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中国道路交通的管理

外文翻译--中国道路交通的管理
外文翻译--中国道路交通的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路桥方向

姓名:

学号:

外文出处: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Report No. UMTRI-2012-1 January 2012

附件: 1.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中国道路交通的管理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口高度膨胀的国家,在世界上也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经济实力与国家的各项综合实力也不容忽视。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口在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也会导致这样那样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会导致严重的交通拥挤现象,交通方面的受伤,甚至是有意外的死亡事故等。现在种种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由于问题过于平凡,所以一些国际性组织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他们都出台了一些关于道路交通问题的政策。然而,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尽管出台了一些具有法力效力的政策,还不能完全控制住一些人在交通方面存在的失误。在2011年,联合国相关人员指出来,我们必须去建立一个具有效力的道路安全管理系统。其中管理就是通过支配资源而来得到一些确定的目标。

就中国而言,现在的交通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道路交通的管理问题。

1.近来交通事故数据

我们都知道数据时最具有说服力的,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说明一下近几年来中国大小交通问题上面的数据。200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人口上面已经远远超出了13亿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是2360美元。到2007年为止,具有国家认证的交通工具数量是145,228,994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到2007年机动车的数量已经到达了一个很大的数字了。随着人口的增长,还是会有大幅度的上升的。然而,数据显示在2006年一年当中,被报道出由于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有89,455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的每1000,000名人中在普通人群中就占6.7人。被认证的机动车数量中每发生1000,000个人交通事故每万人死亡就会有61.6辆车。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机动车的数量,人口数量,拥有机动车的人口数量,以及交通事故发生导致意外死亡的数量是很不乐观的。所以出台有效的道路交通管理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在2010年,中国道路交通管理局统计了从2005年到2010年在中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导致意外死亡的人数,我们很欣慰的看到了人数在渐渐的减少。从2005年的100,000降低到了2010年将近60,000名,很乐观的一个数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交通管理虽然是一只无形的手,但是它还是发挥了它强大的效力的。

在众多的机动车里,发生交通问题的数量会根据交通工具的种类不同而发生的频率不同的。在这方面,中国道路交通管理局也指出,在2010年当中,道路交通车辆导致交通事故而有人员伤亡的最大数量的是摩托车,其占据了27%,排第二的是占25%的行人,其次是占据17%的乘客,14%的自行车驾驶者,最后是占

10%的轿车和卡车驾驶者。但是其中这些数量也在每年渐渐的减少。这不仅说明了国家对交通问题管理的严格,也说明了人民在交通安全意识上的觉悟和理解力也在渐渐的提高。

2.掌管道路安全问题的主要政府机构

在中国,掌管道路安全问题的主要政府机构是中国道路交通管理局。在主要政府部门之下,还有不同的省份以及一些城市甚至是乡镇里的分支,也有一些小型的分机构。这些小型的部门主要是掌管道路法规的执行以及驾照的考试和颁发驾照。

交通运输部主要是负道路的建设和驾驶员的训练。每个等级的地方政府都会有交通管理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主要负责去制定长期的政策去设计交通系统。然而,这些委员会不会参与到道路安全问题的主要细节方面。

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是监督交通安全的一个地方分支性机构,主要是处理一些涉及小型人员伤亡的事件。

中国公安部,中国交通部的一些其他的部门都设定了道路安全的典型的设施和发展一些主要的基础技术的目标。加强科技方面的建设无疑是对减少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很好很有效的帮助。特别是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等。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减少交通事件中人员伤亡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是在人力上,还有是交通警察或者是当事人自身要注意方面,还有就是科技的问题了,要设计出更好的机动车,以及建设更好的道路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另外就是一些政府部门隶属的主要研究体系,例如:道路交通运输部研究所和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大学也参与这些活动当中来。

3.最具有影响的组织(除了政府)

除了政府没有其他的具有影响力的组织了。

4.主要研究机构

交通管理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公安部)主要专注于以下领域:研究交通安全的原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管理交通信息的技术,控制交通的技术,制定交通规则,交通管理的许可技术,交通安全产品的质量检查,交通管理人员的训练,智力运输和交通产品的发展,收集国家交通事故的数据,发表每月评论和每年统计的数据,提高交通工具的标准和实行力度。

交通运输部研究所负责道路系统的计划,开发运输管理的技术,智能交通以及桥梁施工的标准和后勤工作。

5.需要改进的主要障碍

在制度方面,缺乏具有充分权威和资源的特殊政府组织去提高道路安全性。现在目前的政府主要机构只是一般的政府行政部门。国务院的发展和研究中心指出制度的功能方面是被分离的,具有不同功能就需要有不同的政府机构,在这一方面,我们还缺乏统一和权威的综合管理组织。另外,一些特定的功能是在不同的部门之下执行的,这样会导致部门责任的重叠性,会增加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的困难性。除此之外,好像还没有采取一些系统的方法。

在干预制度上,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酗酒的安全措施,包括在酒精上有特定限额的酒精摄取量,还要增强其执行性。除此之外,国务院发展和研究中心列出一些关于安全的问题并且同时寻找有效的安全措施。(1)许多的交通法则并没有严格的实行在驾驶员和行人当中。(2)交通工具的安全等级很低。(3)许多道路没有很好的设计,以及在审计当中也没有做好审计的工作。(4)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提升以及教育还是需要被提高的。

最后一点是,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完整和可依赖的道路交通安全的数据库和整个的安全目标。这一点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一点。

从上述的一些说明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在中国于道路交通相关的政府部门与机构已经在为如何减少道路交通问题上费了不少心,也在慢慢完善整个道路交通的体系,这些成果我们都是可以看到的。但是,道路交通问题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也不是很容易能解决的一个问题,这将要经历一个漫长和艰辛的道路。其实光靠政府一个仅仅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我们的国民有良好优秀额道路交通意识,这样,中国的道路交通管理之路才能走的越来越长,走的越来越好。其实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减少在交通问题上的人员伤亡,这也并不是中国才出现的问题。其实只要有组织,有目标,有权威,有系统的检测系统,有强有力的法律效力,这样治理国家的交通道路管理系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附件2:外文资料原文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usually connected to a rapid expans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Unfortunately, this also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road crashes,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As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is development calls for effective road-safety measures.It is not enough to implement measures that improve legislation, roads, vehicles, road-user behavior, and postcrash response; one of the key activities is to organiz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road-safety management (United Nations, 2011). According to TRB (2011), “management is the direction of resources to attain defined Objectives.

Recent crash statistics

Table 1 lists the key statistics for China. Figure 5 shows the number of road

fatalities for 2005 through 2010.

Key statistics for China (WHO, 2009).

Population 1,336,317,116

Gros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 US$ 2,360

Number of registered vehicles (2007) 145,228,994

Reported road traffic fatalities (2006) 89,455

Road fatalities per 100,000 of population 6.7

Road fatalities per 100,000 of registered vehicles 61.6

Figure 5. Number of fatalies from 2005 through 2010 (Traffic Administration

Bureau,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of PRC, annual).

The largest categories of fatalities among road users in 2010 were motorcyclists

(27%), followed by pedestrians (25%), passengers (17%), bicyclists (14%), car and truck

drivers (10%), and drivers of minivans, SUVs, and buses (7%) (Traffic Administr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PRC, annual). From 2005 to 2010, the number of fatalities in each road-user category decreased, with the largest reductions for passengers

Key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 charge of road safety

The key government agency in charge of road safety in China is Traffic Administrative Bureau,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ach province and county has a corresponding branch department. These depart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ffic enforcement and driver licensing.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road building and driver training. Each level of local government has a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to make long-term policies to pl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However, the committees usually do not get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specific aspects of road safet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SAWS) and its local branches are responsible for monitoring transportation safety,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major crashes involving several fatalities. and drivers of minivans, SUVs, and buses. The goals of this plan are to achieve continuous

decreases in fatalities, to reduce

serious crashes and to attain fatality rates per vehicle that would be comparable to moderatel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nvolved major institutions are ministry-affili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In addition, some universities are involved in these activities.

Most influential organizations (outside of the government)

There are no influential organizations outside of the government.

Key research institutes

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reas: research in traffic-safety theory, methods of preventing traffic crashes, techniques of managing traffic information, techniques of controlling traffic, rules for managing traffic, licensing techniques for traffic management, quality inspection of traffic-safety products, training of traffic-management officers,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products, collection of national roadcrash data, publishing of monthly review and annual statistics, developing vehicle standards, and enforc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under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studiesroad-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technologies fo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standards, and logistics.

Major barriers to improvement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there is a lack of a specific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with sufficient authority 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road safety. The actual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 at each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is the gener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State Council (2007) indicated that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are divided, and different functions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lacking a unified and authoritative genera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Furthermore, certain functions are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which leads to overlapping responsibilities of departments and adds to difficulty in coordination. In addition, it seems that no systems approach has been adopted.

At the intervention level, there are several safety measures dealing with alcohol

that have recently been introduced, including specific limits defining drunk driving, and

《交通管理与控制》重点

1.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是一种静态管理。 2.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它是一种动态的管理。 3.交通管控的目的: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更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并降低汽车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4.交通管控的原则: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通行权:在平面分离上,车辆、行人按规定在各自的道路上有通行的权利;在时间分离上,车辆、行人按交通信号、标志或交通警察指挥指定在其通行的时间内有通行的权利。 6.先行权:各种车辆或行人在指定平面和时间内共同有通行权的前提下,对车辆、行人在通行先后次序上确定优先通行的权利。 7.问: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答:交通管理能整合现有的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道路的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的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进而保证道路畅通。 8.交通所带来的问题:安全问题,能源问题,土地问题,环境问题。 9.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交通系统管理 10.TDM: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交通需求管理 11.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1.交通治理五阶段:传统交通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智能化交通管理,可持续交通发展阶段 2.交通管理分类: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 3.交通管理规划内容:城市交通管理现状问题与需求分析,制订城市交通管理发展目标和策略,建立交通管理长效发展机制,近期交通系统管理改善方案制定,智能交通与高新技术发展应用规划,拟定交通管理规划实施行动计划。 4.交通规划编制原则:保持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相一致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应遵循远期讲战略、中期粗、近期细与标本兼治的原则。可实施性和滚动原则。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技术标准规范所赋予和规定的交通管理职权和事权,是国家各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施行交通管理权力的主要依据。 2.全局性管制:在全国或某地区范围内,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的那些措施。 3.局部性管理:仅在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才有效的一些措施。 4.交通法规的层次:交通法规按其有效性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法规。(全国性法规应具有全局意义,是一种必须在全国统一执行的一些规定。全国性法规是制订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应是当地具有全局性含义的管理措施。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及交通特点,在全国性法规为依据的前提下,制订当地必须统一执行的一些补充规定。地方性法规是对全国性法规作的一些不矛盾的补充。)局部性管理措施。(可认为是交通法规的补充和外延。) 5.交通法规的内容:对人的管理,对路的管理,对车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 1.交通行政管理的内容:交通行政管理是最高层次的交通管理,它的内容涉及交通管理的职能、体制、手段等多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在围观层面上…… 2.车辆驾驶人的管理主要包括:驾驶证管理、驾驶人教育管理、驾驶人驾车管理等。 3.对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4.车辆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行驶性能,保证交通安全。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编号:SY-AQ-0325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Campus roa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总则 1.为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据国家、省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2.凡机动车、电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均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规定。 3.学校安全保卫处负责本规定具体实施。 二机动车行驶管理 1.运营车辆未经许可禁止驶入校园;执行公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抢险车和由学校邀请来校的贵宾所乘车辆,经确认后可准予通行。 2.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出入校门、道路行驶应确

保行人安全,限速为5公里/小时。校园道路禁止车辆超速行驶或在非机动车道和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上行驶。 严禁在校园内鸣喇叭。车辆通过十字交叉路口、弯道、减速带,应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3.货运车辆应避开校园人流高峰期。货运车辆倒车时,车尾须有人指挥,确保行车安全。 4.驾驶人员违反本规定引发交通事故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5.各部门举行大型活动的外来机动车辆进校,主办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向校长办公室申请,并向安全保卫处报备。遇有大型活动、施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交通事故、安全任务和突发事件等,安全保卫处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机动车采取疏导等措施。 三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管理 1.学校师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制度,因工作、来访的校外人员,应出示有效证件,在门卫处登记,并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完整版)交通标志大全.doc

柳城县实验高中https://www.360docs.net/doc/e011974452.html,/厚德博学康健创造 各种交通标志大全 一、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距离信息的标志) 1.一般道路指路标志 地名著名地名行政区划分界道路管理分界国道编号省道编号县道编号交叉路口预告十字交叉路口丁字交叉路口环形交叉路口互通式立交分岔处地点距离此路不通火车站飞机场停车场长途汽车站急救站客轮码头

名胜古迹加油站洗车轮渡地铁站餐饮 汽车修理路滑慢行陡坡慢行多雾路段软基路段大型车靠右注意横风事故易发点连续下坡 长隧道保护动物 残疾人专用设避车道 施 绕行标志停车场

线形诱导标 2.高速公路指路标志 入口预告入口预告入口预告入口起点终点预告终点提示终点下一出口出口编号预告出口预告出口预告(两个出口)出口 地点方向地点方向地点方向

电话位置指示加油站紧急停车带服务区预告停车区预告停车场预告停车场爬坡车道车距确认 道路交通信息里程牌百米牌分流 合流线形诱导标 二、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驶入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载货汽车通禁止三轮机动车 行通行 禁止大型客车通禁止小型客车通禁止汽车拖、挂车禁止拖拉机通行禁止农用运输车

禁止二轮摩托车禁止某两种车通禁止非机动车通禁止畜力车通行禁止人力货运三通行行行轮车通行 禁止人力客运三禁止人力车通行禁止骑自行车下禁止骑自行车上禁止行人通行轮车通行坡坡 禁止向左转弯禁止向右转弯禁止直行禁止向左向右转禁止直行和向左 弯转弯 禁止直行和向右禁止掉头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禁止车辆临时或转弯长时停放 禁止车辆长时停禁止鸣喇叭限制宽度限制高度限制质量放

道路交通图标交通图标大全

道路交通标线高速公路指路标志 禁令标志 警告标志 指路标志指示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 中心黄色双实线(严禁车辆跨线或压线行驶) 中心黄色虚实线(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或左转弯,虚线一 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弯) 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在保证安全 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左转弯) 车行道边缘线(白色实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 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 禁止变换车道线(白色实线) 左弯待转区线(左弯车辆可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 左转时段终止,禁止车辆在待转区内停留)人行横道 左转弯导向线(白色虚线,表示左转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 间的分界) 高速公路车距确认标线(用以提供车辆驾驶人保持行车安全距 离之参考) 1 / 1

1 / 1 直接式出口标线 平行式出口标线 直接式入口标线

平行式停车位倾斜式停车位垂直式停车位 港湾式停靠站(公共客车专用)三车道标线禁止路边长时停放车辆线 禁止路边临时或长时停放车辆线 信号灯路口的停止线(白色实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的停车位 置) 停车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停车让干道车辆先行) 减速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中心圈(用以区分车辆大、小转弯,车辆不得压线行驶)非机动车禁驶区标线(左转弯骑车人须沿禁驶区外围绕行)

网状线(用以告示驾驶人禁止在该交叉路口临时停车)简化网状线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复杂行驶条件丁字路口导流线

Y型路口导流线支路口主干道相交路口导流线专用车道线(仅限于某车种行驶) 三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四车道缩减为三车道 四车道缩减为双车道三车道斑马线过渡双向两车道改变为双向四车道 双车道中间有障碍四车道中间有障碍同方向二车道中间有障碍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名词解释 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 Ge/C表示。 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11.全无控制交叉口:是指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娇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12.交通信号:在道路上用来传送具有法定意义指挥交通流通行或停止的光、声、手势等。道路交通常用的信号有手势信号和灯光信号。 13.饱和流量:在一次连续的绿灯信号时间内,进口道上一列连续车队能通过进口道停车线的最大流量,单位是Pcu/绿灯小时。 判断题 1.路宽小于10m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1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错) 2.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错) 3.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对) 4.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错) 5.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对) 6.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错) 7.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错) 8.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对)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内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营造良好的校园交通秩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按照“校警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要求,认真开展校园道路标志、标线(停车位)规划,校内车辆超速、逆行、乱停乱放、无牌(证)驾驶,北校区车辆“穿堂过”,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整治。力争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改善校内交通秩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使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校园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确保校内不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组织领导 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西平崔建斌 副组长:刘庚军陈群辉孙军 陈联国(交警一大队大队长) 冯震宇(交警二大队大队长) 成员:张占国王学民金渭清华增顺周松会 刘亚鹏何振华董拉飞陈勇李敬祥 程少彬(新区交警一中队中队长) 魏闻(城区交警二中队中队长) 职责:制定出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负责与校内各部门和杨凌示范区公安交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检查督导各校卫队落实工作;负责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其它问题。

四、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4月1日—5月30日)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师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1.通过在校园内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和展示交通安全宣传展板、网络、微信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交通安全法规。 2.开展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邀请示范区公安局交警为全校师生举办交通安全专题讲座,强化师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提 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效。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日—12月31日) 1.校内交通标志、标线(停车位)规划 时间:5月1日—6月30日 与学校基建规划处沟通,规划校内自行车、摩托车及机动车停放车位,增加停车位300个以上;在主要教学区域实行车辆限行制度,更换机动车限速标志牌,在主要路段设置交通标志;按学校要求组织做好交通标志、标线划设招投标工作。 2.校内车辆超速、超载整治 时间:5月1日—11月30日 对校内行驶的机动车辆进行测速,对超速、超载车辆进行登记纠违;严禁校内车辆超速、超载行驶,通过整治,有效遏制校内车辆超速、超载现象,使校内行车秩序明显好转,师生校内交通安全感明显增强。 3.校内车辆逆行整治 时间:5月1日—12月31日 对校内机动车辆行驶路线进行规划,对未按标线或指示标志行驶的车辆进行纠违。力争通过专项整治,使校园内主要道路无车辆逆行现象。 4.北校区外来车辆“穿堂过”整治 时间:5月1日—12月31日 对北校区所有“穿堂过”车辆(含电动车、摩托车)进行整治,大幅减少外来车辆穿行现象,降低校内车辆行驶速度,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

禁令标志(42种) (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驶入禁止机动车通行禁止载货汽车通 行禁止三轮机动车 通行 禁止大型客车通 行禁止小型客车通 行 禁止汽车拖、挂车 通行 禁止拖拉机通行禁止农用运输车 通行 禁止二轮摩托车 通行禁止某两种车通 行 禁止非机动车通 行 禁止畜力车通行禁止人力货运三 轮车通行 禁止人力客运三轮车通行禁止人力车通行禁止骑自行车下 坡 禁止骑自行车上 坡 禁止行人通行 禁止向左转弯禁止向右转弯禁止直行禁止向左向右转 弯禁止直行和向左 转弯

禁止直行和向右 转弯禁止掉头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禁止车辆临时或 长时停放 禁止车辆长时停 放 禁止鸣喇叭限制宽度限制高度限制质量 限制轴重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停车检查停车让行 减速让行会车让行 警告标志(46种) (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十字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T形交叉Y形交叉

环形交叉向左急弯路向右急弯路反向弯路连续弯路 上陡坡下陡坡两侧变窄右侧变窄左侧变窄 窄桥双向交通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牲畜 注意信号灯注意落石注意落石注意横风易滑 傍山险路傍山险路堤坝路堤坝路村庄 隧道渡口驼峰桥路面不平过水路面

有人看守铁路道 口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注意非机动车事故易发路段慢行 左右绕行左侧绕行右侧绕行施工注意危险 叉形符号(表示多股铁道与道路交叉) 指示标志(29种) (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 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立交直行和左转 弯行驶 立交直行和右转 弯行驶

环岛行驶单行路(向左或向 右) 单行路(直行) 步行鸣喇叭 最低限速干路先行会车先行人行横道右转车道 直行车道直行和右转合用 车道 分向行驶车道 公交线路专用车 道 机动车行驶 机动车车道非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车道允许掉头 指路标志 (传递道路方向、距离信息的标志) 1、一般道路指路标志 地名著名地名行政区划分界道路管理分界国道编号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

浅谈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关系理论分析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内容涉及交通立法、法律性或行 政性的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性的管理措施以及信号控制技术等各个方面,也就是实际工作中所谓“交通综合治理”中的各种治理措施。 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或采 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从宏观上来说,在交通管理中实际上是包含了交通控制的内容的,所谓交通控制实际上是交通管理的某一表现方式。因此,在现代交通管理中,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分为两类: 1)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订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 2)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譬如单向交通、公共交通专用道等,都是一些技术措施,并不列入交通法规,不具有法律意义,但在实施时,必须由交通管理部门在这些路上设立具有法律意义的交通标志或标示,才能强制实施,这类技术措施,可称之为交通治理,以有别于交通管理,但目前一般都统称为“交通管理”。 其实,区分“交通执法管理”和“交通治理”,对不同管理部门明确职责是有意义的。譬如,“交通需求管理”,若因这译名中含有“交通管理”四字而也把它统归到“交通管理”中来,那“交的绝大部分内容、措施和方法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难以承担和执行的。”通需求管理.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随车辆与道路交通而生。随着社会及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也在不断变化。初期的交通管理的目的是最基本的交通要求——保障交通安全。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道路上出现了车辆拥挤、阻塞的现象,因此,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求交通管理与控制达到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畅通的目的。在采取各种疏导措施之后,车辆还是不断地增长,交通拥挤、阻塞现象日趋严重;由于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速度总是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交通效率总是有限的,因此,迫使近年来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采用“交通需求管理”的方法,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量的需求。 现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除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的传统目的外,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并降低汽车交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据国家、省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2.凡机动车、电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均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规定。 3.学校安全保卫处负责本规定具体实施。 二机动车行驶管理 1.运营车辆未经许可禁止驶入校园;执行公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抢险车和由学校邀请来校的贵宾所乘车辆,经确认后可准予通行。 2.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出入校门、道路行驶应确保行人安全,限速为5公里/小时。校园道路禁止车辆超速行驶或在非机动车道和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上行驶。 严禁在校园内鸣喇叭。车辆通过十字交叉路口、弯道、减速带,应谨慎驾驶、减速慢行。

3.货运车辆应避开校园人流高峰期。货运车辆倒车时,车尾须有人指挥,确保行车安全。 4.驾驶人员违反本规定引发交通事故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5.各部门举行大型活动的外来机动车辆进校,主办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向校长办公室申请,并向安全保卫处报备。遇有大型活动、施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交通事故、安全任务和突发事件等,安全保卫处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机动车采取疏导等措施。 三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管理 1.学校师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制度,因工作、来访的校外人员,应出示有效证件,在门卫处登记,并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禁止电动车、人力三轮车入校。骑自行车进出校门应下车推行。骑驾助动车、电动车须下车推行进入学校,在校园内行驶时应关闭助力、电动器,改用人力踩行。 3.骑自行车或助动车、电动车,严禁在校园道路上违章带人或双手脱把骑车。 4.校园内行人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的道路靠右侧路边通行,穿越道路或路口,应确认安全后再通行。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合集

道路交通标志——指示标志

直行和向右转弯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右转弯。此标志向左转弯。此标志直行。此标志设在此标志设在车辆必此标志设在车辆必设在车辆必须向右设在车辆必须向左直行的路口以前适须直行和向右转弯须直行和向左转弯转弯的路口以前适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置。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当位置。当位置。置。置。 立交直行和右转弯立交直行和左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左侧道路行驶行驶行驶 立交直行和右转弯表示车辆在立交处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可以直行和按图示行驶:表示车辆在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路线左转弯行驶。立交处可以直行和此标志设在车辆必此标志设在车辆必按图示路线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此标志设在立交左须向左和向右转弯须靠右侧行驶的路行驶。此标志设在须靠左侧行驶的路转弯出口处适当位的路口以前适当位口以前适当位置。口以前适当位置。立交右转弯出口 处置。置。适当位置。

单行路向左或向右最低限速鸣喇叭环岛行驶步行表示机动车行至该表示机动车驶入前表示一切车辆向左或向右单向行驶。表示只准车辆靠右标志处必须鸣喇方道路之最低时速表示该街道只供步此标志设在单行路叭。此标志设在公限制。此标志设在环行。此标志设在行。此标志设在步的路口和入口处的路的急转弯处、陡高速公路或其他道环岛面向路口来车行街的两端。适当位置。路限速路段的起坡等视线不良路段方向适当位置。

右转车道人行横道干路先行会车先行直行单行路 表示一切车辆单向表示该处为专供行表示车道的行驶方表示会车先行,此表示干路先行,此向。此标志设在导行驶。此标志设在人横穿马路的通标志设在车道以前标志设在车道以前向车道以前适当位道。此标志设在人单行路的路口和入适当位置。适当位置。置。口处的适当位置。行 横道的两侧。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安安全全上学、安安全全回家养成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法治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提高交通安全认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进而影响和推进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公众对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视和关注,进一步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就全校开展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教育系,切实做好广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确保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拟定以下措施: 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每周不少于1次,增强师生安全意识,让学生详细了解交通规则。 二、严格落实学校路口安全值勤制度。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门口及主要交通路口值班制度,要明确职责,安排好人员,实行无缝隙管理,在学生放学的集中时间,必须有师生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学生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 三、学校要建立并落实学生上学、放学主要路段巡查制度。成立学校道路巡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定岗、定人、定责任段,在学校门口实行责任管理,安排专人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对学生在路上的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巡查,对违纪学生及时制止,进行批评教育,做好相应记录。 四、学校要把路口值勤情况,路段巡查情况纳入学校全员管理,列入对学生、班级及教师的目标考核,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通报。 五、在学校门口和学生比较集中的交通路口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 第 2 页共 4 页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后题

1、道路交通管理:是交通法规、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以及道路和交通治理的统称。 2、道路交通控制:是指采用交通信号,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进行控制,使之畅通有序地运行。 3、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区别与联系 二、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的原则1、分离原则①空间分离原则②时间分离原则2、限速原则 三、交通管理的主要模式1、按管理范围划分①全局性管理模式②局部性管理模式2、按管理内容划分①行车管理模式②停车管理模式③交叉口管理模式④路面标志标线管理模式四、交通控制的主要模式1、按控制区域划分①单个交叉路口的控制(点控制)②信号协调控制2、按控制原理划分①多段定时控制②感应控制③脱机优化控制④自适应控制3、按控制思想划分①被动式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②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路径诱导系统。 五、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1、车辆、道路和交通管理系统一体化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化3、在城市交通管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4、信息采集和信息提供技术更加先进和多样化 5、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具有多种新功能 1、车速管理:是指运用交通管理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机动车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运行,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二、车道管理 1、单向交通1)单向交通的种类①固定式单向交通②可逆性单向交通③时间性单向交通④车种性单向交通2)单向交通的优点(1)①提高通行能力②减少交通事故③提高行车速度④有助于解决停车问题⑤其他优点(2)单向交通的缺点①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②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③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人④增加了行人过街的难度⑤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三、禁行管道1、时段禁行2、错日禁行3、车种禁行4、转弯禁行5、质量禁行 四、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是对高速公路上的渠化交通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引导、疏通、控制,并大量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实施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从而保障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舒适、经济和通畅。1、特点①指导性②协调性③较强技术性④强制性⑤教育性⑥协作性 1、停车的种类:路边停车、路外存车、临时停车 2、停车划分的标准:(1)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2)路外存车:是指在道路用地范围之外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内的存车(3)临时停车:按顺行方向道路右边停车,驾驶人不离车辆;车辆停稳前不能开车门 3、存车车位的布置方式:垂直式存放、平行式存放、斜角式存放 4、存车车位方式的优缺点:(1)在沿侧石线长度间,可存放车数最多的是垂直线存放,平行式存放数量最少,斜角式存放数量居中(2)占用车道最宽的是垂直式存放,平行式存放占道最窄,斜角式存放占道居中。

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制度 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学校有义务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为此特制定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懂得遵守交通法规光荣、违反交通规则耻辱。 二、学生上学、放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三、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四、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边情况,不要东张西望,不准勾肩搭背、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嬉戏,不边走路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五、步行时,在横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时,应注意来往车辆。在无来往车辆时,从人行横道线内通过。 六、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 七、前进途中,遇到路边堆放障碍物时,要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待无来往车辆通过时再通过,并且要靠安全一侧。 八、在雾、雨、雪天等天气行走,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特别是雨天,要穿好雨衣,帽檐不可挡住视线,如果撑雨伞不能让雨伞拦住视线,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九、规范乘车、服从售票员、驾驶员的指挥。任何人不准搭乘“三无”车辆、非客运车辆、超载车辆、不安全的车辆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黑校车”,更不得搭乘摩托车、农用车、卡车、拖拉机等车辆。学校门卫、值班教师负责学校校门口的交通秩序 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学生未按时到学校上课,班主任教师要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报告学校;学生未按时返家,家长要及时报告学生的班主任教师,避免意外伤害。 十一、教职工必须依法驾驶和拥有机动车辆,按时到学校和公安部门登记,不得非法从事营运活动,规范停放车辆。 十二、学校集体一律不得经营车辆接送师生,因工作和学习确需集体使用客运车辆,必须经学校校长批准并报县教育局备案后,方可组织教职工或学生搭乘安全可靠的校车。 十三、出现道路交通或其他意外事故,任何人都有立即报告和报警求助的义务,所有教职工都有紧急救援的义务和责任。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此 标志设在直行的路口以前 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转 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须向 左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 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右 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 须向右转弯的路口以前 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 向左转弯。此标志设在车 辆必须直行和向左转弯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 向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 必须直行和向右转弯)的路 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和向 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 须向左和向右转弯的路口以 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右 侧道路行驶。 此标志设在 车辆必须靠右侧行驶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左 侧)道路行驶。此标志设 在车辆必须靠左侧行驶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立交直行和左转弯行驶立交直行和右转弯行驶环岛行驶步行 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 行和按图示路线左转弯行 驶。 此标志设在立交左转弯 出口处适当位置。 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行 和按图示路线右转弯行驶。 此标志设在立交右转弯出口 处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车辆靠右环行。 此标志设在环岛面向路 口来车方向适当位置。 表示该街道只供步行。此 标志设在步行街的两端。 鸣喇叭最低限速单行路向左或向右单行路直行表示机动车行至该标志处 必须鸣喇叭。此标志设在公 路的急转弯处、陡坡等视线 不良路段的起点。 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 最低时速限制。此标志设在 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 段的起点。 表示一切车辆向左或向 右单向行驶。此标志设在 单行路的路口和入口处 的适当位置。 表示一切车辆单向行驶。 此标志设在单行路的路口 和入口处的适当位置。

交通管理与控制

长安大学 交通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三相位交通信号灯设计 课设项目:三相位交叉口交通信号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班级:24020804 学生姓名:王豪荣吴涛陈亮星 学号:2402080406 240080409 2402080417 指导老师:崔建明

目录 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1) 一、引言 (3) 1.1背景与现状 (3) 1.2开发设计的目的 (3) 1.3课程设计的内容 (3) 二、系统概要设计 (3) 2.1设计模块的分工 (4) 2.2丁字路口三相位设计 (4) 2.3整体设计 (5) 2.4模拟硬件部分设计 (6) 三.核心算法描述: (8) 3.1延时函数算法 (8) 3.28段LED显示器控制函数算法 (8) 3.3信号灯控制函数算法 (9)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0) 五、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2)

一、引言 1.1 背景与现状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在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机动车的不断增加,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出现了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状况,然后就是这些城市纷纷修建城市高速道路。初期确实改善了交通状况。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缺乏对这些道路的系统研究和控制,城市的交通问题又出现了,而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对在有限的道路资源怎样进行交通疏导进行深入的研究。 1.2 开发设计的目的 通过对丁字路口的三相位设计,深刻理解相位的概念,掌握三相位的设计,并学会在proteux软件上模拟用三相位完成丁字路口信号灯的设计与控制,以达到交通疏导的目的。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运用到proteux软件和keil软件模拟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然后设计一个丁字路口的三相位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每个进口道必须有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在绿灯变绿灯期间黄灯亮,并要求每秒闪亮一次。 二、系统概要设计

学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有关交通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机动车辆的管理 (一)未经学校许可,任何机动车辆(含外来工作车辆和教职工自有车辆)不得进入校园。经同意驶入校园的机动车辆须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人、车、证照须完全一致,符合相关法律条款。 (二)教职工自有车辆,确因工作需要,须持驾驶证和行驶证经安保处审核并登记备案后,可驶入校园。教职工自有车辆进入校内,须与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明确车辆校园内行驶和停放的相关规定及安全责任。 (三)严禁无牌无证车辆进入校园。严禁出租车进入校园,特殊情况(接送病人、运送重物等)需主动说明,经门卫执勤人员报学校同意后方可进入校园。 (四)在校内举办较大规模的会议、活动等,涉及外来车辆较多的,由主办单位提前与安保处联系,以便共同商讨车辆行驶路线和停车地点,必要时安保处可组织人员协助指挥交通、管理车辆。 (五)执行公务的公安、消防、救护、抢险等特种车辆进出校门时,门卫应主动疏导,确保安全通行。其他外来车辆经安保处同意并登记后,可将车辆驶入校园。 (六)机动车(含电动车)在校园内行驶时,须减速慢行,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主动避让行人。 (七)严禁在校园内无证驾车(包括汽车、摩托车、助力车)、练习开车和试刹车;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超载或病车上道。 (八)机动车辆出校门,必须配合门卫检查,凡携带物品出校门,必须凭部门或主人出示证明,经门卫查验、登记后放行。 (九)根据维护校园教学秩序和确保交通安全的原则,由安保处负责在校园内适当区域划定停车位并负责检查。 (十)机动车进入校园后须服从值勤人员的指挥、检查和管理,按照校内交通标志、标线行驶和停放,严禁乱停乱放,阻碍交通。车辆停放时,须拉紧手刹、关闭电路、锁好门窗,以确保安全。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 警 告 标 志 十字交叉 T 型交叉 T 型交叉 T 型交叉 Y 型交叉 环型交叉 向左急弯路 向右急弯路 反向弯路 连续弯路 上陡坡 下陡坡 两侧变窄 右侧变窄 左侧变窄 窄桥 双向交通 注意行人 注意儿童 注意牲畜 注意信号灯 注意落石 注意横风 易滑 傍山险路 提坝路 村庄 隧道 渡口 驼峰桥 路面不平 过水路面 有人看守 铁道道口 50米 100米 150米 无人看守 铁路道口 叉形符号 斜杆符号 注意 非机动车 事故易发路段

a 左右绕行 b 左侧绕行 c 右侧绕行 慢行注意障碍物施工注意危险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驶车 禁止 机动车通行 禁止 载货汽车通行 禁止 三轮车通行 禁止 大型客车通行 禁止 小型客车通行 禁止 拖、挂车通行 禁止 拖拉机通行 禁止 农用运输车通行 禁止 二轮摩托车通行 禁止 某轮两种车通行 禁止 非机动车通行 禁止 畜力车通行 禁止人力 货运三轮车通行 禁止人力 客运三轮车通行 禁止 人力车通行 禁止 骑自行车下坡 禁止 骑自行车上坡 禁止 行人通行 禁止 向左转弯 禁止 向右转弯 禁止直行 禁止 向左向右转弯 禁止直行 和平向左转弯 禁止 直行和向右转弯 禁止掉头禁止超车 解除 禁止超车 禁止车辆 临时或长时停放

禁止车辆 长时间停放 禁止鸣喇叭禁止宽度限制高度限制质量限制轴重 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停车检查停车让行减速让行会车让行 指示标志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和向右转弯 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 立交直行和 左转弯行驶 立交直行和 右转弯行驶 环岛行驶 单行路 (向左或向右) 单行路 (直行) 步行鸣喇叭最低限速干路先行会车先行 人行横道右转车道直行车道 直行和右转 合用车道 分向行驶车道 公交线路专用车 道 机动车车道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行驶非机动车车道允许掉头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常用

道路交通标志大全图 警告标志I指示标志I禁令标志I指路标志I旅游标志警告标志

有人看守无人看守 铁道道口铁路道口 叉形符号 注意 非机动车 事故易发路段慢行施工 A AAnA |/?\ 注意危险斜杆符号 左右绕行左侧绕行右侧绕行 指示标志 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 立交直行和立交直行和 左转弯行驶右转弯行驶 JE F 环岛行驶 单行路 (向左或向 右) 单行路 (直 行) 步行鸣喇叭直行车道 直行和右转 合用车道 分向行驶车道公交线路专用车道机动车行驶

? 机动车车道 允许掉头 禁令标志 禁止直行 禁止 解除 禁止掉头 禁止超车 直行和向右转弯 和平向左转弯 禁止超车 非机动车行驶 非机动车车道 禁止 禁止 禁止 禁止通行 禁止驶车 机动车通行 载货汽车通行 三轮车通行 禁止 禁止 禁止 禁止 禁止 小型客车通行 拖、挂车通行 拖拉机通行 农用运输车通行 二轮摩托车通行 禁止 禁止 禁止人力 禁止人力 禁止 非机动车通行 畜力车通行 货运三轮车通行 客运三轮车通行 人力车通行 禁止 禁止 禁止 禁止 禁止直行 骑自行车上坡 行人通行 向左转弯 向右转弯 禁止车辆 长时间停放 禁止鸣喇叭 禁止宽度 限制高度 限制质量

( O 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停车检查停车让行减速让行 禁止车辆禁止禁止骑自行车下会车让行限制轴重 临时或长时停放向左向右转弯坡 环形交叉路口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禁止某轮两种车 通行 禁止大型客车通 行 禁止某轮两种车禁止大型客车通 通行行 额义道班J■[平谷31班 道路管理分离 S203 □Z) 冋曰三 PnrVIrr r IrnI 国道编号省道编号县道编号行驶方向 交叉路口预告交叉路口预告十字交叉路口十字交叉路口十字交叉路口十字交叉路口丁字交叉路口丁字交叉路口环形交叉路口 分岔处分岔处地点距离避车道 [H J 丸车站飞机蠕(PEXE 指路标志四地名著名地点行政区划分界 9Λ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交通管理:是指用交通法规、交通工程措施、交通安全教育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及道路使 用进行执法管理和交通治理的统称。交通控制:是采用交通信号,使道路交通系统中,交通流进行控制,从而畅通有序的运行。区别和联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均是为了改善交通运行状况,解决交通拥堵、事故及污染等问题而对道路和道路上人和车辆进行管理,但是管理依据和采取的手段不同,交通管理的依据是交通法规,采取的手段是交通工程措施和交警;交通控制的依据是交通规律,采取的手段是交通信号和ITS技术。 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分离原则(方法:空间、时间上的分离)、限速原则、开流原则、节源原则。 3.通行权:在平面分离上,行人和车辆在各自的道路上有通行的权利 4.先行权:各种车辆与行人在指定平面和时间内拥有通行权的前提下,对车辆、行人在通行先后次序 上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第二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论 1.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目的:都是改善交通运行状况,对象也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但依据交通 管理是交通法规,而交通控制是交通规律,它们的手段交通管理是交通工程措施和交警,而交通控制是交通信号和ITS技术。两者的对象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人。 2.交通法规的执行(交通工程师与交通法规):交通工程师必须认清自己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神圣职责。 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巡查并从现场管理人员处获取管辖范围内道路交通的现状,并掌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清除足以引起交通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 3.交通立法的目的:维护基本的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以此判 断事故责任。 4.行车视距:汽车行驶中,发现障碍物能及时采取措施的最小距离。 5.驾驶人视野随车速的增加反而降低 6.85%位地点车速(最大限制车速)15%位地点车速(最低车速)50%(中位车速) 7.控制行驶车速的方法:法规控制(措施:交通信号、标志、标示等)心理控制、工程控制(措施: 设置障碍迫使降低车速) 8.单向交通:该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控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分类:固定性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 时间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 9.变向交通:不同的时间上变换某些道路上的行驶方向和行车种类的交通。分类:方向性变向交通、 非方向性变向交通。 10.禁行管理的种类:时段禁行、错日禁行、车种禁行、转弯禁行、质量禁行。 11.停车需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车辆使用引起)、基本停车需求(车辆保有引起) 12.停车配件的制定原则:前瞻性原则、弹性原则、生态性原则。 13.路边存车是指:道路沿侧石行车道上的机动车停存、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 14.路外停车场出入口布置:1.出入口远离交叉路口、2.出入口不应面向交通性干道,最好设置在次路或 干路上。3.出入口分开。4.最好“右进右出”。 15.停车需求管理:在适度的停车设施规模下,控制停车需求总量,通过减少分散需求,使供给与需求 达到相对平均的状态,将停车需求增长控制在社会能接受的范围下。 16.停车需求管理处理三方面矛盾:1.有限的停车设施与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之间的矛盾。2.有限的城市 空间与不同类型的停车设施之间的矛盾。3.停车需求的有限刚度和无限弹性的矛盾。 17.人行横道应设置于驾驶员容易看清,且尽量靠近交叉口。 18.交通需求管理的基本措施:1.控制车辆拥有。2.控制车辆使用。3.合理城市规划。 第三章路口与路段交通管理 1.视距三角形: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的,它是以最靠近道路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 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的轴线和交点为顶点,以停车视距为边长所构成的三角形。 2.全无控制交叉口,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重要地位,且具有相同的通行权的两道路相交,由于车流 较少,从而不设管理手段的交叉口。 3.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次路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的一种交叉口。 4.平面交叉口管理原则:1.减少冲突点。2.控制相对速度。3.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4.分离冲突 点和减少冲突区。5.选取最佳周期。 5.停车让行标志与减速让行的区别在于:停车让性具有强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