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矿床成因及产地

翡翠矿床成因及产地
翡翠矿床成因及产地

翡翠矿床成因及产地

至今为止,虽然在危地马拉、俄罗斯、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发现有翡翠矿床存在,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仅缅甸一处。因此,这里主要基于缅甸翡翠矿床的特征,试对翡翠的成因作简要讨论。

矿区构造背景及地质特征

世界上最优质的翡翠产于缅北克钦邦的雾露河上游干昔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部位,缝合线沿葡萄、密支那、伊洛瓦底江一线呈南北反“S”型分布。缝合线西侧为道茂—实皆深断裂,道茂、缅摩等多个翡翠原生矿区均位于该断裂带附近。翡翠矿体常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有明显的带状构造:中心为翡翠,两侧对称分布钠长岩,蓝闪石片岩、蛇纹岩化橄榄岩。此外区内出露的岩类还包括其它结晶片岩类、角闪岩类、石英岩类、大理岩类、第三系砾岩,部分地区还见有玄武岩、安山岩等,岩性复杂,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消减殆尽时从洋壳及印度古陆壳上被刮削下来的岩体堆积而成的混杂体。

现在的几种成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显然这种模式无法解释翡翠矿体成条带状对称分布的特征。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前一种模式一提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然而Htein(1995)对一些硬玉样品的分析也发现其中既没有钠长石也没有石英,这至少证明硬玉的生成并不一定需要有钠长石存在。其次,按这种模式,翡翠矿体应位于钠长石两侧,这与目前观测到的地质事实恰好相反。对于后一种观点,通过对矿体围岩中石榴石—角闪石矿物对的热力学方程计算,显示蓝闪石片岩变质较高(582?C,0.8-1.0GPa)。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该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指明这种富钠流体的来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H2O-CH4-Jd的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并认为这种熔体来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如果这种假说成立,那么只要条件适当(如切穿地壳的断裂带附近),硬玉岩在地表的出露应相当普遍,这显然与现实情况也并不相符。

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1、成岩与成玉的区别

硬玉是自然界中较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但具有宝石学价值的硬玉矿物集合体——翡翠,却分布不广,十分稀少。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结构、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硬玉岩—翡翠的转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控制硬玉成岩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来源和温压条件,而控制上述这个转变的原因,则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

2、成岩物质来源

翡翠岩脉与围岩只有一薄层过渡带,这一产状特征表明硬玉在形成过程中基本未接受围岩组分的供给,两者之间可能仅仅是侵位关系;其次,硬玉的化学式为NaAlSi2O6,其中Na2O的含量高达10.33—14.35%,远不是蛇纹岩所能提供的(Na2O含量为0.1—0.31%)。那么形成硬玉所需的Na又来自何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Na很可能来源于富盐的海水及洋底沉积物。证据如下:(1)Johnson等(1999)在研究了危地马拉硬玉中流体包裹体和O-H同位素系统后指出,该流体是在俯冲作用期间捕获的类似海水的流体;对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洋底沉积物的特征。(2)地中海为即将消亡的洋盆,ODP13航次钻探成果显示在今天的地中海底沉积着巨厚的NaCl蒸发盐层。“将今论古”,在新特体斯洋闭合过程中,位于板块构造闭合大洋盆地缝合带的缅北地区是否也曾形成过古地中海式的残留海盆?这里完全可能也曾沉积了巨厚的富Na盐层。

3、成岩PT条件

对硬玉成岩的PT条件不同的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高压低温(150—300℃)、高压中温(370—450℃)、高压高温(650—800℃)三种观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成岩温度条件上。虽然硬玉曾一度被视为低温高压的低变质典型矿物,但现今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硬玉生成前曾经历了一个熔浆阶段:唐丽永(1997)发现硬玉的岩浆堆积结构,堆积间隙矿物是硬玉和高温钠长石;随后不少学者陆续报道了熔融包裹体及两相、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薄片下对硬玉环带结构的研究说明硬玉形成初期的温度较高,整个形成过程则是一个降温过程。刘晓春等(1993)也明确指出硬玉并不仅仅指示低温高压变质条件,它也有可能形成于高温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结合合成翡翠的相关资料,可以认为缅北地区硬玉在形成过程中至少经历过一个高温(≥650℃)阶段。

缅甸优质翡翠原生矿矿床成因的新探索

基于上文的讨论,可将缅甸优质翡翠原生矿的形成分为成岩、成玉及成矿后期次生改造三个阶段。

1、成岩阶段

大约65~50Ma年前,印度板块沿东北向与欧亚板块相接,碰撞带两侧板块的边界并不规则,位于欧亚板块南缘的缅北地区可能因不规则陆壳边界的围限而在局部地区形成残留的海盆,沉积了巨厚的富Na盐层。待特提斯洋俯冲殆尽,两大板块最终碰撞,并在板块缝合部位堆积了大量包括特提斯洋壳、大洋沉积物(矿体东北部硅质集块岩的出露可能代表了当初的远洋硅质沉积)和古老印度板块的陆壳刮削物组成的混杂堆积物。俯冲的特提斯洋壳拖曳其后的印度陆块继续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一部分堆积物被带入地壳深部,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近硬玉质硅酸盐熔体。考虑到板块接触部位强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和碰撞产生的强大挤压,笔者认为这种熔体的产生并不需要达到如崔文元等(2000)指出的上地幔的深度。Chemenda等(2000)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认为当俯冲物质所受浮力大于拖曳力时,会沿俯冲洋壳表面折返地面。因此当俯冲至一定深度,熔体开始上涌,温度压力随即迅速下降,逐渐开始结晶。与此同时,超铁镁岩的蛇纹石化导致与其共生的碳酸盐矿物可能部分或完全离解脱碳,生成的CO2和H2在俯冲板块的接触带中合成CH4,并被硬玉晶体所包裹。由于初始温度较高,形成的硬玉晶核

数少。晶体粗大,导致晶间孔隙也较大。这时所形成的晶体远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为硬玉岩。

2、成玉阶段

熔体的折返上涌在板块缝合带西侧形成实皆断裂,并受印度板块北东东向挤压影响,开始右行走滑。受挤压走滑产生的定向压扭性应力影响,早期形成的硬玉岩开始接受动力改造。变形的初始阶段硬玉晶粒被压扁拉长,由于位错滑动而产生亚晶粒,并在亚晶界上出现细粒的动态重结晶,形成糜棱—超糜棱岩;同时压熔作用导致硬玉晶粒沿垂直压扭应力面的方向定向生长,各晶粒间孔隙被很好的填补,透明度得到大大改善。显然,越靠近断裂面,受到的改造就越强烈,改善的效果也越明显。此后花岗岩脉沿断裂带的侵入带来了致色元素Cr3+,在最适当的温度下(212℃)可均匀地进入硬玉晶格,替代Al3+而形成翡翠诱人的绿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优质翡翠常位于断裂带附近,并沿矿体走向有逐渐尖灭的趋势。

3、成矿后期改造阶段

折返地面后,顶部的翡翠遭受风化剥蚀。翡翠中主要硬玉矿物并未出现明显交代蚀变,但硬玉矿物的裂隙、间隙或解理则被绿泥石等粘土矿物充填,翡翠的透明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矿体上盘现已发现广泛分布有还原性水岩反应的产物——绿泥石壳。有理由相信这很可能是导致翡翠仔料质量要普遍高于山料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长期水岩反应作用下,矿体上部的翡翠质量较好,并最先遭受剥蚀而搬运至山下堆积,在原地则留下了结构松散的翡翠。这也可能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机制之一。而部分地区硬玉矿体周缘钠长石和霞石等矿物并不是其成岩的物源,它们的出现代表了硬玉在折返地表过程中的退化变质作用。

总之,翡翠在特殊的构造背景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形成的。成因过程的认识不但是探寻翡翠新矿床的关键,也是理解翡翠颜色成因以及其它质量评价因素的关键,值得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2020翡翠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翡翠行业现状及 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翡翠行业现状 (4) 1.1翡翠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翡翠市场规模分析 (6) 1.3翡翠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6) 2.翡翠行业存在的问题 (9) 2.1翡翠经营者对利润期望值过高,产品定价随意性大,市场消费信誉度 低9 2.2产品重复缺乏特色、企业经营缺乏创新精神 (9) 2.3市场采购渠道不完善,商品流通环节复杂,产品因区域性不同差异过 大10 2.4连锁经营没有规范,特许加盟管理混乱 (10) 2.5供应链整合度低 (11) 2.6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3.翡翠行业前景趋势 (11) 3.1精品翡翠日益稀缺 (13) 3.2时尚的翡翠越来越多 (13) 3.3品牌时代在靠近 (14) 3.4明星收藏引发关注 (14) 3.5众多人收藏投资玉石 (14) 3.6用户体验提升成为趋势 (14)

3.7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5) 3.8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5) 3.9呈现集群化分布 (16) 4.翡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翡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翡翠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翡翠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7) 4.4翡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翡翠行业竞争分析 (19) 5.1翡翠行业竞争分析 (19)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9)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0)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0) 5.2中国翡翠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1) 5.3中国翡翠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1) 6.翡翠产业投资分析 (22) 6.1中国翡翠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2) 6.2中国翡翠行业投资风险 (22) 6.3中国翡翠行业投资收益 (23)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斑岩型矿床

1.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斑岩型矿床最早源于“斑岩铜矿”一词,由于上世纪初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斑岩铜矿带的发现而得名,原意是指产于强烈绢云母化和石英化中酸性斑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矿(芮宗瑶等,1984)。因为斑岩型矿床在共生火成岩组合、蚀变特征、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全球性的广泛一致性,所以具有相似特征的钼矿床被称之为斑岩型钼矿床。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化,斑岩型矿床的概念业已逐步得到完善。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对斑岩型矿床作如下定义:斑岩型矿床系指与斑岩体(高位侵入体)有关的、以Cu、Mo、Au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是热液矿床或岩浆-热液矿床的组成部分(芮宗瑶等,1984,2006);斑岩型矿床可以产出在不同的构造环境(Sillitoe, 1972;安三元等,1984;Hou et al., 2003,2004;Cooke et al., 2005),其成因与大规模流体活动和钙碱性岩浆活动(Sillitoe, 1972;Dilles, 1987;Cline et al., 1991)有关;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是伴随有同心(环)带状蚀变及相应的细脉状和(或)浸染状金属矿化(Lowell and Guilbert,1970),矿体全部或部分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内。 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产出于岩浆弧环境(Hedenquist et al.,1998;Richards,2003),板片俯冲作用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被认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斑岩型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就只是单纯的俯冲和挤压。以下构造条件也是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前提:(1)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驰期;(2)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驰期活化张开(Richards, 2001),即斑岩型矿床常形成于构造机制的转化阶段,特别是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由此,近年来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床不仅产生于岛弧及陆缘弧环境,成矿作用与大洋板片的俯冲有关(Sillitoe, 1972),也可以产出于碰撞造山环境(Hou et al., 2003,2004)及板内造山环境(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a)。 目前,关于斑岩型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成矿流体及成矿金属的来源及沉淀机制和矿床蚀变分带等方面,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矿床成矿模式等。下面分别简要阐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 (1)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 Sillitoe(1972)在总结斑岩铜矿的分布规律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俯冲环境下斑岩铜矿主要与钙碱性中酸性火成岩有关,岩性变化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之间(Misra, 2000)。板内造山环境下,主要与高钾钙碱性岩石有关(Hou et al., 2003, 2004)。随着埃达克岩概念的提出(Defant et al., 1990)和研究的升温,国内外很多与斑岩铜矿密切相关的斑岩被归入埃达克岩的研究范畴(张旗等,2001,2002;曲晓明,2001;侯增谦等,2003),并认为世界级斑岩型矿床多与O型埃达克岩有关,其成因与大洋板块的消减作用或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相联系;中国的德兴和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则被认为与C型埃达克岩有关,成矿母岩可能是玄武质岩浆底侵到加厚下地壳底部导致下地壳中基性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张旗等,2001)。 通常认为,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是一定构造环境中花岗质岩浆晚阶段的演化产物或是它们高侵位的衍生物(芮宗瑶等,1984)。如俯冲环境下,俯冲的大洋板片直接熔融(Sillitoe, 1972)或俯冲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发生相变,大规模脱水交代上地幔楔部分熔融均可产生含矿斑岩岩浆(Richards, 2003)。板内造山带环境下,斑岩是区域地质发展末期特定的产物(安三元等,1984),特别是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最重要的成岩机制,这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证明(侯增谦等,2005;Hou et al., 2008;杨志明等,2008)。近年来,在成矿斑岩中发现发育有中基性深源包体(王晓霞等,1986)或暗色微粒包体(曹殿华等,2009),指示斑岩岩浆起源较深,直接来自下地壳或下地壳底部,甚至发生过与来自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因而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卢欣祥等,2002)。 从岩浆起源的热体制角度,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壳源岩浆的产生都需要有深部热能的注

十大翡翠牌子

十大翡翠牌子 十大翡翠牌子,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些十大翡翠牌子优在保证质量,但是门面,加工这些都需要钱,所以肯定会比较贵,有的人宁愿贵点花钱买保障,有的人则通过自己的经验找到了小店小铺的好卖家,买到了实惠的翡翠,不管你是无名小店,还是十大翡翠牌子,其实只要良心卖翡翠,自然生意就会找上门来,而对于那些坑蒙拐骗的黑心商人,只能说人生漫长,请你好生走路,别给自己绊了脚步。 翡翠是迷人的,是无可救药的迷人。虽说在我国风靡的历史不长,但是短短时间内就能家喻户晓,可见其自身魅力之大之广。喜欢翡翠本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现在喜欢反而成为了一种烦恼,怎么说呢?翡翠这行水深,谁都不愿蹚浑水,造假的,山寨的,作次的,实在是令人头大,但是没办法,只能多多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辨认技巧,能躲远点躲远点。

揭秘翡翠商家的潜规则 做生意,没点小手段怎能行?其实吧,不管是十大翡翠牌子还是小店小铺的,都会多少有点生意上的小招数,虽说有的是无伤大雅,但很容易把消费者给带着走,买翡翠最怕的就是被绕进去了,所以呢,这些商家的小手段,咱们还是要了解一下的,毕竟这样才能坚持自我嘛。要知道我国每年网购加上实体店购买翡翠玉石类的交易额达几十个亿之多,但基本上以次充好的十之八九,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翡翠外,基本上普通买家很难能买到真正上乘的翡翠A货。 一、垫黑布 我们都知道翡翠是贵重的玉石,所以店里一般会在柜台上铺好一层软布,然后把客户看中的翡翠取出来放在软布上,以避免被磕碰的风险,万一不小心手滑脱落,软布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店里准备的软布,大部分都是黑色的,而就是这块不起眼的黑色软布,能让放在上面的翡翠美貌度上升好几个度。因为在黑色的底色上,翡翠的水头会显得更好更透,尤其是冰种、玻璃种的翡翠。如果带绿的话,在黑色软布上绿色也会衬托得更鲜更绿,对外行人来说,这样一块黑布对翡翠本身品质的干扰是很大的,会让翡翠的种水和颜色都比它本身的品质高出不少。 二、店内的灯光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不管是去哪家翡翠店铺,店内的灯光一般都不会特比的亮眼,而且灯光是柔和的,有的店铺甚至是偏黄了,十大翡翠牌子里的某些店铺也是如此,为什么?俗话说,灯下不看玉,因为灯光对翡翠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绿色翡翠和容易见光死的紫罗兰翡翠,店里暖黄色的强光能让翡翠的颜色比它实际的看起来更鲜艳、更明显,而在自然光下,颜色和种水都会差一大截,这就是很多人觉得在店里买的翡翠,到家之后在正常光线下就变了样的原因。同时,柔和的灯光还有遮盖小瑕疵的作用,因为光线问题,在翡翠表面折射的光很容易干扰人的视线,从而导致翡翠上一些石纹和杂色被柔和了,不容易被发现,等买回家之后再发现,为时已晚。

翡翠的市场走向和价格以及价值走向

翡翠的市场走向和价格以及价值走向 著作权属著作人:王一所有。请勿擅用此资料制作各类出版物和网上读物,如需使用、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于翡翠品质和品种的选择倾向是不同的;不同品质,不同质价的翡翠品种,其市场走向也是不同的。 品质是翡翠永恒不变的根本。 价格是翡翠永恒不变的话题。 价值是翡翠永恒不变的核心。 尤其翡翠更是如此。 高品质的翡翠作品其价值在于,它的唯质、唯品、唯术、唯美、唯象。 具体则表现在翡翠的种、水、色、形、工、意等方面,以及种、水、色、形、工、意的奇特性、奇异性、奇珍性、特别性、特色性、稀有性、罕见性和体积大小等方面。(如下图)

根据几十年对缅甸矿藏资源和国内市场的了解、研判、分析,我们将翡翠的品质、品相、质价、性价和价值属性与市场认知相结合,对翡翠的价格、价值以及市场走向作出如下判断。 在此,我们从其品质的高、中、低三个方面对翡翠的市场走向进行梳理。 由于翡翠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人们对翡翠价值属性的认知,翡翠,作为一种增值、理财、收藏、传承的特殊类品种,越来越受到各阶层广大人们的喜爱。 那么,什么样的翡翠,什么品种的翡翠,什么品质的翡翠才具有增值性、理财性、收藏性、传承性的功能呢?才是有价值性的呢? 一:我们知道,由于翡翠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这是导致翡翠资源稀缺的根本。 而高品质的翡翠矿物储量本身就极为稀少,因而就更显其它的珍贵性和价值性。 这类高品质翡翠品种,具有非常好的综合种质显性性状,其价值属性非常高,价值取向非常明显,极具市场价值,收藏价值和传承价

值。 这类高档的翡翠品种,受到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人士的推崇和追捧。 由于其自身价值属性的定性准确,定位高端,其价值转换和后期升值提升空间极大,价格一定会一路稳步走高。 属高端实力群体选购、投资、理财、收藏、传承的经典品种。 这类品种的种显性状、光显性象、水透显性、色显性象都非常好。 常常呈显出通透质感、净透质感、胶透质感、胶莹质感、晶莹质感、晶透质感、晶化质感、胶化质感。 具有无色或其它不同的颜色属性。 表面无任何绵点、绵状、绵线、锦纹和其它杂性、杂色絮状物。 这一类高端的翡翠品种,是市场价值的主导向和风向标。 大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 (如下图)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翡翠玉如意质量鉴别

翡翠玉如意质量鉴别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快快显灵,这个是我们儿时动画片葫芦娃上经典的桥段,如意是一件具有吉祥美好象征的宝物,也是中国传统的吉祥饰物之一。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清代创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其中有一种少见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头上,先按图样琢出槽子,然后用五颜六色的宝石嵌进去,这种做法十分费工,故而难得。 翡翠玉如意的优劣、真假辨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翡翠玉如意质量鉴别方法/步骤: 1第一,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为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品。 2第二,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第三,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4第四,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

觉。 5第五,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其是否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小贴士; 翡翠玉如意 玉如意在中国被人们喜欢,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较为久远。在我过古代,玉如意通常都被用来当做工美艺术术品。这个时期的玉如意,以清代的文物最为常见,明代亦有,但是非常少见。在康熙年间,玉如意被当作了皇室里的太后、太爷爷、皇上、皇后、贵妃们的把玩之物。在皇室家族的龙椅宝座旁边,皇室家族寝宫寝殿之内都会摆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玉如意,以示预兆皇室能吉祥、如意、顺心顺意之意。 玉如意的品类有很多。大致算起来有珐琅材质的玉如意、金嵌玉石的玉如意、天然实木和玉石翡翠镶嵌的玉如意、金材质镶嵌的玉如意、金刚石材质镶嵌的玉如意、沉香木和翡翠镶嵌材质的玉如意。在我国清代,当时的皇帝、皇后、太后、皇太爷会用玉如意来赏赐有功的大臣。在缅珠翡翠网中一些雕花的翡翠手镯就有玉如意的形状,玉如意已经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祭祀用品成为了一种漂亮的装饰品了。

翡翠价格的现状

翡翠价格的现状 黄金有价玉无价 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对于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作为商品进行买卖的玉器来说,玉还是有价的,只是玉器的价格不可能界定为某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价值范围。与其他的商品相比较,这个价值范围有弹性,在不同的场合,玉价的弹性较大也是合理的。但对于玉器的定价,如果完全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根据,片面强调玉器价格的不确定性,则玉的价格问题必将会成为制约这一行业发展和消费的瓶颈。 不同档次翡翠价格走势 与前二十年、前十年、前五年相比较,目前翡翠的价格走势的特征是:低档、中档翡翠的价格呈下降的趋势;中高档翡翠的价格基本稳定并略有上升;高档,尤其是特级翡翠的价格一直呈上升态势,即高档和高档以上的翡翠饰品不但能保值,且能较大程度地升值。 以中、低档的翡翠为例,前二十年、前十年买的水头、光泽尚可的油青种翡翠手镯,当时的价格约为800—1200元人民币,而现在三五百元,甚至二三百元人民币就能买到;1999年在昆明的市场中,买一只水头、光泽尚可的豆种翡翠手镯,至少要花一千元,但如今同样质量的货,在同样的地点仅用五六百元钱即可买到;在昆明,1999年价格为一两千元的翡翠玉佛、观音、挂件一类饰品,如今在昆明花鸟市场景星珠宝楼内,几百元就能买到同样的东西;一只巴山玉手镯,十年前可值五六百、八九百元甚至更高,而如今仅值二三百元甚至更低。再说得远一些,有少数家庭藏有清代的、由前辈赠给的带绿、水头一般、工艺一般的翡翠戒指、耳坠、胸坠之类饰品,在几百年、或几十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很贵,可作为传家珍品,而在目前的翡翠市场中我们会感到,那时民间使用的翡翠制品质量其实很一般,现在看起来很普通,价格也不高。当然,现在市场中的同类翡翠制品没有历史、人文、感情等价值因素,所以不贵。 中高档翡翠的特征是种好(晶体细腻、结构致密),水好(明亮、透明,有灵气),净度好,无瑕疵或微瑕疵,有一定的颜色——如绿色、紫色等,工艺精良。中高档翡翠的整体感觉通灵、高雅、清秀,看上去很协调,很舒服。这一档次的翡翠有冰种、蛋清种、芙蓉种、紫罗兰、种水佳的浅绿或非满绿的翡翠、铁龙生等。中高档翡翠很适合白领阶层,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品位的人士佩戴,中高档翡翠的价格稳,稳中有升。 高档、特级翡翠的特征是种好、绿正、水好、纯净度好。高档、特级翡翠主要在老坑玻璃种翡翠中出现,特级翡翠是老坑玻璃种中的上品。这个档次的翡翠几百年来价格只涨不跌,原因是高档特级翡翠是世界上所有玉石中最美丽、最具欣赏价值的珍品,高档特级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资源十分稀少,且越来越少,在现在已知的环境中不可能再生。据有关资料统计,特级翡翠的价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价格上升了近3000倍。高档、特级翡翠制品,如戒面、手镯、项链等,其价格在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以这样的价格成交的例子不只是在拍卖会上,在翡翠市场中,也常有发生。因为高档、特级翡翠在自然界中十分稀少,用其加工成为使人满意的饰品就更加难得。

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分析

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矿产资源的开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度的开采之前,必须对矿床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科学性,从而达到提高矿产资源开采质量和效率的目的。矿床是经过复杂的地质运动并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才形成的,形成之后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变化,从而在地下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我国近年来发现的矿床都是经过长期的作用和变化才保持下来的,所以必须对矿床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有关部门开采矿产资源提供参考,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预测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矿产的基本确定条件和种类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矿床的形状以及研究方法。 标签:矿床基本确定条件种类形状研究方法 在研究矿床的形成以及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地质构造制图来进行深度的研究,加强对矿产变化的研究力度,不仅有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勘察效率和预测能力,还可以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矿床是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开采具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矿床和普通岩体不一样,可以明显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1矿床的基本确定条件 在确定矿床之前,要对矿床周围的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一般情况下,矿床的基本确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在地下的储藏量也就是矿床的规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果矿床规模非常大,国家就需要对其投入较多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2)矿体的内部结构和形状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从而深入了解矿物质中有用的物质是否均匀分布,这对于矿产资源的投入成本和开采难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矿产资源必须要具有很大程度的工艺性质;(4)矿产资源的含量必须要符合最低开采品位,其中,铁的最低开采品位是2.5%,铜的最低开采品位是0.4%[1]。 2矿床的种类 地下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很多种类,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矿床分为固体矿床、液体矿床以及气态矿床,其中,固体矿床具有较广的分布范围,而液体矿床主要包括石油、地下水等;气态矿床主要是天然气等;可以根据矿床的形式和形成作用对矿床进行分类:变质矿床、外生矿床以及内生矿床;可以根据矿床的利用情况和形成对矿床进行分类:能源矿床、非金属矿床以及金属矿床等[2],见表1。 矿床附近的地质土层中含有非常丰富并且有用的矿物质,同时在数量和品质等方面都符合当前工业发展的需求,矿床也可以按照规定进行科学的开采。矿石

关于翡翠

关于翡翠 事到如今,翡翠究竟为何物?甚至什么叫翡翠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确:现在的翡翠科技理论体系是否能真实反映翡翠的本来面目?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专业学术问题,考验着中华民族的理性和智慧,任何的谬误和违背学术规则的结论,都可能会导致完全的错误。本文是我们对翡翠的一些认识。 一、翡翠的DNA 汉至南朝(前206~589年)明帝(58~75年),精于天文、地理、数学、绘画,同时擅于文赋的大科学家,地动仪、浑天仪发明者张衡在《西京赋》言:“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何谓翡翠?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对“翡翠”二字作了解释:“翡赤雀也,翠,青羽雀也。”何谓火齐?《本草纲目》引《唐书》云:东南海中有罗刹国,出火齐珠,大者如鸡卵,状类水精,圆白,光照数尺,日中以艾承之,则得火之。大约到了宋代,翡翠两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色的碧玉(二氧化硅质玉)。 借用翡翠一词以命名玉类,甚富文采,非衙役和玉匠所能者,亦非西南荒漠之原当地居民所能者,而“翡翠”之名本出于汉代文人学士之笔,而后行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如陆龟蒙诗“翡翠岩前醉马分”,赵嘏《翡翠岩诗》“翡翠岩前半日闲”,《黑龙江志稿·物产志》说西布哈特(今黑龙江省布西县)产翡翠矿等等。所以翡翠玉名高尚雅致,故在玉坛上得以沿袭至少二千余年也是合乎逻辑的,这是西汉至南朝文人雅士对诠定玉名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翡翠的今天 今天我们说的翡翠其实是指缅甸产出的翡翠。 (1).缅甸翡翠矿床区域地质特征。从缅甸翡翠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看,矿区内出露最早的岩石是石炭、二叠纪灰岩,可见有大面积花岗岩侵入,有些地区的灰岩发生硅化蚀变作用,灰岩中的碳酸钙受到二氧化硅的交代结晶形成片岩,包括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蓝晶石片岩、蓝闪石片岩等。翡翠的基岩–辉石岩主要以岩脉的形式产在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体中,其共生的岩石类型还包括蓝片岩、榴辉岩和石榴角闪岩等,这种岩性组合多产于大洋俯冲的大地构造背景中,表明最初辉石岩的形成过程同洋壳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2).翡翠的形成。翡翠的形成可分为成岩阶段和成玉阶段。中新世缅北地区印度板块向下俯冲,欧亚板块被抬高,强烈的地壳活动,岩浆浸入,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辉石岩,不“水”,不温润,没有玉的特征,不具备玉的性质。中新世的中后期,该地区又发生更强烈的地壳活动,构造断裂频发,而且这种地质作用是多期多阶段的。在这种复杂的地质作用下,辉石岩产生强烈的区域变质、热力变质、动力变质和硅化变质作用,并出现混合岩化。辉石岩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构造,在低温高压的地质条件下,一些地方出现硅化地质作用,使辉石岩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硅化变质辉石岩,有了玉的特性。 从岩石特征来看,缅甸早期形成的辉石岩都是一些没有“水头”的岩石,充其量只能算具有工艺美术用途的美石,而目前人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缅甸翡翠无论化学成分还是岩石矿物的结构构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研究表明,一些净度好的缅甸翡翠并不是原生的,而是经过硅化变质──外生过程的交代、漂白、压溶、糜棱、玻化、重结晶等作用改造而成,其成因是辉石岩脉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经类似酸性热水溶液交代,岩石中的一些其它成分析出,变成了二氧化硅(Si02)集合体。一般情况下,辉石类岩石硅化变质作用在中高温形成石英(隐晶质称燧石),低温形成

翡翠价格及图片

翡翠价格及图片 翡翠价格及图片你了解过吗?咱们了解翡翠,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不能少,今天就通过视觉,来了解翡翠价格及图片。 翡翠价格及图片 翡翠是玉中皇后,号称“天堂之神”,如果以克计算,特级翡翠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世界公认的珠宝之王——钻石。有人注意到,在特级翡翠收藏者的名单上,有亚洲政界要人,有美国百货零售之王,有大毒枭,有超级影星,有联合国基金会大使……文化背景不同的巨富们一旦看中哪块“绿宝石”,几乎不还价就马上

买下,用珠宝商们的行话说:“疯子买,疯子卖,还有疯子在等待”。 翡翠价格及图片 翡翠价格 先来说说翡翠的市场现状,现在的缅甸翡翠价格居高不下,天价翡翠更是层出不穷,一些非法商贩经常利用消费者对翡翠不了解的情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从而牟取暴利。所以喜爱翡翠的朋友们,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多多了解翡翠的相关知识,了解翡翠的市场行情以及鉴别方法。当前,国内翡翠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翡翠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翡翠A货已经很难。 其实在其商家爆料的背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天然翡翠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自然形成的,韧性大不好加工,产自世界各地,但宝石级的优质翡翠只产于缅甸,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玉石文化,远传至今。之前的翡翠开采还没有受到太大的

制约,而目前缅甸的翡翠的开采开始受到当地政府的控制,利用了中国人购玉的心理,实行了“饥饿”营销的策略,抬高了原材料的成本,所以结论就是翡翠的各方面成本增加了,导致价格一路上涨,从而带动了收藏者的热情。而缅甸翡翠价格居高不下最为主要的原因“暴利驱使”,翡翠的假货并不少。一般分为B货(强酸侵蚀),C货(人工染色)、B+C货(两种工艺同时存在)。那么我们来说说,到底是什么衡量着翡翠价格。 缅甸翡翠价格及图片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床成因研究毕业论文

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床成因研究 毕业论文 目录 1、前言 (1) 1.1问题的提出及依据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地理位置与交通 (1) 1.4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2) 1.5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2) 2、区域地质概况 (2) 2.1地层 (3) 2.2构造 (3) 2.3岩浆活动 (4) 2.4区域矿产分布 (4) 3、矿区地质 (4) 3.1地层 (4) 3.2矿区构造 (5) 3.3岩浆岩 (5) 3.4混合岩化作用 (6) 3.5磁异常特征 (7) 4、矿床地质 (7) 4.1矿体特征 (7) 4.2矿石质量 (10) 4.3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 (11) 5、矿床成因 (12) 5.1成因分析 (13) 5.2成矿规律 (15) 5.3找矿方向 (21) 6、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及依据 通过对成因的分析总结,对把握矿床成矿机制,以及时空上的产出和分布特征有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进而利用成矿规律指导预测、找矿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地质特征,如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地球物理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等,可作为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依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研究结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构造、地壳的演变过程、成矿规律和矿体的形成过程,为矿山下一步的生产勘探工作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1.3地理位置与交通 千马铁矿位于省秦青龙满族自治县拉马沟村,北距县城约3.7km,隶属青龙县青龙镇。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青龙县城,交通便利,见图1。 图1 交通位置图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 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结合体,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其化学式为NaAl(Si2O6)。翡翠是缅甸出产的硬玉,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本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关于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也一直看成是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经过几千度的高温高压结晶而成。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矿物学家做过大量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300℃)下形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NaAlSi3O8,所以可

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翡翠的形成(显微镜下翡翠晶粒)(图片仅供欣赏)抛开地质成因,翡翠是一种矿物集合体,是玉石的一种。其矿物成分可以比较单纯,也可以是复杂的多矿物。翡翠的质量优劣与其矿物组分之间的结合方式、结合紧密度、颗粒度等密切相关,也正是这些内在因素决定了翡翠的种、水、地等诸多外在的表现。严格来讲,绝大多数的翡翠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它们为岩石,而真正首饰意义上的翡翠是指达到了宝石级的硬玉矿石,这种达到宝石级的硬玉(即翡翠)只有缅甸产出,而缅甸的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翡翠供应世界各地,因此将缅甸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缅甸玉也成了行家的行话。缅甸翡翠中质量最优的多是产于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的老坑玻璃种翡翠,这种翡翠是收藏最难得最热门的翡翠。缅甸优质翡翠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其原生矿的形成经历了成岩和成玉的阶段,还有的甚至经历了成矿后期的第三个阶段:次生改造。次生改造指原矿暴露在自然界,遭受风化作用的剥蚀,而被搬运至山下堆积,长期在水流风沙的侵蚀下,结构较松散的部分被流水冲刷走,留下质量较好的部分。再经过磨蚀等风化作用,这些翡翠的表面就形成了特殊的风化皮壳,这种翡翠就叫做水石,是翡翠中的精品。而在原矿中留下的一些翡翠,质量不如水石。因此后期的改造作用很有可能是导致翡翠水石质量

北京翡翠市场现状调查

根据最新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消费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今后一个时期黄金珠宝首饰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但是,北京的珠宝市场却呈现几乎相反的景象。在东四十条附近的珠宝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告诉我,如果一年后市场内人气没有大的起色,他就撤柜。大多数店主做好了赔一年房租的准备。一位已经做了十几年玉石生意的店主说,之前一直经常从内地带货到澳门卖,积累了近亿身家,如今年龄大了,看到内地市场又很好,去年索性回到北京开店。 认为,珠宝市场生意冷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不懂行情。“在商场,你是买不到高档玉的,行内人都知道。我隔壁的店在北京几个商场都有柜台,但是拿到那里去卖的都是些低档玉。” 尽管北京珠宝市场目前发展并不理想,仍有不少商家想挤进来。北京正在招商计划年底营业的市场有4家,正在选址筹建的市场还有5家。“商场环境不好,风险这么大,居然还有不少珠宝市场要开业”。宝玉石协会史洪岳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北京市开业的珠宝市场很少有能立得住的。在一片盛赞中开业的怡和珠宝市场和京港国际珠宝城很快就相继停业;而银安珠宝市场和汉华金银珠宝市场因招商缺口太大就根本没能开业。地博天成珠宝市场招商艰难,历时3年至今仍未见雏形。西四礼品珠宝市场招商虽然顺利,但开业不足半年很快就进入“休克”状态。 市场经营同质化加速了经营的风险。据业内人士介绍,要建一个市场就要招商,但实际情况是,在北京并没有那么多珠宝商户。现有的千家商户在北京市的市场内频繁流动着。一些新开张的市场利用人脉关系争夺老市场的商户,而许多商户在现有市场不景气也想换个环境发展。在现有市场发愁吃饭问题的同时,今年又有七八家珠宝市场要挤进。

翡翠矿床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两大类型

翡翠矿床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两大类型。 1、原生翡翠矿床 (1)分布:图所示乌尤江流域的翡翠原生矿床中,质量最优者属度冒矿床。度冒矿床位于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体内,靠近岩体与蓝闪石片岩和钾钠长石片岩的接触带属气成热液双交代型矿床。度冒翡翠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岩株状产出。沿走向长270米,矿体具环带状构造,由中心向外分别为:中心部位-硬玉岩带(厚2.5-3米),由白色硬玉矿物组成,产祖母绿色优质翡翠;向脉壁方向渐变为钠长石-硬玉岩带和细粒钠长石岩带,产块状、角砾状艳绿色硬钠玉(含铬大于3%),俗称“不倒翁”。钠长石带的两侧又各有一个碱性角闪岩带。 (2)成因:关于翡翠矿床的成因,尚无人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已有人提出过不同的认识,如热成因说(M. 拉克鲁瓦,1930),变质成因说(W.P.罗弗,1955)和热液交代说(Ⅱ.C 柯尔仁斯基,1953)等,这些认识都是在没有经过广泛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得出的,因而其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通过对缅甸翡翠矿床的研究有如下认识: A、翡翠矿床一般分布于板块俯冲碰撞带上,而且常分布于双变质带的高压低温变质带中。 B、翡翠矿床的围岩原岩主要是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其次是少量含盐高的软泥。这些软泥实际上可能是封闭海湾的沉积物,由于板块俯冲,它们相互混杂形成混杂堆积。 C、矿床一般分布于断裂作用最发育的部位。实际上,许多硬玉岩就是构造岩。 鉴于上述几方面的特征,作者初步把翡翠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使得洋壳残块与大陆边缘的含盐软泥相混杂,形成混杂堆积,这种混杂堆积物即成了形成硬玉岩的物质基础。

第二,大洋板块强烈的俯冲作用造成的高压、低温物化条件使得混杂堆积物混熔并结晶,形成硬玉岩、兰闪石片岩、钠长岩等矿物和岩石。 第三,强烈的构造作用(主要是断裂作用)使原来形成的岩石强烈破碎,形成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与此同时,超基性岩受热液淋滤,使其中的Cr,Fe,Mn等致色元素进入溶液而形成“染色剂”,染色剂沿构造裂缝上升并与强烈磨细的硬玉岩相混合。 第四,被磨细的硬玉岩重新胶结、结晶形成了各种颜色的翡翠。 因此,翡翠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因而全世界分布甚少,高质量的翡翠更少。 2、次生矿床 (1)产于冲积砂层的翡翠矿床:由翡翠原生矿床风化剥蚀搬运到乌尤江流域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乌尤江上游度冒之东南的坎底、蒙冒、潘冒、卡杰冒、桑卡等村庄附近的河谷中,其中蒙冒是最大的翡翠冲积砂矿床,并以坎底玉和蒙冒玉较为有名,共同特点是以黑皮者居多。 (2)产于砾岩层的翡翠矿床:巨厚的第三纪-早第四纪砾岩层分布在缅甸北部,这些砾岩层是片岩、蛇纹岩、辉长岩等岩石的浑圆形的碎屑,经砂-粘土或钙质胶结而成。砾岩层组成乌尤江高层阶地,覆盖着山区平原。砾岩露头可长达数十公里,厚约300米,有些层位富含翡翠漂砾和卵石。含翡翠的砾岩主要集中在乌尤江河谷的鞋帕等地及乌尤江支流的马蒙、潘马等地。乌尤江流域砾岩层是玉雕翡翠的主要来源。 2 翡翠矿床成因及产地 至今为止,虽然在危地马拉、俄罗斯、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发现有翡翠矿床存在,但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仅缅甸一处。因此,这里主要基于缅甸翡翠矿床的特征,试对翡翠的成因作简要讨论。 矿区构造背景及地质特征 世界上最优质的翡翠产于缅北克钦邦的雾露河上游干昔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部位,缝合线沿葡萄、密支那、伊洛瓦底江一线呈南北反“S”型分布。缝合线西侧为道茂—实皆深断裂,道茂、缅摩等多个翡翠原生矿区均位于该断裂带附近。翡翠矿体常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