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原创押题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最新】高考原创押题卷(二)文综-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有“中国石都”的美誉,明朝嘉靖年间当地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20世纪90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靠山吃山,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进行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市场。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的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材产销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交通C.市场D.技术

2.近年来,云浮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材荒料的主要原因是

A.国外荒料品质好B.本地石料面临枯竭

C.靠近荒料进口地D.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3.与云浮相比,福建水头镇石材产业发展的优势是

A.产业基础雄厚B.技术工艺领先C.消费市场广阔D.海陆交通便利

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区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市中心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较低

C.市中心轨道建设,占用土地

D.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的改造

5.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近高新工业区,环境优美

D.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6.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A.人民广场附近为中心商务区

B.住宅的租赁价格只与交通有关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东部

D.城市规划导致高、低级住宅区分化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被称为河曲或蛇曲,通常形成于地势相对平坦,河流落差不大的草原、湿地等区域。长江上游通天河发育着一种另类蛇曲——嵌入式蛇曲(如下图)。但由于通天河段已经规划了多座水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枢纽,通天河蛇曲景观将遭受“灭顶之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持续抬升―平原河流流水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B.平原河流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稳定―通天河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垂直下切

D.通天河河谷地带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作用下泥沙堆积

8.通大河段孕育有丰富的水晶内生矿床,图示①②③④地表最有可能捡拾到水晶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通天河段水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枢纽建设,除给蛇曲景观带来“灭顶之灾”外,

带来的影响还有( )

A.玉树以下河段的泥沙搬运能力明显上升

B.通天河段的水质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C.玉树下游乌东德等水电站年发电量锐减

D.通天河段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

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的绝对值。下图为湟水位置示意图及湟水流域2000—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湟水流域人均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先减小后扩大

11.据图推断,湟水流域各项人均生态赤字变化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退化造成的

B.人均林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

C.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及草原病虫鼠害造成的

D.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湖、降水增加造成的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新】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主席从“喜欢吃来自拉美地区的地瓜土豆”说起,借喻中国的发展要扎根亚太。马铃薯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其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下图为秘鲁地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1)利马APEC峰会期间多云雾天气,试解释原因。

(2)分析秘鲁地形和降水对该国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3)说明秘鲁南部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4)你是否赞同在秘鲁南部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地区之一。该谷地黄土分布广泛,呈条带状,黄土厚度自西向东先逐渐增厚后变薄,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下图中,图甲为伊犁地区地形地貌图,图乙为伊犁地区黄土层分布状况。

(1)说明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根据材料推断伊犁河谷黄土层的成因并说明理由。

(3)分析伊犁河谷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14.14.【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庐山风景区内宾馆大部分集中在海拔940~1240米的地方,占其总量的98.6%。下图中,图甲为庐山风景区宾馆与交通分布图,图乙为不同坡度等级宾馆分布图。

分析庐山风景区内宾馆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15.【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水体导电率(EC值),常用来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一般情况,水体污染越重,EC 值越高。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全长415千米,发源于抚顺市东部,自东向西,依次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中、灯塔、辽阳、台安、海城、大洼、大石桥、营口等县市,最后于营口市西西炮台注入辽东湾。下图示意浑河流域EC值空间变化。

分析浑河流域EC值空间变化特点,并推测于台测点EC值异常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3.D

【分析】

1.根据材料,云浮在明嘉靖年间“靠山吃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可知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主要是依靠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发展起来的,所以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原料。A正确。

2.云浮石材加工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开发历史早,石料资源面临枯竭问题,为了获得加工原料,开始从国外进口,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国际石材荒料品质高的信息,A项错;根据材料中“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可知云浮距离荒料进口地较远,C项错误;石材荒料质量重,运费高,且云浮位于粤西山区,需要公路运输,故从国外进口石料会增加运费,从而增加成本,D项错误。

3.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在改革开放后才兴起,产业基础不如云浮的,A项错误;由于其生产时间短,生产经验和工艺水平不如云浮的,B项错误;云浮和水头镇石材产业都主要依靠国际市场,二者相差不大,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福建水头镇的石材产业依托厦门港强势崛起”,加上其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陆路交通运输发达,可知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便利的海陆运输,D项正确。

4.D

5.B

6.A

【解析】

4.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特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为发挥中心商务区功能,必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旧城改造,住宅区、工业区外迁,导致人口外迁。

5.根据图中交通线分布状况可知,人民广场附近是市中心区;从住宅租赁价格来看,古北社区为高级住宅区,其所处位置除交通便利外,环境还比较优美,读图可知,该社区位于市中心附近;虽从图中找不到高新工业区和山水的信息,

但高级住宅区除了有交通优势外,环境好是其另一个普遍的优势。

6.根据交通线分布状况可知,人民广场附近是市中心,应为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根据上题的解析可知,住宅的租赁价格与交通、环境有关;住宅租赁价格较低的地区多是交通不便或靠近工业区的地方,据此可推断工业主要分布在该城市北部和南部;城市高、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收入高低分化。

7.B

8.A

9.B

【分析】

7.蛇曲先通过凹岸冲刷、凸岸堆积形成于平原地形,后遇到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下切,而河流的流动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中,因此能在保留原有蛇曲形态的同时一直下切到岩石中,形成嵌入式蛇曲。

8.①地位于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有利于外力侵蚀、搬运的水晶石在此堆积积累。②和④位于高山,不利于水晶石的形成,③位于河流凹岸,凹岸冲刷不利于水晶石在此堆积。

9.水库拦水截沙,玉树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降低;众多水电站截流,水体交换变得困难,水质会下降;众多水库调蓄洪水,增加了玉树以下河段枯水期的水量,则下游水电站的发电量会增加;库区由于蓄水,沿岸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增加。

10.C

11.C

【分析】

10.

读材料可知,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为负值时,才出现生态赤字;其负值的绝对值越大,生态赤字就越大。故读图可知,人均草地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赤字呈减小趋势,人均林地未出现生态赤字。通过图示还可以看出,由于水域的变化幅度较小,不容易判断其绝对值变化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但由图来看其呈现为较直的线,所以肯定不会是先减小后扩大的趋势(人均水域生态赤字实际呈扩大趋势)。

所以选C。

11.

人均耕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粮食量减少),减少了对耕地的依赖性,耕地生态足迹减小,其次是由于高新农业技术的应用,单产量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使耕地生态赤字减小;生态退耕、“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导致林地生态足迹有所增加;人均草地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们传统习惯,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增加了对畜牧产品的消费,其次是过度放牧加上病虫害、鼠害的影响,导致草地退化,沙地面积增多,草地的生产力降低;人均水域生态赤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生态多样性减少,水域减少,生态赤字的扩大。所以选C。

12.(1)距海近,水汽充足;受秘鲁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为云雾;寒流与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大气稳定,浓雾不易扩散。

(2)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导致东西陆上交通联系不便;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多山地降水,形成众多河流,为西部平原提供水源;山脉相对高度大,河流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山地面积广大,利于发展林、牧业;东北部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是热带雨林气候区,利于发展林业;西部平原面积狭小,气候干旱但有众多河流,是种植业、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答出四点即可)

(3)南部属于高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赞同。理由:扩大种植规模,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收入;当地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该地马铃薯质量高,市场需求量大。

反对。理由:该地为山地,进一步开垦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毁林垦荒,破坏森林,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

【详解】

(1)雾的形成主要从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稳定的大气结构及微风等方面分析。利马靠近海洋,水汽充足,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且沿海寒流经过,形成稳定的逆温层,不利于雾的扩散。

(2)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地形和降水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对农业、人口、城市及交通分布的影响来分析。

(3)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分析其气候优势。因马铃薯喜冷凉,故气候优势在于地势高,气温低;根据降水分布图,秘鲁南部降水少,故其气候优势是光照充足,日温差大。(4)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理由和观点相符即可。赞同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主要从规

模效应、经济收入、种植历史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回答;反对,则主要从进一步开垦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等方面回答。13.(1)伊犁河谷两山(脉)夹峙,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进入

,降水较多;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北面有高山阻挡冬季风,冬季相对温暖。

(2)成因:风力沉积。

理由:该地地处西风带,盛行偏西风,而沙尘主要产生于该地上风地带(中亚沙漠的东部)

;黄土层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上游的河流阶地、丘陵及山麓地区,河流下游黄土层较薄甚至没有;黄土颗粒从西向东逐渐变细。以上情况说明该地的黄土层多不是流水沉积而成,而是风力挟带沙尘遇到山地阻挡沉积形成的。

(3)地形以山地为主,坡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春季积雪融水量大,夏季山地降水丰富;黄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

【解析】(1)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山脉走向、地势高低三方面思考。北侧有山脉阻挡冬季风;河谷向西开口,有利于西风进入;地势东高西低,利于形成地形雨;山地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变化大。

(2)根据沙源位置和当地盛行风向可知,黄土层分布在沙源地的下风向,可判断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理由可以从风向、黄土层分布位置及厚度、黄土颗粒大小等方面来分析。

(3)根据地形条件和黄土层分布可知该地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泥石流等。其自然成因可从地形、地质、降水、黄土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特征:宾馆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海拔940~1240米、坡度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著名景点等附近,呈点状分布。

原因:作为夏季避暑胜地,海拔高度适宜处气温适宜,且地处阳坡,风光优美;海拔940~1240米范围内,坡度小且较为宽阔,利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地处主干道附近,旅游景点多,客流量大,游客集中。

【解析】分布特征主要从宾馆的整体分布状况和局部分布状况分析,其成因可从地形、交通、旅游景点等方面来分析。

15.变化特点:由上游到下游,水体集聚的污染物总体增加,EC值总体升高;从清源上至出库口,沿途污染源少,EC值较低;进入抚顺市和沈阳市后,污染物排入增加,EC值升高;流出沈阳市后,由于水体稀释和自净作用等,EC值有所降低。

原因:于台测点EC值异常升高,可能是汇入高污染河流,或是测点在高浓度污水排污口附近。

【解析】首先读图得出EC值总体变化趋势,再结合横坐标分析图示各采样点EC 值变化情况、对应的河流上下游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并考虑一些可能的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