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综合性公园调研及分析

成都综合性公园调研及分析
成都综合性公园调研及分析

湿地公园的设计研究

--成都市活水公园与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一.湿地景观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涮,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二.背景资料

1.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的创意者,美国“水的保护者(Keepers of The Waters)”组织的创始人贝西·达蒙(Betsy Damon)女士,同其他设计者一起,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全长525m,宽75m,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每天,活水公园的流量可达200m3。由于其在生态、美学、文化、教育功能上的完美结合获得了包括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奖项。目前,它已经成为成都市到访率最高的公园景点之一。

2.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建设总投资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

三.实习目的

通过对新都区桂湖公园、宝光寺和活水公园及浣花溪公园进行实地参观游览及写生测绘,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充分理解和掌握园林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造园手法和植物配置,以及园林树木的识别等一系列园林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进而转化吸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当中;通过在学校内的景观规划实习,将所学到的知识用运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

1.活水公园植物塘床处理系统

活水公园中栽种有大量的天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两架川西水车,将府河水泵入全园最高处的鱼眼蓄水池。此处利用地形建造覆土建筑,建成环保展览及教育中心,并设有净水工艺厌氧处理池。临河仿照旧有木构民居而建三层通透式茶楼,以供游人品茶休憩。对环境的主题进行了多方位的诠释,可说是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一个完整而又生动的例子。

造景艺术与污水处理系统:成都活水公园让市民了解污水的处

理过程,给予人们污水处理的歧视,具有浓重的学习氛围和亲水性,

使得市民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个有意义的享受过程。并且其将污水处

理系统与造景完美的融合,使之符合园林工程的含义:以工程为基

础,使园林艺术与市政工程融为一体,园林景观与工程设施相协调,

并充分利用园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植物塘床系统及其作用:鱼的腹部为植物塘床系统,是人工湿地的核心系统,由6个植物塘、12个植物床组成。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达到无害化,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源。其中种植的漂浮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等;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等;浮叶植物: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几十种,与自然生长的多类鱼、昆虫和两栖动物等构成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分解水中污染物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又有很好的知识性和观赏性。

2.活水公园的生态性

(1)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2)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小气候;

(3)通过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为鸟类、昆虫、鱼类

提供生存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

a.活水公园人工湿地系统—水环境:活水公园人工湿

地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接触厌氧沉淀池加植物塘、床系统

处理工艺,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净水工艺分成三

个系统,即进水预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植物塘、床处理

系统;人工湿地出水应用系统。活水公园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工湿地系统,城市湿地在城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城市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纳城市排

放到环境中的污水,改善城市水文特征,降低其富营

养化趋势,城市湿地能够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动植物提供重要栖息地等。

b.活水公园的植被体系:活水公园在植物配置上

也是相当的适时适地。模拟自然野生植物群落之外,

公园边缘结尾处的一些绿地采用人工痕迹明显的乔灌

木搭配,地被植物是让人眼底一亮的镜面草、鸢尾等

深色反光植物。灌木如木莲杜仲等,乔木有高有低,

灯台树、黑壳楠、锦带花等相互配搭,建立一个由乔

灌林、草滤带、挺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和浮水植物

带构成的植物群落景观,形成与水体--湿地--滨河景观--陆地景观--人工环境的模式相适应的完整植物景观生态系统,利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c.细节处的生态学原则:活水公园一草一木的

选取与搭配都是别具匠心,经过充分的考虑,营造

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有各种鱼类、

青蛙、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人工湿地塘床

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

可得到有效净化。

活水公园的多功能性和寓教于乐的展示启示了

我们新的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态景观。在小品或铺装的细节

处理和借景手法的运用上,为园林增加多样化的视

觉元素,通过植物配置的联结达到统一,所有的各种花样繁多的景观都统一在设计的核心理念中。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景观,均显得更加贴近自然。而人与水的接触是两者和谐的前提,采用一系列富有艺术魅力的台阶状水流雕塑盆和水口,这些参与性很强的动水景观成功地让游人关注水、接触水、珍爱水。

2.成都浣花溪公园

1)布局与结构

浣花溪公园分为万树园、梅园、白鹭园三大园为主要布局,其中包括南门湿地湖———白鹭湖,园内人工湖——沧浪湖,四个休闲广场,以及多样丰富的植物布置构成了成都市唯一一个五星级公园。通常像这种大型的公园以限制了周边建筑的高度以保证公园内部的景观视线.这样也可以形成很好的城市天际线,与城市肌理相通相融,作为设计师当我们在设计中,我们不能仅仅的就设计一座公园这么简单。而要紧密结合城市的肌理和交通分布来设计,所以要做好一个设计,一个该从更高的高度,放在大环境里去体会。

浣花溪公园分为三大主题园区:

湿地主题——白鹭洲。是人工打造的湿地景观。虽然不具备天然的环境但它在景观构景上都模仿了天然湿地形态。

人文主题——沧浪湖。以大范围视线的湖泊

进行心理和视线的对比,形成

开阔的空间,符合中国古代的

儒家思想,先抑后扬的效果。

到杜甫草堂门前的影壁开始,

一路通向南方的一条轴线,就

是诗歌大道。历史的传承、现

状的维系、未来的发展,如何

在三者之间保持平衡,这里开

始人们可以慢慢感受川蜀文化,

杜甫等多位诗人的雕像和环境

小品,营造诗歌意境。

山水主题——万树山。人工挖出来的湖刚好可以堆积成山,

典型的填湖造山。在靠近南大门的风向,集中设置了老年活

动区、儿童活动区、网球场、包括一些广场,方便从公园南

大门附近居住的居民休闲娱乐活动。

从浣花溪廊桥到杜甫草堂南大门照壁,这段388 米长的诗歌大道是诗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长廊,这里记录了从杜甫、李白和屈原,到当代共计300名左右著名诗人的形象、朝代、生卒年,以及著名诗句。

万竹广场

诗歌大道诗歌小径浣花溪公园景观空间丰富多彩,以中国传统精华——中国诗歌为主线,围绕这一传统高雅的主题来布置设计整个公园给了浣花溪以灵魂,又以古代诗人的名言佳句让后人领会生命的真谛。同时运用一些雕塑,小品穿插其中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在诗歌广场上可以看见一些中老年朋友以书法诗歌会友以水为墨以地为卷谱写着生命的诗歌与公园文化特色交相呼应更烘托出成都地区的文化人文特色。该中心共建有八个主题景点:一、标志性视觉符号,二、诗歌大道,三、“诗之韵”诗歌典故,四、“诗之韵”诗歌意境,五、

新诗小径,六、浣花流韵,七、游客诗墙,八、诗圣长廊。除“诗圣长廊”外,其余的主题景点均位于浣花溪公园内。

五、公园调研总结

浣花溪公园作为“休闲之都”成都的一个五星级公园,其设计、建设、施工等方面的优点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优点

1.生态环保。公园内绿化面积广,绿化率、绿化覆盖率高,对于城市的生态作用明显;另外,园内的湿地景观、厕所及相关设计都非常注重环保的原则,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较大影响。

2.景观设计结合地区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成都是一个历史底蕴浓厚的地方,很多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都结合相关地域文化、地域历史进行设计,浣花溪公园也不例外,公园的诗歌大道就是一个例子。环抱杜甫草堂的地理优势使得在设计上紧扣诗歌这一主题。

3.充分利用地势地形。浣花溪穿插整个公园,设计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溪水引进公园,建成多处水渠,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另外,将挖取人工湖堆砌的泥山稍作改动,便有万树山,节约资源。

4.设计精巧。公园的多处设计非常精巧,特色鲜明的便是诗歌大道两边的水渠,水渠内设有人工阶级,一旦有水流入渠中,水流就可以有一定的坡度,给人视觉享受。另外,园内铺装形式多样,也不乏情趣。(2)不合理之处及建议

1.休憩设施摆放位置不合理。公园内有的地方休憩设施,如园凳摆放的位置太靠近园内道路,没有隐蔽性,无法吸引市民休憩。建议将园凳移植私密性较强的地方,方便市民在游览的过程中休憩。

2.园内设施维护不利。许多园内的小品和相关观赏性设施由于维护不利,看起来缺乏美观性,应加强维护。

3.道路设置有弊端,常有尽头路,且公园外围没有特殊障碍,在调查图中常有行人问路。

4.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医疗以及灾害防护等设施不够完善。

建议:1、多设置些遮阴避雨的园林小品或建筑;2、在公园周围和入口设置标志;3、加大管护力度,即使检查修补损坏设施;4、应该招商引资,将周围的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充分利用公园。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空气的重度污染,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休闲环境,能够放松身心,净化心灵的湿地公园。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除了要具有扎实的技术水平之外还要掌握专业的知识文化内涵。湿地公园的建设宗旨是符合“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地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为人民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自然”。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中,保护与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要站在长远地可持续发展地角度,把握两者的对立与平衡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设计和建设出我们想要的湿地公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公园调研分析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园调研分析报告 篇一:公园调研报告 昆明市洛龙公园、桃源广场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 目录 1.引言................................................. .. (3) 1.1poe(postoccupancyevaluation)方法................................................. . (3) 1.2调研概况................................................. ................................................... .. (3) 2.场地分析 (4)

2.1场地概况................................................. ................................................... .. (4) 2.2场地自然条件................................................. ................................................... (4) 2.3区位分析................................................. ................................................... .. (6) 2.4功能分区................................................. ................................................... (12) 2.5游路分析................................................. ................................................... (22) 2.6景观节点分析.................................................

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xxx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11 月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散落在荡漾碧波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北岸绿荫丛掩映着工人疗养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临水,风格迥异,颇具水乡风味。 (三)自然资源分析 平西湖周围环境绿化面积 大,湖内鱼类品种繁多,根据对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研报告

成都浣花溪公园调 研报告

浣花溪公园调研报告 一、文化背景 从文化内涵上讲,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 二、基地概况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是浣花溪和干河的交汇处,是最佳观赏点。建设总投资 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源干涸,河床淤塞,加上城市的发展和人为的破坏,浣花溪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10月2日,占地近553.8亩的浣花溪公园破土动工,青山、湖水、小桥、园林……逐渐填满了整块平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显露雏形。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戴。 三、功能定位 浣花溪公园是开放性城市森林,因此功能多样。一是观赏性游憩活动,这里是风景秀美、独具特色的山水佳地,植物形式多种

多样,季相变化明显,游走在苍凉湖边微风轻抚,毫不美妙;二是娱乐性游憩活动,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林间诗会、曲水流觞等等。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传统的承续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社交聚会、疗养保健、商务会议、体育健身、科普教育、追求时尚。 四、三、布局与结构 从浣花溪公园的总平面图上能够看出,该公园由万树山、沧浪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组成,主要包括一座假山一个人工湖一处湿地两幢景观建筑三座地下车库四个大型休闲广场,贯通全园的小溪河道和路网以及遍布整个园区的园林绿化景观等。从内容上分为诗歌大道、诗之韵诗歌意境、诗之韵诗歌典故和应急系统。该公园所处地是以东北风为主,坐落在东北方向的四川博物馆恰好能够挡住一部分风,减小季风对该公园的影响。整个公园绿化布局合理,层次显明,园内绿化面积达到29.25公顷。北门入口处为儿童乐园,方便孩子玩耍。 1、万树山位于公园南部,以一座人造山为主,植如密林,占地6.5万平方米,并配以“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相衬,营造出“绿竹通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意境。 2、沧浪湖主要由“草堂入口广场”、浅滩、溪流、小岛和一座位于岛上的景观建筑“浣花居”组成,营造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姓名:王珂珂 学号:109972 班级:1B11C2 指导老师:马晓燕

1.基地背景,环境文脉;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组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地位,东联西进的重要战略作用。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25万人。 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遗产,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流中西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沉积和丰富的人文资料,使西安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和丰富西安发展的境界和内涵。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以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区内历史文化积累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荟萃之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曲江新区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西安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五年西安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曲江新区是西北唯一的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享受省级旅游度假区优惠政策和管理权限,

拥有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 曲江寒窑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隅,紧贴曲江池遗址公园隅,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以在此地发生的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为线索, 这里遗址区蕴含着丰富的爱情文化,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资源。以此为依托,将规划建设以曲江寒窑遗址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爱情为主题公园。

景观设计成都活水园

成都活水公园是如何把浊水变为清水的 国风景园林网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而首创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便如同一个“微缩”的世博会,在这片占地15公顷的土地上,汇集了全球80个城市案例的智慧与经验。成都活水公园更是大变戏法,向游人展示了浊水变清水的过程,赚足了人气。 成都“活水公园”俯瞰 成都“活水公园”一景 成都“活水公园”每天可以帮助世博园区清理15吨污水,案例完整地展示了流水在自然中由浊变清、实现生物净化的全过程,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为目前许多地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成都“活水公园”效果图 公园的平面构图像是一条游动的鱼,寓意鱼水难分,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公园的“鱼头”部位被设计成堆土高坡,在高坡上建有太阳神鸟广场,设有各种生物图案及环保教育小品和艺术雕塑——这看似富有人文气息的广场地下其实挖有厌氧化处理沉淀池,是收集污水和进行初步处理的地方。随后,通过高坡的自然落差,被初步处理过的污水流入“鱼身”部分,这里有鱼鳞一般的植物床和养鱼塘,是最重要的人工湿地生物净化系统。流水通过植物、鱼类的吸收转化,达到了净化目的。最后的“鱼尾”部分是一个亲水空间,清洁的水通过臭氧氧化塔进行消毒处理后经卵石铺地的小溪流入此地。这里设置了互动感应喷泉,给游客的观赏过程增加了不少乐趣。

“鱼头”部位的太阳神鸟平台和厌氧池 “鱼身”部分的种植池 “活水公园”的“工作流程”大约有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世博园区内的部分废水经管道流入收集池,由水泵抽入厌氧沉淀池处理; 步骤二、处理过的水经由物理水流雕塑吸纳,在自然落差中冲气暴氧,进入人工湿地; 步骤三、人工湿地铺有大量鹅卵石,石上附着着生物菌,生物菌等植被吸收污水中有机物,渐渐让水质净透。 这个案例的原型坐落于成都市府河上的“活水公园”,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成都活水公园于1997年春天破土动工兴建。建成以来,举世瞩目,名噪一时,对人们环境生态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得到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的认可和赞赏,因而获得了多项国际奖项,包括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

关于浣花溪公园方案的设计说明

关于浣花溪公园方案的设计说明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为浣花溪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生动地描绘出了浣花溪曾有的盛景。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公园。浣花溪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浣花溪公园是开放性城市森林,所以功能多样。一是观赏性游憩活动,这里是风景秀美、独具特色的山水佳地,植物形式多种多样,季相变化明显,游走在苍凉湖边微风轻抚,毫不美妙;二是娱乐性游憩活动,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林间诗会、曲水流觞等等。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传统的承续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另外还有社交聚会、疗养保健、商务会议、体育健身、科普教育、追求时尚。整个公园就像一个幅美丽的风景画,巧妙的将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尊重历史,保护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将浣花溪故道以与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保留下来。在空间节点上的组织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营造出了众多益人的景致空间,使“人本”与“生态”的设计理念自然流露。以现代手法内敛有效的表达了公园应有的地位:不与草堂争锋,而是烘托了其幽远深厚的历史感。 浣花溪公园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园内山水交融,花草树木绿阴蔽日,由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景点组成,浣花溪和干河两条河流穿园而过,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浣花溪现在是很多青年人和中老年人都愿意去的聊天休息的好地方,浣花溪里有很多喝茶的地方,让人们感受到成都人享受生活、慢节奏的人生态度。 浣花溪公园现在也在跟随时代的趋势,拥有了更多的不同的元素,cosplay、滑板等等,浣花溪公园也越来越接近新潮的青年人。在不失古典的的文化底蕴下加入了更多的包容的新时代产物。

园林调研报告

中国的园林的设计独具特色。本文将介绍园林调研报告。 园林调研报告: 浣花溪公园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公顷。建设总投资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以杜甫草堂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民俗空间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源干涸,河床淤塞,加上城市的发展和人为的破坏,浣花溪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2002年10月2日,占地近亩的浣花溪公园破土动工,青山、湖水、小桥、园林逐渐填满了整块平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显露雏形。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戴。 u 功能定位 浣花溪公园建筑不仅与环境做到了和谐共生,而且以造景的方式来思考建筑,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它的独特设计,为周围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给人们的精神情操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它保护了历史文化浣花溪文化,杜甫草堂的建造,更是体现了,在这次设计中尊重历史的观点。这个公园是一个休闲与娱乐相结合的公共环境公园,体现了人性化设计。 u 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以绿色为主,突出植物的景观。 2人性化设计: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与行为方式。 3地域特色:反映成都浣花溪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特 u 现状分析 (1)、公园场地周边临近浣花溪风景区,环抱环抱传统文化遗产杜甫草堂,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同时公园由西南向东北展开,分为留园、万树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 (2)、场地周边有便利的交通要道,临近青阳宫,锦里等文化故地,在公园四周还有居民居住去,如浣花小区,北边有便利的交通。 (3)、公园内部含有历史文化悠久的杜甫草堂。留园和万树园为杜甫草堂的入口景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u 总体布局 公园由西南向东北展开,分为留园、万树园和白鹭洲三大景区。主要包括一座假山一个人工湖一处湿地两幢景观建筑三座地下车库四个大型休闲广场,贯通全园的小溪河道和路网以及遍布整个园区的园林绿化景观等。整个公园绿化布局合理,层次显明,园内绿化面积达到公顷。 1、留园和万树园的入口景观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留园的主要景点沧浪湖和万树山为挖方平衡,体 现出山水相绕的景观情趣,铺装素雅,配有成片香樟林,形成自然而别致的活动空间。万树园包含万树广场、川西民俗观演广场和一个网球场,同时与原有的浣花苑溶为一体,这里主要体现巴蜀文化和成都的市民生活情趣,配以丰富而层次化的植物和流水,情景相融。 2、万树山位于公园南部,以一座人造山为主,植如密林,占地万平方米,并配以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相衬,营造出绿竹通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意境。 3、从公园的北门进去,穿过菁华广场,向南的第一处景观是白鹭洲。这里树木青葱,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3)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4) 第四节研究工作概况 (4)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6)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8)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1) 第一节建设条件 (11) 第二节用地面积的确定 (14) 第三节场址选择 (14) 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6) 第一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6)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7)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方案 (18) 第一节规划设计方案 (18)

第二节设计方案 (25) 第六章环保与节能 (33) 第一节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33) 第二节环境保护 (34) 第七章节约用地 (37) 第八章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8)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第一节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39) 第二节投资估算 (41) 第三节资金筹措 (42)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市**新区湿地公园 二、项目承办单位 **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市**新区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山东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浣花溪公园介绍

浣花溪公园介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浣花溪公园介绍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浣花,公园,介绍,,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绿野锦城西情系浣花溪 ——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管理新模式 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

浣花溪公园一切巨细,皆是汗水、智慧、关怀的凝聚体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一个城市自有它的精神所在,浣花溪公园树立的,即是一座城市的人文丰碑。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为浣花溪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这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生动地描绘出了浣花溪曾有的盛景。 浣花溪,成都府河的一条分支,在历史上就以“浣花女濯涟洗纱”传名。浣花溪公园,位于浣花溪畔,成都市著名的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成都市首家“五星级”公园,首家由专业管理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开放型城市生态公园。 公园占地444.8亩,分为三大主题园区:白鹭洲、沧浪湖、万树山,园区景观主要包括:一座人造山,一个人工湖,一处城市湿地景观和“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的八个主题景点。 白鹭洲位于公园北侧,杜甫草堂与四川省博物馆之间,园区以“日落看归鸟,澄澄羡跃鱼”为造园意境,是一处城市人工湿地景观。以杜甫先生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取意命名。在建设中除注意景观设置外,还特意营造适合白鹭栖息的生态环境,以吸引鸟类到此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空间。 沧浪湖位于公园中心地带,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为造园意境,以水景为主体。水面面积约4.3万平方米,根据“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意境命名。

成都市活水公园实践调查报告1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城市面貌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所造成的城市压力远远超过了城市生态承载力的限度,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失调,在这些严重的环境压力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续而开始了对“生态”的追求。致力于打造“世界田园城市”的成都应该是生态化城市,是环境优美的空间,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同时,建设生态城市是我们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园林城市。因此加速城市园林绿化创建园林城市,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和加强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是推进和加快成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由美国环境艺术家贝特西.达蒙Besty Damon 倡导主持设计;设计师Magie Rulldick 进行景观设计;中、美、韩三国专家共同设计完成的成都市活水公园应运而生。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中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从1997年春天活水公园破土动工,到工程初步完成,总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从理念的提出到活水公园竣工供游人游憩参观,活水公园自始自终受到国内外超乎寻常的关注。无论是民间旅游团还是官方考察团,或者是外地新闻记者莅临成都,必参观府南河,必到活水公园去感受独特的景观创意。都府河南岸有座新奇别致的活水公园,据说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 二、调查目的 1、了解活水公园作为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典范的内涵及获得众多设计奖项与名誉的真正可取之处; 2、了解活水公园功能分区并进行游览路线设计; 3、了解活水公园水循环设计原理、府南河河水进入活水公园的进水口及活水公园的净化水流入府南河的出水口设计及其设计合理性、各个净化池出水和进水口及其进出水的方式、水泵位置安排的合理性; 4、了解活水公园的作为生态公园的生态效益及其所需成本; 5、了解活水公园的美感设计:净化池形态的设计、植物形态搭配等。 6、了解活水公园科普馆的建筑设计特点,及其优缺点; 7、了解活水公园与府南河之间的河岸处理,亲水性设计。 三、调查对像描述 成都活水公园座落在一号桥府河南岸的东侧,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它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为一体,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环境教育中心等设施。活水公园的水日流量可达300立方米,流经公园的府河水,经多重净化后,由浊变清重新流入府河。它日复一日地向人们演示着污水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展示着自然界修复伤痕的伟大力量。 成都活水公园于1997年春天破土动工兴建。建成以来,举世瞩目,名噪一时,对人们环境生态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许多大城市纷纷效仿,在城市景观中修建类似的人工湿地,在美化市容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成都活水公园

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前言: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 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 投资近4亿。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完成,由英美两国 的世界顶级设计师联手设计。充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展现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刺绣 之乡的特征。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 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设计生态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 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 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 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 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 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 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 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 1 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 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 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 史称“游湖”。 一、周边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高速化,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原本位于城 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的用地范围是由黄海高程为4m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 高程在0.8~2.2m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大小不一的鱼塘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多年 的变化,场地初步形成了4种自然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和沼泽湿 地等。场地的陆生植被以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为主,有极少量的小乔木,可分为6种简单 的群落类型:灌木丛、芦竹群落、野生油菜群落和人工菜地、草本群落、藤本群落以及人工 林。水生植被类型分为沉水植物群、挺水植物群和浮叶植物群。鱼塘中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 虾和螃蟹为主,并伴生螺蛳、贝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总的来说,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 围垦过度,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镇区污染治理不到位,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保障与 管理不力,湿地保护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退渔还湖后,替代产业发展困难。 二、设计形式 太湖湿地公园包括三大景区、两条主轴线,即原生态湿地景区、滨湖特色文化景区、山 屿生态游憩景区及太湖大堤景观主轴线和马山、大小贡山景观主轴线。 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培育”为主线,提出七大 湿地功能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 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城市主要干道分布在整个公园的东部和西部, 整个公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对湿地公园环境 的影响。公园内部主要通过人行散步道和电瓶车组织游线。公园设一条3.5m宽的主环路和多 条宽度分别为2.5m、 1.8m、1.2m的二、三级游路,以及各类自然式小游步道。 (见p3规划总平面图)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浅谈城市公园调研 摘要: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品味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公园,作为一个大众人群共同休憩的地方,在现在也越来越被人们利用和重视。它对人活动的作用和影响正在悄然上升。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健身,公园都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关键词:公园人空间建筑小品植物文化 Abstract: In the society of the developing economy,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material and culture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city, people rise to a new height to have a feast of the life quality too. The park, as a place where the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ave a rest together, are also utilized and paid attention to by people now. It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to people is rising quietly. No matter the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and fitness, the park is making close to people's distance. Keywords: Park person space architectural interludes plant culture 公园的概念 公园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公园,作为公共性的活动场地,不同类型的公园给人的印象和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说,每一个公园在最初的设计理念和着重点

公园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公园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以东升城市公园中心公园为例 目录 摘要 1.城市公园 (1) 城市公园概况······································· 东升城市公园概况··································· 2.POE调查方法及内容······································· Occupancy Evaluation评价方法························· 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内容及方法··································································································································· 3.中心公园综合设施系统现状调查结果························· 慢行系统··············································· 绿化系统················································· 服务设施系统············································ 照明系统··············································· 小结················································· 4中心公园使用者调查分析································性别构成············································ 年龄结构···············································

花溪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潘家青学号: 0920020409 班级: 091 实习性质社会调查实习地点:贵州省黄平县指导教师:王家洪成绩: 黄平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姓名潘家青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091) 1 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11年8月5至8月26日 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黄平县 三、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旅游业是当代全球最大的产业,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旅游。因此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为其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级别,特点,及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利用做好准备,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新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以黄平县作为旅游地,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要求 (1)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2)以本地区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且兰黄平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黄平的旅游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五、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网上与图书馆资料查询、人员采访 2 调查点状况 黄平县旅游资源状况 一、黄平县概况 “黄平”名称源于旧州,因旧州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郭子章《郡县释名》又云:“贵州山箐插天,独黄平田壤平夷,颇似江南,故称黄平”。黄平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奇山秀水应有尽有,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古朴浓郁。黄平是苗族革家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堪称天下革家第一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贵州东线旅游之亮点,线上之明星。有“中国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贵州“高原明珠”—舞阳湖,“苗疆圣水”—浪洞温泉,有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原始森林——上塘朱家山等。目前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各方客商看好黄平市场,纷纷前来洽谈其它景点的开发。黄平旅游大县的格局正在形成。 全县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5镇9乡,共243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 二、旅游环境 (一)地理概况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 107o35`40"-108o12`48"和北纬26o43`46"- 27o14`30"之间,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翁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距省城贵阳196公里,州府凯里54公里。连接黔东南、黔南、遵义三地州,接壤凯里、台江、施秉、余庆、瓮安、福泉六县市。

千岛湖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水资源 调研报告 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 摘要: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7月25日。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队前往沛县自来水公司,千岛湖湿地及周边开展了以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十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与沛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徐州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走访了微山湖湿地与千岛湖湿地,并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沛县自来水公司、湿地、调研、污染、发展 (一)、沛县自来水公司 沛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沛县城区唯一具有供水资质的供水单位,隶属于水利局。公司地址:沛县沛城镇汉台路2号,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供水深井30余眼,平均井深120米左右,日供水量2万吨,采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加氯消毒,一级供水。 (二)、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

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1、湿地的效益评价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3、外部环境对千岛湖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我们对湿地保护区的实践调查是在沛县范围内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沛县县城,因此这里我把微山作为湿地保护区的外部环境实例来说明其对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在参观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城区域的环境卫生不是很好。一些现象例如:部分道路显得很脏,气味比较的难闻,垃圾桶脏乱以及数量很少等。还有县城的一些河流的污染也是比较的严重,河流的水基本都是比较死的。这样的环境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保文化,说明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够,环保行动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像垃圾桶这样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更是政府的职责所缺。而这样的一种环保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保护区的保护是有害的,它将不利于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中来,且很容易使保护区在无意识中遭受到某些污染。其次,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政府为了创收,大量地引进一些工厂和企业,其中也就包括一些会带来比较严重污染的企业,像造纸类企业,它们带来的污染风险是很大的,不易控制。还有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环境污染风险都是很高的。而这些风险必然会落在保护区的头上,对于保护区的保护非常不利。 (一)、千岛湖湿地公园调研结果及分析

成都浣花溪公园规划设计

浣花溪公园规划设计 千年更迭,城市以文明的姿态演进,而在不经觉间,历史的渊源却在文明的喧嚣中悄然湮没。历史的传承、现状的维系、未来的发展,如何在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得解,这个时代定会留下城市历史上最蓬勃的景象。 浣花风景区包括成都西区二环路以内,南河上游段,东起琴台路,西至二环路,北以青华路为界,南抵大石西路,面积253hm2。区域内拥有杜甫草堂、青羊宫、浣花祠、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等文化古迹及公园,有浣花溪、干河、南河等河流。依托城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底蕴,区域内现建有春天花园、浣花溪山庄等众多高品质房地产项目。 由于历史原因,浣花溪风景区内“脏、乱、差”现象突出。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影响了该区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 2002年9月3日,浣花溪公园设计开标,选标工作正式启动。参加竞标的7种方案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保留现有东西、南北穿越改用地的城市支路。整个用地被城市支路和河道氛围独立的三块,浣花溪流经其间。在草堂寺将恢复重建玩佛楼,并作为整个景区的标志,其中的优秀方面有评标专家组遴选后向政府部门推荐。 一、前期分析

(一)区位 浣花溪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成都市西一环 路与二环路之间浣花溪风景区内,占地 36.92hm^2.公园是浣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联系了杜甫草堂与四川博物馆,它的建设似的 这风景区得到彻底治理。 (二)地域特征 公园北侧为杜甫草堂,整个用地文化特征明确,规划要求以蜀文化为 主体风格,并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古典园林 和现代建筑艺术、时代范围有机结合起来( 三) 基地特征 用地呈不规则S型,东北侧与青华路相接,南侧直达河干,西南侧 延伸至二环路清水河大桥,地势平坦,但基地有 大量弃土及建筑垃圾,在基地有大量弃土及建筑 垃圾。在基地北侧杜甫草堂入口处有大量香樟林, 其他无重要植被,浣花溪呈S形穿过用地,干 河在用地南侧穿过。 ( 四) 视线走廊 根据规划要求设四条视线走廊,万佛楼为视觉制高点。 东北:送仙桥至万佛楼 东:浣花南路西侧20m道路至万佛楼

公园调研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公园调研报告

编号:FS-DY-51930 公园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活小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连接各区的主干道、公园、公园、生活小区。市区主干道包括路二路共10条道路,总长度8万米,油路面积1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5.9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这10条道路构成了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 (一)主要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目前,这10条道路的设计及建设都由各路段所属的主

管部门负责。日常养护、城市防汛及冬季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均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市直、高区、经区、公路部门及环翠区孙家疃镇等部门管理,由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二路;由高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二路、;由经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由环翠区公路局管理的有;由环翠区孙家疃镇管理的道路有、。 (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0条主要道路除路三条道路绿化为市园林主管部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外,其他各条道路绿化均为分段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工程建设改造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分别负责。目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道路有路北段、路北段、南段、东段、南段、东段、东段、东段、二路东段,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的道路有路南段、路南段、经区段,由环翠区园林处管理的道路有环翠区段,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西段、高区段、西段、西段、西段、二路西段,由孙家疃镇政府管理的道路有北段、北段。市园林管理局负责的绿地养护费用的核定,根据各条道路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道路两侧

公园调研报告2篇

公园调研报告2篇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城市主干道、公园及重要地段的生活小区作为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道路及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近日,市城乡建设委组织人员对城市主干道、部分公园、生活小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连接各区的主干道、公园、公园、生活小区。市区主干道包括路二路共10条道路,总长度8万米,油路面积1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5.9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这10条道路构成了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 (一)主要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目前,这10条道路的设计及建设都由各路段所属的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养护、城市防汛及冬季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均按属地原则分别由市直、高区、经区、公路部门及环翠区孙家疃镇等部门管理,由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二路;由高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二路、;由经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路、路、;由环翠区公路局管理的有;由环翠区孙家疃镇管理的道路有、。 (二)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0条主要道路除路三条道路绿化为市园林主管部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外,其他各条道路绿化均为分段绿化建设,养护管理和工程建设改造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分别负责。目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直接管理的道路有路北段、路北段、南段、东段、南段、东段、东段、东段、二路东段,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局管理的道路有路南段、路南段、经区段,由环翠区园林处管理的道路有环翠区段,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市政处管理的道路有西段、高区段、西段、西段、西段、二路西段,由孙家疃镇政府管理的道路有北段、北段。市园林管理局负责的绿地养护费用的核定,根据各条道路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述道路两侧绿化带养护费用约4元/平方米;经区园林局负责的道路绿地养护费用XX年至XX年为1.9元/平方米,XX年养护费用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环翠区园林处负责的绿化养护费用为1.5元/平方米;高区市政处绿化养护费用未进行详细区分,年养护费为400万元,养护面积为316万平方米,绿化费用为 1.27元/平方米;孙家疃镇政府、统一北路由隆兴物业负责,绿化养护只是其中一项内容,无法确定具体资金投入。 (三)部分公园、生活小区的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情况 1、公园,由港集团投资兴建,占地面积4.36公顷,XX年建成,XX年港集团对公园进行了改造,XX年补充栽植了紫薇、红心柳等乔木。公园目前由港集团世昌物业服务公司进行养护管理,其内部员工负责卫生保洁(人员为4-5名),绿化养护实行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