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体会

合集下载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应用现状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应用现状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应用现状发布时间:2021-12-13T05:30:49.11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2期作者:张凤妹[导读] 便秘作为临床中常见病症之一,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概率在6%左右。

盆底失弛缓(英文名称:pelvic floor dyssy-nergia ,英文简称:PFD)性便秘疾病隶属功能性便秘一种亚型,主要是指患者在排便的时候,盆底肌与负极出现协调,导致出现排便功能障碍,作为排便行为异常的一种。

张凤妹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499摘要:便秘作为临床中常见病症之一,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概率在6%左右。

盆底失弛缓(英文名称:pelvic floor dyssy-nergia ,英文简称:PFD)性便秘疾病隶属功能性便秘一种亚型,主要是指患者在排便的时候,盆底肌与负极出现协调,导致出现排便功能障碍,作为排便行为异常的一种。

而生物反馈(英文名称:biofeedback,英文简称:BF)被认作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便秘疾病的有效性治疗方式,但临床中治疗效果不一。

基于此,本文将对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应用现状,报道如下: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疗效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因素不明,作为肛肠科中症状顽固、难治性的疾病,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带来较大的痛苦。

临床中传统治疗方式费用比较高、疗程比较长,存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

而运用手术治疗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专业性比较强,患者疼痛感较为明显【1】。

近些年,伴随着肛肠病学不断发展,行为治疗方式在肛肠类疾病治疗中备受关注,其中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受到更高的关注。

依照美国应用精神生理学与生物反馈协会中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系统性评价的结果显示,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干预慢性便秘治疗有效率在62.4%左右,对便秘性疾病治疗成功概率在73%~76%范围之内,这就需要细致地分析对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作用机理和适应症,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发表时间:2016-02-19T11:08:11.8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陆雪梅孔维珠[导读]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功能性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排便不适感及排便时程延长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有逐年增高趋势。

陆雪梅孔维珠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帮助。

方法:将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

结果:治愈30例,占83.3%。

好转7例,占18.4%。

无效1例,占0.03%。

关键词:生物反馈;心理护理功能性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排便不适感及排便时程延长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有逐年增高趋势。

目前临床上治疗以口服缓泻剂为主,长期服用会导致结肠黑变病。

我科于2012年10月-2014年12月采用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治疗3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本组功能性便秘患者38例,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42岁;病程1年-30年不等,平均14年。

1.2 纳入标准:排除器质性便秘,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1],病程1 年及以上,同时通过全身情况、电子结肠镜检查、钡灌肠等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便质干燥或不干,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阻塞感。

1.3 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直肠指检和肛肠动力学检查,和患者沟通询问病史。

用患者容易理解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原理、盆底肌肉在排便中的功能、训练方法、治疗目的及各项检查结果的意义。

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无治疗愿望及程度怎样,评估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充分了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交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接听手机讲话,营造一个清洁、安静和舒适的治疗环境。

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洪霞;蒋勍;汤晓琴;俞银华【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卷),期】2016(022)021【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综合疗效。

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

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排便困难(0.84±0.50)分、排便不尽感(0.84±0.38)分、肛门、直肠阻塞感(0.53±0.51)分,3个症状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58,2.598,2.167;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在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4个维度的评分分别为(90.22±11.54),(89.57±13.51),(86.28±9.47),(89.09±9.8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4,-2.196,-3.831,-2.238;P<0.05)。

治疗后观察组SAS 评分为(43.41±6.96)分、SDS评分为(40.57±6.6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95,2.356;P<0.05)。

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ffect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nursing o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 FC) .Methods A total of 76 cases of FC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 38 cases ) and observation group ( 38 cases )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treatment;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z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 Health state survey questionnaire ( SF-36 )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 SDS )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wo group′s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before and afterintervention.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ituation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Improvement of difficult defecation(0.84 ±0.50), endless defecate feeling (0.84 ±0.38) and anal or rectal obstruction (0.53 ± 0.51)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2.458,2.598,2.167;P<0.05). After treatment , the scores of SF-36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 Four dimensions of vitality(90.22 ±11.54), emotional function(89.57 ±13.51), mental health(86.28 ±9.47) and general health ( 89.09 ±9.81 )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 t =-2.184,-2.196,-3.831,-2.238;P<0.05).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AS (43.41 ±6.96)and SDS (40.57 ±6.69)of the observa 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2.195,2.356;P<0.05).Conclusions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not only can obviouslyimprove the patients′clinical symptoms ,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abnormal mental state .【总页数】5页(P2987-2991)【作者】洪霞;蒋勍;汤晓琴;俞银华【作者单位】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肛肠科;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大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心理护理及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2.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3.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协调-建构"的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4.乳果糖、莫沙必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5.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协调—建构”的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护理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护理
维普资讯
护士进修杂志 2 堡 旦箜 鲞塑 !

7 09 ・
生物 反馈训 练治疗慢性 功 能性 便秘 的护理
梁绛 菱 林 红 谢俊 芳 杨柳 明
( 东 省 廉 江 市 人 民 医 院 消 化 内科 , 东 廉 江 54 0 ) 广 广 240
关键词
功 能 性 便 秘
生 物 反 馈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4 2 R 7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267 (0 20 -790 R 7 ,5 46 A 10.9 520 )900・2
肌 电 图指 导下 的 生物 反馈 训 练 对慢 性 功能 性便 秘进 行 治 疗 , 国 内是 一 种 较 新 的技 术 , 有 无 痛 在 具
作 和 过程 。
同时 , 患者 共 同协 商 制 定 循 序 渐 进 的 治 疗 方 案 。 和
由于 患者 的 积极 配合 , 过 6周 的 连续 治 疗 , 于 不 经 终 用 服 药 而能正 常 地排 便 。 32 指 导 患 者养 成 定时 排便 的习 惯 : 导 患 者 制 订 . 指
基金项目: 东省 卫 生 厅科 学技 术研 究基 金 资 助课 题 , 广
No. 01 2 99 1
便 意 , 要 做 排 便 的 动 作 , 渐 养 成 定 时 排 便 的 习 也 逐 惯 。如有 一 位 开长 途 汽 车 的 司 机 , 常 不 能 定 时 排 经 便, 我们 根据 他 的 工 作 时 间 , 导 他 在 晚 上 睡 前 3 指 0 mn 做排 便 和收 缩肛 门训 练 1 i, i, 0r n 然后 去排 便 , n 经 过一 星期 的训练 , 终 于养 成 了睡前 排 便 的 习惯 。 他 3 3 饮食 指 导 : . 食物 纤 维 能增 加粪 便 的重 量 和 含 水 量 , 而加 速 粪 便在 肠道 内的 移动 。因此 , 从 指导 患 者 多 进食 含 纤维 素 多 的饮食 , 如糙 米 、 麦 粉 、 粮 、 全 粗 芹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4T01:56:15.3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2期作者:王德芝王章生[导读] 就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论王德芝王章生盐城德馨医院 224001【摘要】目的:就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论述。

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病人当成研究对象。

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将其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60人。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又增加了以生物反馈疗法为主的治疗措施。

最后就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等临床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

结果: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的患者,结论差异显著(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之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对其实施生物反馈疗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因此应当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效果参照临床经验可知,慢性顽固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中经常会见到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所以想要彻底治愈其实并不容易【1】。

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排便困难、感觉排便无法排尽等症状,因此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要注意做好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工作。

过去,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常规治疗措施为主,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2】。

近几年,生物反馈疗法已经在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实践,进而克服了常规治疗措施的缺陷。

下文中笔者参照实际临床经验对生物反馈治疗应用于这部分患者临床治疗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开始于2015年、结束于2020年。

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山 西 中 医 2019年11月第35卷第11期 SHANXI J OF TCM Nov .2019 Vol .35 No .11·13·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崔 灿 李 盈 吴 炯 金 磊 杨豪杰 干 丹 王振宜摘要:目的:观察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及肛门直肠压力的影响。

方法:纳入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1组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2组予芪参固脱合剂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月的Cleveland便秘评分、肛门直肠压力等。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1组及对照2组分别为45.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各组肛门直肠压力变化:肛管最大收缩压及初始排便感觉阈值统计学无差异;肛门静息压治疗前后统计学有差异,治疗组、对照1组较对照2组压力值上升。

Cleveland便秘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下将明显,两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

结论:芪参固脱合剂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脾虚气陷型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者症状。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芪参固脱合剂;生物反馈治疗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19) 11-0013-03作者简介:崔灿,男,医师,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 200437) ;李盈、吴炯、金磊、杨豪杰、干丹、王振宜,单位同第一作者。

Clinical efficiency observation of 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 and biofeedback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induced sinking qi syndromeCUI Can,LI Ying,WU Jong,et al.(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 and biofeedback on constipation symptom score and anorectal pressure of patient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induced sinking qi syndrome.Methods:60 cases of selected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induced sinking qi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 and biofeedback,while the control group 1 was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the control group 2 with 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Cleveland constipation score,anorectal pressure were observed before th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after 2 months of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in treatment group,45% in control group 1 and 60% in control group 2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change of anorectal pressure of each group was as follows:maximum anal canal contraction pressure and initial defecation sensation threshold were 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anal rest pressure was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pressure valu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 rai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arison of Cleveland constipation score was as follows:the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two control groups were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In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of spleen deficiency-induced sinking qi syndrome,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 and biofeedback can improve patient's symptoms.Keywords:functional constipation,therapy of biofeedback,Qishen relieving depletion mixture 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对患者心理和生理产生较大负担,长期慢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功能性便秘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乳果糖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随访1个月病情复发率为4.8%(2/42),与对照组83.7%(36/43)的总有效率、25.6%(11/43)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便秘症状积分、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肛管直肠反射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直肠、肛管功能指标,纠正便秘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乳果糖;生物反馈治疗;疗效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伴有烦躁、恶心、抑郁、失眠、腹胀等表现,病情症状反复,长时间持续可引起严重器质性疾病,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

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本研究采用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4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5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9.4±2.7)岁;病程4~21年,平均病程(8.5±1.7)年。

实验组4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63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70.2±3.1)岁;病程3~24年,平均病程(8.9±1.1)年。

慢性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观察

慢性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观察
张建安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0(027)007
【摘要】[目的]评估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方法]9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病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训练,每周2次,每次30 min,共5周.对照组使用大黄苏打片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2片,持续5周.治疗前后评估其直肠压力变化和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9.1%,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98.6%(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最大缩窄压力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最大缩窄压力无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压力异常例数由22例减少为6例,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压力异常例数无改变,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加强宣教和心理支持有利于其治疗的顺利进行.
【总页数】2页(P1322-1323)
【作者】张建安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逍遥散加生物反馈对慢性功能性便秘伴焦虑抑郁的临床观察 [J], 刘经州;刘宝林;高英杰;杨红群;贾国璞;谢双喜;宋春侠
2.穴位贴敷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J], 叶道冰
3.益肠通秘方联合中药热奄包及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J], 肖文洁; 林爱珍; 鲍新坤; 孙光军
4.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余慧; 付丽; 项金华
5.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 [J], 张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7-11-02T13:35:39.5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作者:陈振娟
[导读] 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目的: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方法: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

结果:(1)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与正常值比较均明显增高。

(2)而治疗后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降低。

(3)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直肠肛门压力到达治疗便秘的目的。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体会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或排便未尽感,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2-3天以上排便一次的功能性疾病。

为盆底肌功能紊乱,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不仅不能舒张,反而收缩,压力更高,以致肛门口不松弛,并产生矛盾运动,大便不能排出。

目前多认为与饮食习惯,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反复发作易发生痔疮,加重心血管疾病,形成腹疝,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泻剂虽可缓解症状,但长期服用泻剂可致结肠黑变病,甚至癌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寻找一种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小的疗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声音和影像的反馈刺激影响盆底组织的运动,训练病人正确地控制以肛门内外括约肌为主的盆底肌的舒缩,提高肛门外括约肌的肌电收缩幅度,加速结肠的蠕动运动,促使粪团下移,将粪便排出体外,同时有效消除矛盾运动,使排便时盆底各组肌群协调运动,刺激和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以达到正常排便。

生物反馈治疗不仅影响盆底肌的状况,而且尚能通过神经通路影响大脑对肠道功能的调控,如改变胃肠道的传输及直肠敏感性等[1]。

1 方法
1.1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后,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连续3个月症状有下列特点,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 ⑤至少25%的排便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⑥每周排便少于3次。

1.2病史和身体评估:评估患者排便规律有无服用泻药史,借助灌肠或手助排便史,年龄,饮食习惯,如每日饮水量,膳食纤维摄入量等。

1.3心理评估:了解有无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1.4对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持续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

2 治疗
2.1治疗前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反馈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和配合是该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治疗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最佳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人体结肠、直肠、肛门和盆底肌生物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讲解正常排便的机制;还要向患者解释生物反馈治疗的机制和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治疗方案及过程,说明此项治疗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以消除心理负担和顾虑,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接受治疗。

治疗中采用心理激励机制,鼓励患者达到的每一种正确步骤,让患者迅速建立排便反射的生物反馈环路。

2.2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我院引进的VISHEE伟思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强化训练和巩固训练两阶段。

治疗时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将治疗仪放患者对面,用润滑油涂抹消毒好的电极棒缓慢插入患者肛门开始电刺激,调节电刺激强度,以病人最大耐受为限,开始治疗每次30分钟,结束后清洗消毒电极棒。

治疗环境要安静,安全,温度适宜,让病人放松。

强化训练阶段每次治疗30 min,开始1次/d,连续10次。

以后为巩固训练, 1次/2~3 d持续3周, 10次为1疗程。

待病情明显好转并学会正确的排便动作后,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直肠肛门测压。

指导患者按生物反馈训练课程坚持回家继续自行练习,每日1次,每次不少于30 min,训练治疗,每周1~3次,每次30min;
2.3行为疗法:行为习惯的干预在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期间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防止粪便堆积,重视便意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无论有无便意都要上厕所模拟排便动作,同时嘱咐患者每日在家自行作提肛-放松训练,于晨起饮水后1次,晚餐后1次,每次10min,刺激正常的“胃-结肠反射”和“清醒-结肠反射”。

同时,还指导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运动,每日双手顺时针按摩腹部60-100次。

2.4生物反馈训练的强化和巩固
巩固治疗期间,在回家后也需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其中疗效不理想者,绝大多数都没有坚持进行家庭训练,仅仅在当初治疗期间能遵循医嘱配合家庭训练。

经询问原因,部分患者因症状完全改善而认为没有必要坚持训练;部分患者因工作或家务忙等原因没有安排时间训练;而在疗效不理想者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生物反馈治疗缺乏信心因而没有坚持练习。

所以治疗者和患者应共同制定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加强监督,通过电话和预约,督促其坚持疗程,和家庭训练,避免半途而废,而致前功尽弃。

3 结果
3.1.1生物反馈治疗后评估生物反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物反馈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0.8±0.3)次/周增加到(
4.1±1.1)次/周(p<0.01)。

其中11例患者每天均可自主排便。

3.1.2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存在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的矛盾运动,治疗后矛盾运动消失,并转为二者的协调运动。

3.1.3肛管测压结果便秘患者直肠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量、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增高,治疗后上述指标有所下降。

4 讨论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是一种生物行为疗法,它是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把一些不能或不易被人体感知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转化为声音、图像等可被或易被感知的信息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让病人根据其观察到的有身生理活动信息来调整生理活动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馈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为医学范畴,在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具有广泛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随着功能性疾病的增多,
强调人体自身的自我纠正也是科学的便秘生物反馈治疗该法具有简便、非侵入性、无副作用、不易复发、易耐受、费用低廉、门诊治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新.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1):6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