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12册音乐教

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12册音乐教
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12册音乐教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青春舞曲》说

《青春舞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音乐课的一首作品。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这首歌的歌词用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头。它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 3、教学重点、难点: 积极参与学习歌曲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 4、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二、说学情 对于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但把握音乐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快节奏的、跳跃较大的声乐作品,在演唱中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由慢变快、多次模唱、跟唱的方法,进行准确地、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多角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引情激趣

1、教师播放猪八戒、孙悟空动画形象吸引学生眼球,学习新节奏。 2、初听音乐看图片熟悉民族特色,并说说歌曲的音乐情绪。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分散,因此,运用提问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情景创设,运用视听法、提问法,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欢乐的场面,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引入新课教学《青春舞曲》。(二)、整体感知引导掌握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学唱歌曲 (1)随老师跟唱歌曲旋律。 (2)教师唱旋律,学生唱词。 (3)教师根据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纠正。 (4)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已经趋向于成熟阶段,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 四、拓展 1、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讨论(师生、生生互动) 设计意图: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它渗透着情感教育、道德教育;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不仅能够掌握歌曲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告戒人们青春易逝,一寸光阴一寸金,要好好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欣赏了王洛宾先生的优秀歌曲,对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中能够珍惜青春、珍惜时间,有一个美好与精彩的人生。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喜爱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秧歌舞曲》是一首()乐曲;秧歌舞又称();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也是民间艺术中独具一格的()歌舞形式。 2、《小白菜》是一首()省民歌;是一首()体民歌。它表达了()的情绪;《节日舞》又体现了()的情绪。 3、《放纸鸢》是根据()的民谣()的旋律重新填词而成的。 4、拉丁美洲的代表性舞蹈是墨西哥的()和巴西的()。 5、管弦乐曲《朝景》选自();此乐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明朗;()大调;()拍子。第二部分采用了第一部分的主题惊醒延伸;第三部分用乐器()、()和( )再现主题。 6、《乡间的小路》诗一首悠闲自得;轻松活波的歌曲。这首歌曲 是()小调;()拍;全曲为()曲式。 7、《欢乐颂》是()国作曲家()《第九(合唱) 交响曲》第()乐章的合唱部分。 8、贝多芬是()国伟大的的作曲家。贝多芬、() 和()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由()作 词;由()作曲。 二、连线题(5分) 古琴曲《春江花月夜》 古筝曲《二泉映月》 箜篌曲《梅花三弄》 琵琶曲《十面埋伏》 二胡曲《渔舟唱晚》 三、判断题(5分) 1、《中国少先先锋队队歌》是由周郁辉作曲;寄明作词的。() 2、副旋律是主旋律的上方或下方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带对比性 的旋律;它对主旋律起到衬托、补充和对比作用。() 3、《碰鼻歌》是新西兰毛利人的民歌。() 1 / 2

4、《金瓶似的小山》是江苏民歌。() 5、《盼红军》是四川民歌。() 四、写出下列音乐用语和音乐记号所属的音乐因素。(每空一分;共6分) 1、快速、稍慢() 2、上行、下行() 3、a b c d () 4、人声、双簧管() 5、 ff mp() 6、XXX XX () 四、简答题。(8分) 1、列举中国传统乐器(至少5种)。 2、列举贝多芬的代表作(至少3部) 五、演唱一首歌曲(46分) 参考答案: 1、民间扭秧歌民间舞蹈集体 2、河北叙事悲伤凄凉欢乐活波 3、台湾《一只鸟仔》 4、草帽舞桑巴舞 5、《培尔·金特》 E 6/8 大提琴双簧管大管 6、d 2/4 单三部 7、德贝多芬四 8、德海顿莫扎特 9、《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 三、判断题:×√√×√ 四、1、速度2、旋律3、结构4、音色5、力度6、节奏 五、1、弹拨类:琴筝琵琶阮三弦月琴秦琴瑟箜篌南琵琶吹管类:笛洞箫南洞箫唢呐管子尺八排箫簧管类:笙巴乌葫芦丝拉弦类:二胡板胡粤胡中胡京胡马头琴打击类:锣鼓梆子木鱼钹编钟钟编磬扬琴缶吹腔类:埙篪(以上任何五种均可得分) 2、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写出三部即可得分)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教材分析: 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 教具准备:钢琴乐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 二、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出示课件) 2、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 二、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 生:“嫦娥一号”升空! 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出示学习目标 轻声高位置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其要求有所了解,轻声高位置又使学生作了发声的练习。) (三)节奏练习——“动动我们的手” 节奏练习利用节奏模与节奏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歌曲中的节奏进行练习。 (四)“幸运52”知识抢答——“动动我们的脑” 多媒体出示问题 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 备 课 本 单位:可塘中学 姓名:林雯雯 时间:15-16 学年第二学期

第1 单元岭南春早(之一) 《岭南春早》2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音乐的 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像 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行伴 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飞跃的今 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

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 的意志。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了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 ,分别是: 5 5 1 ︱2﹒3 ︱ 1 7. 0 1 ︱ 2 0 ︱ 5 5 ︱4﹒5 3 2 ︱1 2 4 3 ︱2 - ︱ 2 6 ︱4 5 3 ︱5 - ︱5 0 ︱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1课闪闪的红星 第一课时: 《红星歌》 (一)、组织教学: 1、放一首进行曲,学生进教室;(让学生初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2、师生问好! (二)、综合训练: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这是谁?(张嘎)小嘎子今天不打鬼子了,他想带领我们大家去认识几个小英雄。出发之前,小嘎子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 小嘎子:(屏幕上出现声音)同学们!打鬼子不光要勇敢,还要有聪明的头脑;今天我先来考考大家:(出示节奏图)只要打对这条节奏图就能继续前进了;朋友们。加油啊! 2/4X?XXXX—XXXX— 红星闪闪放光彩, X?XXX?XXXXXX— 红星灿灿暖胸怀。 生:(1)自由练习节奏。 (2)重点指导。 (3)齐奏。 (4)指名打节奏。 (5)按节奏读歌词。 (6)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把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提前拿出来,带领学生正确的读,为下面歌曲的学习降低了难度。同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克服困难。) 三、新歌学唱:

1、分别出示王二小、刘胡兰、海娃、潘冬子人物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谁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生积极发言)(看看学生对这些小英雄的实际到底了解多少,这部分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学生不知道的教师做简短的说明!) 2、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给学生直观的享受) 嘎子(屏幕后的声音):看这个小英雄,身穿军装,肩扛钢枪多么威武呀!他就是有名的潘冬子! 教师:简介人物及历史背景。潘冬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首插曲也被人们广为传唱。(放录音《红星歌》) (因为大家对嘎子这一人物比较了解,所以通过嘎子的介绍引入潘冬子这个小英雄的形象,但是在这里一定要让同学们分清嘎子和潘冬子各属于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强调战争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冬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3、放录音,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能够更加细致的体会歌曲的意境,表达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思想等方面去了解作品,加深对作品的印象。)4、再次听录音,请同学们划着拍来听;(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通过划拍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教师范唱。 6、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7、学生跟着录音唱。 8、请同学们唱自己喜欢唱的那一句。 9、找小老师教唱。 10、歌曲的处理分析: 1)听一遍录音,让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你了解《红星歌》的真正含义吗? 2)“〉”重音记号(简单说明),当看到有重音记号的地方我们就握拳来重打拍,大家来试一试;大家齐唱。 (重音记号的说明不必单独拿出来讲解,只是在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做以说明,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运用到歌曲当中,更加准确地了解重音记号的作用,并且能够更好的处理歌曲。)

新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拉起手》

新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拉起手》 《拉起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手拉手》,通过"手拉手"小伙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使少年儿童真切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热和,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无穷向往,从小培养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信念。 2、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了解它的时值并在演唱时唱准附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的坚定有力。 三、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及歌曲强弱的力度变化 四、教学预备:录音带vcd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 二、动一动: 1、师: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要求: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用手拍出的节奏,并且能够正确模仿。 (1)指名学生起来模仿节奏 (2)大家一起进行评议,并且一起来模仿节奏。 A: B: 2、拓展:请学生自己设计节奏,一起来拍一拍。 三、认一认: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好,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大家仔细听辨这条节奏: 1、出示节奏: 2、听老师拍节奏,照照节奏中的难点,大家一起练一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条节奏中有一个新朋友呢?出示附点八分音符。 3、教师讲解附点八分音符,学生熟悉并把握。 4、出示旋律,一起跟唱,巩固附点八分音符。 四、唱一唱: 师:刚才我们熟悉并学会了附点八分音符,现在我们一

起来活学活用,教案《《手拉手》教案》。 1、把班级分成5个小组,每组领一张卡片,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唱一唱,大家一起评议。 3、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大家给旋律排列顺序。 4、把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几条旋律遍成了一首优美的歌曲,一起来学一学。 5、欣赏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 6、朗读歌词,说说歌曲的意思。 (1)出示歌词,分角色朗读歌词。(留意豆、妞、沟、手、走、头、球一些字的咬字) (2)分小组分角色读词。按节奏分角色配乐朗读歌词。(读准附点歌词) 7、熟悉附点八分音符,从歌曲中找一找、认一认,知道它的时值。 8、用lu或其他字跟琴哼唱全曲,熟悉旋律走向。 9、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爱好。 10、歌曲的处理。加进力度记号作强弱的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小学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小学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学音乐,要让学生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学习和适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不同情绪,感受音乐的乐趣,艺术的魅力。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1课我今天上学喽教学目标: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击掌。师生问好。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三、音乐活动。1、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学,心情可高兴了,来到学校唱起了快乐的歌曲。随乐自由律动。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接着孩子们来到了专门上音乐课的地方: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唱或律动问好)聆听翻书的音乐、安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3、师生互相认识,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老师很想认识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四、结束。听音乐出室。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我

今天上学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好。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1、课件显示p3的内容。2、上课铃敲响了,小朋友们应该怎样做?3、讨论交流。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1、观看课件、聆听歌曲。2、讨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愉快……)同自己的心情比较一下。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准备?(新衣服、新书包……)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美丽的校园)3、学习歌词。配乐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各组比赛背歌词。 4、跟随录音唱词两遍。 5、演唱活动:金话筒(话筒对准谁,谁演唱)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四、创作活动。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优美即可奖励。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五、表演。1、自信独唱。2、集体评议。六、结束。听曲出室。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声问好。二、音乐活动。1、填词活动:雄鸡喔喔。早上起床,雄鸡唱歌了。跟随老师朗读歌词。试一试,用你学会的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填唱新歌词。请填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2、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雄鸡催我们早起,别迟到。我们背着书包唱着歌儿上学吧!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4、律动:跳踢踏。来到了学校,音乐老师请大家跳踢踏舞。没有音乐怎么办?跟随老师朗读歌词《跳踢踏》。填新歌词。边唱边跳。(即兴随意跳踢踏)鼓励孩子上台展示。评议、鼓励。三、结束。听曲出室。第2课去同学家教学目标:1、培养学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春天的故事》教案 花城版.doc

第1单元《春天的故事》 1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 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2学情分析 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很少跟音乐接触,因此,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3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活动2【活动】欣赏《春天的故事》 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歌曲中唱的老人指的是谁?“圈”指哪里?“春天”指的什么? 活动3【活动】欣赏《春天的故事》 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如何赏析这首作品? 赏析: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叙事性歌曲。前面两句是引子部分,由女生和男生伴唱,以回声式的多次呼应,刻画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由衷地赞颂“春天的故事”的情感。歌曲的第一乐段是由女声独唱像讲故事似的娓娓道来“春天的故事”的来龙去脉。 歌曲的第二乐段从“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开始,这一乐段传神地表现出亿万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满怀豪强地前进在万象更新的春天的情形。 尾声是引子的变化重复,首尾呼应,使音乐形象得到统一,又是将改革开放道路不断延伸,表达了全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活动4【活动】欣赏《春天的故事》 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再次感受。 活动5【活动】欣赏《春天的故事》 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二、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二、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三、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五、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 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 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我所带的二个班学生,经过了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 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 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2、9—2、 13)第一单元:1、歌曲:《拉起手》 2、歌曲:《来吧!来踢球》 2(2、16—2、 20)第二单元:1、歌曲:《歌声与微笑》2、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3(2、23—2、 27) 3、欣赏:《街头少年等》第三单元:1、歌曲《桔梗谣》 4 (3、2—3、 6) 2、歌舞:《青春舞曲》 3、欣赏:《新疆之春》 5(3、9—3、4、歌曲:《北京的金山上》5、欣赏、《弦子舞曲》《彝族

(完整版)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3----2014学年度六年级音乐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30分) 1、《秧歌舞曲》是一首( )乐曲,秧歌舞又称( ),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 )形式之一,也是民间艺术中独具一格的( )歌舞形式。 2、《小白菜》是一首( )省民歌,是一首( )体民歌。它表达了( )的情绪,《节日舞》又体现了( )的 情绪。 3、《放纸鸢》是根据( )的民谣( )的旋律重新填词而成的。 4、拉丁美洲的代表性舞蹈是墨西哥的( )和巴西的( )。 5、管弦乐曲《朝景》选自( ),此乐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明朗,( )大调,( )拍子。第二部分采用了第一部分的主题惊醒延伸,第三部分用乐器( )、( )和( )再现主题。 6、《乡间的小路》诗一首悠闲自得,轻松活波的歌曲。这首歌 曲是( )小调,( )拍,全曲为( )曲式。 7、《欢乐颂》是 ( )国作曲家( )《第九(合唱)交响曲》第 ( )乐章的合唱部分。 8、贝多芬是( )国伟大的的作曲家。贝多芬、( )和( )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 ),由( )作词,由( )作曲。 二、连线题 (5分) 古琴曲 《春江花月夜》 古筝曲 《二泉映月》 箜篌曲 《梅花三弄》 琵琶曲 《十面埋伏》 二胡曲 《 渔舟唱晚》 三、判断题(5分) 1、《中国少先先锋队队歌》是由周郁辉作曲,寄明作词的。( ) 2、副旋律是主旋律的上方或下方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带对比性的旋律,它对主旋律起到衬托、补充和对比作用。() 3、《碰鼻歌》是新西兰毛利人的民歌。()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童年(1)|花城版

歌曲《童年》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并背唱歌曲。 2、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对童年学习生活、对校园、对同学、对老师、对美好生活 无限爱热及眷恋之情。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音准方面比较好,有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童年》这首歌曲富于童趣,很多学生都比较熟悉,但是部分学生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后起半拍、切分节奏等难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并背唱歌曲。 2、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切分节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师生问好 仁C 2/4 1 2 3 4 | 5 — I i 5 | 5—| 6 3 | 3 — | 5 4 3 2 | 1 — 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何老师你好 活动2【练习】节奏练习 2/4 x x X | XX XX | x x x | xx xx | xx xx | xx x . x | x - | x - II (1)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轻轻地排出上面的节奏。 2/4 X X X | XX XX | X X X | XX XX | XX XX | XX X . X | X - | X - II (2)加入连线练习:教师先拍第1、2小节,学生模仿,熟悉以后再完成拍出整条节奏。 活动3【讲授】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罗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台湾一个家道殷实的医生家庭。5岁起学习钢琴演奏。1974年开始歌曲创作,就读医学院期间,正值“校园民谣”兴盛,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歌曲《童年》。1985年协同张艾嘉、李寿全等创作完《明天会更好》后离台赴港发展;同年,发表歌曲《皇后大道东》。1990年于香港成立“音乐工厂”,为电影《衣锦还乡》担任配乐,获得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奖。 活动4【活动】聆听歌曲 1、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学生聆听。 2、说说歌曲主要描写什么内容?由几个乐句组成?用什么情绪演唱? 3、归纳:歌曲主要描写童年的学习生活,由4个乐句组成,第1、2乐句旋律几乎相同,弱起拍子,显得活泼而又俏皮,充满童真。第3、4乐句采用切分节奏,音区提高,表现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恋之情。是二四降A调,用中速、童趣地演唱。活动5【活动】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学生跟唱,说出难唱的乐句,教师指导“弱起小节”、“切分节奏”。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教师纠正。 3、教师弹学生唱。 3、学生跟伴奏唱。 4、背唱歌词,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6【活动】分组表演并创编 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轮唱、小合唱、表演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活动7【讲授】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一首校园歌曲,歌曲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旋律简单优美,易学易唱,贴近生活。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红星歌》教案花城版(完整版)

《红星歌》 课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 2.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民族七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 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歌曲《红星歌》) 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所以老师刚才看 见同 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红星歌》动画) 1.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影片中年近 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 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红星歌》歌曲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如:do—— la sol —— 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 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 感。 6.老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学生听辨旋律有何变化? 第二段旋律的结尾变化了,旋律走向是上行。 8.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9.老师纠正歌曲中“闪闪的”节奏,唱准确和清晰。 10.体会结尾旋律的情绪表达:革命精神永传万代。 (三)表现歌曲,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1.教师范唱歌曲。 师:重音记号的运用,加重情绪的表现,表现出更加坚定有力。 2.学生随《红星歌》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时,注意旋律的变化。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演唱 时出现的问题。 三、表现歌曲 1.教师播放阅兵式表演视频。 2.学生分成小组练习。 3.小组伴随歌曲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是要向潘冬子那样勇敢和坚强、不怕困难,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上册 第3课时我和我的祖国 华峰中学郭颖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张藜词,秦咏诚曲。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歌曲为有主歌和副歌的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第一乐段旋律流畅、感情深切真挚,第二乐段在高音区回旋,表现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音乐形象得到升华,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对象分析: 永和片区的学生地处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有音乐课、基本未受过有关音乐方面的训练,毫无音高概念,不识基本音阶,教师在课堂中教其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较为困难;但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下,学生的歌唱能力有所进步,能够合作和较好的演唱歌曲了教学目标: 1、音乐赏析: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并会演唱旋律; 2、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 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 2、学生能够畅谈个人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3、学习歌曲节拍,感受这首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所带来的圆舞曲 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有关教学图片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播放歌曲《祖国,我为你干杯》,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 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教师提问: 1、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 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旋律非常热情、欢快、舞蹈) 2、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花城版六年级上学期教案 第1课《小白菜》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小白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二、新课教学 1.引入。 2.聆听《世上只有妈妈好》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3.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边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变现的情感与气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德目的。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把歌曲内容编成故事并致好相应的课件,采用边放课件边讲故事的教学。当讲到小白菜三岁没有娘时有不少同学留下了眼泪,当学生受到故事的感染后,我再放小白菜的民歌录音,学生们听完后便不自觉的把小白菜的生活和自己进行比较,对旧社会苦新社会甜这句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德育教育。 4.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放录音后师生交流)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七子之歌》教案 花城版

第1单元《七子之歌》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体会悠悠赤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2、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分析音乐作品的基础知识,能饱含爱国之情自信、自然地参与音乐作品的演唱及朗诵。 3、能力目标:学生在演唱、朗诵的表演形式和音乐实践过程中,挖掘、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2学情分析 1、教材与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广东省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的《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七章组诗。《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这首诗谱上曲。自此,《七子之歌·澳门》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2、教学对象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初中生已初步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常见曲式结构的音乐基础知识。虽然处于变声期,仍有一部分学生能自信地演唱歌曲,一部分正在变声的学生也能运用音乐与语文结合起来并演绎歌曲。通过教师的拓展“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热爱我们的祖国?”(结合在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爱国)能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尽情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3、教法与学法 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体验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感受与鉴赏《七子之歌·澳门》的艺术美,进而使情感体验外化,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及感受能力。 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法,是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鉴赏、演唱、朗诵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重点难点 (1)学生能从《七子之歌·澳门》教学的音乐中体验发哦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2)学生从《七子之歌·澳门》的演唱、朗诵进行探索,表达歌曲的内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一)师生律动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教师演唱歌曲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运用“律动”,从而让学生体会要热爱现在的幸福生活!)(暗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美丽、富强的中国!)(二)观看澳门回归录像,让学生感受当年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教师引导:这个视频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澳门回归的交接仪式”“心情非常高兴、激动,因为澳门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了!(观看“澳门回归的交接仪式”让学生感受当年回归的历史时刻!并启发学生今天老师要教唱的歌曲内容)

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第册音乐教案

2013教育部审定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世界需要拉起手 第一课时《拉起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01jcfx 教具: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师弹琴。 1)听琴视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唱词。 4)完整演唱。

二、分组表演 三、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来吧!来踢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欣赏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切分节奏把握。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世界杯主题曲》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世界杯主题歌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生:表现足球运动的精彩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好听的歌曲《来吧!来踢球》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欢快的的情绪来唱)

新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8课 校园歌曲

新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8课 校园歌曲 第8课校园歌曲总第15课时 课型:新授课 歌曲《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整体感受歌曲能找到歌曲中强拍的位置,强调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作用。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小鸟小鸟》的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小节,找到歌曲中的强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及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录音机.课本.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主题曲(调动学生对本课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授: 这首歌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小鸟小鸟》 2听歌曲范唱 问题设计: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强拍的字(让学生自己找哪个字是强唱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标记歌曲中强拍的字请学生来标记(训练学生对音乐整体的听辩能力) 4教师弹歌曲小鸟小鸟伴奏请学生唱哼鸣, 有会吹口哨的同学可以吹哨(熟悉歌曲旋律) 5教师弹歌曲伴奏学生用la来歌唱(再次熟悉歌曲旋律) 6教师弹歌曲伴奏请学生唱歌词(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已经能够达到唱这首歌曲的能力,听辨学生在歌唱中那个环节有问题及时纠正) 注:刚才同学们齐唱了小鸟小鸟这首歌曲,在歌唱中你感觉那句话唱的还没把握,有问题的请提出来。(平时上课这个环节也是我新授唱歌课的一个设计环节,觉得很实用)7问题设计:休止符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师示范)

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教育部审定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世界需要拉起手 第一课时《拉起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01jcfx 教具: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师弹琴。 1)听琴视唱歌谱。 2)有感情的读歌词。 3)唱词。 4)完整演唱。

二、分组表演 三、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来吧!来踢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欣赏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切分节奏把握。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世界杯主题曲》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世界杯主题歌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生:表现足球运动的精彩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好听的歌曲《来吧!来踢球》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欢快的的情绪来唱)

(课堂指导)新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6单元《樱花》教案 花城版

第6单元《樱花》 1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学生外国音乐了解不多,教师要多让学生在音乐中去体会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 教学难点: 1、感受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特点; 2、在歌曲中找出调式音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音乐之旅 教学设计: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世界音乐之窗------亚洲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用智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而我们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亚洲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灿

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开始一趟音乐之旅吧! 活动2【活动】印度尼西亚音乐 (一)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1、介绍印度尼西亚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岛国,它碧海蓝天,水天一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看图片想一想。它有着“千岛之国”的美誉!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出示课件)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碧海蓝天,四季皆夏,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 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克隆宗”原来为马来语中的一个拟声词,意指舞蹈时的脚铃声。后转义为演奏音乐的乐队,它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琴、吉他、拨弦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五弦小吉他等。 2、欣赏《星星索》 欣赏《星星索》并思考:(播放视频) ①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Sing Sing So”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学生回答后总结: ①、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②、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