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带模流分析)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带模流分析)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带模流分析)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铅笔盒注塑模设计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前言 (3)

第一章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制件原料的工艺性 (3)

1.2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3)

第二章初步选择注射机 (4)

2.1制品ABS的注塑成型参数 (4)

2.2计算制件的体积和质量 (4)

2.3选择注射机 (5)

2.4确定型腔数量 (5)

2.5确定分型面 (6)

2.6型腔的布局 (6)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7)

3.1主流道的设计 (7)

3.2分流道的设计 (9)

3.3浇口的设计 (9)

3.4冷料穴的设计 (9)

第四章冷却系统设计 (10)

4.1冷却系统的设计准则 (10)

4.2冷却系统参数的计算 (10)

4.2.1冷却介质 (10)

4.2.2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 (10)

4.2.3冷却管道直径 (10)

4.2.4冷却回路所需的总表面积 (10)

第五章铅笔盒模流分析模拟 (12)

5.1网格分析 (12)

5.1.1模型的导入 (12)

5.2.1 网格划分 (12)

5.2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14)

5.3成型窗口分析 (15)

5.3.1区域分析 (15)

5.3.2制件质量分析 (15)

5.3.3注射压力分析 (16)

5.3.4最低流动前沿温度分析 (16)

5.3.5最大剪切应力分析 (17)

5.3.6最大冷却时间分析 (17)

5.4充填分析 (18)

5.4.1充填时间分析 (18)

5.4.2气穴位置分析 (18)

5.4.3熔接痕 (19)

5.4.4流动前沿处的温度 (20)

5.4.5充填分析过程信息 (20)

第六章成型零件设计 (22)

6.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2)

6.1.1凹模的结构设计 (22)

6.2成型零件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22)

6.2.1型腔径向尺寸 (22)

6.2.2型芯径向尺寸 (23)

6.2.3型腔深度尺寸 (23)

6.2.4型芯高度尺寸 (23)

6.3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24)

6.3.1模具型腔壁厚度的计算 (24)

6.3.2模具型腔底板厚度计算 (24)

6.4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24)

6.5推出机构的设计 (26)

6.5.1脱模力的计算 (26)

6.5.2 推出机构的设计 (26)

6.6 模架专用零件选取 (26)

6.6.1 定模座板 (26)

6.6.2 定模板 (26)

6.6.3动模板 (26)

6.6.4垫块 (26)

6.6.4动模座板 (27)

6.6.5推板 (27)

6.6.6推杆固定板 (27)

6.7 注射机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 (27)

6.7.1喷嘴尺寸的校核 (27)

6.7.2定位环尺寸校核 (27)

6.7.3模具厚度校核 (27)

6.7.4开模行程的校核 (27)

6.7.5注射机与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 (27)

6.7.6最大注射量校核 (28)

6.7.7注射压力校核 (28)

6.7.8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校核 (28)

6.7.9锁模力的校核 (28)

6.7.10顶出装置的校核 (29)

第七章模具的工作过程 (29)

7.1模具合模与锁紧 (29)

7.2模具成型过程 (29)

7.3 模具开模过程 (30)

7.4模具复位过程 (32)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4)

前言

现今我国模具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进程,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汽车、IT电子、航空等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我国模具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模具成为“十二五”发展重点。未来中国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模具,模具产品向轻巧、精美、快速高效生产、低成本与高质量方向发展。

第一章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1制件原料的工艺性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C 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熔化温度:210~280C;建议温度:245C。模具温度:25…70C。(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注射压力:500~1000bar。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1.2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图1-1零件图

图1-2 铅笔盒三维图

1脱模斜度

塑件冷却时的收缩会让塑件抱紧住模具型芯或型腔中的凸起部分,因此,为了方便从塑件中抽出型芯或从型腔中脱出塑件,防止脱模时拉伤塑件,在设计时,必须使塑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留有足够的斜度,在模具上即称为脱模斜度。脱模斜度取决于塑件的形状、壁厚及塑料的收缩率。查《塑料模计手册》,查得ABS的脱模斜度为30′-1°。

2外形尺寸

铅笔盒塑件是一个结构简单无规则产品。铅笔盒高18mm,长188mm,宽70mm,壁厚2mm,铅笔盒有一个通孔。所有尺寸都未标注公差,建意采用公差等级MT5。外观要求没有缺陷、飞边、毛刺。塑料件没有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只要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注射时,成型塑件的质量跟性能都能保证。

第二章初步选择注射机

2.1制品ABS的注塑成型参数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20~40

喷嘴形式:直通式

料筒温度:前2180~220℃

中265~180℃

后150~170℃

模具温度:75~85℃

2.2计算制件的体积和质量

使用三维画图软件UG6.0对塑件进行质量属性分析,得出塑件的体积V为63.45cm3。使用材料ABS的密度为1.05g/cm3。根据公式得出塑件质量为m=1.05g/cm3×63.45cm3=66.62g。浇注系统

的凝料体积根据经验,按塑件体积的0.2~1倍计算。由于塑件外形尺寸较小,且大批量生产,为了生产效率,采用一模两腔形式。流道相对较短,所以凝料的体积按0.2倍计算。即v’=12.69cm3,凝料质量m’=13.32g。v总=63.45×2+12.69=139.59cm3。m总=139.59×1.05=146.57g。

2.3选择注射机

根据额定注射量和ABS的注射压力选用注射机:综合考虑后选用国产XS-ZY-250立式注射机。其主要参数如表所示:

表2-1 XS-ZY-25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项目参数数值项目参数数值额定注射量/cm3250 最大成型面积/mm2550、500 螺杆直径/mm 50 最大开(合)模行程500

注射压力/MPa 130 模具最大厚度/mm 350

注射行程/mm 160 模具最小厚度/mm 200

注射方式螺杆式喷嘴圆弧半径/mm 18

锁模力/KN 1800 喷嘴口直径/mm 4

2.4确定型腔数量

由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量n

N≤

12 )

(

m m

Km

N -

=

(0.825012.69)

63.45

?-

=2.95

式中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

m N——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或cm3)

m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或体积(g或cm3)

m1——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或cm3)

即N<3。每增加一个型腔,由于型腔的制造误差和成型工艺误差的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要降低约4%~8%,因此多型腔模具(n>4)一般不能生产高精度塑件。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但表面积较小,而且要大批量生产,所以采用一模两腔。

2.5确定分型面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它与模具的整体结构和模具的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并且直接影响着塑料熔体的流动充填性及制品的脱模,分型面的位置也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保证制件的精度和外观要求

(3)考虑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

(4)考虑注塑机的技术规格,使模板间距大小合适

(5)考虑锁模力,尽量减小塑件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积

(6)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7)不妨碍制品脱模和抽芯

(8)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困难。

根据塑件的结构形式,本设计分型面设置在铅笔盒开口最大轮廓处A-A处,如图2-1所示。

图2-1分型面

2.6型腔的布局

型腔的排布应使每个型腔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均等地分得所需的足够的压力,以保证塑料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使各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这就要求型腔与主流道之间距离尽可能最短。合理的型腔排布可以避免塑件尺寸的差异、应力形成及脱模困难等问题。由于成型同一尺寸及精度要求制件,所以型腔布局决定采用平衡式,其特点是从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及尺寸均对应相同,可实现均匀进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如图2-2为型腔布局图。

图2-2 型腔布局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引导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到模具型腔的进料通道,具有传质、传压和传热的功能,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它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热流道浇注系统。

对浇注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a)、塑料成型特性:设计浇注系统应适应所用塑料的成型特性的要求,以保证塑件质量。

b)、模具成型塑件的型腔数:设置浇注系统还应考虑到模具是一出二腔或一模多腔,浇注系统需按型腔布局设计。

c)、塑件大小及形状:根据塑件大小,形状壁厚,技术要求等因素,结合选择分型面同时考虑设置浇注系统的形式、进料口数量及位置,保证正常成型,还应注意防止流料直接冲击嵌件及细弱型芯受力不均以及应充分估计可能产生的质量弊病和部位等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或留有修整的余地。

d)、塑件外观:设置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到去除、修整进料口方便,同时不影响塑件的外表美观。

e)、冷料:在注射间隔时间,喷嘴端部的冷料必须去除,防止注入型腔影响塑件质量,故设计浇注系统时应考虑储存冷料的措施[6]。

该模具采用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

3.1主流道的设计

据相关资料,查得XS-ZY-250型注射机喷嘴的相关尺寸为:

喷嘴圆弧半径为16mm,喷嘴口直径为3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得到:

主流道进口小端孔直径d=注射机喷嘴口直径+(0.5~1)mm,设计取d=4mm;

主流道进口端球面半径SR=注射机喷嘴圆弧半径+(1~2)mm,设计取S R=18mm;

主流道的长度L=97mm;

主流道大端直径D=d+2Ltan(α/2)=3.5+2*75*tan(2/2)=7.28mm;

为了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α=2°。同时,为了使熔料顺利进入分流道,在主流道出料端设计圆弧过渡,r一般取1~3mm,这里取得r=2mm。

模具的主流道部分常设计为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式(俗称浇口套),以便有效地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一般采用碳素钢如T8A、T10A等,热处理要求淬火53~57HRC。浇口套设置在模具的对称中心位置,尽可能保证与相连接的注射机喷嘴为同一轴线。浇口套的形状及尺寸设计采用推荐尺寸的常用浇口套。为了能与塑料注射机的定位圈相配合,采用外加定位环的方式。

图3-1主流道尺寸示意图

图3-2 定位环

图3-3浇口套

3.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是指主流道末端与浇口之间这一段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它是浇注系统中熔融状态的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前,通过截面积的变化及流向变换以获得平稳流态的过度段,因此,要求所设计的分流道应能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填充状态,使塑料熔体尽快地流经分流道充满型腔,并且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及热量损失尽可能小,能将塑料熔体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

为便于机械加工及凝料脱模,分流道大多设置在分型面上,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一般可分为圆形、梯形、U形、半圆形及矩形等。

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应根据塑料制件的结构、采用塑料的工艺性、成型条件等因素有关。本套设计产品结构简单,采用圆形截面分流道,分流道尺寸为8mm。

图3-4 分流道的梯形截面尺寸

3.3浇口的设计

该模具设计采用的是一模两腔侧浇口进浇,宽度L=2 mm其深度H=1.0mm。

图3-5侧浇口结构尺寸示意图

3.4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模板上,或者处于分流道的末端,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而影响制品质量。根据需要,冷料穴设在主流道的末端,冷料穴截面如图3-6所示。

图3-6 冷料穴尺寸

第四章 冷却系统设计

4.1冷却系统的设计准则

塑料在成型过程中,模具温度会直接影响到塑料的充模、定型、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所以,我们在模具上需要设置温度调节系统以到达理想的温度要求。

一般注射模内的塑料熔体温度为200℃左右,而塑件从模具型腔中取出时其温度在60℃以下。所以热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必须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以便使塑件可靠冷却,便于取出产品。

4.2冷却系统参数的计算

4.2.1冷却介质

ABS 的成型温度和模具温度分别为215oC ~255oC 、40oC ~80oC 。用普通水作为介质冷却的方法称之为水冷。它是通过普通自来水提压后流经模具并循环流动带走热量。因为水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大、成本低,水冷在塑料模具中应用最多,是常用的冷却方式。本次设计采用常用温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冷却介质选用冷却水。

4.2.2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

如果忽略模具因空气对流、热辐射以及注射机接触所散发的热量,不考虑模具金属材料的热阻,可对模具冷却系统进行初步的和简略的计算。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6021θθρ-=c mQ q V =)

2526(100010002.46010486.05-??????=3104.1-?m 3/min 式中 v q ——冷却水体积流量(m 3/min );

m ——单位时间注射入模具内的树脂质量(kg/min ),经过估算约为0.86kg/min ;

Q ——单位时间内树脂在模具内释放的热量(J/kg),取4.0×105J/kg ;

c ——冷却水的比热容[J/(kg ?K)];

ρ——冷却水的密度(kg/m 3);

θ1——冷却水出口处温度(°C );

θ2——冷却水入口处温度(°C );

4.2.3冷却管道直径

为使冷却管道处于湍流状态,取d=8mm 。

冷却水道的流速

s m d q v v /30.060

)01.0(14.3104.14423

2=????==-π 4.2.4冷却回路所需的总表面积

)

(3600w m k mQ A θθ-=

式中 A ——冷却回路总表面积(m 2);

m ——单位时间注射入模具内的树脂质量(kg/min ),经过估算约为51.624kg/h ;

Q ——单位时间内树脂在模具内释放的热量(J/kg),取4.0×106J/kg ;

K ——冷却水的表面传热系数[W/(m 2?K)]

θm ——模具成型表面的温度(°C );

θw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C );

其中

1915)

01.0()30.01000(95.7)(2.08

.02.08.0=??=Φ=d v k ρ[w/(m 2?K)] 式中 ρ——冷却水在该温度下的密度,kg/m 3;

v ——冷却水的流道,m/s ;

d ——冷却水孔直径,m ;

Φ——与冷却水温度有关的物理系数,取7.95

所以)(3600w m k mQ A θθ-==235109.11)

2550(19153600104624.51m -?=-???? 从计算结果看,模具塑料释放的总热量、冷却回路所需的总表面积和冷却水体积流量都很小。铅笔盒是小型薄壁制件,考虑模具设计要求结构简单以及模具加工成本因素,本设计采用简单路冷却。

第五章铅笔盒模流分析模拟

5.1网格分析

5.1.1模型的导入

使用UG软件建立铅笔盒的三维模型,然后保存为STL格式文件。方可导入MoldFlow分析软件。如图5-1所示。

图5-1零件图

5.2.1 网格划分

用MoldFlow自动划分网格。网格类型为Fusion(双平面);网格面积为402.565cm2网格体积为63.4572cm3;连通域个数为1;配向不正确单元个数为0;交叉边个数为0;最大纵横比为9.8;最小纵横比为1.16;网格匹配率为94%,如图5-2所示。

图5-2 网格数据实际网格如图5-3所示:

图5-3 实际网格

5.2最佳浇口位置分析

首先利用Moldflow来分析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将分析类型设为最佳浇口,材料采用ABS

塑料(模具表面温度为60 oC,熔体温度为260 oC),设置注塑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4

所示,图中蓝色区域为较好的浇注位置。

图5-4最佳浇口位置

通过MoldFlow的分析,得出了浇口位置颜色分布区域,结合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及实际生产设计,将最佳浇口位置设置在该零件的产品边缘(侧进浇),节点N6046和N5834,坐标为(25,50,0)及(25,-50,0),如图5-5所示:

图5-5 确定最佳的浇口位置

注射成型工艺的核心问题,就是采用一切措施以得到塑化良好的塑料熔体,并把它注射到型腔中去,在控制条件下冷却定型,使塑件达到所需要求的质量。影响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参数是塑化流动和冷却温度、压力以及相应的各个作用时间。

注射成型过程中需控制的温度有料筒的温度、喷嘴的温度和模具温度。注射模塑化过程中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和注射压力。完成一次注射成型过程所需的时间成为成型周期,它包括注射时间、模内冷却时间及其他时间。

5.3.1区域分析

图5-6区域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模温范围是60°C-850°C,熔体温度范围是220°C-280°C,注射时间为10.52s。

5.3.2制件质量分析

图5-7 制件质量分析

由图可知,在熔体温度220°C,注射时间0.3500s条件下,模具温度越高,制件质量越好。

图5-8 注射压力分析

由图可知,在熔体温度220°C,注射时间0.3500s条件下,模具温度越高,注射压力越小,所以适当的提高模具温度有助于采用较小的注射压力。

5.3.4最低流动前沿温度分析

图5-9 最低流动前沿温度分析

由图可知,在熔体温度220°C,注射时间0.3500s条件下,模具温度越高,最低流动前沿温度越小,两者呈线性反比例关系。

5.3.5最大剪切应力分析

图5-10最大剪切压力分析

由图可知,在熔体温度220°C,注射时间0.3500s条件下,剪切应力随着模温的提高而降低。而剪切应力影响到塑件收缩率的变化,剪切应力太小会导致收缩率的变大,剪切应力太大又会导致保压和冷却时间变长,所以应适当选取剪切应力。

5.3.6最大冷却时间分析

图5-11最大冷却时间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熔体温度220°C,注射时间0.3500s条件下,随着模具温度升高,最大冷却时间随之增大。这就会使生产周期变长,所以不能选择过高的模具温度。

成型窗口推荐的工艺参数:

图5-12成型窗口推荐参数

综上分析,选模具温度为79.44°C,熔体温度为275.86°C,注射时间为2.28s。

5.4充填分析

5.4.1充填时间分析

充填时间是指熔融体填满整个型腔所需的时间,分析结果如图5-13所示:

图5-13 充填时间

图中蓝色区域为开始浇注的区域,红色为最后浇注的区域,充填时间为1.534s。

5.4.2气穴位置分析

在塑料熔体注射充填型腔过程中,模腔内除了原有空气外,还有塑料含有的水份在注射温度下蒸发而成的水蒸气,塑料局部过热分解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气体等。这些气体如果不能通过排气系统顺利排出模腔,将会影响制品成型以及脱模后的质量。它将会受到熔体的压缩并因此对熔体产生反压力,从而导致制品出现填充不足或制品中产生气泡以及组织疏松等,从而产生气穴。MoldFlow 对铅笔盒塑件气穴的位置分析如图5-14所示:

图5-14 气穴的位置

如图所示,气穴在塑件的底部产生,气体都可通过分型面的间隙排出。从熔体整个充填过程看,让气体有充足的时间排出型腔。

5.4.3熔接痕

熔接痕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熔融树脂前端部分被冷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电镀产生影响。严重时,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纤维增强树脂时,尤为严重)。熔接痕的位置如图5-15所示:

图5-15 熔接痕的位置

塑料模课程设计题目

合肥学院 第1~2题塑料盒,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1~2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1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2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形式设计 第3~4题塑料端盖,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3~4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3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顶杆顶出结构设计 4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侧浇口、推板顶出结构设计

第5~6题塑料壳体,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5~6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5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6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结构设计 第7~8题塑料仪表盖,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7~8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7号同学选01图号; 8号同学选02图号;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9~10题多孔塑料罩,大批量生产,精度:MT5。(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班级名单序号9~10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 9号同学选01图号,按照侧浇口结构设计 10号同学选02图号,按照其它浇口结构设计 第11~12题:(班级名单序号11~12号同学作此题)(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穿线盒;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1号同学按照图示尺寸计算,材料ABS 12号同学将基本尺寸乘0.8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PP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13~14题(班级名单序号13~14号同学作此题)(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 套管,结构如图所示。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3号同学按照图示尺寸计算,材料ABS。 14号同学将基本尺寸乘1.2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PP 要求两同学设计模具浇注系统或顶出系统不同 第15~16题:(班级名单序号15~16号同学按照名单排序分别做各对应题目)(要求采用标准模架设计) 罩盖板,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15号同学将图示尺寸设计,材料PP; 16号同学将图示尺寸放大1.2倍作为设计尺寸,材料ABS; 要求同组两位同学设计模具结构不同(如浇注系统不同;或顶出系统不同;或其它不同)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081 姓名:严超 学号:20082400511047 指导老师:罗刚

一、塑件分析、塑料的选取及其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应该是一个塑料板、称套,且承载不高,此符合低压聚乙烯(PE)的特点,并且聚乙烯还拥有硬、耐磨、耐蚀、耐热、及绝缘性好等优点,价格也比较便宜。而且聚乙烯流动性好、对压力变化敏感,适用高压注射,料温均与,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易脱模。 聚乙烯的缺点就是成型收缩率范围及收缩值大,易产生缩孔,在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收缩差异较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等。所以,在成型时应控制模温,冷却时应保证冷却均匀、稳定、速度慢且充分冷却。 结果:塑料用聚乙烯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 附:聚乙烯(PE)的主要技术指标 密度ρ(g/cm3):0.19-0.96 收缩率s:1.5-3.6 成型温度t/°C:140-22 二.确定注射机 选用注射机型号为: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 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有关技术参数如下: 最大开合模行程/mm:260 模具厚度/mm:165——406 喷嘴圆弧半径/mm:18 喷嘴孔直径/mm: 4 拉杆空间/mm:290×368 锁模力/KN:2540 额定注射量/cm3:200/400 最大注射压力/MPa:109 最大注射面积/cm2:645 三、型腔数目确定 我们小组采用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来确定型腔数目n,有 npA ≤Fp – pA1 式中Fp——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254000(N) A——单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8167.14(mm2) A1——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200(mm2)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MPa),其大小一般是注射压力的80%。 代值计算得n = 14.27 故取值为14 综合考虑塑件的尺寸及表面的精度要求以及塑件的结构,宜采用盘型浇口。若采用一模多腔设计、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所以采用一模两腔。 结果:型腔数目为二 四、分型面的选择及浇注系统设计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 (10级应数及创新班) [设计题一] 编写顺序Gauss消去法和列主元Gauss消去法的函数,再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下面的84阶方程组: = , 然后考虑将方程组的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进行求解。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行比较。从“快”、“准”、“省”三个方面分析以上两个算法,试提出改进的算法并加以实现和验证。 [设计题二] 编写平方根法和改进的平方根法(参见教材《计算方法》P54的例题2.5)的函数,然后分别调用这两个函数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Ax=b,其中A和b分别为: (1)系数矩阵A为矩阵(阶数取为10至100之间多个值): , 向量b随机地选取; (2)系数矩阵A为Hilbert矩阵(阶数取为5至40之间多个值),即A的第i行第j列元素,向量b的第i个分量取为。将你的计算结果与方程组的精确解进 行比较。 若出现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的设想并尝试实现之。

对于迭代法 ,......)2,1,0(99.021=-=+k x x x k k k , 它显然有不动点0* =x 。试设计2个数值实验 得到收敛阶数的大概数值(不利用判定收敛阶的判据定理): (1) 直接用收敛阶的定义; (2) 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 [设计题四] 湖水在夏天会出现分层现象,接近湖面温度较高,越往下温度变低。这种上热下冷的现象影响了水的对流和混合过程,使得下层水域缺氧,导致水生鱼类的死亡。如果把水温T 看成深度x 的函数T(x),有某个湖的观测数据如下: 环境工程师希望: 1) 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出T(x)。 2) 求在什么深度处dx dT 的绝对值达到最大( 即02 2=dx T d )。 [设计题五] 某飞机头部的光滑外形曲线的型值点坐标由下表给出: ...值y 及一阶、二阶导数值y ’,y ”。绘出模拟曲线的图形。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数值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一 误差分析 实验(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与“坏”之别。对数值方法的研究而言,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对扰动敏感者,反之属于好问题。通过本实验可获得一个初步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问题提出:考虑一个高次的代数多项式 )1.1() ()20()2)(1()(20 1∏=-=---=k k x x x x x p 显然该多项式的全部根为1,2,…,20共计20个,且每个根都是单重的。现考虑该多项式的一个扰动 )2.1(0 )(19=+x x p ε 其中ε是一个非常小的数。这相当于是对()中19x 的系数作一个小的扰动。我们希望比较()和()根的差别,从而分析方程()的解对扰动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为了实现方便,我们先介绍两个Matlab 函数:“roots ”和“poly ”。 roots(a)u = 其中若变量a 存储n+1维的向量,则该函数的输出u 为一个n 维的向量。设a 的元素依次为121,,,+n a a a ,则输出u 的各分量是多项式方程 01121=+++++-n n n n a x a x a x a 的全部根;而函数 poly(v)b =

的输出b 是一个n+1维变量,它是以n 维变量v 的各分量为根的多项式的系数。可见“roots ”和“poly ”是两个互逆的运算函数。 ;000000001.0=ess );21,1(zeros ve = ;)2(ess ve = ))20:1((ve poly roots + 上述简单的Matlab 程序便得到()的全部根,程序中的“ess ”即是()中的ε。 实验要求: (1)选择充分小的ess ,反复进行上述实验,记录结果的变化并分析它们。 如果扰动项的系数ε很小,我们自然感觉()和()的解应当相差很小。计算中你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发现表明有些解关于如此的扰动敏感性如何 (2)将方程()中的扰动项改成18x ε或其它形式,实验中又有怎样的现象 出现 (3)(选作部分)请从理论上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注意我们可以将 方程()写成展开的形式, ) 3.1(0 ),(1920=+-= x x x p αα 同时将方程的解x 看成是系数α的函数,考察方程的某个解关于α的扰动是否敏感,与研究它关于α的导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哪些根关于α的变化更敏感 思考题一:(上述实验的改进) 在上述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用roots 函数求解多项式方程的精度不高,为此你可以考虑用符号函数solve 来提高解的精确度,这需要用到将多项式转换为符号多项式的函数poly2sym,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Matlab 的帮助。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010年11月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等。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2010年11月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 题目: 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塑料制品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塑料成型性能及模塑生产常见的制品缺陷问题对模塑工艺的影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太原科技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具教研室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后进行的针对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设计工作,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作用是: 1.巩固与扩充《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非金属材料》等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学习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强化工程计算、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进行塑料制件设计的实际训练,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学习对塑料件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学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培养和提高模具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完成塑料制件设计,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完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塑件的注射模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注射模具设计使用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掌握成型另件工作尺寸计算,受力另部件强度,刚度计算;掌握选择注射机的原则和方法,选择注射机,确定型腔数;确定成型方案;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二、模具设计要点及与注射机的关系。 1、模具设计要点:

<1>熔体的流动情况:流动阻力,速度,流程,重新融合,排气. <2>熔体冷却收缩与补缩. <3>模具的冷却与加热. <4>模具的相关尺寸与注射机关系. <5>模具的总体结构与零部件的结构,考虑模具安装与加工强度,精度. 2、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 注塑机的技术规范:类型,最大注射量,最大注射压力,最大锁模力,最大成型面积,最大最小模厚,最大开模行程,定位孔尺寸,嘴喷的球面半径,注射机动模板的顶出孔,机床模板安装螺钉孔或丁字槽的位置与尺寸。 1>类型:卧式,立式,直角式。 2>最大注射量的选择。 注射机一次注射聚苯乙烯的最大熔料的重量或容积的量为注射机公称注射量。塑件+浇注系统和冷料井的总量=公称注射量 3>注射面积核定。 最大注射面积指模具分型面上允许的塑件最大投影面积。作用于该面积上的型腔总压力小于注射机允许的锁模力,否则会产出溢料。 4〉注射机行程与模具的关系。 Hmin≤H ≤Hmax Hmax=Hmin+L 其中:H—模具的闭合高度;Hmin—注射机最小闭合高度;Hmax—注射机最大闭合高度; L—螺杆可调长度; S≥H1+H2+(5~10)—卧式立式注射机 其中:H1—脱模距离;H2—塑件高度(包括浇口长度);S—注射机允许开模行程 5〉模具安装及顶出形式 可安装模具外形最大尺寸,取决于注射机模板尺寸和拉杆间距。 三.模具的设计程序 1.塑料件的设计以及工艺性分析: 根据塑料件用途,使用情况,工作要求,尺寸精度,粗糙度等成型工艺性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课题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值分析 课题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09 年 5 月 4 日任务完成日期2009 年 5 月18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对课程《计算方法》中的常见算法进行综合设计或应用(具体课题题目见后面的供选题目)。 2.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内容 a.问题的描述及算法设计; b.算法的流程图(要求画出模块图); c.算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推导; d.相关的数值结果(通过程序调试),; e.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f.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 ●书写格式 a.要求用A4纸打印成册 b.正文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c.正文的内容:正文总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不含程序原代码)。 d.封面格式如下页。 ●考核方式 指导老师负责验收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学生的工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设计报告等进行综合考评,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每位同学的课程设计成绩。具体考核标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a.平时出勤(占10%) b.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及程序总体结构合理与否(占10%) c.程序能否完整、准确地运行,个人能否独立、熟练地调试程序(占40%) d.设计报告(占30%) 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成绩为零分。 e.独立完成情况(占10%)。 ●课程验收要求 a.判定算法设计的合理性,运行相关程序,获得正确的数值结果。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材料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注塑模具CAD/CAM实训说明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1年12月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注塑模具CAD/CAM实训任务书 题目: 内容:(1) (2) (3) (4) (5) (6) 原始资料: 年月 设计课题: 学生姓名: 班级: 塑料材料:ABS 产品收缩率:0.006 生产批量:30万件/年课程设计(论文)开始与完成时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 摘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塑料模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和顶出机构(推管推出)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 通过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对常用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掌握了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了一次新的锻炼,对注射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用PRO E对塑件分模和利用AutoCAD对模具的排位与设计,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塑料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六腔的塑料模具。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定模板板、型腔、动模板、型芯、支承板等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过程。 目录 前言--------------------------------------------------------------------1 1. 塑料制品的工艺性分析----------------------------------------2 2.注射机型号的初步拟定----------------------------------------5 3.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6 3.1 分型面的确定---------------------------------------------------------------------6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Hefei University 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题目:注塑模课程设计 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系别: 班级: 姓名: 成绩: 2016年月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1) 五、模架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排气槽的设计 (13) 七、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4) 八、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九、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7) 十、模具的装配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名称:塑料仪表盖, 要求: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塑件的质量要求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 脱模斜度1°~30′; 未注圆角R2-3, 塑件材料为LDPE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塑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 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有的属于一般精度,有点属于高精度,

就按实际公差进行计算。 (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的厚度3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 (4)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性特点: 1)成型性好,可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条件。 2)熔体黏度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用较高压力注射。 3)质软易脱模,当塑件有浅凹(凸)时,可强行脱模。 4)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可发生开裂。 5)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 6)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1.计算塑件的体积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可直接查询塑件的体积为:V =24.39 cm3 1 所以一次注射所需要的塑料总体积V=48.78cm3 2. 计算塑件质量 查相关手册,LDPE的密度为0.916~0.930g/cm3。取0.92 g/cm3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为M=44.88g 3.选用注射机 根据塑件的形状,选择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所以初选SZ150/630型塑料注射机,其各参数数据如下: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办学单位: 班级: 学生: 成绩: 提交日期: 2013 年 7 月 7 日 目录 1塑件分析................................................................. ...3 2塑料材料的成型特征与工艺参数 (4) 3.设备的选择................................................................. .6依据最大注射量初选设备. (6) 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6) 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7) 4.分型面的确定................................................................. 7

型腔数量的确定 (7) 分型面位置的选择 (8) 5.浇注系统设计................................................................. 8 主流道................................................................. . (8) .浇口................................................................. (8) .冷料穴................................................................. . (9) .排气槽形式................................................................. 9 6.成型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9) 型芯与型芯结构设计 (9) 型腔、型芯等尺寸校核 (10) 7.脱模机构的设计 (10)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1

一、支承座注射模设计 (1) 二、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2) 三、制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6)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9) 五、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3) 六、脱模推出机构设计 (16) 七、模架的确定 (18) 八、排气槽的设计 (19) 九、导向和定位结构的设计 (20) 十、设计体会 (21)

一、支承座注射模设计 本课程设计为一塑料盖,如图1-1所示。塑件结构比较简单,塑件质量要求是不允许有裂纹、变形缺陷,脱模斜度30′-1°;材料要求为PC,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塑件公差按模具设计要求进行转换。 二、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分析 (1)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3mm~4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 程不太长,塑件材料为热塑性塑料,流动性较好,适合于注射成型。 (2)精度等级塑件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任务书已给定尺寸公差,未注 公差的尺寸取公差为MT5级。 (3)脱模斜度PC的成型性能良好,成型收缩率较小,参考文献(1)表选 择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1°。 图1-1 2、PC工程材料的性能分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

材料。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 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ABS 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 的抗冲击强度。 PC 树脂的材料特性和成型工艺聚碳酸酯(PC)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PC 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制品表面光洁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涂装性和染色性,可电镀成多种色泽。因此选PC 材料。 PC 的注射工艺参数: 1)温度 熔料温度 220~280℃ 料筒恒温 220℃ 喷嘴 220~300℃(240℃) 模具温度 20~60℃ ,设定其温度40 m T ℃ 2)注射压力 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避免采用过高的注射压力,一般为80~140MPa ;一些薄壁包装容器除外可达到180MPa 。 3)保压压力 收缩程度较高,需要长时间对制品进行保压,尺寸精度是关键因素,约为注射压力的30%~60% 。 4)背压 5~20MPa 。 5)注射速度 对薄壁包装容器需要高注射速度,中等注射速度往往比较适用于其它类的塑料制品。 6)螺杆转速 高螺杆转速(线速度为1.3m/s )是允许的,只要满足冷却时间结束前就完成塑化过程就可以;螺杆的扭矩要求为低 。 7)计量行程 0.5~4D (最小值~最大值)。 8)回收率 可达到100%回收。 9)收缩率 1.2~2.5%;容易扭曲;收缩程度高;24h 后不会再收缩(成型后收

塑料课程设计

塑料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年月日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ABS直角弯头设计 1.设计目的: 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巩固和掌握专业知识,并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做必要的准备。通过塑料工程课程设计,掌握塑料工程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制品设计结构的设计、加工设备的确定、生产工艺的要求,学习资料的查找、收集,方案的特点及几种方案的比较,提高计算、绘图能力。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符合塑料制品生产要求的整体过程。 2.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任务:输水直角弯头 设计要求:5万个/月 3.设计 设计的一般程序

3.1制品设计 3.1.1 材料的选择 原料选择: 注塑级ABS 特性备注:低温冲击强度好,光泽度硬度较好。 价格:9100-9300/吨 相关参数:

生产配方: ABS 100 3.1.3 制品形状方面: 图2-1 直角弯头零件图 从零件壁厚上看,塑件最小壁厚4mm,塑件壁厚较为均匀,壁厚大小适中,不会放大充模阻力,不易出现缺料现象,也避免了壁厚太厚所容易出现的气泡、凹陷等缺陷,有利于零件的成型。 塑件冷却后会包紧在抽芯型芯上,为了使脱模顺利,φ75.4mm孔处应设置脱模斜度,查取ABS常用脱模斜度35′~1°。 该弯头属于输水管路连接件,弯头除需具备良较高的冲击强度、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外,无其他较为特殊的工艺要求。塑件选择的ABS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好,满足塑件机械性能要求。 综合分析,在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控制良好的条件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 3.2 模具设计 3.2.1 确定生产方式 采用注射成型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大部分组成,分析直角弯头成型零件的特点,知道本次设计的模具应包括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导向机构、推出机构、侧抽芯机构、模温调节系统。

塑料壳体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塑料壳体模具 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班级081班学号20084610121 设计人XX 指导老师XXXX 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2011 年12月8 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2) 二.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2) 三.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2)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3) 五.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3) 五.浇注系统的设计 (5) 七.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12) 八.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6) 九.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9) 十.湿度调节系统设计 (21)

塑料壳体模具设计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该塑料件是一壳体,塑件壁属厚壁塑件,生产批量大,材料选PS,考虑到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因此采用下例数据: 材料 A B C D E F G H I J PS 60 80 25 4 3 45 20 74 12 35 二.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塑件结构形式分型面应选在I上如下图: 三.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1.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批量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考虑到模具的制造费用和设备的运转费用,定为一模四腔。 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如下图: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本模具采用一模四腔,双列直排,推件板推出,流道采用平衡式,浇口采用侧浇口,动模部分需要一块型芯,固定板,支撑板. 五.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通过Pro/E建模分析,塑件为m1=26.5g,v1=m1/?, ?=1.05 V1=25.2cm3,流道凝料的质量m2=0.6m1 m=1.6nm1=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的锁模力.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2,A2可用0.35nA1来进行估算,所以 A=nA1+A2=1.35A1n=1.35×4×A1=25920mm2 式中A1=80×60=4800mm2 查表2-2<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取P型=25Mpa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龙格—库塔法分析Lorenz 方程 200820302033 胡涛 一、问题叙述 考虑著名的Lorenz 方程 () dx s y x dt dy rx y xz dt dz xy bz dt ?=-???=--???=-?? 其中s ,r ,b 为变化区域内有一定限制的实参数,该方程形式简单,表面上看并无惊人之处,但由该方程揭示出的许多现象,促使“混沌”成为数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Lorenz 方程实际上是一个四元一阶常微分方程,用解析法精确求解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数值计算,最主要的有欧拉法、亚当法和龙格- 库塔法等。为了得到较高精度的,我们采用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该问题。 三、实验程序及注释 (1)算法程序 function [T]=Runge_Kutta(f,x0,y0,h,n) %定义算法,其中f 为待解方程组, x0是初始自变量,y0是初始函数 值,h 是步长,n 为步数 if nargin<5 n=100; %如果输入参数个数小于5,则步数 n=100 end r=size(y0);r=r(1); %返回初始输出矩阵的行列数,并将 值赋给r(1) s=size(x0);s=s(1); %返回初始输入矩阵的行列数,并 将值赋给s(1) r=r+s; T=zeros(r,n+1); T(:,1)=[y0;x0]; for t=2:n+1 %以下是具体的求解过程 k1=feval(f,T(1:r-1,t-1)); k2=feval(f,[k1*(h/2)+T(1:r-1,t-1);x0+h/2]); k3=feval(f,[k2*(h/2)+T(1:r-1,t-1);x0+h/2]); k4=feval(f,[k3*h+T(1:r-1,t-1);x0+h]); x0=x0+h; T(:,t)=[T(1:r-1,t-1)+(k1+k2*2+k3*2+k4)*(h/6);x0]; end

塑料模课程设计

一、塑料成型工艺基础 1.1.肥皂盒底的造型设计 其图形如图1—1到1—3所示: 图1-1 图1-2 图2-3三维图

1.2.肥皂盒塑料ABS的结构与工艺特性 ABS树脂是本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研制成功并于五十年代开始投入工业化 生产的一种热塑性塑料。是在聚苯乙烯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主要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元共聚而成的高聚物,因而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综合性能。物理性能:ABS是浅象牙色,不透明,无毒,无味的非晶型材料。可缓慢燃烧,燃烧时火苗呈黄色,冒黑烟,有特殊气味,但无滴落。其密度为1.02~1.06g/c㎡,热变型温度93~124℃,流动温度110~120℃,使用温度-40~100℃,吸水率0.2~0.4%。机械性能: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耐磨性和很好的尺寸稳定性,且具有优良的着色性。ABS因兼有“韧、钢、硬”三种综合性能,而被称为塑料中的合金材料。 二、塑件工艺性分析 2.1.工艺性分析 为了满足制品表面光滑的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潜伏式浇口。该浇口的分流道位于模具的分型面上,而浇口却斜向开设在模具的隐蔽处。塑料熔体通过型腔的侧面或推杆的端部注入型腔,因而塑件外表面不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 2.2.注射机的选择 该塑件材料为PP的密度:ρ=1.1g/cm3 通过UG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自 , 动会计算出单个塑料件的体积与质量为: 塑件体积: V =22731.6044≈23mm3 塑件质量: M =23×1.1g=25.3g 根据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初步制定为一模两件,但由于浇注系统的凝料在设计之前是不能确定准确的数值,可以根据经验按照塑件体积的0.2-1倍来估算。则注射机一次所要注射熔融塑料的体积为: V=nV件+V凝=62.192cm3(式中,n=2,V凝=0.6V件。)则注射机的理论注射量V理=V/0.8=77.74cm3 。 根据上述条件可选用XS-ZY-125型注射机。选用注射机为国产的注射机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盖 设计依据 原始资料:塑料产品图纸 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 二、工作项目 1、成型工艺、成型方案的设计 2、设计模具和选择设备的各种必要计算 3、绘制模具装配图,成型零件图及塑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3000字以上) 三、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总装图 1 张,零件图 3 张,产品图 1 张。 2、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3、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进度安排(见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确定方案,设备校核 (1) 1.1 塑件工艺分析,填写工艺卡 (1) 1.1.1 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2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2) 1.2.1 分型面 (2) 1.2.2 型腔数目的确定 (2) 1.3 选择设备,进行校核 (2) 1.3.1 选择注射机 (2) 1.3.2 设备校核 (2) 2 浇注系统的设计,排溢系统的设计 (4) 2.1 主流道的设计与定位圈的设计 (4) 2.1.1 主流道的设计 (4) 2.1.2 定位圈设计 (4) 2.2 分流道设计 (4) 2.3 冷料穴及浇口设计 (5) 2.3.1 冷料穴的设计 (5) 2.3.2 浇口设计 (5) 3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及校核 (6) 3.1 凹模的设计与校核 (6) 3.1.1 凹模直径 (6) 3.1.2 凹模深度 (6) 3.2 凸凹模尺寸 (7) 3.2.1 凸模高度 (8) 3.3 中心距计算 (8) 3.4 模底厚度计算 (8) 3.5 模壁厚度计算 (8) 4 导向机构的设计 (10) 4.1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10)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_ 喷咀注射模设计_ ___学生学院__材料与能源学院__专业班级__ ----------------____学号 ---------- 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 _----- ______ __ 年 6 月 10 日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5 二、初选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格--------------------9 三、确定模具基本结构和模具结构设计----------------10 四、注射模浇注系统设计--------------------------13 五、确定顶出机构类型及固定方式--------------------17 六、导向机构--------------------------------------18 七、确定排气机构---------------------------------19 八、校核计算--------------------------------------19 九、成型零件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20 十、模具综合要求----------------------------------23十一、总结----------------------------------------28十二、参考资料------------------------------------2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应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塑料模具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2.独立地解决在制定成型工艺和设计模具中的问题,会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全面考虑设计内容及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设计中必须做到: 1.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 主观能动 性和创造性; 2.要求计算正确,结构合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 国家标准; 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书写整洁 4.按计划循序进行,其进度可参考下表:

数值分析课程设计分析方案

郑州轻工业学院 《数值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1.非线性方程求解 8.最小二乘法 姓名:杨君芳 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班 级:信科 11-01 学号:541110010148 指导教 师:汪远征 时间:2018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4日

摘要 本文的内容主要属于数值代数问题的迭代解法和差值问题。 在VC++6.0环境下对非线性方程求根的三种迭代解法<即一般迭代法,牛顿迭代法和弦截法)的算法实现,将抽象问题转化为计算机编程的一般解法思想,实现运用计算机解非线性方程的根。同时完成了运用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简单设计, 本文也对该程序设计的难点、解决技巧、每种方法的理论基础、程序的算法分析、功能分析、模块设计以及算法的优点、缺点和主要参考文献等进行了详细的作答。 ,

目录 《数值分析》1 课程设计报告1 摘要2 目录3 1 理论基础4 1.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4 1.2最小二乘法4 2 算法分析5 2.1 功能分析5 2.1.1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5 2.2 算法分析5 3 程序设计8 3.1 选单和主窗口设计8 3.1.1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8 3.1.2最小二乘法10 3.2 模块设计14 3.2.1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14 3.2.2 最小二乘法18 4 总结24 5 参考文献25

1 理论基础 1.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解法 1、 一般迭代法:首先将方程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