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护士腰背伤应急预案

护士腰背伤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长时间站立、搬运患者、搬抬重物等原因,容易发生腰背损伤。为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 1. 保障护士在发生腰背损伤时的及时救治和康复。 2. 降低护士腰背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 3. 加强护士对腰背损伤的预防意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预案组织与职责 1. 成立护士腰背伤应急处理小组,由护理部、医务科、康复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宣传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执行预案。 3. 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对腰背损伤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4. 康复科负责制定腰背损伤康复方案,指导护士进行康复训练。 5. 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预案,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四、预案内容 1. 报告与核实 (1)护士发生腰背损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2)护士长核实情况,确认损伤程度,必要时请医务科协助。 (3)医务科组织专家对损伤进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2. 救治与处理 (1)对轻度损伤的护士,可采取休息、药物治疗、局部热敷等方法进行治疗。 (2)对中度损伤的护士,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3)对重度损伤的护士,需住院治疗,进行专业康复治疗。 3. 康复与回归 (1)康复科根据护士的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护士在康复期间,应严格按照康复方案进行训练,提高腰背部的功能。 (3)康复结束后,护士需经过医务科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回归工作岗位。 4. 预防与教育 (1)加强护士腰背损伤的预防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护士腰背部的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3)优化工作环境,降低护士在工作中腰背损伤的风险。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 1. 护理部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预案。 2. 各科室护士长定期向护理部报告预案实施情况,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3. 护理部根据预案实施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确保预案的落实。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护士腰背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腰背痛健康宣教

腰背痛健康宣教
04 按摩:使用专业手法或按摩器,按摩腰部 肌肉和穴位,缓解疼痛和紧张
生活习惯调整
1
保持良好的 坐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 保持同一姿

4
保持良好的 睡眠质量, 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2
保持适当的 运动量,如 散步、游泳、
瑜伽等
5
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 抑郁等负面
情绪
3
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 食和过度饮
等疾病引起
3
神经性疼痛:由神经损伤或 病变引起,通常表现为刺痛、
灼痛等
4
肌肉骨骼疼痛:由肌肉、骨 骼或关节损伤或病变引起,
通常表现为酸痛、胀痛等
持续时间
急性腰背痛: 持续时间较短, 通常在1-2周 内缓解
01
复发性腰背 痛:疼痛反 复发作,持 续时间不定
03
02
04
慢性腰背痛: 持续时间较 长,通常超 过3个月
加强锻炼
1
定期进行有氧 运动,如慢跑、 游泳、瑜伽等
3
保持良好的姿 势,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一姿

2
加强核心肌群 的锻炼,如平 板支撑、俯卧
撑等
4
定期进行腰部 按摩和拉伸, 缓解肌肉紧张
和疲劳
避免久坐久站
保持正确的坐
1
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保
2
持同一姿势
定期起身活动, 3 伸展身体
使用合适的座椅 4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桌,保持 舒适的工作环境

6
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 时发现和治 疗腰背痛问

腰背痛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姿势
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级职称7人;硕士 2人,博士 10人*问卷内容效度SCRS 为0902*
122 调查方法 先征得被调查医院护理部主任同 意,然后由经过培训的3 名调查人员分别前往医院, 在护理部当场用Excel随机函数法抽取临床科室及 护士"然后与各科护士长联系,取得同意后请护士长
护理学杂志2020 年2 月第35 卷第3 期
+60 +
JournalofNursingScience Feb 2020 \ol]35 No]3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曾佳琪1 !袁乾2 !田凌云1 !王丽倩1 !高慧敏1 !粟亚男1 !李映兰1
Occ19-'ion-00oA6-c39-in in n1)s(s!'8(in/01(ncin:/-c'o1i%g?u%$Fa%g 1i9ia%$Kao 'uiEi% $)u-a%a%$1i-i%g0a%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627名护士采用自制'护士职业性腰
劳、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3 个条目* 将问卷采用邮件方式发给相关专家函询* 函询
专家共12人,其中湖南省10人,海南省1 人,上海市 1人"三级综合医院7人,高等医学院校5 人"护理专 业%护理教育, 护理管理&6 人, 公共卫生专业%职业工 效学,伤害预防,流行病&3 人,临床医学专业%运动医 学,脊柱外科,重症医学&3 人"副高级职称5 人, 正高
收稿:2019 - 09 - 08;修回:2019 - 10 - 17
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有效调查627 人,男38 人,女589 人"年龄20"55%28 93士5 79&岁"护龄 1"37 年,平均762 年*职称!护士163 人,护师329 人,主管护师119 人,副主任护师16 人*婚姻!已婚 323 人,单身304 人*

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腰椎病

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腰椎病

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腰椎病
1、腰的保护:睡床要软硬适中;避免腰部受风寒湿的侵袭,避免腰部长时间处于同种姿势,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劳损。

2、正确用腰:搬抬重物的时候先下蹲,用腰时间过长时改变腰的姿势,多做腰部活动,防逐渐发生劳损,因工作性质而用腰过度或已产生轻度劳损时,
应避免劳损进一步加剧而最终引起腰椎退变。

3、腰部保健运动:坚持腰的保健运动,经常进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动,使腰椎始终保持生理应力状态,加强腰肌及腹肌练习。

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强可增加
腰椎的稳定性,对腰的保护能力加强,防止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

4、体育运动适度为宜:体育运动可能对脊柱形成冲击力、挤压力,极度旋转、屈曲等运动都会给腰椎造成损伤,引起退变早发或加重。

明白了这些机理,有助于人们选择和调节体育运动。

5、减少腰部长期的超负荷压力: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人员平常应当加强对腰部的正确使用和保健。

注意
工作时腰部的正确姿势;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腰部受到
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缓腰部肌肉和椎间盘的劳损。

6、腰痛患者减少工作量:已经有腰痛症状者,应当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腰痛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工作,绝对休息,而且,最好能卧床休息。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在预防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在预防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在预防I C U 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1)A p pl i c a t i o no f l u m b a r b a c km u s c l ee x e r c i s e i n p r e v e n t i o no f l o wb a c k p a i n i n I C Un u r s e s田素斋,唐丽梅,宁文杰T i a nS u z h a i ,T a n g L i m e i ,N i n g W e n ji e (A f f i l i a t e dS e c o n dH o s p i t a l o f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H e b e i 050000C h i n a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在重症监护病房(I C U )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择河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107名I C U 护士,视觉疼痛评分(v i s u a l a n a l o g sc a l e ,V A S )大于4分,有与职业相关的腰背痛史大于3个月,将107名I C U 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㊂干预组给予每次30m i n 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和20m i n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30m i n 人体力学知识培训㊂干预前㊁干预3周㊁干预12周和干预24周采用V A S 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㊂[结果]干预12周与干预24周时干预组V A 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01)㊂[结论]腰背部肌肉锻炼操能有效缓解I C U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㊂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腰背部肌肉锻炼操中图分类号:R 473.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26.02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9B 326603 腰背痛是指由于背部及与背部有关的腿部疼痛(位于胸7~骶1及臀部)症状所导致的活动不适(包括酸㊁麻㊁胀㊁痛和活动受限),并除外肿瘤㊁骨折㊁感染所致的腰背痛[1]㊂d E r r i c o 等[2]研究表明,护士是发生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危群体,一般人群腰背痛的年患病率为15%~20%,而护士则高达50%以上,58%的护士因腰背痛离职㊂K a m i o k a 等[3]的研究发现,护士的腰背痛具有高发生率㊁高致残率㊁高离职率㊁低诊治率的特点㊂瑞士一家医院65.8%的医务人员患过腰背痛,其中61.3%的人腰背痛持续时间长达1年,重症监护病房(I C U )护士腰背痛的患病率为40%~90%[4]㊂国内研究表明,护士一天工作中有25%的时间处于弯腰或其他腰部受限的工作姿势[5]㊂而I C U护士搬抬病人的机会增加,为病人输液㊁注射等护理工作大多是弯腰动作,更易发生腰肌劳损和急性腰肌损伤㊂I C U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为87%,其中7%的人因腰背痛离职[6]㊂由于腰背痛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因此要寻找有效的腰背痛干预方法,药物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但是由于费用高昂和效果有限,越来越多的人寻求非药物的干预方法,包括教育㊁培训搬运病人的方法㊁机械装置的使用㊁伸展锻炼计划㊁学会放松技巧㊁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改变生活方式等㊂B o r g e s 等[6]研究结果表明,推拿训练在减轻护理人员腰背痛方面效果良好㊂台湾一项研究表明,伸展运动能有效减轻护士腰背痛,增强自我效能感[7]㊂虽然锻炼能很好地减轻腰背痛,但是I C U 护士腰背痛是由工作引起的,操作不规范,姿势不正确等,这就需要相关知识的培训㊂S m e d l e y 等[8]研究表明,人体工学知识培训在减轻护士腰背痛方面效果不明显㊂一项日本的研究表明,讲课和伸展运动相结合的培训对减轻养老院女性照顾者腰背痛效果不明显[3]㊂本研究拟通过腰背部肌肉锻炼操观察其在减轻I C U 护士腰背痛方面的效果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河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107名I C U 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干预组55人,其中男11人,女44人;学历:专科39人,本科及以上16人;职称:护士30人,护师16人,主管护师9人㊂对照组52人,其中男7人,女45人;学历:专科38人,本科及以上14人;职称:护士28人,护师16人,主管护师8人㊂纳入标准:腰背痛史大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 i s u a l a n a l o gu s s c a l e ,V A S )评分大于4分;自愿加入本研究㊂排除标准:一直在服用镇痛药;因腰背痛做过手术;孕妇㊂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不会对参加者身体㊁心理及社会关系等造成伤害,所有资料均保密,并与参加者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 研究方法1.2.1 培训内容 对照组只进行30m i n 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干预组给予每次30m i n 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和20m i n 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㊂人体力学知识培训采用P P T 的形式,包括人体力学㊁重心等概念和扩大支撑面㊁降低重心㊁用最小量的肌力做功等省力原则㊂腰背部肌肉锻炼操的设计是在康复专家㊁运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的,并且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对腰背部肌肉锻炼操的录像制作者予以登记,登记号为国作登字2013V 00098383㊂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时由研究者亲自演示10m i n,然后由参加者回示,再由研究者一一指导,要求干预组每位参加者在下班后按照每周至少3次每次20m i n 进行锻炼,将腰背部肌肉锻炼操的D V D 视频发给干预组成员㊂在本研究开始之前,2名研究人员练习了2个月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并且证明此体操的内部一致性评定等级为100%㊂1.2.2 评价指标 V A S 常被称为尺度法,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 A S 卡㊂这是为简化疼痛测试1)为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130146㊂㊃6623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S e pt e m b e r ,2014V o l .28N o .9B调查表应运而生的,方法为:使用一长线或一把标尺(一般长为10c m ),0端代表无痛,10c m 端代表剧烈疼痛,让病人用笔在长线或者标尺无刻度的一面标出最能反映出自己疼痛程度的位置,评估者根据病人标注的位置记录分值并评估其疼痛的程度㊂评价方法:1分~3分(1c m ~3.9c m )为轻度疼痛,4分~6分(4c m ~6.9c m )为中度疼痛,7分~10分(7.0c m~10.0c m )为重度疼痛㊂该方法灵敏度高,信效度检验良好[9]㊂于干预前㊁干预3周㊁干预12周㊁干预24周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㊂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见表1㊁表2)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项目干预组(n =55)对照组(n =52)χ2值P性别 男11(20.0)7(13.5)0.8130.407 女44(80.0)45(86.5)年龄 20岁~22(40.0)24(46.2) 26岁~18(32.7)14(26.9)1.9240.218 31岁~14(25.5)11(21.2) 36岁~40岁1(1.8)3(5.8)最高学历 专科39(70.9)38(73.1)1.6450.312 本科及以上16(29.1)14(26.9)职称 护士30(54.5)28(53.8) 护师16(29.1)16(30.8)0.0310.967 主管护师9(16.4)8(13.4)工作年限 <1年9(16.4)10(19.2) 1年~26(47.3)25(48.1)2.4090.586 5年~10(18.2)8(15.4) 10年~10(18.2)9(17.3)每月夜班频率 ɤ5次11(20.0)10(19.2) 6次~25(45.5)26(50.0)1.9580.586 10次~19(34.5)16(30.8)体重指数 <18.5k g /m 29(16.4)7(13.5) 18.5k g/m 2~38(69.1)37(71.2)1.3570.350 24.0k g/m 2~8(14.5)8(15.4)腰背痛程度 中度43(78.2)40(76.9)1.2530.278重度12(21.8)12(23.1)表2 两组不同时点V A S 评分比较(x ʃs)分组别人数干预前干预3周干预12周干预24周干预组554.1ʃ0.83.7ʃ0.62.9ʃ0.61) 2.1ʃ0.71)对照组524.2ʃ0.53.9ʃ0.13.5ʃ0.83.2ʃ0.4t 值-1.653-1.523-4.631-5.078P 0.0650.0750.0240.0011)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㊂3 讨论I C U 是危重病人聚集的场所,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仪器设备集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导致护士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生理和心理将承受巨大压力[10]㊂护士长期处于职业紧张状态,容易患腰背痛[11]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周时两组腰背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属于身体锻炼行为,行为学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 T M )指出,人的行为的改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过程[12]㊂3周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时期,而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包括一系列相关因素的改变㊂从现今行为到期望行为的转变是一个包含阶段性转化的动态过程㊂干预12周时及干预24周时两组V A 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V A S 评分低于对照组,是因为3周后初步形成良好习惯,坚持做腰背部肌肉锻炼操,使疼痛得到缓解;而对照组V A S 评分改变不明显㊂对照组只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行为方面的改变,这说明在习惯养成之后,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行为方面的改变效果会比较显著㊂行为之后如紧接着强化,则行为会被强化[13];在3周形成习惯之后,通过培训使腰背部肌肉锻炼操得到强化,本研究的培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培训指导,在平时可以通过腰背部肌肉锻炼操D V D 视频进行锻炼,从而强化锻炼行为,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㊂说明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体操在减轻腰背痛方面效果明显㊂目前的行为学理论的结果评估可以分为两类:长期效益和即时效益[14]㊂即时效益在本研究中是指通过腰背肌锻炼体操的指导使护士形成良好的习惯,长期效益体现在通过锻炼使护士腰背痛减轻㊂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 C T )研究表明,通过水疗干预腰背痛,随访周期为6个月,3个月时疼痛评分和致残率均下降[15]㊂南非的一项研究表明,孕妇坚持10周特定的锻炼能使腰背痛减轻,同时疼痛强度下降[16]㊂一组M e t a 分析结果显示,短期内核心稳定性锻炼在减轻腰背痛方面优于一般锻炼方式,通过6个月的随访,核心稳定性锻炼能有效减轻腰背痛并且提升护士身体机能,通过长期的随访表明锻炼可减轻疼痛[1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V A S 评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组内比较有差异;对照组V A S 评分总体也呈现下降趋势,但组内比较无差异㊂这说明单纯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在减轻腰背痛方面效果不明显,这与S m e d l e y 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4 小结本研究设计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是减轻腰背痛的有效方法㊂腰背肌锻炼体操是针对腰背痛的非药物的干预方式,本研究把腰背肌锻炼体操录制成D V D ,每位干预组成员一份视频,工作之余以及下班后都可以锻炼,既方便又有效㊂本研究一共选取河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7名I C U 护士,随访期为24周,建议做一个更广的横断面研究,将随访期延长至1年~2年㊂本研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非常连续的收集资料,主要是由于I C U 护士工作时间固定,工作量大㊂参考文献:[1] 徐建国,师南峰,冯惠根,等.铸造工人腰背痛流行病学特征[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3):146149.[2] d E r r i c oA ,V i o t t i S ,B a r a t t i A ,e t a l .L o wb a c k p a i n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p r e s e n t e e i s ma m o n g h o s p i t a ln u r s i n g s t a f f [J ].J O c c u p H e a l t h ,2013,55(4):276283.[3] K a m i o k aK ,O k u i z u m iH ,O k a d aS ,e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l o wb a c k p a i n i n f e m a l e c a r e g i v e r s i nn u r s i n g ho m e s a pi l o t t r i a l b a s e d o n m u l t i c e n t e r r a n d o m i z a t i o n [J ].E n v i r o n H e a l t h y Pr e vM e ,2011,16(2):97105.㊃7623㊃护理研究2014年9月第28卷第9期中旬版(总第478期)[4] K a r a h a nA ,K a vS ,A b b a s o gl uA ,e t a l .L o wb a c k p a i n :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a s s o c i a t e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m o n g h o s p i t a l s t a f f [J ].J o u r n a l o fA d -v a n c e dN u r s i n g,2009,65(3):516524.[5] 卢子英,熊萍萍,虞献敏.I C U 护士腰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 ].现代护理,2004,10(2):105106.[6] B o r g e sT P ,G r e v e J M ,M o n t e i r oA P ,e t a l .M a s s a g e a p pl i c a t i o n f o r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l o wb a c k p a i n i n n u r s i n g s t a f f [J ].R e vL a tA mE n f e r -m a ge m ,2012,20(3):511519.[7] A l e x a n d r eNM ,d eM o r a e sMA ,C o r r êaF i l h oH R ,e t a l .E v a l u a t i o no f a p r o g r a m t or e d u c eb a c k p a i ni nn u r s i n gpe r s o n n e l [J ].R e v S a u d eP u b l i c a ,2001,35(4):356361.[8] S m e d l e y J ,T r e v e l y a nF ,I n s k i p H ,e t a l .I m p a c to f e r g o n o m i c i n -t e r v e n t i o no nb a c k p a i na m o n g n u r s e s [J ].S c a n dJ W o r kE n v i r o n H e a l t h ,2003,29(2):117123.[9] 李漓,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5051.[10] 张继平,王爱军,张淑君,等.I C U 护士工作压力源㊁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8):14.[11] 唐丽梅,田素斋,殷立士,等.护士职业性腰背痛与职业紧张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2013,35(11):17151717.[12] P r o c h a s k a J O ,R e d d i n g C A ,E v e r eK E .T h e t r a n s t h e o r e t i c a lm o d -e l a n ds t a g e sof c h a ng e [M ].S a nF r a n c i s c o :J o s s e y B a s sP u b -l i sh e r s ,1997:6183.[13] 陆荣林.用行为塑造理论规范学生行为[J ].江苏教育,2011,10:5051.[14] 薛贵,革奇.内部动机㊁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2(1):69.[15] G r e m e a u x V ,B e n a ïm C ,P o i r a u d e a uS ,e t a l .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b e n e f i t s o f l o wb ac k p a i n p a t i e n t s ed u c a t i o nw o r k s h o p sd u r i n gs p a t h e r a p y [J ].J o i n tB o n eS pi n e .2013,80(1):8287.[16] K l u g e J ,H a l lD ,L o u w Q ,e t a l .S p e c i f i ce x e r c i s e s t o t r e a t p r e g -n a n c y r e l a t e d l o wb a c k p a i n i naS o u t hA f r i c a n p o pu l a t i o n [J ].I n t JG y n a e c o lO b s t e t ,2011,113(3):187191.[17] W a n g X Q ,Z h e n g J J ,Y uZ W ,e t a l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r e s t a -b i l i t y ex e r c i s ev e r s u s g e n e r a l e x e r c i s e f o r c h r o n i c l o wb a c k p a i n [J ].P l o sO n e ,2012,7(12):520522.作者简介 田素斋,副主任护师,博士研究生,单位: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唐丽梅单位: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宁文杰单位: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㊂(收稿日期:20140208;修回日期:20140614)(本文编辑范秋霞)单纯性超滤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病人的护理1)N u r s i n g c a r e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e I c a r d i o r e n a l s y n d r o m e t r e a t e dw i t h s i m pl eu l t r a f i l t r a t i o n 李雪梅,刘 岩L i X u e m e i ,L i uY a n (G u a n g z h o uC i t y Re d C r o s sH o s p i t a l /F o u r t hA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M e d i c a l C o l l eg e o f J i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d o n g 510220C h i n a )摘要:[目的]总结Ⅰ型心肾综合征(C R S )行超滤(U F )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㊂[方法]选择行超滤治疗的Ⅰ型C R S 病人35例,采取负责超滤的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士同心力衰竭护士联合护理的护理模式㊂比较U F 前后病人心率(H R )㊁收缩压(S B P )㊁舒张压(D B P )㊁24h 尿量㊁中心静脉压(C V P )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 p O 2);比较超滤前后病人呼吸困难评分,血清钾㊁乳酸㊁肌酐(S C r )㊁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 T p r o B N P )及超敏肌钙蛋白T (h s c T n T )水平;超滤前㊁超滤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 V E F )㊂[结果]35例病人院内死亡5例(14.3%)㊂存活病人超滤治疗后H R ㊁C V P ㊁血清钾㊁乳酸㊁S C r ㊁h s c T n T 及N T p r o B N P 水平显著降低(P <0.001);24h 尿量㊁S p O 2㊁呼吸困难评分及L V E F 显著改善(P <0.001);S B P ㊁D B P 无明显变化(P >0.05)㊂超滤过程中无显著低血压发生㊂[结论]通过血液净化中心专科护士与心力衰竭护士联合护理的模式,可以根据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㊁血压㊁生物标记物及血容量状况及时调整超滤方案,从而避免超滤引起的不良反应㊂关键词:心肾综合征;超滤;联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4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96493.2014.026.02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4)09B 326803 临床上将心力衰竭和肾衰竭并存㊁并互为因果的状态称之为心肾综合征(c a r d i o r e n a l s yn d r o m e ,C R S )㊂2008年R o n c o 等[1]更新了C R S 定义,即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上的紊乱,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慢性病变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慢性病变㊂这个定义强调了心肾交互关系,并被随后A D Q I (A c u t eD i a l y s i sQ u a l i t yI n i t i a t i v e)组织的一个国际共识研讨会采用㊂Ⅰ型C R S 即急性心肾综合征,表现为心功能急性恶化导致的急性肾脏损伤,高容量负荷㊁利尿剂抵抗㊁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是主要表现,借助体外血液净化装置,利用超滤(u l t r a f i l t r a t i o n ,U F )减轻容量超负荷和肺淤血越来越受到心内科医生的关注和指南的推荐[2]㊂Ⅰ型C R S 病人病情危重,血液净化中心的专科护士很少受过心血管专业系统化培训,因此,本研究拟总结血液净化中心的专科护士联合心力衰竭护士共同参与护理的经验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 2013年10月诊1)为2012年度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科技攻关专项,编号:2012J 4300072㊂㊃8623㊃C H I N E S E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S e pt e m b e r ,2014V o l .28N o .9B。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李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ꎬ广西南宁㊀530021)[摘要]㊀对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综述ꎮ总结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ꎬ包括环境㊁心理㊁生理㊁职业㊁个体因素以及缺乏相关护士职业性损伤的防护ꎬ探讨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防护措施ꎬ包括改善工作环境㊁关注护士心理健康㊁加强培训㊁建立规范流程及上报机制ꎬ改善设施及使用防护用具㊁编制预防手册㊁开设瑜伽减压课堂等ꎬ为完善并制定预防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规范流程及措施提供参考ꎮ[关键词]㊀护士ꎻ职业性腰背痛ꎻ护理安全ꎻ预防[中图分类号]㊀R47ꎻR598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文章编号]㊀1001-5639(2020)01-0122-03doi:10.3969/j.issn.1001-5639.2020.01.041㊀㊀WHO对于腰背痛的定义为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1]ꎬ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ꎬ可放射影响下肢活动ꎮ护士是腰背痛发生的高危人群之一ꎬ有研究表明ꎬ我国护士腰背痛患病率高达92.4%ꎻ国外研究显示ꎬ因职业性腰背痛离职的护士高达58.0%[2 ̄4]ꎮ护士腰背痛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㊁工作态度㊁职业改变ꎬ同时也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5]ꎮKamioka[6]等研究表明ꎬ护士腰背痛具有高发生率㊁高致残率㊁高离职率㊁低诊治率的特点ꎮ作为一种护士高发的职业性疾病ꎬ近年来逐渐成为护士职业健康的关注焦点ꎮ本文就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相关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ꎮ1㊀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现况㊀㊀由于护士的工作特性ꎬ在日常工作中护士的腰背部经常处于超强度负重或被迫长期处于某个姿势ꎻ加上工作中护士需要经常弯腰或在搬抬病人时腰背部突然受力ꎬ主动肌群发生强烈收缩ꎬ都会对护士腰背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ꎮ有研究表明ꎬ职业性腰背痛是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ꎬ护理人员职业性腰背痛的平均发生率为75.9%[7]ꎬ导致缺勤率高达14.2%[8]ꎬ是造成22~55岁职业人员工作能力下降㊁职业生命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9 ̄10]ꎮ由于我国护士的自我防护观念单薄ꎬ造成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诊治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ꎬ导致护士的生活及工作质量㊁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护理安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ꎮ在国外ꎬ职业性腰背痛是最古老和最常见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ꎮ早在1713年就有学者研究腰背痛的问题[11]ꎬ并且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建档研究中心已将护理列为40种最易引起与紧张相关疾病的职业之一[12]ꎬ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13]ꎮ国外文献显示ꎬ护士腰背痛年患病率为73.0%~76.0%[14]ꎬ10%的护士每年因腰背疼痛缺勤累计超过4周ꎬ甚至导致离职等[15]ꎬ严重威胁劳动者的健康㊁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16]ꎮ2㊀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相关因素2.1㊀工作环境因素㊀在我国ꎬ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门急诊拥挤现象以及病房加床现象严重ꎬ使得护士的工作空间变狭小ꎮ病床拥挤㊁间距不合理等均可导致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必须采用弯腰等被动姿势ꎮ有研究表明ꎬ科室布局不合理㊁病床紧张等因素ꎬ使护士工作量过大ꎬ是护士腰背痛患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17]ꎮ在荷兰有学者指出ꎬ工作空间狭小ꎬ物品不易触及ꎬ这些因素限制了工作姿势ꎬ增加了腰背负担ꎬ从而导致腰背痛的发生[18]ꎮ因此ꎬ护士发生职业性腰背痛的环境因素值得关注ꎮ2.2㊀社会心理因素㊀护理工作对临床护士的要求较高ꎬ在现今的医疗环境下ꎬ护士每天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ꎬ而且还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ꎬ导致护士严重的焦虑㊁紧张心理ꎬ从而容易导致相关肌群紧张ꎬ这也是护士职业性腰背痛高发的原因之一ꎮ在我国ꎬ护士普遍有职业压力感ꎬ崔敬爱等[19]的研究表明ꎬ高强工作压力更倾向于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ꎮ而Mitchell等[20]的观点也指出ꎬ心理因素与腰背痛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ꎮKeeley等[21]也发现ꎬ来自工作焦虑的心理因素与腰背痛的发生呈正相关ꎮ可见ꎬ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是护士职业性腰背痛高发的诱因ꎬ而护士腰背痛对其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ꎬ二者相互作用ꎬ存在双向反馈循环ꎮ2.3㊀生理及个体因素㊀目前ꎬ国内外的临床护士以女性为主导群体ꎬ有着女性的特殊生理特点ꎬ如年龄㊁健康状况㊁生育㊁流产等ꎮDomenech等[22]指出ꎬ个体因素ꎬ如生育史㊁吸烟等也与慢性腰背痛有关ꎮ尤其是育龄期女护士怀孕期间ꎬ其腰背部需要更大力量支撑上半身的重量ꎬ多数人在怀孕前未掌握正确的保健知识ꎬ导致女护士腰背痛的风险比男护士高ꎮ而男性护士由于性别特点ꎬ加上社会㊁家庭责任等因素ꎬ其腰背痛发病率也逐渐呈现上升趋势ꎮ而且随着年龄与护龄的增长ꎬ其腰背痛发病率也呈一定的增长趋势ꎮTrinkoff等[23]认为ꎬ护士在工作最初5年的腰背痛发病率最高ꎬ随着年龄增长ꎬ其总体发生率会增高ꎮ因此ꎬ生理个体因素导致的护士腰背痛干预措施应尽早实施ꎮ2.4㊀职业因素㊀临床护士每天面对繁重的护理工作ꎬ许多护理操作不仅需要护士经常弯腰或长时间处于一个被动的静止姿势ꎬ还要从事搬运重物及病人等重体力工作ꎬ这些都增加了护士腰背部的负荷ꎮMitchell等[24]指出ꎬ弯腰操作和搬运患者是腰背痛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ꎬ超过65%的护理学生和75%的护士将其作为最严重的危险因子ꎮRodriguez等[25]也认为ꎬ护士发生腰背痛与重体力活动密切相关ꎮ在我国ꎬ由于护理工作繁忙ꎬ尤其在手术室㊁急诊科等特殊科221室ꎬ往往护士都是在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之后才自觉腰背不适ꎬ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ꎬ高度的集中度使得护士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腰背部采取保护姿势ꎬ也是导致护士腰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ꎮ张春燕等[26]研究指出ꎬ94.99%的护士在工作中不能有意识地应用正确姿势保护腰部ꎮ由于护理工作长期以一种不良的姿势完成ꎬ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护士腰背部疼痛及损伤ꎮ2.5㊀缺乏相关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的培训㊀从护理学学生到临床就职护士ꎬ所接受的关于护士职业性损伤防护的培训甚少ꎮ康庆华等[27]的调查显示ꎬ有91.5%的护士在参加工作后未接受过力学原理相关知识培训ꎮ导致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能用正确的姿势对自身进行保护ꎬ这也暴露除了医院在培训方面的不足ꎮ3㊀防护措施3.1㊀改善工作环境㊀改善工作环境ꎬ为护士在工作中提供足够的护理操作空间ꎮ合理利用空间ꎬ将护士常用的物品放置在可及之处ꎬ减少和避免护士在护理操作中过度或过多的弯腰或采取不良的身体姿势ꎬ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肌肉和骨骼损伤ꎮ弹性排班ꎬ使夜班护士得到足够的休息ꎬ而良好安全的工作氛围ꎬ可以减缓护士的心理压力ꎮGershon等[28]指出ꎬ融洽安全的组织文化ꎬ在降低护士腰背痛的发生及护士离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ꎮ王丽等[29]认为ꎬ营造医院安全文化的氛围能增加护士的工作满意度ꎬ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ꎮ因此ꎬ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ꎬ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ꎬ也能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ꎮ3.2㊀关注护士心理健康㊀面对高强度的护理工作ꎬ护士常感到身心疲惫ꎮ有研究表明ꎬ造成临床护理人员腰背部损伤的因素除了职业性因素外ꎬ还与护理人员心理需求㊁工作控制及社会支持息息相关[30əꎮ因此ꎬ给予同伴支持和及时的心理干预ꎬ能使护士的情绪得到舒缓ꎬ并通过适当的情绪宣泄ꎬ可减轻护士职业压力和倦怠感ꎬ利于护士身心健康ꎮ3.3㊀加强培训建立规范流程㊀许多护士在工作中常需要搬运患者或者从事重体力等工作ꎬ且由于职业防护的缺乏ꎬ导致护士常以不合理的姿势完成常规工作ꎬ极易损伤腰肌及椎间盘ꎬ导致腰背痛[31]ꎮ而掌握相关力学原理知识ꎬ可以减轻劳动强度ꎬ减少工作中腰背部肌肉的负担ꎬ避免腰背痛的发生[32]ꎮ因此ꎬ将相关知识的培训作为新职工入职培训的内容ꎬ并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开展ꎬ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ꎮ莫文娟等[33]建议将防护内容纳入护理院校的课程中ꎬ从根本上促进防护效果ꎮ㊀㊀目前ꎬ很多国家如美国㊁英国㊁日本等都制定了关于安全搬运患者的法律或者规范的操作流程ꎬ此外澳大利亚的医院制定了 不准徒手搬运 的规定ꎬ在预防腰背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34]ꎬ使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下降了71%ꎮ3.4㊀建立上报机制㊀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纳入职业防护体系ꎬ建立并完善护士身体损伤上报机制ꎬ有利于护士腰背痛职业性不良事件的总结和分析ꎬ提出有效的改进和预防措施ꎬ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ꎬ促进护士身心健康ꎮ3.5㊀改善设施及使用防护用具㊀对护理用具进行改良ꎬ设计出省力㊁方便使用的护理工具ꎬ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ꎻ改善病房环境设施ꎬ如可根据护士身高调节的病床及操作台ꎬ可有效避免护士形成强迫体位[35]ꎮ购置协助病人翻身及移动的工具(过床器㊁超滑翻身单)等[36]ꎬ能够有效降低护士操作的复杂性ꎬ避免护士搬运患者和移动患者时腰背部受累并达到节力原则ꎮ穿戴防护用具ꎬ如腰带㊁背带等ꎮKamioka等[37]指出ꎬ通过使用背带ꎬ可降低护士腰部的最大角速度和感知腹外压的变化ꎬ从而保护腰部ꎬ尤其适合弯曲角度小的作业ꎬ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腰背痛十分重要的措施ꎮ由此可见ꎬ使用省力㊁方便的护理用具及穿戴防护用具ꎬ可以有效降低护士腰背痛的发生ꎮ3.6㊀编制腰背痛预防手册㊀在澳洲ꎬ阿尔弗雷德医院编制的BackSmart手册中ꎬ讲述了协助病人向床头移动㊁协助病人翻身侧卧㊁协助病人从平卧改为坐位㊁协助病人过床等操作中辅助用具的选择及操作中省力和保护腰背部的方法等内容ꎮ但我国目前尚无此类规范化手册ꎬ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预防腰背痛手册的内容ꎬ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ꎬ制定编写出我国护士腰背痛预防手册ꎬ并在国内进行推广使用ꎮ3.7㊀开设瑜伽减压课堂㊀习练瑜伽可将压力对个人的影响降至最低ꎬ有规律的习练体式和呼吸控制可以加强神经系统ꎬ帮助人们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状况ꎬ成为最有效且最自然的解压疗法[38]ꎮ近年来ꎬ瑜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ꎮ美国疼痛协会制定的指南提出ꎬ对于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无法缓解的慢性腰痛ꎬ医护人员应考虑推荐瑜伽作为辅助疗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39]ꎮ瑜伽不仅能缓解精神压力ꎬ还能缓解慢性疼痛ꎮ由此可见ꎬ有必要开设瑜伽减压课堂ꎬ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和肌肉劳累ꎮ4㊀小结㊀㊀临床护士每天直接面对各种重症病人ꎬ工作负荷大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身心疲惫的状态ꎬ严重影响护士的健康ꎮ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已成为全球问题ꎬ这不仅对护士的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ꎬ还会威胁到患者的安全ꎮ我国已进行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调查及分析ꎬ但如何做好护士职业防范ꎬ并制定规范流程及防范措施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㊁促进护士身心健康㊁提高护理质量ꎬ仍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去思考ꎮ[参考文献][1]㊀EhqichGE.Lowbackpain[J].BulletinoftheWorldHealthOr ̄ganizationꎬ2001ꎬ81:671 ̄676.[2]㊀PAKBAZMꎬHOSSEINIMAꎬAEMMISZꎬetal.EffictinenessofthebackschoolprogramonthelowbackpainandfuncitonaldisabilityofIraniannurse[J].JExercRehabilꎬ2019ꎬ15(1):134 ̄138. [3]㊀王秀兰ꎬ任洁琼ꎬ刘静.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6ꎬ16(1):61 ̄64. [4]㊀ChrneyWꎬschirmerJ.Nursinginjuryratesandnegativepatientout ̄comes ̄connectingthedots[J].AAOHNJournalꎬ2007ꎬ(55):470 ̄475.[5]㊀d'ErricoAꎬViottiSꎬBarattiAꎬetal.Lowbackpainandassociated321presenteeismamonghospitalnursingstaff[J].JOccupHealthꎬ2013ꎬ55(4):276 ̄283.[6]㊀KamiokaKꎬOkuizumiHꎬOkadaSꎬetalꎬEffectivenessofinterver ̄ventionforlowbackpaininfemalecaregicersinnursinghomes:apilottrialbasedonmulticenterrandomization[J].EnvironHealthePrecMeꎬ2011ꎬ(16):97 ̄105.[7]㊀徐莹ꎬ任亚男.某院临床护士腰背痛相关职业性因素调查[J].护理学报ꎬ2010ꎬ17(6):23 ̄26.[8]㊀陈清清ꎬ黄丽萍ꎬ林小兰ꎬ等.泉州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腰背痛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ꎬ2010ꎬ10(7):490 ̄492.[9]㊀Gremeaux ̄VꎬBenamCꎬPoiraudeauSꎬetal.Evaluationofbenefitsoflowbackpainpatients'educationworkshopsduringspatherapy[J].JointBoneSpineꎬ2013ꎬ80(1):82 ̄87.[10]㊀李民ꎬ董军ꎬ陈珍ꎬ等.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3ꎬ12(2):76 ̄79.[11]㊀MastromatteoE.FromeRomramazzinitoOccupationalHealthTo ̄dayfrom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J].JOccupMedꎬ1975ꎬ17(5):289.[12]㊀HeimE.JobStressorsandCopinginHealthProfessions[J].Psy ̄chotherpsychosomꎬ1991ꎬ55(2 ̄4):90 ̄99.[13]㊀KnibbeJJꎬFrieleRD.PrevalenceofBackPainandCharacteristicsofthePhysicalWorkloadofCommunityNurses[J].Ergonomicsꎬ1996ꎬ39(2):186 ̄198.[14]㊀MaullꎬLaubliT.CourseoflowbackPainamongnurseALongitu ̄dinalstudyacrosseightyears[J].OccupationalandEnvironmen ̄talMedicineꎬ2003ꎬ60(7):497 ̄504.[15]㊀SalikYꎬOzcanA.Work ̄relatedmusculoskeletaldisorders:asur ̄veyofphysicaltherapistsinIzmir ̄Turkey[J].BMCMusculoskel ̄etDisordꎬ2004ꎬ5:27.[16]㊀GunnarBꎬAnderssonJ.EpidemiologicalfeaturesofChronicchro ̄niclow ̄backpain[J].Thelancetꎬ1999ꎬ354(14):581 ̄585. [17]㊀谢红真ꎬ潘绍山ꎬ王红.护士职业性腰痛的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ꎬ2001ꎬ36(12):935 ̄937.[18]㊀BosEꎬKrolBꎬStatLꎬetal.Riskfactorsandmusculoskeletalcom ̄plaintsinnon ̄specializednurseꎬICUnursesꎬoperatiomroomnur ̄sesandX ̄raytechnologists[J].InternationalArchivesofOccupa ̄tionalandEnvironmentalHealthꎬ2007ꎬ(80):198 ̄206. [19]㊀崔敬爱ꎬ金永哲.临床护士肌肉骨骼疾患与工作压力源相关性[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ꎬ2010ꎬ33(2):120 ̄122.[20]㊀MitchellTꎬO'SullivanPBꎬSmithAꎬetal.Biopsychosocialfactorsareassociatedwithlowbackpaininfemalenursingstudents:avross ̄sectional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 ̄iesꎬ2009ꎬ(46):678 ̄688.[21]㊀KeeleyPꎬCreedFꎬTomensonBꎬetal.Psychosocialꎬpredictorsꎬofhealth ̄relatedqualityoflifeandhealthserviceꎬutilizationinpeo ̄plewithchronislowbackpain[J].Painꎬ2008ꎬ(135):142 ̄150. [22]㊀DomenchJꎬSánchez ̄ZuriageDꎬSerura ̄OrtíEꎬetal.Impactofbi ̄omedicalandbiopsychosocialtrainingsessionsontheattitudesꎬbeliefsꎬandrecommendationsofhealthcareprovidersaboutlowbackpain: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Painꎬ2011ꎬ(152):2557 ̄2567.[23]㊀TrinkoffAMꎬLeRꎬGeiger ̄BrownJꎬetal.Longitudinalrelation ̄shipofworkhoursꎬmandatoryovertimeandon ̄calltomusculo ̄skeletalproblemsinnurses[J].AmericanJournalofIndusttialMedicineꎬ2006ꎬ49(11):964 ̄971.[24]㊀MithellTꎬOsllivanPBꎬAngusFꎬetal.Lowbackpaincharacteris ̄ticsfromundergraduatestudenttoworkingnurseinAustralia:across=sectionsurvey[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 ̄iesꎬ2008ꎬ45(3):1636 ̄1644.[25]㊀Rodriguea ̄AcostaRLꎬRichaydsonDBꎬLipscombHJꎬetal.Occu ̄pationalinjuriesamongaidesandnursesinacutecare[J].Jour ̄nalofIndustrialMedicineꎬ2009ꎬ52:953 ̄964.[26]㊀张春燕ꎬ于桂兰ꎬ李清敏ꎬ等.临床护士腰背痛职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ꎬ2011ꎬ4(5):130 ̄140. [27]㊀康庆华ꎬ吴雪.护士腰背痛现况调查及分析[J].民航医学ꎬ2007ꎬ17(4):30 ̄32.[28]㊀GershonRRꎬStonePWꎬZeltserMꎬetal.Organizationalclimateandnursehealthout ̄comesꎬintheUnitedStates:asystematicre ̄view[J].IndustrialHealthꎬ2007ꎬ45(5):622 ̄636.[29]㊀王丽ꎬ尚随君.护理人员腰背痛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ꎬ2011ꎬ26(9):95 ̄97.[30]㊀蔺红静ꎬ王玉洁ꎬ张志如ꎬ等.临床护理人员腰背部疼痛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ꎬ2007ꎬ21(9):2385 ̄2386.[31]㊀张春燕ꎬ于桂兰ꎬ李清敏ꎬ等.临床护士腰背痛职业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ꎬ2011ꎬ4(5):139 ̄140.[32]㊀益伟清ꎬ郭斌宏ꎬ张翠红ꎬ等.对护士进行职业腰背痛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ꎬ2012ꎬ12(2):8 ̄10. [33]㊀莫文娟ꎬ张平.护士肌肉骨骼损伤职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ꎬ2009ꎬ24(19):54 ̄57.[34]㊀MartinPJꎬHaveyJTꎬCulvenJFꎬetal.Effectofanursebackinju ̄rypreventionintercentionontherateofinjurycompensationclaims[J].JournalofSafeResearchꎬ2009ꎬ40:13 ̄19. [35]㊀谢国莲ꎬ苏嫦娥ꎬ王春营.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解放军医学杂志ꎬ2012ꎬ24(5):64 ̄66.[36]㊀赖文娟ꎬ黄小红ꎬ付芳ꎬ等.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ꎬ2015ꎬ29(9):3416 ̄3417. [37]㊀KamiokaKꎬOkuizumiHꎬOkadaSꎬetal.Effectivenessofinterven ̄tionforlowbackpaininthefemalecaregiversinnursinghomes:apilottrialbasedonmulticenterrandomization[J].EnvironHealthyPrevMeꎬ2011ꎬ16:97 ̄105.[38]㊀莫慧春ꎬ王冬审ꎬ译.艾扬格瑜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ꎬ2001:41 ̄46.[39]㊀ChouRꎬQaseemAꎬSnowVꎬetal.Clinicalefficacyassessmentsubcommitteeofthe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ꎻ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ꎻAmericanPainSocietyLowBackPainGuidelinesPanel.Diagnosisandtreatmentoflowbackpain:Ajoint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romtheAmericanCollegeofPhy ̄siciansandtheAmericanPainSociety[J].AnnInternMedꎬ2007ꎬ147(4):478 ̄491.421。

普外科护士腰背痛原因分析与对策

普外科护士腰背痛原因分析与对策

普外科护士腰背痛原因分析与对策目的:调查、分析普外科护士腰背痛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50名普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50名合同护士中,90%护士不同程度出现腰背痛,护龄与发病率呈正相关,36%护士认为腰背痛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只有12%护士因为腰背痛就医,护士认为腰背痛的因素排序前三位依次为长时间弯腰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最容易致腰背痛的操作排序前三位依次为搬动病人、翻身、倾倒引流液,只有28%护士表示接受过力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培训。

结论:护士的腰背痛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加强知识宣教,以降低临床护士的职业损害。

标签:护士;腰背痛;原因分析;对策腰背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状群或症状综合征[1],是成年人常见的疾患,护士患腰背痛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而护理工作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的身心健康可以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到病人的满意度,并且最终可以影响到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我院普外科护士腰背痛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护士职业损伤。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院普外科护士40名,样本纳入条件:1年护龄以上;排除有内脏器官牵涉痛、肾疾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引起腰背痛的疾病。

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28.75±2.42)岁。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年龄、护龄;②发生腰背痛的频率:从未出现、偶尔出现(每月不超1次)、经常出现(每月1-3次)频繁出现(超过每月3次);③腰背痛是否影响工作、生活;④是否因腰背痛就医;⑤发生腰背痛的因素(含5个小项目);⑥哪些操作容易致腰背痛(含6个小项目);⑦是否接受过力学原理的相关知识培训。

现场发放问卷,不记名答卷,现场收回。

腰疼护理措施

腰疼护理措施

腰疼护理措施引言腰疼是指腰部出现疼痛感受,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腰疼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

因此,了解腰疼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腰疼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腰疼问题。

1. 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是预防和缓解腰疼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保持正确姿势的建议:•当坐着工作时,要保持腰部挺直,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伏案工作。

•当站立时,分散重量,保持双脚平衡分布,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挺直。

•当提重物时,用膝盖而不是腰部来提起物体,尽量避免弯腰扭动身体。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对腰部的压力,帮助缓解腰疼症状。

2. 加强腰部肌肉腰疼通常与腰部肌肉无力或过度紧张有关。

通过加强腰部肌肉可以减轻腰部的负担,缓解腰疼症状。

以下是一些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方法:•躺在地板上,屈膝将双腿平放于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然后慢慢抬起胸部,收缩腹部肌肉,使腰部离开地面。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放松。

重复10次。

•趴在地板上,手肘撑地,将腰部抬起使上半身离开地面,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

重复10次。

请在进行腰部肌肉锻炼之前咨询医生或健康专家以确保安全。

3. 规律运动规律运动可以改善腰部的灵活性和强度,有助于减轻腰疼症状。

以下是一些适合腰疼患者的运动方式:•游泳:水中的浮力可以减少对腰部关节和肌肉的压力,提供舒适的锻炼环境。

•散步:每天进行30分钟的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

•瑜伽:柔和的瑜伽动作可以增加腰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保持规律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腰疼问题。

4. 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是常用的缓解腰疼症状的方法。

冷敷主要用于在腰部受伤或出现肿胀的情况下,通过减少血液流量和肌肉收缩来减轻疼痛。

热敷可以放松肌肉,增加血液流量,缓解腰部疼痛。

以下是使用热敷和冷敷的方法:•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湿毛巾,轻按腰部冷敷15-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医药杂志2012年5月第24卷第5期Med&Pharm J Chin PLA。Vo1.24.N0.5.Mav.2012 [2] 张秀丽,罗燕,杨相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对PICC血 栓形成的预警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 (10):1589—1591. [3] 焦妙蕊,郭艳塬,李景华.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致 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l3(17):92,96. [4]Tureotte S,Dube S,Beauchamp G.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re not superior to central venons catheters in the acute cal'e of surgical patients on the ward.[J].World J Surg,2006,3O(8):1605—1619. [5] Grove J R,Pevec W C.Venous thrombosis related to pe— 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Journal of Vascu— 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00,11(7):837—840. [6] 陈雅玫,石新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 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7,14(2):65—66. [7] 程艳,蔡欣,刘基巍.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J].临床肿 瘤学杂志,2010,15(4):376—379. [8]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89. [9] 石书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静脉血栓的相关因 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15):11—12. [10]王惠杰,张湘茹.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J].癌症进 展杂志,2006,4(1):39-46. [1 1]葛晓霞.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4):1"-2. [12]刘继周.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 [13]郭丽娟,张鸿雁,赵晓玉,等.超声技术在预防PICC所 致血栓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3):33—34. [14]Ruggeri Z M.Mechanisms initiating platelet thrombus for— mation[J].Thromb Haemost,1997,78(1):611—616. [15]Palevsky H I,Kelley M A,Fishman A P.Pulmonary thromboe mbolic disease[M]//Fishman AP(ed).Fish— man spul—monary diseases and disorders.New York:me Graw.Hill Co.1998:1297. [16]王绍霞.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干 预[J].中医学报,2010,25(4):622—623. [17]Nash E F,Helm E J,Stephenson A,et a1.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adults with cystic fibrosis『J].J Vasc Interv Radiol,2009,20(3):347-351. [18]刘莉,刘仲萍,魏文宁.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 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1l(6):242—244. [19]成芳,刘为红,鲍爱琴,等.9例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 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6B): 65-66. [2O]Kovacs M J,Kahn S R,Rodger M,et a1.A pilot study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urvival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daheparin)and warfarin without catheter removal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ex— 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The Catheter Study)[J].J Thromb Haemost,2007,5(8):1650—1653. (收稿时间:2012-03-09修回时间:2012 ̄3—27) 

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谢国莲,苏嫦娥,王春营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腰痛;背痛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192.6;R441.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140X(2012)05—0064-03 [DOI] 10.3969/j.issn.2095-140X.2012.05.023 

职业性腰背痛(the 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 OLBP)是人类脊柱最常见的疾病,是一种职业相关 性疾病,最基本的特点是腰背疼痛和运动受限,是造 成职业人员作业能力下降和职业生命质量降低的重 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普遍 存在腰背痛问题,护士患腰背痛的危险性是其他职 业女性的2.5倍…,发生率为75.9% ,导致缺勤 率高达14.2%[3 3,并且明显影响护士的职业表现。 庄一渝和严林娟 调查发现,100%的护士曾发生 过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且认为腰背痛影响睡眠和交 ICU 作者单位:075000河北张家口,解放军251医院 际,5%的护士认为腰背痛影响家庭生活。现将ICU 护士OLBP的形成原因和相关预防对策总结如下。 1 OLBP相关因素 1.1 工作性质调查显示,普通病房护士工作中每 天有25%的时间是处于弯腰或其他腰部受限的工 作姿势,ICU护士则达到36%E s]。翻身扣背,更换 床单,胸外心脏按压,穿刺注射等,这些操作都是 ICU护士的最常用的护理操作,长时间超负荷用力 姿势使腰肌疲劳而得不到放松,致使腰部肌力减弱。 由于ICU转运患者频繁,在成人病房中护士每天搬 运患者的重量为23~95 kg,有些甚至超过了 95 kg ,抬举或用力搬移重物及重体力劳动都会导 医药杂志2012年5月第24卷第5期Med&Pharm J Chin ,yo—1.—24,No. ! fdy.201 ——: 一. 致腰肌慢性积累性损伤和椎间盘突出,而缺少搬抬 患者的辅助设备(如翻身床、滑单等)更增加了腰背 痛发生的风险,易导致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1.2工作环境现在ICU病房多为中央空调层流 室,室内密封性好,护士进入病房后面对急危重症患 者抢救和护理,处于封闭环境中情绪得不到宣泄,这 就需要护士要有较强的自制力。ICU长期的噪声污 染,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各种仪器的报警声、 危重患者的呻吟声、人员的说话声等,这都使护士长 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吴映晖等 研究表明,处于 高风险职业紧张状态的护士患OLBP的风险是低风 险职业紧张状态护士的1.77倍。目前已证实女性 在压抑紧张的环境中,会导致肌肉紧张,痛觉敏感, 从而诱发腰背痛 。 1.3 自身因素 由于工作繁忙和任务繁重,护士经 常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只求尽快将工作完成,一天 的工作结束后才会发现自己腰酸背痛。张春燕 等 研究表明,94.99%的护士工作中不能有意识 的应用正确姿势保护腰部,而造成工作姿势不佳的 自身原因为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力学原理,就会导 致常规的工作以不合理的姿势完成,比如扭腰或者 挺腹等,而在负重时扭腰极易损伤腰肌及椎问盘,导 致OLBP。 1.4缺乏相关培训 康庆华和吴雪¨ 调查显示, 有91.5%的护士参加工作后未接受过力学原理相 关知识的培训,在教科书中虽有简短介绍,但并未得 到实际应用,导致在操作中自我保护意识及知识严 重匮乏,暴露了医院在此方面培训的严重不足。 2预防对策 2.1加强人体工程力学培训 人体工程力学强调 的是减少护理人员在工作时的自身负担,但并不否 认拿起重物时的负重感,另外,在减轻患者身体负担 的同时,能节省护理人员的力气。。 。有研究通过三 维静态生物力学模型对搬运患者的作业姿势观察分 析,结果表明腰 ~骶 椎间盘的压力最大,如果运用 人体工程力学原理指导搬运工作,能显著减轻护理 人员的腰背部损伤… 。ICU护士应掌握足够的知 识,特别是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合理利用力学原 理来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如双足分开站立,屈膝挺 胸,运用腹部及大腿较有力的肌肉,不要将重物远离 身体,尽量采取蹲位等,减轻工作中腰背部肌肉的负 担,避免腰背痛。加强人体工程力学原理的培训已 被公认为是减少护士OLBP的有效措施之一。因 此,建议医院及科室管理者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加 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降低 OLBP的发生率。 2.2建立护士身体损伤上报制度 医院应该建立 总体的医护人员损伤上报体系,但目前国内医院往 往注重针刺伤等院内感染的职业防护体系建立,而 忽视医院人员由于直接接触患者而导致的身体损 伤。为此,有必要对于上报体系进行完善,包括区分 是由于直接照顾患者,还是与照顾患者无关的原因 造成的损伤,是否造成骨骼肌肉损伤和发生损伤的 频率,对于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预 防和改进措施,降低OLBP发生率。 2.3改进护理工具及操作所需物品的高度及角度 适合的病床高度及处置中取物的角度决定了护理 人员在操作中必须弯腰。如病床过低,护士在处置 时不得不采用前屈的姿势,有时为了取物方便又不 得不弯腰扭转腰背部。研究发现,病床高度与护士 OLBP发生关系密切,病床高度为65 cm时OLBP发 生率最高,其次是90、50、80 cm t2]。因此,在选择医 用器械时应充分考虑医护人员的个体差异而选用简 便易行、可调节的、适应身高的床铺。在ICU病房, 手术室可设置搬抬患者的对接车、翻身床、放置肢体 架等,避免不必要的扭伤 。同时充分考虑工作空 间各种物品的摆放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根据生 物力学原理设计科学合理的升降式工作台,避免强 迫体位。 2.4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 有研究显 示,造成临床护理人员腰背部损伤的因素除了职业 性因素外,还与护理人员心理需求、工作控制及社会 支持息息相关 。护士的社会心理需求愈大,工作 控制度愈低,社会支持愈低,腰背部疼痛症状愈明 显。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以缓解由 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带来的职业倦怠。国外在这 方面的做法是开通“倾诉热线”,不定期地组织护士 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轻其职业压力和身 心疲惫感,从而提高职业满意度,维护身心健康。 2.5坚持身体锻炼 ICU护士加强自身的锻炼极 其重要,可针对性地做骶棘肌及腹肌的协同训练,如 俯卧位抬腿,抬头挺胸或飞燕点水,每天进行15~ 20 min的腰背肌、腿部肌肉的放松训练 ,以促进 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和渗出,加强肌肉、韧 带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增强腹部肌肉的力 量,从而减少OLBP的发生。 综上所述,ICU护士每天直接面对各种重症患 者,工作负荷大,身心压力长期处于紧张倦怠状态, OLBP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状 态较严重的问题。国内已有护士OLBP的流行病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