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寓言由于它故事短小、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文学体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课文经常在公开课中被执教老师选中。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多次对新教材中的多篇寓言进行解读,在校内执教研讨课,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中作展示等。但是,我们觉得并不能很好地驾驭寓言这匹不算“黑马”的“黑马”,包括笔者的寓言教学也曾一度陷入“生吞活剥,讲故事、背寓意”的不良模式。因此在学习观摩寓言课堂教学的活动中,笔者受到了不少启发,也同时在思考着:其他语文教师是否和我一样,对寓言教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呢?以下是笔者调查的一些现状及相应的对策思考:

三、忽视寓言的工具性

一些老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在教学的时候就不怎么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寓言的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第一次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坐在井里观察天。

生:坐在井里看天。

师:“观”就是看的意思。坐井观天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生:批评见识少还自以为是的人。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

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对策思考:

新课程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突出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传统寓言教学中偏重于道德教育,局限于理解单纯的寓意,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寓言的寓意包涵在它的生动的鲜明的艺术形象里的,只有当学生具体

而完整地感受了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寓意。所以寓言的教学,应当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宜朗读的特点让学生尽情地读、演,运用各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给学生安上一对想象的翅膀,从故事走向生活;从动物、植物走向人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飞翔在文学的天空,遨游在无限的空间……

以下是我们第二次教学《坐井观天》的片段实录:

师:谁能解释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生:坐在井里看天。

师:“观”就是看的意思。坐井观天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天,所以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那它到底错了没有?

生:青蛙错了。

师: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青蛙只有从井底跳出井外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

师: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它说会些什么呢?(运用多媒体技术)

生: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生: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

生:我太自以为是了,我错怪小鸟了。

……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是。

生:我懂得了要多学一点知识,见识要广一点。

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看多思考,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千万别像青蛙那样——(点课题)坐井观天呀!

在课文接近尾声时,抛出的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很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发散了学生思维,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开阔性和创新精神。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仅靠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读、思、想、说是不够的,所以,课外我们还可让学生向家长复述寓言故事,或表演寓言情节。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开设第二课堂,满足孩子好动,追求愉悦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寓言教学变为吸引学生的磁石,如举行“寓言故事表演赛”、“朗读比赛”、“问答擂台赛”、“小小寓言家选拔赛”等,使之成为学生发展兴趣和特长的乐园。

二、忽视寓言的完整性

一些教师习惯将“分析一层,归纳一次”的句段式教学方法迁移到寓言教学中,这也是不科学的。

以下是B老师在试教《守株待兔》时的实录片段:

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有个种田人在田里干活时忽然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一个树桩上。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段?

生:(朗读课文)

师:“忽然”这个词你读得很好,让我们感觉到这件事是很意外的。让我们也像这位同学一样,读读第一段。

师: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他乐滋滋的,非常高兴,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

师:谁能把他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朗读课文)。

师:种田人后来有没有再捡到野兔呢?好好读读第3自然段。谁来读一读。生:(朗读课文)。

师:最后种田人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

生:(复述故事)。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点什么呢?

像这样分层分段的教学显然破坏了寓言故事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策思考:

寓言故事简短,各情节间联系很强,互为照应。教学时,我们建议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纯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紧抓重点,牵动小点,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说说故事寓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扩展。

为了克服传统寓言教学中的繁琐分析和空洞说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B老师在第二次试教《守株待兔》时,根据课文设计了表格,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寓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引导学生围绕着上表研读课文,共同讨论。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抓住重点

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

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乐滋滋地走过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

最后,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3、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4、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时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表格的填写以及对寓意的归纳,经历了获得新知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

三、忽视寓言的背景

寓言十分短小,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一般只有几百个字而已,有的甚至短到几十个字。可以说,几乎每一篇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像充满智慧的老人,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使人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寓言时,都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寓意,感悟明理了,自己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往往就文论文,而不涉及该寓言的背景资料。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太小,还不具备掌握这种知识的能力。也有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课时紧、任务重,尤其现在的新课程,书本上的课文都讲不完,哪能再去顾及这些书本之外的东西呢?因此,至今很多老师仍旧是按照“读课文――讲故事――析寓意”这三道程序在按部就班地教学。

对策思考: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仅仅局限于课本,学生的语言积累显然是不够的,要让他们有一个丰富的大积累宝库,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

同时,我们也知道学生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

下,进行背景介绍,学生或多或少都能接受到一些信息。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寓言多选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我国古代典籍《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这些背景资料就是一个知识库,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学了《陶罐与铁罐》后,我们可以推荐学生再阅读“各有所长”等相类似的寓言;学了《小鹰试飞》后,建议孩子们去读读作者的《金江寓言选》,获得更多精神享受;学了中国版本的《东郭先生和狼》,再推荐阅读古希腊版本的《农夫和蛇》,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平时的阅读中,也应多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用成语、俗语或者警句之类来解释正在学习的寓言。比如有的学生能用“多此一举”来解释“画蛇添足”;用“混水摸鱼”、“不学无术” 、“鱼目混珠”来解释“滥竽充数”;用“有眼无珠”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来解释“买椟还珠”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文章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拓展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学生也能逐渐从被动读书而变成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介绍寓言的相关背景,就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有机地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而不至于象钱钟书先生所告诫的那样“把纯朴的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1】

总之,寓言教学需要我们老师认真钻研,在不断的琢磨与实践中,使寓言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注释:

①钱钟书,《读<伊索寓言>》,《写在人生边上》,上海开明出版社1941年出版

浅析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的教学 詹宇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智慧、总是那么的引人入胜,它能够很好的引导小学生懂得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明白一些道理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通过对寓言故事的教学让学生领略寓言故事简洁、朴实却能表达深刻道理的寓言魅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文学底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由于寓言的表现形式的独特和教育意义的深刻。因此,寓言故事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寓言故事的教学应该注意把握好故事的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了解寓言的特点,并扩展延伸开来增加文化的积累从而借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寓言故事的教学希望对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我们对于寓言故事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教学;体会道理;扩张延伸 寓言,顾名思义,就是含有寓意的言语,是一种用借助形象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看是一个故事,即“寓体”,而故事里隐含着作者的见解和思想,即“寓意”。寓体往往结构简单,语言精练,形象鲜明,常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具有荒诞色彩的人物或者拟人化的动物,而故事的寓意却饱含着生活经验,闪烁着智慧光芒,充满哲理情趣。寓言,可以说是漫画的文字版。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一种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人”,就是人的言行举止也大多显得怪诞奇异,这些都能使学生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那么,小学的语文的寓言故事教学应该怎样把握,小学寓言故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如果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该首先了解小学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的特点、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自身要把握研习通透要上的课文,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好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优秀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重视小学生寓言教学,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寓言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为寓言把教训寄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 一、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方法仍然有一些误差。“听”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写字,还要训练他们“听”的能力。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写”字,还提高了“听、说”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是重视教学孩子“写字”,忽视了教孩子“听”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会了孩子写字,孩子在考试中成绩就会大大提升,孩子成绩提高对家长、对学校领导来说都会很满意。实际上,教师由于不重视对孩子的“听、说”能力培养,就算孩子学会了写字,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在实际中孩子却不会说,更不知道怎么说,这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来讲相差甚远。 2、教师脱离新课改的标准,教学方式落后,缺少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的标准已经有所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在每位教师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但是却缺少实际的应用,教学模式仍然远离新课改的要求,这些教师只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经验,仍然是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竟的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想而知,这样

的教学,怎会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课改以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要与其它学科及生活、社会加强联系,语文学科必须从封闭走向融合,学科本位现象必须改变,但是如果这一问题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有些语文课用一堂课的时间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作业当成了图画本,每次作业都要配上图画。教师虽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我认为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其它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着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学语文、用语文,而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上一些其它学科的任务。 二、给出的策略 1、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密度。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关键的因素。第一,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语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他的最大功效。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

适合三年级小学生读的经典寓言故事

适合三年级小学生读的经典寓言故事 (*) 药商竞富: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药,生意总是特别兴隆,从不愁销路。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不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

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进。 (*) 黎丘老丈: 魏国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乡,经常有爱装扮成乡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没。有一天,家住黎丘农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装做自己儿子模样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边假惺惺地搀扶老人,一边左推右晃,让老人一路上受够了罪。老人回到家里以后,不脱鞋、合着衣,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老人酒醒之后,想起自己醉酒回家时在路上吃的苦头,把儿子狠狠训斥了一顿。他气愤地对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你有孝敬我的义务。可是昨天你在路上让我吃尽了苦头。我问你,这究竟是因为我平日对你不够慈爱,还是因为你生了别的什么坏心?” 老人的儿子一听这话,像是在晴天里听见一声霹雳。这到底是哪来的事呢?老人的儿子感到十分委屈。他伤心地落着泪、磕着头,对父亲叹息地说:“这真是作孽呵!我哪能对您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呢?昨天您出门不久,我就到东乡找人收债去了。您从集市走回家的那一阵子,我还在东乡办事。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东乡去问一问。” 老人知道自己的儿子素来诚实、孝顺,因此相信了他的话。可是那个长得很像自己儿子的人到底是谁呢?老人想着想着,一转念记起了黎丘鬼怪。他恍然大悟地说:“对了,一定是人们常说的那个鬼怪作的孽!”说到这

人教版小学语文《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4.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1、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下面请你们静静欣赏这几幅图片,看谁能猜出图画上的故事。(生说)同学们看这些故事都是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故事?(生说)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3、让我们记住这些小故事(齐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上课) 一、聚焦课内,引出学法 1、这是我们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天的大小) 他们是怎么争论的?你们能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吗?(自由读),谁愿意来读一读?他们读的好吗?还要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呀,我们一起来一遍,老师来当旁白,男生:青蛙,女生:小鸟。读完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说)

2、孩子们,你们看,我们读着读着就把故事的道理读出来了,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像本文一样抓住他们的对话,多读几遍(读对话)。读通了,读好了,自然就知道了文章的内容,(知内容)明白了文章的道理。这就是学习的好方法,老师把这几把学习寓言的金钥匙送给大家,(读)下面你们就拿着这几把钥匙走进今天的寓言吧。 3、出示读书提示:师读1.2. 4、教室里渐渐没有了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看来同学们已经读完了。 三、再读寓言故事,明道理 (一)1、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则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2、请同学们再次读故事,出示读书要求,完成学习单,概括故事内容。 3、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对话,生读(出示提示语) (1)生读句子,体会从蚊子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骄傲,得意,悲哀)(2)配乐读对话,(得意,骄傲的蚊子说:俗话说乐极生悲呀) 4、读完故事,你读懂了什么?明道理(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这也是学习寓言的一种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段)板书。 5、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出示名言:生读 (二)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则寓言故事,你从中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1、读书提示:默读 2、出书学习单,读文中的句子,说说体会 3、配乐朗读 4、明道理

十则励志寓言故事

这十则寓言故事是我的初为人师时我的讲坛入门恩师讲给我听的,我一直珍藏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唯以此鞭策我偶尔也浮躁心灵。 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 先看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由此看来,不被人讨厌是结交朋友的最好办法。做班主任也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做个好的班主任并不难。可为什么很多班主任感觉难呢?主要是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我只看一点: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二、做个无忧的班主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见一老农赶着驴子,驴欲啃路边的小麦,农夫喊:“尽想好事。”随手轻轻地给了驴一鞭。驴慢悠悠继续前行。见此情景,心羡老农——他太幸福了。 “尽想好事”,好事成真当然是幸福的。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那就做个梦吧:做个无忧班主任。 三、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由于寓言的独特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低、中、高年级的每册课文,都或多或少地编入了此类文章。教好这些课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寓言的概念和特点 何谓寓言?“寓”即寄托、包含在内。“言”即讲道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通过一个假托的简单的故事,用比喻、象征或拟人等手法说明某种道理,常常带有讽刺或劝喻性的作品。寓言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以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来。也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处点明寓意。 写作寓言的目的就是借用比较短小、浅显的故事来表达比较重要、深刻的道理。寓言这一文学体裁主要有下面三个特点。 1.1 寓意于“言”,“言”此意彼,“言”小意大。《刻舟求剑》讲的是古代一个楚国人在乘船时,把宝剑掉到了江里,他在船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后,才在有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找剑。这样找剑,当然是找不到的。作者用这样的故事,讽刺了拘泥固执,不知变化的人。 1.2 主题大多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着重说明不应当怎样做或应当提防些什么。如《狼和小羊》讲的是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很多借口,虽然这些借口被一一驳倒,但最后还是龇着牙把小羊吃掉了。作者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看清像狼一样的残暴凶恶的真面目。 1.3 篇幅短小,内容单纯,故事能发人深思。《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恐吓群兽的故事,它能启发人们憎恨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势当做自己的威风,以吓唬弱小者的人的卑劣行径。 2.寓言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阅读寓言,要学会准确地把握寓意,防止“及表不及里”,或牵强附会地理解。运用寓言,要注意有的放矢、掌握分寸,防止生搬硬套、滥用误用。寓言教学,首先应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而言,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其教学难点是小学生不易分清故事和含义。因为寓言讽刺的真正对象不是寓言本身的形象,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一些学生在学习寓言时,往往只懂得讲寓言的故事,而讲不出寓意,或将寓言的故事情节当成寓意,这就是寓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及表不及里”的现象。因此,寓言故事应讲究教学方法。 2.1 寓言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对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3-07-03T14:27:31.85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期供稿作者:付廷凤[导读]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付廷凤 〔摘要〕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那么,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理解“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如何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思维得到发展?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1 正确地认识寓言 寓言是一种隐含着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其讽喻的意义便是寓言给人的教训,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因为寓言把教训寄托在故事中,所以在表现手法上常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有较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被讽刺和夸张的对象,往往就在生活中,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加之篇幅短小, 寓言里角色的语言、行为、思想方式及结果都比较可笑,所以很适合儿童阅读。寓言具有形象生动、寓意抽象、手法夸张、语言简明的特点,教师对寓言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教学中从这些特点出发,采用适当的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寓言。小学阶段所精选的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揭示人生的真谛,歌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利的凭藉。寓言故事人文底蕴深厚, 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的过程中, 再现了作品的形象,并与作者、文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寓言故事的特点:①哲理性。寓言故事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可帮助学生去认识故事本身,揭示寓言的本质。②激励性。寓言故事中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显现了许多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形象、传统美德的形象、道德规范的形象,这些形象激励着学生学做善人、智人,并能付诸于日常行为,激励学生具有豁达大度,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品味语言、感知形象寓言的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有明显的区别,寓言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其语言通常具有简洁性和概括性。寓言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或是比喻,或是象征,或是拟人,形象地告诉人们深刻的哲理。寓言作家总是借助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如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耳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角色,作家对这些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主要是通过角色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用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寓言教学中要使学生能概括出寓意,理解题意,必须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在充分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看到寓言中的角色。教师可以运用图画表现的手段,可以是简笔画或是剪贴画,与绘声绘色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创设寓言情境。寓言的教学应以文本为依托,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利用寓言人物鲜明、适合朗读的特点让学生感知形象。 寓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是《一千零一夜》的长篇故事,而是集精华于最少文字的极短篇,精炼的叙述加上生动的对话,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即可领悟人生的道理。而这生动的对话最能彰显人物个性,揭示寓意。因为在寓言中,寓体的语言大多是夸张的,其思想和话语表现出其无知和可笑。例如:《自相矛盾》一文中,寓体前后的语言为“我的矛十分锐利,不论什么盾都能戳得穿!” “我的盾非常坚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种带有强调意识的重复句式,让我们一眼就感觉到主人公前后的矛盾,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因而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揭示文章的寓意。 3 揭示寓意,启发学生明理 3.1 从分析故事情节中揭示寓意。《小鹿遇虎》这篇寓言则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让我们对老虎与小鹿这两种动物身体的特点与它们因此而所遭受的险遇。让学生明白实用的东西不一定漂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的深刻含义。 3.2 从分析关键性的句子中揭示寓意。教学寓言应特别重视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句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寓意)。如《叶公好龙》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叶公的衣服、帽子、墙柱等地方都有龙的描写,及其后来见到真龙来后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得出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由此可见做人处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虚伪的道理。 3.3 从分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中揭示寓意。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类寓言故事时要让学生懂得野兔撞树这一现象的偶然性,如果没有认清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期望值很高的必然现象,那么只会自食其果。 3.4 从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语言的艺术形象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例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会适得其反。寓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生活“基石”,应力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条件下,畅所欲言的氛围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不断问题的探索思考中、交流中得以开展,即真正将阅读放手于学生,切实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鉴赏能力等得以锻炼并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黎博寨校区__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育在中泉乡的普遍现状,既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份客观依据与现实样本,同时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因此做如下调查。调研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乡部分典型教师及学生。 2、调查内容: 教师访谈调查的内容:教学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学生访谈调查的内容:学习理念;学习的情感趋向;学习的方法;能力状况。 3、调查方法:访谈法(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听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理念 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现代教育理念仍有较大的差距。 课堂教学及个别访谈显示: (1)相当多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总目标”表现出模糊认识。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教育,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进程中估价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没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和学”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师作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提倡和推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亟待强化。 (3)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的开放体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解和担忧。对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向家庭、社会、自然延伸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顾虑重重,反映出教师已经适应了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对立体、开放、富有弹性、动态的语文课程思路新理念的引入和落实有畏难和惰性导致的抵触情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40%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问题较多,必须改革”,60%的教师“赞同改革,但步子不要太大”。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现状感到不满,在教学的情感态度上,他们也想寻求变化,探索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调查中,90%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5%的教师对待所谓“差生”能“视其情况,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等 【教学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借助求同思维,互文印证,在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互文阅读《蚂蚁与屎壳郎》《芦苇与橡树》,了解内容,粗知寓意;2.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3.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对比”的表现手法,尝试仿编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猜谜游戏:同学们,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吗?老师说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你们说寓言故事的名字。(课件出示:河,船舷,宝剑,刻舟求剑;农夫,庄稼,兔子,守株待兔;狼,洞,羊圈,亡羊补牢。)看来,大家对学过的寓言故事印象都很深刻!(板书:寓言故事) 一、聚焦课内,引“对比” 1.回顾课文 (出示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是的,他们就是咱们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则寓言——《陶罐和铁罐》中的主人公。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同学名说得很准确。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推进故事情节展开,揭示寓言的寓意的? 预设一:(学生能说出——对比,板书:对比)教师引导:是的,那寓言中都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人物性格特点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探寻藏在寓言故事中的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对比。(出示课件,补齐板书:中的) 预设二:(学生不能说出对比) 教师引导: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同样是国王御厨中的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一个易碎,一个坚硬,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是的,那寓言中除了人物、特点(板书:人物)的对比,还有哪些对比呢?归纳并板书:性格表现结局

浅谈寓言形象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0125330.html, 浅谈寓言形象的教学策略 作者:青丽梅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第01期 [摘要]寓言和童话一样,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教学寓言,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感悟寓意,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形象,在形象中感悟寓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寓言的语言、情节,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寓言形象,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寓言形象;教学策略;语言;情节;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1-0023-01 寓言是一种通过具体的形象来阐明一个深刻道理的一种文体。它和童话一样,属于故事类文本,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寓言的价值在于它的寓意,因此把文本塑造的形象简单地理解为寓意的比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只获得一个枯燥的、抽象的道理,无法真正领会寓言的寓意,更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烦情绪,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寓言的形象分析,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通过语言感悟形象 谭达先生在《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指出:“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叙述和描写时,很少用烦冗松散之笔;语言非常准确、精练、生动,在一篇故事中有的语言还具有特殊的幽默感、风趣性和寓意性。”因此,对寓言的教学,我们应当像教学其他记叙文一样,抓住文本中有特点的语言进行赏析,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感受寓言所塑造的形象特点。寓言的语言一般具有形象性、精辟性的特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纪昌学射》一文有这样一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聚精会神地盯着它。”教学时,我们应通过想象、补充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纪昌是怎样“每天”“聚精会神”“盯”着虱子,在头脑中放电影,获得纪昌刻苦练习的画面感,体会纪昌专心、坚持的认真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悟到寓言形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只有抓住形象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形象的意义所在,才会对寓言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也才能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通过情节感悟形象

小学课堂寓言优秀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课堂寓言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寓言教学在中外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已经写了很多优秀的寓言故事,寓言一词即源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欧洲的《伊索寓言》、印度的五卷书等也是非常优秀的寓言教学教材。寓言作为一种文体有着独特的魅力,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多数都没有挖掘到寓言的真谛,禁锢学生的思维从而给寓言故事揭示的哲理做死的规定不容许学生有新的想法、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脱离、教师没有一颗童心课堂枯燥等都有碍于寓言教学目的的实现。 一、小学课堂寓言教学的概况以及价值 (一)简说小学课堂寓言教学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后人解释 为“寄寓之言”,寓言是借一定的比喻来寄托要表达的意思。寓言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寓言这种文体浅显易懂却能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版本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寓言,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六个年级共有23篇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会摇尾巴的狼》、《守株待兔》、《狐狸和乌鸦》、《揠苗助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南郭先生》、《渔夫和蛇》、《狐假虎威》、《伊索寓言》等选篇 寓言教学是一种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和开拓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教学活动,借助于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浅显的文字,效果十分显著。寓言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符合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 (二)小学课堂寓言教学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小学课堂寓言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特征。小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均处于很低的阶段,受自身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具有独特的童趣性和幼稚性等特点,但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儿童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又具有巨大的不平衡性,高年级儿童较低年级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更客观和更深刻,小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心理和智力发展速度较低年级学生更迅猛。 这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低年级教学中要有童心,珍爱童趣,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品论寓言;高年级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意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教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前冯小学刘秀平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 、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并运用方法理解寓言 3 、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带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寓言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大家欢迎吗?好,我们来打擂台,进行看图猜成语的挑战。 1、大屏幕出示成语图片,学生猜。 2、这些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 寓言故事? 3、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寓言的阅读方法 1、你知道怎么阅读寓言故事吗?出示四个步骤:

了解情节,分析角色,领悟道理,学以致用。 2、让学生用上面的四步阅读法,自主进行《杯弓蛇影》的阅读。 3、小组讨论,交流。 4、班内交流四步学习的情况。 5、进行拓展阅读填空练习。 6、你心中的寓言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后,师总结。寓言就是那雨后的彩虹,色彩斑斓,绚丽夺目;寓言就是那和煦的春风,吹开了万紫千红,吹皱了一池春水,吹得大地一派生机盎然。 7、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请大家用上读书卡片,记录下自己阅读的点点滴滴,在自己的记忆中增添最瑰丽的一笔。 8、美好期待,好的寓言故事不仅存在于过去,更是你头脑中的灵光乍现,精彩无限。请你积累下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写下最优美的寓言故事,与我们共勉吧。 三、作业及拓展作业 作业:请大家课后阅读《先秦寓言故事》,按今天讲的方法读一读。 拓展作业:我们可以尝试自己写寓言故事啊。

《中国寓言故事》汇报交流课说课讲解

《中国寓言故事》汇 报交流课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汇报交流课 教学目标: 1.交流读书体会,从寓言故事中明白各种道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最近我们在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书籍的海洋,赏析探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课题 回顾:什么叫寓言?(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二、看前言介绍中国古代寓言 谁能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寓言?(引导学生看前言) 小结:想不到,短短的前言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知识!以后同学们看书,首先要看前言,这样你就能快速了解书的内容! 三、了解封面和目录

我们平时看书,除了看前言,还要留意书的封面、目录,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书的内容。【封面目录】 1.出示图书封面(幻灯片),这本书的封面除了告诉我们书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外,还告诉我们什么呢?(编者,出版社。) 2.看目录, 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题目,(幻灯片)你有什么发现? 四、故事内容我知道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讽刺了__ __。故事告诫了我们不要 _ 。故事启示了我们应该。 师生交流: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补充。 考考你:(看图猜成语……根据寓意说成语……) 小结:读书就要像这样,把文章读成一幅画,或者把文章读成一句话。 五、人物(动物)角色分析 过渡: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动物,相信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桌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讨厌)的人物或动物分析其形象。 2.每人只选一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寓言故事50则

公鸡和宝玉 1.一只公鸡悠闲地在田野里走着,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2.找着找着,突然它发现了一块晶莹剔(tī)透的宝玉静静地躺在地上。 3.它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 4.它叹了口气,又说:“但你对我却毫无用处,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5.说着公鸡用嘴叼起找到的一颗麦穗(suì)心满意足地走了。6.只留下那块宝玉自己可怜兮兮地躺在地上。 读后有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如果你得到了一件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只是一件摆设而已;但你如果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迟早会派的上用场,自然也不会白白得到。 守株待兔 1.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劳动。 2.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了 出来。 3.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 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死了。 4.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 的好运气。

5.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 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6.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 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田里的苗也枯萎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读后有感: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想要收获成果,就要主动努力地去争取。 狐狸和葡萄 1.有一天一只饥肠辘(lù)辘的狐狸走进葡萄园找吃的。 2.已经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高高的葡萄架上,晶莹剔透,狐狸 急切地朝葡萄架跑去。 3.跑到葡萄架跟前,狐狸看着熟得紫红的葡萄挂满枝头,馋得直 流口水。 4.它拼命往上跳,却是白费劲儿,连最低矮的藤(téng)上结的 葡萄也够不到。 5.于是,狐狸找来了许多石头摞(luò)在一起,踩着石头奋力往 上,但还是远远够不到葡萄。 6.最后,狐狸累得筋疲力尽,怒气冲冲地走开了,边走边嘀咕: “谁要吃这样的葡萄!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吃了这种葡萄肯定会把牙齿都酸掉的。” 读后有感:讽刺有些人明明没有能力,却偏偏要说时机不够成熟,虚荣心强、要面子、生怕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调查了解教师教学的心态,教学难处,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加以推广和应用。实现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或方法,让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调查报告结果建议 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2009年4月28日——2009年5月18日 调查地点:山阳县法官乡中心学校、碥头九年制学校等7所小学 调查对象:山阳县法官乡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小学学生 调查方法:1、听课 2、座谈会及作业教案检查

调查人: 杨培锋余昌军殷诗明 调查分工:殷诗明杨培锋调查山阳县法官乡碥头学区余昌军任清贵调查山阳县法官乡法官学区 为了解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我乡的普遍现状,我们对本乡七所小学通过访谈、听评课、查看教案作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合作、参与”等新的课改术语能在课堂中频频出现,教师的角色行为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如:“谁来帮帮他?”“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运用。如“同桌互相读读,先左边读,再右边读,读得好了再表扬表扬”“老师跟你合作好吗?”“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三、四年的课改实验,的确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部分课堂富有亲和力,学生敢想敢说,生命课堂的构建越来越显著了。 2、多数教师能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王志宽老师的拼音教学课,师生关系融洽,把四声的拼读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引入汽车的行驶,生动贴切,学生爱学乐学;雷鑫玺老师笑容可掬,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让孩子神气活现,字词理解更是联系实际,如在教室里找一

2020最新小学三年级寓言故事大全

【篇一】小学三年级寓言故事大全 叶公好钱: 叶公喜欢画龙。他住的地方,墙壁上,柱子上,到处都画着龙。真龙得知后,好奇地飞到叶公家里,叶公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奔逃。 龙拦住他,和气地对他说:“先生,别怕。你这么喜欢龙,我们是来和你交朋友的。” 叶公见龙真的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这才放下心来。从此以后,叶公和龙成了好朋友。龙经常来叶公家看叶公画画;叶公有真龙做模特,他画的龙也就越来越逼真。后来,这些龙点上眼睛后,居然都从墙上飞了下来,腾云驾雾,在空中飞舞。 “叶公把龙画活了!”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开去,响尾蛇、黔驴、驽马纷纷登门拜访。 响尾蛇拿出一块金子说:“先生,你的龙虽然画的不错,但尾巴没有什么特色。如果你能把我的尾巴画上去,那么,不但龙的尾巴可以摇出美妙的响声,而且,你还可以得到这块金子。” 龙的身上长出一条蛇尾巴,这该有多么荒唐?可是,那块金子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叶公收下了金子,按响尾蛇的要求,把龙尾改成了蛇尾。 黔驴把一颗宝石放到叶公面前说:“叶大师,你的龙画的好是好,可惜龙头不好看。那一对角枝枝叉叉,显得有些野蛮;那一张血盆大口尖牙利齿,叫人望而生畏。你如果按我的模样改画龙头,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型的龙的形象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馊点子啊!叶公刚要拒绝,一抬头,看见那颗硕大的宝石,马上改变了主意。他当着黔驴的面把龙头改成了驴头。而那颗宝石,则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驽马带来的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它偏着头把叶公画的龙看了又看,提出了一条建议:“老兄,你的画无与伦比,的缺陷是龙爪太丑,看见这尖利的爪子,就使人联想到凶狠霸道的秃鹰。尊贵的龙怎么能和秃鹰同流合污呢?希望你把我的四蹄画到龙的腿上。这幅画嘛,自然应该由你这位杰出的绘画大师来收藏啰!” 叶公实在太想得到这幅古画了。于是,他满足了驽马的要求,把龙爪改成了马蹄。 【篇二】小学三年级寓言故事大全

浅谈寓言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寓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于中国古代寓言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和很高的美学价值,所以很多寓言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这种故事叫寓言。现今的小学语文课本上,平均每册只有两三篇,如何通过这为数不多的寓言让学生明理,受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珍视童趣多元解读 在低年级寓言教学中要珍爱童心,珍视童趣。不能以绝对的是与非来框定学生思想,不给学生想象的余地。《坐井观天》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围绕小鸟与青蛙的“天有多大”展开争论。在我们看来,天的确是无边无际,大的很,小鸟说的对,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无疑是错的,但是如果按照我们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就错了。我问学生:小鸟和青蛙展开了争论,究竟谁对谁错呢?大多数同学纷纷表示小鸟说得对,也有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青蛙说得也对,同学们哗然,我接着问:“为 “因为青蛙在井底,什么?”并且对这个同学的勇气提出表扬!他果然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的是实实在在的真话,不是假话,所以不能算错!”同学们听后纷纷赞同,还有一个同学补充:“我爸爸去过内蒙古大草原,我觉得那儿的天比我们这儿的天就大。”还有一个同学说:“我在电视上看过青藏高原上的天空,看起来比我们这儿的天要大要蓝得多!”这些都出乎我意料之外,我趁机引导点拨:“看来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那么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它会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也棒!”最后,我又说:“这则寓言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做什么事都不要骄傲,要做目光远大的人。”“不嘲笑别人,多体会别人的处境。”“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对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要全面地看事物”等等。在这个课例中,学生的智慧能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跳出书本之外,得到扩展,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我觉得同学们从《坐井观天》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寓意的本身要多。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 告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关于农村小学语 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 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 文教师视为“圣经” ,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 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xx 万

字,背诵优秀诗文xx 篇(段)。这是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于XX 年x 月,对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走访、与师生交谈、发放调查问卷和查看资料,对该校开设课外阅读课的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x、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 况; x、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x、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x、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x、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x、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xx 份,回收有效问卷xx 份,有效率达xx.x% ,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