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寨镇概况(第五稿)

合集下载

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通用5篇)

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通用5篇)

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通用5篇)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通用5篇)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介绍张家界的导游词1各位先生、女士们,你们好!我叫xxx,是这次为大家游览张家界的导游。

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5A级的景区,在张家界里,温度比平常要低几度,而且里面的树多的数不清,是一座天然氧吧,里面的景点都变化莫测,而且在下雨的时候,张家界最能体现出它的美。

这里是张家界种最著名的猪八戒娶媳妇,这里天空比其他地方要明亮很多,而且这里总是有一个雾团,迟迟不会散开。

看那!这团雾变化莫测,多像一个猪八戒背着一个美丽的媳妇在原地踏步呢!这条在猪八戒娶媳妇旁边的溪流是贯穿整个张家界的小溪,而且这个小溪的水经过国家认证,可以直接饮用。

而且只小溪里还有很多珍贵的娃娃鱼,而且这的水百年不干,一直流动,因此成为了张家界的一大奇观。

这就是百龙电梯,百龙电梯气势雄伟,工艺复杂,运行高度326米,运行时间1分58秒,每小时运载量达4000人次,是“国际十大旅游景观工程”之一,而且百龙电梯是世界上最高、载重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可谓是“天下第一梯”。

这就是“天下第一桥”,“天下第一桥”是自然形成的一座桥梁,桥约长20米,宽仅1。

5至3米不等,而且这座桥很平坦,但下面可是万丈深渊,在这种环境下,练就了这样一个钟乳石的桥梁,难道之不愧于天下第一桥吗?我们的路程结束了,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次旅行,再见!主要景点有:黄狮寨黄狮寨为作守界诸峰之冠,也是张家界诸景之冠,早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

黄狮寨海拔1200米,四周峭壁削立,唯前卡门与后卡门两条独路可通寨顶。

在攀登前卡门的路上,但见千峰插地,怪石如林,有海螺峰、一线天、天书宝匣、南天一柱等景点。

王寨镇基本情况

王寨镇基本情况

王寨镇基本情况
王寨镇位于凤冈县城东南面,距县城52公里,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全镇辖4村1社区(新民村、官塘村、高坝村、土璜村、王寨社区),其中4村均为贫困村,145个村民组,6648户共27312人,有贫困户1265户(其中国家级贫困户1021户、省级244户),贫困人口4622人(其中国家级贫困人口3737人、省级885人),是全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

镇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36个组级党支部,133个党小组,有党员638名,其中农村党员454名,贫困党员105名。

组级议事会142个,村务监督委员会5个。

全镇现有干部和工勤编制92人(机关33人,事业59人),实有干部职工78人,其中公务员30人,事业人员48人,尚缺14人。

勐仑镇概况

勐仑镇概况

勐仑镇概况地理位置勐仑镇位于勐腊县西北部,东经101°25′,北纬21°41′,东连易武,西与景洪市的勐罕镇、基诺乡毗邻,北与象明乡交界。

距勐腊县城68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景洪63公里。

全镇地势为中间河谷平坝,四周群山环绕,年平均气温在21℃至22℃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毫米至1800毫米,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540米。

行政区划勐仑镇辖4个村委会:曼边、城子、勐醒、大卡。

镇政府驻新寨。

人口民族镇内居住着傣、哈尼、汉为主的十四余种民族,2011年全镇人口为15507人。

基础设施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镇共投入农村建设资金494万元,其中: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资金78.1万元,扶贫整村推进项目100万元,兴边富民资金29万元,交通28万元,水利(人畜饮水)40万元,民居抗震资金56万元,民政救灾资金37.1万元,社会其他方式投资2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23.8万元。

完成了农田水沟2条,全长800米;人畜饮水工程9条,长23.3公里(群众自发修复3条长6.4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条长8公里,实现全镇无电村的目标;石拱桥1座,长20米;村内道路硬化12条,全长5.5公里(群众自发铺设的有4条,长3.3公里),生产道路5条,全长8公里(群众自发修建2条3公里),村寨下水道3条,全长700米,民居抗震房130间,科技文化活动室1间,球场4块,公厕3个,垃圾池8个,装修村委办公楼1幢,村寨绿化面积400平方米,加大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400人次;发动群众兴修水沟、水坝共计7次,全长累计900米,重建栏水坝5个,修建寨门3座。

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勐仑镇在确保粮食生产自给的前提下,立足市场,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建设。

勐仑镇受干暖气流控制,晴天长、日照充足,温差较高、湿度大,适宜种植多种冬果蔬菜,勐仑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

巢湖市柘皋镇镇情简介

巢湖市柘皋镇镇情简介

巢湖市柘皋镇镇情简介古镇柘皋,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四月份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副县级建制。

该镇南距巢湖市2 4KM,西离合肥市48 KM,东至南京137 KM。

全镇总面积14 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363个自然村,总人口79921人。

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 2万。

柘皋,古称橐皋,西周初期群舒一支在此建立宗国,春秋时先属楚后属吴。

周敬王三十年(公元483年),鲁哀公会吴于橐皋,故史称“会吴城”。

西汉置橐皋县,属九江郡。

唐置橐皋镇,属巢县。

南宋时改称柘皋,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柘皋,地处吴楚,人杰地灵。

历代人文荟萃,精英辈出。

明代有武臣荣禄大夫、沂国公金朝兴等;清代有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汤懋纲、进士杨欲仁等;现代有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杨功亮;当代有北京军区中将司令员周依冰、中央党校教授马素兵、国防大学教授程国采、美籍华人科学家阚家冥等。

现代文人高植是我国第一位翻译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的译者,郭沫若同志曾为其处女译本《战争与和平》作序,并与之共同出版发行。

柘皋名胜古迹众多,柘皋八景斐声方圆数百里,其中“而山白龙洞有着神话般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而山主峰─龙洞内修炼。

久之,白蛇得道变成白龙飞天后留此白龙洞,洞口宽约10平方米,洞深数里,其间布满石乳、石笋,且闻泉水叮咚响。

“玉栏古桥”更有其不同寻常的历史渊源。

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遇元兵追杀,至柘皋河边,进退维谷,危难之际,一老丈从苇丛中推出一只小船,轻点竹篙,将朱元璋渡过河去。

后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桥,取名“遇难桥”,以报老丈当日救命之恩。

后人见“遇难”二字不祥,遂改为谐音“玉栏桥”,相传至今。

柘皋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

331省道与合巢芜高速公路交叉穿境而过并在镇区交汇。

柘皋河连巢湖通长江,可常年通航,系一天然黄金水道。

柘皋港位于镇区,岸线长182.5m,港口水深5m以上,可供100吨级船舶停泊。

水电站启动试运行检查汇报材料

水电站启动试运行检查汇报材料

水电站启动试运行检查汇报材料水电站启动试运行检查汇报材料篇一:尾水电站试运行报告唐家沱尾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电气设备试运行报告1、概况唐家沱尾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电气设备已按试运行程序大纲要求完成相关试验后,于2012年4月11日11时18分投入电力系统,经72小时带负荷运行,于2012年4月16日08时结束,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电气设备运行可靠、良好。

2、试运行设备范围本次试运行设备主要包括以部分:2.1 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型号HLA551-LJ-90,发电机型号SF 800一14/2150);2.2 调速器系统(调速器型号:GYT-1000);2.3 进水阀系统(蝶阀型号:DN1200);2.4 低气系统设备;技术供水系统设备;集水井排水系统设备;2.5 发电电气一次设备,10KV开关柜设备;2.6 直流控制屏3面;2.7 发电电气二次设备,中控室设备4面;主厂房机旁控制保护屏3面;2.8 公用设备,空压机、排水泵、蝶阀控制箱屏共计2面;厂用配电柜2面;2.9 电缆桥架安装;电缆敷设(含电力、动力、控制、微机)。

2.10 全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及保护系统。

3、试运行情况3.1 蝶阀系统工作正常;3.2 调速器系统工作正常;3.3 水轮发电机组工作正常;最高上导轴承温度42.5℃,推力轴承温度33.8℃;下导轴承温度54.4℃;水导轴承温度29.6℃;上机架水平振动0.03㎜,垂直振动0.02㎜。

3.4机组技术供排水系统工作正常;3.5机组自动化系统工作正常;3.6油、水、气系统工作正常;3.7集水井水泵工作正常;3.8机励磁系统工作正常;3.9直流系统工作正常;3.10 监控系统工作正常;3.11 公用监控系统工作正常;3.12 保护工作正常;3.13 电能采集工作正常;3.14 10KV系统工作正常;详细见运行日志。

四、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消缺处理单位4.1 监控与励磁及测温屏不能通讯,责任单位:许继电气、重庆速达、重庆铭诚4.2 DN2000放水阀不能自控、运行调节频繁、来水不稳定,责任单位:业主4.3 滤水器易堵塞造成冷却水中断,责任单位:业主及我施工项目部五、结论唐家沱尾电站1#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电气设备,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规程规范要求,符合长期投入电网运行要求,试运行中发现的部分缺陷,均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都镇概况

三都镇概况

三都镇镇情概况三都镇位于建德市东部,东邻浦江,南接兰溪,北靠桐庐。

1992年以来,三都镇经历四次行政区划调整,由原三都区、梓里乡、前源乡和凤凰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

近年来围绕打造“环三江口生态特色镇”的发展目标,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兴镇、商旅活镇、富民强镇”战略,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2010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2亿元,工业总产值16.7亿元,农业总产值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55万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200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62元。

(一)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三都镇工业经济总量小、增幅快。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400余家,产业涉及伞架、家纺、造纸、塑料、铸造、五金、水晶工艺等行业,“十一五”期间的工业生产总值每年均保持在25%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6亿元、工业生产性投入1.58亿元、出口交货值6.8亿元。

工业功能区位于三江口沿岸,占地1500亩,入园企业40余家工业功能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2.4亿元,征用土地1430亩,平整1260亩,出让730亩,建成道路、排污、供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入园企业52家,创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全市乡镇级建设速度、形象进度、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最好的功能区之一。

规模企业从8家发展到38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统计口径),2010年实现销售产值8.1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产值的47.6%;实现利税1065万元,占全镇财政总收入的53%。

围绕“主攻温台、接轨义杭,税源环保企业优先”的招商思路,借力做大做强,先后引进了乾鑫帆纸业、凯特电器、绿帆达食品、思味王食品、特斯林网业、开扩农机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五年来共引进工业项目26个,实到内资5.18亿元、外资122万美元,初步形成了钢铁铸造、电器开关、家居家纺、食品加工、伞架加工为主的产业区块;组建建德市制伞协会并创建“中国制伞名镇”,为伞业块状经济的提升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嘎洒镇基本概况

嘎洒镇基本概况1、人文地理嘎洒镇因政府驻地嘎洒街而得名。

元至清朝先后在镇内的宣慰街设置府、司,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土司治下为版纳景洪的勐景洪,1911年改置为“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等一分局,1927年改置为车里县的一个区,1958年改置为景洪县的景洪区,1988年改置为嘎洒乡,1997年改置为嘎洒镇。

世居有傣、哈尼、拉祜、汉、布朗、彝等9个民族。

主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有: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也节”。

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无字文化”。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风情集中展示的节日,是一个狂欢的节日,是参与性强的节日。

时间为每年的公历4月11——14日,为期三至四天,头两天为送旧,后两天为迎新。

节日期间,泼水、赛龙舟、赶摆、放高升与丢包是泼水节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项目。

泼水的那一天,人们先到佛寺浴佛后,才能相互泼水。

开始泼水时,彬彬有礼,姑娘们提着一小桶掺有香水的凉水,用树枝蘸水向长者、来宾脖后轻轻泼洒,以表示祝福,这是礼节性的泼水。

泼水进入高潮时,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泼水,满瓢、满盆的水,在追逐中泼向对方。

“水花放,傣家狂”,泼水节成了狂欢的节日,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顿时活跃起来,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展开对泼。

水花在空中飞舞,传递着吉祥与祝福。

“嘎汤帕”节是本地哈尼族为纪念祖先的节日。

“嘎汤帕”哈尼语为“万物更新”或“纪念祖先汤帕”。

节庆期间,哈尼人穿上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舂糍粑,祭祀祖先,宴请亲朋,共庆新年。

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野花、摘野果。

男人们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做一个陀螺,大家到开阔的场地上开展打陀螺比赛。

无论男女老少,都尽情娱乐,红红火火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

节日上,让来宾难忘的是进寨门过酒关。

所谓“进寨门过酒关”是当地哈尼人的一种待客的礼节,就是所有的来宾和亲朋,不论老少都必需从身穿节日盛装手捧米酒排成两行的迎宾队中进入村子,而进村的客人则必需一杯杯喝完迎宾人员手中的酒才能进到村中,洒量不好的客人就要想想办法了。

长顺县17个乡镇简介

长寨镇位于长顺县中部,海拔1140米,距省城贵阳87公里,州府都匀178公里,安顺85公里,东与威远镇及惠水芦山镇相邻;西与摆所镇接壤;北与种获乡、摆塘乡交界;南与中坝乡相连,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全镇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63个村民组、173个自然寨,3个社区居委会。

全镇有8990户(其中:农业4187户),总人口28796人(其中:农业人口18084人,居民人口10712人);少数民族17465人,占总人口的60.7%,全镇有29个党支部,党员520名。

境内有乌麻河、喜步河、冗雷河三条河流贯穿全境,流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16‴左右,年降雨量1250—1450毫米,无霜期280—298天。

境内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属典型的农业大镇、总耕地面积为18255亩(其中:水田5580亩,旱地12675亩),农业种植以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生姜、脱毒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以大牲畜和禽类为主广顺镇位于长顺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6°14´~ 106°38´,北纬26°11´~26°17´,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广顺镇辖南场、北场、来远、石洞、石板、四寨共4个村,2个社区,124个村民组。

2006年末,全镇共有住户7605户,总人口28437人(男14533人,女13904人),少数民族1208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2.5%,面积为146.8平方公里。

广顺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4.1‴左右(一月份、七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4.3‴和21.9‴),四季分明,春明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年无霜期200天以上,镇内有丰富的煤矿、石灰石、大理石、优质粘土等。

九寨沟县各乡基本情况概况

九寨沟县各乡基本情况概况一、永乐乡永乐乡是九寨沟县城和城关镇驻地。

全乡总面积37.27平方公里,辖6个村,746户,3256人,其中藏族16人,汉族3081人,回族158人,羌族人,耕地面积3348.4亩。

解放前属永安乡的一部分,1953年建设永乐乡,1959年建永安公社,年底公社退成高级社又名永乐乡,1973年再建成公社改为永乐乡为永乐公社,1984年又恢复为永乐乡。

该乡自然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0.7℃左右,降水量552.9毫米,主要集中在4至8月,多暴雨,易形成山洪和泥石流,又多伏旱。

解放后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增设机电提灌,坡地退耕还林,减轻了灾害的危害。

土地多系河坝地,与安乐、永丰土地交错。

河坝地都有公路和机耕道相通。

粮食作物除产玉米、小麦外,还有其它杂粮和水稻。

经济作物以各类蔬菜为主,是九寨沟主要的蔬菜基地,也产油菜和党参。

1985年全乡粮食总产164.9万斤,人均536斤,总收入132.3万元,人均430元。

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小水泥厂、木材加工厂,还有压面房。

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2.52万元。

有小学3所,学生500人,乡卫生所一个,医务人员8人,幼儿园2个,入园儿童107人。

二、安乐乡位于县城外北,乡政府驻地中安乐(古称刀口坝)距县两公里。

面临白水江,东靠马家山与永乐、永丰两乡接壤,东北与财神梁为界,与永和乡相接,北以总梁为界与甘肃省文县博峪乡毗邻,正北以岩里家梁为界与陵江乡相连,正西以大梁、龚家梁为界与白河乡连接。

全乡总面积为124.91平方公里,耕地5035亩。

辖11个村共443户,2429人非农业人口61人;藏族767人,汉族1661人回族人,藏族主要居住在高山村寨(大寨子、阳坡、沙家、安乐寨、甲勿),沿河沟及河坝村寨均为汉族居住。

1985年粮食总产230.8万斤,人均975斤,总收入1o8.3万元,人均457元。

境内山峦重叠,沟渠较多,除刀口坝正沟以外,尚有宣扶、姚家、松林等偏沟。

瑶里古镇狮岗揽胜考察测绘

狮岗揽胜
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
考察测绘:申子怡 崔晓洁 指导教师:郝巍东
01
THE ONE
基本概况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地理位置
瑶里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东北端,位于皖、赣两省、四县(安 徽祁门、休宁江西婺源、浮梁)交界处,地处两湖(鄱阳湖、千岛 湖),六山(黄山、九华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连 线交点位置,距景德镇市区 50公里。
狮岗胜览
木雕工艺 建筑内共有一百多幅木雕作品,主要取材于四大名著、古典戏文以及神话传说、寓言故
事等,故这里又被称为是一本刻画着岁月的书,是一座演绎古典名著的大戏台。
室 内 剖 面 图
狮岗胜览
建 筑 西 侧 外 立 面












立面ຫໍສະໝຸດ 岗胜览狮岗胜览END
人文特色
瑶里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为江西省省级风景 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瑶里古色古香,群山环绕,森林茂密。
看上去感觉和安徽宏村有些相似,但 没有宏村那么有名气,可能 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能保留一些古城的感觉。古镇感觉十分宁静, 这里的人都有种世外与世无争的淡薄。
瑶里风景名胜区,古名“窑里”,因景德镇是陶瓷发祥地而得名, 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 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 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 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陈毅旧居、狮岗胜览、汪 胡原始森林、高岭土矿遗址等。
02
THE TWO
考察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寨镇概况
(第五稿修正稿)
一、狮寨名称的由来
狮寨因圩镇附近有十多座象狮子的山峰紧密相拥,好似群狮相会而得名。

狮子是百兽之王,又称瑞狮。

狮子象征着刚强、勤劳勇敢和富贵祥瑞。

每逢春节及庆典活动,中国民间都有舞狮助兴的习俗,取的是狮子献瑞之意,也就是说狮子是代表富贵祥瑞的神兽。

外国也称中国为东方雄狮。

可见狮寨的名称乃福之名也。

二、风土人情
据《苍梧县志》记载,狮寨汉至南北朝属广信县,隋以后至清代属苍梧县。

清末苍梧部分乡村行政区划调整设立六个堡,狮寨为五堡,隶属多贤乡(夏郢)管辖。

民国22年(1933年)改为狮寨乡,隶属贤德区(倒水)管辖。

民国36年(1947年)由县直管仍称狮寨乡。

1950年10月隶属第七区,1952年5月隶属第九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称狮寨大乡。

1958年9月改称大队,隶属长发公社。

1960年6月从原长发公社分出为狮寨公社。

1965年3月组建狮寨区。

1966年1月称狮寨公社。

1984年9月改为乡建制。

1993年8月改为镇建制。

狮寨镇辖狮寨村、龙江村、庆安村、古东村、森关村、木皮村、岛朝村、王水村、大昌村、永生村、安乐村、思丰村共12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狮寨社区),共237个村民小组,4300多户,总人口18000多人,其中:瑶族800多人。

狮寨人杰地灵。

清朝曾出举人5人、进士3人,民国时期有留学日本、新加坡教授2人及军政界人员10多人。

解放后,狮寨在军政界、科技界、文化教育界更是人才辈出。

获高级职称20多人、中级职称100多人。

狮寨镇民风淳朴,狮寨人勤劳勇敢、善良厚道。

“入屋饮茶吧!”、“入屋吃饭吧!”、“入屋停晚吧!”朴实的土白话体现出狮寨人的热情好客。

狮寨人在过传统民俗节日时,往往怀着感恩的心,虔诚地备上“三牲酒礼”供品祭祀先祖及神灵,传承着的是孝道文化和古老的文明。

三、地理
狮寨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西北部,距离县城81公里,东邻六堡镇,南连京南镇(长发),西北与昭平县马江镇、富罗镇和贺州大平乡接壤。

狮寨镇的地理位置独特,是三县交界之地。

狮寨镇土地面积280平方公里。

其中,森林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7%,森林资源丰富,以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

狮寨镇年均温度20℃,年均降雨量1513毫米,属丘陵地带典型的山区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人均山地面积20亩、水田0.5亩。

狮寨的山脉是由湖南省之南岳衡山经江华县、江永县、富川县钟山县、昭平县蜿蜒而来,在狮寨镇境内隆起海拔900米以上七大高峰(苍梧县900米以上高峰全部在狮寨)。

据传说,因七大高峰呈北斗星形状分布起龙祖而发枝脉,古代地理风水名师断言狮寨当结有七大名穴、二十一处副穴。

七大高峰,即亚燕顶(海拔1046米,是苍梧县第一高峰)、鸡婆顶(海拔1023米)、蓉顶(海拔1016米)、利筛顶(海拔987米)、肇庆顶(海拔984米)、天洪顶(海拔975米)、补镬顶(海拔高度904米)。

由七大高峰发出枝脉至狮寨各村,主脉经亚燕顶、蓉顶、肇庆顶、天洪顶出夏郢至梧州。

狮寨镇境内有四条主河流。

古东河,全长43公里,源头发自亚燕顶、鸡婆顶、蓉顶,流经岛朝村、木皮村、王水村、森关村、古东村、龙江村与蒙垌河在狮寨圩镇所在地交汇;蒙垌河(又叫大昌河),全长45公里,源头发自亚燕顶、蓉顶、利筛顶、肇庆顶,补镬顶,流经大昌村、狮寨村与古东河在狮寨圩镇所在地交汇后流向长发龙江口的桂江,该河段称龙江河;思丰河,全长48公里,源头发自利筛顶、肇庆顶、补镬顶、天洪顶,流经安乐村、永生村、
思丰村、长发的富宁村、里深村、合水村与龙江河交汇;车田河,全长31公里,源头发自相思顶,流经庆安村、京南镇古榄村至京南段的扶河。

狮寨的河流属珠江水系的支流源头,水资源丰富。

镇内已建有水力发电站三座。

四、基础设施
公路交通。

南可直通县城及梧州市,北连昭平县马江镇。

基本上村村通硬底化公路。

桂梧高速公路从狮寨镇境内通过,出入口在京南镇武岭村,距狮寨镇13公里。

圩镇建设。

圩镇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有主街道四条、农贸市场两个。

集市贸易繁荣。

五、政治、文化、经济
镇政府驻地座落在圩镇内的西面。

圩镇内设有卫生院、文化广视站,有教学条件较好的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

各行政村设有村级小学。

狮寨镇传统民俗文化及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有舞狮、打谯舞、盘王舞、问米曹、八音、采茶戏、山歌对唱、哭嫁等,各村成立有业余民间剧团、业余篮球队。

每三年举办一届(2003年后改为每四年举办一届)的“振狮杯”篮球运动会自1984年开始举办至今从未间断过。

狮寨镇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进展顺利,人民安居乐业。

狮寨镇经济收入主要有木材、松脂、八角、黄榄、酸梅等。

每年生产木材15000多立方米、松脂4000多吨(占全县松脂生产的60﹪以上)、八角干果400多吨、黄榄500多吨、酸梅600多吨。

据统计,2014年狮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50元。

六、旅游资源
狮寨镇风景秀美,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原始森林遍布,小瀑布群随处可见。

自然风光:亚燕顶、鸡婆顶、蓉顶自然风光(可远眺梧州),王水村龙脊梯田自然风光;古树:狮寨村大村组生长着一棵广西树龄最老树径最大的格木树,进花组格木树群、相思树群,木皮村大段组古松树群;瀑布:狮寨村六香爽三公里河段漂流(待开发)、思丰村犀牛爽瀑布、木皮村石鼓爽瀑布、雷公爽瀑布、岛朝村瀑布群、森关村瀑布群、安乐村公雷爽瀑布、大昌村洋殿瀑布;古迹:盘古庙遗址(王水村龙珠口)、安乐村天神庙(状元地)遗址、岛朝村古王坟遗址、岛朝村古皇兵掘断龙脉遗址、王水村古皇兵磨刀石遗址、狮寨莲花坪黄峭公古墓。

七大名穴:状元山(天神庙遗址)、狮子戏球、莲花地、百鸟归巢、双凤朝阳、仰睡仙人、将军上马。

七、美食、土特产
狮寨镇山水秀美,独特的地理风水和风俗习惯形成了狮寨人的饮食文化。

其主要美食有炖猪蹄、红烧扣肉、瑶家腊肉、瑶家腊肉扣、白斩土鸡、土法酸鱼、土法酸肉、香煎河鱼儿、香煎黄蜂儿、瑶家豆腐酿、竹笋酿、清炒竹笋、清炒野菜、野菌汤、煨番暮,还有你懂的山珍野味、狮寨纯米酒等。

土特产主要有茶叶、茶籽油、蜂蜜、香菇、木耳、竹笋等,还有灵芝、石斛、黄精、鸡血藤、桑枝生等中草药材。

苏伟忠撰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