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失眠症经验

合集下载

浅谈疏肝健脾安神法治疗失眠

浅谈疏肝健脾安神法治疗失眠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6 . 2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2 — 0 0 1 3 — 0 2
失眠, 表 现 为不 易入 睡 , 或 睡 中反 复 苏 醒 , 或 早 醒 不 能 够再 现肝 郁 化 火 的证 型 , 子病 及 母 故 又 可 引 起 心 火 炽盛 , 火为热邪,
药 出版社 , 1 9 9 9 , 8 : 1 1 2 .


【 4 降 刘坤. 吴鞠通医学全书・ 吴鞠通案『 M 1 . 第1 版. 北京: 中国中医
药 出版 社 , 1 9 9 9 , 8 : 3 4 4 .
浅谈疏肝健脾安神法治疗失眠
许 平 刘 岩
关 键词 : 疏 肝健 脾安 神法 ; 失 眠

l 3
细, 二两 ) 、 龟板( 炙, 四两 ) 、 枸杞子( 四两 ) 、 当归( 炒黑 , 四两 ) 、 肉
苁蓉 ( 六两 ) 、 小茴香( 炒黑 , 四两 ) 、 鹿 角胶 ( 六两 ) 、 沙苑蒺藜( 二 两) 、 补骨脂( 四两 ) 、 人参( 力 绵者 以九 制洋 参 代之 , 人 参 用二 两 , 洋 参用 四两 ) 、 杜仲( 二两 ) 。 上 味极 细末 , 炼 蜜为 丸 , 小 痦 子大 , 每服 二 钱渐加 至 三钱 。 大 便溏 者 加莲 子 、 芡实 、 牡蛎 各 四两 , 以蒺 藜 、 洋 参熬 膏法 丸 。 淋 带 者 加桑 螵蛸 、 菟 丝子 各 四两 。瘕 久聚 少腹 痛者 , 去补 骨 、 蒺藜 、 杜仲 , 加 肉桂 、 丁香 各二 两 。 吴鞠 通 的 以上 医案 , 体 现 了他诊 治 月经病 重 视奇 经八 脉 的思 想, 为后世 月 经病 从奇 经八 脉论 治树 立 了榜样 。

张永华教授运用中药药对治疗失眠经验

张永华教授运用中药药对治疗失眠经验

2020年12月第27卷第23期张永华教授运用中药药对治疗失眠经验卢晶晶 陈佳飞 张永华(指导)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张永华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情志病的诊治,尤其是治疗失眠,现将其治疗失眠常用中药药对总结如下:1 经验药对1.1 疏肝理气养血类 张师指出,从肝的生理病理功能来看,肝藏魂,魂归于肝则寐。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而肝郁失疏,气血不畅,则血不舍魂,常可表现为精神抑郁、心神不宁或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脉弦等肝郁气滞之象。

张师对于临床上胸胁脘腹胀痛,表情沉默,手足不温者,常用药对有柴胡—白芍、郁金—石菖蒲。

柴胡—白芍: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有发表升阳作用,善治往来寒热,疏肝解郁。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炒白芍药性缓和,善于养血敛阴。

柴胡与白芍配伍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之四逆散。

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柴胡以疏肝之阳,通达气机,芍药以泻肝之阴,和血通痹,两药配伍,一升一敛,调理气机。

张师发现,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富,很少出现单纯阳虚的四肢不温,多为气机郁滞于内,不得畅达所致。

柴胡配白芍,外走少阳之阳,内走厥阴之阴,则肝胆疏泄之性遂,厥可通也。

常用剂量:柴胡10g,炒白芍15g。

郁金—石菖蒲:郁金味辛、苦,性寒;有活血祛瘀、行气解郁之效,善治气滞血瘀之证。

石菖蒲味辛,性温,芳香之品,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之效,善治痰浊蒙蔽之证。

张师临床上运用郁金—石菖蒲治疗郁证疗效颇佳。

研究发现,以郁金—石菖蒲药对为基础的加味菖蒲郁金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有效率高达94%[1]。

常用剂量:郁金10g,石菖蒲10g。

1.2 调和阴阳类 《灵枢经·大惑论》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张师指出,卫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阴阳交谓之泰,昼精而夜瞑;若卫阳不能入阴,阴阳不交谓之否,则不得寐。

作者单位:311201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消化内科(卢晶晶、陈佳飞);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张永华)通信作者:卢晶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从而导致人们心血与肾精过度亏虚,出现心肾不交之象。

王维昌教授从心肝肾辨治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

王维昌教授从心肝肾辨治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

王维昌教授从心肝肾辨治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
张健;蒋高锋;王硕琪;李红梅;张福利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24(52)2
【摘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王维昌教授本于医经,归于临证,认为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病基础是肾精不足,天癸衰竭;中心环节为冲任虚衰,肝郁血虚;根本因素在于心血不足,神失所养,且“肾-天癸-冲任-神”司“七七”妇女寤寐之机。

临证循“形神共调,安神为要,治养结合”的治疗理念,合脏腑辨治,应用自拟方天癸汤加减以补肾益癸安神、自拟方新七七汤加减流肝健脾安神、自拟方加味舒肝汤加减补益肝肾安神、自拟方归脾养血汤加减养心补益安神,并主张治养结合,预调为先,以达“不药”法治。

临证从心肝肾辨治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张健;蒋高锋;王硕琪;李红梅;张福利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田丽颖教授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经验撷菁
2.王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撷菁
3.周亚滨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
4.崔向宁教授从心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
5.运用经方辨治围绝经期失眠症临证撷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朱祝生教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

朱祝生教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2卷第26期 -83-朱祝生教授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Experience of Professor Zhu Zhusheng in treating insomnia by relieving theliver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唐桂华朱祝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20)26--02【摘要】朱祝生教授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要和心、肝有关,肝郁血虚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受病之所。

老师临症50多年,审证求因,狠抓病机,辨病、辨症与辨因相结合,临床治病推崇“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重视肝对人体气机条畅作用,提出治疗失眠需重视肝的疏泄和调养,疏肝调肝、兼以养血安神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疏肝解郁法;失眠;朱祝生;经验总结【Abstract】Professor Zhu Zhusheng believes that the onset of “insomnia”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heart and the liver. Liver depression and blood deficiency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mechanism of the disease, and the liver is the source of the disease, and the heart is the place to suffer from the disease.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er catharsis and recuperation, which can be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Keywords】The Shugan Jieyu method; Insomnia; Zhu Zhusheng; Experience summary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26.031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或“不寐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等。

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法

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法

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法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许红张雯静患者严重失眠、精神抑郁或焦虑,同时并胃脘胀闷不适,或胀痛、或嘈杂、泛酸、或嗳气频作。

临床辨证为?不寐为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在逐年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王翘楚教授通过近20 年的临床研究,创建了具有中医睡眠疾病诊疗特色和优势的临床新学科,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新的学术观点,并对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它精神疾病主张“从肝论治”。

王翘楚在临床上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新观点。

五脏皆有不寐不寐,古籍文献记载多以心主神明为中心,而涉及肝、脾、肾相关脏腑证候而立法处方用药,临床辨证常见因心不藏神,则神不守舍而致不寐,或因心神不安而致肝郁化火,或因心血不足,脾不统血或运化失司,则表现心脾二虚,或因心火过旺,肾水不足,而致水不济火,则出现心肾不交,而历代文献尚未见记载因心神不安而波及肺的证候表现,也无这一方面基本方药。

王翘楚教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常因感冒热退后,精神过劳或因情志不悦而致咳嗽难眠,数月不愈者,症见呛咳阵作,咽痒无痰,时升火,辄晚为甚,夜卧难寐,或早醒多梦,一夜睡2~4 小时。

白天情绪急躁,心烦易怒。

口干,便燥,苔黄,舌偏红,咽红(+),脉微弦数。

其病因病机乃由于外感余邪未清,再加肝郁阳亢化火,反侮其肺金,致肺阴耗伤,则肺失清肃,肝亢犯肺,气火有余,故呛咳不已,经久不愈,当属“肺病不寐”。

故在临床上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新观点。

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和其它精神疾病主张“从肝论治”。

从肝论治法我们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近5000 病例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发病因素多有情志因素参与,临床表现有六多六少现象(即精神亢奋者多,精神衰弱者少;气血旺盛者多,气血虚弱者少;无外邪感染者多,有外邪感染者少;中壮年人较多,老年人较少;因精神情志因素合并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多,单纯因体质因素先天不足,无其他加杂疾病者少;中医辨证实证者多,虚证者少)的特点,遂立从肝论治法治疗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躯体疾病、精神疾病。

失眠从肝论治临床观察-曲大纯

失眠从肝论治临床观察-曲大纯

205第16卷 第5期 2014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5 May,2014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认可,比起西医药治疗占有优势,其安全性高,副作用低,疗效显著,能给广大的患者解除心理及身体上的疾患,帮助女性患者顺利平稳的度过围绝经期[4-6]。

此外也应该增强心理治疗,对这一时期的女性进行知识的宣讲,帮助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女性患者顺利平稳度过这一时期。

◆参考文献[ 1 ] 程颖莲,莫端豪,练坚贞,等.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J ]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 15 ):2110-2112.[ 2 ] 张兰. 浅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J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 ( 4 ):8-9.[ 3 ] 丁立忠,傅鹰.性激素补充疗法指南类文献的系统性综述[ J ]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 ( 5 ):264-271.[ 4 ] 鲁雅娟,魏睦新.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型探讨与名家经验[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 ( 3 ):610.[ 5 ] 孙津津,周菲菲.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概述[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 ( 4 ):860.[ 6 ]孙雪艳,傅萍,李芳,等.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 ( 9 ):1930.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迁,以及人生活压力的改变,失眠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引起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失眠多与情志、精神因素有关,常因精神兴奋、情绪焦虑而发病。

失眠本身不会对人产生器质性损害,但是由担心失眠而引发的焦虑、恐惧情绪则会造成人体机能紊乱,所以失眠原因中患者“心因”占很大因素。

名医治疗肝郁脾虚失眠的经典案例

名医治疗肝郁脾虚失眠的经典案例

名医治疗肝郁脾虚失眠的经典案例一、病症描述某女性患者,芳龄50岁,因失眠问题长期困扰,每晚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甚至出现夜间多次醒来的现象。

经常感到疲倦、乏力,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工作。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其肝郁气滞,脾胃功能失调,属于肝郁脾虚型失眠。

二、名医治疗患者在求医问诊后,获得了名医的治疗。

经过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汤剂调理,针灸调理,运动疗法及心理辅导,患者的失眠症状逐渐得到缓解,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恢复。

三、中医药疗法1. 中药汤剂调理名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为患者配制了一剂独特的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及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理。

汤剂中包含了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助于调理患者的肝郁气滞状况;同时还添加了益气健脾的中药材料,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患者每日按时服用中药,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睡眠情况有所好转。

2. 针灸调理名医对患者进行了针灸调理,选取了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通过调理气血,调和肝郁,患者的失眠症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针灸调理不仅可以调理气血,而且还有助于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改善失眠症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运动疗法患者在名医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等,帮助调理和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

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4. 心理辅导名医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排解情绪,释放压力,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心理辅导,患者的情绪得到了舒缓,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四、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入睡情况和睡眠质量明显提升,白天精神状态也有所恢复。

并且,通过定期复查,肝郁气滞和脾虚的情况也得到了较好的调理和改善。

五、结语以上案例是名医在治疗肝郁脾虚失眠患者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中医药及综合治疗,可以有效调理失眠问题,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来说,合理的中医治疗是很有必要和有效的。

王翘楚从肝论治失眠症371例总结

王翘楚从肝论治失眠症371例总结

王翘楚从肝论治失眠症371例总结李林艳【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2(034)011【总页数】3页(P1605-1607)【关键词】失眠症;从肝论治;中医疗法;名医经验;王翘楚【作者】李林艳【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失眠专科,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230.531;R241.6;R249王翘楚为全国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教授从医60余年,以《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研究“昼开夜合”的花生叶治疗失眠症和有关药学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五脏皆有不寐”学说,并立从肝论治失眠症,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上的新理论、新观点,同时创建了中医睡眠疾病新学科,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范畴,历代医家多以心论之,立法多以养心安神或交通心肾为治。

王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失眠症与20年前有很大差别,采用中医传统的“从心论之”之法常不能取得满意效果。

王教授根据《内经》“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及肝藏魂,主情志,喜条达,恶抑郁等观点,在临床上主张从肝论治失眠症,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观点,以平肝解郁、活血安神之法辨证加减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确有较好疗效。

兹将笔者于2011-03-01—2011-05-31期间随师临诊记录在案的371例失眠症患者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1 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按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和《精神病学》[2]中关于失眠症定义和诊断标准确诊。

主诉是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睡眠易惊醒,自觉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睡后感到不适或疲乏,或白天思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白天出现精神疲乏不振,或头晕头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

分型:起始型,经常性睡眠不足,卧床难寐,需1 h以上方能入睡;间断型,睡眠中间断2次以上,且多梦烦扰,睡不安宁;终点型,早醒于希望醒来之前,提早1 h以上,醒后不能再入睡;彻夜型,通宵不能入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