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口腔医学综合20002年真题

浙江大学口腔医学综合20002年真题
浙江大学口腔医学综合20002年真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2002年口腔医学综合(硕士)

一、名词解释

1.可复性牙髓炎

2.手-足-口病

3.深覆颌

4.矫形力

5.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

6.萌出囊肿

7.翼腭凹综合症

8.暂时性错颌

9.套筒冠固位体

10.线性颌总义齿

11.髁导斜度

12.复合性牙周炎

13.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二、问答题:

1.Angel错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2.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3.一次性根管治疗操作应注意什么?

4.牙周袋冲洗的常用药物和注意方面。

5.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与哪些肿瘤鉴别,可用哪些方法?

6.固位义齿基牙疼痛的原因及其处理。

7.牙本质基本结构及其反应性变化,根据矿化不同区域有哪些不同名称?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62637.html,ler关于龋病的学说及其评价。

9.恶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

10.女,45岁,下颌牙列缺失,牙槽嵴萎缩明显,低平;上颌8-54-8缺失,33稳固,余牙1度松动,牙根略有外露。设计义齿,详述固位体设计及其原因。

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 年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是为浙江大学招收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为学校选拔优秀学子提供一定依据。 Ⅱ.考查目标 医学综合(西医)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 65% (其中生理学约 25% 生物化学约 25% 病理学约 15%) 临床医学约 35%(其中内科学约 20% 外科学约 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第 1~9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35 分第 91~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B 型题第 121~1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X 型题第 151~18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真题】2015年浙江大学833 传热学考研初试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3,大平板温度分布函数,圆筒壁温度分布函数, 4,俩表面计算角系数的,给了X11,A1,A2,求X21,X12,X22 5,雷偌比拟建立在模型,比拟式,pr= 什么的前提下(pr=1) 6,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处于热平衡时,漫射灰体,一般表面3种情况求吸收比 7,集总参数法是,应用条件, 8影响自然对流换热因数,,,,, 9导热微分方程各项意义,由哪些定律得到, 10黑体辐射函数,因数, 11k=45,h1=75,h2=200,x=20mm,求导热系数= ;用了一段时间后k0=35,则热阻= , 12临界热绝缘半径含义,然后给了h,导热系数,求出Dcr, 13大容器沸腾的几个点,DNB,CHF,还有一个拉格什么点的,传热学书上这些点标的不全,可以参考相关热工水利计算书。 简答题 1管壳换热器,热油走管程,冷空气走壳程,提出5个强化换热的措施 2强化凝结换热措施,珠状凝结可以实现吗? 3肋片原理,及作用 4多孔型隔热保温原理,及措施 5根据火焰颜色判断温度原理,及这个原理的3个应用 计算题 (2)顺排布置,算热量。 (3)比较优缺点。 整个大题主体部分就是08第一道计算题 2. 30mm球,t0=20℃,放在100℃水中,温度变化至80℃是时间,稳定时的时间,其中h,导热系数,密度,比容均给出 3.30mm球,t0=20℃,放在炉膛中,炉壁温度300℃,烟气温度1200℃,黑度0.2,h=10,求稳定时的球温度(2)若黑度=0.1,求球温度 (3)若h=20,求球温度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e114062637.html,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2013年浙江大学继续教育_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89分单选题 1.既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 A C2a B C2b C C5b D C3b 正确答案:D 2.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HLA分子有() A Ⅰ类分子 B Ⅱ类分子 C A与B均有 D A与B均无 正确答案:C 3.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胞 正确答案:A 4.MHCⅡ类分子递呈抗原的特点是() A 主要递呈内源性抗原 B 抗原经蛋白酶体降解成抗原肽 C 经TAP进入内质网腔 D MHCⅡ类分子: 抗原肽复合物递呈给CD4+ T细胞正确答案:D 5.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 IgM B IgG C Ig D D IgE 正确答案:D 6.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7.构成细菌侵袭力的是() A 菌毛和鞭毛 B 荚膜和芽孢 C 荚膜、菌毛和侵袭性酶类 D 荚膜、菌毛和毒素 正确答案:C 8.常引起内源性感染的厌氧菌为() A 产气荚膜梭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脆弱类杆菌 D 双岐杆菌 正确答案:C 9.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10.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11.能够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A 鞭毛 B 芽胞 C 细胞壁 D 菌毛 正确答案:B 1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材料是() A 抗毒素 B 抗生素 C 丙种球蛋白 D 基因工程疫苗 正确答案:D 13.迟发性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哪些免疫分子、免疫细胞有关?() A Ab、C、CK B Ag、Th1、MФ、CK C IC、C、中性粒细胞 D IgE、Ag肥大细胞 正确答案:B 14.列提示乙肝传染性强的血清学指标是() A HBsAg B HBeAg C 抗HBs D 抗HBc 正确答案:D 15.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的各项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适用于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的个体 B 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的方法 C 机体靶细胞分批脱敏,最后致敏状态全部解除 D 脱敏是暂时的正确答案:A 16.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完全相同的几率是() A 0% B 25% C 50% D 100% 正确答案:B 1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A AIDS B SARS C 白血病 D 鼻咽癌 正确答案:A 18.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 IgA B 凝聚的IgA C IgG1 D IgM 正确答案:B 19.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 A 粘肽 B 外膜 C 磷壁酸 D 蛋白质正确答案:B

(2017)浙江大学医学院拟定教授职务任职条件

(2017)浙江大学医学院拟定教授职务任职条件学科:卫生技术类 (该条件适用于主任医、药、护、技师兼评教授) 任职资格应具有博士学位 职务能力要求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教学、学术业绩较突出,具有成为所在学科带头人的潜力。 教学: (包括基本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学生指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1. 担任教学工作,年均授课时数(含大课理论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PBL教学)达30学时以上,教学评价优良。 2. 至少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3. 完成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一项(2018年始)。 4. 参加教师培训有关项目(2019年始)。 5. 获得校、学院各项教学荣誉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如优质教学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 成果: (包括学术论文质、量的要求;获奖情况;专利及转化要求、著作等)1. 学术论文质、量的要求 发表SCI论文累计IF大于10.0,且其中至少1篇为《医学部Top期刊》论文或至少2篇IF ≥ 3.0(其中1篇为通讯作者发表)。 2. 获奖情况、专利及转化要求 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国家一等奖不计排名,国家二等奖排名前7位,省部一等奖排名前5位、省部二等奖排名前3位)或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无奖项和专利则增加SCI论文1篇。 3. 著作 优秀学术著作或教材纳入评审的综合考虑。 项目: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重大横向等项目的类别、数量及经费等)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社会服务: (含校内外服务)获得校、学院各项教学荣誉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担任全国性学术组织的青年委员及以上、核心期刊编委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注一:①教学工作涵盖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住院医师。 ②“出国”、“援疆”、“双下沉”等工作期间可不承担教学工作,其余时段应完成的教学时数按 比例缩减。 注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是指: ①主持校级或院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前2位)获得厅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前3位)获得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 ②作为主要完成者(前3位)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或作为主要完成者(前5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各专业导师信息和研究方向请参见浙江大学医学部网站http

各专业导师信息和研究方向请参见浙江大学医学部网站:。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 071003▲生理学01应激生理学02心血管生理与药理03神经生理学04细胞修复与再生05比较分子生理生化06发育神经 生物 29 071005▲微生物学01重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02重要病原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及药物研制03病原生物实验室快速诊断 技术04抗感染免疫与炎症的分子机制 071006▲神经生物学01突触传递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02神经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 03 胶质细胞生物学 04高级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 05环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分子生物学06 环境-脑认知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07精神分裂症、脑缺血损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71007▲遗传学01疾病基因组学02生殖遗传学03 临床分子遗传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01肿瘤表观遗传学02细胞分化与凋亡03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04神经生物学05 细胞运动与重大疾病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蛋白类毒素的结构与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研究02蓝藻毒素促肿瘤机制研究03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分子机制04PI3K在糖尿病的发生及干预中的作用研究05疾病与基因相关性研究06肿瘤预防与干预的分子基础及相关生物信息学研究07血管生成素作用机制及与肿瘤发生关系08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09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机制研究10蛋白运输通路11细胞自噬12有丝分裂中高尔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13基因工程与生物制药

071011▲生物物理学01生物电磁学02生物控制论与生物信息论03计算生物学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01重大疾病的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02淋巴学03肿瘤分子生物学04临床应用解剖学05神经生物学 06 生殖免疫和固有免疫信号转导 30 100102▲免疫学01分子免疫02肿瘤免疫03移植免疫04感染免疫 100103▲病原生物学01重要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02重要病原生物基因工程疫苗及药物研制03实验室病原生物快速诊断技术 04抗感染免疫与炎症的分子机制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01 肿瘤病理学02 血液病理学 03化学致癌与分子肿瘤学04神经、神经内分泌病理05生殖病理生理学06心血管病理生理学 100105▲法医学01法医病理学 100120▲★干细胞和再生 医学 01干细胞生物学研究02干细胞应用技术研究03干细胞用于组织器官的修复再生研究 100201、450201▲☆内科学A组:(心血管病)01冠心病高血压防治研究02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03心血管介入性诊断与治疗04临床医疗技能 训练与研究 56 B组:(消化系病)01胃肠炎性损伤性疾病发病及诊治研究02胃肠癌及癌前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03肝、胆、胰、腹腔及肠系膜疾病的诊治研究04先天性异常和血管性胃肠疾病的诊治研究05消化系疾病诊治能力培养和技术训练 C组:(血液病)01白血病基础与临床研究02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03恶性血液病实验与临床04血液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05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06职业病有害因素所致血液病 D组:(内分泌与代谢病)0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防治研究 02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03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04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05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

浙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模拟试卷1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如水平过低可导致__________________。2.具有____________性而缺乏____________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经典的Ⅰ类基因和Ⅱ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4.CK通常以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___________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5.TCR-CD3复合体中,TCR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CD3分子则通过胞浆内的______________结构,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内。 6.细菌结构中缺乏_____________,称为细菌L型。 7.肠热症主要由______________引起。 8.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是________________。 9.汉坦病毒是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 10.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异嗜性抗原 2.单克隆抗体 3.细胞因子 4.败血症 5.微生态失调 三、单选题:从下列A、B、C、D 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A.出生时即具有 B.反应迅速 C.特异性 D.无记忆性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类毒素免疫动物的免疫血清制成 B.注射前需作皮肤试验 C.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3.哪一类Ig升高提示机体近期感染() A.IgG B.IgM C.IgE D.IgA 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血清中升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2a C.C4a D.C9

浙江大学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Immune response: the response made by the host to defend itself against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ubstances. Antigen: An antigen is any agent capable of binding specifically to components of immune system, such as BCR and soluble antibodies Immunogen - A substance that induces a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ll immunogens are antigens, but not all antigens are immunogens) Hapten:A hapten is a small molecule which could never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when administered by themselves, but which can when attached to a large carrier such as a protein. Haptens have the property of antigencity but not immunogenicity. Antigenicity: The ability of a compound to bind with antibodies or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This binding is highly specific. Epitope: The portion of the antigen that binds specifically with the binding site of an antibody or a receptor on a lymphocyte. Epitopes determine th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antigens. Adjuvants: A substance that when mixed with an immunogen, enhances th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the immunogen. Complement:A group of serum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inflammation, the activation of phagocytes and the lytic attack on cell membranes. It belongs to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can be recruited and brought into action by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MHC:A cluster of genes on chromosome 6 in humans, encoding cell surface molecules that are polymorphic and that code for antigens which lead to rapid graft rejection between members of a single species which differ at these loci.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 autoimmunity,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Cytokine (CK): Small soluble proteins that mediate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leukocytes and other cells. Cytokine storm: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e.g. septic shock), large amounts of CKs (such as TNF) are produced, they may be active distant from their site of secretio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ell surface molecules which may appear on or disappear from the cell membrane of leukocytes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ctivation. They can also be found on other cells.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Cell surface molecules can be recognized by particular monoclonal antibodies. All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at react with a particular membrane molecule are grouped together as a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 A group of proteins involved in adhesion of cell to cell or cell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uch as ICAM-1, ICAM-2, ICAM-3, VCAM-1 and PECAM etc.

浙大高等传热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理论法、试验法、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热源函数法,Gree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里叶定律向量形式说明,热流密度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Schmidt假定:如要得到在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的肋的形状和尺寸,肋片任一导热截面的热流密度都应相等。 1928年,Schmidt等提出了一维肋片换热优化理论:设导热系数为常数,沿肋高的温度分布应为一条直线。Duffin应用变分法证明了Schmidt假定。Wikins[3]指出只有在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时,肋片的温度分布才是线性的。Liu和Wikins[4]等人还得到了有内热源及辐射换热时优化解。长期以来肋片的优化问题受到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视。 对称直肋最优型线和尺寸的无量纲表达式分析: 假定一维肋片,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我们有对称直肋微分方程(忽略曲 线弧度): yd2θ/dx2+(dy/dx)dθ/dx-θh/λ=0 由Schmidt假定,对任意截面x: dθ/dx=-q/λ=const

医学免疫学练习

医学免疫学复习思考题(一) Chapter 1 免疫学概论 1.什么是免疫?免疫有什么特点? 2.免疫的三大功能是什么?免疫的三大功能异常和正常各表现为什么? 3.免疫应答的类型包括什么和什么? 4.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5.什么是免疫细胞? Chapter 2 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各免疫器官的功能是什么? 2. 人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哪些?人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 Chapter 3 抗原Antigen 1.什么是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共同抗原、异嗜性抗原、超抗原和佐剂? 2.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什么是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有什么功能? 5.抗原的特异性是由什么决定的? 6.哪些情况下自身物质可以成为抗原? 7.什么是TD-Ag和TI-Ag?两者有什么区别? 8.医学上重要的同种异型抗原有什么和什么?。 9.弗氏不完全佐剂与弗氏完全佐剂有什么不同? 10.人的T细胞和B细胞丝裂原主要有哪些? 11.试述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异同点。 Chapter 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1.什么是Immunoglobulin?什么是Antibody?两者有什么关系? 2.简述Immunoglobulin的基本结构。 3.根据将Immunoglobulin分为哪5类,其相应的重链分别是? 4.简述Immunoglobulin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5.IgG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什么和什么片段,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什么片段? 6. J链和分泌片各存在于什么Immunoglobulin中?各有什么功能? 7.简述Immunoglobulin的功能。 8.在5类Immunoglobulin中,可通过胎盘,分子量最大,在个体发育及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Immunoglobulin是,外分泌液中最多的Immunoglobulin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mmunoglobulin是,亲细胞抗体是指,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参与局部免疫的抗体是,溶血作用最强的抗体是,抗毒素抗体主要是。 9.新生儿脐带血中IgM增高,提示可能有。 10. Ig的功能区,与抗原结合的部分是,通过胎盘、活化补体的部分是,结合细胞的部分是,遗传标记的部分是。 11. 存在于外分泌液中的IgA称为,它是由两个、一个和一个组成。其中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由粘膜下浆细胞合成。 12. 试比较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异同点。 Chapter 5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1.什么是补体?补体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2.简述补体的传统途径激活过程。 3.简述各途径补体活化过程中形成的酶及其组成、底物及产物。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2017年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1.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王秋旺《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 考题类型:填空题(4×10=40分)、选择题(4×10=40分)、计算题(2×15=30分)、问答题(4×10=40分)等。 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2傅里叶定律 1.3牛顿冷却公式 1.4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 1.5传热系数和传热热阻 第二章稳态热传导 2.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2.2保温材料的定义以及工程应用 2.3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三类边界条件) 2.4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

2.5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2.6单层圆筒壁稳态导热问题求解 2.7肋片导热的特点 2.8肋片的工程应用 第三章非稳态热传导 3.1集中参数法 3.2毕渥数物理意义 3.3时间常数 3.4傅里叶数的物理意义 3.5傅里叶数和毕渥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第四章对流传热理论基础 4.1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定义 4.2二维稳态无内热源边界层方程组 4.3特征数方程 4.4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 4.5雷诺比拟的定义 第五章单相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5.1相似原理的内涵 5.2努赛尔数的物理意义 5.3量纲分析法推导无量纲参数 5.4模化试验的定义 5.5管内强制对流的Dittus-Boelter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5.6管束叉排和顺排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5.7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 6.1强化凝结传热的途径 6.2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的特点 6.3临界热流密度 6.4强化沸腾换热的途径 第七章辐射传热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7.1辐射传热的特点 7.2黑体辐射的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7.3普朗克定律 7.4维恩位移定律 7.5兰贝特定律 7.6漫射体的物理意义 7.7温室效应与工程应用 第八章辐射传热计算 8.1角系数定义和性质 8.2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计算8.3气体辐射的特点 8.4强化辐射传热的途径 8.5遮热板的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第九章换热器的设计和校核 9.1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9.2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

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实施细则(2014)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为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学校有关规定,结合医学院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组织机构 医学院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工作。 1、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领导小组(医学院本科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 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分管本科生教学工作学院副院长 成员:学院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本科生科、华家池学生管理中心、各本科生相关院系负责人。 2、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奖评优工作小组(医学院本科生评奖评优工作小组) 组长: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或负责工作副主任) 副组长: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学院辅导员、本科生科教务管理老师、班主任等 3、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与团支部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合署) 在班主任、年级辅导员指导下,由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牵头的评价小组负责本班同学测评记实工作,一般由5人组成。具体工作:接受同学申报,项目认证,班级内公示数据,加分等。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1、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 2、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3、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具体操作办法 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评价 1、评价依据 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

浙江大学医学免疫学押题

尤其是填空题。 首先antigen,antibody必须知道,Ag和Ab嗯 记住外源性对于MHC-II类途径,也称溶酶体途径,CD8+ 就是foreign Ag→MHC2→lysosome →CD8 内源性是MHC-I类途径,也称胞质溶胶途径,CD4+ 就是endogenous Ag→MHC1→cytosol→CD4 淋巴细胞是lymphocyte;单核细胞是monocyte ;巨噬细胞是macrophage,树突状细胞就是DC,什么T-cell啊B-cell不说了 对了,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分别是humoral和cellular的immune response 中枢和外周分别是central和peripheral,能用到的地方就是什么中枢和外周的immune organ和torelance了 抗独特型抗体不知道考不考,就是Anti-Id 激活和抑制分别是activated和inhibitory之类 抗原性和免疫原性,antigenicity和immunogenicity 就是什么什么genicity(原性……)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circulation,嗯,blood和lymph的circulation 免疫应答分固有(innate)和适应(adaptive)性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三功能:immune defense/surveillance/homeostasis 就是防御、监视、自稳定似乎还有个胸腺依赖性的问题,thymus 的(in)dependent,所以是TI-Ag和TD-Ag 途径一律翻译成pathway吧,什么经典途径classic pathway啊,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差不多了,对了复合体是complex啊,MHC里的C就是这个意思 先这些吧,打完字我也基本上记住了,拼写多练练,好歹10分英文填空,写中文不如不写…… 嗯,05级恒源祥学长的记忆中是有这样几道题目的: 问答题: 1:CD4阳性T细胞有哪些亚群,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简述Ⅲ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并列举两种疾病.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各有哪些特点? 名词解释: cam 胸腺细胞的阴性选择(概念和意义) APC(概念和种类) 交叉提呈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概念和作用) TI-AG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中文核心)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中文核心) 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报道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有:述评、专题报道、论著、文献综述、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研究快报、学术动态和简讯等。本刊既接收本校作者来稿,也接收校外来稿,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对重要研究基金资助课题产生的论文,给予优先发表(1个月左右,作者应提供该论文创新性的材料)。 2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2.1 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一般不超过5 000字,病例报告、研究快报等以1 000字左右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单位和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在来稿首页页脚,请注明:第1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学历、职称和从事的专业;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学历、职称、从事专业及E-mail地址;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2 题目应简明、确切、有特异性,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英文摘要中最多署3位作者姓名: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1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加连字号。 2.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位于作者单位与正文之间。本刊采用结构性摘要,其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英文摘要需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2.5 关键词一般3~8个,应按《MeSH词表》或《汉语主题词表》转换成规范语言,必要时可用自由词作补充。中医药关键词以《中医药主题词表》为准。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2.6 中图分类号为便于文章的分类与检索,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2.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2.8

浙江大学传热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热动硕士2015 吕凯文 10、燃用气、液、固体燃料时火焰辐射特性。 答:燃料的燃烧反应属于比较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燃烧温度较高,而且燃料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燃烧反应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的燃料燃烧时火焰的主要成分还有CO 2、H 2O 、N 2、O 2等,有的火焰中还有大量的固体粒子。火焰中还存在大量的中间参悟。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中间产物和燃烧产物。火焰的辐射光谱是火焰中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燃烧中间产物或燃烧产物受火焰加热,要对外进行热辐射。在火焰的高温环境下,固体粒子的辐射光谱多为热辐射的连续光谱,而气体分子的发射光谱多为分段的发射或选择性吸收。此外,还有各物质的特征光谱对火焰的辐射的影响。在工业火焰的温度水平下,氧、氢等结构对称的双原子分子没有发射和吸收辐射的能力,它们对于火焰光谱的影响比较小。而CO 2和H 2O 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以及固体粒子对火焰光谱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火焰中大量的中间产物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对火焰辐射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答案仅供参考) 11、试述强化气体辐射的各种方法。 答:气体辐射的特点有:①不同种类的气体的辐射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②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③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辐射到气体层界面上的辐射能在辐射行程中被吸收减弱,减弱的程度取决于辐射强度及途中所遇到的分子数目。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气层厚度L 、气体的温度T 和分压p (密度)的函数,(,)f T pL λα=。由贝尔定律,,0k L L I I e λλλ-=?可知,单色辐射在吸收性介质中传播时其强度按指数递减。 由上述可知,强化气体辐射的方法有:提高气体的温度;减小气体层的厚度,;选择三原子、多原子及结构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减小气体的分压。(该答案仅供参考) 12、固体表面反射率有哪几种? 答:被表面反射的能量与投射到表面的能量之比定义为表面反射率。固体表面反射率有: ①双向单色反射率;②单色定向-半球反射率;③单色半球-定向发射率。

职务人员主要业绩(任现职以来) -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申报卫生技术副高级职务人员主要业绩(任现职以来) 医院:邵逸夫医院科室:麻醉科姓名:罗丰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11 兼任党政职务:无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博士研究生2012.6 继续教育:合格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晋升时间:主治医师2006.9 拟升职务:副主任医师 一、临床工作: 每年完成临床工作52 周,其中普通门诊次,专家门诊次,主持查房次,参加院内外会诊15 次。 二、教学工作: 1、共开设课程门,授课时数共计学时。其中必修课门,必修课开课情况如下: 教学年度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生数周学时×周数考核情况 2、承担临床教学指导教师工作情况: 教学年度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生数周数考核情况 3、协助指导硕士生名(请列出研究生姓名、专业、年级)。 三、科研项目 1、共参加科研项目 3 项,共计科研经费12 万元,其中本人完成8 万元。 2、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 (1)省部级及以上项目项 (2)厅局级项目 1 项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经费总额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以批文时间为准)p38MAPK信号省教育厅基金Y201121887 1万2011.07- 2013.10 通路对自发性高 血压大鼠切口痛 的影响 3、作为主参(前3名)人员参与项目: (1)省部级及以上项目 1 项 (2)厅局级项目 1 项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经费总额起止年月(同上) 本人排名/总人数①硬膜外复合丙泊酚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0421 8万2011.01- 2013.12 2/7 全凭静脉麻醉对结 肠癌细胞体外增值 与迁移的影响及其 机制探讨 ②Vigileo连续监测省卫生厅基金2011RCA027 3万2011.06- 2013.12 3/5 在腹腔镜及开腹肝 脏手术中应用及对 术中液体治疗指导 意义的对照研究 四、发表论文: 共发表论文 1 篇,其中作为第一、通讯作者按照下列期刊分类列出: (1)被SCI收录论文共 1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招标文件 采购编号:ZSHQ-2015Z17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消防系统维护保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公开招标书 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消防系统维护保养的要求, 现对我院医疗大楼(包括裙房)、感染楼的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 1、本项目概况: 1.1项目地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义乌市商城大道N1号); 1.2建筑规模:工程于201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医疗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其中裙房地上四层、局部三层、二层),建筑高度60.75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76065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7546平方米,感染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8米,建筑面积8416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1916平方米)。 1.3招标范围: 医院范围内全部消防系统设施维护保养; 1.4维保内容: A、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声光报警、手动 报警按钮、火灾事故照明系统等相关联动控制系统)。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含大空间智能喷水灭火)。 C、消火栓系统(含室外给水系统)。 D、防火分隔(防火卷帘门、挡烟垂壁)。 E、气体灭火系统。 F、厨房灭火系统。 G、防排烟系统。 1.5维保实施方案: (一)JB3208T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系统 1、每月采用专用检测仪器分批试验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的动作显示是否正常。 2、每月对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进行报警功能试验。 3、每月对联动控制设备进行联动试验。

4、每月对备用电源进行一次充放电试验,一次主备电切换试验。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每月检查一次消防系统的水压、水箱水位,确认消防系统的水压、水位是否正常。 2、每月对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及附件检查,确认所有控制阀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3、每月对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及附件检查一次,确认接口是否完好、无渗漏、闷盖齐全。 4、每月对消防水泵作一次启动试运转。 5、每月对湿式报警阀组、控制阀门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程启停、启泵按钮启停、泵房控制柜启停。 6、每月对泵进行一次启停试验。 7、每月对大空间智能喷水灭火系统的检测。 (三)消防栓系统 1、每季度检查室内消火栓是否漏水,开关是否灵活。 2、每季度对屋面试验栓进行防水试验。 3、每月对泵进行一次启停试验,运程启停、启泵按钮启停、泵房控制柜启停。 (四)防火卷帘系统 1、每季度对防火卷帘门进行一次开启升、停、降试验,检查是否灵活。 2、每季度对卷帘门电机、控制箱进行一次启停试验。 (五)广播系统 1、检查并维护所有喇叭的声音和音质 2、对广播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碟机、功放、话筒,检查其工作状态以及发热量等等 (六)防排烟系统 1、每季度检查送风、排烟机房工作环境以及送风机、排烟机、电源控制柜、送风阀、排烟阀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2、每季度手动或自动打开排烟阀、启/停送风机、排烟机查看其性能。

浙江大学 动物科学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动物营养调控、特种经济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和贸易等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该领域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动物遗传繁育、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加工、疾病预防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与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物遗传繁育、动物营养、饲料加工、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加工、经济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具备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和动物生物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掌握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了解特种经济动物产品与饲料贸易、动物防疫、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能力; 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动物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猪禽生产学、特种经济动物学、家蚕生物学、综合蚕丝学、蜜蜂学、水生生物资源学、生物资源工程学 教学特色课程 全英文教学课程:动物遗传学 双语教学课程:动物营养学、家蚕生物学、动物分子生物学 研究型课程:猪禽生产学、综合蚕丝学 讨论型课程:动物生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