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学习参考资料 重力资料数据处理

物探学习参考资料  重力资料数据处理

重力资料数据处理

1、如何利用布格重力异常选取区域重力异常和求取剩余重力异常?使用Surfer的何种功能可以完成这两种数据处理?

答:对布格重力异常数据采用多种不同大小的窗口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比,当为某一边长时区域重力场的形态基本趋于平稳,局部异常的成分已基本剔除,可选用该边长时的区域重力场做为区域场。用布格重力场减区域重力场即可求取到剩余重力场。

打开Surfer软件,菜单中:“网格-滤波器”功能,打开的窗口中选“移动平均方法”通过设置相关参数后即可求取窗口滑动平均的区域场。

打开Surfer软件,菜单中:“网格-数学”功能,打开的窗口中通过设置相关公式后即可求取剩余重力场。

2、对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水平方向导数数据处理的意义?一般对哪些方向进行求导?使用Surfer的何种功能可以完成水平方向导数的数据处理?

答:水平方向导数异常主要用于突出走向垂直于求导方向的断裂及其大致位置、岩脉的位置、宽大地质体的边界线以及确定地质体的走向等。

一般对布格重力异常分别进行0°、45°、90°和135°四个方向的水平方向导数计算。

打开Surfer软件,菜单中:“网格-微积分”功能,打开的窗口中选“方向导数中的一阶导数”通过设置方向参数后即可求取水平方向导数异常。

案例学习资料参考 案例学习资料参考 三交河煤矿 1 目录 汾西矿业集团正升煤矿“9.28”透水事故杜家沟煤业“11.25”缺氧窒息事故霍宝干河煤矿“11.9”顶板事故李雅庄煤矿“11.7”综掘机伤人事故 2 汾西矿业集团正升煤矿“9.28”透水事故 一、汾西矿业正升煤矿基本情况 汾西矿业集团控股的正升煤矿,位于山西吕梁地区汾阳市三泉镇平陆村附近,属于煤炭资源整合后正在技改的基建煤矿。 1、股权结构—山西焦煤对汾西矿业集团控股58%:汾西矿业集团对正升煤矿控股51%,山西金晖煤焦化公司参股49%。 2、事故发生时该矿人员129人,其中正升煤矿44人,

全部为领导和管理技术人员,负责履行投资主体责任;兖州新陆公司施工项目部85人,负责巷道施工作业;石家庄新世纪公司负责施工监理。 3、矿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开发下组9+10+11合并煤层(厚度7.3米,当地俗称“丈八煤”),可采储量3770万吨。 4、管理方式是正升煤矿作为投资主体,兖州新陆公司项目部作为施工主体,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根据《山西省煤矿建设管理标准》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用施工合同的方式加以约定。依照现行体制,汾西矿业集团履行安全监管责任,山西焦煤对汾西矿业履行安全指导监督责任。 5、汾西矿业正升煤矿井田由5座已经采完三层上组2、3、4煤层,只剩下底部9+10+11合并煤层(俗称“丈八煤”)的地方小煤窑整合而成。根据汾西矿业集团资源整合煤矿情况调查,正升煤矿井田及周边最近10年相继关闭的连片小煤窑225座,其中井田内62座。井田上部和周边小煤窑采空区、废弃巷道密集分布。根据当地政府介绍,以往汾阳当地的小煤窑多采取“一井多矿”的方式开采,从不排水,积水全部排入采空区;井田内断层、陷落柱纵横交错,煤层顶底板富水岩层厚度合计51.65米,补给水源极其丰富,属于水文地质复杂型矿区,加上私挖滥采因素,难以准确核查的隐蔽灾害要素俯拾即是。根据汾阳县志记载,正升井田周边元、明、清朝和建国以来曾经多次发生煤矿透水淹井死亡事故: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 答:担任副校长一职.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 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 建议根据自己目前所在单位为走访对象,很容易写。

实验六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 实验报告第5、6部分参考 [数据处理] (每个式子应代入数据,不能仅写出结果) (1)摆线长度平均值 ='l 摆球直径平均值 =d 单摆摆长平均值 ≈+'=2 d l l 时间t 的平均值 =t 重力加速度平均值 ≈=2224t l n g π (2)摆线长度的不确定度 ≈-'-'≈ ∑='16)(612i i A l l l U cm U B l 05.0)(=?≈'钢卷尺仪 则 ≈+='''2 2B l A l l U U U (3)摆球直径的不确定度 ≈--≈∑=1 6)(612i i dA d d U cm U dB 002.0)(=?≈游标卡尺仪 则 ≈+=2 2dB dA d U U U

(4)摆长的不确定度(由摆线长度的不确定度l U '和摆球直径的不确定度d U 根据教材21页不确定度传递公式(2.2.15)得出) ≈+='224 1d l l U U U (5)时间t 的不确定度 ≈--≈∑=1 6)(612i i tA t t U s 001.0)(=?≈数字毫秒仪仪tB U 则 ≈+=22tB tA t U U U (6)重力加速度的相对不确定度(由摆长的不确定度l U 和时间t 的不确定度t U 根据教材22页不确定度传递公式(2.2.16)得出) ≈??? ??+??? ??=2 22t U l U U t l gr 则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 ≈=gr g U g U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测得本地区重力加速度为:=g (应表示成形如“2)3.02.981(-?±=s cm g ”的形式,注意有效数字的规定) 相对不确定度为 实验分析:(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必要的分析,说明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研究发现:合作学习与学生认知发展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探究了合作学习与学生认知的关系,为证明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这些研究关注的认知产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建立在标准化能力测试上的学业成就表现,另一种是涉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考察合作学习对基于标准化测试的学业成就的影响时,研究发现,合作学习会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首先,合作学习情境下的同伴反馈可以及时发现与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其次,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与解释能够帮助学生反复的练习与回顾所学的知识,促进信息的记忆与提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理解这个过程。信息加工理论基于的假设是,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相互讨论与解释的同时,提高了信息加工行为发生的频率。这些信息加工行为包括复述已有的知识,细化对某个概念的描述,描述详细的过程,解释具体的原因等等。这些信息加工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检查与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基于标准化测试的学业成就主要侧重事实性知识的记忆与程序性知识的操作。提升基于标准化测试的学业成就只是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认知产出的一个方面。与集体授课相比,合作学习的特殊性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无法在单独工作状态下产生,需要共同工作环境刺激才能够得到发展的一些重要能力。  研究发现,实施合作学习的班级与实施集体授课的班级相比,实施合作学习的班级的学生在回答高层次认知能力问题时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怎么来理解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任务类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经常会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类的任务。这些问题解决类任务往往对应着真实与复杂的情境,没有固定的流程与套路可以遵守,甚至问题的解决方案也通常不只有一种。学生需要结合已有的经验,充分利用情境中的线索,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分析与识别为完成最终任务需要解决的子任务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能够使得学生的知识不是以惰性的方式存储在记忆中,而是与情境条件建立起了关联,有利于知识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迁移。换句话说,学生不只是记住了知识,而且也知道了怎么来使用知识。  其次,合作学习还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模仿他人的学习策略与技能的机会。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从能力较高的学生身上学习到经验,策略与方法。除了知识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之外,小组中表现出来的整体的策略水平也会在不同的个体间得到迁移。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到的技能在个体学习的情况下也能被使用。有研究发现,个体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独立完成类似的任务时,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不同成员之间具有的经验与观念上的差异,可能会引发合作小组内部的认知冲突。冲突的产生能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对自己观念与结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能够引发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学生的认识与观念在探究过程中得到丰富,思维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  以上,就是从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合作学习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总而言之,合作学习除了能够提升基于标准化测试的学业成就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涉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数据处理与异常推断解释 一、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实测的重力异常是地下由浅至深各类地质体的物性差异在地面综合叠加效 应,其中包括界面起伏,岩性不均匀等诸多地质因素在内。为了从实测异常中提取和强化有用信息,压抑干扰噪声,提高重力勘探综合地质解释的能力,故需对 实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 1、数据处理目的 通过不同的数据处理手段,达到突出区域重力场信息、突出与强化断裂带异常信息、突出局部重力异常信息,有效地克服或压制不同干扰异常。顺利达到完成区域重力场特征分析、提取剩余异常、断裂构造划分与分析,圈定钾矿成矿有利部位等地质任务。 2、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推广的多元信息处理系统软件—GeoExpl及中国地质大学MAG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在消除各类误差的基础上从叠加场中分离或突出某些目标物的场,并使其信息形式(或信息结构)更易于识别和定量解释。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各种滤波、趋势分析、解析延拓(上延和下延)、导数转换(水平和垂直导数)、圆滑(圆环法和窗口法)、多次切割、差值场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等方法。 (1)、数据网格化 为空间分析模块及其它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源。本次采用克里格法,200米×200米,搜索半径1500米。 (2)、异常分离 采用不同滤波因子的正则化滤波、差值场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向上延拓等,可分别求取“区域场”和“局部场”,达到异常分离目的。 (3)、延拓处理 向上延拓:压制了浅部小的地质体场的干扰,了解重力异常衰减规律,随着上延高度增加,突出了深部大的地质体的场。区域场反映了测区深部地质环境和

地质构造特征的差异性,为测区地质构造分区划分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次向上延拓自100 m、200 m、500 m、1000 m、2000 m,共5个高度。 向下延拓:利用向下延拓可以分离水平叠加异常。密度体埋深大,异常显得宽缓。越接近密度体,异常的范围越接近其边界。本次向下延拓自100 m、200 m、300m、500 m四个高度。 (4)、水平方向导数及水平总梯度 为了准确划分断裂构造,可求取不同方向的水平方向导数、水平总梯度,以及必要时进行“线性增强”处理。 △gu=(Vxz2+Vyz2)1/2。其中Vxz是重力异常沿X方向的一阶导数,Vyz是重力异常沿Y方向的一阶导数。水平总梯度与水平方向导数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划分和解释断裂构造。 (5)、垂向导数 垂向导数不仅在局部异常分析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突出浅源异常,而且垂向二阶导数的0值区(线)与岩体边界关系密切。 (6)、小波多尺度分析法 把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应用于重磁测资料处理,野外观测值ΔG经一阶小 波分解,得到局部场ΔG 局1和区域场ΔG 区1 ,把ΔG 区1 作二阶小波分解得ΔG 局2 到和ΔG 区2,再把ΔG 区2 作三阶小波分解可得ΔG 局3 和ΔG 区3 ,…,还可以继续分 解下。分解阶数视异常的特征和地质情况来决定,解释时赋于小波逼近部分和各阶的细节明确的地质意义。 根据小波多辩分析的原理,及小波细节的微分特征,实现对位场的多尺度分解及断裂分析。 根据本次1:2.5万重力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重点在于提取可靠的局部重力低值异常,因此,在异常分离上采用多方法进行处理,对比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方法提取弱局部重力异常。 二、重力异常定性解释 重力异常的解释必需以地层岩石物性资料为基础,注重平面与剖面相结合,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相结合,正演与反演相结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同样,对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亦是如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 1 答案 案例一: 1、比较完美。海尔文化七个层次,完全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三个组成部门,体现了企业特色。 2、对。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海尔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与自己的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 3、“海尔文化内核”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案例二: 1、可以拟定。因为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在制定分公司的目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明确总公司经营宗旨和本分公司目标之间的关系;②发动本分公司员工的广泛参与;③目标要略高于本分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目标数量控制在5个以下;④尽可能量化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确性。分公司总经理制定的目标不可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因为下属并没有参与目标的制定,难以保证目标的科学性,没有激发职工参与公司决策、关心公司发展的热情。二是这些目标太多,没有重点,也没有说明完成这些目标与职工的效益有什么关系。 2、需要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有:①总公司的使命和宗旨以及具体的经营方针;②总公司给本分公司下达的目标及有关本分公司产品的市场环境;③可以制定本分公司的分配制度和奖惩制度;④总公司不宜过分插手本分公司的 生产经营。 3、不是最佳。恰当的做法是:①从总公司了解分配给本分公司的目 标;②分析本分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及从总公司可能获得的帮

助;③发动职工积极参与目标的制定,明确重点目标,并将分公司的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④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2 答案 案例1: 陷于困境的的经理 彼得.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他的朋友帮他得到了了一些印刷电路板的订货。 这个公司位于一个平房厂房之中,员工大约有50 个左右,公司是一个管理体制,王先生几乎处理公司所有的业务,包括从计划、采购、市场、人事到生产监督的每一项工作。 由于已经完全投入企业,王先生自然想全盘掌握他的公司。王先生制定所有的应决策。向他汇报工作的人们执行每天的日常工作,王先生处理以下问题: 1. 企业计划 2. 建立和保持与现 有和潜在顾客的联系 3. 招聘新员工 4. 解决生产中的问 题 5. 临管库存、货物接收和发运 6. 在秘书的帮助下管理日常的 办公事务 他在工厂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指导工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一旦他见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叫附近的任何职工来改变它。最近进行体检

第一讲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以及四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知识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陈述。 情报是作为交流对象的有用知识,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其基本属性是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是存储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关于知识信息的记录。 四者的关系:信息包含知识、知识包含情报和文献、情报和文献是交叉关系。 2.什么是信息资源?什么是信息源?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信息的集合。 信息源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 3.什么是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信息素质由哪些方面构成?各方面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信息素质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对需求的信息进行检索、加工并且有效地利用这些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用户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 信息素质由: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五个方面构成。

(1)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一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位置中产生的信息需要行为。 (2)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锐意识(由信息需求激发出来,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 (3)信息知识是人们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4)信息道德是人们在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5)信息能力是人们在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活动中,能够精确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和知识创新,最佳地收集、分析和使用信息,从而完成解决实际问题和探求知识的能力。 4.信息能力按应用途径及方式可分为哪些方面的内容? 信息能力按应用途径及方式可分为如下八个方面: 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5.按文献的物理形态和加工方式可分别将文献分为哪几种类型? 按文献的物理形态和加工方式区分,文献可分为: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数字型。 6.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可将文献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揭阳电大管理学基础科(专科)综合作业(二)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得程序、处理方法与标准进行得简单化决策,属于 (B)。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业务性决策 2.战略管理就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得远景与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得行动纲领。这就就是战略管理得(C)特征。 A.长远性 B.全局性 C.纲领性 D.客观性 3.具有极大得偶然性与随机性,无先例可循得决策,如一个新产品得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D)。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4.(B)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哥顿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等概率法 5.决策得前提就是确定决策目标,决策得终点就是(C)。 A.确定备选方案 B.确定最优方案 C.实现决策目标 D.提高管理效率 6.战略管理得基础工作就是(B)。 A.计划 B.预测 C.组织 D.决策 7.战略管理就是组织(B)最重要得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8.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9.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得就就是(C)。 A.SWOT分析 B.线性规划法 C.BCG矩阵分析 D.盈亏平衡法 10.西方早期得管理思想中,(A)就是最早研究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得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费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11.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就是(D)得发展战略。 A.一元化 B.无关联多元化 C.复合多元化 D.关联多元化

关于学习的手抄报内容参考资料 关于学习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培根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叶圣陶 小孩进学校,都称为读书。国语科本来还有训练思想和语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书来读,姑

且不说它。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颇有一些教师在那里说:“如果不用书,这些科目怎么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说:“进学校就为读这几本书!”他们完全忘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竟承认读书是最后的目的了。 叶灵凤 学问家的读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了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不是读书。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着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说学习必须“略其迹”,而“取其意”.强调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倡导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为我所用。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1 案例一 深深浅浅话海尔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是海”,海是无限的。海尔拥有职工18000余人,产品从白色家电到黑色家电,从厨房用具到药品共26大门类,7000余个品种。在海尔,每一天半,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 海尔还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改革、发展史,一部管理的百科全书,一部企业文化专著。海尔成功的妙诀是企业文化的建造和更新。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有生于无,无形财富可以变成有形财富”。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表层海尔文化:海尔标志、海尔中心大楼、海尔广告、海尔的样品展室,海尔的园区绿化,可爱的海尔兄弟商标..... 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标准蓝色着装,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 中层海尔文化: 产品:注重环保、用户至上的海尔产品,“大地瓜”、“小小神童”洗衣机、“宽带电压”、瘦长的“小王子”电冰箱等产品所体现的“乡情”及其文化、科技内涵; 服务:海尔的客户需求调查、海尔生产线现场参观、工业旅游专线的设计、售后服务中“用户永远是对的”理念的建立和实施、无搬动服务及24小时安装到位的服务项目……。 深层海尔文化:OEC t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三E卡”管理,定额淘汰,竞争上岗的组织平台,创自主管理班组做法……。 里层海尔文化:管理理念,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适应中国国情的“吃休克鱼,用文化激活休克鱼”企业兼并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人才观、“用户永远是对的”和“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的售后服务理念、“先难后易,先创名牌, 后创汇”的国际市场战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和“要干就干最好的”科研开发理念、海尔的企业斜坡球体定律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全面系统,配套协调。 内层海尔文化:海尔远景,也就是十年之内,进入世界500强的奋斗目标。 海尔文化内核:也就是海尔的哲学和价值观,那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

时政学习参考资料 2011年第7期(总21期)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1年5月25日时间:5月23日-5月29日 1、《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2、李克强同志在福建考察纪行 3、温家宝: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座谈会上的讲话 4、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人民团体、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四条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第五条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二章责任内容 第六条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七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党委(党组)、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每年召开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常委会议(党组会议)和政府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并按照计划推动落实; (二)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推进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五)监督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 (六)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七)加强作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八)领导、组织并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及时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重大问题。 第三章检查考核与监督 第八条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制定检查考核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 第九条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对下一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第十条检查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可以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年度考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工作等结合进行,也可以组织专门检查考核。

一、名词解释(20分) 从教材中找出十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 答: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7.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8.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9.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10.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二、撰写一篇小短文(80分)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任何一个组织,凡是有目标、有协调活动,都需要管理。学完课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请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 管理学分为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计划制订分为如下步骤:寻找机会→确定目标→拟订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衍生计划→用预算量化计划。计划制订的步骤可以用于大多数需要的场合,例如许多大学生准备出国留学,那就可以根据这些计划步骤来为自己做准备。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出国读书的机会以及因此所带来的机遇等,然后,我们就需要设定各方面的目标,如选择国家以及就读的专业领域等。

“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参考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狄拉德.凯恩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七版).119~12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弗里德曼.货币数量理论的重新表述.载弗里德曼文萃.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凯斯、费尔.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琼斯.经济增长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英]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吴汉洪.西方寡头市场理论与中国市场竞争立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参考消息.1995-10-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Achibald and Lipsey.Mathmatic Economics.New Y ork:Harper Row Publishers.(阿契鲍尔德、李普赛.数理经济学引论.纽约:哈珀与罗公司,1976) ·Akerlof.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9(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和市场机制.载经济学季刊.第89卷)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Readings in Price Theory.Chicago:Irwin Inc,1952(美国经济学会.价格理论论文集.芝加哥:伊尔文公司,1952) ·Asimakopolous.Micro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阿西玛珈普罗斯.微观经济学.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 ·Boskin.Economics and Human Welfare.New Y ork:Academic Press,1979(鲍斯金编.经济学与人类福利.纽约:学术出版社,1979) ·Baumol and Blinder.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Seventh Ed.,New Y ork:Dryden Press,1997(鲍莫尔,布兰德.经济学——原理与政策.7版.纽约:德里顿出版社,1997)·Bell and Kristal.The Crisis in Economic Theory.New Y ork:Basic books publishers,1981(拜尔,克里斯多尔.经济理论的危机.纽约:基本书籍出版社,1981)·Blanchard.Macroeconomics.London:Prentice Hall Inc.2000(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伦敦:普伦蒂斯—霍尔公司,2000) ·Blatt.How Economists Misuse Mathmatics.Eichner.Why economics Is Not Y et a Science.N Y.,Sharpe Inc.,1983(布赖特.经济学者如何误用数学.载埃克纳编.为什么经济学还不是科学.纽约:夏普公司,1983) ·Blaug.The Combridge Revolution—Success or Failure.London: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

2018年矿井物探标准化考试题库(100题) 一、填空题(共35题) 1、物探依据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2、电阻率法是以不同岩矿石之间导电性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实现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电法勘探。 3、实践中,人们常把AB/2的深度看作电阻率法的影响深度,而把AB/4的深度看作勘探深度来看待。 3、煤矿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标准化装备管理中明确要求地质工作至少采用 1 种有效的物探装备。 4、煤矿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原则,对掘进巷道进行超前探测工作,实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组合方法进行探测。 5、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观测由该脉冲电磁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6、地面瞬变电磁场为半空间分布,井下瞬变电磁场为全空间分布。 7、井下超前物探直流电法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三点源探测法。 8、根据同煤经地字【2016】460号文件要求掘进工作面至少采用 2 种物探方法。 9、根据同煤经地字【2016】460号文件要求超前物探成果严禁作假,一旦发现按“有掘必探”假探、不探进行处理。 10、综采工作面回采前可采用电法、地震勘探法进行隐伏地质构

造的探测。 11、井下瞬变电磁法超前物探施工应至少布置三条测线,分别是顺层测线、朝上测线、朝下测线。 12、超前物探原始数据及报告必须及时保存、备份并及时上传至信息平台。 13、YDZ(B)直流电法仪的最大发射电流不大于_65_mA,施工时的发射电流不小于__20__mA。 14、直流电法施工布置时,如果在电极周围浇水是为了__减小______电极周围的接地电阻。 15、YDZ(B)直流电法仪主要两类施工方法,分别是__超前___探测和测深探测,其中测深勘探又分为___三极____测深和对称四极测深。 16、在三极超前探测施工中,需布置3种电极,分别是____发射____电极,___测量__电极和无穷远电极。如果所有电极的间距均为4米,那么A1前方的盲区为__14__米。 17、钻孔超前探水方法采用极化率和电导率二个参数。 18、矿井瞬变电磁法经常使用的工作装置形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中心回线装置、重叠回线装置。 19、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防治水工程中用物探和钻探等手段查明疏干、带压开采工作面隐伏构造、构造破碎带及其含(导)水情况,制定防治水措施。 20、按照DZ/T0187-2016地面磁性源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中规定,常用物探工作测网比例尺1:2000时,点距为 10 米。

管理学基础课程参考文献 一、总体参考资料 1、报纸类(电子版)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市场经济报 经济参考报中国消费者报经济日报国际经贸报今日商报 企业市场报投资导报华商报经贸导报经济与信息厂长经理日报市场报工商时报(BIG5) 2、杂志类 《财经导刊》、《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东方企业家》、《新财经》、《新财富》、《经济》、《财富》中文版、《财经》、《商界》、《经理人》、《创业者》、《创业家》、《企业文化》 3、经济网站 企业评价网、企业之桥网、中国产业网、世界华商网、中国企业网、中国市场网、百万企业、世界华商网、世界企业报道、中国名牌产品、世界杰出企业家、中国杰出企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二、每章参考资料 第一章管理系统 1、[美]JamesF.Stoner《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2、[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3、[美]Stephen P.Robbins《管理学》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王绪君主编《管理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5、高天成.《新概念创新管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3月 6、陈建平等.《企划与企划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7、赵文明.何嘉华编著《百年管理失败名案》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2003

年1月出版 8、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编写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9、张今声:《管理的变革与创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约瑟夫·熊彼特:《革新与企业家精神》,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11、[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2、[美]彼得·F.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北京工人出版社。 13、http://www.haier .com/ 14.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974941.html,/ 第二章管理思想 1、周小清《中国成功企业管理》金城出版社2000年 2、小川英次著[日] 史世民译《现代中小企业经营术》1993年 3、袁彭傅东志宗明军科《第五项修练300问》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4、贺强等:《西方管理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5、吴照云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美]JamesF.Stoner《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7、加雷斯.琼斯等著《当代管理学》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8、赵文明.黄成儒编著《百年管理思想精要》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9、胡军:《跨文化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1、贺强等:《西方管理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12、胡军:《跨文化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谢敏:《W理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14、徐渊:《公司再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5、张德、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第1章管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 管理者: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组成,是管理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的风险的能力等。 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人际技能包括沟通、领导和激励三方面的能力。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总称。 责任原理: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效益原理:效益原理是指有效产出和其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创新原理:创新原理是指组织要根据内外环境发展的态势,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革、改造和发展,使管理得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二、填空题 1.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4.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信息,社会信用。 5.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6.科学性,艺术性。 7.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创新原理。 8.整体性原理,弹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反馈原理。 9.人。 10.责,权,利。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2.观念的创新。 13.大政方针,绩效,交往联系。 14.沟通,领导,激励。 15.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抽象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研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B)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 创造利润 B. 企业长寿 C. 成功决策 D. 最大利润 2. 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A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 顾客之上 B. 利润目标 C. 融入社会责任 D. 最大利润 3. (B)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初 4.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A)特征 A. 全局性 B. 纲领性 C. 长远性 D. 客观性 5.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 )是不准确的。 A. 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 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 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D. 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A)。 A. SWOT分析 B. 竞争战略分析 C. BCG矩阵分析 D. 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7. 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B)。 A. 竞争战略 B. 组织目标 C. 公司层战略 D. 组织内部资源 8.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B)。A. 日常管理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