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
关于淮安水文化的知识

关于淮安水文化的知识淮安是一块“漂在水上的土地”,是全国水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淮河、京杭大运河、盐河、苏北灌概总渠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也在淮安境内.现在,淮安市区有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淮河和盐河四水穿城而过,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懂得淮安的历史文化,就必须了解淮安的河流,“石蕴玉”,“水蕴淮安”,淮安可以说是一座由河水蕴育出的城市。
本文的“河渠志”不是史学的,而是文学的,只是想借着一些现存的材料,来抒写对这个城市的一点理解。
淮河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
它位于中国的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条大河之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长1000公里。
淮安则地处淮河的下游,淮安古名称淮阴,意为淮水之南。
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则是人类的摇篮。
1954年,考古学家曾在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发现了青莲岗文化的遗址,并断定青莲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这就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在这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了。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当时的淮河两岸是有利于人们生活的地方。
中国古代把中原之外称为“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淮安在当时属于“淮夷”——东方的淮水边上的人们。
下面,我们还会看到淮河与淮安人民的生活是如何地紧密关联着的。
邗沟春秋时期,中原地区与东南地区之间没有河道相通,因此,淮河流域与长江流流之间是相隔的。
这样一来,南船北上,就要由长江入黄海,由云梯关淮水而上至淮阴,向北可由泗水而达齐鲁,这样的行程,可以说是既绕路而又危险。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伐齐,从扬州西长江边航道向东北沿途拓沟穿湖,而至淮安旧城五里,并在与淮水相接处设埝,以便于通航,此后称末口。
邗沟的开挖,使长江与淮水相接了,中原地区与东南地区之间有河道可通,这样,作为古代南北交通枢纽的淮安,便更繁华了,经济文化也随之发达起来,汉代淮安便出现了文武双杰——军事家韩信与文学家枚乘。
淮河水文化

7
(二)文化的差异性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甚至一个民族各 个地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
如新年习俗: 泰国; 日本; 印度; 埃及; 土耳其; 德国; 美国。 如订婚、结婚 习俗: 印度; 丹麦; 德国; 俄罗斯; 犹太; 朝鲜。
如中国各民族: 满族与朝鲜族; 藏族; 傣族; 如其它: 蒙古族; 与埃及人谈文化 维吾尔族。 ……
17
(二)全国的水文化研究
经知网检索,1989年以来,全国北到黑 龙江,南到海南的报刊以及杂志、学报、会 议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以“水文化 ”为题的有859条,全文涉及水文化的有8527 条,涵盖基础理论、经济、水利、民俗、艺 术、历史、考古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18
三、淮河水文化
(一)淮河文化与水文化
31
(3)禹墟遗址 • 禹墟位于安徽蚌埠市禹会区涡 淮交汇处涂山脚下的禹会村, 相传是“禹会诸侯”的地方。 “禹会”的村名早在《汉书》 中就有记载,延续至今。禹墟 的称谓在北魏时郦道元的《水 经注》的“禹墟在(涂)山西 南”中得到确指,这正与蚌埠 西南郊禹会村的禹墟相吻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的王吉怀 研究员在2006年先 后两次率队来到地 处淮河中游的禹墟 遗址进行勘探试掘, 测定遗址面积约50 万平方米,在发掘 过程中出土了大量 的陶器、骨器等文 物,以及具有典型 龙山文化特征的 “鬼脸形鼎足”的 器物。
• 禹墟考古已经发掘出土大 量鬼脸式鼎足陶器碎片、 动物牙齿、碳粒物、石镞 和耕作石器工具等,根据 已出土的文物推断,禹墟 文化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 前。当然,禹墟夯土层的 具体断代与定性还需从文 化层的堆积情况,并通过 对出土文物的分析来进一 步验证,已经揭露的夯土 层所折射的信息初步表明, 夯土层极可能是当时的大 型宫殿、房屋等地面建筑 遗留下来的,夯土层的具 体作用同样需要进一步揭 露夯土层来加以论证。
淮滨淮河文化园景点介绍

淮滨淮河文化园景点介绍以下是 7 条关于淮滨淮河文化园景点介绍:1. 嘿,你可晓得淮滨淮河文化园里那超级震撼的淮河博物馆不?那里面的藏品丰富得让人咋舌!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着你去探索。
走进去,仿若穿越时光隧道,与历史对话。
你想想啊,那些沉睡多年的文物,每一件都在诉说着淮河的故事,是不是特神奇?2. 喂,一定要去文化园里的淮河文化广场转转呀!那宽阔的场地,足够你撒欢儿跑啦。
周围的景致美不胜收,就好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在这里,人们欢歌笑语,不是在跳舞,就是在悠闲地散步聊天,氛围感十足,你难道不想感受感受吗?3. 哇塞,淮滨淮河文化园里的主题雕塑群简直太壮观啦!一个个雕塑栩栩如生,真像一群沉默的守护者。
它们矗立在那里,就如同淮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当你站在它们面前,是不是会被那种艺术魅力深深吸引,感叹人类的创造力呀?4. 哎呀呀,不得不提文化园的滨水休闲区哟!沿着河岸漫步,微风拂面,那感觉别提多惬意啦。
河水波光粼粼,好像眨着眼睛的精灵。
看人们在这儿嬉戏玩耍,享受生活,你不心动吗,还不来体验体验这美好时光?5. 嘿呀,文化园里的园林景观区也是一绝呢!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里面,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这美的像仙境一样的地方,你真能忍住不来逛逛?6. 哇哦,淮滨淮河文化园的演艺广场热闹非凡呀!各种精彩的表演轮番上阵,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你来这里,也一定会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不是吗?7. 总之,淮滨淮河文化园真的是一个超棒的地方!这里有太多值得你去发现和感受的东西。
不管是独自一人来静静欣赏,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共享欢乐时光,都非常合适。
所以呀,别犹豫啦,赶紧来这里开启一场难忘的旅程吧!。
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作文

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作文说起淮河文化园,我可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那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
你知道的,淮河文化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公园,它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每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刚走进园区,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
小桥流水人家,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古代。
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漫步在园区的小道上,我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雕像深深吸引。
有的手持长剑,英姿勃发;有的端坐于桌前,沉思状若痴人;还有的手持文房四宝,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这些雕像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让我们更加敬仰他们的伟大精神。
走过雕像区,我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仿古市集,各种小吃琳琅满目,香气扑鼻。
我忍不住买了一份当地的特色美食——淮剧面。
吃在嘴里,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逛累了,我在一棵大树下找了个位置坐下。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耳边低语。
我闭上眼睛,聆听着这片土地的声音,感受着历史的脉搏跳动。
这一刻,我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斜了。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淮河文化园。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游玩,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无尽的感慨。
这次游览让我对淮河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下去。
我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淮河文化园是我这次旅行中最难忘的地方之一。
它不仅让我领略了淮河文化的魅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和感悟,继续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和美丽。
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作文

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那里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咱们要说的是淮河文化园的大门。
那个大门可是气势磅礴,就像一个守护神一样保护着这里的一切。
一进门,你就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有好多人在玩耍、跑步、踢球,还有一些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哇,看着那些小风筝在蓝天白云下飞舞,真是让人心情愉悦啊!沿着小路往里走,你会发现这里有很多漂亮的花坛。
有的花坛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则是一片绿色的草坪。
这些花坛就像是一个个小世界,每个小世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有时候,你还能看到一些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除了花坛,淮河文化园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景点。
比如说,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石头迷宫,里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据说这个迷宫是当年淮滨人民为了抵御敌人而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景点。
当然啦,进去玩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别迷路了哦!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一下淮河文化园里的博物馆。
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关于淮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你看那些古代的铜器、陶器、玉器等等,都是那么的精美绝伦。
而且,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一些关于淮河的水文资料和生态数据,让我们更加了解这条伟大的河流。
在淮河文化园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就是划船。
你可以租一艘小船,带着家人朋友一起在淮河上畅游。
那时候,你就可以感受到淮河的宽广和深沉,还可以欣赏到沿岸美丽的风景。
当然啦,划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咱们要去吃一顿美味的晚餐。
淮河文化园附近有很多特色小吃摊,比如炒饭、烧烤、臭豆腐等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家喜欢的地方品尝美食。
不过嘛,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哦,不然晚上可就得跟着肚子抗议了!好了,今天的淮滨走读淮河文化园游览就告一段落了。
希望你们玩得开心,下次再见啦!。
总结秦岭淮河知识点

总结秦岭淮河知识点一、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1. 秦岭地理位置:秦岭位于中国的中部,横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之间,北起陕西宝鸡,南至河南洛阳,东至陕西商洛,西至甘肃榆中,地处中国的腹地地带,是中国东西向的分水岭。
2. 淮河地理位置:淮河位于中国的东部,发源于安徽省境内,流经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区,最后注入黄海。
淮河上中游为平原地区,下游为盆地地区。
二、秦岭淮河的自然地理特征1. 秦岭的地貌:秦岭是中国的中央山脉,地形复杂,包括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
秦岭山脉东坡的陕西关中平原,西坡的秦巴山丘陵地带,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秦岭山脉主要由太白山、华山、光头山等山峰组成,其中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达3771米。
2. 淮河的流域特征:淮河流域地处中国的华北平原和江淮平原的过渡区,地势平坦,河道纵横交错。
淮河在流经淮阴、淮安、盐城、扬州等城市时形成河套地貌,景色秀美。
三、秦岭淮河的历史文化遗产1. 秦岭文化遗产:秦岭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秦始皇陵、华山、鸡鸣山等历史名胜古迹。
此外,秦岭地区还有大量的古代村落、古建筑、古寺庙等历史遗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 淮河文化遗产:淮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如楚国遗址、汉代古村落、唐代古塘、宋代古桥等历史文化景观。
此外,淮河流域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四、秦岭淮河的经济发展1. 秦岭的经济发展:秦岭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的旅游名片之一。
秦岭山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中国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基地之一。
此外,秦岭地区还有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林业等传统产业,是中国的重要的农产品产地之一。
近年来,秦岭地区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浅析淮河历史文化的形成渊源与发展

我 国最古老 、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传统 麓平原走 向河湖之畔 。 文化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受 自
区, 由仰韶文化发 展为龙 山文化 , 而 同时
据古文献资料记载 ,在新石器中 期 的淮 河流城几乎全部 被龙 山文化所覆
流域 内无 论山麓 、 平原 、 河湖之畔 , 都 身 特定 的历 史 环境 和 地理 环境 影 响 期 ,在黄河 中下游 的山东 中南部和苏 盖 ,
一
、
中 原 文化 对 两 淮 的最 初 浸 润
由于 人 类 文 明 的 进 步 和社 会 生 产 明两 者 是 前 后 连 续 发 展 的关 系 。可 以说 ,
观 和 人 文 特 征 的 影 响 ,表 现 特定 领域 力 的发展 , 人类 活动 的范 围不断扩大 , 这是淮 河文化第一次受 到中原文化影 响 传 统 文 化 的深 刻 内涵 。淮 河 文 化 作 为 征服 自然 的能力不断加强 ,开始从 山 的记 录。 进 入新石器后期 阶段 , 在中原 地
和水费收费政策前 后的农 田产量 数据图 作 出分析 和比较 ,为农 民直 观地 呈现该
面 对 水 源 费 和 水 费 收 取 难 的 现 项政策 的经济效益 和环保效益 ,从而起
不是十分富裕。如何 有效开展节水新 状 ,需 要认 识 到 全 面 面 向农 民 收取 水 到激励农 民切 实履行缴纳水 资源和水费 政策的 同时又不过于加重农 民的经济 资源费和水费的政策本身还存在一定 的作 用 。 负担是有关政策制定 部门应该着重思 的改进空间 ,例如收取规则 的完善 和
探索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 l
浅析淮河历史文化的形成渊源与发展
宛 天月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 和一定地域范 历史文化注入了许多新 的血液 。 岗文化 与大汶 口文化之 间有 着密切 的联 系, 而制作更 为精 细的青莲 岗遗存 , 则说
论淮河文化研究现状述评以淮河流域地域文学为中心

论淮河文化研究现状述评以淮河流域地域文学为中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以往的中国文学研究,大多只注重以历史为线索进行编年排序,阐述文学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不注重以空间为区域进行分布组合,考察文学的地域性。
这种只注重其时间关系时代性>>而忽略其空间关系(地域性)的传统研究思维和方法,往往是一维的、单向的。
因而地域文学研究已日渐受到人们重视,对文学的地域性研究也缓慢地发展起来。
自从1905年刘师培发表《南北学派不同论》、1906年王国维发表《屈子文学之精神》之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除了极少数专家外,八十多年间,似乎很少有人就文化或文学的地域性问题做过专题研究。
袁行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在谈到“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提到了“地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
该书指出: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而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出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
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至少在形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
90年代以来,一些博士论文就地域文学作家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陈建华博士的《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世纪社会意识与文学)},徐永明博士的《元代至明初姿州作家群研究》,韩结根博士的《明代徽州文学研究》等,并且出现了一大批相关学术论文。
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从以下两种途径入手研究的: 一是以文学史中的个案研究入手,探讨某一地域作家群在某一时间阶段之内的形成或某一作家在该作家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杨国学《陆游、辛弃疾在宋代武夷作家群的地位与影响》认为陆游和辛弃疾都留下了若干首与武夷山相关的优秀作品,两位著名作家的加盟,壮大了武夷作家群的阵营,提高了武夷作家群的知名度,加重了武夷文学的分量,扩大了武夷作家群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中国从西向东有三条江河北方的一条水是黄色的,炎黄二帝又出生在那里,人们就称它为黄河;南方的一条,水系很长很长,而且水流的很快,人们就叫它为长江;中间的一条按照方位人们叫它中河,由于这条河富饶秀美、气候宜人,"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引得古人类纷纷来此集居;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开始觉得中河名只能反映它的位置,而不能反映它的自然形美,于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就依据古淮河比长江、黄河都短,而且淮水美如"鸟之短尾"的意境,用象形字"水"与"隹"(zhui,短尾鸟名)合并,创造了"淮"字,并将中河之名改为淮河。
淮河,是我国一条古老而又独具地域特色的河流,与我国长江、黄河、济水齐名于世,并称"四渎"。
淮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闻名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苏、鲁、豫、皖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悲壮的历史沉积将我们带入了博大的淮河文化空间......
由于淮河是我国东部的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过渡地带。
所以,淮河文化便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
目前已经发现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就达100多处。
如: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1号遗址;位于淮河中游的盱眙县下草湾遗址;位于淮河下游的苏北连云港桃花涧遗址和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淮河流域人类活动更为活跃,现已发现散落在淮河流域各地的仰韶、龙山、青莲岗、大汶口文化遗址100多处。
其中1977、1978年在河南新郑县发掘的裴李岗遗址,从出土的文物证明,淮河流域在数千年以前已经有了农业和畜牧业。
陶器的广泛使用和图形文字的出现,说明淮河流域的人类当时已经脱离了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
古老淮河很早以前就已成为淮河流域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从漫长的文化史分析,淮河文化源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兴盛于淮河流域的宋、明文化,并与中原文化汇合,才使中国进入炎黄同尊、龙凤呈样的时代。
我国的孔孟儒家学说,墨家学派,韩非、李斯的法家学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创立的。
淮河流域人民为中国古代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早在4000多年前,夏王朝就在颍河上游的登封建都,这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开端。
继夏而起的商朝,也首先在河南商丘一带艰苦创业。
夏商王朝的兴起,创造出代表世界东方的灿烂文化,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文明相媲美,被称为世界4大文明之源。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淮"字的记载,稍后2900多年前的西周钟鼎文中也有"淮"的字样。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有"鼓钟将将,淮水汤汤"的诗句。
战国时期的地理著作《禹贡》云:"导淮自桐柏,东会泗、沂,东入于海",并对淮河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
淮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自邗沟、鸿沟、汴渠和京杭运河的先后开凿,这里成为经济命脉地带。
商周时期,位于淮河下游的淮夷方国成为商周统治者的劲敌,迫使他们屡次派兵征伐,招致商王朝的覆灭和周王朝的衰败。
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又成为大国争霸和角逐的重要地区,出现了号称"天下之中"的商业都市陶(山东定陶),还有陈(河南淮阳)、寿春(安徽寿县)、睢阳(河南商丘)、彭城(江苏徐州)和鲁城(山东曲阜)等大都会。
秦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襄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文臣武将也多出生于淮河流域。
彭城(徐州)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统治中心,楚汉决战于垓下(安徽固镇),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安徽和县北)。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就诞生在淮河支流涡河旁的
沛国谯(安徽亳州)。
北宋王朝建都汴梁(开封),号称东京。
到了南宋,宋金对峙便是以淮河为界。
元末,一代帝王朱元璋出生盱眙,从戎于凤阳。
朱元璋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年年杀气未曾收,淮南淮北草木秋",这就足以想象出淮河流域频繁发生的战争及其给人民加重的负担。
人祸加上天灾的袭击,导致著名的农民起义,秦末大泽乡起义,西汉赤眉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梁山起义,元末红巾起义,清末捻军起义。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农民起义大多发起于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