握逻辑量的概念 3、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4、了解IF 语句 [2]教学重点:选择结构程序和关系表达及逻辑表达式 [3]教学难点:选择结构程序的掌握 [4]教学方法:引入法 [5]教学工具: [6]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例子1、从键盘输入一个数,如果是正数则输出这个数,否则输出信息“这个数是负数”。 例子2、用程序编写一个求学生的六门课程六课程的的平均成绩和总分的程序。 例子3、用程序编写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根(△>=0) 例子4、把10个职工的工资和打印出来

提问5:如果求1+2+3+4+5+……+100的和怎么办呢? 提问6:如果求一个班所有学生的六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提问7:如果所求方程的没有实根又怎么办呢? 提问8:如果要我们打印100个职工的工资又怎么办呢? 老师得出答案:这就不是顺序结构程序所能解决了。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选择结构,提醒学生回忆一下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图略: 为了能很好的掌握选择程序结构的设计,先了解一些选择程序的基础。 学生做1 学生做2: 学生做3: 学生做4: 学生回答5 学生回答6 学生回答7 学生回答8 一、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1、逻辑量的概念 逻辑量:在QBASIC中用-1,0,即真和假的表达法。 何时用到:在关系表达式中和逻辑表达式中用到。 当结构为真时是-1,结果是假时为0

例1:X+Y>Z当成立时为真即为-1, 当不成立时为假,即为0 例2:在例中: IFX>0 THEN PRINT X 2、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关系:即运算量的关系。六种。>= 关系表达式:即用关系运算符把运算量联接起来的式子。例:A>B, X>=Y, MN等。例:X=Z 注意:赋值符号和关系符号要区分开。 LET A=5 B=A PRINT B=A,B,A 3、逻辑运算符号和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NOT非AND与OR或 1)NOT即对某个运算量的逻辑值取反。 如:A>B为真时,则 NOT A 等于假 程序: A=3 B=4 PRINT A,B,NOTA>B,NOT AB THEN PRINT A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题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2.熟练掌握嵌套的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3.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4.继续熟悉跟踪调试程序的方法和过程。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析程序并上机运行验证结果。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b,t; printf("请输入a,b的值:"); scanf("%d,%d",&a,&b); if(a>3,2 3,2>>3,2 } 思考: 从输入数据和运行结果分析程序的功能。 将“{t=a;a=b;b=t;}”改为“t=a,a=b,b=t;”,程序的功能改变了吗?为什么?一样的 将“if(a void main() { int a,b; printf("请输入a,b的值:"); scanf("%d,%d",&a,&b); if (b) printf("a/b=%d \n",a/b); //在确保b非零的情况下执行a/b运算 else printf("ERROR:Cannot divide by zero!\n"); } 提示: 程序的功能是实现两个整数相除。程序设计时应避免被零除的错误,所以“if(b)printf("a/b=%d \n",a/b);”就是在确保b非零的情况下执行a/b运算。 if(b)也可以写作if(b!=0)。 3.阅读、分析程序,记录结果,并上机运行验证结果。 #include void main() {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摘要:"选择结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用书,程序控制结构中的选择结构是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关键词:程序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江山职教中心计算机组吴建浩 【案例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较为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进行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认识的话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 【教材分析】 程序控制结构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中必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教

学用书,程序控制结构中的选择结构是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情感态度:通过趣味性教学,使同学们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If分支语句,掌握分支判断程序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程序代码。 教学关键点: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综合VB的三种程序结构,努力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实验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中逻辑量的表示和使用方法。 2.掌握if语句及switch语句的使用。 3.熟悉各种表达式作为if语句及switch语句的条件。 4.了解Turbo C程序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验证性实验 (1)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 ①运行下列程序,输入1-7之间的任意数字,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void main() { int week; printf("Input(1-7):"); scanf("%d",&week); switch(week) { case 1:printf("Mon.\n"); break; case 2:printf("Tue.\n"); break; case 3:printf("Wed.\n"); break; case 4:printf("Tur.\n"); break; case 5:printf("Fri.\n"); break; case 6:printf("Sat.\n"); break; case 7:printf("Sun.\n"); break; default:printf("The input is wrong!\n"); } } ②运行5次下列程序,输入的数据分别是1,2,3,4,5,请观察每次的运行结果,并根据结果分析原因。 #include void main() { int n,a=0,b=0,c=0,d=0,k=0; scanf("%d",&n); switch(n) { case 1:b++;break; case 2:c++; case 3:d++;break; case 4:k++; default:a++; } printf("%d,%d,%d,%d",a,b,c,d,n); } (2)输入x的不同值,以下程序将求一给定“y=f(x)”函数的值。

vb选择结构教案

卓资县职业中学实训学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科目: VB 程序设计主备:闫森审核:日期: 课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际应用(2) 实验目的: 1、掌握If语句的使用。 2、掌握Select Case语句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过程 说第一步:独学(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知识回顾: 1、单分支条件语句格式:①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End If ②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2、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任务1(基本设计题) 题目:一般网络游戏只允许成年人进入,你来编写一个根据 明 : 本 节 课 只 完 成 任 务 1 和 任 务 2 的 题 目 要 求 及 问 年龄判断是否成年的小程序。(规定成年人年龄>18周岁) 请你根据题意,利用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2种方法(单行和 多行)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测试。 设计界面如下: 编写程序代码:

题 。课后作业下次实训务必完成。第二步:合作(问题)探究(对学、群学) 任 务 2. ( 提 高 设 计 题) 在 “ 神州号”程序中,需要判断飞船飞行状况。当飞船速度继续 加大时,飞船将达到第二宇宙、第三宇宙速度(见下表)试 编写程序,输入不同的飞船速度V,判断它的各种飞行状况, 显示出来 飞船速度V 单位 (km/s) 飞行状况情况 程序界面如下: 补充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V AS single, n AS integer V= VAL(InputBox(“SPEED=”,”输入速度”)) <=V< 1--Move around Earth飞船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 11 19<=V< 2--Move around SUN飞船离开 地球的控制 ,围绕太阳转 2 V> 3--Break gravitate of solar 飞船挣脱太阳引力飞出太阳 系 3 其它警告出错信息0

vb程序设计试题(含答案)

第一套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VB环境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 C ) (A).frm (B).bas (C).vbp (D).frx 2.下面4项中不属于面向对象系统三要素的是( A ) (A)变量(B)事件(C)属性(D)方法 3. \、/、Mod、*这4个算述运算符中,优先级别最低的是( C ) (A)\ (B)/ (C)Mod (D)* 4.要使Print方法在Form_Load事件中起作用,要对窗体的( C )属性进行设置(A)BackColor (B)ForeColor (C)AutoRedraw (D)Caption 5.不论何控件,共同具有的属性是( B ) (A)Text (B)Name (C)ForeColor (D)Caption 6.要使Form1窗体的标题栏显示“欢迎使用VB”,以下语句正确的是( D ) (A)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B)Form1.Caption=ˊ欢迎使用VBˊ(C)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D)Form1.Caption=〞欢迎使用VB〞 7.VB提供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这3种基本结构是( D ) (A)递归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B)选择结构,过程结构,顺序结构 (C)过程结构,输入、输出结构,转向结构(D)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8.给变量赋值a=123+MID(“123456”,3,2),a变量中的值是( D ) (A)“12334”(B)123 (C)12334 (D)157 9.下面If语句统计满足性别为男、职称为副教授以上、年龄小于40岁条件的人数,不正确的语句是( D ) (A)If sex=“男”And age<40 And InStr(duty,“教授”)>0 Then n=n+1 (B)If sex=“男”And age<40 And (duty=“教授”Or duty=“副教授”) Then n=n+1 (C)If sex=“男”And age<40 And Right(duty,2)= “教授” Then n=n+1 (D)If sex=“男”And age<40 And duty=“教授”And duty=“副教授” Then n=n+1 10.若要清除列表框的所有内容,可用来实现的方法是( C )

c语言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习题答案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习题(P111) 4.2 C语言中如何表示“真”和“假”?系统如何判断一个量的“真”和“假”? 答:C语言中用1表示真,0表示假;系统按照“非0为真,0为假”判断一个逻辑量的真假。 4.3 写出下面各逻辑表达式的值。设a=3,b=4,c=5。 (1)a+b>c&&b==c (2)a||b+c&&b-c (3)!(a>b)&&!c||1 (4)!(x=a)&&(y=b)&&0 (5)!(a+b)+c-1&&b+c/2 解:该题在求解过程中注意: 一、优先级。逻辑运算符(&&和||)低于算术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而高于赋值运算符,在逻辑运算符中,逻辑非最高,逻辑与其次,逻辑或最低; 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规则。(P94) 所以得以上表达式的值分别为:(1)0 (2)1 (3)1 (4)0 (5)1 4.4有3个整数a、b、c,由键盘输入,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分析: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求最值的算法,习题1.6用函数的方法实现。该题不用函数调用实现,但方法是最值,再依次和第二、第三个数比较得结果。其中都要用到单分支或双分支选择结构语句。 参考程序如下: main() { int a,b,c,max; /*定义4个整型变量,其中a,b,c存原始数据,max存最值*/ printf("\ninput the value of a,b,c:"); /*提示输入*/ scanf("%d%d%d",&a,&b,&c); /*格式符之间无分隔符,输入时可以以空格、回车、跳格分隔*/ if(a>b) max=a; else max=b; if(max

VB程序设计 试题与答案-1

《VB程序设计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与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isual Basic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 A. 结构化程序设计 B. 程序开发环境 C. 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D. 程序调试技术 2. Visual Basic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________。 A. 属性、事件、方法 B. 控件、属性、事件 C. 窗体、控件、过程 D. 窗体、控件、模块 3. 窗体模块保存在一个扩展名为__________的文件中。 A. bas B. vbp C. vbg D. frm 4. 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_________。 A. x+y=30 B. y=π*r*r C. y=x+30 D. 3y=x 5. 设S=“492”,表达式Right(S,1)+Left(S,1)+Mid(S,2,1)的值为__________。 A.“492” B.“249” C.“294” D.“429” 6. 将数学表达式a≤b≤c写成Visual Basic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a<=b<=c B. a<=b Or b<=c C. a<=b And b<=c D. a<=b Not b<=c 7.为了把焦点移到文本框,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SetFocus B.Visible C.Refresh D.GetFocus 8. INT(100*RND)产生的随机整数的闭区间是_____________。 A.[0,100] B.[1,100] C.[1,99] D.[0,99] 9. 一个数组说明为Dim a(0 to 5,1 to 5) As Integer,则该数组共有_________个 元素。 A. 5 B. 36 C. 30 D. 不确定 10. 下面过程定义语句合法的是____________。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练习题 1.逻辑运算符两侧运算对象的数据类型( ) A.只能是0和1 B.只能是0或非0正数 C.只能是整型或字符型数据 D.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 2.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3.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和[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 ) A.(x>=1)&&(x<=10)&&(x>=200)&&(x<=210) B.(x>=1)||(x<=10)||(x>=200)||(x<=210) C.(x>=1)&&(x<=10)||(x>=200)&&(x<=210) D.(x>=1)||(x<=10)&&(x>=200)||(x<=210)

4.表示图中坐标轴上阴影部分的正确表达式是( ) A.(x<=a)&&(x>=b)&&(x<=c) B.(x<=a)||(b<=x<=c) C.(x<=a)||(x>=b)&&(x<=c) D.(x<=a)&&(b<=x<=c 5.判断char型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A.‘A’<=ch<=‘Z’ B.(ch>=‘A’)&(ch<=‘Z’) C.(ch>=‘A’)&&(ch<=‘Z’) D.(‘A’<=ch)AND(‘Z’>=ch) 6.设x,y,z都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 A.‘x’&&‘y’ B.x<=y C.x||y+z&&!y D.!(x

7.已知x=43,ch=‘A’,y=0;则表达式(x>=y&&ch<‘B’&&!y)的值是() A.0 B.语法错误 C.1 D.“假” 8.若希望当A的值为奇数时,表达式的值为“真”,A的值为偶数时,表达式的值为“假”,则以下不能满足要求的表达式是() A.A%2==1 B.!(A%2==0) C.!(A%2) D.A%2 9.设有:int a=1,b=2,c=3,d=4,m=2,n=2;执行(m=a>b)&&(n=c>d)后的值为() A.1 B.2 C.3 D.4 10.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是( )优先级最高的是( ) A.? B.&& C.+ D.!=

VB6.0选择结构

选择性结构: 选择性结构是通过判断给定的条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不同任务的一种程序结构。在实际的程序开发中,读者经过常会遇到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处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用选择结构进行程序结构设计来求解问题。 方法一:If...then If...then语句根据表达式的值,当满足条件时执行包含的一组语句.if....then语句的流程如图所示,其语法有如下两种形式. 语法一: If<表达式>Then [语句组] End If 例子: 语法二: If <表达式>Then[语句组] 例子:

注:如果语句组里边包含两个条件以上则结尾需要加上End If 方法二:If...then...Else If...then...Else语句根据表达式的值,当满足条件时执行包含的一组语句,不满足条件时执行另外一组语句.If...Then...Else语句流程如图所示. 语法一: If<表达式>Then [语句组1] Esle [语句组2] End If 语法二: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例子: 方法三:If...Then...Elseif

If...Then...Elseif语句用于多个条件判断的选择结构.可以将If..Then...Elseif语句当成是If..Then...Else的扩展.读者如果需要判断多个条件,根据不同条件的结果来执行不再的数据处理任务时,可以选技使用If.Then...Elseif语句来设计程序结构. If <表达式1>Then [语句组1] Elseif<表达式2>Then [语句组2] .............. Elseif<表达式n-1>Then [语句组n-1] Else [语句组n] End If 例子: 方法四:Iif函数 Iif函数的作用是根据表达式的值,返回所给出两个值其中的一个。Iif函数在一定的程度上

[整理]VB程序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VB程序设计与应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 Visual Basic程序中分隔一行中各语句的字符是()。[ ] A)‘ B): C)\ D)_ 2. 下列可作为Visual Basic的变量名的是()。[ ] A: Filename B: A(A+B)C: A%D D : Print 3. 要让菜单项无效,应将()属性值设置为False。 [ ] A. Visible B. Enabled C. Moveable D. Checked 4. 以下过程是()事件。 Prviate Sub Form_Load( ) …… End Sub [ ] A: 命令按钮的单击B: 命令按钮的装载 C; 窗体的装载D: 窗体的单击 5. Vb中描述文件扩展名的是()属性。[ ] A: Drive B: Pattern C: FileName D: Path 6. 关于Visual Basic中事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A)事件是由Visual Basic预先定义好的,能够被对象识别的动作 B)DblClick(双击)是Visual Basic中的一种事件 C)一个对象可以识别一个或多个事件 D)对于一个系统提供的对象可以识别哪些事件,需要程序员自己定义 7. 下列控件中可设置滚动条是()。 [ ] A. 检查框(复选框) B. 框架 C. 文本框 D. 标签框 8. 在Visual Basic中建立一个空窗体,( )不会是其默认名。 [ ] A. Form1 B. Form2 C. Formx D. Form10 9. Const One&=1,则One为()类型的常数。[ ] A)整型 B)字节型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本章实验作业应达目标 1.练习并熟练掌握if、switch语句使用,实现二路与多路选择结构; 本章必须上交作业 程序4_2.c、4_3.c、4_4.c、4_5.c上传至http://121.251.227.27:8080/c 实验一大小写转换 【实验目的】 熟悉关系与逻辑运算,了解if-else的顺序与嵌套层次关系。 【实验内容】 下面程序希望完成大小写字母转换功能。若输入一个大写字母,则转化为小写输出;若输入小写字母则转化为大写输出;对其他字母则原样不变输出。程序以4_1.c命名,运行程序,分别输入一次大写、一次小写字母、一次‘#’进行验证。如果程序有错,请改正。 #include void main() {char ch; ch=getchar(); if('a'<=ch<='z') ch-=32; if('A'<=ch<='Z') ch+=32; putchar(ch);putchar('\n'); } 实验二算术运算 【实验目的】 学习if~else、switch语句的使用。 【实验内容】 键盘输入一个算术的运算式子,输出运算结果。这里我们规定可以接收五个算术运算的符号:+、-、*、/、^(乘方)。输入这五个符号以外的运算符号则提醒出错。程序以4_2.c命名并上交。 下图是输入输出的示意图: 输入一个加法的算术式: 输入一个除法的算术式: 输入一个乘方的算术式:

求3的平方根: 【实验提示】 本程序需要从键盘接收一个表达式,根据表达式中的运算符号实现相应的运算并将结果保存下来并输出。 C语言本身是没有乘方运算符的,可以调用数学函数pow(x,y)求x的y次方。注意一定要包含。【思考】 输入的表达式实质是按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来获取数据的。程序中需要定义多个变量来接收表达式中包含的数据与运算符,并设计相应的输入/输出函数实现。 实验三金额计算 【实验目的】 学习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嵌套使用if~else或switch语句。 【实验内容】 某服装店经营套服。以50套为限,若购买数量不少于50套,每套80元;不足50套时每套90元;只买上衣每件60元;只买裤子每条45元。编写程序实现:读入所买上衣c和裤子t的数量,计算应付款总量。程序以4_3.c命名并上交。 实验四成绩转换 【实验目的】 使用if~else、switch语句的嵌套完成程序。 【实验内容】 【实验提示】 本程序需要从键盘接收两个字符,先判断第一个字符,再判断第二个字符以确定其对应的百分制数。例如:输入4+,第一个字符等于'4',则应再判断第二个字符,如果是'+'则输出80,如果是回车符则输出75,如果是'-'则输出70。 【思考】 对于5+、4-这类输入的数据,程序中应采用什么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接收保存? 实验五判断天数 【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switch语句,并设计精巧程序。 【实验内容】

实验四、VB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选择结构的结构特点 2、掌握IF条件语句的使用方法 3、掌握Case语句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例1、税务部门征收所得税,规定如下(用IF语句实现): ①当收入为200 元以内(含200元)时,免征; ②当收入为200 ~ 400 元(含400元)时,将超过200 元的部分纳税3% ; ③当收入为400 ~ 5000元(不含5000元)时,将超过400 元的部分纳税4% ; ④当收入为5000 元或5000元以上时,将超过400元的部分纳税5% 。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在输人对话框中输入收入数,程序将输出纳税金额,运行情况如图4.1 所示。 图4.1 提示: 因为该程序的条件分支较多,故可采用多分支的条件语句进行编写。 多分支条件语句格式如下: If 条件1 Then 语句块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块2 】 【ElseIf 条件3 Then 语句块3】 …… 【Else 语句块n+1】 End If 例2 将上题用SELECT CASE 多分支结构设计。 提示:Ca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Select Case 测试表达式 Case 表达式列表1 【语句块1】 【Case 表达式列表1

【语句块1】】 …… 【Case Else 【语句块1】】 End Select 【上机参考练习题】 要求:利用空余时间设计调试出来,并将设计方法及代码写入试验报告。 1.(基本设计题)在购买某物品时,若所花的的钱x 在下述范围内,所付钱Y 按对应折扣支付: 提示:此例可以多分支结构或者选择结构实现,注意计算公式和条件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图4.2 2.(基本设计题)编一程序根据上网时间计算上网费用,同时为了鼓励多上网,每月收费最多不超过150 元。计算的方法如下: 图 4.3 提示:此题用可以用多分支结构或者选择结构实现,但请特别注意有个条件“每月收费最多不超过150 元” 3.(基本设计题)输入一个数字(1-7) ,用英文显示对应的星期一到星期日。 提示:用Select Case语句来实现。 4.(提高设计题)编一模拟袖珍计算器的完整程序,界面如图4.4 所示。要求:输入两个操作数和一个操作符,根据操作符决定所做的运算。 提示: (1) 为了程序运行正确,对存放操作符的文本框Text3 ,应使用trim(Text3) 函数,去除运算符两边的空格。 (2) 根据存放操作符的文本框利用Select Case 语句实现。

VB程序设计复习题答案

VB程序设计复习题 1.Visual Basic是一种___D___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 A.面向机器 B.面向过程 C.面向问题 D.面向对象2.Visual Basic主窗口中不包括____B_____。 A.标题栏 B.状态栏 C.工具栏 D.菜单栏 3.程序运行中用鼠标双击当前窗体时,会触发窗体的_____C____ 事件。 A.Load B.Unload C.DblClick D.KeyPress 4.假设窗体上已有一个控件是活动的,为了在属性窗口中设置窗体的属性,预先要执行的操作是 ____A______。 A.单击窗体上没有控件的地方 B.单击任一个控件 C.双击任一个控件 D.双击窗体上没有控件的地方 5、要设置窗体上各控件的属性,可在 ____C___ 中进行。 A.窗体布局窗口 B.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 C.属性窗口 D.窗体窗口 6.设变量A的值为-2,则___A___函数的执行结果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A.Val("A") B.Int(A) C.Fix(A) D.-Abs(A) 7.要在窗体Forml的标题栏上显示"统计程序",可用___B___语句。 A.https://www.360docs.net/doc/df2519696.html,="统计程序" B.Form1.Caption="统计程序" C. Forml.Caption=统计程序 D.https://www.360docs.net/doc/df2519696.html,=统计程序 8.函数String(n, "str")的功能是 B 。 A.把数值型数据转换为字符串 B.返回由n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C.从字符串中取出n个字符 D.从字符串中第n个字符的位置开始取子字符串 9、定义变量如下: Dim MyVar MyVar =”come see me “ 若在立即窗口中显示MyVar的值,下面正确的是( A )

VB条件判断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

《VB条件判断结构程序设计》教学案例 职高一计算机王攀【案例背景】 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面对学生素质的薄弱,要求教师要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生活实例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控制结构是《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中最重要的章节之一,本节主要研究最基本的条件判断结构,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条件判断结构”是《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

VB程序设计考试题库——考试专用

1、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用输入框输入一自然数,判断就是"正数”、"负数或"零”,并根据输入得数用消息框显示”正数"、”负数”或”零". 2、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求200~300之间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7整除得数.并求出所有数之与存入变量SUM中 3、题目:单击窗体。(响应)已知S=1+1/4+1/9+1/16+1/25+…+1/100,结果输出在窗体上。 4、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在窗体上打印数列2/1,3/2,5/3,8/5,13/8…得前10项,并求其与,将与保存在变量s中。 5、题目:(事件)双击窗体。(响应)把一元钞票换成一分、二分与五分得硬币每种至少有一枚),求出其所有得换法,把结果输出在窗体上。将所有得换法得数目存入变量N中 6、题目:单击窗体。)求1!+2!+3!+4!+5!并将结果输出到窗体上。结果存入变量S中 7、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生成一个一维数组(10个数组元素依此为: ' 15、23、72、43、96、23、3、65、88、17 写程序求出这个数组中得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并输出在窗体上。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别存入变量Max,Min,Aver中 8、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在窗体上输出100~200之间得所有合数。求出所有数之与存入SUM中所谓合数就是指自然数中能被1与本数整除以外,还能被其她数整除得数。 9、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求10~20之间所有素数得乘积并输出在窗体上。将结果存入变量L中。 10、题目:(事件)单击窗体。(响应)求1- 1/2+1/3 -1/4 +……+ 1/99-1/100得值。将结果存入变量J中。 1题 n = InputBox("输入一个自然数”) If n >0 Then result = ”正数" ElseIf n < 0 Then result = ”负数" ElseIf n = 0 Then result ="零" End If MsgBox "输入得数据”& n&”为:”& result 2题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201 To 300 If ((i Mod 3) = 0) And((i Mod 7) = 0) Then Print (CStr(i)) sum = sum + i End If Next Print sum 3题 Dimi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10 s = s + 1 / (i ^ i) Next Print (s) 4题 Dim i,j, k, m As Integer s = 0 :i = 2:j = 1 For k = 1 To 10 s = s +i / j m= j Print (CStr(i)) & "/" &CStr(j) j = i i = i + m Next 5题 Dim i, j,kAsInteger For i = 1 To 100 For j = 1 To 50 For k = 1 To 20 If ((i + 2 *j + k * 5)= 100) Then Print (CStr(i)) Print (CStr(j)) Print(CStr(k)) n =n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