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坡稳定计算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推导验证

坝坡稳定计算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推导验证
坝坡稳定计算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推导验证

坝坡稳定计算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推导验证

以及规范缺陷导致理正软件的缺陷

闲逛的猪

前言

感谢水工网laoliu09,他的《理正边坡稳定总应力法计算严重错误!!!》引起了本猪的兴趣并进行深入探讨。感谢水工网付功云,没有他的推动我就不会深入研究下去。

本猪以前也仔细读过规范中边坡稳定计算的内容,十多年前还仿制过K-1,因此对计算中存在一些人为规定(比如有些工况计算同一区域分别计算抗滑力和滑动力时用的容重性质都完全不相同)的印象十分深刻,时间一久很多细节也淡忘了。这次重新推演,对边坡稳定有了新的认识。

鉴于坝坡稳定的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的概念与岩土的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存在着区别(个人认为,坝坡分析应叫有效应力指标法和总应力指标法才更贴切、无歧义),为方便读者,采用了下标分别区分水利和岩土的有效应力、总应力。

1 岩土工程总应力法

岩土和有效应力法

岩土

的基本概念

岩土工程的总应力法是指采用水土合算的方法。有效应力法是指采用水土分算的方法。即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

先给出不考虑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条分法基本公式。

总应力法

岩土:K=(CL+Wcosθtgφ)

Wsinθ

(1)

有效应力法

岩土:K=(C‘L+(W?U)cosθtgφ’)

(W?U)sinθ

(2)

式中:

K—稳定安全系数;

C—总应力法

岩土

的粘聚力;φ—总应力法岩土的内摩擦角;C′—有效应力法的粘聚力;φ′—有效应力法的内摩擦角;

L—土条滑弧长;

W—土条总重量;

U—孔隙水压力;

θ—土条滑弧中心角;

2 土工试验方法与指标

土工试验包括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分述如下:

(1)、直剪试验

直剪试验先用环刀将土体切削成标准土样制备土样(根据需要可以强制饱和)。土样放入直剪仪后,加压(或分级加压),一般加压为100、200、300、400KPa。如需固结,则通过观察加压后的沉降稳定情况(稳定标准为1小时变形量不大于0.005mm)。然后开动剪切仪上下盒错位剪切,快剪剪切速率为0.8mm/min,慢剪为0.02 mm/min。将剪切峰值或者剪切位移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前强度,绘制成图即可得抗剪指标。

从上面试验的过程,留意以下几点:

1)、实验中的原始孔隙水压力是为0,没有模拟岩土中的实际状态的原始孔隙水压力。

2)、快剪中在原始孔隙水压力为0的状态下加压的,其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快速加压,土骨架不能马上压缩,压力主要由孔隙水压力承担;二是剪切破坏,同样造成孔隙水压力的升高。

3)、固结快剪试验,原始孔隙水压力为0,试验时孔隙水压力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快速剪切土体变形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的升高。

4)、慢剪试验,孔隙水压力可基本上不产生升高。

5)、应该注意到,试验室的加载速度和工程中土的受荷速度还是存在区别的。

(2)、三轴试验

首先进行土样加工,切削成标准试块,然后进行强制饱和,将土样套上橡皮膜放入三轴仪中。加围压(σ3,传递顺序为水—>橡皮膜—>土样)。如需固结,则打开排水管让土样排水,直至孔隙水压力消散95%。再加轴压,此时不排水剪关上排水阀,排水剪打开排水阀;不排水剪加荷速度快,排水剪加荷速度慢。

根据破坏时的σ1和σ3,绘制应力路径图或应力圆图,得到抗剪参数。

从上面试验的过程,留意以下几点:

1)、实验中的原始孔隙水压力是为0,没有模拟岩土中的实际状态的原始孔隙水压力。

2)、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压σ3造成土体压缩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升高;二是快速加压σ1使土体变形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的升高。

3)、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孔隙水压力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快速加压σ1致土体变形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的升高。

4)、固结排水试验,孔隙水压力可基本上不产生升高。

5)、应该注意到,试验室的加载速度和工程中土的受荷速度仍是有很大区别的。

3、总应力法

水利试验指标及修正的总应力法

水利

稳定公式

从上述土工试验的方法可知,现行室内土工试验总应力

水利

指标是在初始孔隙

水压力为0的条件下测试的,它和初始孔隙水压力非0条件下总应力

岩土

指标有没有区别呢?我们先利用准确的有效应力指标,我们假定对细砂进行剪切试验(C=0),假定进行两次如下试验:

1)、初始孔隙水压力为0,试验到土条剪破则有:

T

1

= Ntgφ′

则总应法

岩土的内摩擦角:φ=atg T1

N

=φ′

2)、初始孔隙水压力为U,试验到土条剪破则有T

2

= (N?U) tgφ′= Ntgφ′- U tgφ′

则总应力法

岩土内摩擦角:φ=atg T2

N

?φ′

显然,存在较大原始孔隙水压力的时候,室内直剪和三轴试验的成果未经换算后是不能直接代入(1)式计算的。理正软件说明中列举了瑞典条分总应力法、简化毕肖普总应力法、JanBu总应力法、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总应力法机械套用直剪和三轴试验的参数直接用于水下土体的计算,都是错误的。

基于以上因素,为直接利用直剪和三轴剪试验,对于水下土体,应改用土条的初始有效应力替代总应力进行计算,可改成下式:

K=(CL+Wcosθtgφ)

Wsinθ

(3)

K—稳定安全系数;

C—直剪或三轴的总应力法

水利

粘聚力;

φ—直剪或三轴的总应力法水利内摩擦角;

L—土条滑弧长;

W—土条的有效重量,即对应产生有效应力的那部分重量;U—前期稳定孔隙水压力;

θ—土条滑弧中心角;

4、施工期和稳定渗流期的总应力法

水利和有效应力法

水利

(一)、总应力法

水利

为便于计算,我们作如下假定:不考虑土条间剪力的传递;滑弧形成后,滑动面的孔隙水压力与外坡水位(或地下水位)相同。土条有效重量则为:

W =r

湿h i+r

h i+r

h i(4)

式中:

r

湿

—浸润线以上土层的湿容重;

r

—浸润线以下、外坡水位以上的饱和容重;

r

—外坡(或地下)水位以下土层的浮容重;

h i—各计算土层的厚度;

将4式代入3式,有:

K=(CL+r

湿

h i+r

h i+r

h i cosθtgφ)

(r

湿

h i+r

h i+r

h i)sinθ

(5)

对比《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D.2.1—2,两式是一致的。

应注意,施工期计算时,应考虑施工速度快未固结、剪切破坏速度快未排水两个特点,应选取快剪和不固结不排水剪指标。

(二)、有效应力法

水利

总应力中,已经给出有效应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在滑动形成后,孔隙水压力不能及时消散,使有效应力不能及时增加。不能消散的水压力可按滑动形成前初始孔隙水压力和滑动形成后(沿滑动面可能形成渗漏带,使滑动面的水位与外坡水位相同)的孔隙水压力差值乘上不大于1的固结系数来计算。为了安全不考虑

水压力的消散,即取固结系数=1,因此条块中的未及时消散的孔隙水压力为

u0?r w Z;由于孔隙水压力完全垂直于底面,因此孔隙水压力不会产生下滑力;孔隙水压力垂直于底面,其产生的大小将为:

U

未消散=u

未消散

bsecθ=u

未消散

bsecθ=(u0?r w Z)bsecθ

式中:

U

未消散

—滑动面形成后未消散的总水压力;

u

附加

—滑动面形成后未消散的水压力强度;b—土条宽度;

u0—滑动面形成前孔隙水压力;

r w—水容重;

Z—外坡水位;

因此,有效应力法

水利

可写为:

K=(CL+(r

湿

h i+r

h i+r

h i cosθ?(u0?r w Z)bsecθ)tgφ)

(r

湿

h i+r

h i+r

h i)sinθ

(6)

对比《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D.2.1—2,两式是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时需要保证(u0?r w Z)>0,也就是前期孔隙水压力大、后期小,才存在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问题。有些工程师取Z值时会误取高水位,使计算成果不正确。

5、水位骤降期

对于水位骤降期,降落前浸润线和降落后浸润线之间的土体的饱和度,将会

大于天然状态下的饱和度,其土体容重我们用r

降来表示,明显有r

>r

> r

湿

则总应力法将改成:

K=(CL+r

湿

h i+r

h i+r

h i+r

h i cosθtgφ)

(r

湿

h i+r

h i+r

h i+r

h i)sinθ

(7)

有效应力法将改成:

K=(CL+(r

湿

h i+r

h i+r

h i+r

h i cosθ?(u0?r w Z)bsecθ)tgφ)

(r

湿

h i+r

h i+r

h i+r

h i)sinθ

(8)

注:u0为降落后的孔隙水压力(非稳定渗流工况)。

由于r

无法变动范围较大,无法事先知道,为安全起见,你们作以下简化

规定:计算滑动力时(分母),取r

降=r

,计算抗滑力时(分子),取r

=r

湿

惊奇的是,《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和DL/T5395—2007,两

个规范完全相同,连标点都没分别,电力的应该是抄袭水利的)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说明:有效应力法直接用6式;总应力法分子用库水位降落前的条块重(其中外坡水位以上部分用湿重)且计入未消散的孔隙水压力;分母用降落后的条块重。计入孔隙水压力显然不是有效应力法

水利

;而分子用降落前的条块重利用了坡外水位以上土体内的水重,将导致抗滑力产生虚假增加,显然使安全系数虚假增

大。从前述演算过程,本猪认为,从安全角度,总应力法

水利

和有效应力法均应分子采用降落后的条块重、分母采用降落前的条块重才较合适。至于规范原意究竟要如何处理,本猪尚无从得知。

对于有效应力法,如直接照搬(6)式,与(8)式相比,降落前后浸润线之间的容重将会取得低一些。且喜骤降条件下上游浸润线下降得快,下游浸润线变化较小,计算上游坡坝稳定时,根据以前论述的结果(当滑弧角度小于atg(Kt gφ)的那部分增加的水重对安全系数会起增大作用,当滑弧角度大于atg(Kt gφ)的那

部分增加的水重对安全系数会起减小作用),r

取小了,计算的安全系数增加的可能性倒不是特别的大。但如果规范是按本猪推测的分子分母分别取值方式,则安全系数算出来加大了不少,还是需要加以警惕的。

对于总应力法,按照规范计算,相对于(7)式,分子降低了两项,一是因

容重降低而多减的((r

降?r

湿

)h i+(r

?r

湿

)h i)项和(u0?

r w Z)bsecθ项;分母多减了(r

降?r

湿

)h i项,总体上看,计算的安全系数会大

于(7)式的机会还是不多的;如果是相对于按本猪推测的分子分母分别取值方

式,则分子降低了(r

饱?r

湿

)h i和(u0?r w Z)bsecθ两项;分母降低了

(r

饱?r

湿

)h i项,计算的安全系数偏大的可能性也并不是很大。这真是不幸

中的万幸。

6、理正的缺陷

理正基本上还是符合规范的。但是规范存在错误,致使理正也存在着硬伤。

(1)、理正引用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总应力法公式

水利

,但是很可惜,

这个公式和现在的土工试验不匹配,应该计算成果大多情况下是错误的(无水时

还是对的,这还是要肯定)。

的公(2)、理正引用了《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的水库骤降工况总应力法

水利

式,但是很遗憾,这个公式说明是错的,计算结果看来也是不对的。至于骤降工

况的有效应力公式

,虽然和本猪推导的一致,但是很遗憾,由于规范存在的问水利

的解释也是对的,因为后面那个u i?r w Z,题,我也不能肯定规范对有效应力法

水利

看起来倒真是象在说有效应力法

水利

(3)、理正的说明书引用了不少总应力法的公式。但是我不知道软件中具体

运用了多少。很可惜,经过本猪的推演,在浸水条件下,这些公式和水利的直剪、

三轴试验都是不相配套的,在浸水条件下,如果使用这些公式计算,结果肯定也

是错误的。

值得说明的是,理正在以规范为准的态度还是合适的。规范的缺陷,也不能

成为不遵守规范的理由,规范是否合理的甄别是设计者责任,而不是软件的责任,

但是理正应给出提醒,并给予其它方法的出路。

条分法容重取值及简化有效应力法水利

1 区域划分及参数取值

我们从前述的讨论,可知条分法计算需要分区取值,以下我们将分区划分来总结取值问题。

条分法容重取值一览表

要特别注意浸润线以上、外坡水位以下的特殊区域,该区通常出现在稳定渗流区计算上游坝坡的情况,或者上游骤降期高水位快速小幅度下降的情况。上表也可以简单地如此概括:凡是外坡水位以上的部位,均按实际容重计;凡属外坡水位以下的部分,按实际容重-水容重计。按照PC1500K—1软件的说明,可取r 降= r湿

2 简化有效应力法

水利

PC1500的K—1给出了简化有效应力法的计算。本猪也进行推论验证一下。

对于一些只需采用经典理论计算而不需用有限元计算渗流的场合,可以计算

得到浸润线而无法得到滑动形成前的孔隙水压力,应此只能用总应力法

水利

计算而

无法用有效应力法

水利计算。现进行简化推导出简化有效应力法

水利

近似视各土体底部的孔隙水压力等于相应浸润线高度形成的静水头。则有效

应力法的(u

0-r

w

Z)可以得到粗略解。为了方便,我们将(u

-r

w

Z)项的影响粗略

并入容重中考虑。显然,滑动力(分母)的容重仍需按上表计算,而抗滑力(分子)则可按下表计算:

简化有效应力法抗滑力容重取值一览表

上表也可以简单地如此概况:计算抗滑力时,浸润线至坡外水位部位按实际容重-水容重计。

3 结论

理正没有简化有效应力法

水利

,该法用不着讨论。

有效应力法

水利和总应力法

水利

经本猪推证,容重的取值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规范

的说明,特别是坡外水位以下、浸润线以上的区域。虽然上述所有可能的工况和分区不一定都能遇上,但实际计算时,有些工况恐怕也有些人会用到,如水库水位从校核洪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或堰顶、稳定渗流期的上游坝坡(特别对于水库放空速度特别慢的,有可能遇到)等。

4 r湿-r水的进一步讨论

浸润线以上、外坡水位以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从前续的理论分析上来看,按照破坏后滑动面的水位应降低为外坡水位的基本假设出发,因此很容易得

到浸润线以上、外坡水位以下应采用r

湿-r

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却违反了坝

坡稳定在有效应力岩土上应是一个加荷的过程的前提,使得事实上采用有效应力

法水利计算时(u

0-rw

Z

)<0,在计算式中对稳定也是有利的,这显然是不对头的。

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悖论循环。从稳定破坏的过程中,土体一旦失稳,先在上部形成裂缝,水库水将可能从破裂面两侧渗入,此后再将进一步发展。在滑动彻底形成前,是有可能转变成饱和容重的。或许这一部分容重要用浮容重才是最合理

的?抑或容重按r

湿-r

取值,但是有效应力法

水利

同时令(u0-rwZ)=0?

与K-1容重取值的对比,以及运用理正的建议

1 K—1的容重取值

K—1是PC1500程序集中的一个程序,在水工界运用了几十年,目前被移植到新疆张校正的《水利水电设计程序集》中继续被使用。该程序在水工界应用时代弥久、也颇受公认,其源程序一度也是公开的(在PC1500微机上)。现根据其说明书将容重取值列表如下:

K—1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容重取值一览表

K—1简化有效应力法容重取值一览表

从上两表可以看出,K—1的容重取值和本猪推算是基本一致的,差别仅在于水位降落期本猪出于对浸润线降落区的容重是否能达到湿容重而已。至于浸润

线以上、外坡水位以下区域的孔隙水压力问题,本猪还是认为(u0-r w Z)<0的部分还是

应该取(u

0-r

w

Z)=0为妥。

2、理正运用的建议

从前述推导和对比可见,理正即使是按规范编制的,仍然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现在再回过头去用K-1,界面实在太差,用起来太不方便,看起来用下载正还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是否人补救方法呢?本猪来探索一下。

(1)、施工期总应力法

显然理正是错的,根源在于它错误地使用了水下的饱和容重。但是有两种方法可以绕过它,一是将饱和容重改为浮容重输入(也就是官方给的解决方案),二是用稳定渗流期,根据施工期的特点,浸润线是水平线,外坡水位也设为浸润

线同高,这样就有(u

0-r

w

Z)=0,输入总应力指标,有效应力法就和总应力法等

效了。

(2)、稳定渗流期的上游坝坡

理正可能存在一个错误,即浸润线以上、外坡水位以下的区域,这个错误本猪不能确认它存在,还需要理正官方来解释。如果存在这个问题,解决方法也简

单,即另外定义该区域的湿容重,令其= r

湿-r

即可。

(3)、水位降落期的总应力法

该方法理正已经完全错误了,光凭容重修正是没办法处理它。但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水位降落期的总应力算法和稳定渗流期其实是没有区别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可以用降落后和浸润线和实际的外坡水位代入稳定渗流期的公式中去计算,从而绕开水位降落期总应力法的错误。

3、对前述一些问题和错误的补充

(1)、施工期和稳定渗流期

前面在推导施工期和稳定渗流期公式时,是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这两种情况应该是不同的,本文只是简单将施工期的地下水位视为一条水平状的浸润线,同时令外坡水位与浸润线同高,因此可以把两者合并考虑。

(2)、理正的简化有效应力法

重新看了一下理正后,发现理正是存在简化有效应力法的,它的孔隙水压力近似方法就是简化有效应力法。

(3)、其它基础性材料的说明

本文中涉及到的理正问题,采用专门为此下载安装的5.6盗版理正测试所得。该次使用仅为学习、研究和探讨,未用于具体工程设计和其它商业用途,也未进行真实计算,本猪认为该次使用并未侵犯理正权益。如理正最终版本或正式授权版本与该版本有较大差异,应以最终版本为准。特此声明。

(4)、K-1的地位及对本文的作用

K-1程序是水利行业公认的软件,本文尽管推导的很多结论都与之相符,但个别本猪尚感疑惑或觉得两可之间的问题,还是决定以K-1为准,毕竟几十年的运用已经完全证明了它,本猪还是尊崇它的指导作用,认可它事实规范的效力。

4、其它

本猪认为,目前市面上尚有其它软件可以使用,在目前状况下使用理正未必是充分和必要的。不过,很多单位采用了理正的成套软件,如仅稳定采用其它软件,上、下游计算的衔接也是一个极为挠头的问题。在研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猪给出了绕过不合理(注意,它是符合规范的)模块的建议,如对你有所启发,深感荣幸。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六、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m 校核洪水位(P = %)上游:m 下游:m 正常蓄水位上游:m 下游:m 死水位: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c `=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m/s 吹程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1)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下游水位)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 /2 = KN W 3 = ×()2× /2 = KN ∑W =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2 =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W1 = 2040×= 8772 KN·m M OW2 = -×= -KN·m M OW3 = -×= -445 KN·m ∑M OW = KN·m ②静水压力(水平力) P1 = γH12 /2 = ×-1090)2 /2= -KN P2 =γH22 /2 =×2 /2 = ∑P = -KN P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P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P1 = ×= -6089 KN·m M OP2 = ×= KN·m ∑M OP = -KN·m ③扬压力 扬压力示意图请见下页附图: H1 = -1090 = m H2 = -1090 = m (H1 -H1) = -= m 计算扬压力如下: U1 = ××= KN U2 = ××/2 = KN ∑U = KN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5.1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 5.1.1剖面尺寸的确定 重力坝坝顶高程1152.00m,坝高H=40.00m。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B10 。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0.2,下游边坡坡率m=0~0.8。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2,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8。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138.20m。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1148.50m。 5.1.2剖面设计原则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5.2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 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相关荷载组合见表4.5。 表4.5 荷载组合表 组合情况相关 工况 自 重 静水 压力 扬压 力 泥沙 压力 浪压 力 冰压 力 地震 荷载 动水 压力 土压 力 基本正常√√√√√√

重力坝稳定分析方法及提高坝体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

重力坝的稳定性 汪祥胜3008205112(46)前言: 重力坝是世界出现最早的一种坝型,早在2900年前在埃及就出现了最早的重力挡水坝。随着我国重力坝建设的繁荣,数量的增多和高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对稳定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坝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坝安全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而此次实习的三峡和向家坝皆是重力坝的代表杰作,通过实习定能从深层次上了解有关大坝稳定性的相关问题,包括什么是重力坝,重力坝稳定的意义,其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什么是重力坝 1.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档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2.优缺点: 重力坝优点:重力坝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有以下优点:①相对安全可靠,耐久性好,抵抗渗漏、洪水漫溢、地震和战争破坏能力都比较强;②设计、施工技术简单,易于机械化施工;③对不同的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任何形状河谷都能修建重力坝,对地基条件要求相对地说不太高;④在坝体中可布置引水、泄水孔口,解决发电、泄洪和施工导流等问题。 重力坝缺点:①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②坝体体积大,耗用水泥多;③施工期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大,对温度控制要求高。 3.工作原理;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它荷载作用下必需满足: A、稳定要求: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 B、强度要求: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来满足。 4.重力坝类型: 重力坝按筑坝材料的不同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重力坝按其结构形式分为:①实体重力坝;②宽缝重力坝;③空腹重力坝。 重力坝按泄水条件可分为非溢流坝和溢流坝两种剖面。 实体重力坝因横缝处理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①悬臂式重力坝:横缝不设键槽,不灌浆;②铰接式重力坝:横缝设键槽,但不灌浆;③整体 式重力坝:横缝设键槽,并进行灌浆 二.稳定性分析方法: 1.抗滑稳定分析的目的是核算坝体沿坝基面或沿地基深层软弱结构面抗滑稳定的安全度。当岸坡坝段地形陡峻时,还需核算这些坝段在三向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稳定。

重力坝抗滑稳定与应力计算

项目名称:几内亚凯勒塔(KALETA)水电站工程项目阶段:复核阶段 计算书名称: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审查: 校核: 计算: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计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与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荷载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理论和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扬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震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系数及应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果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石坝稳定计算安全评价与计算毕业设计

第4章大坝稳定计算 4.1. 计算方法 4.1.1. 计算原理 本设计稳定分析采用简单条分法——瑞典圆弧法。该法基本假定土坡失稳破坏可简化为一平面应变问题,破坏滑动面为一圆弧形面,将面上作用力相对于圆心形成的阻滑力矩与滑动力矩的比值定义为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时将可能滑动面上的土体划分成若干铅直土条,略去土条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图4.1 瑞典圆弧法计算简图 下游坝坡有渗流水存在,应计入渗流对稳定的影响。在计算土条重量时,对浸润线以下的部分取饱和容重,对浸润线以上的部分取实重(土体干重加含水重)。假设土条两侧的渗流水压力基本上平衡,则稳定安全系数的综合简化计算公式为:

∑∑+±+ψ--±= ] /cos )[(} sec ]sin sec cos ){[(R e Q V W b c tg Q b u V W K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C ααααα‘ ’ (4.1) 其中:i ——土条编号; W ——土条重量; u ——作用于土条底部的孔隙水压力; ,b α——分别为土条宽度和其沿滑裂面的坡角; //,c ?——有效抗剪强度指标; S ——产生滑动的作用力; T ——抗力。 表4.1 坝体安全系数表 4.1.2. 计算工况 根据水工建筑物教材的要求,稳定渗流期校核两种工况的上下游坝坡稳定:正常运用条件和非正常运用条件I ,对于设计洪水位的上下游坝坡,其浸润线和水位均处于正常和校核条件之间,在坝体尺寸和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正常和校核满足要求,设计即满足要求。 4.1.3. 基础资料 表4.2 三百梯水库坝体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目次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1.4 管道荷载 1.5 变形与应力 1.6 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1.7 强度理论 1.8 蠕变与应力松弛 1.9 应力分类 1.10 应力分析 2管道的柔性分析与计算 2.1管道的柔性 2.2管道的热膨胀补偿 2.3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主要工作2.4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基本假定2.5 补偿值的计算 2.6 冷紧 2.7 柔性系数与应力增加系数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2.9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

3 管道的应力验算 3.1管道的设计参数 3.2钢材的许用应力 3.3管道在内压下的应力验算 3.4 管道在持续荷载下的应力验算 3.5管道在有偶然荷载作用时的应力验算3.6 管系热胀应力范围的验算 3.7力矩和截面抗弯矩的计算 3.8 应力增加系数 3.9 应力分析和计算软件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火力发电厂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是验算管道在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判断计算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以及管道对设备产生的推力和力矩应在设备所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管道的热胀应力应按冷、热态的应力范围验算。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应按冷状态下和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分别进行验算。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 (1)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2)ASME B 31.1-2004动力管道 在一般情况下,对国内工程采用DL/T 5366进行管道应力验算。对涉外工程或顾客有要求时,采用B 31.1进行管道应力验算。 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对于静荷载,例如:管道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以及热胀、冷缩和其他位移荷载作用的应力计算,采用静力分析法。DL/T 5366和B31.1规定的应力验算属于静力分析法。同时,它们也用简化方法计及了地震作用的影响,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管道和一般动力管道。 对于动载荷,例如:往复脉冲载荷、强迫振动载荷、流动瞬态冲击载荷和地震载荷作用的应力计算采用动力分析法。核电站管道和地震烈度在9度及以上地区的火力发电厂管道应力计算采用动力分析法。 1.4 管道荷载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1107.0 m 校核洪水位(P = 0.5 %)上游:1105.67 m 下游:1095.18 m 正常蓄水位上游:1105.5 m 下游:1094.89 m 死水位:1100.0 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1098.3 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0.5 c `= 0.2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19.44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12.9 m/s 吹程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荷载作用的 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05.5m ,下游水位1094.89m )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10.75×8.6 /2 = 1109.4 KN W 3 = 9.81×(1094.5-1090)2×0.8 /2 = 79.46 KN ∑W = 3228.86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13.6-5) /2 = 4.3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 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W1 = 2040×4.3 = 8772 KN ·m M OW2 = -1109.4×1.067 = -1183.7 KN ·m

重力坝稳定和应力计算

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 m 校核洪水位(P = %)上游: m 下游: m 正常蓄水位上游: m 下游: m 死水位: 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 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 f `= c `=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m/s 吹程 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1)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下游水位)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 /2 = KN W 3 = ×()2× /2 = KN ∑W =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2 =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W1 = 2040× = 8772 KN·m M OW2 = -× = - KN·m M OW3 = -× = -445 KN·m ∑M OW = KN·m ②静水压力(水平力) P1 = γH12 /2 = ×-1090)2 /2= - KN P2 =γH22 /2 =×2 /2 = ∑P = - KN P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P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P1 = × = -6089 KN·m M OP2 = × = KN·m ∑M OP = - KN·m ③扬压力 扬压力示意图请见下页附图: H1 = -1090 = m H2 = -1090 = m (H1 - H1) = - = m 计算扬压力如下: U1 = ×× = KN U2 = ×× /2 = KN ∑U = KN

管道应力分析报告概述

管道应力分析概述 CAESARII软件介绍 CAESARII管道应力分析软件是由美国COADE公司研发的压力管道应力分析专业软件。它既可以分析计算静态分析,也可进行动态分析。CAESARII向用户提供完备的国际上的通用管道设计规范,使用方便快捷。交互式数据输入图形输出,使用户可直观查看模型(单线、线框,实体图)强大的3D计算结果图形分析功能,丰富的约束类型,对边界条件提供最广泛的支撑类型选择、膨胀节库和法兰库,并且允许用户扩展自己的库。钢结构建模,并提供多种钢结构数据库.结构模型可以同管道模型合并,统一分析膨胀节可通过标准库选取自动建模、冷紧单元/弯头,三通应力强度因子(SIF)的计算、交互式的列表编辑输入格式用户控制和选择的程序运行方式,用户可定义各种工况。 一、管道应力分析的原则 管道应力分析应保证管道在设计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柔性,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管道支承或端点附加位移造成应力问题。 二、管道应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管道应力分析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包括: 1)压力荷载和持续荷载作用下的一次应力计算——防止塑性变形破坏; 2)管道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荷载作用下的二次应力计算——防止疲劳破坏; 3)管道对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作用力太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管道支吊架的受力计算——为支吊架设计提供依据; 5)管道上法兰的受力计算——防止法兰汇漏。 动力分析包括:

l)管道自振频率分析——防止管道系统共振; 2)管道强迫振动响应分析——控制管道振动及应力; 3)往复压缩机(泵)气(液)柱频率分析——防止气柱共振; 4)往复压缩机(泵)压力脉动分析——控制压力脉动值。 三、管道上可能承受的荷载 (1)重力荷载:包括管道自重、保温重、介质重和积雪重等; (2)压力荷载:压力载荷包括内压力和外压力; (3)位移荷载:位移载荷包括管道热胀冷缩位移、端点附加位移、支承沉降等; (4)风荷载; (5)地震荷载; (6)瞬变流冲击荷载:如安全阀启跳或阀门的快速启闭时的压力冲击: (7)两相流脉动荷载; (8)压力脉动荷载:如往复压缩机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压力脉动; (9)机械振动荷载:如回转设备的振动。 四、管道应力分析的目的 1)为了使管道和管件内的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值; 2)为了使与管系相连的设备的管口荷载在制造商或国际规范(如 NEMA SM-23、API-610、API-6 17等)规定的许用范围内; 3)为了使与管系相连的设备管口的局部应力在 ASME Vlll的允许范围内; 4)为了计算管系中支架和约束的设计荷载;

ANSYS在重力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9年6月 第2期ANSYS在重力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韩永胜梁秋生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本文对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材料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以及有限单元法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有限单元法,利用大型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ANSYS对某重力坝进行了应力分析与开裂区域研究。 关键词:重力坝;应力分析;有限单元法;ANSYS 1引言 重力坝主要依靠坝体本身自重来保持坝体的稳定,故称为“重力坝”。其坝筑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或砌浆石或这两者的组合。在古代建造砌浆石坝的时候,还没有现在那么高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也没有对这种坝起名叫重力坝,更没有对这种坝进行应力分析。从17世纪和18世纪以Hooke’s law为基础的材料力学出现和发展,到19世纪初逐步创立了杠件系统的结构力学和一般弹性体的弹性力学,再到19世纪上半叶和中叶混凝土出现和发展之后,才开始将重力坝作为连续弹性体进行应力分析。最初采用材料力学方法,而后发展到弹性力学方法,对于边界复杂的坝体结构采用模型试验方法。近年来,随着有限单元法的研究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重力坝的数值解法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工程师的青睐。 2材料力学方法 材料力学方法基本假定是:(1)坝体材料为均质和各向同性;(2)在静力载荷应力计算中,不考虑温度载荷引起的应力;(3)坝体的永久横缝不传力,将坝段看作独立的固定于岩基上的竖直悬臂梁,不考虑基础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1]。 材料力学计算得出:重力坝最不利的应力位于坝踵(上游坝面底部)和坝址(下游坝面底部)。这两处是应力控制的部位,我国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2],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时,重力坝上游坝面不允许出现竖直方向拉应力,坝基面上的压应力应小于坝基许用压应力。 3弹性力学方法 19世纪中下叶,法国李维等学者和工程师为重力坝二维应力分析提供了弹性力学解法。但是由于弹性力学计算方法很繁琐,目前,中低型重力坝的设计基本上按规范规定的材料力学进行应力计算。4结构模型试验方法 用于测试应力的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主要有光测法和脆性材料电测法两类。结构模型试验方法能适应复杂的边界形状和地基变形条件,便于测量和研究重力坝孔口、坝踵和坝址等角缘应力分布状态,解决了材料力学方法不能解决、弹性力学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在今天,即使电子计算机发展很快、应用很广,一些高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仍采用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作为与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相互验证的补充的手段。 5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适用于孔口、角缘和地基变形等复杂的边界条件与载荷情况,可以考虑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后来又发展到进行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计算、非线性分析和动力分析等等。它出色地完成了材料力学方法和弹性力学方法所不能计算的课题,对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了某重力坝的应力分布和开裂区域。 14··

管道应力分析设计规定——寰球标准

2003年 月 日发布 2003年 月 日实施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文 件 HQB-B06-05.306PP-2003 设计规定 管道应力分析设计规定 版 号:0 受控号:

管道应力分析设计规定HQB-B06-05.306PP- 2003版号编制校核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主编部室:管道室参编部室: 参编人员: 参校人员: 会签部室 签署 会签部室 签署 会签部室 签署 说明: 1.文件版号为A、B、C......。 2.每版号中局部修改版次为1/A、2/A……,1/B、2/B……,1/C、2/C……。

本规定(HQB-B06-05.306PP-2003)自2003年月实施。 目录 1. 总则 (1) 2. 应力分析管线的分类及应力分析方法 (2) 3. 管道应力分析设计输入和设计输出 (6) 4. 管道应力分析条件的确定 (9) 5. 管道应力分析评定准则 (11) 附件1 管线应力分析分类表 (14) 附件2 设备管口承载能力表 (15) 附件3 柔性系数k和应力增强系数i (16) 附件4 API 610《一般炼厂用离心泵》(摘录) (17) 附件5 NEMA SM23 (摘录) (22) 附件6 API 661 《一般厂用空冷器》(摘录) (23)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中的碳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管道的应力分析设计工作。 本规定所列内容为管道应力分析设计工作的最低要求。 1.1.2 管道应力分析设计应保证管道在设计和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支承或端点的附加位移及其它的荷载(如压力、自重、风、地震、雪等)造成下列问题: 1)管道的应力过大或金属疲劳引起管道或支架破坏。 2)管道连接处泄漏。 3)管道作用在与其相联的设备上的载荷过大,或在设备上产生大的变形或应 力,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4)管架因强度或刚度不够而造成管架破坏。 5)管道的位移量过大而引起的管道自身或其它管道的非正常运行或破坏。 6)机械振动、声频振动、流体锤、压力脉动、安全阀泄放等动荷载造成的管 道振动及破坏。 1.2 应力分析设计工作相关的标准、规范: 1) GB150-1999 《钢制压力容器》 2)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3) HG/T2064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 4) JB/T8130.2-95 《可变弹簧支吊架》 5) JB/T8130.1-95 《恒力弹簧支吊架》

管道应力分析主要内容及要点

管道应力分析的原则 管道应力分析应保证管道在设计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柔性,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管道支承或端点附加位移造成应力问题。 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由几个单独出版的卷所组成,每卷均为美国国家标准。它们是子ASME B31 压力管道规范委员会领导下的编制的。 每一卷的规则表明了管道装置的类型,这些类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考虑而确定下来的,如下所列: B31.1 压力管道:主要为发电站、工业设备和公共机构的电厂、地热系统以及集中和分区的供热和供冷系统中的管道。 B31.3 工艺管道:主要为炼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半导体和制冷工厂,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装置和终端设备中的管道。 B31.4 液态烃和其他液体的输送管线系统:工厂与终端设备剑以及终端设备、泵站、调节站和计量站内输送主要为液体产品的管道。 B31.5 冷冻管道:冷冻和二次冷却器的管道 B31.8 气体输送和配气管道系统:生产厂与终端设备(包括压气机、调节站和计量器)间输送主要为气体产品的管道以及集汽管道。 B31.9 房屋建筑用户管道:主要为工业设备、公共结构、商业和市政建筑以及多单元住宅内的管道,但不包括B31.1 所覆盖的只寸、压力和温度范围。 B31.11 稀浆输送管道系统:工厂与终端设备间以及终端设备、泵站和调节站内输送含水稀浆的管道。 管道应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管道应力分析分为静力分析析 1.静力分析包括: 1)压力荷载和持续荷载作用下的一次应力计算——防止塑性变形破坏; 2)管道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荷载作用下的二次应力计算一一防止疲劳破坏; 3)管道对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作用力太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管道支吊架的受力计算——为支吊架设计提供依据: 5)管道上法兰的受力计算一防止法兰汇漏。 2.动力分析包括: 1)管道自振频率分析一一防止管道系统共振: 2)管道强迫振动响应分析——控制管道振动及应力; 3)往复压缩机(泵)气(液)柱频率分析一一防止气柱共振; 4)往复压缩机(泵)压力脉动分析——控制压力脉动值。 二、管道上可能承受的荷载 (1)重力荷载:包括管道自重、保温重、介质重和积雪重等 (2)压力荷载:压力载荷包括内压力和外压力; (3)位移荷载:位移载荷包括管道热胀冷缩位移、端点附加位移、支承沉降等; (4)风荷载;

折线坡建基面上的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折线坡建基面上的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吝江峰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210098) E-mail:linjf0215@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499863.html, 摘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坝基地质条件,减小坝基开挖量,或为了提高坝的抗滑稳定性,有时将坝的建基面设计成倾角折坡面。本文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某一折线坡建基面上的混凝土重力坝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倾角对坝体应力、坝踵应力、坝趾应力的影响,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重力坝;倾角折坡面;坝体应力 中图分类号:TV10.3 1.引言 在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坝基地质条件,开挖困难或减小坝基开挖量,或为了提高坝的抗滑稳定性,故有时将坝的建基面设计成带有倾角折坡面。所谓折线坡建基面,一般是坝踵部分的建基面是水平面,其下游部分建基面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可设计为一个或两个的倾角斜坡面。这样,坝的整个建基面就是一个折线坡面。 重力坝的应力分析的理论计算为材料力学法和弹性理论法。材料力学法因其概念清楚计算简单而被广泛采用,但其计算结果靠近坝基部分则不能反映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对较复杂的的边界和坝坡转折部位也不能准确反映其应力状态[1]。 所以本文采用弹性理论的有限单元法来计算坝体应力,其方法是把弹性的连续体离散化为有限数目单元的组合体,并考虑组合体内单元之间的位移连续条件,它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迄今已开发了多种有限元软件,其中ANSYS程序是一个功能强大而灵活的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本文就利用ANSYS对缓折坡建基面进行应力分析。 2.设计参数及分析方法 某具有缓折坡建基面混凝土重力坝,计算断面及作用水位和淤沙高程如图1。坝基密度2.7 g/cm3,弹性模量55.8GPa,泊松比0.25;坝体混凝土密度2.5 g/cm3,弹性模量31GPa,泊松比0.167,帷幕中心至坝踵13m,该点渗透压力折减系数0.3,不计浪压力的影响[4]。 图1 计算断面示意图水平段长度x(m)斜坡面的坡比N 0 1:7.37 30 1:5 42.67 1:4 表1 水平段长度与坡比的值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教程文件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 力计算

项目名称:几内亚凯勒塔(KALETA)水电站工程 项目阶段:复核阶段 计算书名称: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审查: 校核: 计算: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计算说明 (1) 1.1 目的与要求 (1) 1.2 基本数据 (1)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1) 2.1 荷载组合 (1) 2.2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1) 2.3 计算理论和方法 (2) 3.计算过程 (3) 3.1 荷载计算 (3) 3.1.1 自重 (3) 3.1.2 水压力 (4) 3.1.3 扬压力 (6) 3.1.4 地震荷载 (8) 3.2 安全系数及应力计算 (10) 4.结果汇总 (13)

1.计算说明 1.1 目的与要求 下列计算是有关挡水坝段、溢流坝段、进水口、底孔坝段抗滑稳定性和基底应力计算。 1.2 基本数据 正常蓄水位:110m; 设计洪水位:112.94m; 校核洪水位:113.30m; 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坝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g=9.81m/s2),地震动反应周期为0.2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 计算选取的挡水坝段坝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92.00m,坝高22m,坝顶宽5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计算选取的溢流坝段堰顶高程110.00m,坝基底高程96.00m,坝高14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8.59m高程以上为Creager剖面,在108.59m高程以下坡度为1:0.85。正常蓄水位时,溢流坝段下游无水;设计洪水位112.94m 时,下游水位104.80m;校核洪水位113.30m时,下游水位105.42m。 进水口坝段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87.80m,坝高26.2m,顶宽 13.06m,上游坝坡为1:0.25,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底孔坝段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83.50m,坝高30.5m,顶宽10.0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2.1 荷载组合 作用在坝上的主要荷载包括:坝体自重、上下游水压力、扬压力、地震力。基本组合: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0.0m) 设计洪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2.94m) 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3.30m) 地震情况(正常蓄水位+地震荷载) 2.2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水容重γw:9.81KN/m3 混凝土容重γc:24KN/m3 坝址区岩体主要为坚硬的辉绿岩和砂岩,大坝的建基面基本上分布在弱风化的辉绿岩和砂岩上。坝基面抗滑稳定计算的岩体及混凝土物理力学参数按表1-1取值,坝基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坝基应力应满足表1-2规定的数值。

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与计算方法

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与计算方法 文章针对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整理,主要是对PC1500程序稳定性理论分析中三种状态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编制依据及使用情况。 标签:土坝;稳定性;边坡;程序 1 稳定性理论分析 土坝的稳定性破坏有滑动、液化及塑性流动三种状态。 (1)坝坡的滑动是由于坝体的边坡太陡,坝体填土的抗剪强度太小,致使坍滑面以外的土体滑动力矩超过抗滑力矩,因而发生坍滑或由于坝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因而坝体坝基一同发生滑动。 (2)坝体的液化是发生在用细砂或均匀的不够紧密的砂料作成的坝体中,或由这种砂料形成的坝基中。液化的原因是由于饱和的松砂受振动或剪切而发生体积收缩,这时砂土孔隙中的水分不能立即排出,部分或全部有效应力即转变为孔隙压力,砂土的抗剪强度减少或变为零,砂粒业就随着水的流动向四周流散了。 (3)土坝的塑性流动是由于坝体或坝基内的剪应力超过了土料实际具有的抗剪强度,变形超过了弹性限值,不能承受荷重,使坝坡或者坝脚地基土被压出或隆起,因而使坝体的坝基发生裂缝、沉陷等情况。软粘性土的坝或坝基,如果设计不良,就容易产生这种破坏。 进行坝坡稳定计算时,应该杜绝以上三种破坏稳定的现象,尤其前两种,必须加以计算以及研究。 2 PC1500程序编制依据及计算方法 2.1 编制依据及使用情况综述 PC1500程序在计算方法方面采用了瑞典条分法和考虑土条水平侧向力的简化毕肖甫法。从对土料物理力学指标的不同选用又可分为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和简化有效应力法。程序规定,计算公式中无孔隙水压力为总应力法;计入孔隙水压力为有效应力法;令孔隙水压力一项为零而将孔隙水压力包含在土体重量的计算之中,称为简化有效力法[1]。分别考虑了稳定渗流期,施工期,水位降落期三种情况。程序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编制。 2.2 计算方法 PC1500程序安排了四种计算方式,即计算一个指定的滑弧,用优选法连续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新生培训教材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机务专业篇) 国核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械部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北京

校核人: 编写人:

目次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1.4 管道荷载 1.5 变形与应力 1.6 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1.7 强度理论 1.8 蠕变与应力松弛 1.9 应力分类 1.10 应力分析 2 管道的柔性分析与计算 2.1 管道的柔性 2.2 管道的热膨胀补偿 2.3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主要工作2.4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基本假定2.5 补偿值的计算 2.6 冷紧 2.7 柔性系数与应力增加系数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 2.9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 3 管道的应力验算

3.1 管道的设计参数 3.2 钢材的许用应力 3.3 管道在内压下的应力验算 3.4 管道在持续荷载下的应力验算 3.5 管道在有偶然荷载作用时的应力验算3.6 管系热胀应力范围的验算 3.7 力矩和截面抗弯矩的计算 3.8 应力增加系数 3.9 应力分析和计算软件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火力发电厂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是验算管道在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判断计算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以及管道对设备产生的推力和力矩应在设备所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管道的热胀应力应按冷、热态的应力范围验算。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应按冷状态下和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分别进行验算。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 (1)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及其勘误 (2)ASME B 31.1-2007动力管道 (3 ) 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国内工程采用DL/T 5366进行管道应力验算。对涉外工程或用户有要求时,可采用B 31.1进行管道应力验算。 1.5.3 应力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发生变形,这说明构件材料内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原子间的相对位置产生了改变,同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力与排斥力)也发生了改变。这种力的改变量称为内力。 内力是沿整个断面连续分布的,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强度,即应力,以“σ”表示。

第四节 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第四节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一、应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 1°了解坝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检验大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2°为布置坝身材料(如混凝土分区)提供依据; 3°为特殊部位的配筋提供依据,如孔口、廊道等部位的配筋; 4°为改进结构型式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分析方法: 模型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 ①模型试验法 光测方法如:偏振光弹性试验, 激光全息试验, 脆性材料电测法 ②理论计算法 1°材料力学法(重力法)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最简便的方法。它不考虑地基变形的影响,假定: σy呈直线分布; σx呈三次抛物线分布; τ呈二次抛物线分布; 评价:该法有长期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重力坝设计规范中的强度标准就是以该法为基础的。 2°弹性理论解析法 该法的力学模型和数学解法均很严密,但前只有少数边界条件简单的典型结构才有解答。 评价:可用于验证其他方法的精确性,有重要价值。 3°弹性理论差分法 该法力学模型严密,在数学解法上采用差分格式,是一种近似的方法。评价:要求方形网格,对复杂边界适应性差。 4°弹性理论的有限单元法 与差分法相反,该法力学模型是近似的,数学解法是精确的,网格可采用三角形单元、四边形单元或两者的组合。见图2.14 评价:可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单元可划分得很细以模拟各种边界。目前大型或重要的工程都需用该法计算,以了解坝体各部位的应力状态。

图2.14 重力坝应力分析有限单元法示意图 二、材料力学法,见图2.15和图2.16 1、基本假定 ①坝体混凝土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体 ②将坝体简化为固结在地基上的变截面悬臂梁; ③不考虑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并认为各坝段独立工作,横缝不传力; ④σy呈直线分布; 图2.15 坝体应力计算简图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项目名称:几内亚凯勒塔(KALETA)水电站工程项目阶段:复核阶段 计算书名称: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审查: 校核: 计算: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计算说明 (1) 1.1 目的与要求 (1) 1.2 基本数据 (1)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1) 2.1 荷载组合 (1) 2.2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2) 2.3 计算理论和方法 (3) 3.计算过程 (4) 3.1 荷载计算 (4) 3.1.1 自重 (4) 3.1.2 水压力 (5) 3.1.3 扬压力 (8) 3.1.4 地震荷载 (11) 3.2 安全系数及应力计算 (13) 4.结果汇总 (18)

1.计算说明 1.1 目的与要求 下列计算是有关挡水坝段、溢流坝段、进水口、底孔坝段抗滑稳定性和基底应力计算。 1.2 基本数据 正常蓄水位:110m; 设计洪水位:112.94m; 校核洪水位:113.30m; 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 坝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g=9.81m/s2),地震动反应周期为0.2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 计算选取的挡水坝段坝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92.00m,坝高22m,坝顶宽5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计算选取的溢流坝段堰顶高程110.00m,坝基底高程96.00m,坝高14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8.59m高程以上为Creager剖面,在108.59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85。正常蓄水位时,溢流坝段下游无水;设计洪水位112.94m 时,下游水位104.80m;校核洪水位113.30m时,下游水位105.42m。 进水口坝段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87.80m,坝高26.2m,顶宽13.06m,上游坝坡为1:0.25,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底孔坝段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83.50m,坝高30.5m,顶宽10.0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2.1 荷载组合 作用在坝上的主要荷载包括:坝体自重、上下游水压力、扬压力、地震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