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 价格表

数据恢复  价格表

数据恢复价格表

10Mb以内:

100元/Mb 100Mb以内:

50元/Mb 1000M以内:(面议)

恢复无效和无法恢复不收取任何费用。

纯技术活,谢绝还价。

用友T3软件恢复数据的三种方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用友T3软件恢复数据的三种方法 一、有数据库文件,也有账套备份 此类情况一般是客户按照正常的账套备份方式做了备份,我们看一下正常情况下做的账套备份: 1.正常备份:通过系统管理,账套菜单,输出账套,备份后有两个文件:UFDATA.BA_和UfErpAct.Lst 恢复方法:打系统管理,账套菜单,恢复,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点击确定。 2.物理备份:由于用友软件已经出现问题,无法进入系统管理,而我们又需要重装软件,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物理备份,正常情况下需要备份以下文件: 安装目录下admin\ztXXX(账套)\20XX(年度)\ufdata.mdf和ufdata.ldf 安装目录下admin\UFSystem.MDF、UFSystem.LDF 恢复方法:进入SQL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附加数据库将上述的mdf文件全部附加即可.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admin整个文件夹全都拷下来(在PE环境或安全模式下要不会提示有文件被占用);装完软件后再把这个文件夹整个覆盖安装目录下的admin文件夹(在PE环境或安全模式下要不会提示有文件被占用),然后重启电脑进入正常模式下进入SQL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重新附加一下admin\ztXXX(账套)\20XX(年度)\ufdata.mdf和ufdata.ldf,就OK啦,如果有童鞋怕不保险可以用这种方法在其它电脑上进行恢复,然后通过系统管理,账套菜单,输出账套,备份后有两个文

件:UFDATA.BA_和UfErpAct.Lst,恢复方法参考上面的正常备份的恢复方法就可从以啦。虽然麻烦点,但不会破坏本机的数据,对于不熟悉的朋友来说,用这种方法自己实践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找外面的人来处理。

数据恢复基本知识讲义

数据恢复基本知识讲义

数据恢复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数据 这里我们所说的数据,只指计算机数据,后面不再专门指出。首先,“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正文、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的多媒体数据文件、软件或各种文档资料,也包括存放或管理这些信息的硬件信息,如计算机硬件及其网络地址、网络结构、网络服务等。尽管在许多文献中都大量引用“数据”与“信息”两个术语,但却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数据与信息的定义。本书中对“数据”与“信息”不加以区分,视为同义。 2、数据恢复 那么什么是数据恢复呢?简单地说,数据恢复就是把遭受破坏、或由硬件缺陷导致不可访问或不可获得、或由于误操作等各种原因导致丢失的数据还原成正常数据,即恢复至它本来的“面目”。 数据恢复不仅对已丢失的文件进行恢复,还可

一直编到整块硬盘的最后一个扇区。显然线性地址是物理扇区的逻辑地址。 3、C/H/S和LBA之间的转换 1)读写规则 要了解从C/H/S到LBA线性地址的转换规则。由于系统在写入数据时是按照从柱面到柱面的方式,在上一个柱面写满数据后才移动磁头到下一个柱面,并从下一柱面的第一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开始写入,从而使磁盘性能最优,所以,在对物理扇区进行线性编址时,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即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编为逻辑“0”扇区,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二扇区(2扇区)编为逻辑“1”扇区,直至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63扇区(63扇区)编为逻辑“62”扇区,然后转到第一柱面(0柱)第二磁头(1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接着上一面编为逻辑“63”扇区,0柱面所有扇区编号完毕后转到1柱面的0磁头1扇区,依次往下进行,直至把所有的扇区都编上号。 2)从C/H/S到LBA

服务器恢复流程

服务器恢复 一安装系统 1.服务器型号戴尔R210 2.通过引导盘安装系统 首先将Systems Management Tool and Documentation光盘放入服务器光驱,将服务器设置为光驱启动。 3.进入服务器,设置好服务器的时间和日期以及时区,然后选择继续。 4.选择语言为简体中文,键盘类型选择美式英语 5.点击服务器系统安装 6.选择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ver 2003 7.选择分区格式和分区大小,格式为NTFS,大小为50G,此处的分区为引导分区,就 是系统安装后的C盘 8.网络配置和操作系统信息可跳过不填 9.确认设置后,点击继续。系统自动读取相关信息,弹出光驱。 10.将windows server 2003 零售版光盘放入光驱,文件复制将开始,自动拷贝文件完,可以进入系统。 11.系统安装完成后,所有驱动程序均已加载,磁盘驱动器只有C盘,在“我的电脑” 右击“管理”在“磁盘管理”中将为划分的磁盘空间划出,并分配盘符。剩余空间只划出一个D盘即可。 12.打开控制面板,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安装系统组件“网络服务”和“应用 程序服务器” 13.安装一键还原精灵,把系统备份 二ip配置 在“网上邻居”右击“属性”在“本地连接”右击“属性”,双击“Internet 协议(TCP/IP)” IP地址:180.96.19.123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默认网关:180.19.96.97 首选DNS 服务器:218.2.135.1 备用DNS 服务器:61.147.37.1 三杀毒软件安装 1.安装360安全卫士 去360官网下载360安全卫士安装包,对一般木马,系统优化比较实用 2.安装诺顿杀毒软件 D:\spsms备份\应用工具\诺顿简体中文企业版12.0,直接双击安装包setup.exe 安装后提示重启。 四数据拷贝 将spsms备份的数据拷贝到D盘 1.文件夹tomcat6 放到D盘根目录下——apach服务,后台程序 2.文件夹data放到D盘根目录下——数据库备份 3.文件夹WebSite20111020放到D盘根目录下——前台程序

数据恢复的常用方法

数据恢复的常用方法 硬盘作为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载体,往往会因为硬件、软件,恶意与非恶意破坏等因素而出现存储数据完全或部分丢失的现象,特别是在这个随时可能遭受攻击的网络时代,硬盘数据还面临网络方面的破坏。重要数据文件一旦丢失,损失势必难以估量…… 面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再周密和谨慎的数据备份工作都不可能为我们的数据文件提供实时、完整的保护。因此,如何在硬盘数据被破坏后进行妥善而有效的数据拯救,就成为广大用户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下面本文就硬盘存储数据丢失的原因、恢复技术及相关保护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数据丢失的原因及产生现象 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软件、硬件和网络。 1.软件方面的起因比较复杂,通常有病毒感染、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误作等几种,具体表现为无作系统,读盘错误,文件找不到、打不开、乱码,报告无分区等。 2.硬件方面的起因有磁盘划伤、磁组损坏、芯片及其它原器件烧坏、突然断电等。具体表现为硬盘不认,盘体有异常响声或电机不转、通电后无任何声音等现象。 3.网络方面的起因有共享漏洞被探知并利用此漏洞进行的数据破坏、木马病毒等。 上述三种数据的丢失往往都是瞬间发生的事情,能否正确地第一时间判断出数据丢失的原因对于下一步所讲述的数据恢复是很重要的。 二、硬盘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与成功率 什么是数据修复呢,数据修复就是把遭受破坏或误作导致丢失的数据找回来的方法。包括硬盘、软盘、可移动磁盘的数据恢复等。数据恢复可以针对不同作系统(DOS、Windows9X/NT/2000、UNIX、NOVELL 等)的数据进行恢复,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丢失原因,数据恢复可能会出现完全不能恢复或只能恢复部分数据,如:数据被覆盖(OVERWRITE)、低级格式化(LOWLEVELFORMAT)、磁盘盘片严重损伤等。 1.恢复数据的几项原则 如果希望在数据恢复时保持最大程度的恢复率,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发现问题时:如果可能,应立即停止所有的写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出现明显的硬件故障时,不要尝试修复,应送往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 恢复数据时:如果可能,则应立即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并优先抢救最关键的数据,在恢复分区时则应优先修复扩展分区,再修复C。 2.数据恢复可能性分析 硬盘数据丢失后,数据还能恢复吗?这是许多电脑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数据恢复实践和经验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找不到的数据往往并没有真正的丢失和被破坏,80%的情况下,数据都是可以复原的。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数据恢复可能性与成功率分析: ·病毒破坏 破坏硬盘数据信息是电脑病毒主要的设计目的与破坏手段。有些病毒可以篡改、删除用户文件数据,导致文件无法打开,或文件丢失;有些更具破坏力的病毒则修改系统数据,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针对病毒导致的硬盘数据丢失,国内各大杀毒软件厂商都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恢复经验,例如江民科技的KV系列杀毒软件就曾将恢复这类数据的过程与方面在软件中设计成了一个模块,即使是初级的用户也只需经过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可恢复85~100%的数据。 ·软件破坏 软件破坏通常包括: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等。目前的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对于软件破坏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恢复成功率相当的高平均90%以上。此类数据恢复技术已经可以对FAT12、FAT16、FAT32、NTFS4.0、NTFS5.0等分区格式,DOS、Windows9X/ME、WindowsNT/2000、WindowsXP、UNIX、Linux 等作系统完全兼容。 ·硬件破坏 硬件原因导致数据丢失,如果是介质设备硬件损坏,电路板有明显的烧毁痕迹或设备(如硬盘)有异响或BIOS不认硬盘参数,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恢复对于个人用户显得非常困难,所以遇到这种情况,

数据恢复实验报告

实验1 利用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一、实验内容 利用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进行分区和格式化 二、实验目的 1、在Windows中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操作。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要求 1、提前预习实验,认真阅读实验原理。 2、认真高效的完成实验,服从管理。 3、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所需工具 1、一台安装有Windows 2000/XP/2003的计算机。 2、待分区硬盘。 五、实验原理 利用Windows 2000/XP/2003安装光盘进行分区后,往往会进入Windows的安装,待安装完毕,再在Windows中划分剩余的磁盘空间。 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计算机 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2、选择左侧窗格中的【存储】|【磁盘管理】选项,在右侧窗格中就可以看到当前 计算机中所有磁盘分区的详细信息。磁盘1尚未进行分区,假设这里要对其进行分区处理。首先选中磁盘1,然后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命令。 3、这时会出现【新建磁盘分区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接下来,要 求用户选择分区的类型,有【主磁盘分区】和【扩展磁盘分区】可供选择。在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例如在这里选中【主磁盘分区】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这时,要求输入分区的大小,分为20GB,那么,这里输入“20552”,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4、接下来,要求指派驱动器号和路径,在这里一般无需用户自己设置,直接单击 【下一步】按钮即可。 5、接下来,要求选择分区的格式,选中【按下面的设置格式化这个磁盘分区】单 选按钮,在【文件系统】下拉列表框中选择FAT32格式或NTFS格式。假如这里选择FAT32格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6、接下来,出现磁盘分区信息列表窗口,其中详细显示了此前定义的分区信息, 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否则,单击【上一步】按钮,返回上层窗口做进一步的修改。 7、接下来,程序自动返回【计算机管理】窗口,并开始格式化磁盘分区,同时显 示格式化的进度。 8、选择尚未划分的磁盘分区,重复上述步骤,将剩余磁盘空间按自己的需要进行 分区格式化即可。

用友软件恢复账套数据的三种方法

1、最简单的方法。 当然就是用用友自身的系统管理备份了帐套数据,如果发生意外情况,那么只需要在新的系统中安装数据库、用友软件,然后登陆系统管理,选择之前已经备份的数据,进行帐套恢复即可。 优点:操作简单,一般的用户都会自行恢复数据; 缺点: A、需要客户养成定期备份数据的习惯; B、由于备份数据是定时备份或者操作者自行备份的,所以恢复帐套之后,需要手工把备份帐套到丢失帐套期间所缺少的业务数据重新补录一遍; C、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建议做自动备份的计划; 2、比较简单的方法。 在新的系统中安装数据库、用友软件,建立对应的帐套,然后再停止SQL数据库的服务,拷贝之前的帐套对应文件夹替换新系统中建立的文件夹及文件,再重新启动SQL数据库服务和用友服务,进入软件即可。 优点:此种方法一般用户在掌握要领之后,也比较好操作,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建立帐套时的年度选择应该是对应帐套的第一个年度,启用月份、启用模块、帐套的参数需要跟之前保持一致; B、建立完第一个年度之后,需要以帐套主管登陆系统管理,建立后续的年度帐; C、如果不能把握当初的帐套参数,可以在替换文件时,把ufsystem.mdf和ufsystem.ldf也替换,但是前提是文件夹的位置要和之前的位置一样; 缺点:如果软件使用者把数据安装在C盘,系统盘c盘崩溃了,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取到数据,进行后续的数据恢复工作;所以建议再安装软件时,请都安装到系统盘之外的盘符; 3、复杂的恢复方法。 能找到之前用友的文件夹,尤其是存在帐套数据的ADMIN文件夹,然后在新系统中安装SQLserver企业版,再安装用友软件,并进入系统管理初始化用友数据库,由软件自动创建系统库和演示帐套;接下来进入SQL资源管理器,先分离ufsystem数据库,再通过SQLserver 的附加数据库功能,把之前的ufsystem.mdf、ufsystem.ldf以及对应的帐套文件各年度都附加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报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名称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训 2013年1 月7 日至2013 年1 月8日共2 天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10网络安全(CIW) 姓名胡帅帅 系主任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谭方勇 指导教师高小惠、肖长水

项目一、Windows基本硬盘管理 一、实训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的操作,掌握在扩展分区中增加逻辑分区的操作,学会使用Winhex软件分析硬盘分区表结构 二、实训步骤: 1.在windows2003中增加主分区、扩展分区 (1)首先关闭虚拟机系统,然后选择VMware Workstation菜单栏“VM”|“Settings”或快捷键Ctrl+D,在弹出的“Virtual Machine Settings”窗体中,单击“Add”按钮,选择要添加的硬件类型(Hardware types:)为“Hard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中“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然后单击“Next”按钮,选择磁盘类型(Virtual disk type)为“SCSI”,然后点击“Next”按钮,设置磁盘大小(Disk size)为1G,然后单击“Next”直到完成。如图1-1所示: 图1-1:添加一个1G的硬盘 (2)重启Windows系统环境。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工具。 (3)在左侧控制台中依次展开“存储”|“磁盘管理”选项,此时弹出“磁盘初始化和转换向导” 页签,默认单击“下一步”直至完成,以显示计算机中安装的所有磁盘。如图1-2所示: 图1-2:完成磁盘初始化向导 (2)右击磁盘1未指派空间,选择“新建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选择“主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分区大小选择“500MB”,点击“下一步”,指派驱动器号F,然后选择格式化磁盘分区文件系统为NTFS,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新建向导,如图1-3、1-4所示: 图1-3:新建主磁盘分区

用友服务器故障后恢复原帐套数据的方法

用友服务器故障后恢复原帐套数据的方法 分两种情况。 一、如果有意识地重装系统,应在重装前将原帐套备份。备份方法,在系统管理里以admin注册,将帐套输出到指定目录。待系统重装完毕后,重新在系统管理里引入备份帐套。 二、如果服务器因异常情况瘫痪,更要命的是,财务数据没有备份,解决的方法如下: 首先应抢救财务数据,你应清楚原来的财务系统装在什么盘符下,如果在系统盘(C:/)(或者你不确定),建议先将服务器硬盘卸载,挂到能用的电脑上,将用友安装目录下WF821文件夹全部拷贝;如果不是在系统盘,可直接重装系统。 重装系统后,先安装SQL SERVER,再安装用友系统,为避免安装后出现其他故障,通常将其安装在原来的盘符路径上。 打开企业管理器,进行如下操作: 1、将数据库中UFSub、ufsystem删除(为保险起见可先备份,等替换完再删除); 2、将原安装目录下Admin文件夹中对应的UFSub、ufsystem附加到数据库中(在数据库右键-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 3、附加原帐套存放目录(一般为ZT001)所有年度账数据库文件; 4、展开ufsystem数据库,找到表UA_acount,返回所有行将其打开,确认帐套路径是否在用友安装盘符,如不一致,可直接修改; 5、在客户端系统管理中重新进行远程配置(无论服务器名称有无改动),在服务器打开UFO,重新定义初始帐套号(重装后默认为999)。 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测试重装后帐套其他功能是否可用,至此帐套恢复完毕。 在会计电算化的时代,企业若干年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到一个硬盘里,财务人员必须认识到电子数据的脆弱性。对电算化下财务数据的保护,本人有以下建议: 1、定期打印凭证、账簿和报表; 2、将财务服务器安装双硬盘镜像; 3、于每个会计年末,将已结转的年度账数据刻录成盘,至少复制两份保存在不同的空间位置; 4、每周备份当前年度帐(为避免手工备份懈怠,建议同时开启SQL Server和SQL Server Agent服务并设置数据库自动备份计划); 5、定期将服务器硬盘数据拷贝到其他外界存储材质上(如移动硬盘); 6、如有条件,可设置一台备用服务器。 在只有.MDF和.ldf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因病毒问题,用友软件无法正常启动.系统管理也不能进入.因此无法正常备 份数据,这时就要用到附加数据库了.通过附加数据库使数据库和用友软件相关 联,步骤如下: 1'把用友软件下的ADMIN文件夹下的内容挎出,主要是*.mdf和*.ldf文件,

硬盘数据恢复基础知识

硬盘数据恢复基础知识 1、硬件或介质问题的情况 ①、硬盘坏:硬盘自检不到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又可分为主版的硬盘控制器(包括IDE口)故障和硬盘本身的故障。如果问题在主板上,那么数据应当没有影响。如果出在硬盘上,也不是一定不能修复。硬盘可能的故障又可能在控制电路、电机和磁头以及盘片。如果是控制电路的问题,一般修好它,就可以读出数据。但如果电机、磁头和盘片故障,即使修理也要返回原厂,数据恢复基本没有可操作性。 ②、软盘坏:当软盘数据损坏时,可以有几种处理,一种是用NDD修复,他会强制读出你坏区中的东西,MOVE到空白扇区中,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磁盘很满操作是没法进行的。你也可以用HDCOPY2.0以上版本READ软盘,他也会进行强读,使读入缓冲区的数据是完好的,你再写入一张好磁盘就可以了。当然这些方式,要看盘坏的程度。如果0磁道坏,数据也并非无法抢救,早先可以通过扇区读的方式,把后面的数据读出,不过一般来说,你依然可以HDCOPY来实验。 2、系统问题的情况 ①、在硬盘崩溃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要和一些提示信息打交道。我们要了解他典型提示信息的含义,注意这些原因仅仅分析逻辑损坏而不是硬盘物理坏道的情况。 提示信息可能原因参考处理 Invalid Partition Table 分区信息中1BE、1CE、1DE处不符合只有一个80而其他两处为0用工具设定,操作在前面已经讲了。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 主引导程序读BOOT区5次没成功。 重建BOOT区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DOS 引导区的55AA标记丢失 用工具设定,把前面读写主引导区程序的DX=80改为180即可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BOOT区中的系统文件名与根目录中的前两个文件不同 SYS命令重新传递系统, Disk Boot Failure 读系统文件错误SYS命令重新传递系统,

数字硬盘录像机使用说明书

数字硬盘录像机使用说明书 一、开机与关机 1、开机 插上电源线,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录像机开机,开机后视频输出默认为多画面输出模式,若开机启动时间再录像设定时间内,系统将自动启动定时录像功能,相应通道录像指示灯亮。 2、进入系统菜单 正常开机后,按Enter确认键(或单击鼠标左键)弹出登录对话框,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出厂时有4个用户admin,888888,666666及隐藏的default,前三个出厂密码与用户名相同。admin,888888出厂时默认属于高权限用户,而666666出厂默认属于低权限用户,仅有监视、回放、备份等权限。(为安全起见请及时更改默认密码) 3、关机 A进入【主菜单】>【关闭系统】中选择【关闭机器】(关机时建议使用此方法,以避免意外断电时对DVR造成的损害。) B 关机时,按下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即可关闭电源。 4、断电回复 当录像机处于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工作状态下,若系统电源被切断或被强行关机,重新来电后,录像机将自动保存断电前的录像,并且自动恢复到断电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 5、更换硬盘摄像机纽扣电池 更换硬盘摄像机的纽扣电池建议选用相同型号的电池。定期检查系统时间,一般每年更换一次电池以保证系统时间的准确性。

二、录像操作 1、预览 设备正常登陆后,直接进入预览画面。 在每个预览画面上有叠加的日期、时间、通道名称,屏幕下方有一行表示每个通道的录像及报警状态图标。 2、手动录像 提示:手动录像要求用户具有“录像操作权”,在进行这项操作前请确认硬盘录像机内已经安装且已经正确格式化硬盘。 2.1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 单击鼠标右键或在【主菜单】>【高级选项】>【录像控制】中可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在预览模式下按前面板【录像/●】兼或遥控器上的【录像】键可进入手动录像操作界面。 2.2开启/关闭某个或某些通道 要开启/关闭某个通道的录像,首先查看该通道录像状态。(“○”表示关闭,“●”表示开启)使用左右方向键移动活动框到该通道,使用上下方向键或相应数字键切换开启/关闭状态。 2.3启动/关闭全通道录像 将录像模式中自动/手动“全”切换到“●”状态,即可开启全通道录像,将录像模式中关闭“全”切换到“●”状态,即可关闭全通道录像。 3、录像查询

几款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技巧

几款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技巧 中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员主要职责就是保障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确保网络稳定运转一方面需要网络管理员有深厚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与软硬件环境给予支持。然而网络故障的发生存在着很多的偶然性,没有人能够确保自己企业的网络从来不出现任何问题。特别是当服务器自身出现故障后数据全部丢失,如何在第一时间完成亡羊补牢的工作呢?又或者说财务或者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出现问题造成宝贵数据丢失后该如何恢复呢?今天我们将就“网络管理数据为先”的话题进行讨论,依次为各位介绍几款简单上手且功能强大的数据恢复软件。让这些数据恢复软件能够成为网络管理员的左膀右臂。 恢复数据所处环境: 笔者为介绍恢复数据软件搭建了一个环境,我们通过对一个分区的读写删除并恢复等一系列操作来检查软件的恢复效果。 实验计算机: CPU:P4 超线程3.0 内存:1G 硬盘:160G 其他设备:略 实验步骤: 通过DiskRecovery工具进行恢复数据工作。 第一步:选择单独一个分区作为实验分区。 第二步:依次将图片,歌曲,视频,应用程序,压缩包,WORD,TXT文档等格式的文件复制到该实验分区。复制的容量确保能够填满整个分区。 第三步:将该分区上的所有数据全部删除。 第四步:使用DiskRecovery工具恢复刚刚删除的数据。 第五步:记录恢复结果。 第六步:再次将同样内容的文件复制到实验分区并删除。 第七步:格式化实验分区。 第八步:通过DiskRecovery工具恢复格式化分区后的数据。 第九步:记录恢复结果。 第十步:将两次恢复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 由于笔者的硬盘是160G,划分了多个区,所以本人选择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分区进行实验,该分区是I驱动器,容量是近800M。(如图1) 图1 依次把不同格式的文件复制到该驱动器上,包括电影,歌曲,图片,程序,压缩包,快捷方式,应用文档等,容量总和接近分区总容量。(如图2) 图2 手把手步步为营恢复数据: 下面我们假设I驱动器中存储的是我们网络管理员所关心的数据,例如服务器上的宝贵数据,财务会计所使用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等。如何将这些数据恢复呢?首先我们将I驱动器中的所有数据通过DEL键或删除选项删除,然后把回收站清空。 第一步:首先打开我们的DiskRecovery软件,笔者提供的是绿色版,所以不需要安装,在安装前运行reg.reg文件进行注册即可,以后要想恢复数据只需要双击运行DiskRecovery

数据恢复基本知识讲义

数据恢复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数据 这里我们所说的数据,只指计算机数据,后面不再专门指出。首先,“数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中存储的各种数据、正文、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的多媒体数据文件、软件或各种文档资料,也包括存放或管理这些信息的硬件信息,如计算机硬件及其网络地址、网络结构、网络服务等。尽管在许多文献中都大量引用“数据”与“信息”两个术语,但却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数据与信息的定义。本书中对“数据”与“信息”不加以区分,视为同义。 2、数据恢复 那么什么是数据恢复呢?简单地说,数据恢复就是把遭受破坏、或由硬件缺陷导致不可访问或不可获得、或由于误操作等各种原因导致丢失的数据还原成正常数据,即恢复至它本来的“面目”。 数据恢复不仅对已丢失的文件进行恢复,还可以恢复物理损伤的磁盘数据,也可以恢复不同操作系统的数据。 二、硬盘结构 1、硬盘的物理结构 图1 2、硬盘的数据组织 1)盘片: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Side),即上、下盘面,一般每个盘面都利用上,即都装上磁头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片,也有极个别的硬盘其盘面数为单数。每一个这样的有效盘面都有一个盘面号,按顺序从上而下自“0”开始依次编号。在硬盘系统中,盘面号又叫磁头号,就是因为每一个有效盘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读写磁头。硬盘的盘片组在2~14片不等,通常有2~3个盘片,故盘面号(磁头号)为0~3或0~5。

2)磁道: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Track)。磁道从外向内自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300~1024个磁道,新式大容量硬盘每面的磁道数更多,如图2-24所示。信息以脉冲串的形式记录在这些轨迹中,这些同心圆不是连续记录数据,而是被划分成一段段的圆弧,由于径向长度不一样,这些圆弧的角速度一样,而线速度不一样,外圈的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大,即同样的转速下,外圈在同样时间段里,划过的圆弧长度要比内圈划过的圆弧长度大。每段圆弧叫做一个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是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的。一个标准的3.5英寸硬盘盘面通常有几百到几千条磁道。这些磁道是看不见的,它们只是盘面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这些磁道是在磁盘格式化时就规划好了的。 3)柱面: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作柱面(Cylinder),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而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是按柱面进行的,即磁头在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只在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才移动磁头转移到下一柱面,即数据的读/写是按柱面来进行的,而不是按盘面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磁道已写满数据,就在同一柱面的下一个盘面来写,一个柱面写满后,才移到下一个柱面。 4)扇区:操作系统是以扇区(Sector)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的。每个扇区包括512字节的数据和一些其他信息。一个扇区有两个主要部分:即存储数据地点的标识符和存储数据的数据段。 三、寻址方式 1、C/H/S寻址方式 C:柱面号(最大10位);H:磁头号(最大6位);S:扇区号(最大6位),其中扇区数从1编号,其它从0编号,用三个参数唯一定位。 2、LBA寻址方式 LBA寻址方式下从0开始给扇区线性编号,一直编到整块硬盘的最后一个扇区。显然线性地址是物理扇区的逻辑地址。 3、C/H/S和LBA之间的转换 1)读写规则 要了解从C/H/S到LBA线性地址的转换规则。由于系统在写入数据时是按照从柱面到柱面的方式,在上一个柱面写满数据后才移动磁头到下一个柱面,并从下一柱面的第一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开始写入,从而使磁盘性能最优,所以,在对物理扇区进行线性编址时,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即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编为逻辑“0”扇区,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二扇区(2扇区)编为逻辑“1”扇区,直至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头(0面)的第63扇区(63扇区)编为逻辑“62”扇区,然后转到第一柱面(0柱)第二磁头(1面)的第一扇区(1扇区),接着上一面编为逻辑“63”扇区,0柱面所有扇区编号完毕后转到1柱面的0磁头1扇区,依次往下进行,直至把所有的扇区都编上号。 2)从C/H/S到LBA 通过对编号规则的介绍,很容易看出C/H/S与LBA地址的对应关系。用C表示当前柱面号,H表示当前磁头号,S表示当前扇区号,CS表示起始柱面号,HS表示起始磁头号,SS表示起始扇区号,PS表示每磁道有多少个扇区,PH表示每柱面有多少个磁道,则有:LBA=(C–CS)﹡PH﹡PS+(H–HS)﹡PS+(S–SS)(1)

数据恢复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以及恢复方法.

数据恢复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以及恢复方法 数据恢复:单纯从字面上的解释也就是恢复数据。 一、什么是数据? 名词解释: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 数据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在这里我们仅针对计算机领域中部分应用来了解。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故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表示数值的数字。现代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能加工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字母、符号、文件、图像等。 二、什么是数据恢复? 当存储介质出现损伤或由于人员误操作、操作系统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数据看不见、无法读取、丢失。工程师通过特殊的手段读取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见、不可读、无法读的数据。 数据恢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存在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服务器硬盘、存储磁带库、移动硬盘、U盘、数码存储卡、Mp3等等设备上丢失的电子数据进行抢救和恢复的技术。 三、从哪恢复? 数据记录设备: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 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比如软盘、光盘、DVD、硬盘、闪存、U盘、CF 卡、SD卡、MMC卡、SM卡、记忆棒(Memory Stick)、xD卡等。目前最流行的存储介质是基于闪存(Nand flash)的,比如U盘、CF卡、SD卡、SDHC卡、MMC 卡、SM卡、记忆棒、xD卡等。

四、如何恢复? 针对不同故障的不同问题具体分析、判断。 数据恢复的故障类型 大体上可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类。 硬故障是指存储介子的物理硬件发生故障、损坏。 如:硬盘物理故障(数据储存装置--主要是磁盘) 大量坏道(启动困难、经常死机、格式化失败、读写困难); 电路板故障:电路板损坏、芯片烧坏、断针断线。(通电后无任何声音、电路板有明显的烧痕等); 盘体故障:磁头损坏、磁头老化、磁头烧坏(常有一种“咔嚓咔嚓”的磁头撞击声);电机损坏(电机不转,通电后无任何声音); 固件信息丢失、固件损坏等。(CMOS不认盘、“磁盘管理”中无法找到该硬盘);盘片划伤。 软故障是相对于硬故障而言的,即存储介子物理硬件没有损坏,通过软件即可解决的故障。包括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GHOST等。 删除 删除操作却简单的很,当我们需要删除一个文件时,系统只是在文件分配表内在该文件前面写一个删除标志,表示该文件已被删除,他所占用的空间已被"释放", 其他文件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间。所以,当我们删除文件又想找回他(数据恢复)时,只需用工具将删除标志去掉,数据被恢复回来了。当然,前提是没有新的文件写入,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没有被新内容覆盖。 格式化 格式化操作和删除相似,都只操作文件分配表,不过格式化是将所有文件都加上删除标志,或干脆将文件分配表清空,系统将认为硬盘分区上不存在任何内容。格式化操作并没有对数据区做任何操作,目录空了,内容还在,借助数据恢复知识和相应工具,数据仍然能够被恢复回来。 注意:格式化并不是100%能恢复,有的情况磁盘打不开,需要格式化才能打开。如果数据重要,千万别尝试格式化后再恢复,因为格式化本身就是对磁盘写入的过程,只会破坏残留的信息。 低级格式化 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可见,低级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不仅能在DOS环境来完成,也能在xp甚至vista系统下完成。而且低级格式化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每块硬盘在出厂时,已由硬盘生产商进行低级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 分区 硬盘存放数据的基本单位为扇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一页。当我们装机或买来一个移动硬盘,第一步便是为了方便管理--分区。无论用何种分区工具,都

旋压机使用说明书(新)

CT系列卧式旋压机 使用说明书 (机械部分)

前言 十分感谢您选择了我们制造的复合旋压机床。 正确的使用、维护机床可以为您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也能够使机床保持长久、稳定的精度和寿命。另外,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机床和机床的使用安全也有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在开始使用本机前,请您务必首先阅读和理解本使用说明书的各个章节,特别是安全方面的章节。 关于本机床操作方面及NC编程方面的知识,请详看本《使用说明书》的电气部分。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床某些地方进行小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本说明书与机床间出现小的差别时,恕不通知。

1 安全 当您使用CT-250M/450M复合旋压机床时,请认真阅读以下各项安全注意点,若有疏忽,轻者可能降低切削精度,重者可能引起严重的身体伤害或更加不堪设想的后果。 1.1安装程序 1.1.1安装前准备工作 (1)电源:本机床需要的电源供应容量,规格如下: (2)气源:气压用以控制尾轴、料架控制、切边刀控制及工件吹气等,其 设计压力为5bar,因此气源的压力值应稳定的保持在6bar以上,本 机用量为300l/min。 (3)润滑油箱的油量一定要充足,其容量为1.8L。 1.1.2 安装环境 1. 环境条件 通常机床应安装在以下条件的环境内: (1)电源电压:85%到110%变化波动范围内 (2)频率:±2Hz变化波动范围内 (3)室温:0℃到45℃范围内 (4)相对湿度:<90%(温度变化不应引起冷凝现象) (5)空气:避免高度灰尘,酸腐蚀气体和盐雾 (6)机床不应安装在阳光可引起环境温度变化的位置和安装在有 异常振动的环境内。 2.机床应与其他机床分开放置,不可距离大近。 3.应有足够的维修空间。安装时,机床的门及控制器应不影响或阻碍 打开或转开。 4.机床周围应避免有高频设备、电焊机等电磁干扰源,亦应避免与有 大起动电流的设备共用一套电源。 1.1.3 安装须知 为了安全,安装机床时须注意以下述事项: 1.连线 (1)必须使用本说明书中规定的套线或性能更优的套线。 (2)严禁将本机床电源与高电磁设备连接在一起。如:高频淬火机、电弧焊等。 (3)应安排有经验的合格的电气专业人员负责接线。

数据恢复实训报告

xxxxxxx 学生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院: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班级:_xxxxxxxxxx_ 学生姓名:____xxxxxxxxx_____ 学号:xxxxxxxxxx_ 实习(实训)地点:___xxxxx____ ____________ __ 报告题目:__xxxxxxxxxxxxxxxxxxxx__________ ____ 报告日期: xxx 年 xxx月 xxx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x 实习(实训)任务书 设计题目:数据恢复技术应用 系主任:指导教师:xxxxx 年月日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时硬盘由于其容量大价格便宜也成为人们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硬盘的数据可能会被损坏,这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数据损坏后的数据恢复显得非常重要。虽然在数据恢复领域有很多的厂商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然而对于并不了解硬盘原理普通人来说,如果试图恢复数据,但又无法采用很好的方法,选择正确的工具,就很难很好的恢复数据。然而不管用什么方法进行数据恢复,都不能保证100%的能成功,所以在使用电脑时,我们应该注意数据备份工作。 本文分析了硬盘的有关内部结构与文件存储系统以及硬盘数据损坏的有关原因,然后介绍如何使用数据恢复软件EasyRecovery进行文件恢复。

用友数据恢复常见问题

用友数据恢复常见问题 2009-02-20 00:20:46| 分类:用友U8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1.用友数据恢复的几种情况 用友数据恢复的几种情况 1、已没有数据库文件,只有账套备份 2、既有数据库文件,也有账套备份 3、只有数据库文件 一、已没有数据库文件,只有账套备份 1.如果有整个账套备份,直接使用系统管理里的帐套引入最新时间备份的账套就可以了。 2.如果是年度帐的备份,并且软件中还有这个帐套和年度的话,可以用帐套主管注册,然后从年度帐菜单下引入;如果是没有这个帐套存在,就要在系统管理中新建一套帐,建帐时只要注意启用日期、行业性质、帐套主管即可,其他均可忽略,然后把备份中的ufdata.ba_ 用APP目录下的ufuncomp.exe 将它解压缩为ufdata.bak 再将此文件在enterprise manager 里restore 即可. 二、已没有数据库文件,只有账套备份 1.如果是帐套的备份,而该帐套又包含很多个年度,可以先将该文件解压缩,然后通过方法3.2所述找到该备份文件(备份设备),查看该设备的内容,选择要恢复数据库对应的备份号(每个年度一个号),在选项标签里选强制恢复,配置正确的物理文件位置既有数据库文件,又有账套备份2.如果磁盘上既有数据库文件,又有账套备份的话,那就考虑哪种方法更方便,更有效,更迅速的解决问题.在没有用系统管理做备份,只备份了(zt+帐套号)的的情况下,sql server 数据库与access数据库的恢复数据不同,它不能象access数据库一样直接用原来的.mdb文件覆盖新建的的数据库即可,它需要用sp_detach_db命令从服务器分离新建立的数据库,然后再用原来备份的数据库文件替换新建立的数据库文件,最后用sp_attach_db命令将原来备份的数据库附加到服务器。 例如: 如果存在数据库ufdata.mdf、 ufdata.ldf两个文件,则可以使用 EXEC sp_detach_db 'ufdata_001_2002', 'true' EXEC sp_attach_db @dbname = N'ufdata_001_2002', @filename1 = N'c:\winnt\system32\ufsystem\zt001\2002\ufdata.mdf', @filename2 = N'c:\winnt\system32\ufsystem\zt001\2002\ufdata.ldf' 如果只有数据库ufdata.mdf,而丢失了ufdata.ldf文件,则可以使用 EXEC sp_attach_single_file_db @dbname = 'ufdata_001_2002',

电脑硬盘恢复数据恢复,数据恢复如此简单

电脑硬盘恢复数据恢复,数据恢复如此简单 对于移动硬盘来说,相信大家也都并不陌生,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开公司的老板或者学生,往往也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硬盘或者U盘,用来存储一些重要的数据文件。虽然移动硬 盘在目前生活中比较常见,使用的时候也都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很多人往往也都认为移动 硬盘存储数据比较安全,认为存储在里面也都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在日常使用时,往 往也都会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它内部数据出现丢失或者误删除的现象,并且 此时所删除的文件也都将直接被系统所隐藏。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来说,当数据误删除后, 我们又该如何恢复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数据文件恢复技巧,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硬盘打不开的原因: 1、硬盘系统驱动出现问题,如果是驱动出现问题的话,在插入硬盘时会有所提示,此时 也就需要重新安装对应的 USB3.0 驱动程序。 2、硬盘内部设备供电不足,导致硬盘无法打开。

3、人为因素导致接口出现问题,很多人在使用 USB 设备时,往往没有对硬盘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导致它内部的 USB 接口出现断针的现象。 4、文件或目录损坏,如果将硬盘插入电脑中,界面提示是否需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此时也就说明硬盘的目录文件有损坏的现象, 以上就是移动硬盘打不开的几种原因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能够找回我们所丢失的文件,当硬盘数据丢失后,也就需要结合丢失文件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修复。以”嗨格式数据恢复大师“为例,可修复误删除,误清空,误格式化等多种情景下丢失的文件,在操作过程中也都比较简单方便。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首先也就需要及时停止对都是数据的硬盘进行扫描和读写,避免文件出现覆盖丢失的现象。

服务器灾难恢复

第六章服务器灾难恢复 〖教案目标〗 了解服务器灾难的含义及灾难恢复的要求;理解备份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几种备份类型的含义和用途;掌握常见备份策略的含义和使用场合;熟练掌握利用备份工具进行备份和还原的操作方法;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的计划任务;掌握利用安全模式和故障恢复控制台启动服务器的方法;了解一些常见软件故障的处理方法。 〖教案重点〗 备份类型;备份策略;备份工具的使用。 〖教案难点〗 备份策略;故障恢复控制台。 〖教案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通过Windows Server 2003的备份工具进行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和还原操作,以便在服务器发生灾难后能够迅速有效的恢复。首先介绍了服务器灾难的定义和灾难恢复的要求,接着引出数据备份的概念。介绍了几种备份的类型和定义,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的备份策略有哪些,演示了利用备份工具进行备份和还原操作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利用安全模式和故障恢复控制台来启动服务器,解决服务器软件故障的方法。 6.1 概述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大量的重要数据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但是网络服务器并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安全可靠,相反由于病毒攻击、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原因,服务器有时会发生灾难性的数据丢失问题。 1.服务器灾难 服务器灾难是指服务器由于硬件或存储媒体软件的突发故障而导致发生灾难性的数据丢失。 →操作系统无法启动。 →用户数据文件丢失或已被破坏; →在安装新的应用程序之后,系统不稳定或应用程序运行不正常。 →在更新硬件设备驱动程序之后,用户虽然可以登录,但系统不稳定。 →在安装新的硬件设备之后,系统不稳定。 2.灾难恢复过程包括 →执行书面的灾难恢复计划 →更换任何损坏的硬件。 →恢复数据。 →恢复运行前,测试全部硬件和软件。 3.准备灾难恢复的指导方针 →创建灾难恢复计划以执行定期备份操作。 →测试您的备份文件和备份计划。 →保留两个备份集:一个在现场,易于访问,一个在异地,保证安全。 →创建一个系统状态数据的冗余副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