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化工厂周边土壤和大气沉降中多环芳烃组成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化工厂周边土壤和大气沉降中多环芳烃组成分布特征及源解析王燕; 张莹; 侯博; 陈秀娜; 吴哲【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9(040)009【总页数】4页(P109-112)【关键词】附近土壤; 多环芳烃; 中重度污染【作者】王燕; 张莹; 侯博; 陈秀娜; 吴哲【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青海西宁 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5多环芳烃(PAHs)为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半挥发性以及潜在致癌性,构成部分为2个以及多个稠合芳环。
在20世纪70年代,16种PAHs被当作优先污染物。
从PAHs的主要来源看,以燃料为主,大都是由于煤以及石油等没有被完全燃烧,工业生产以及汽车尾气排放。
1 研究区概况为保证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本文以某石化工业区为研究对象,该地历史悠久,产生时间早,至今有4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大,为9.4km2,和市中心距离远,相差60km,为我国现代石油行业的重要地点,该地不仅生产成品油,还生产合成树脂、纤维等。
2 材料以及方法2.1 试剂与仪器无水硫酸钠,在使用该试剂之时,应当将其放在450℃马弗炉里面,并灼烧4h,铜粉,两者都属于分析纯;二氯甲烷、丙酮、正己烷、乙睛,均为色谱纯。
试验进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主要包括:RE-5203旋转蒸发仪以及QGC-24T氮吹仪等。
2.2 采样点布设以及样品采集按照项目现场的实际踏勘状况和卫星图像定位对土壤进行筛选,主要选择几乎不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土壤,并从污染物的源头入手,对该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均匀布点,具体如图1所示。
通常情况下,一共选择20个表层土壤样品,采样是时间是2018年下半年。
以该地和石化工业区距离为基础,对采样点划分,一共分成四4部分:第一区域是石化一线,具体采样点为1~6#,第二区域是石化二线,具体采样点为7~11#,第三区域是石化三线,具体采样点为1~16#,最后区域是石化四线,具体采样点为17~20#。
东莞市农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PAHs Poll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Dongguan
MA Jin 1 , ,QIU Xinghua 1 ,ZHOU Yongzhang 2 ,ZHU Tong 1
1.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 2. Center for Earth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 E-mail : jinma@ pku. edu. cn Abstract Investigation on PAH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n Dongguan,South China were conducted. A total of 59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t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gion for analysis of contents of 16 PAHs. Results show that 13 PAHs were detected with detectable ratios above 90% ,Fle,Phe,Chr and Bbf were detected in all 59 samples,the detectable ratio of Ant was the lowest (13. 56% ) . ∑ PAHs in soil samples is ranged from 29 to 2184 μg / kg, and 44. 07% , 8. 47% and 3. 39% soil samples were slightly,moderately and heavily polluted by PAHs,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Dongguan city is higher in soil PAHs contents,which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increase of PAHs in agricultural soils is connected with human activities clos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 above-said 16 PAHs in agricultural soils may have three major contributors,corresponding to biomass burning,volatilization of oil production,and coal burning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 temperature,humidity),soil characters ( pH,organic materials) and other pollutants( heavy metals) can affect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PAHs. By means of ordinary Kriging interpol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 of 16 PAH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6 PAHs vary greatly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between types,PAHs contents in west-north soil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south-east soils,and the highest PAHs contents area is in Wangniudun town,which hint that there are some pollutant sources connected with poisonous wastes combus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oil ; PAHs ; PCA ; environmental behavior ; spatial distribution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污染源示踪意义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污染源示踪意义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污染源示踪意义
分析了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土壤中菲、甲基菲、荧蒽和芘的δ13C值范围分别为-29.5‰~-23.2‰、-39.8‰~-23.4‰、-27.2‰~-23.6‰和-28.1‰~-22.6‰,不同功能区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反映了PAHs来源的差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内,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干-湿沉降是土壤PAHs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其它可能的来源有污水携带的油污、农作物茎杆及薪柴不完全燃烧产物等.就具体地点而言,土壤PAHs以二元混合输入为主,据此,运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二元复合数值模型对不同来源PAHs的相对贡献率进行了估算.
作者:苑金鹏钟宁宁吴水平作者单位:苑金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钟宁宁(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吴水平(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2005 25(1) 分类号:X131.3 关键词:土壤烃污染多环芳烃稳定碳同位素污染源示踪。
长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长 江 流域 表层 沉积 物 中多环 芳 烃 分布 特 征 及 来 源解 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 亮 ,张 经 ,吴 莹
1.九江学院化学 与环境工程学 院 江西省 生态化工工程技术 中心 ,九江 332005 2.华东 师范大学 资源 与环境科学 学院.上海 200062 3.华东 师范大学 河 口海岸 国家重 点实验 室,上海 200062 收 稿 日期 :2015.11.26 录 用 日期 :2016.01.09
Abstract: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were determined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River basin.T0诅l PAH concenVations(TPAH,perylene not included)var ied from 10.3 1 ng·g。。to 1 239 ng·g。。,indica-
ting a m oderate to low level when com par ed with samples from th e other regions worldw ide.Concentrations of TPAH in sediments increas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reaches,suggesting its emission along the Yangtze Ri ver.
PAHs contents in sediments from the two highly polluted stations of YZ (Yangzhou)and XJ(Xiangjiang)were
五大连池药泉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解析

五大连池药泉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解析曾颖【摘要】开展了五大连池药泉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工作,结果显示,药泉湖东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远大于西北部,组成以3环、4环、5环化合物为主,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石油的不完全燃烧。
%The cont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Wudalianchi Drug Spring Lake was detected. The result shows:the content in southern was more than the northwest, and 3, 4, 5 ring compounds were main ingredients. 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of coal, wood, oil was the main sources.【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五大连池;药泉湖;多环芳烃;分布;来源解析【作者】曾颖【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火山与矿泉研究所,哈尔滨 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mcarbons,PAH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方式相连的化合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的特性。
目前研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存在、迁移转化及健康效应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2]。
1 研究区概况药泉湖地处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是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湖底有多处碳酸气泉眼并有暗河流动,再加上二龙眼矿泉水的注入,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矿泉湖。
它不仅是药泉山景区至关重要的生态景点,还地处药泉山矿泉水带的中心位置,是其重要的补给水源,其水质状况会对药泉山矿泉水带造成巨大的影响[3-4]。
土壤污染 多环芳烃

土壤污染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与土壤污染
在土壤有机污染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物质就是多环芳烃。
它不易溶于水,所以想要被植物吸收或者被微生物降解都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因此多环芳烃是当今土壤修复邻域难以攻克的一个难点。
因此,对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修复技术的开展与研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通常,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可通过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处理、交通运输以及工业活动等途径进入到土壤中,通过积累而形成复合污染。
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并且可在土壤中持久留存。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指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芳烃,简称PAHs。
它们
主要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非稠环型,其中包括联苯及联多苯和多苯代脂肪烃;另一种是稠环型,即两个碳原子为两个苯环所共有。
多环芳烃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主要来自陆地、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另外森林、草原的天然火灾及火山的喷发物和从化石燃料、木质素和底泥中也存在多环芳烃;人为源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木材、纸以及其他含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条件下热解形成的。
PAHs由于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如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损伤,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
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综述

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综述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许多人为活动的副产品。
多环芳烃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综述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风险。
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焚烧废物、工业排放等。
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主要的排放源,如汽车尾气、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等。
此外,多环芳烃还存在于一些工业废水、土壤和沉积物中。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黏附性,多环芳烃可以通过大气降水和风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
在城市和工业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多环芳烃的浓度往往较高。
例如,在交通密集的城市地区,道路上的汽车尾气是主要的多环芳烃来源,导致周边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升高。
另外,在工业区,工厂的排放和废物处理也会导致周边土壤和水体中多环芳烃的积累。
然而,乡村和自然环境中也存在多环芳烃的污染。
尽管这些地区的污染源相对较少,但由于多环芳烃的持久性,它们可以通过长距离传输到这些地区。
例如,大气中的多环芳烃可以随着降水沉积到土壤和水体中。
此外,一些农药和木材防腐剂中也含有多环芳烃成分,这些化合物可能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进而影响农作物和饮用水的安全。
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它们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接触多环芳烃可能导致癌症、免疫功能异常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此外,多环芳烃还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减少多环芳烃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多环芳烃的排放源是关键。
这包括改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加强废物处理和减少农药使用等。
此外,监测和评估多环芳烃的分布和浓度也十分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土壤中多环芳烃质控样

土壤中多环芳烃质控样1引言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它们既可以在自然界中产生,比如火山喷发、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排泄物等,也可以来自人类的活动,比如燃烧、以及发电厂等。
通常,它们会使土壤、水源、蔬果等背负超标污染风险,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监测和评估多环芳烃存在量和活性,以及控制污染源,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控制,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任务之一。
2多环芳烃的特点多环芳烃是一类多种类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按其结构和形态,它们可以分为四大类:环芳烃、芳香烃、环烷烃和芳烃烷。
它们有一个浓郁的淡黄绿色,有强烈的芳香气味,稳定长久不易氧化,这使它们在自然界中可以长期保存,累积在环境中,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
同时,它们具有机械强度大、抗拉强度也比较高,因此可以抵抗自然界中的行星褶皱和心化运移,在地壳层中可以存在很久。
3多环芳烃的危害多环芳烃是危害环境的一大污染源,它们不仅能在空气中,还可以以悬浮颗粒的形式,进入土壤、水体、植物体等环境体系,使环境中的有机物受到污染。
它们具有较强的毒性,会对人类健康和野生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它们也具有致癌性,会引发某些癌症。
因此,多环芳烃的控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4土壤中多环芳烃质控为了有效解决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让公众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则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用于定量检测、评价及控制多环芳烃污染。
其中,检测是及时掌握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含量及活性;评价则是通过采集现场试样,运用统计学处理技术,得出多环芳烃污染物迁移情况及对环境影响;控制则是在检测和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技术,防止多环芳烃污染物进一步迁移和累积。
5结语多环芳烃是一类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可以长久堆积在环境中,并可能造成持久性危害。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控制,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任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各地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不同地区多环芳烃在表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并且采用不同方法探索了多环芳烃来源的来源。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分布特征;来源解析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84-02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威胁。
美国环境保护署已经16种多环芳烃列入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黑名单中。
pahs土壤污染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都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pahs,土壤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人为的排放,如煤、石油、木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烟草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
1 检测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样品的采集点可在所研究地区划分网格均匀取点,也可选定各点代表工业区、农业区、城市居民区等典型区域分块取点进行研究。
采用五点法布点、四分法取样的基本方法:确定点以后,土壤的取
样一般在对角线交叉点及其周围用取5个土样,或以选定的点为中心呈梅花状取5个土样。
取样深度为0cm~20cm左右的表层土壤,需去除表层动植物残留物以及植物的根系。
取样后需均匀混合,在室温下自然阴干,研磨,用60目筛或80目筛处理。
避光保存待用。
1.2 土壤中pahs的萃取
准确称取10g土壤样品于25ml离心管中,加无水硫酸钠4g并混合均匀,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超声萃取,连续萃取3次,每次萃取20min,温度控制在(25±1)℃,样品经离心处理后收集每次的萃取液。
1.3 pahs的净化与浓缩
将萃取液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后加入正己烷15ml,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将溶剂浓缩至4-5ml,然后过spe硅胶柱,洗脱液用高纯氮气吹干,用甲醇定容至4ml,然后过0.45?m滤膜,转移溶剂为乙腈,保存于棕色进样瓶待测。
1.4 色谱及检测条件
色谱条件如下:温度25℃,检测波长254nm,注射体积10?l,选用了supelco公司的lc-pah柱,柱的规格为25 cm×4.6 mm id,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流速1.2ml·min-1。
2 分布特征
2.1 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郑一[1]对区域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调查研究表明,土壤中pahs
背景值在1μg/kg~10μg/kg之间,东南部油田区土壤中pahs含量最高达103ppb~104ppb。
王学军[2]等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pahs组分的含量特征和污染水平,表明:绿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最高,污灌农田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也较高,其它地区较低。
香港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来源,得出在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中,香港土壤中可以检测出的15种,郊野土壤和城区土壤的含量和组成差别很大。
郊野土壤中以四环及以下的pahs为主,平均含量为34.2±16.0ppb;而城区土壤主要以五环pahs为主,平均含量为169±123ppb。
2.2 pahs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分布特征
多环芳烃的吸附、迁移等受土壤颗粒直径大小的影响较大。
pahs 总含量以小于2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最高,其次是200μm~2 000μm,pahs在这2个团聚体颗粒组有明显富集现象,而20μm~20μm和2μm~20μm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含量较小,富集系数为0.64~0.88。
不同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组中pahs的含量分布与腐殖质碳、总有机碳、胡敏酸碳的含量有关,并受芳构化疏水性有机物含量的控制[3]。
陈静等采集实地土壤并按照颗粒直径大小分为:沙粒,粉粒和粘粒三个部分,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对多环芳烃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粒径>20μm的沙粒土壤几乎不能产生吸附作用,而粉粒和粘粒两部分土壤能够吸附绝大部分的多环芳烃,主要是因为能够吸附多环芳烃的胡敏酸,富哩酸和胡敏
素等主要几种在粉粒和粘粒中。
而沙粒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低[4]。
2.3 迁移影响
纪学雁等[5]利用原油渗透实验、土柱淋滤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等对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降解规律、土壤截留率及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效率进行了充分研究,表明,土壤对石油类物质虽然有很强截留能力,但是截流能力有限。
pahs的吸附特性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尤其是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dom会影响到它对pahs的吸附。
然后对土柱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室内分层土柱实验,揭示了非饱和带中石油烃污染物的运移规律,更准确的从空间与时间上揭示污染物的迁移情况,石油类污染物在油田区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表明,水化学迁移过程可分为淋溶阶段、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
2.4 pahs不同组分分布特征
王东海等[6]研究表明:不同环数pahs分布状况与pahs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环pahs(4~6环)几乎占pahs的92%左右,低环pahs(2~3环)所占比例较小,大概是10%左右。
也就是说pahs 的形态分布受其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
其次,分子量小、环数较低的pahs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容易迁移;高环pahs在气态和颗粒态中的分配相当,而大分子量(5~6环)pahs 则主要以颗粒态存在,不易发生纵向和横向移动。
3 来源解析
3.1 比值法解析pahs来源
土壤中pahs的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燃烧源、裂解源、汽车尾气来源等。
通过特征pahs的商值可以指示出典型pahs的来源。
具体来说:baa/chr商值可以区分石油源和燃烧源,baa/(baa+chr)比值小于0.20说明pahs来源以石油源为主,大于0.35则说明燃烧源(如石油类、生物质、煤等燃烧)为主,商值处于0.20~0.35之间说明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来源源;另外,fla/pyr商值的稳定性范围大,可以比较好地保存最初原始信息,常用来判断燃烧源的具体类型:fla/(fla+pyr)商值大于0.40说明是石油源,小于0.50说明是生物质、煤燃烧为主,而处于0.40~0.50之间则说明是石油类燃烧来源[7]。
3.2 同分异构体比率法解析pahs来源
pahs有许多的组分是同分异构体,其商值可以一从一定程度上说明pahs产生的具体来源,但是在迁移过程中,同分异构体将会被等同地稀释,各种状态下热分解特点不一、组分商值也不一致。
an/(an+pha)和fla/(fla+py)是经常使用的pahs来源解析方法。
如果an/(an+pha)小于0.1,说明土壤中的pahs来源于石油类pahs 的污染;相反,如果样品中an/(an+pha)大于0.1,则是土壤样品遭受燃烧源pahs的污染。
另外,如果fla/(fla+py)小于0.4说明pahs污染来源于石油源,fla/(fla+p)大于0.5表明pahs
污染来源于草本植物、木材和煤的不完全燃烧,处于两者之间则说是pahs主要是由燃油排放的汽车尾气造成。
3.3 组分浓度比值法
第三种判断pahs来源的方法是组分浓度比值法。
flu/(flu+pyr)比值如果小于0.40,表明pahs可能来源于石油源污染,如果商值大于0.50,可以说明pahs主要来源于煤和生物质的燃烧源,如果商值处于0.40~0.50之间,则可以说明是石油燃烧污染来源。
此外,icdp/(icdp+bghip)比值小于0.20的话,可以推断是来源于石油源,如果商值大于0.50,说明pahs的可能来源是煤和生物质燃烧,如果商值处于0.20~0.50之间,可以说明可能的污染来源是石油燃烧。
4 结论
通过对各地研究的总结我们得到了研究pahs检测、分布、来源解析的不同方法,为我们研究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提供了参考。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也有不同,采用这些方法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郑一.天津地区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大学大学,2002:50-55.
[2]王学军,任丽然,戴永宁,等.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j].地理研究,2003,2(3):360-366.
[3]张祥志,赵永刚,胡冠九,等.江苏省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风险评价[j].土壤,2006,38(6):790-793.
[4]陈静,王学军,陶澍.天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对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5,18(4),79-83.
[5]纪学雁,刘晓艳,李兴伟.等.分层土柱法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j].能源环境保护,2005,19(1):43-45.
[6]王东海,李广贺,贾道昌.石油类污染物在砂砾石层中的迁移与分布[j].环境科学,1998,19(5):18-20.
[7]张天彬,杨国义,万洪富,等.东莞市土壤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代表物及其来源[j].土壤,2005,37(3):26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