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原理与设备的并条工序(一)

合集下载

纺纱主要工艺流程

纺纱主要工艺流程

纺纱主要工艺流程纺纱是将棉、麻、丝、毛等纤维转变为纱线或线条的过程。

纺纱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梳理、粗纺、细纺和整理。

首先是梳理。

梳理是将纤维进行分散和梳理的过程,以去除纤维外的杂质、短纤维和粗纤维。

梳理分为粗梳和细梳两个阶段。

粗梳通过梳理机将纤维梳理成成束的纤维,然后通过细梳机对粗梳后的纤维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使纤维更加均匀。

接下来是粗纺。

粗纺是将纤维进行加捻、拉伸和加工的过程,以形成纱线。

首先,纤维被送入粗纺机,通过锭子旋转的力量进行加捻和拉伸。

接下来,纤维通过纱锭和卷绕器,形成纱线,并通过张力控制装置控制纱线的张力。

然后是细纺。

细纺是将粗纺纱进行更进一步的拉伸和加工的过程,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均匀度。

在细纺前,由粗纺机产生的纱线经过柔饰机和切割机进行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理想的纤维。

然后,纱线通过细纺机进行拉伸和加工,同时控制纱线的张力和速度。

最终,纱线变得更加细腻柔软,并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均匀度。

最后是整理。

整理是将纱线进行染色、整理和最后加工的过程。

首先,纱线经过浸渍、均染和脱水,以使纱线上色均匀。

然后,通过整烫、整平、整理机和烘干等设备,将纱线整理成最终的形状。

最后,纱线经过卷绕机,成为纱锭或线束,准备用于织造或编织等纺织工艺。

纺纱主要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每个工艺环节都需要仔细控制和调节,以确保产生高质量的纱线。

同时,不同的纤维材料和纱线要求可能需要调整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纱工艺正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纱线质量。

纺纱学简要回顾。doc

纺纱学简要回顾。doc

第一章绪论1、纺纱基本原理(松解、集合、开松、梳理、牵伸、加捻、除杂、精梳、混和、卷绕)P1~2页及PPT教案。

2、纺纱工程包含的工序①初步加工工序:原棉的轧棉;原毛开洗烘及含草多时炭化;麻类纤维脱胶;绢纺中的精练以去除丝胶、油脂等。

②梳理前准备工序:棉纺即开清棉工程,制成棉卷(定量单位为克/米)或均匀的棉流。

使用机台为开清棉联合机。

毛纺即和毛。

使用机台即和毛机。

麻纺即精干麻→机械软麻→给湿加油→分磅堆仓→开松③梳理工序:棉纺盖板梳理机,制成生条(定量单位克/5米);毛、麻、绢纺用罗拉梳理机。

④精梳工序:对棉纺而言,是精梳前准备工序(制精梳小卷)+精梳机(制精梳棉条)的统称。

⑤并条(针梳)工序:制半熟条、熟条。

涉及并合原理、牵伸原理、混和原理(涤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

⑥粗纱工序:制粗纱(定量单位为克/10米)。

⑦细纱工序:制细纱(定量单位为克/100米)。

⑧后加工工序:络筒、并纱、捻线、烧毛、上蜡、丝光等。

3、棉纺纺纱系统(普梳系统、精梳系统、废纺系统:与普梳系统相比,无并条工序)化纤与棉混纺系统(精梳系统:棉要经过精梳、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普梳系统:棉不需精梳但要经过预并、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第二章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1、轧棉机分类、轧棉质量判断(三观察:外观变化、长度变化、皮辊棉黄根的多少及锯齿棉疵点的多少)。

2、棉包质量的标识方法(P9页。

类型代号、品级代号、长度代号、马克隆值代号)。

3、“三丝”定义,三丝含量分档(“无、低、中、高”四档)。

4、含糖棉的处理方法。

5、乳化洗毛原理及工艺流程。

(P12~13页)6、炭化原理。

7、麻纤维脱胶基本原理(微生物脱胶、化学脱胶)。

Chapter3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配棉定义: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

1.配棉目的或意义(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多唛混纺,混和批量大,混和棉的性能差异也较单一品种间的原棉性能差异为小,因而采用混和棉纺纱既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原棉性能的稳定,确保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能节约原棉和降低成本)3.原棉主要性能(长度、短绒、细度等)与成纱强力、条干间关系。

精纺纺纱工序简介

精纺纺纱工序简介

纺纱车间是纺纱工程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工序多,工艺流程长,结构复杂,要求产品的质量较严,所以工艺、操作、设备就成为纺纱的三项基本管理。

工艺是关键,设备是基础,操作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纺纱车间一般分为条染复精梳工序、前纺工序、后纺工序。

而在我厂则为条染工序、前纺工序(包括复精梳和前纺)、后纺工序。

具体工艺流程为:条染(进厂毛条→梳理→染色→复洗→成球)前纺(B412混条→三道GC15针梳机→PB33精梳机→两道GC15针梳机(成球)→混条→三道GC15针梳机→GV20高速立式针梳机→FMV41粗纱机)→后纺(清泽450细纱机(国产505细纱机)→德国赐莱福AC338电容式络筒→机瑞士SSM并线机→德国福克曼VTS-08(09)倍捻机)→成纱。

一、各工序的任务及作用(一)、条染工序:主要是对原毛条进行染色、复洗。

Ccc (二)、前纺工序(设备为法国NSC)对纤维的作用主要是牵伸、梳理、并和、加捻卷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以牵伸为主。

在前纺工序还有些辅助环节,如在生产中加入和毛油、抗静电剂等以及在一定环境中的储存,恢复纤维疲劳,减少内应力。

其任务就是将毛条抽长拉细到一定克重的粗纱条子,以供细纱生产。

(三)、后纺工序1、细纱工序:将前纺生产加工制造的粗纱进一步抽长拉细到需要的支数,并加以一定的捻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力和弹性,最后卷绕到一定尺寸的纱管上。

我厂采用的为环锭细纱机。

2、络筒工序:把细纱纱穗的小卷装制成容量较大的筒子,有利于提高下道工序的效率,减少回丝,并清除有害纱疵,提高纱线质量。

3、并线工序: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线在同一张力下并和,卷绕一定形状的筒子上,以利于下道工序生产。

4、倍捻工序:给于纱线一定的捻度,生产出条干均匀,强力增加光泽柔和,并具有一定耐磨性的纱线。

5、蒸纱工序:它是纺纱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凡是所有的纱批在织造使用前,都必须经过蒸纱定性后,才可以使用。

其作用就是为了消除纱线内部纤维的静电和应力,使在不平衡紧张状态下的纤维应力趋向于平衡,稳定捻度,防止捻度不匀和在织造过程中因纱线回捻而生小辫扭结,利于制造工序的使用。

纺纱工艺理论课件(PPT 94页).ppt

纺纱工艺理论课件(PPT 94页).ppt

并条
并合作用 1、使纱条的若干种成分均匀混和 2、使纱条结构更加均匀 3、使纱条粗细均匀
并条
自调匀整作用: (1)降低出条的重量不匀率 (2)有利于缩短工艺流程
并条
并条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粗纱
粗纱的目的与任务 牵伸 加捻 卷绕与成形
粗纱
二、粗纱的工艺过程
粗纱
加捻目的和要求:
(1)给纤维须条以捻度,使之成纱或使纱、线 捻合成股线 (2) 使制品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结 构。 (3)获得较好的强力、伸长、光泽、手感等。 (4)结构形态多样化。 (5)提高加捻效率。
梳理
梳理工序必须完成下列任务 细微松解 除杂 均匀混和 成条
梳理
梳理机型式:
盖板式梳理机 罗拉式梳理机
盖板式梳理机
梳理
梳理
2、罗拉式梳理机
梳理
梳理
梳理原理 1、分梳作用 针间平行配置;V1>V2或V1与V2反向或V2=0。(针尖对针尖

梳理
2、剥取作用 针尖交叉配置:V1>V2或V1与V2反向或V2 =0 ,(针尖~针
主线 : 开松、梳理、 牵伸、加捻(四大原理) 副线:除杂、混和、并合、精梳等 插入线 :卷绕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原料的初加工
轧棉——把籽棉上的纤维和棉籽分离开来
要求 1.保护纤维原有品质; 2.清除纤维中的杂质;
3.按照不同品种、等级分别打包、编批。
原料的初加工
轧棉的分类:
原料的初加工
原料的初加工
细纱
细纱
细纱工序的任务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 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 予成纱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 卷绕:将细沙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 输,储存和后加工。

纺纱学 第1章绪论

纺纱学 第1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服用纺织品生产系统 纤维、纺纱、织布、染整、服装
二、纺纱概念 1、纱线 由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长丝集聚而成具有一定强力, 能制成纺织品的细长体。 (1)长丝 蚕丝长丝和化纤长丝略加捻或不加捻合股直接用于 机、针织。 (2)短纤纱 棉、毛、麻、丝(绢)和化纤切断纤维经纺纱过程 制得的产品。 (3)长丝、短纤复合纱线 (4)纺纱 是把棉、毛、麻、丝(绢)和化纤切断纤维制成 纱线的工艺过程。
Ä ´ § ·É Ñ
郁崇文 67792664 yucw@ 3#楼4055室
主要参考资料
•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郁崇文主编,中国纺织工 业出版社,2009年。 • 纺纱原理,于修业,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1996年。 • 棉纺工艺原理,陆再生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 棉纺设备,陆再生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 毛纺学(上、中、下),西北纺织工学院主编,中 国纺织出版社。 • 苎麻纱线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郁崇文主编,东华 大学出版社,1997年。 • 绢纺学,中国纺织大学主编,中国纺织出版 社,1985年。 • 中国纱线网: • 中国纺织机械网
3、 混纺纱
棉 涤 开清- 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开清-梳理-预并条 混并条(三道) -粗纱- 细纱-后加工
4、 新型纺纱
开清棉- 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转杯纺、喷气纺等)
5、 中长纺
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 M型梳棉机-并条(2-3道)-粗 纱-细纱
6、 废纺系统
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开清-梳棉-粗纱-细纱
思考题 1、何谓纱线?何谓纺纱? 2、纺纱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3、写出精梳棉纱、普梳棉纱生产工艺流程? 4、棉纺生产的特点(与毛纺生产比)?
3、黄麻纺纱系统 黄麻纺工艺流程较短,成纱主要供织麻袋 用,要求不高。其纺纱加工流程: 原料→梳麻前准备→梳麻(2道)→并条 (2-3道)→细纱→黄麻纱。

纺织厂并轴工作流程

纺织厂并轴工作流程

纺织厂并轴工作流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纺织厂里并轴这个神秘又有趣的工作流程。

大家都知道纺织厂会生产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布料,那并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咱们来看看并轴到底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并轴就是把多根纱线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更粗、更结实的纱轴,为后面的织布工序做好准备。

那并轴工作是怎么开始的呢?第一步,工人师傅们要把准备好的纱线筒子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这些纱线筒子就像是一个个等待集合的小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纱线引出来啦。

这可需要特别小心,不能让纱线缠在一起或者断掉。

师傅们就像有一双神奇的手,能让纱线乖乖地顺着轨道走。

纱线会经过一些导纱装置,这些装置就像是给纱线指引方向的小交警,让它们能够顺利地走到一起。

在并轴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要控制好纱线的张力。

张力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

如果张力太大,纱线可能会被拉断;张力太小呢,纱线又会松松垮垮的,影响后面的织布质量。

这就好像我们拉橡皮筋,拉得太紧会断,太松又没弹性。

并轴的时候速度也得把握好。

太快了容易出问题,太慢了又影响效率。

这就跟我们跑步一样,得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又轻松又快地到达终点。

比如说,有一次在并轴的时候,速度调得太快了,结果纱线一下子就乱了套,工人师傅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整理好,这可耽误了不少时间。

当纱线都顺利地合并在一起后,就会被卷绕到一个大的纱轴上。

这个纱轴可重啦,但是它承载着所有纱线的希望,等待着去为生产出漂亮的布料贡献力量。

在整个并轴工作流程中,工人师傅们还得时刻盯着,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就得赶紧停下来解决。

纱线断了要及时接上,设备有故障了要赶快维修。

这就像是我们考试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自己有没有写错答案,有错误就得赶紧改正。

最后,并好轴的纱线还要经过质量检测。

检查一下合并得是不是均匀,有没有瑕疵等等。

只有质量合格的纱轴才能被送到下一道工序。

并轴工作流程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纺纱学知识要点

纺纱学知识要点

1.纺纱原理与设备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混和、梳理、精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等。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

2、精梳系统→精梳纱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3、原料选配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1)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4)增加花色品种。

2.原则:(1)根据产品用途选配原料;(2)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

4、原料混合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稳定成纱质量2.要求:含量正确和分布均匀混合方法:(1)散纤维(包)混合;(2)条子混合。

混合计算1.散纤维投料比计算:设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为K1’、K2’,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为K1、K2,则K1’+ K2’=1,K1,+K2=1.设A、B两种成分单独纺纱时额制成率分别为Q1、Q2,则A成分的成纱混纺比(干重比)为:K1’=Q1K1/(Q1K1+Q2K2)由此解得K1.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5、开清棉联合机的组成按主要作用一般分为四类机械。

1.抓棉机械:抓取棉束和棉块喂给前方机械。

有开松、混合作用。

2.混、给棉机械:混棉机(棉箱、角钉机件)将原料充分混和,给棉机均匀给棉(靠近输出部位)。

有混和、除杂、开松作用。

3.开棉机械:利用各种打手,打击、松解棉块,初步除杂(如双轴流开棉机、豪猪开棉机)。

4.清棉机械:细致开松除杂,成卷或由气流将棉丛送至梳棉机。

5.清棉成卷机6、相邻两针面间的基本作用1.分梳作用:当两针齿的沿针分力方向均指向针根时。

2.剥取作用:两个针面按针尖方向相互交叉配置,并且它们之间有足够小的隔距。

两个针面相对运动的方向是顺着针尖方向的。

3.提升作用:两个针面按针尖方向平行配置,并且它们之间有足够小的隔距。

并条工艺设计

并条工艺设计



4、牵伸配置 1)总牵伸:接近并合数,为并合数的0.9-1.2倍,特 纱大于粗特纱。可结合前后工序的定量和牵伸机构的 能力综合考虑合理配置。 2)各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 头道并条机喂入的生条纤维排列紊乱,前弯钩居多, 大牵伸时,虽可促使纤维伸直平行、分离度提高,但 对消除前弯钩效果不明显;二道并条机喂入条的内在 结构已有较大改善,且纤维中后弯钩居多,可用较大 牵伸消除后弯钩,但对条干均匀度不利。
并条工艺设计

一、并条工序作用 (1)并合(均匀、混合); (2)伸直平行; (3)牵伸拉细。



二、并条机的发展 1、机型 国产: 沈阳宏大纺机公司的FA302、FA306、FA326、FA327、 FJ1321、FJ1329等, 湖北天门纺机的FA317、FA319, 陕西宝成纺机的FA311F、FA313、FA322, 中航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纺机公司的FA312、FJ1312, 上海纺机总厂的FA316。


2、特点 (1)速度从500-700-1000m/min。 (2)牵伸形式为压力棒曲线牵伸,双区牵伸,中区 接近为1的固定牵伸,防止打滑,加强握持,另外起 到稳定和整理作用。 (3)输出导向辊利于高速条子换向。 (4)重加压、强控制,广泛采用弹簧和气动加压。 (5)自动换筒、自动清洁系统、自调匀整、在线检 测与控制,在线调节罗拉隔距等。 Nhomakorabea


单眼高速并条:沈阳宏大纺机公司的JWF1301,湖北天门纺机 的FA381,陕西宝成纺机的FA382,上海纺机总厂的CB100、 JWF1301、FA381高速单眼并条机. 国外: 瑞士立达RSB-D30、RSB-D35、SB-D10、 RSB-D30C、RSB-D35C 德国特吕茨勒尔HSR1000、TD03 意大利马佐里UNIMAXR、UNIMAX、UOMAXR、DUOMAX 梳并联:特吕茨勒尔、立达集成并条机I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