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洲地理知识集锦

各大洲地理知识集锦
各大洲地理知识集锦

亚洲地理知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年轻、最高大的山系。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略呈弧形。全长约2 500千米,宽约150-400千米。有50多座海拔超过7 000米的高峰。世界最高峰位于此。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尼泊尔称其为萨加玛塔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海拔8 848米。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交界处,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峡。为亚、欧两洲分界线之一。长1 200千米,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 642米。

【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 776米,火山口直径约800米。

【阿贡火山】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活火山,海拔3 142米。因火山口完整,有“世界肚脐眼”之称。

【基纳巴卢山】马来西亚最高峰。位沙巴州克罗克山脉东北端。有6座海拔4 000米以上的锯齿形山峰,主峰洛根峰海拔4 101米。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于此。“帕米尔”系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 000? 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面积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500米以上,山岭海拔超过6 000米。是世界最高和最年轻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平原,介于叶尼塞河和乌拉尔山脉之间。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100米。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6 397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鄂毕河】俄罗斯著名大河,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注入北冰洋。以卡通河为源,长4 070千米;以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长5 410千米,流域面积299万平方千米;连同鄂毕湾长6 370千米,流域面积345万平方千米。

【湄公河】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于中国(称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全长4 500千米,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千米。

【恒河】亚洲南部著名大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有些支流最上源在中国境内,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 70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

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印度教徒视恒河为圣河。

【里海】世界最大湖泊,咸水湖。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湖岸线长7 000千米;大部分水深不足100米,最深处达1 025米;约有50个岛屿。由于蒸发强烈及人类用水,湖面缩减,目前水域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里海面积大、湖水盐度较高,多狂风巨浪,且有典型的海洋生物等特征,是著名的海迹湖,一般称其为海或湖海。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湖面积31 5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中部最深处达1 620米;蓄水量23 000立方千米,约占世界地表淡水总量的1/5。

【死海】世界著名的大盐湖。位于西亚,南北长约80千米,东西宽5?6千米,面积1 000平方千米。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400米,最大深度约395米,为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盐度300?32‰。水中除细菌外,水生植物和鱼类不能生存,沿岸树木也极少。称其为“死海”实不为过。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东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东南濒阿拉伯海,南临亚丁湾,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半岛上热带荒漠面积广大,绿洲和南部平原是农牧业发达的地区。矿产丰富,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半岛上有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

【中南半岛】亚洲南部著名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东临南海与泰国湾,西滨孟加拉湾、安达曼海与马六甲海峡,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面积200万平方千米。半岛上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等国家。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故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其范围南北长约3 500千米,东西宽约4 500千米。包括大巽他、小巽他、马鲁古和吕宋等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马来群岛岛屿之多、散布之广、拥有世界大岛数目之多居世界首位。这里多重要海峡,多港口、港湾,世界海空航线穿插于此,这里还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南亚次大陆(印巴次大陆印度次大陆)】位亚洲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因面积小于洲,自成一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故称次大陆。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和克什米尔地区。约占世界人口1/5。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亚洲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区,绝大部分在今伊拉克境内和叙利亚东北部。这一地区自古以来是西亚陆上通道和各民族交汇的地区,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摇篮之一。著名的巴比伦文化即发祥于此。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西北接阿富汗,北、东部与中国接壤,南邻印度,西与巴基斯坦相连。面积19万平方千米。克什米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前为英属“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1947年印、巴分治时,其归属未定,成为印、巴两国的争端。1949年7月确定了停火线,印度占3/5的土地和3/4的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克什米尔自古为印度、中国、中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克什米尔在中国的《大唐西域记》中被称为迦湿弥罗国。

欧洲地理集锦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长1 200千米,宽130-260千米,面积2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 000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 807米。

【喀尔巴阡山脉】欧洲中部山脉。全长1 450千米,呈半环形。地势不高,一般海拔2 000米以下。喀尔巴阡山脉分为西、中、东、南喀尔巴阡山、比霍尔山地及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五部分。

【维苏威火山】欧洲著名活火山。位于意大利。海拔1 277米,每次喷发后高度均有变化。自公元79年大喷发(将附近庞培、赫库兰尼姆和斯塔比亚等城湮没)以来,基本上处于喷发(0.5-30.75年)和静止(1.5-7.5年)的交替之中。

【东欧平原】世界最大平原之一。位于欧洲东部,亦称俄罗斯平原。面积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

【中欧平原】位于欧洲,又称波德平原。面积30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坦,一般海拔50-200米。

【伏尔加河】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是俄罗斯重要的内河航道,享有“俄罗斯母亲”之誉。全长3 69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多沙洲浅滩。

【多瑙河】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第二长河。长2 850千米。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国家。

【莱茵河】欧洲最大的水运动脉。位于欧洲西部,全长1 320千米。各支流间有运河相连,与欧洲威悉河、塞纳河、多瑙河等也有运河相通,干流通航885千米,从而形成欧洲著名内河运输网。是世界上航道最繁忙的河道之一。

【北海一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位于德国北部,全长98.7千米。将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60千米。

【拉多加湖】欧洲最大淡水湖。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1.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1米,最大水深230米。

【奥涅加湖】欧洲第二大湖。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9 61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

最深120米。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洲最大半岛。位北欧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面积80万平方千米。地形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主,湖泊众多,森林广布。半岛上有挪威、瑞典、芬兰(北部)等国家。

【巴尔干半岛】欧洲南部著名半岛。面积50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的全部,还包括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摩尔多瓦、乌克兰的部分土地。半岛地处亚、欧、非大陆之间,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大不列颠岛】欧洲最大岛屿。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英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里西亚】欧洲中部地区。位于奥得河中、上游流域,并向东南延续至维斯瓦河上游,西南、南部与苏台德山和西喀尔巴阡山毗连。面积约4.9万平方千米。10世纪末为波兰的一部分。1335年归波希米亚。1526年属奥地利。1742年多为普鲁士所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部分划归波兰,小部分属德国和原捷克斯洛伐克。

北美洲地理集锦

【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的褶皱山系。位于南、北美洲大陆西部,长15 000千米。由一系列平行的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宽800? 600千米,海拔1 500? 000米。南美科迪勒拉山系以安第斯山脉为主干,宽约300?00千米,海拔3 000米以上。最高峰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为西半球第一高峰。科迪勒拉山系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气候-生物带,形成多种不同的垂直带结构。

【落基山脉】北美科迪勒拉山系东带山脉的主体。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全长4 500千米。海拔2 000- 3000米,最高峰埃尔伯特山4 399米。

【麦金利山】北美洲最高峰。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山脉中段,海拔6 194米。

【奥里萨巴火山】北美洲著名火山。位于墨西哥高原东南,海拔5 700米。山体呈圆锥形,顶部有3个火山口。

【万烟谷】北美洲著名火山胜地。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半岛,面积145平方千米。1 912年,由于卡特迈火山的猛烈喷发,谷地里堆积的火山灰厚达200多米,有成千上万个喷出炽热气体的气孔和气柱,有的喷射高度达350米,在山谷上空形成巨大蒸气层,景色壮观。因其自然景观与月球相似,故有“地球上的月面”之称。目前火山活动减弱,仅剩12个喷气孔。

【阿巴拉契亚高地】位于北美洲东部,全长2 600千米。地形主要为平缓的高原、丘陵和谷地,海拔300-600米。与沿海平原相接处有著名的“瀑布线”。

【科罗拉多大峡谷】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位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全长349千米,最大深度约1 800米。大峡谷呈V字形,谷底最窄处仅120米。从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着寒武纪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美国中部平原】位于阿巴拉契亚高地和落基山脉之间。其东部内陆低平原海拔不超过500米;西部大平原海拔500-1800米;北部和南部有内陆高地。

【密西西比河】北美洲最长河流。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以美国艾塔斯卡湖为源,注入墨西哥湾,长3 950千米。以密苏里河为源,长6 262千米(居世界第四位),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千米。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控制了洪水,促进了航运、发电、灌溉、养鱼等经济活动,世界著名。

【马更些河】加拿大第一大河、北美洲第二长河。源于加拿大落基山脉东麓,注入北冰洋波弗特海。以芬利河源起算,全长4 241千米。较大支流少,但湖泊众多,多有水道与其相连。

【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位于北美洲巴拿马中部,全长81.3千米,宽152?04米,水深13.5?6.5米。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北美洲中东部,自西向东为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除密歇根湖在美国境内外,余均为美、加两国共有。总面积24.5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50.8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湖面积)。五大湖接纳几百条小河,水量充沛。湖间河道多急流瀑布。五大湖及周围地区资源丰富,航运价值很大,是北美洲最大的航运系统。

【苏必利尔湖】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面积8.2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8米,最大水深393米。

【大盐湖】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位于美国中西部,面积4 660平方千米(面积多变,水量取决于降水和蒸发),水深4.6?5米,盐度150-288‰。

【尼亚加拉瀑布】世界著名瀑布。位于五大湖区美、加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东部美国境内部分称亚美利加瀑布,宽305米,落差51米;西部加拿大境内部分呈半环状,名马蹄瀑布,宽793米,落差49.4米。

【西印度群岛】北美洲岛群。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延伸4 700多千米,自南向北分为小安的列斯、大安的列斯和巴哈马三大组群岛,由1 200多个岛屿和众多暗礁、环礁组成,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岛屿。位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面积217.56万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多深邃的峡湾。全岛85%的地面被冰层覆盖,冰层平均厚1500米。格陵

兰岛为北极地区战略要地。

【中美洲】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是连接南、北美洲的狭长陆地。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国。

非洲地理集锦

【阿特拉斯山脉】非洲西北部山脉。长1 800千米,最宽处450千米。包括几条平行山脉及若干山间高原、深谷和盆地。

【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山。位坦桑尼亚东北部,为一东西延伸80千米的熄火山群,由3座主要火山组成,基博峰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

【肯尼亚山】非洲第二高峰。位肯尼亚中部,主峰巴蒂安山海拔5 199米。

【东非高原】非洲著名高原。位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刚果盆地以东、赞比西河以北。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 200米。其北部火山锥巨大(包括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盆地湖泊众多。南部以高原台地为主。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大陆最高的高原,世界著名的熔岩台地。素有“非洲屋脊”之誉。位于埃塞俄比亚中西部,平均海拔2 500米以上,许多熄火山海拔3 500米以上,其中达尚峰4 620米。

【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纵贯非洲大陆东部,长4 000多千米。向北延至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全长6 400多千米。裂谷两侧陡崖壁立,谷深可达2 000米,谷底分布有一系列洼地、盆地和湖泊。

【刚果盆地】非洲中西部盆地。赤道横贯中部,大致包括刚果河流域的大部分土地,面积约337万平方千米。四周为高原山地包围,平均海拔700? 500米。

【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5 600千米,南北宽1 600千米,面积777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25%。撒哈拉沙漠多由石漠、砾漠和沙漠组成,沙漠分布最广。炎热干旱、植物贫乏、人烟稀少。有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藏。

【卡拉哈迪沙漠】非洲南部内陆干燥沙漠。面积63万平方千米,海拔900? 100米。多羚羊和其他热带动物,富藏金刚石、铜、铅、锌、钒等矿物。

【纳米布沙漠】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沙漠。长1900千米,宽80?30千米,海拔一般低于500米。大西洋沿岸湿度大且多雾,是世界著名的“冷性沿岸沙漠”。

【尼罗河】非洲第一长河。流贯非洲东北部,注入地中海。以白尼罗河河源卡盖拉河的最上源起算,全长6 671千米。流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其流域是非洲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游谷地和三角洲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之一。

【刚果河】非洲第二长河。干流流贯刚果盆地,呈一大弧形,两次穿过赤道,注入大西洋。全长4 640千米,流域面积376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二位)。流经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喀麦隆、刚果、安哥拉等国家。

【苏伊士运河】重要国际通航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贯通苏伊士地峡,扼欧、亚、非交通要冲;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运河。总长173千米,可以通行最大吃水11.6米、满载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船舶。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泊。位于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交界处,面积6.9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非洲第二大湖。位于东非大裂谷西支南端,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布隆迪和赞比亚交界处。面积32 9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00米,最深处1 435米,位居世界第二。湖形狭长,南北长720千米,东西宽48?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淡水湖。

【阿萨勒湖】非洲咸水湖。位于吉布提中部,南北长1.6千米,东西宽6.5千米。四周火山环绕。湖面低于海平面156米,为非洲大陆最低点。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非洲最大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为绵延97千米,宽24?00米的“之”字形峡谷瀑布带。主瀑布落差122米,宽1 800米,被岩岛分成的5个瀑布跌入宽仅400米的深潭,水雾如云,声鸣如雷,十分壮观。

【图盖拉瀑布】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位于南非图盖拉河上,由5级组成,总落差944米,最大一级落差411米。

【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中,面积62万多平方千米。岛上动植物自成系统,植物多特有种。

【马格里布(柏柏尔地区)】北非西部诸国的总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西方”。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有时也包括利比亚西部的黎波里、塔尼亚一带。远古时柏柏尔人在此定居。公元682年,阿拉伯人向北非西部前进,到达摩洛哥,阻于大西洋,以为这里是最西的土地,故名。

【萨赫勒】指非洲塞内加尔北部、毛里塔尼亚南部、马里中部、布基纳法索北部、尼日尔南部、乍得中部的一条宽320?80千米的地带,即为非洲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这里地形单调,多为起伏和缓的高原,植被稀疏,降水稀少。

南美洲地理集锦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陆西部,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全长9 000千米,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为3 000米以上,超过6 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有海拔6 960米的西半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圭亚那高原】南美洲东北部高原。地处奥里诺科河以南,亚马孙河以北,一般海拔300-600米。森林茂密。

【巴西高原】南美洲中东部高原。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 500米。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大陆中北部,面积56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热带雨林密布。

【亚马孙河】世界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南美洲中北部,以乌卡亚利河为源,注入大西洋。全长6 480千米,沿途接纳1 00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 600立方千米(占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拉普拉塔河】世界著名的宽河口河流。位于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之间,由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汇合而成,注入大西洋,全长4 700千米(以巴拉那河为源)。河口呈巨型喇叭状,水面宽广,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河口线处宽223千米,为世界最宽的河口之一。

【的的喀喀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处,面积8 290平方千米,海拔3 812米。

【马拉开波湖】南美洲最大湖泊。位于委内瑞拉境内,面积14 344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4米,含盐度15~38‰。富藏石油,有“石油湖”之誉。

【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位于委内瑞拉东南部丘隆河上,分两级,总落差979米。安赫尔瀑布地处群山密林,陆路难以通达。

【伊瓜苏瀑布】南美洲最大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瀑布分成大小275股,在汛期则连成一道宽达3.5?千米、落差60?2米的马蹄型大瀑布。瀑布声如雷鸣,声传周围25千米,溅起的珠帘般雾幕高30?50米。

【科隆群岛】世界著名的“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岛屿。位于距南美洲大陆厄瓜多尔海岸约970千米的太平洋中,陆地面积8 000平方千米,由9个较大岛屿和众多小岛、岩礁组成。群岛上有动物约700种、鸟类80种,昆虫众多,尤以巨龟和大蜥蜴闻名于世。科隆群岛有“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之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的自然财富”。

【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上,面积11 718平

方千米,由两个大岛和约200个小岛组成。阿根廷和英国对此群岛的主权归属存在争议。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印第安人是这里最早的居民。15世纪末以后先后沦为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殖民地,在社会经济制度、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深受宗主国的影响。人种也因相互通婚而混和。因大多数国家通用源于拉丁语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大洋洲地理集锦

【大分水岭】澳大利亚东部山脉、高原和台地的总称。沿东海岸向南绵延3 000千米。主峰科西阿斯科山海拔2 228米,为澳大利亚最高峰。

【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面积175万平方千米。为一大浅碟形凹陷盆地,地下广布着承压水层。

【墨累一达令河】澳大利亚最大、唯一发育完整的水系。长3 490千米,流域面积91万平方千米。

【北艾尔湖】澳大利亚最大湖泊。位于境内南部。面积约8 200平方千米,湖区面积随降水而变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

【大堡礁】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珊瑚海上。断续绵延2 000余千米,包括约3 000个岛礁,分布面积达21万平方千米。众礁体由几百种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海域内生物种类繁多。大堡礁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

【美拉尼西亚】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黑人群岛”。分布于180°经线以西,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由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斐济群岛等组成。陆地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各岛多山。

【密克罗尼西亚】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小岛群岛”。位于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77°之间,包括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巴纳巴岛和瑙鲁岛等。共有岛屿2 000多个,多为小珊瑚岛,总面积2 700多平方千米。分为两列岛弧,中隔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波利尼西亚】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意为“多岛群岛”。大致位于180°经线以东,南、北纬30°之间,由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包括夏威夷、中途、约翰斯顿、莱恩、菲尼克斯、图瓦卢、托克劳、库克、萨摩亚、纽埃、汤加、社会、土布艾、土阿莫土、马克萨斯、甘比尔和皮特凯恩等群岛、岛屿。陆地面积2.6万平方千米,该岛群为国际海、空航线和许多海底电缆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重要。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太平洋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位于西太平洋的赤道南侧,面积78.5万平方千米。全岛多山,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上,查亚峰5 029米,为大洋洲最高

点。岛以东经141°为界,东半部为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半部称伊里安查亚或西伊里安,是亚洲国家印度尼西亚的领土。

【复活节岛】太平洋东部火山岛。面积117平方千米。岛上有多座火山丘,地表崎岖。沿海竖立着近千座凝灰岩巨型石像,石像均为半身,高77米,重20-90吨,岛上还有未完工的石像、石台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石像建造年代和背景不详,成为历史之谜。

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

七年级地理知识提纲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高中地理知识点:亚洲和欧洲素材

地理知识点: 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欧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③海陆位置:亚洲北邻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欧洲的地理特点: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 纬度位置:36°N——71°N,主要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和亚洲相连,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3、亚洲地形特点: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④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4、欧洲的地形特点: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起伏小②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③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④特色地形:多冰川地貌 5、亚洲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原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②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③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④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差异显著。 6、欧洲气候特征: ①以温带气候为主,无热带。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为典型。 7、亚洲河流: ①长江是亚洲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 ②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 ③亚洲水系的特点:a、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原因: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亚洲著名内流河:锡尔河和阿姆河 8、欧洲河流: 伏尔加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亚洲(字源古希腊语:;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1):东亚 1、概述 (1)位置范围 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

岛、台湾岛等)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区别;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2):东南亚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范围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中国基本地理知识大全

中国基本地理知识大全 篇一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篇二 1、中国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5、中国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6、辽东半岛是中国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1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篇三 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 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亚洲和东亚-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一、亚洲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绝对位置:大致在10°S~80°N、30°E~180°之间,跨寒、 温、热三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2、世界第一大洲(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3)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地形地势 (1)特点:地形复杂,中部山地、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 的3/4 ,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河流 (1)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沿80°E地形剖面图 5、气候 (1)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共9种)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故亚洲既有温带气候,也有 热带、寒带气候。 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能接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 候;内陆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 影响,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海拔3500米以上的 地区,有高山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注意: 受纬度位置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日本为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年较差较小;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我国除沿海外,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

中国地理知识集锦(精华版)高中重点

中国地理知识集锦 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侨胞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世界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云南省 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 海岸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广东省 地震最频繁的省级行政区台湾省 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西藏尼玛县 四大领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 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最大的内海渤海 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 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2600-3000)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最长的山脉昆仑山脉 最长的河流长江(6300米) 最长的国际河流黑龙江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五大淡水河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江苏与浙江之间的太湖,江苏洪泽湖,安徽巢湖 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最大的林区大兴安岭林区 最爱的渔场舟山渔场 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最高的城市日喀则 最北的城市漠河 最西的城市喀什

最南的城市三亚 地势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部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人口最多的少数名族壮族(约1600万人) 长江流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长江三峡翟塘峡,巫峡,西陵峡 五大经济特区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 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 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 最大的贸易中心上海 最大的港口上海港 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火洲”) 降雨最多的地方台湾东北火烧寮 降雨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均仅5.9毫米)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八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三大宫殿建筑群泰山岱庙,北京故宫,曲阜孔庙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四大佛教艺术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四大碑林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期末考试复习提纲!。期末临近,很多同学复习都找不到头绪,今天方法君为大家整理了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的期末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点经线纬线 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 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地理常识大全(一)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地理常识大全(一)在行测常识的考察中,地理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地理从其内容来讲包括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等。常识部分的提分秘籍主要源于日常的积累,本文将为广大考生主要搜集到地理常识的知识点,希望大家细心学习。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区域地理 亚洲知识点归纳

亚洲 第一节亚洲概述 一、地理位置(半球、濒临大陆大洋、跨经纬度) 1、半球:北半球、东半球 2、濒临大陆(欧、非、大洋、北美);濒临大洋(印度洋、太平洋、 北冰洋) 3、跨经纬度(26°E—169°W,10°S—80°N) 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4、海岸线最长 5、大陆架面积最宽广 6、海峡半岛数量世界首位 三、地形特征 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中高周低,起伏大

2、基本知识: ①世界最平坦的平原平原, ②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 ③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脉, 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峰, ⑤世界上最低的盆地盆地 ⑥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四、河流湖泊 1、特点:大河多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分布,流向四周 内流区面积大 2、世界第三大河,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世界上最深的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 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五、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着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六、人口特征 数量多 增长快 分布不均 七、地域文化 八、国家与分区 第二节东亚(△日本)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20°N-50°N 经度位置:80°E—140°E

2.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3.特点: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二、地形与河流 1、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2、对河流影响: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三、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 (成因?特点?) 气候有海洋性、过渡性、大陆性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

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一秋; 夏一各)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_90°N) 、北温带(23.59.-665°N) 、热带(23. 5°N--23.5*S)、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 0--30*;中纬: 30--60°; 高纬: 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 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o 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 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o N),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自治州)和乡(镇、民族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腾冲——漠河)。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仅占8%,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

亚洲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 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943;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欢迎阅读。区域地理亚洲知识点一、东亚 1、概述 (1)位置范围 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 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河流短促 (3)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区别;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 冬夏海陆温差大→ 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4)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2、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20200804225834).pdf

人教,版,九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中国地理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1.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 的内海。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5.夏季我国白昼最长的地方是漠河镇。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镇 6.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7.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云南,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最少的省是西藏自治区。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10.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 雪顿节(藏族); 1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2.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14.我国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的主要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复杂多样 15.我国降水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③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7.秦岭、淮河分界线(1月0℃度等温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800mm等降水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南北方分界,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 18.我国的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

初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3、纬线和经线(P6中的图1.6、1.9)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⑹特殊的经、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越向西越大 越向东越大 赤道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3中的图1.18)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4.产生的现象: ①五带的划分;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季节的变化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 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8月是北半球的夏半年,9-次年2月是冬半年。 3、地球的五带(P14中的图1.19)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线段式: └—┴—┴—┴—┚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24中的图1.34)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36)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 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 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0° 10201801020 180本 初 子午线0° 101020 2090 90(北 纬 )(南纬 )愈向 北愈大愈向南愈大

中国地理知识速背口诀

中国地理知识速背口诀 01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02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03 有色金属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 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04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05 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 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 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 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06 地势阶梯界限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07 气候分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08 三大自然区界限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09 农业活动界限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10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11 地理方位 上北下南左为西, 右东两手来区分, 北东西南出新闻。 四方符号NEWS论: 即:北纬-N;东经-E; 西经-W;南纬-S 12 省级行政区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