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甲酚绿MSDS

溴甲酚绿MSDS
溴甲酚绿MSDS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

环氧氯丙烷各种合成新工艺研究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性和麻醉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后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量迅猛提高,我国目前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生产基地,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将愈来愈大。 1目前环氧氯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45年,壳牌化学公司开始丙烯高温氯化法(或称烯丙基氯化物法、氯丙烯法)的工业化生产。1955年,陶氏化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2家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ECH的生产商。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采用醋酸丙烯酯法(或称烯丙醇法)生产ECH,同年实现该法的工业化。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种。 1.1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方法生产,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DCH);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丙烯高温氯化法已达到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工艺连续化和操作自动化。其特点是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除了生产环氧氯丙烷外,还可生产甘油、氯丙烯等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副产D—D 混剂(1, 3一二氯丙烯和1, 2一,二氯丙烷) 也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同时,副产物质量分数为32 %的盐酸水溶液可气化脱吸生产H C 1气体循环使用,降低氯气的消耗。该法流程短、设备材质要求低。投资较小。该法的缺点是原料氯气引起设备的严重腐蚀,对丙烯纯度和反应器的材质要求高、能耗

3-氯-1_2-环氧丙烷_MSDS(中文)-最终版详解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名称:环氧氯丙烷 化学名称:3-氯-1,2-环氧丙烷 生产企业: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企业应急电话: 生效日期:2012年1月 产品使用建议和使用限制: 主要用于制备甘油、环氧树脂、氯醇橡胶、聚醚多元醇,是生产甘油及缩水甘油衍生物的重要原料,还用作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危害:易燃液体(第3类)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第3类);急性毒性,吸入(第2类);急性毒性,经皮(第3类); 皮肤腐蚀(第1B类);严重的眼损伤(第1类);皮肤敏化作用(第1类); 致癌性(第1B类) 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GHS标签 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说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0 吸入致命 H350 可能致癌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0 不要吸入蒸气。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苯扎溴铵表征与性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扎溴铵 10化本一班100601143 林顺秋一:名称 1 化学名称: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2 别名:苯扎溴铵;新洁尔灭(90%含量商品名) 3 CaS登录号:[7281-04-1] 4 分子式:C21H38BrN 5 结构式: 6 相对分子质量:384.51 7 溶解性: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溶。 8 发展史【1】:早在1957年Keown等指出,在开胸手术中使用苯扎氯铵消毒器械会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危险。有40例因使用了贮存于意外地被污染的溶液中的材料,而出现假单孢菌属的菌血症。1959年Malizia 等报道在心脏插管术后出现假单孢菌族菌血症,其原因是用苯扎氯铵溶液消毒得不充分。1961年Lee等报道在一个病房15名病人爆发了假单孢菌属无色杆菌科细菌感染,原因是在静脉和肌内注射前用贮存在污染的苯扎氯铵溶液中的棉签消毒过皮肤。1965年Ogden等报道了1例用了被金葡菌污染过的苯扎氯铵浸泡过的绷带而使烧伤伤口出现感染。1976年Dixon等评述了在美国两所公立医院中出现的洋葱假单孢菌(Pseudomonas cepacia)感染而暴发的其他一些情况。1976年Kaslow提到在1971年4月~1972年3月这一年间,从一所公立医院的79名病人的血培养物中分离出洋葱假单孢菌或肠杆菌属或两种均有。病人除了都进行过静脉穿刺术外,并无其他共同的经历,结果从静脉穿刺术前,用于皮肤消毒的苯扎氯铵水溶液中培养出这些微生物,用碘酊消毒剂替代此药后,这两种细菌都明显减少了。 而后以苯扎溴铵取代苯扎氯铵为消毒剂,对人体表现出较小的毒性与较为显著的杀菌作用。 二:制备【2】 1原料 以十二醇为原料,经溴化生成1-溴代十二烷,再与N,N-二甲基苄胺成

苯扎溴铵质量标准

苯扎溴铵 质量标准 制定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苯扎溴铵 Benzhaxiu’an Benzalkonium Bromide 本品为溴化二甲基苄基烃铵的混合物。含烃铵盐以(C22H40BrN)按无水物计算,应为95.0%~105.0 %。 【性状】本品在常温下为黄色胶状体,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固体;水溶液呈碱性反应,振摇时产生多量泡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溶。 【鉴别】 (1) 取本品约0.2g,加硫酸1ml 使溶解,加硝酸钠0.1g,置水浴上加热5 分钟,放冷,加水10ml与锌粉0.5g,置水浴上微温5 分钟;取上清液2ml ,加5 %亚硝酸钠溶液1ml ,置冰浴中放冷,再加碱性β-萘酚试液3ml ,即显橙红色。 (2) 取本品1%的水溶液10ml,加稀硝酸0.5ml ,即生成白色沉淀,滤过,沉淀加乙醇即溶解;滤液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22页)。 【检查】氨化合物取本品溶液(2→100)5ml ,置试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3ml,加热煮沸,不得发生氨臭。 非季铵类物取本品4.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量取25.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25ml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10ml,精密加新制的5 %碘化钾溶液10ml,振摇,静置使分层,分取水层用三氯甲烷振摇洗涤3 次,每次10ml,弃去三氯甲烷层,水层加盐酸40ml,放冷,加50%溴化钾溶液40ml,用碘酸钾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淡棕色,加三氯甲烷2ml,继续滴定并剧烈振摇至三氯甲烷层红色消失;另量取上述剩余的水溶液25.0ml,置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25ml与盐酸滴定液(0.1mol/L)10ml,照上述方法自“精密加入新制的5%碘化钾溶液10ml”起,依法测定。前后两次消耗的碘酸钾滴定液(0.05mol/L) 之差,不得大于0.5ml 。 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69页,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10.0%。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25g ,精密称定,加水50ml与氢氧化钠试液1ml ,

基础护理学试题二

基础护理学试题二 第四章活动与搬运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按照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排列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其中正确的陈述是() A 水电解质平衡、感官刺激、发挥自我潜能、受到赞扬、友情 B 氧和循环、活动和锻炼、免受伤害、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尊严 C 活动和锻炼、增加活动兴趣、营养、有尊严、友情、被他人认可 D 氧和循环、免受伤害、正常的体温、营养、娱乐、友情、受尊重 2.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 坠积性肺炎C 自发性气胸 D 吸入性肺炎 3.下列哪项不是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A 褥疮 B 体位性低血压 C 腹泻D肾结石 4.通过机体收缩特定肌肉群的能力判断肌力,请指出1级肌力程度() A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B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C 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D可见肌肉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5.下列哪项是机体的活动功能2度的表现() A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B 完全不能独立活动 C 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D 即需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6.全范围关节运动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维持关节活动性B 避免关节僵硬C 避免关节四周结缔组织挛缩D 维持肌紧张7.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 可改变肌肉长度 B 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 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8.肌力练习过度可导致损伤,常见信号为() A 肌肉过度疲劳 B 关节僵硬 C 疼痛 D 关节挛缩 9.下列那种疾病需限制活动() A肥胖 B 坠积性肺炎 C 心肌梗塞 D 便秘 10.一人法扶助病员移向床头时,错误的操作是() A视病情放平靠背架 B 取下枕头,病人仰卧屈膝位

DOW 环氧树脂_296-01738

产品资料 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 概述 D.E.R.? 331?液体环氧树脂是由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的液体产品。 简介 D.E.R. 331环氧树脂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型液体环氧树脂。它已被公认为标准树脂 产品。并且在其基础上开发了许多种类的树脂。 一系列的室温固化剂可以和该液体环氧树脂配合使用,最常用的为脂肪族多胺、聚酰胺、 酰胺基胺、脂环族胺类以及这些固化剂改性物。通过在高温下固化该树脂,可以提高某些 特性,如耐化学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果采用酸酐或催化型固化剂,则需要进行高温固 化,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后固化以获得最终性能。 典型应用本产品适用的应用包括: ?粘合剂 ?浇注和模具 ?土木工程 ?复合材料 ?汽车涂料 ?罐头和卷材涂料 ?船舶和防护涂料 ?光固化涂料 ?灌封和封装 典型性能 性能(1)数值 方法 环氧当量(g/eq)182 – 192 ASTM D-1652 环氧百分比(%)22.4 – 23.6 ASTM D-1652 环氧基含量(mmol/kg)5200 – 5500 ASTM D-1652 颜色(铂钴法)最大值75ASTM D-1209 粘度@ 25°C (mPa?s)11000 – 14000 ASTM D-445 可水解氯含量(ppm)最大值500ASTM D-1726 水份含量(ppm)最大值700ASTM E-203 密度@ 25°C (g/ml) 1.16 ASTM D-4052 环氧氯丙烷含量(ppm)最大值5DowM 101321 储存期(月)24 (1) 典型性能,不应看作产品规格。

安全和处理 陶氏为客户提供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或安全资料(SDS),提供有关本产品的潜在健康影响、安全处理、贮存、使用和弃置的信息。陶氏极力鼓励客户在使用陶氏产品和其它原料之前先查阅MSDS 或SDS 。 本液体环氧树脂以大批、1000千克中型散装吨桶或240千克密封圆桶提供。本树脂应该放置在其最初密封包装中并存放于干燥处。此低粘度环氧树脂应该在至少24个月的期限内保持其化学性质。如需更多有关处理陶氏环氧树脂的信息,请查阅“陶氏环氧树脂产品监管手册、安全处理及贮存”(DOW Epoxy Resins Product Stewardship Manual, Safe Handling and Storage ,刊物编号296-00312) 和技术专讯“产品编码、储存时间和储存稳定性”(刊物编号296-01733)。 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容易结晶。将该树脂储存于25°C 以上的环境中就可大大避免产生该类可逆的物理现象。有关更详细内容请参见技术专讯,“液体环氧树脂的结晶化”(刊物编号296-01731)。 粘度与温度分布图 粘度: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 活性和结构性能 配方典型性能 配方 A 重量比 B 重量比 C 重量比 D.E.R. 331 环氧树脂 100 100 100 D.E.H.? 24环氧固化剂 13 1,2-二环已二胺 17 聚酰胺 43 混合粘度 @ 25°C (mPa?s) 2250 1020 16000 性能 凝胶时间 (分钟) 500 克 在凝胶化点的温度 (°C) 最高放热峰温度 (°C) 达到最高放热峰的时间(分钟) 25 74 266 36 50 113 172 56 56 94 118 110 热变形温度 (°C) 111 110 101 弯曲强度 (N/mm2) 96 106 67 弯曲模量 (kN/mm2) 3.0 2.9 2.4 屈服压缩强度 (N/mm2) 112 110 85 拉伸强度 (N/mm2) 79 71 57 断裂伸长率 (%) 4.4 4.0 3.9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25303540Temperature (o C)V i s c o s i t y (m P a .s )粘度 (m P a s ) 温度 (°C)

MSDS-灌注环氧树脂

Acc. to 91/155/ECC – ISO 11014-1:1994(E ) 中文版 修订日期 2006/10/20 2007年9月 出版日期 2007/02/27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产品详情详情详情:: 商品名商品名:: EPIKOTE TM Resin MGS RIMR 135 商品名2: RIM 135 商品编码商品编码: 16S - 00300/2 产品应用/制备 环氧树脂体系 生产商/供应商供应商:: Hexion Specialty Chemicals Stuttgart GmbH Am Ostkai 21 + 22 D-70327 Stuttgart 电话:++49/(0)711/38 98 00 – 0 传真:++49/(0)711/38 98 00 – 11 信息信息::见第16部分(联系人) 应急信息应急信息:: 24h 应急电话: +44 (0) 2087 628322 2.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鉴定号鉴定号:: EINECS 号:没有可用的资料(准备中) 化学性质 描述描述::改性环氧树脂 CAS :25068-38-6 NLP :500-033-5 双酚A 环氧氯丙烷树脂 Xi, N ;R 36/38-43-51/53 > 50 % CAS :16096-13-4 EINECS :240-260-4 1,6-正己烷缩水甘油醚 Xi ;R 36/38-43-52/53 < 25 % 附加信息附加信息:: 列出的危险短语的定义请参照第16部分。

3.危险性概述 危险危险指示指示指示:: Xi 刺激性 N 对环境危险 关于对关于对人体人体人体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 R 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R 43 接触皮肤可能引发过敏。 R 51/53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含有环氧物质。参阅生产商提供的资料。 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符合要求的环氧氯丙烷残余量 APME :改性环氧树脂 < 10 ppm (0.001 %) 4.急救措施 总说明总说明::立即脱去被产品污染的衣物 吸入后吸入后:: 提供新鲜空气,安全起见,立即就医。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以便送至医院。 接触皮肤后接触皮肤后:: 立即用水和肥皂冲洗并彻底清洗。 用消毒敷物覆盖伤口 接触眼睛后接触眼睛后:: 撑开眼睛并用自来水清洗眼睛数分钟。 立即就医。 吞食后吞食后:: 冲洗口腔然后喝足量的水。 立即就医。 5.消防消防措施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合适的灭火剂:: CO 2,灭火粉末或水喷雾。灭大火用水喷雾或抗溶性泡沫。 出于安全考虑出于安全考虑,,不适合的灭火剂不适合的灭火剂:: 水柱 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燃烧产物或尾气燃烧产物或尾气:: 燃烧会释放 一氧化碳(CO ) 在合适的燃烧条件下,不排除产生微量其他有毒气体,比如: 氯化氢(HCl )

手术室考题

手术室考题 1、戴无菌手套的程序是,每小题3分~最后1题4分, A以一手捏住手套口的里面~另一手伸入手套内后戴另一手 B将无洗净擦干~以一手捏手套外面~另一手伸入手套内~然后戴另一手套 C将无洗净擦干~以一手捏住手套的默契面~另一手伸入手套内~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反折部外面~提起戴好 D将手洗净擦干~以一手捏住手套的里面~另一手伸入手套~人~以同样的方法戴另一手 E以上均不对 2、无菌盘使用存放期为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三天 E、7天 3、打开而未用完的无菌包使用有效期为: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三天 E、7天 4、无菌区指的是 A、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B、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有菌区指的是 A、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B、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非无菌区指的是 A、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B、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消毒应 A、每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8、无菌持物钳的浸泡液更换时间是 A、每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9、无菌容器消毒后 A、每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0、未使无菌包消毒应 A、每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1、未用完的灭菌包消毒应 A、每周一次 B、每周一次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2、倒消毒液时 A、瓶签向上 B、先倒出少许 C、两者都需要 D、两者都不需要 13、倒无菌溶液时 A、瓶签向上 B、先倒出少许 C、两者都需要 D、两者都不需要 14、倒血液时 A、瓶签向上 B、先倒出少许 C、两者都需要 D、两者都不需要 15、戴无菌手套的手不可触处 A无菌容器的内面 B无菌容器的外面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6、无菌持物钳不能触及 A无菌容器的内面 B无菌容器的外面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17、非无菌区是:

A 戊二醛·苯扎溴铵(水产用)每100:10:10

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 (100g:戊二醛10g+苯扎嗅铵10g) 本品为戊二醛﹑苯扎嗅铵配置而成溶液,含戊二醛(C5H8O2)﹑烃铵盐(C22H40BrN)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有特臭。 【鉴别】(1)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ml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后,应生成细微的灰色沉淀,或在管壁生成光亮的银镜。 (2)取本品5滴,加1%水杨酸的硫酸溶液,即显棕红色。 (3)本品应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22页) 【检查】PH值应为3.0~5.5(附录51页) 娤量按最低娤量检查法(附录102页)检查,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戊二醛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戊二醛0.2g)精密称定,精密加6.5%三乙醇胺溶液20ml与盐酸羟胺中性溶液(取盐酸羟胺17.5g,加水75ml 溶解,用异丙chun4稀释至500ml,摇匀,加0,04%溴酚蓝乙醇溶液15ml,用6.5%三乙醇胺溶液滴至溶液显蓝绿色)25ml摇匀,放置1小时,用硫酸滴定液(0.25mol ∕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5.03mg的C5H8O2 样品含量公式: (V 1-V )·F·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00% M·103·规格 苯扎溴铵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苯扎嗅铵0.1g),精密称定,加水50ml,氢氧化钠试验1ml,溴酚蓝指示液0.4ml和三氯甲烷15ml,振摇,用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临近终点时,剧烈振摇,至氯仿层蓝色消失,即得,每1ml四苯硼钠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7.969mg的C22H40BrN。 样品含量公式: (V 1-V )·F·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100% M·103·规格

MSDS-环氧结构胶

A ccording to 1907/2006/EC, Article 31 中文版 修订日期 2007/07/02 2007年9月 出版日期 2007/07/02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产品详情详情详情:: 商品名商品名:: EPIKOTE TM Resin MGS BPR 135G3 商品编码商品编码: 16S - 00070/1 产品应用产品应用//制备 环氧树脂粘合剂 生产商生产商//供应商供应商:: Hexion Specialty Chemicals B.V. Postbus 606 3190 AN Hoogvliet Rt. Netherlands 电话:+31 65 25 11 07 9 信息信息::见第16部分(联系人) E-Mail :eckhard.ruehle@https://www.360docs.net/doc/e111323162.html, 应急信息应急信息:: 应急电话应急电话:: CARECHEM24 +44(0)2087 628322 2.危险性概述 危险危险指示指示指示:: Xi 刺激性 N 对环境危险 关于对人体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关于对人体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 R 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R 43 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 R 51/53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可能导致对水体环境长期的负面影响。 含有环氧要素。参阅生产商提供的信息。

3.成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鉴定号鉴定号:: EINECS 号:没有可用的资料(准备中) 化学性质 描述描述::改性环氧树脂 危险成分危险成分:: CAS :25068-38-6 NLP :500-033-5 双酚A-环氧氯丙烷树脂,mw ≤700 Xi ,N ;R 36/38-43-51/53 > 50% 环氧衍生物 mw ≤ 700 Xi, N ;R 36/38-43-51/53 < 25% 附加信息附加信息:: 列出的危险短语的定义请参照第16部分。 4.急救措施 总说明总说明:: 立即脱去任何被产品污染的衣服。 吸入后吸入后:: 提供新鲜空气,安全起见,立即就医。 接触皮肤后接触皮肤后:: 立即用水和肥皂冲洗并彻底清洗。 如果皮肤刺激感持续,立即就医。 接触眼睛后接触眼睛后:: 撑开眼睛并用自来水清洗眼睛数分钟。然后咨询医生。 摄取摄取:: 冲洗口腔然后喝足量的水。 立即就医。 5.消防消防措施措施 合适的灭火合适的灭火剂剂: CO 2,灭火粉末或水喷雾。灭大火用水喷雾或抗溶性泡沫。 出于安全考虑出于安全考虑,,不适合的灭火剂不适合的灭火剂:: 水柱 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燃烧产物或尾气燃烧产物或尾气:: 燃烧会释放 一氧化碳(CO ) 在合适的燃烧条件下,不排除产生微量的其他有毒气体。 防护防护设备设备设备:: 穿戴全副防护服 佩戴自己式呼吸装置。 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分开收集被污染的灭火用水。绝不能让其流入排水沟。根据政府法规处理火灾残渣及被污染的消防用水。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必备的实验室。组培实验室的消毒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组培实验的成功与否和组培幼苗的质量高低。组培实验室的消毒一般又可分为环境消毒、培养基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培养基的消毒主要是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在此不再赘述。环境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则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使用不当时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此,笔者特对这些典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组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 组培实验室的环境消毒 保持组培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是减少组培污染的重要条件,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法等,比较新的方法有中草药消毒法。 1.1 紫外线照射法 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 nm之间辐射光的总称,能引起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此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紫外消毒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且由于未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该技术运行维护简单,费用较低。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消毒灯的数量为每平方不少于1. 5 W,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但需要指出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乃至致癌作用。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症状。过量辐射会诱发皮肤癌。紫外辐射对眼睛的损伤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诱发白内障。因此,当组培实验室在用紫外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呆在正消毒的空间内,切忌用眼睛注视紫外灯。特别的,如超净工作台内的紫外灯打开消毒时,应避免将手长时间暴漏于紫外灯下。 一般在接种室用紫外线消毒后,不要立即进入接种室,此时室内充满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应在关闭紫外线灯15-20 min后再进入室内。 1.2 甲醛熏蒸法 甲醛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与蛋白中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或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均有效,可广谱杀菌,且效率较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甲醛溶液和高锰酸钾按2∶1的比例进行薰蒸消毒,即甲醛(40%)10ml / m3,高锰酸钾5g / m3。K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甲醛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使甲醛以气体形式挥发,扩散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 min。但甲醛本身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有害物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产生色斑。吸入高浓度甲醛,可诱发过敏性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长期呼吸含有高浓度甲醛的空气还会使妇女月经紊乱,影响生育,并引起新生儿体质下降与染色体异常。特别地,当室内甲醛严重超标时还会引发白血病,导致死亡。为此,用该法消毒时,应注意:消毒时,工作人员须佩戴口罩、手套;消毒容器离门的距离要近一些,以便消毒人员迅速撤离;熏蒸前要密闭空间,一经开始,所有人员必须马上离开;消毒容器应选用耐腐蚀的陶瓷容器,容器容积比药液量至少大4倍,以免药液沸腾时溢出;消毒期间,不可进入消毒空间;消毒后通风换气,等气味散尽后再出入;药液次序要正确,

什么是磷酸三(氯丙基)酯(TCPP)

什么是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 磷酸三(2-氯丙基)酯MSDS信息如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磷酸三(1-氯-2-丙基)酯 中文别名:磷酸三(一氯异丙基)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Tri( 1-chloro-2-propyl) Phosphate 英文别名:Tri(chloro-isopropyl) Phosphate 分子式:C9H18O4Cl3P 分子量:327.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13674-84-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对身体有害。有刺激和局部麻醉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应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饮中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磷酸三(2-氯丙基)酯生产工艺如下:

该产品工艺有以下步骤: (1)以三氯氧磷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AlCl3的催化作用下得到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混合液。 (2)混合液中加入碱液碱洗至中性,静止分层,除去水层;将油层水洗后再次静止分层,去除水层,将油层蒸馏后得液体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再在其中通入氮气进行提纯。本工艺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出的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纯度高,其质量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制出的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

苯扎溴铵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与毒性实验研究_翟文慧

公共卫生 苯扎溴铵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与毒性实验研究 翟文慧,王万海,张聪恪,刘吉起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市 450016 摘要 目的 了解苯扎溴铵消毒湿巾的杀菌效果和毒性。方法 按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有关要求,对苯扎溴铵消毒湿巾有效成分含量、杀菌效果及毒性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经检测,该消毒湿巾苯扎溴铵含量为3 60g/L,经37 90d存放后,苯扎溴铵含量为3 49g/L,下降率为3 05%,有效期可定为两年;该样品p H值为5 90;微生物污染检验均符合要求;消毒湿巾样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m in,平均杀灭率为别为99 12%、99 32%、98 53%,作用5m i n、10m i n、20m i n,平均杀灭率均为100%;消毒湿巾样片对实验动物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消毒湿巾样片对实验动物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结论 该苯扎溴铵消毒湿巾杀灭微生物效果良好,各项毒性试验都符合要求,安全无毒。 关键词 苯扎溴铵;湿巾;杀菌效果;毒性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3422(2008)23 0042 03 Experim ent al St udy on Germ ici d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Benzalkoniu m Bro m id D isinfectionW et Tissue Z HAI W enhui,WANG W anhai,Z HANG Congke,et al H enan P rovincial Center for D isease Control and P revention,Zhengzhou45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er m ic i d al e fficacy and tox icity of benza l k onium br o m i d d isi n fection w et tissue.M et hods Exa m i n ation and eva l u ation w ere conducted on the content of ef fective co m ponen,t ger m ic i d a l e fficacy,and tox icity acco r d i n g to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 isi n fection (2002) .Results The benza l k oniu m bro m i d conten t in disi n fection w et tissue w as3.60g/L,after stored at37 f o r90days,the content o f the benza l k onium bro m i d w as3.49g/L and decreased by3. 05%,its expiration da te is2years,p H is5.90.The m icrob i o log ical conta m ination tests are in line w ith require m ents.The results sho w ed t h at the d isi n fection w et tissue sa m p le w ith a2m i n contact ti m e k illed99.12%of Staphy lococcus aureus,99.32%o fE sc herich i a coli and98.53%o fC and i d a a l b icans respectively.w it h a5m i n,10m i n and20m i n contact ti m e,the average k illing rate w as100%.In an i m a l tests,the der m a l irritation test w ith the d isinfection w et tissue sa m ple w as no t irr itati o n,and the skin sensitisation test w ith the d isinfection w et tissue sa mp le had not sensiti n g effec.t Conc l u sion B enza l k onium bro m id d isi n fection w et tissue has good ger m ic i d al efficacy and safety,The tox icity tests m eet the requ ire m ents. KEY WORDS Benzal k on i u m bro m id;W et tissue;Ger m ic i d al efficacy;Tox ic ity 苯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1],能改变细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2]。本试验以其为主要成分制成消毒液,以3.5g/L左右的浓度浸湿灭菌无纺布,制成3.0c m 3.0c m的试验用消毒湿巾,用塑膜密封包装。为了解该产品的有关性能,了解此类产品反复使用的安全性,我们对苯扎溴铵消毒湿巾的稳定性、杀菌效果、毒性等指标作了试验观察及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苯扎溴铵消毒液(3.5g/L左右);苯扎溴铵消毒湿巾:用苯扎溴铵消毒液浸湿灭菌无纺布制成,主要成分为苯扎溴铵。 42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12月 第29卷 第23期

亚马逊MSDS

亚马逊化工有限公司 材料安全资料 产品名:AmiCoat TC 6622 粘合剂 生效日期:2003年7月13日 亚马逊化工有限公司24小时紧急热线 香港湾仔轩尼诗道302-308号集成中心2304室香港(852)25056096 1)OSHA危害分类和成分 美国OSHA危害传播标准所要求的货物成分如下所列。材料安全资料的附加部分就作为我们对这个成分配方的潜在危害的评估。 CAS编号化学名称 96-23-1.1.1 1, 3-Dichloro-2-propanol 根据国际毒理学大纲、国际机构对癌病的研究或职业安全与健康组织关于OSHA对致癌物监控的标准,该产品不含致癌物质。 2)危害识别 紧急状况概述 货物描述:澄清,浅琥珀色液体 直接的隐患:会刺激眼睛。 有致癌的潜在危害 动物实验的数据显示该品含有致癌物质 灭火人员应当使用气压适当的自呼吸装备(面部全密封型)。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燥化学品、二氧化碳、泡沫或水。 对健康潜在的影响 对皮肤的急性影响:有轻微毒性。长期接触会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炎。 对眼睛的急性影响:刺激性,但如果不及时清洗,会损害眼部组织 对呼吸的急性影响:在环境温度(-18至38℃)下,若非有烟雾产生,几乎不存在危害。该品的高浓度溶液会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 摄取后的影响:轻微毒性 主要受损的器官:参照“第10条” 3)紧急处理方法: 如接触皮肤:用肥皂水或水彻底洗净15分钟,如持续刺激皮肤,需进行医务治疗。 如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水清洗直至感觉眼睛不受刺激,如持续刺激眼睛,进行医务治疗。 如吸入:通常无需急救。如出现症状,将吸入者移至空气清新处,进行医务治疗。 如误食:通常无需急救,如出现症状,需马上进行医务治疗 4)灭火措施 灭火指引:进行扑救的人员需使用气压适当的自呼吸装备(面部全密封型) 灭火介质:水雾、化学泡沫、干燥化学品、二氧化碳 有害分解物:无异常的元素氧化物产生 燃点:非易燃 5)处理意外泄漏事故的措施 防护及泄漏污染:通风区域。使用特定的防护装备。用易于吸收的物料清除泄漏液体,放置于废物处理容器中。用清水冲洗现场。在弄湿的地面撒上沙石,以防滑。 废物处理指引:该产品的污水可以排放到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废物是符合当地要求,废物处理设备应当是经过批准的,或在获批准后排放废物。该品采用焚烧法或允许的垃圾掩埋法处理。 6)装运和存放 装运:按化学品的一般方法处理 存放:不使用时将容器盖紧。存放阴暗,温度在0℃-450℃的地方。如果药品冻结,在融化和充分搅匀后可使用。 7)泄露控制/个人保护—泄露限制 产品名 环氧氯丙烷 PEL (OSHA): 2ppm (8mg/m3),皮肤分析 TLV (ACGIH): 0.5ppm (1.9mg/ m3),皮肤分析 工程控制:充分的通风 个人防护装备:参照29CFR 910 Sub part 1使用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的保护:保护呼吸系统的方案需符合OSHA的29 CFR1910.134和ANSI Z88.2的要求,并需遵守,无论工作场所是否有要求,都必须带上口罩。在与设备相关的限制范围内,

手术区消毒和铺巾

一、手术区消毒和铺巾 【目的】, 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操作方法】 准备消毒用物,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去。传统方法是术者洗手后用2%~3%碘酊涂擦皮肤三遍,待干后用70%酒精消毒脱碘二遍。目前消毒方法有用0.5%碘尔康溶液或1:1000苯扎溴铵溶液涂擦三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涂擦三遍。以腹部手术为例,消毒范围至少要求上至乳头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先将消毒液倒人肚脐少许,用卵圆钳夹持浸有消毒剂(2%~3%碘酊)的棉球或小纱布块,由腹部中心区开始涂擦,绕过肚脐;涂擦时不留空隙;第二、三遍都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第三遍消毒完毕,翻过卵圆钳用棉球的另一侧将肚脐内的消毒液沾干。消毒完毕,换消毒液(碘伏或0.1%苯扎溴铵)消毒会阴部。 【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应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的外周涂向中央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回涂擦清洁处。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铺巾】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巾。铺巾时每块手术巾的反折部靠近切口。铺巾的顺序是:如铺巾者未穿手术衣先铺铺巾者对面一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靠近铺巾者一侧(若已穿好手术衣,则先铺好自己的一侧),然后用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处固定。若铺巾完毕后要修正某一铺巾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然后再根据需要铺中单、大单,大单的头端应盖过手术架,两侧和足端部位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

氨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水 氨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铵 氨水 氨溶液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1336-21-6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健康危害(蓝色): 2 易燃性(红色):1 反应活性(黄色):0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第8.2类碱性腐蚀品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 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 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与卤素、氧 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接触下列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邻—氯代硝 基苯、铂、二 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铯、卤代硼、汞、碘、溴、次氯酸盐、氯漂、氨基化合物、有机酸酐、异氰酸酯、醋酸乙烯酯、烯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醛类。腐蚀某些涂料、塑料 和橡胶。腐蚀铜、黄铜、青铜、铝、钢、锡、锌及其合金。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环氧氯丙烷MSDS

环氧氯丙烷MSDS 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环氧氯丙烷 分子式:C3H5ClO 英文名称:Epichlorohydrin 有害成分:环氧氯丙烷 CAS NO:106-89-8 含量: 90% 二、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蒸气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反复和长时间吸入能引起肺、肝和肾损害。高浓度吸入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致死。蒸气对眼有强烈 刺激性,液体可致眼灼伤。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引起 肝、肾损害,可致死。慢性中毒:长期少量吸入可出现神经衰弱综 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五、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 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