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时代地英国战舰(一)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合集下载

图解军舰 法国“光荣”号铁甲舰

图解军舰 法国“光荣”号铁甲舰

文、图/Digitalunit
1858年4月,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正式在法国开始制造。

次年11月,这艘战舰正式下水并被命名为“光荣”号。

该战舰全长
77.8米,宽17米,满载排水量为5700吨,安装的锅炉可以为其
提供2500马力的功率,能以13节的航速(1节航速=1.852千米/小时)在大洋上航行。

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木质船体外包裹铁质装甲带。

“光荣”号开创了铁甲舰的先河,为日后制造更先进的铁甲舰提供了蓝本。

早期的蒸汽战舰一般都保留
了帆具,这样可以利用风力
航行,减少煤炭燃料的消耗
火炮甲板布置的火炮比风帆战
舰的要少,为的是减轻上层甲
板负重,不使船重心过高
船首装甲的厚度为120毫米
左右,可用来撞击其他木质
战舰,两舷装甲可用来抵御
敌舰的火炮攻击
26
用于排烟的烟道和通风管道位于底部的锅炉舱和煤舱后甲板的飞桥起到
了指挥舰桥的作用
吊挂的小艇可用于逃
生或执行临时任务
锅炉产生的蒸汽带动
曲轴,驱动尾部的螺
旋桨推动战舰前进
27。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怒海牧羊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战斗篇)不朽的“萤火虫”号1940年春,为了截断德国进口瑞典铁矿石的通道,英国海军展开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威尔弗雷德”行动。

4月5日,英国WB编队在克里斯蒂安松以北水域佯动布雷。

接着WV编队在博多附近水域布设了水雷阵。

由惠特沃思海军中将指挥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G级驱逐舰担任掩护任务。

6日,“荧火虫”号因救援落海水兵脱离掩护编队,此后因风浪大雾一直没返回编队。

8日晨7时10分,“荧火虫”号遭遇两艘德军驱逐舰,这时希特勒进攻挪威的“威悉河演习”己开始,这两艘德舰(Z-18、Z-11)就是前往特隆赫姆的第2大队(包括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4艘驱逐舰)的属舰,它们也与大队失散。

为了保证攻占挪威行动的隐密性,Z-18在“荧火虫”号开炮后迅速逃离。

而Z-11一面与“荧火虫”号在巨浪中交火,一面发电求援。

“荧火虫”号在暴风雨中紧追德舰。

突然哨兵高叫:发现敌巡洋舰!这就是第2大队指挥官海耶上校的旗舰—12000吨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

8门203毫米重炮猛轰“荧火虫”号,鲁普少校立即命令施放烟幕并发射鱼雷。

但10条鱼雷都未命中敌舰。

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鲁普毫不畏惧,他借烟幕掩护把中弹累累的“荧火虫”号绕到德舰右舷,全速向排水量几乎是“荧火虫”号十倍的德舰拦腰撞击。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右舷立即裂开37米长的破口。

舰首全毁的“荧火虫”号向敌手射出最后一弹后傲然翻沉大海。

阵亡的鲁普舰长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荧火虫”号也成为英国海军中英名永存的军舰。

纳尔维克之雄1940年4月9日,德国海军驱逐舰部队司令邦特上校指挥的、在“威悉河演习”中担任攻占纳尔维克的第1舰队(10艘驱逐舰)到达目的地。

搭载的2000名德军登岸后,邦特命5艘驱逐舰在纳尔维克港加油,另5舰分散停泊到另两处港湾支谷,以便策应。

英国海军部立即直接电令为“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护航的第2驱逐舰支队指挥官沃伯顿?李上校前往纳尔维克,相机行事。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 AG)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Ironclad)。

简介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北洋水师旗舰。

排水量7,000吨的定远与姊妹船镇远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装甲厚12至14吋,主要武装为四门12吋口径的主炮。

定远、镇远二舰不但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服役时更是当时远东最大型的军舰。

二舰为甲午战争初期的黄海海战内日军海军集中打击的对象,二舰中弹极多,但因其铁甲坚固而只受一般破损,俱未失去战斗力。

后来北洋水师退入威海卫以自保,定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鱼雷艇击中,被迫搁浅。

最后被陆上由日军占领的炮台击中后自沉。

而镇远则因触礁受损,最后投降编入日本海军。

建造背景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

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加快建设海军。

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当中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负责守卫京师,故此获得优先集全力建造。

北洋海军最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购舰,1879年起先后购入六艘排水量400吨、配有一门11吋口径主炮的炮舰,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及镇边。

这些炮舰为木船外包钢壳,称之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御但不具远洋作战能力。

之后李鸿章再向英国购入排水量为1,350吨,10吋口径主炮2门的巡洋舰两艘,即为超勇及扬威,两舰于1881年年中完工并于年底驶回中国服役。

建造经过在超勇及扬威在建造的同时,李鸿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购买两艘铁甲舰。

同年中,派徐建寅、李凤苞到英国及德国,考察海军以及购舰。

徐、李在德国参观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及其制造的萨克森级(Sachsen class)铁甲舰,与及克虏伯公司(Krupp)及其火炮。

闪电战-战舰目录

闪电战-战舰目录

闪电战总目录第1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武装党卫军一级上将——“泽普”?迪特里希zimmerit战车防磁涂层“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征战史第2期德国钢盔的发展与鉴赏(增补篇)“硕鼠传说”——图解二战德国超重型坦克发展武装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总体战的荣誉”——德国战争功勋十字勋章第3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一部分)——党卫军迷彩计划溯源、党卫军迷彩类型“斯卡帕湾的公牛”——普里恩与U-47的传奇故事飞行的狼群——王牌迭出的美军第56战斗机大队第4期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二部分)——迷彩防潮布与迷彩帐篷、党卫军迷彩罩衫类型“暗夜幽灵”——神秘的德国空军KG200轰炸机联队用鲜血证明——德国战伤勋章鉴赏第5期飘扬的意志——二战德国军旗战旗查考二战德国钢盔发展与鉴赏之——德国伞降猎兵的钢盔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三部分)——头部伪装项目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1)北海孤魂——“提尔比兹”号战史完结篇第6期闪电天兵——党卫军第500/600伞兵营战史零下52℃——东线冬季作战奖章鉴赏SS制服风范(1)——绪论、党卫队黑色制服约翰之虎——战争系列漫画(2)【德国空军史话】“炮兵之眼”——德国空军的Fw189“枭”式轻型侦察机第7期喋血105天——霍尔姆战役与霍尔姆盾章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四部分)——党卫军装甲兵的伪装与迷彩服STORM 日耳曼暴风——二战德军的MP38/40冲锋枪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一战篇)第8期装甲掷弹兵——德意志的精锐机甲武士SS制服风范(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制服、党卫队土灰色制、党卫队土灰色宽松型野战上衣一夜回到解放前——阿登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实录裂空长剑——第三帝国的地对空导弹风笛征程——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苏格兰部队(二战篇)第9期轴心欧罗巴——二战德军的欧洲志愿兵运动希特勒煎蛋——德意志十字奖章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第五部分)——党卫军M44型迷彩野战服、警察迷彩野战服燃眉狙击——第三帝国的空对空火箭与导弹第10期装甲迈尔——党卫军少将库尔特?迈尔的传奇一生狼牙棒之舞——法莱斯口袋封闭处的战斗扑克游戏——二战欧洲战区美军钢盔标识指南灭顶之灾——第三帝国的空对地火箭与制导武器第11期第二个珍珠港——1943年12月2日的巴里大空袭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六)——冬季伪装御寒服项目沙漠游侠(上)——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从小做起——德国一号坦克族谱第12期永不言败——库尔兰战役与库尔兰荣誉袖带二战单兵装备系列(一)——德军步枪皮质弹夹包的发展与鉴赏沙漠游侠(下)——英军沙漠突击队的故事战争系列漫画尼什防御战——“欧根亲王”师在1944年秋的关键之战武装党卫军少将奥托?库姆第13期指之图腾——第三帝国的军政戒指鉴赏武装党卫军迷彩大系(完结篇)——战场改造项目热带雄师——德意志非洲军及非洲战役袖带惊雷第一击——但泽?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攻防战空中叠罗汉——奇异的B-17碰撞事件第14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上)国家意志——纽伦堡党代会纪念章鉴赏德国海军的原野灰色大檐帽鉴赏腊包尔航空战狭路相逢——袭击舰与自由轮的一场不对称战斗“内华达”号的英勇逃亡潜艇防空的缘起——详解比斯开湾海空对抗第15期我心狂野——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战史(下)百战将心——“希特勒青年”将领列传幸运的黑13——德国空军王牌京特?拉尔访谈二战德国陆军伞兵证章鉴赏星光中的决斗——第463伞降炮兵营在巴斯通零距离对抗——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上)第16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上)顶尖杀手认证——独力击毁坦克臂章鉴赏德国炮、捷克造——二战德军中的斯柯达重炮征俄苦旅——一个意大利军官的东线记忆各显神通——浅析二战中的步兵反坦克战术(下)第17期如虎添翼——二战德军单兵作战装具巡礼(下)老兵不朽——莫辛-纳甘步枪略传目标:鹰巢!——1945年盟军在贝希特斯加登从海底归来——U505艇员的战争经历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上)第18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上)凤舞危城——汉娜?莱契在第三帝国的最后岁月对诺贝尔奖说:“不”——记纳粹德国艺术和科学奖章被遗忘的牺牲——1940年加来保卫战海军烧火棍——二战美国海军的鱼雷危机昙花一现——二战日军伞兵的发展与作战(下)第19期欧洲新十字军——党卫军第5“维京”师战史(下)枭雄本色——“维京”师将校列传梅斯铁闸——1944年梅斯战役与梅斯袖带马金悲情——短命的利斯康姆湾号护航航母七十罗汉——英国第198号战俘营越狱事件第20期铁腕——第三帝国的安保警察部队迈向荣耀之始——二级铁十字勋章鉴赏重塑经典——1939年款奔驰越野车修复记碧海迷踪——二战德国海军的巡洋作战攀登新高山1208——阿部善次大尉的战争回忆第21期链狗——第三帝国的军事警察部队弑蛇之符——二战德国反游击作战奖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上)一战成永恒——一名陆战队员眼中的硫磺岛之战皇家铁骑——二战中的英国禁卫装甲师第22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上)踏过荣耀之途——一级铁十字勋章鉴赏坚定不移——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的战争经历(下)阿登血劫——1944年马尔梅迪惨案之详述飞越莱茵——1945年盟军伞兵的“大学”行动第23期掘壕据守——二战德军的野战工事研究(下)SS制服风范(三)——党卫队白色制服系列废墟之虎——Sturmtiger“突击虎”全接触绿衫幸运儿——德国伞兵中尉莱普科夫斯基战记第24期步上荣耀之巅——骑士十字勋章专集?1939年版骑士十字勋章弗里茨?克林根伯格——贝尔格莱德的征服者?骑士十字勋章之橡叶饰奥托?卡里乌斯——德国陆军虎式坦克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双剑饰奥托?克雷齐默尔——头号潜艇王牌?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饰维尔纳?默尔德斯——德国空军战斗机总监?骑士十字勋章之钻石金橡叶饰?1957年版骑士十字?逝去的荣耀——大铁十字勋章鉴赏?橡叶以上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完全名单第25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SS制服风范(四)——党卫队的运动服铁钳的右齿——德军第10装甲师在维亚济马国中之国——从政治视角检视魏玛国防军第26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视死如归——二战德国近战突击系列勋奖章鉴赏从敦刻尔克到长崎——一位英军军医的炼狱之旅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一)第27期以元首之名——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战史(一)精英圣殿——“警卫旗队”荣誉榜一去不返的伟大时代——二战顶尖空中王牌巡礼刺刀见红——二战步兵班排级战术浅析(下)第28期被曲解的千年吉祥——万字符号人文史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上)SS制服风范(五)——党卫军的热带制服亚平宁黑旋风——美军黑人步兵在意大利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上)第29期优秀是一种习惯——奥托?魏丁格尔的战争经历沙漠风暴——非洲军团装甲车辆鉴赏叹息之墙——大西洋壁垒之法国篇(下)阿三从军记——德军中的印度志愿兵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短兵相接——二战步兵连营级战术浅析(下)第30期报复兵器第一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1篇SS制服风范(六)——党卫队与武装党卫军的大衣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2)巴黎在燃烧吗?——1944年巴黎解放之旅第31期为领袖而生、为政治而狂——普通党卫队面面观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3)痛扁“恶汉”——德国第6伞兵团圣基梅恩村战记蓝色安魂曲——1944年德军夏季攻势回顾第32期奥得河畔之离歌——1945年布雷斯劳攻防战承前启后——德国二号坦克族谱(下)疤面飞将军——德国空军王牌施泰因霍夫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4)谁点着了大雪茄?——“兴登堡”号罹难记第33期报复兵器第二号——第三帝国的地对地导弹之V-2篇无冕之王(上)——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希姆莱的MSL弯刀——党卫军第13“圣刀”武装山地师战史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5)第34期﹡腾飞伊比利亚——德国秃鹰军团系列勋奖章鉴赏赤色防火墙——二战苏军野战防御技术研究无冕之王(下)——头号坦克王牌科尼斯佩尔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6)﹡从本期开始,出版发行由“《闪电战》杂志社”变成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第35期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上)梦回中世纪——希姆莱的雅利安黄金时代臆想盟军的闪电战——巴顿的第三集团军在法国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7)第36期尘埃落定——二战德国高级军衔译名辨析与确定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中)履带上的重甲骑兵(续一)——德国陆军装甲兵的制服壮哉元首团——党卫军第4步兵团的勒热夫之战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8)第37期燃烧的国王之山——1945年东普鲁士柯尼斯堡攻防战万里赴戎机——千奇百怪的德军自行火炮(下)德国装甲兵的制服与徽标(续)——德国空军、党卫军及警察的装甲兵制服生死最前线——步兵骑士施奈德拉赖特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9)第38期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上)——二战德军的反人员地雷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一)北极光下的战斗——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芬兰战记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0)第39期帝国苍穹下——二战德国巨型防空塔探秘履带上的重甲骑兵:德国装甲兵1934-1945(续三)——德国装甲部队徽标(二)消逝的极光——“北方”山地师西线战记雪花之锋芒——“北方”师将领列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1)第40期海峡上空的小鸟——不列颠空战头号王牌维克少校画传一鸣惊人的沉默战士(下)——二战德军的反坦克地雷我们捍卫领袖与元首——党卫军意大利军团记事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2)第41期止步!这里是伯爵的领地!——1942年杰米扬斯克战役回顾荣耀领地的记忆——杰米扬斯克战役盾章鉴赏真相或谎言——科隆大教堂前的黑豹故事新书预览——《美军步兵武器全集》之点四五手枪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3)第42期MIR DIR 莉莉?玛莲——二战中的德国女性辅助人员陆地巡洋舰——匪夷所思的德国千吨坦克发展计划棍棒即权威——第三帝国警察大将达吕格画传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4)第43期我们走在大路上——“鲜花战争”系列奖章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上)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上)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5)第44期至高无上的神秘之环——党卫队骷髅戒指解析与鉴赏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中)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中)长篇连载——二战德国步兵师全览(16)第45期渐行渐远的自由之梦——二战德军中的哥萨克部队铁手传奇——SS17“古兹?冯?贝利钦根”师战史(下)勇敢的心——装甲王牌卡尔?尼克卢西-莱克战记(下)屈斯特林的圣火——第三帝国陆军元帅冯?博克画传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1)第46期夺堡奇兵——艾本艾玛尔要塞与“花岗岩”突击队的故事报复兵器第三号——第三帝国的V-3多药室远程火炮杀入重围的神兵——二战期间的空降部队与空降作战面面观炮长命短——一名苏军反坦克炮手的战斗回忆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2)第47期喷火的毒蛇——巴赫姆Ba 349“蝰蛇”火箭动力截击机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一)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上)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3)第48期默默无闻的战力之源——图解二战德国陆军的野战炊事部队毁灭与拯救——第一次诺曼底战役中的鲁昂之战史上最强空战联队——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史(二)从坦克杀手到战场幽灵——一个苏联小兵的战争经历(下)长篇连载——博克元帅战争日志(4)战舰总目录战舰1地中海夜宴——1941年英意马塔潘角海战神鬼之争——二战前夕日本战列舰设计的技术考察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沉默的斗士——美国海军上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巨人的肉搏——近代海军冲撞战术的使用研究战舰2忍者大杀器——全面透视日本帝国海军的氧气鱼雷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中)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上)捍卫法兰西尊严——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的起源胆瓶中的海魔——魏玛时期德国海军的复兴与发展战舰3上帝与安拉的碰撞——1571雷班托海战海狼之巢——二战中的U艇基地与洞库(下)太平洋之冠——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通览(下)旧日本海军战列舰的火力系统(开篇序章)——日本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及炮弹——日本海军战列舰炮术概述——日本海军的测距仪及其支持结构战舰4日本空母机动部队的发展历程与战术怒海挽歌——英国皇家海军“玛丽女王”号的日德兰不归途神风吹不倒——冲绳战役中的美国海军“拉菲”号驱逐舰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面战巡(上):“喀朗施塔得”级战舰5深渊的刺客——二战德国海军第7潜艇编队史双岛攻略——1942-1943年美日阿留申群岛战记百鬼夜行——1904年2月8日旅顺口夜袭战斯大林狂想曲——苏联海军的纸画战巡(下):“斯大林格勒”级战舰6南方佬的铁棺材——邦联海军的潜艇和水雷艇 1861-1865沙恩之死——1943年英德北角海战始末能游会跑的美利坚鸭子——美国军用2.5吨DUKW两栖卡车的发展与运用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一)战舰7皇家海上绿林军——伊丽莎白时代的海盗战争咆哮1918——一战美国海军356毫米列车炮图珍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上)鹰坠wang洋——一战美军头号空中王牌里肯巴克的海上磨难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二)战舰8海狼前传——德皇时代U艇的技术发展与作战历程海鹫之绝唱——1944年日本海军“阿”号作战始末(下)身披和服的牛仔——美国海军“斯图尔特”号驱逐舰的传奇故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行(三)战舰9从沉睡中醒来——珍珠港及瓦胡岛之岸防体系(1907-1950)最后的武士——日本幕末戊辰之箱馆攻略铁鲸自杀记——1923年美国海军翁达角集体触角事件之万岁EUROPE——二战日本潜艇访欧纪实(四)战舰10游猎与征服——古代北欧维京舰船的历史演变和技术考证与风一起战斗——通过《怒海争锋》了解纳尔逊时代的皇家海军凯撒之血——1940年英意卡拉布里亚海战为不列颠铸剑——英国皇家海军首席造舰师斯坦利爵士战舰11地狱边缘的烈焰——1944年佩莱利乌登陆战役日本海军航空技术厂发展简史与技术考察谜の大爆沉——1943年“陆奥”号战列舰爆沉事件探析环球归家之旅——一名德国海军战俘的西伯利亚脱逃之旅战舰12美国内战时期的邦联军铁甲舰 1861-1865英德纳尔维克海战 1940法国海军“让-巴尔”号战列舰主炮颠沛流离的故事浅析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预科练制度。

详解2013-2014世界十大战舰排行榜

详解2013-2014世界十大战舰排行榜
目录
• • • • • • • • • • NO1.大和级战列舰 NO.2依阿华级战列舰 NO.3南达科塔级战列舰 NO.4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NO.5黎塞留级战列舰 NO.6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战列舰 NO.7俾斯麦级战列舰 NO.8前卫级战列舰 NO.9长门级战列舰 NO.10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 战列舰又称主力舰,战斗舰,它是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 强的装甲防护和突击威力,能在远洋作战的大型水面军舰。在海战中 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单纵队战列线进行炮战,因而得名。 • 战列舰是186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的主力军舰舰种之一。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取代。 • 战列舰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庞大、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具有 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航程远等特点。 • 在其极盛时期——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列舰是唯一具备远 程打击手段的战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军强国的重视。早期的战 列舰也曾称作铁甲舰或装甲舰等。“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 battleship,直译为“战斗舰”。这个名字起源于帆船时代的“战列线 战斗舰”(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当时海战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 队在海战中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 舷侧方向火炮对射。凡是其规模足够大,可以参加此种战斗的舰船均 被称作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 • 战列舰经历了风帆战列舰和蒸汽战列舰两个阶段。19世纪中期出现蒸 汽战列舰。20世纪初,英国建造了无畏号战列舰;法、俄、德、意、 日、美等国也纷纷仿效无畏号相继建造战列舰。
NO.3南达科塔级战列舰
•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 上改进而成,是美国海军1939年始建的一级战列 舰,该级舰建造计划于1938年5月批准,共建造四 艘,于1942年间陆续服役。

独立级岸防铁甲舰

独立级岸防铁甲舰

独立级岸防铁甲舰“独立”级非常适合小国海军作为岸防铁甲舰使用,指挥塔拥有102毫米(4英寸)厚装甲保护,主炮则由203-127毫米(8-5英寸)厚的炮座和127毫米(5英寸)厚炮罩保护。

副炮炮盾有44毫米(13/4英寸)厚。

两台额定功率为2070千瓦(2780马力)的四缸立式复合蒸汽机推进,四座圆柱形锅炉提供蒸汽。

最高航速14.2节(26.3公里/小时;16.3英里/小时)。

阿根廷内河铁甲舰,该级舰共2艘,独立(ARA Independencia)号和自由(ARA Libertad)号。

阿根廷向英国莱尔德造船厂订购,在1891年和1892年先后到达阿根廷。

舰长73.15米,宽13.55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336吨;双轴轴,立式多胀蒸汽机4台锅炉,输出功率3000-4078.9匹马力;最大航速:13节;武器装备:2门24cmSK L/35克虏伯炮,4门120mmL/40速射炮,4门3磅(47mm)诺登菲尔德炮,4门1英寸(25.4mm)诺登菲尔德机关炮,4具18英寸(457mm)鱼雷发射管;装甲:水线装甲带200mm,炮台200mm,主炮罩125mm,指挥塔100mm,甲板50mm;船员:160-225人。

“独立”级铁甲舰首尾各装备一座克虏伯24cm SK L/35“炮塔”炮,该炮也是SMS Odin.Designer号的主炮。

克虏伯1888年设计,并作为奥匈帝国防护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主炮,另外还有奥斯曼帝国“Osmaniye”级主炮和德国Siegfried级和Odin级海防舰。

西格弗里德级装备三门240,舰首两门MPL C/88单装炮炮塔并排向前布置。

240L35炮重21.5吨(23.7短吨),全长8.4米(27英尺7英寸),管长7.8米(25英尺7英寸),分装弹弹头重量140–215千克(309–474磅),俯仰角-4°至+25°,左右射界-150度至+150度,理论射速2转/分,初速580–650米/秒(1900–2100英尺/秒),最大射程仰角25°时13公里(8.1英里)。

二战十大战列舰

二战十大战列舰
此它的名字成为了”现代化战列舰“的统称,无畏级战 列舰的问世,开创了海军学术史上巨舰大炮的新时代[2]
中文名: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外文名: Kongo class Battlecruiser 类 别: 战列巡洋舰 解 释: 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 建造国 : 日本
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由此爆发。
中文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外文名:Scharnhorst 排水量:31132(标准) 37244(满载) 武 器:3*三联装280毫米炮 12*150毫米炮
输掉第一次大战的德国海军,再也无法和英国海军正面抗衡了,
于是走起了海盗式破袭战略。
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成为了战果最丰硕的执行者。 尽管被称为战列巡洋舰,但其32节的高航速与英式战巡相当, 装甲厚度则强于英式战巡。
达到传统正规战列舰水平,这大大提高了其独自作战生存能力。
火力方面尽管主炮口径较小(280mm) 却有着很长的身管(54.5倍口径)。 这不仅加强了穿甲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这一点在1940年遭遇英军光荣号航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舰遭遇戒备松懈的光荣号航母时,
沙恩霍斯特精准的炮火第三轮齐射便命中了光荣号的甲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级舰被广泛使用, 战争前期该级舰长期在地中海海域作战。 尤其是厌战号战列舰多次受创伤而最终安然无恙, 成为二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传奇战舰。 1940年4月,厌战号调回英国参加挪威战役。 1940年7月在地中海卡拉布里亚海战中, 厌战号命中26400码外的意大利战列舰, 这是经确认的战列舰炮击命中敌舰最远距离的纪录。 战争结束之后,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于1947年-1948年相继退役解体。

战列舰 大炮巨舰时代——从铁甲舰到无畏舰战列舰“三位一体”的变迁

战列舰 大炮巨舰时代——从铁甲舰到无畏舰战列舰“三位一体”的变迁

虽 仍 为橡 木 桕 松 木 制造 ,水 线 以 下 位 闲 扰 。为 增 强 木 制 战 舰 在 对 抗 基 伊 萨 兜 一瓦 轶 计 f “ =卜”I (HMS
有 制皮 .邴分 较 有 探索 精 神 者 还试 验 忡 火 )Jlt ̄1佝,{i存 能 力 ,杜 酱伊 ·德 洛 美 存 Warrior)— — 这 艘 造 价 37.7 锈 的
l945年 4月6日,“大 和”号的 身影 在冲绳 以北海域 出lⅢ。美军第五舰 队司 令斯 普告恩 斯 上将 打算让 他麾下 的 4艘 “衣 阿华”级 和 2艘 “科罗拉 多”级 战列舰以 重炮迎接 对手 ,fn拥 有 l5艘航 母的 第 58特遣 舰队指 挥宵 马克 ·米切 尔主动提 出 :“我 来拿 下他们 。”“大 和”号 最终被 ll枚鱼雷和 6颗 炸弹命 中 .沉 入 345米深 的海 底 。而 它的炮 火没有打下 一架飞机 。
、 迷 汾 建 造 的 坚 棱 ,已 经 改
率 也 人 。口后 “光 ”I川K 足 20 就 告 废 弁 ,似 、 也验 J 这 lflf1批 评 的 中 肯忡 。 英 造 f 编 史
达 120门 的 32硝 前 膛 炮 。舟见体 卞 桅 装 上 簇 动 力 的 法 国 木 制 战 舰 备 受 中 ,“第 一 艘 铁 1{lJ眦 ”f 柞 j 、 于
是 工 业 革 命 的 产物 之 一 ,但 究 其 渊 源 , 舰 射 击 。直 至 对 手 被 击 毁 。为 执 行 战
蒸 汽 一 钢 铁 主 力 舰 的 诸 多 结 构 特 征 和 列 线 战 术 而 建 造 ,拥 有 安 装 于 多 层 甲
用 兵 思 路 早 在 风 帆 时 代 就 已 确 立 ,甚 板 之 上 的 强 大 舷 侧 火 力 的 风 帆 战 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文案 铁甲舰时代的英国战舰(一) 铁甲黎明:从勇士到米诺陶

1859年11月24日,一艘名为光荣号(Gloire)的战舰在法国南部的土伦港下了水,如果单从外形上,这艘在单层火炮甲板上装备了36门火炮的战舰似乎与以往的风帆战舰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整个舰体却在阳光下透露出冰冷的寒意。因为整艘战舰的两舷,自水线下约2m,直到战舰的上层甲板高度,均覆盖了一层110-120mm左右厚度的锻铁装甲,加上其60余厘米厚的木制船壳,在理论上足以抵挡当时所有海军舰炮的射击。自此,光荣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铁甲舰的时代。 法国海军光荣号铁甲舰最初的铁甲舰-克里米亚战争的遗产在1853年,奥斯曼帝国与沙皇俄国因巴尔干地区爆发了战争,即第九次俄土战争,随后,在当年的锡诺普(Sinop)战役中,土耳其舰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俄军使用了新式的爆破性弹药,在这场战斗中,显示出了这类弹药对传统木制帆船的毁灭性杀伤力。 锡诺普海战,装备爆破弹药的俄国海军对奥斯曼舰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在1854年,英法也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昔日的宿敌英法海军,共同将舰队开入了黑海。因此这场战争后来更多也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能够抵近俄军的岸防堡垒和阵地实施炮击,法国皇帝拿破仑三标准 文案 世亲自下令海军建造一艘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固装甲的浮动炮台。法国人在1854年便拿出了对应的设计方案,并授权开始建造,同样的设计方案也被交给英国,由泰晤士和米尔沃造船厂建造五艘。不过,英国人建造的这五艘浮动炮台并未能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参加战斗,而法国建造的则在对岸炮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尽管拥有其自主航行的能力(航速4节),但这些浮动炮台在远洋航行中却依旧需要仰仗拖船的力量。 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浮动炮台在1855年后,大批装备铁甲战舰的设计被送到了海军部,并对装甲进行了许多测试。但当时英国海军的策略则十分保守,倾向于由其他国家海军或者民间造船厂对新技术进行尝试,之后再借助自身强大的造船工业实现反超。而尽管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达成了同盟,但战后彼此依旧互为彼此最大的假想敌。在1858年,英国人获悉法国正在建造一艘具有远洋航行能力的铁甲舰,即光荣号铁甲舰。该舰由法国设计师亨利·杜佩·德·洛美(Henri Dupuy de L?me)设计,采用在传统木壳风帆战舰外层包裹锻铁船壳作为防护。起初,对于这艘战舰的出现,英国海军部对此并不以为然,但随着1859年光荣号的下水,随即在民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和舆论的压力迫使海军部也不得不在传统的木制风帆战列舰建造之外,于1859财年额外批准了最初的两艘远洋铁甲舰的建造,即后来的两艘勇士级标准 文案 铁甲舰。 勇士级铁甲舰尽管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但在1859年英国海军部的主要建造对象依然还是传统的三层火炮甲板战列舰,而有着重要意义的两艘铁甲舰勇士号和黑太子号,却仅仅是作为这些造舰计划的补充。两舰被交由了海军部首席造舰师艾萨克·瓦茨(Issac Watts)及其助手约翰·罗素(John Scott Russell)进行设计,尽管海军部此时尚未对铁甲舰有足够的重视,但强大的工业实力却也让英国人能够完全采用锻铁建造船体,使得排水量达到9000吨级。但由于仅有一层火炮甲板,这艘史无前例的战舰却被归类为了护卫舰(frigate)。在设计上,除作为第一艘全铁壳战舰外,勇士级铁甲舰并未采用任何划时代的技术,确实第一型成功融合了已有技术的划时代战舰,包括蒸汽动力、大口径后膛炮、水密隔舱、螺旋桨推进和舷侧装甲带等。瓦茨依照1858年下水的40炮大型护卫舰墨西号(HMS Mersey)的布局对该舰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之初瓦茨并未指望这两艘铁甲护卫舰能够加入当时的主力舰队战列线,但事实上,当勇士号在1860年下水时,这艘巨舰俨然已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战舰。 曾经强大的勇士级首舰勇士号,在海军日新月异的19世纪迅速落伍,归为后备舰只。退役后其桅杆和帆装被拆除,曾做过拖轮、运油船、海军鱼雷学校的校舍等,直到20世纪标准 文案 80年代才得到复原,先作为纪念舰保存于朴茨茅斯历史船坞,紧邻着皇家海军的另一艘传奇胜利号。 主体设计及动力勇士级铁甲舰包括首舰勇士号(HMS Warrior)和二号舰黑太子号(HMS Black Prince),全长128m,排水量9284吨(勇士号,黑太子号排水量9398吨),吃水8.2m深。其船体采用锻铁建造,横向分为92个水密隔舱,其船底还有两条舭龙骨用于减低较长舰体带来的不稳定性,这也是皇家海军第一次运用该技术。但过长的舰体依旧使得勇士级的转向十分不灵便。勇士级采用了当时十分流行的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受当时蒸汽机锅炉效率和燃煤储藏的影响,蒸汽动力更多时候是作为战时的辅助动力来源,其远洋航行的主要动力来源依然是采用风帆。 勇士级在舰内装备有一台两缸单胀式蒸汽引擎,由10台锅炉提供提供蒸汽,驱动一具直径7.5m的螺旋桨运转,其输出功率达到5267马力,是当时动力最为强劲的战舰。在公试中,勇士号依靠蒸汽动力达到了14.3节的最高航速,黑太子号也达到了13.8节,其储存的燃煤足够其在11节下航行大约2100海里。 勇士级可被吊起的螺旋桨。勇士级拥有最大的可悬吊螺旋桨,这一操作需要600名船员才能完成。勇士级同时也装备了足够的风帆动力,其三根桅杆除底部外同样采用锻铁建造,装备有全套帆装索具。在使用风帆动力时,勇士级蒸汽标准 文案 机的烟道可以收缩,螺旋桨也可以被吊离海面以减小阻力,此时依靠风帆勇士级可以达到蒸汽动力大体相当的13节航速,黑太子号则仅有11节,在同时使用两种动力时,勇士号曾达到了17.5节的高航速。 勇士号上的两缸单胀式蒸汽引擎 武备勇士级的武备布置依旧沿用了旧时代风帆护卫舰的模式,原先设计搭载40门68磅前装滑膛炮,除两门搭载于上层甲板艏艉以提供艏艉火力外,其余38门均搭载于火炮甲板舷侧,通过舷侧舱壁的炮门向外射击,因此与勇士级同类的布置形式后来也被称为舷侧炮门铁甲舰(broadside ironclad)。后在建造过程中,更改为26门68磅炮,10门110磅后装线膛炮,另有4门40磅后装线膛炮作为礼炮。勇士级装备的68磅炮是当时英国海军最强大的前装滑膛炮,炮身由铸铁铸造,炮身自重约4.8吨,口径8.1吋(约206mm),使用68磅实心弹时有效射程大约2900m(仰角12°)。同时该炮还能发射爆破弹、榴霰弹、霰弹等多种弹药。其中,勇士级的68磅炮还能发射一种被称作马丁熔铁弹的燃烧弹,这种炮弹平时为带有一个圆孔的空心圆球弹,在战前通过圆孔向内浇入熔化的铁水,在几分钟后凝固的表面就会封住圆孔。这种炮弹会在发射后接触目标时爆裂,在1859年的测试中表现出对传统木制帆船的巨大破坏力,且其造成的火焰很难通过当时传统的灭火方式扑灭。勇士号在舰内搭载了一标准 文案 个被称为安德森熔炉的装置,采用焦炭作为燃料,可以在一小时内熔化约320kg的生铁用以填充这类弹药,但这类装置同样容易在舰内造成火灾而没有得到更广的使用。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68磅炮勇士级的110磅和40磅后膛炮均由阿姆斯特朗兵工厂生产,是最早在皇家海军投入使用的后膛火炮,采用螺栓形式炮闩,通过一根插入的气密导管点燃发射药。这两款后膛炮均被寄予厚望,皇家海军原本打算以110磅炮取代所有68磅滑膛炮,其口径为7吋(178mm),有效射程理论上可以达到3700m。然而,在1861年的实弹测试中发现,其穿甲效能还要略弱于68磅炮,而由于早期后装药机构可靠性很差。在1863年,尤利娅勒斯号(HMS Euryalus 1853)护卫舰搭载的110磅炮在炮击鹿儿岛时发生炸膛事故,几乎杀死了该炮的所有炮组。皇家海军不得不在之后降低该型火炮发射时的装药量,更进一步削减了该炮的威力。但其40磅炮的表现则较为良好,操作简单且射击精度也较高。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110磅后膛炮110磅炮的装填机构 勇士号上的复刻版40磅后膛炮 勇士级的主甲板两舷安装了全部26门68磅炮和8门110磅炮,另有两门110磅炮安装于上层甲板艏艉,4门40磅炮则安装于艏艉上层甲板两舷。在1867年,随着铁甲舰的迅速普及,勇士级的武备换装为更为先进的4门8吋(203mm)前装线膛炮、28门(黑太子号为24门)7吋(178mm)和4门20磅炮。装甲防护勇士级标准 文案 铁甲舰在舰体两侧安装了长近65m,自水线下1.8m延伸至上层甲板,厚度为4.5吋(114mm),并内衬两层共厚达410mm的柚木板。其装甲板由15英尺×3英尺的锻铁板通过榫卯拼接而成以防止脱落,但这一工艺也使得勇士级的装甲造价高昂,因此后续铁甲舰设计中不再采用此种结构。而在1861年的测试中表明,勇士级的装甲足以抵御当时几乎所有火炮的攻击。但勇士级的一个弱点则在于其装甲防护忽略了舰艏及舰艉,使得舰艉的舵面和螺旋桨在战斗中极易遭受损伤。勇士级另有同为4.5吋厚的水密隔舱隔板防护纵向炮火,在风帆战舰时代,来自这一方向的舷侧齐射将对舰内火炮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在木制战舰时代,实心弹丸足以贯穿战舰艏艉。 勇士级主装甲带装甲剖面,最右侧为锻铁装甲,其左为内衬柚木。柚木分为两层以分解实心弹药在舰体产生的震波 防御级铁甲舰 勇士级的建造给了英国皇家海军对抗法国光荣号的手段,但同时,全铁壳的勇士级巨大的重量和造价也令海军部的官员们感到震惊,比起这些昂贵的钢铁怪兽,海军部的高层似乎还是更青睐于传统的木制三层甲板战列舰。海军部认为勇士级既然拥有当时所有舰载火炮都无法穿透的装甲防御,其高航速自然也就不再有必要,因此在1859年末,高层希望设计一款搭载同样装甲但更小也更慢,因而造价也更低的铁甲舰。第三海务大臣鲍德温·沃克爵士(S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