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

教学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用课本目录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为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这些探索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们归于失败后,中人民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革命的开端是什么事件?胜利于什么事件?(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胜利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中写满了屈辱、抗争和探索的事例。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中,多数属于政治的、战争的历史事实。今天,我们要从经济方面回顾这段历程。(布置学生阅读99——103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相关事件、人名、企业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状元事业家张謇

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情怀、

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A、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B、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C、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教师小结、过渡: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骞”与“謇”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此处应板书讲解]。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板书《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简表》,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理解之:

A.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 萌芽

E. 短暂的“黄金时代”

F.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G. 在历史趋势的作用下,官民“自强、求富”(此点由老师讲解即可)

H.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I.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简述101页“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提醒学生运用“提炼法”:

A、初创发展:“黄金时代”加上艰苦奋斗

B、屡遭挫折:“九一八”事变后,陷入困境;“七七”事变后,毁于一旦。

C、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于轻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102页选择题:应选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醒学生预习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0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2010 南京中考,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聊城中考,14)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2年 1920年发展速度 (1912=100) 年平均增长率 (%) 华商纱厂纱锭 50.9万枚 159. 8万枚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 2616台 6675台 255.2 11.O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2010山西,5)下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B. 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010 江苏南京,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江苏盐城,11)根据右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2010江西,4)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张謇 (201 0山东威海,13)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C.清政府的扶持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10广西梧州,21)右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某一阶段发展示意图。产生该现象的国际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资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2010河北12.)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 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 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10广东汕头28.)曾担任中国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汕头籍科学家是() A.郑正秋 B.饶宗颐 C.侯祥麟 D.陈运泰 18.(10山东济宁,18)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右图人物是近代著名的状元企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曾国藩 C.张骞 D.荣宗敬 (2010山东泰安,15)右图我国面粉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帝国主义国家完全退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教案总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 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 2、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3、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4、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第三产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謇创办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的时间是 A.1879年8月3日B.1889年6月21日 C.1869年4月13日D.1899年5月23日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 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 5.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 A.甲午战争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鸦片战争之后 二、材料解析题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张謇开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7.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三、问答题 8.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 二、6.(1)实业救国。 (2)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7.(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三、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张謇、大生纱厂 同学们认识图中的人物和这座建筑物吗?(预习过的同学都能说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求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100页,左侧导入框中内容。(学生阅读) 同学们肯定也很疑惑,张謇能办好大生纱厂吗?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多媒体出示]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一】(学生看书,完成) [多媒体出示][教师讲述]张謇人物介绍 [教师提问]既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他都兴办了哪些实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大生纱厂、垦牧公司、资生铁冶厂等等 [教师提问]在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了?“实业”是创办了,他又是怎样“救国”的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 [多媒体出示]博物苑、育婴堂、纺织专业学校等等。 [教师总结]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是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富裕。他的后代张绪武说:“祖父生前,每饭只有两菜一汤,其中一菜必是咸菜。他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常事。”张謇把创办企业盈余的大部分用在了救国的公益事业上,真正实践了“实业救国”的诺言。 1926年7月14日,张謇病故,他的大生集团也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负债累累,被吞并。大生集团的结局反映出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只能是悲惨的。那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和结局。 2、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5.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讲解什么是民族工业?介绍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纪念馆 一、张謇兴办实业 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1.张謇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展示图片:张謇兴办的实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等) 出示材料: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了顶峰。 提出问题: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得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不同凡响的远见、爱国之心、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学生思考: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怎样?--------一战后陷入困境,被吞并。 出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张謇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小结:“失败”---“实业救国”失败了;“英雄”-----至死仍存救国之志 小组讨论: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小结: 1.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组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填写表格)

第7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7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 A.先进的技术的传入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B.重庆 C.上海D.北京 题点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创办的企业是() A.机器制造B.面粉、纺织等 C.农业D.军事工业 4.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5.中日甲午战争前后(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强 6.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7.《解放日报》1946年7月8日载文感叹:“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上海人民生活现代化了 B.美国货汹涌而入,充斥了中国市场 C.上海人生活水平高,全部用美国货 D.上海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题点3社会生活的变迁 8.(2011·天津高考)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D.1928~1937年 9.(201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下列哪一因素对图示主题影响不大()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业及答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张謇是_____________人,清末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____________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____________ 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___________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_________________者,今也其时矣。” 6、_______________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了“__________________”。 7、一战后,_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__________ 和_________,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___________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_____、_______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9、“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这是_______在___________中说的。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 11、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________。 二、列举题 1、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 3、列举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4、列举在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5、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出5个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近代以后,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4、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近代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完整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2.关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 C.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D.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好的时间段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一战期间 C.一战结束后 D.抗日战争期间 4.“他是一个状元,但是却放弃高官厚禄,从事士大夫鄙夷的末业,开办工厂。”他是() A.张骞 B.荣宗敬 C.李鸿章 D.张謇 5.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创建大生纱厂 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兴办湖北织布局 6.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 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 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 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 资企业 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 族企业 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7.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8.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A.康有为 B.荣宗敬 C.陈独秀 D.张謇 9.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创办大生纱厂,走“实业救国”之路。他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詹天佑 D.严复 10.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程内容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 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与学目标具体化〗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 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 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 加速解体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找一找:自然经济解体过程(1)——(4) 3、想一想: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1)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有入侵——主要原因4、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 表现:①鸦战后……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③甲 午战争以后…… ①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大量增加,经营对华贸易的 洋行大量增加。 ②中国手工业方面土货滞销,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 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日益商品化。 ③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中国商 品出口大量增加,并受外商操纵、依赖世界资本主义市 场需要。 ④中国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 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5、想一想:自然经济解体,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影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阅读课文,自习:近代民族兴起的时间、地点、产 生有两条途径、表现。 分析和思考:兴起和促进发展的原因: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一)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及其所办企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情景导入 阅读本课导入框 ◆自学测评 (1)背景: 签定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 状元实业:人物: ;口号: 活动:回乡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发展概况:一战期间,由于 ,这些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纱厂最后被吞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从地区看, 、等沿海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4)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发展短暂而艰难;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整体水平落后。

【导学解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从张謇等人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2.看到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民族工业举步惟艰,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我们的工业才能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腾飞! 【成果检验】 ◆拓展提高、达标测评 1、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办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 ) A张謇 B 荣氏 C 孙中山 D康有为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B )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 学习他们以实业救国,维护民族利益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阅读材料回答: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四)总结延伸 旧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比较落后。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这也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掌握,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甲午战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举办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里"一体均沾"的原则也获得了这项权利。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开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这时,一些爱国人士纷纷兴办实业,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我们也来看一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板书]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

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程内容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与学目标具体化〗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①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农民没有或很少占有土地。 ②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自然经济解体过程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2)鸦战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4)甲午战争以后,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1)内部原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有入侵——主要原因 ①鸦战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②第二次鸦战后,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内河航 运和内地通商等特权,急剧地增加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中国的冶铁及铁器制造业、榨油业、制糖业、丝织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③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同时 继续增加商品输出。 4、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①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大量增加,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②中国土货滞销,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日益商品化。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完美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是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短暂春天的出现,再到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1、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变局,这种变局首先从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诱导作用;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2、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末期,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了初步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活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随着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开始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受沉重打击;借反复战争时期,由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发展——萎缩,要注意分析每一个阶段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支、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分析、评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影响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可以说本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做好了铺路搭桥的准备。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历史图表、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同学们,上图中的交通工具叫什么名字? 学生:自行车。 教师:我们的爷爷奶奶以及一些老年人还叫它什么名字? 学生:洋车子。

教师: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你还能说出哪些? 学生:洋火、洋油、洋灰、洋钉、洋布等。 教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 学生: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连老百姓的日常用品 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 教师:今天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 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海尔电器、波司登羽绒服等。 学生: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工业产品已走向世界市场。 教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回味!中国从自身经济近代化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经历了血雨腥风,历尽了重重磨难。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来切入课题,既拉近历史与 现实的距离又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 状元张謇:近代实业第一人 展示: 教师:简单介绍张謇,张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创办实业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状 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圈点你所获得的信息,并完成助学88页知识梳理相应内容,稍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教师: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 的、情怀、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张 謇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导入新课: “中国梦”无疑是时下的热门词语,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期望,砥砺着国人前行的方向。“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 课件展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教师讲解:首先明确民族工业的概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制造工业。 让我们一起回顾往年中考命题,对民族工业进行了多角度考察,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同学们要高度重视。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确立本课学习重点,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课件展示: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过渡:说到民族工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实现他的人生目标。 过渡:让我们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大生纱厂大事年表,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阶段。 过渡:(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阶段特征?并说明阶段特征形成的原因? 学生回答: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学生回答:第一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特征是萌芽时期,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辟通商口岸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统治阶级中的开明官员掀起“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采用机器生产,中国的

民族工业开始。其中民用企业还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对一些地主、商人起了刺激作用,这些地主、商人纷纷的引进机器,开办工厂。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投资设厂的利润丰厚,也刺激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新式企业。为了扩大锐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学生回答:第二个阶段“一战”期间,特征“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改善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创办实业的热情。一战期间日本独占中国,签订“二十一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群众运动,也推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学生回答:第三个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抢劫中国的黄金、白银,控制占领区的财政金融,疯狂掠夺煤、铁、电力等资源,大批民营企业在战争中纷纷倒闭。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压迫;内战的破坏。使民族工业走上萧条之路。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得知。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波三折,张謇的创业活动是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大生纱厂的结局也正代表了近代中国大多数民族企业的结局。请大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 艰难曲折的原因 学生回答: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很大。当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就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当帝国主义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测试题(有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选择题[2011?泰安]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A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2011?河北]下列史实 反映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C ) A.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 张謇兴办大 生纱厂 D.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2011?怀化]清朝末年有一位状元 与众不同,他中了状元却不做官,毅然回乡创办企业,致力于“实业救国”。他是( B ) A.荣德生 B.张謇 C.张之洞 D.侯德[2011?贵阳]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C )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大生纱厂 D.湖北织布局[2011?肇庆]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 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2011?茂名]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D ) A.辛亥革命 B.民族工业的实力 C.“实业救国”思潮 D.第一次世界大战[2011?海南]从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认识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C ) A.均衡发展 B.迅猛发展 C.曲折发展 D.持续发展非选择题[2011?河南]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l912年到l919年,中国新建 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