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开题报告——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参数(温度为例)测量系统研究(硬件)

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是一门综合多个学科的新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地进行监测、感知和采集部署在相应区域节点的,观察者感兴趣的各种信息(比如光照强度、压力、电磁场、温度、湿度、等物理现象),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观察者。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制造成本大大的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医疗卫生事业、军事与国防事业以及智能家居等将会非常好应用前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业企业等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合作研究与应用。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受到数据处理能力、存储容量、通信带宽以及数据容错能力、节点扩展性、功耗等因素的制约,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还有许多技术等待解决。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现有的传感器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需要工作在低功耗的状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体积较小,限制了每个节点的能源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受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换电源的成本很高,只要电源耗尽,节点的功能就会失效。当大部分节点能源耗尽退出工作状态时,整个网络也就处于瘫痪状态了。所以只有减小节点功耗,才能延长网络的寿命。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点。相对与有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通常情况下,各个节点可以相互协作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完成网络的初始化、启动监测任务、网络的故障自我修复等一系列工作。要实现上述功能,网络必须具备自组织的能力,即各个传感节点能够感知相邻节点工作状态的变化,通过相互通信得知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维护网络结构的正常运行,适应网络的动态性。第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具有分布性。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节点,各个节点对其附近的区域进行监测,全部的节点可以对整个完整区域进行监控。区域的空间越大,它各个部分的环境信息的差异也会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局部节点监测到的信息是不能够代表整个区域的情况。由于传感器节点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我们可以大量部署此类节点在整个监测区域内,使得监测区域的每个角落都可以被覆盖住,这样就可以获得

比较准确的整体信息,通过一些相应的数据融合算法,可以宏观把握整个区域的完整信息。第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处理具有分布性。它是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而不是以通信为中心的。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不是把每一个传感节点的数据汇总到中心节点来进行处理的,每个节点都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它们将先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再传输到数据中心节点。这样既减少了网络流量,也降低了功耗,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

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几种过程参数。其中,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有许多需要测量温度的地方人员不便到达或铺设电缆比较困难。在空间较大的地方,采用单点或少数点进行温度测量,得到的温度不能反映整个空间的真实情况,若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温度测量,可得到较细的温度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温度采集是非常合适的。

在传统的有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终端通过数据电缆与传感器连接,这种数据采集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传感器硬件在安装之前要精确设定,并且要有辅助设施。(2)对传感器的精确度要求高,主要通过局部了解环境的状况。(3)当同时有两个参数发生异常变化时,传统的有线传感器网络就只能对其中一个参数物理量进行采采集。(4)由于布线成本及工作量等因素,不可能在检测的区域内安放大量的传感器,这样会使有的地方没有检测到。当这

样地方的环境物理参数有突变时,设备就很难检测到变化,使系统的反应性及精度较低。(5)有的时候,在检测的区域会有些传感器损坏,这就会造成数据丢失,使整体的纠错能力较差。由于传统的有线传感器网络所存在的不足,采用无线传感器采集系统将能有效地解决有线传感器网络所存在问题,使得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十分广阔。

现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军事上要求能够所用传感器网络要有具有快速性、自组织性、跟踪准确性,根据这样的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非常合适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可通过飞机或炮弹直接散播到敌方阵地内部,或者在公共隔离带,这样,敌方的信息就能隐蔽地传过来。给指挥部提供有利的作战计划。(2)在环境状况监测和预报系统方面,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空气、土壤、气象、洪水等参数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地得到相当准确的数据,为做好环境状况预报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帮助。(3)在医疗护理方向,当用无线传感器做成一个检测人体胃肠道的医疗仪器,该仪器就是一个微小无线传感器节点。当患者吞服这个无线传感器的医疗仪器后,患者肠道内的各种数据就能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到主管医生的电脑上。医生根据患者肠道内的生理数据,能力诊断患者的症状,作出对症下药,提高诊断的效果。(4)在智能家居方面,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环境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在家电安装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用户的手机或internet连网,即使人们不在家也能实时地家中安全状况、家电设备的情况及家庭环境的参数了如指掌,用户可随时调整房间的温度和温度参数,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5)建筑物状态监控现代化的城市中,高楼林立,桥梁较多。为了随时掌握这些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可在这些建筑上安装测量高要及桥梁的各项参数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将测量的各项参数,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给技术管理,再通过分析与计算,判断这些建筑的安全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6)其他用途如危险的工业环境如井矿、核电站等等。

总之,鉴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诸多优势,它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感器网络的早期应用是在国防或军事上,如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战略区域布置了声学监视系统用于检测和跟踪前苏联的潜艇…别。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研究计划,在美国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诞生,这个计划的名称叫分布式传感器网络(DNS),这就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始源。包括了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通信技术的研究、数据处理与算法的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在DNS的研究重点是提供网络操作系统,以便灵活、透明地访问容错DNS需要的分布式资源。麻省理工学院(MIT)在DNS的研究重点是基于已知信息的信号处理技术,以便采用信号提取和匹配技术、通过运用分布式麦克风阵列来跟踪直升机。MTT林肯实验室和马萨诸塞州大学在DNS的研究是开发测试床,用于演示所开发的成果。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普及,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工作也迈进了一大步。基于微型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EMS)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廉价低功耗处理器的微型廉价传感器让人们能够布置无线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WNS应用。美国研究计划署也开发了可直接取得及时信息的网络系统,这就形成了传感器网络信息化系统,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国内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的研究也很快跟进,已经在很多研究所和高校广泛的展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已经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完成了一些终端节点和机站的研发;中科院电子技术研究所和沈阳自动化所也分别从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两种角度入手,它们专注于传感或控制执行部分;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成立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实验室”,联合相关单位专门从事面向传感器网络的分布自治系统关键技术及协调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山东省科学院也看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一极具前景的领域,并且于2004

年10月正式启动了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操作系统的研究;另外中科院软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工作。但从整体来说,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投入的科研力量角度来说,国内的水平相对国外还比较落后;另外从问题的点上研究较多,缺少对整个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少,这和我国无线传感器网络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不相称的。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己经研发出了几款具有和Crossbow公司所大力推广的MICAZ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相兼容的,并且在传输距离、可靠性、功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构建了WSN示范网络GAINS-Global Actable Intelligent Networks,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为国内多个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产品及技术支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课题总体设计方案

(1)无线传感器温度采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本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温度采集系统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节点,无线网络汇聚节点以及温度采集系统的数据管理上位机(PC机),各温度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温度数据通过无线的发送方式,将温度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再将温度数据通过RS232以有线的方式传给上位机进行处理,完成数据的显示、保存与打印。另外,通过上位机发出指令,通知各节点进行温度采集,然后再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上位PC机。

温度采集系统的数据管理

PC机

RS232

无线网络

汇聚节点

温度传感器节点温度传感器节点温度传感器节点

(2)温度传感器节点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1

本方案采用的是以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每个节点都有微处理器、射频收发模块、传感器和电源等组成,汇聚节点可以与PC机链接,各传感器节点有3节5号电池供电。本方案结构图如下所示。

方案1结构图 方案2

本方案采用的是TI 公司生产的cc2430。cc2430是一颗真正的系统芯片 (SOC)CMOS 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提高性能并满足以ZigBee 为基础的

2.4GHz 波段应用对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它结合一个高性能 2.4GHzDSSS(直接序列扩频)射频收发器核心和一颗工业级小巧高效的8051控制器。其中cc2431是由cc2430加上无线电定位引擎组成。cc2430芯片延用了以往cc2420芯片的架构,在单个芯片上整合了ZigBee 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

(3)方案比较

方案1与方案2各有优缺点,相比较而言,方案2的优点比较明显:1)专门的设计,将全部zigbee/802.15.4需要的高频部分电路全部集成到了电路内部,从无线单片机到天线之间,只有3-5个0603的普通零件,系统设计者完成不必需要任何高频方面的经验;2)采用特殊设计,使8051微处理器和高频线路间,实现完美的配合,数字电路对高频通讯的影响减低到最小(因为对于非常微小高频信号而言,8051 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噪声源);3)将高速8051微处理器、128K 闪存、8KSRAM 、多种外围电路、A/D 、RTC 和CC2420无线芯片等全部设计成一只非常小的芯片(48脚7X7平方毫米大小),真正实现了单片机的无线化,微型化,使采用这类单片机的产品可以做成微型遥控器,信用卡一样薄的微型卡片,RFID 长距离卡片,能置入人体的微型传感器等等;4)无线通讯中的需要的大量软件处理,包括纠错、防止空气中包装碰撞、IEEE 802.15.4 标准通讯协议处理、网络路由、多种网络拓扑等等,都可以象“搭积木”一样,轻易放入无线单片机内部存储器中间去,由于CC2430这样的新一代无线单片机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以CC2430-F128为例,如果将IEEE802.15.4的协议软件放进去,大概只需要1/4存储空间,将完整ZIGBEE 无线网络协议栈放入进去,也只需要1/2空间,我们还有足 固定节点 接 口 电 路

M C U 射 频 模 块 天 线 串口线

移动节点 天 线 无线传输 射 频 模 块 M C U 电 源

P

C

够空间存储我们的应用代码;5)功耗非常低,CC2430无线单片机待机是电流消耗仅0.2uA, 在32K晶体时钟下运行,电流消耗小于1uA,使用小型电池寿命可以长达10年;6)价格非常低,CC2430分别包括高速8051内核,ZIGBEE RF 硬件部分,8K SRAM,128K/64K/32K闪存,大量购买的分别是2美元到4美元,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高频部分的硅成本非常低,加上非常大的生产数量,所以RF+MCU的总体价格,可能会低于普通常见8051单片机的价格。

通过上述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选择方案2。

4、设计计划

首先,确定各模块电路所用芯片以及元器件的选型;然后,用Protel99画出个模块的原理图,包括主控制器(含存储器),数据采集电路(以温度为例),通讯电路,电源电路等;最后进行反正和软硬件联合调试。

无线测温系统硬件

无线测温系统硬件 需求规格说明书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电力设备无线测温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开关柜内母排接头测温、站内输电线路和电缆接头测温,将监测点的接头温度实时上报到变电站后台或远程主站系统进行显示、存储和越上下限预报警处理。当现场的接头接头温度越限和温升过快时,系统会立即主动上报紧急告警信息到站内后台或远程主站系统,由软件系统给出报警并同步向相关责任人发送短信,通知运行值班人员处理。 1.2 文档约定 文档编写风格一致,文档交流采用规范管理,有重要提示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要用红色字体标注以方便阅读,起到提示的作用,所有涉及到开发进行中的变更必须通过文件正式通知,并由开发人员评估变更的可行性,项目需求分析结束后及表示项目设计开始,后续将产生费用,将履行合同和相关协议文档的签署,所签署的文档双方同时保留。 第2 页 2. 综合描述 2.1 主要功能 传感器端主要功能罗列: 1、实时采集变电站内各点的温度值; 2、温度值监测准确,不应有误报或拒报数据的现象;

3、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433MHz 无线模块)发送给接收器端; 4、传感器端采取高能锂电池供电,运行稳定可靠; 5、每个传感器具有唯一的ID号,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不受高压电磁场干扰,可以将数据准确的发送出来; 6、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外壳是耐高温缘缘材料,并由绝缘材料密封;(按我公司提供的现有壳体来做) 7、具有软件看门狗技术,不死机,; 8、采用了优化的微功耗工作模式,可以确保设备工作3年以上; 9、无线数据传输200米以上(视距) 接收器端主要功能罗列: 1、RS485数据传输接口,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用于传输接收器 端的数据到PC,同时接收PC 发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附带RS485转433MHZ微波信号、RJ45接口、GPRS信号接口转换器) 2、大液晶显示器,面板上有翻屏按钮和设置按钮,可翻屏查看各 测点温度及电流值以及人工设置485地址等; 3、通过433MHz 无线模块与传感器端设备进行通信,构成星型网络,单个网络容量240 个传感器设备; 4、两路继电器输出,每路提供常开/常闭输出,即可远程控制,也可设置两路超限报警控制两路继电器输出,用于外接报警器或其它设备; 5、一路运行指示灯设备正常工作时周期性闪烁; 6、一路数据收发指示灯,当有数据收发时闪烁; 7、两路继电器状态指示灯,指示继电器当前的状态; 8、设备地址可以远程及本地设置; 9、蜂鸣器报警 10、220V电源供电,带12V电源输出接口 第3 页 3. 接收器外部接口需求 3.1 用户界面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借鉴实操)

无线测温技术方案 (基于EH技术) 1.EH技术说明 1.1. EH技术简介 环境能量采集(EnergyHarvesting)技术具有可循环、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它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和微功耗技术的基础上,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热能、机械能、电磁能采集等诸多方面。能量收集技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交通、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等等。把能量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必将为解决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能量收集(EH)也称为能量积聚,使用环境能量为小型电子和电气器件提供电能。 能量收集系统包含能量收集模块和处理器/发送器模块。能量收集模块从光、振动、热或生物来源中捕获毫瓦级能量。可能的能源还来自手机天线塔等发出的射频。然后,电源经过调节并存储起来。系统随后按照所需的间隔触发,将能量释放给后续负载使用。 1.2.EH技术应用 在变电所、站的运行现场具有丰富的电磁能,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和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高压设备内是一个工频电场和磁场能量非常密集的区域。我们正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收集高压设备中的电磁能,并将其能量转化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需之电源。 将EH技术应用于高压设备一次回路的无线测温,解决了传感器的能量需求问题,使得传感器摆脱了对传统电池的束缚,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单,产品更环保,技术更先进。 2.基于EH技术的富邦电控FTZ600无线测温系统 2.1. 无线测温系统简介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翻译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温度检测与显示的重要性。温度检测与状态显示技术与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市场上的产品层出不穷。温度检测及显示也逐渐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监控。本课题就是一个温度检测及状态显示的监控系统。二、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AT89S52 作为该系统的单片机。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温度显示电路,上下限报警电路等如图1 所示。图中报警电路可以在被测温度不在上下限X围内时,发出报警鸣叫声音。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当DSl8B20 采集到温度信号后,将温度信号送至AT89S52 中处理,同时将温度送到LCD 液晶屏显示,单片机根据初始化设置的温度上下限进行判断处理,即如果温度大于所设的最高温度就启动风扇降温;如果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最低温度就启动报警装置。温度控制器的原理图二三、系统硬件设计1.单 片机AT89S52 的介绍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 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可编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 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AT89S52 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5]。AT89S52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 字节Flash,256 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 向量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 种软

毕业论文——基于NRF24L01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NRF24L01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与实现 教学系:信息工程系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二零一二年六月

附件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附件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注:1. 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完成; 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 3.指导教师意见应从选题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出发,阐述学生利用的知识、原理、建立的模型正确与否、学生的论证充分否、学生能否完成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 (2)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 2系统方案分析与选择论证 (5) 2.1 系统方案设计 (5) 2.1.1 系统设计要求 (5) 2.1.2 主控芯片方案 (5) 2.1.3 无线通信模块方案 (5) 2.1.4 温度传感方案 (5) 2.1.5 显示模块方案 (6) 2.1.6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模块 (6) 2.2 系统方案确定 (6) 3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8) 3.1 单片2.4GHz NRF24L01无线模块 (8) 3.1.1 NRF24L01芯片概述 (8) 3.1.2 引脚功能及描述 (8) 3.1.3 工作模式 (9) 3.1.4 工作原理 (9) 3.1.5 配置字 (10) 3.1.6 NRF24L01模块原理图 (10) 3.2 温度采集端 (11) 3.2.1 采集单元 (11) 3.2.2 控制单元 (15) 3.2.3 显示单元 (19) 3.2.4 传输单元 (19)

开关柜无线测温系统

开关柜无线测温系统 一、概述 电力传输系统中,高压开关柜作为其中的核心枢纽部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确保高压开关柜的正常运行是电网里面的一个相当重要课题。 开关柜内部众多的接触点会由于长期的使用导致高温氧化腐蚀、螺栓松动等原因造成接触电阻的增加,从而引起设备的过热、更甚至出现严重事故,因此实行设备运行的温度在线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二、YC无线测温系统描述 YC无线测温系统专门设计用于高压设备的温度在线检测,采用高性价比的无线传输方式。YC系列的开关柜无线测温装置采用无线电传输温度信号,传感器安装在高压设备的最容易产生高温造成事故的螺栓接触点上,并且与接收装置之间无电气连接。在保证开关柜的原运行环境下,提供一种实时、高效、安全可靠的温度在线检测方法。

特征: ★ 采用超外差射频无线技术,工作在315MHz频段;ZigBee模式,工作在915MHz频段★ 直接序列扩频(DSSS),抗干扰能力更强 ★ 温度传感器一体化结构 ★ 自动传感器识别、无连线、安装简便 ★ 高达65535个无线传感器编址 ★ 极低的传感器耗电,电池寿命:>5年 ★具有低功耗、数据无线传输、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灵活、组网方便等优势。

三、采用上位计算机实现集中温度监测 YC-12无线式温度监测仪,具有一个的RS-485接口,在无中继器的情况下,高达128个监测仪可组成一个测量网络,由上位计算机在线监测个仪器测量的温度。如图: 四、无线温度传感器在室外母线及开关柜测温中的应用

无线温度传感器设计用于室外母线接头和开关接点的温度监测,可用于以下设备的温度测量: ★ 高压开关柜动静触头 ★ 高压电缆接头 ★ 箱式变电站 ★ 高压母线接头 如图:

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一、绪论 1.1 课题来源 温度是一个和人们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物理量,也是一种在生产、科研、生活中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同时它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民的生活与环境温度息息相关,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离不开温度。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在电力、化工、石油、冶金、机械制造、大型仓储室、实验室、农场塑料大棚甚至人们的居室里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的要求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比如,发电厂锅炉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许多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炼油过程中,原油必须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分流才能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没有合适的温度环境,许多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粮仓的储粮就会变质霉烂,酒类的品质就没有保障。可见,研究温度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推广价值。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传输相处理的功能器件,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和计量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工具,其应用已遍及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温度测量系统方面的需求。 本设计要求系统测量的温度的点数为4个,测量精度为0.5℃,测温范围为-20℃~+80℃。采用液晶显示温度值和路数,显示格式为:温度的符号位,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最后一位显示℃。显示数据每一秒刷新一次。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测量技术也成为当今科技的主流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对于本次设计,其目的在于: (1)掌握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性能、使用特点和方法,利用C51对系统进行编程。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开题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开 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XXXXX学院 XXXX学院 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计算机网络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 学生XX 指导教师XX 日期XXXXX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文献[1]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的由来与发展,办公室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工作控制,办公自动化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概述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开发方法,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步骤,介绍三个典型的政府和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案例。 文献[2]从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971852.html,开发环境的构建,到内置对象、服务器控件、数据库操作技术、数据绑定技术、数据控件,再到面向前台外观技术的主题、样式与站点导航,以及用系统分析与设计法开发企业网站的实例,所有知识都结合具体实例以图解的方式进行详细讲解。 文献[3]以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971852.html,网络应用开发典型模块和项目开发为主线,通过典型模块和项目案例,展示了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971852.html,网络开发的各种热门技术与应用。主要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971852.html,开发基础、常用技术与对象,https://www.360docs.net/doc/e210971852.html,典型模块开发与应用,涵盖的内容有用户管理、验证码、新闻浏览与发布、留言本、投票管理、上传下载、电子邮件、聊天、报表打印、pdf文档处理、web图表、在线点播、论坛管理、网页搜索、rss、在线支付、在线客服、在线编辑、天气预报、用wwf制作订单管理、使用wcf构建统计与计算服务、防盗链、silverlight技术的应用与管理、网络相册。 文献[4]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编程技术。每一个知识点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内容包括c语言入门基础、c语言‘程序、常量、变量与标识符、数据类型、运算符及其表达式、输入与输出、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结构语句的转移、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共用体和文件等内容。 文献[5]详细介绍了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开发应该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包括C 语言概述,算法,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常用的数据输入、输出函数,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控制,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位运算,预处理,文件,存储管理,网络套接字编程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 文献[6]以供求信息网、电子商务平台、小区物业内部管理网、图书馆管理系统、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互动媒体学习社区、在线考试网、网上在线论坛、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博客管理系统、播客网、仿百度知道12个实际项目开发程序为案例,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按照项目的开发顺序,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程序开发流程。从开发背景、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建模、网站开发到网站的编译与发布,每一过程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案例涉及行业广泛,实用性非常强。 文献[7]介绍网站设计的一些常用基本概念、网站的最新分类、网站的组成要素、网站相关技术、网站设计流程和网站深化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网站设计的基本语言HTML。通过利用ASP进行动态网页交互,介绍动态数据库在网站中的应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光电子技术系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光电 实习时间:2013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4日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一】项目需求分析 承温度、湿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例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各类工业中广泛需要对温度湿度的检测与控制。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与人体的舒适度和情绪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及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温度是物联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类物联网的监控日益改善,各类器件的温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温度监控与控制,本文设计了物联网家居系统中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度的监控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使其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次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及zibbee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实现温控范围调节及其超温范围报警 【二】实施方案及本人担的工作 1 .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系统设计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实现温度的检测、显示和发送,第二个部分为数据的接收和显示。第一个设计模块中,利用单片机STC89C52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定点检测和处理温度数据,并将当前温度显示在数码管上,接着单片机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并将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一定的转换和处理,然后存放在寄存器中,等待下一步处理,再经过无线发送无线zigbee模块将显示的数据打包发送给第二个模块。第二个设计模块中,同样利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主体,先控制zigbee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第一个模块发送的数据,然后将接收到数据在上位机上显示,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2. 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方面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传感器DS18B20,4位共阳极数码管,还有zigbee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组成,目的在于实现温度的准确检测和无线收发所检测的温度数据。 3.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串口电路和控制主体的STC89C52单片机。 电源电路由一个六脚的按键开关,一个1K的电阻,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和一个显示电路供电状态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开关为了适应各种情况下能够方便供电,开关外接有一个USB接口和一个DC-5V的标准电源接口作为供电设备使用。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个外接电源接口。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

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作者姓名程丰收 学号2011201827 单位理工学院 指导教师黄慧 2015 年 6 月 教务处编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摘要 ................................................. 2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3)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4)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 (5) 1.5 未来前景展望 (6) 2 ZigBee协议简介 (7) 2.1 ZigBee的概述 (8) 2.2 ZigBee的网络基础 (9) 2.2.1 网络节点类型 (10) 2.2.2 网络拓扑形式 (11) 2.3 ZigBee的工作模式 (12) 3 核心板介绍 (13) 3.1 CC2530核心板 (14) 3.2 CC2530引脚描述 (11) 3.3 温度传感器介绍 (16) 3.3.1 DS18B20温度传感器特性 (12) 3.3.2 DS18B20管脚介绍 (18) 4 系统总体设计 (19)

一种多点测温系统的设计

一种多点测温系统的设计 1 温度传感器DS18B20 介绍DALLAS 公司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是一种新的“一线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适用电压宽等特点。一线总线独特而 且经济的特点,使用户可轻松地组建传感器网络,为测量系统的构建引入全新 概念。DS18B20 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在- 10℃~+85℃范围内,精度为±0.5℃;通过编程可实现9~12 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ms 和750ms 内将温度值转化为9 位和12 位的数字量。每个DS18B20 具有唯一的64 位长序列号,存放于DS18B20 内部ROM 只读存储器中。DS18B20 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包括1 个高速暂存RAM 和1 个非易失性的电可擦除E2RAM,后者存放高温度和低温度触发器TH、TL 和结 构寄存器。暂存存储器包含了8 个连续字节,前2 字节为测得的温度信息,第 1 个字节为温度的低8 位,第 2 个字节为温度的高8 位。高8 位中,前4 位表示温度的正(全“0”)与负(全“1”);第 3 个字节和第 4 个字节为TH、TL 的易失性 拷贝;第5 个字节是结构寄存器的易失性拷贝,此三个字节内容在每次上电复 位时被刷新;第6、7、8 个字节用于内部计算;第9 个字节为冗余检验字节。所以,读取温度信息字节中的内容,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对应的温度值。表1 列 出了温度与温度字节间的对应关系。 2 系统硬件结构系统分为现场温度数据采集和上位监控PC 两部分。图1 为系统的结构图。需要指出的是,下位机可以脱离上位PC 机而独立工作。增加 上位机的目的在于能够更方便地远离现场实现监控、管理。现场温度采集部分 采用8051 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在P1.0 口挂接10 个DS18B20 传感器,对10 个点的温度进行检测。非易失性RAM 用作系统温度采集及运行参数等的缓 冲区。上位PC 机通过RS485 通信接口与现场单片微处理器通信,对系统进行

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环境的监测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无线传感网络也在传感器的进步下显得更加实用化。针对分散节点温湿度的检测,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该设计采用C8051F330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以温湿度传感器HU-10S、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串行通信模块为辅助,完成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监测系统;无线;温湿度测量;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计算机、无线通信及微电机等技术的发展和相互融合,产生了无线传感器网络[1]。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传感器网络要实现实用化,还有许多基础性问题和关键部件需要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用化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而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的主要领域有这么几个方向:军事应用、环境应用、医疗应用、建筑及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与反恐。 例如美国Crossbow公司2005年第四季开展了一项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狙击者进行定位的课题。预先在传感器节点上布设听觉感觉器,根据狙击时声响传到不同传感器节点的时间差,对狙击点进行联合定位[2]。这类传感器可以在大型集会前提前布置,不需长时间待机,而目前的技术足以满足传感器在体积方面的需求。在我国,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很多,但主要集中于测量空气温湿度,缺乏对于如土壤温湿度、CO2 浓度的研究,这将是今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方向。 无线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无线传感器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成熟, 将更加趋于实用, 在特殊领域, 它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也必将开辟出不少新颖而有价值的商业应用。 用于检测温湿度的无线系统,具有简便、可靠的特点,具有可扩充性并且成本较低,是本系统的最大的意义。针对不同的地点,可以将其稍作变动,就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在家庭中,还可以用于检测天然气是否有泄漏、是否有人进入家中行窃。又如实验室中,则可以改为检测实验室内的有无烟雾等。温湿度的测量在农业生产的大棚管理,仓库粮食存储管理,生产制造行业,气象观测,恒温恒湿的空调房科研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说温湿度是影响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科研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许多领域例如农业生产等仍采用测温仪器与人工抄录、管理结合的传统方法,这不仅效率低,而且会由于判断失误和管理不力造成很多严重损失。 本系统利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在C8051F330单片机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同时使用nRF24L01

HCWS高压无线测温系统

1. 概述 HCWS无线测温系统是专门设计用于高压带电体的运行温度实时监测,该系统采用前沿的无线组网技术设计,实现了高压带电体温度远距离遥测。本产品密封性能良好,室内外均可安全使用。系统具有低功耗、等电位测量、数据无线传输、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灵活、组网方便等优势。 2. 技术特点 (1) 采用2.4G 频段,工作在2400~2483.5MHz(ISM)频段。 (2) 直接序列扩频(DSSS),抗干扰能力更强。 (3) 温度传感器采用LTCC内置天线,体积最小。 (4) 极低的传感器耗电,电池寿命:> 5 年。 (5) 高达65535 个无线传感器编址。 (6) 自动传感器识别,无连线,安装简便。 (7) 传输距离:传感器与主机之间小于80米。 3. 高压开关柜射频无线测温系统结构 通过连续监测高压开关柜内触点或电缆接头的运行温度, 可确定触点和接头处的过热程度, 当发生超温或温度变化率越限时, 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指示。 HCWS系统采用一台中心监测计算机,通过RS485工业总线,连接HCWS无线温度监测仪,每台HCWS都具有一个RS485接口,在无中继器的情况下,多达128个HCWS无线温度监测仪可组成一个无线遥测网络,每台HCWS无线温度监测仪相当于一个无线接入点,它可接入6‐18只无线温度传感器(户外空旷地域可以接入32到64只),系统的中心计算机在线监测所有HCWS无线温度监测仪所测量的温度。 4. 无线射频温度传感器 4.1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HCWS无线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高压带电物体表面的温度,如高压开关柜内的裸露触点、母线连接处、户外刀闸及变压器等的运行温度。无线温度传感器是由温度传感器、测量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无线调制接口和供电电路组成,如图4‐1 所示,传感器将温度信号通过2.4G无线网络发送到无线温度监测仪。 4.2 无线温度传感器性能指标 (1) 温度测量范围:‐55~+125。 (2) 精度:±0.5℃(‐20~+80℃)。

基于Cortex_M3智能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Cortex-M3智能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钟鼎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BT6为核心处理器的智能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并利用TC35I 模块接入GSM 网络,实现利用手机短信发送温度测量指令,手机短信接收 测量数据,该系统同时具有定时自检和温度报警功能,当处理器定时自检发现DS18B20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启用处理器内部温度传感器并短信报警。经实验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最高可达0.0625度,适合在距离较远,不易布线的环境下使用。 关键词:Cortex-M3;STM32F103RBT6;DS18B20;TC35I ;温度测量中图分类号:TN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1)21-0183-03 Intelligent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Cortex-M3 ZHONG D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A system uses STM32F103RBT6processor which based on Cortex -M3core.By using DS18B20to measurement the temperature and using TC35I module to connect to the GSM network ,It achieves a function that using short message to send commands and receiving the measurement data by short message.The system also has a self -test function ,when the processor found the DS18B20fails ,it will automatically enable intern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send alarm message.It is suitable for long distance condition with a high precision. Key words:Cortex -M3;STM32F103RBT6;DS18B20;TC35I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收稿日期:2011-08-20 稿件编号:201108066 作者简介:钟鼎(1983—),男,湖南长沙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通信与安全。 温度测量[1]在家居生活和工业生产控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扩展,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温度测量系统也相继被提出,随着 ARM 公司最新Cortex 系列内核的推出,基于Cortex-M3内核 的高性价比的处理器受到了客户广泛欢迎,而在我国,GSM 网络超过95%的覆盖率也为无线通信和远程控制创造了良好的媒介,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比如不易布线或者布线距离较长环境下,都会使测量系统的成本升高,而且数据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利用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的GSM 网络,不仅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而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使用便携的手机发送短信控制来实现温度的实时测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系统整体设计 智能温度测量系统主要由温度测量模块、GSM 模块、外 接EEPROM 、主控制器组成。主控制器使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RBT6处理器,主要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行和自检工作。温度测量模块使用DALLAS 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GSM 模块使用西门子工业TC35I 模块,其支持中文短信功能,通过通用串口协议与主控制器通信,接收和发送主控制器的命令,当TC35I 模块接收到短消息命令后把命令发送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分析短信命令,如为温度测量指令则开始测量温度,测量数据通过TC35I 模块发送回去,同时备份测量数据在外接EEPROM 中,整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主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公司新推出的STM32F103RBT6,是基于 ARM 公司最新推出的V7平台的Cortex-M3内核。芯片[2-3]具 有128k FLASH ,20k SRAM ,2个SPI 接口,3个串口,一个 USB ,1个CAN ,51个IO 口。芯片的数据处理能力为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19卷Vol.19第21期No.212011年11月Nov.2011 图1 系统整体结构 Fig.1Overall structure of system -183-

简单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2010 —2011 年度第2学期) 题目: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院系: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2011年5 月22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2设计的作用、目的………………………………………………………………3设计的具体实现…………………………………………………………………. 3.1系统概述……………………………………………………………………. 3.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3电路的安装与调试…………………………………………………………4心得体会及建议………………………………………………………………… 4.1心得体会…………………………………………………………………… 4.2建议…………………………………………………………………………5附录………………………………………………………………………………6参考文献…………………………………………………………………………

基于DS12B20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报告 1设计要求 运用DS12B20温度测量芯片实现一个多点温度测量系统,要求如下: (1).测量点为两点。 (2).测量的温度为-40~+40°C (3).温度测量的精度为±0.5°C (4).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要小于1S。 (5).温度数据的传输方式采用串行数据传送的方式。 2 设计的作用、目的 通过本设计可以进一步了解熟悉单片机的控制原理以及外设与单片机的数据通信方法,尤其是串行通信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外设间的接口问题。 本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增长学生动手实践经验,激起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 3设计的具体实现 3.1系统概述 本系统分为温度采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由DS18B20温度测量芯片构成,它负责测量温度后将温度量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由AT89S52单片机组成,它负责与温度采集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对数据进行操作处理已经对各种外设的响应与控制;控制模块由几个按键组成,实现对测量点的选择以及电路复位的操作;显示模块由一块四位的八段译码显示管和驱动芯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显示测量的温度值。 系统模块组成图:

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课程实训 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7.6.26—2017.7.14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软件工程

目录 第1章绪论 0 1.1系统的开发背景 0 1.2开发工具 0 第2章需求分析 (1) 2.1调研情况 (1) 2.2 模块划分 (1) 2.3 系统原理图 (1) 2.4 系统性能需求 (1) 第3章系统概要设计 (2) 3.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 3.2模块的创建 (2) 第4章硬件设计 (3) 4.1 DHT11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3) 4.2 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3) 4.3 LED数码显示模块设计 (3) 4.4 报警模块设计 (4) 4.5 主程序设计 (4) 4.6 LED显示子程序设计 (4) 第5章系统的测试 (6) 5.1 系统安装接线图 (6) 5.2 调试与结果 (6) 第6章总结 (6) 参考文献 (7) 附录程序 (8)

第1章绪论 1.1系统的开发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居家生活、工农业生产、环保、气象、国防、科研、航天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进行测量及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场所进行换气、降温和去湿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相对较大。随着生产的发展急需一个含有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仪器,由于它拥有对数据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的功能,有着智能作用等优点,一个低成本和具有较高精度的温度湿度检测器将在许多领域代替人工操作,自动不间断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大都是单点测量,而且温湿度信息传递不及时,精度达不到要求,不利于控制者根据温度、湿度变化及时做出决定。为此,本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多点,并实时性高、精度高,通过显示器显示温湿度信息,并能进行温湿度超限报警的测控产品。 本文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与报警系统,运用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检测,该仪器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硬件电路简单、并能很好的进行显示,可测试一定范围室内环境温湿度的特点。省去了人工检测的繁琐、耗时的过程,随时通过检测器的显示器进行读数,既方便,又快捷。 1.2开发工具 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八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LED数码管是现在电子设计中使用相当普遍的一种显示设备,每个数码管由7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一定的排列结构组成,根据七个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连接不同,又分为共阴极数码管和共阳极数码管两种,选择的数码管不同,程序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编程采用Keil C 软件,使用C语音。

红外测温仪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学生姓名学号090201042 所在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 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开题报告内容 选题依据(选题经过,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红外测温仪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医用红外测温仪的特殊要求。1989 年以来,热释电耳道式测温仪才成功的用于体温测量,1991 年以后该产品已遍及欧美市场。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 2003 年,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王树铎教授研制的“非接触、口腔式红外线电子体温仪”才获得专利授权。在此之前,完全不与人体接触、又满足医疗测量精度要求的体温计还没有面世。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非接触、快速有效测温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接触式人体测温仪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用领域的测温需求。红外测温仪具有安全、可靠、非接触、快速、准确、方便、寿命长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疗行业认识和接受。 2003 年我国遭受非典型肺炎传染性疾病(SARS),2009 年全球甲型H1N1 流感的肆虐,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共卫生安全。非接触、高精度医用红外测温仪的研究,对于公共场合、大流量人群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本次设计初步设想是设计一种基于51 单片机的热释电红外测温仪。它以黑体辐射定律作为理论基础,是光学理论和微电子学综合发展的产物。红外信号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在热释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滤波、A/D 转换,再送到单片机中进行数据的处理、补偿,最后送到液晶显示单元显示。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将红外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测温仪器,它通过将被测物表面发射的红外波段辐射能量通过光学系统汇聚到红外探测器件上,使其产生一个电压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模/数转换后送到微控制器中进行温度补偿与数据处理,最后将目标温度值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温度检测与显示的重要性。温度检测与状态显示技术与设备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市场上的产品层出不穷。温度检测及显示也逐渐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监控。本课题就是一个温度检测及状态显示的监控系统。 二、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 AT89C51 作为该系统的单片机。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温度显示电路,上下限报警电路等。报警电路可以在被测温度不在上下限范围内时,发出报警鸣叫声音。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当DSl8B20 采集到温度信号后,将温度信号送至AT89C51 中处理,同时将温度送到LCD 液晶屏显示,单片机根据初始化设置的温度上下限进行判断处理,即如果温度大于所设的最高温度就启动风扇降温;如果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最低温度就启动报警装置。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AT89C51 的介绍 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OM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主要性能参数: ·与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 ·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 ·1000次擦写周期 ·全静态操作:0Hz—24MHz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128×8字节内部RAM ·32个可编程I/O口线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功能特性概述: 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个 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 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引脚功能说明: ·VCC:电源电压·GND:地 ·P0口: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摘要: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PL2303是Prolific公司生产的一种高度集成的RS232-USB接口转换器,可提供一个RS232全双工异步窜行通信装置与USB功能接口便利连接的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大部分组成。下位机实现温度的检测并提供标准RS232通信接口,芯片使用了A 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和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部分使用了通用PC。该系统可应用于仓库测温、楼宇空调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关键字:温度测量;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转换器 Based on SCM mor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DS18B20 is a network of high precision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since it has the unique advantages single bus, users can easily set up sensor network, and can make mor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ircuit become simple and reliable. PL2303 Prolific company is the production of a highly integrated RS232-USB interface converter, can provide a RS232 full-duplex asynchronous channeling line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the USB interface convenient connection function of the solution. The system consists of PC and a machine under two main components. A machine to implement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provide standard RS232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TMEL company used chip AT89S52 SCM and DALLAS company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PC parts used the general PC.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in storag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uild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and production process monitoring, etc。 Key words: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ver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