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开卷考复习资料(绝对详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开卷考复习资料(绝对详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开卷考复习资料(绝对详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0810)1.(绪 P2)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与方向的是【A】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爱国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2.(绪 P2)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C】

A.全部内容 B.所有要求 C.本质体现D.存在基础

3.(绪 P3)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4.(绪 P4)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与根本要求的是【A】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系 D.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5.(绪 P5)人的历史使命由现实的人所处社会的所决定。【A】

A.历史条件与社会实际状况 B.经济地位与自身实际状况

C.政治地位与社会实际状况 D.文化水平与自身实际状况

6.(绪 P5) 规范人们应当如何行为。【A】A.道德 B.法律 C.纪律 D.法规7.(绪 P8)以下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A】A.法律制约、规范人生 B.法律限制、剥夺人的行动自由

C.法律的制定只是为了强制坏人 D.法律规范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8.(绪 P8)以下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C】A.道德规范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B.道德规范规范人们必须如何行为

C.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 D.一夫一妻制只是一种道德规范9.(绪 P8)以下对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

A.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

B.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得以运行的基础

C.遵守道德也就等于遵守法律

D.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只要遵守法律规范就可以了

10.(绪 P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的统一。【A】

A.阶级性与人民性 B.强制性与惩罚性C.教育性与阶级性 D.教育性与强制性11.(1 P12)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是【A】A.理想信念 B.宗教信仰 C.科学思想D.美好爱情

12.(1 P1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称为【C】

A.信仰 B.理念 C.理想 D.信念13.(1 P12)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B】

A.本质体现 B.集中体现 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

14.(1 P12)区别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的是【C】

A.有无崇高的道德修养 B.有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C.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 D.有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15.(1 P13)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B】A.理想 B.信念 C.信仰 D.空想16.(1 P13)理想与空想的不同之处在于【A】A.理想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而空想不能B.空想即使具有超前性,也是实现不了的C.只要信念坚定,空想照样可以实现 D.理想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是空想

17.(1 P13)信念是人的的统一体或“合金”。【B】

A.认识、信仰、意志 B.认识、情感、意志

C.认识、情感、信仰 D.信仰、理念、态度

18.(1 P13)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

A.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

B.信念是深藏于人内心的东西,形成之后便始终不渝

C.信念是在一个人感情上得到强烈支持下形成的,与理智无关

D.信念如果改变,理想便难以实现,但与人格可靠与否无关

19.(1 P14)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C】

A.信念与思想 B.意志与情感 C.信念与理想 D.信念与精神

20.(1 P15)由于成长环境与性格等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之具有【D】A.阶级性 B.实践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21.(1 P15)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理想信念在大小与层次上是不同的,其中【A】

A.高层次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理想信念

B.各种层次的理想信念不能形成有序的系统

C.低层次的理想信念决定着高层次的理想信念

D.各种层次的理想信念不能各安其位22.(1 P16)在建构生活理想、确立生活信念方面,需要做到的是【D】

A.要把具体生活的理想信念与远大事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B.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与道德修养素质结合起来

C.要把个人的理念信念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D.要把富裕的物质生活与高尚的精神生活结合起来

23.(1 P16)以下对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理解正确的是【A】

A.生活理想不仅是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B.生活理想就是梦想着吃饱穿暖

C.生活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就消失了,因为那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D.只要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理想就实现了24.(1 P17)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D】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25.(1 P17)下列选项中,除了理想的一般属性外,社会理想还具有的属性是【D】

A.预见性 B.完美性 C.超前性 D.阶级性

26.(1 P17)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与追求的理想目标是【C】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D.社会政治理想

27.(1 P17)对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D】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28.(1 P18)解决人生目的与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B】

A.努力学习 B.理想信念 C.敢问敢干D.社会关系

29.(1 P18)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是【C】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理想信念D.人生观

30.(1 P20)在现实世界中,在社会中寻找价值是【A】

A.现实性的理想信念 B.科学性的理想信念

C.崇高性的理想信念 D.健全性的理想信念

31.(1 P21)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崇高性的是【D】

A.对金钱的崇拜 B.对权力的崇拜 C.追求个人的解脱 D.追求所有人的解放

32.(1 P21)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B】A.信仰B.科学 C.坚定 D.革命33.(1 P22)现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邪教现象能说明的是【D】

A.有的信仰容易导致信仰者心理异常B.有的信仰会成为某种怪异的东西

C.有的信仰会因把持不住而走火入魔D.信仰自身的状态是不容易把握的

34.(1 P22)以下不属于夏朝创造的中华文明的是【A】

A.统一的文字 B.夏历 C.夏礼 D.禹刑

35.(1 P2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我国萌芽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6.(1 P23)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是【A】

A.1840年的鸦片战争 B.1919年的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

37.(1 P25)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的核心是【B】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共产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38.(1 P25)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会转变为【B】

A.资本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 C.帝国主义 D.垄断主义

39.(1 P26)在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B.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C.劳动分工不会变化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没有任何差别

40.(1 P26)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费资料实行【D】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B.“各尽所能,按生产资料分配”

C.“各尽所能,按生活资料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41.(1 P27)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立社会主义与谐社会

C.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2.(1 P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联系是【A】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B.初级性理想与高级性理想的关系

C.具体性理想与抽象性理想的关系 D.实践性理想与理论性理想的关系

43.(1 P28) 时期是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与突出的时期。【B】

A.少年 B.青年 C.青少年 D.中青年

44.(1 P30)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

A.只要有行动理想就会实现 B.只有通过追求理想的实际行动,理想才能转化为现实

C.只要有了理想与信念,人们肯定会为之而

采取行动 D.树立理想要先从行动开始45.(1 P31)理想的追求与实现是一个【D】A.坚持不懈的过程 B.水到渠成的过程C.勤奋努力的过程 D.艰苦奋斗的过程46.(1 P3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体现在【D】A.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47.(1 P34)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与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里陷入的片面性误区是【C】A.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以理想否定现实 D.以现实否定理想48.(2 P36)“中华民族之魂”指的是【C】A.共产主义 B.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

49.(2 P37)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B】

A.重要内容B.集中表现 C.根本要求D.最低要求

50.(2 P38)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A】

A.政治要求 B.思想要求 C.道德要求D.精神要求

51.(2 P38)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D】A.维护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 D.为人民服务(0810)52.(2 P39)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C】

A.献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

B.献身于树立崇高的理想道德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C.献身于建设与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与社国统一的事业

D.献身于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上

53.(2 P40)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

A.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人就开始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

B.戚继光抗击倭寇,增长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

为众多志士仁人的社会理想

D.自秦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统一、团结54.(2 P42)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 C.国际主义D.科学主义

(0810)55.(2 P4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A.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设与发展公有制经济

C.建设与发展民主法治 D.建设与发展与谐社会

56.(2 P4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对的热爱上。【B】

A.祖国人民 B.社会主义中国 C.中国共产党 D.五十六个民族

57.(2 P47)坚持爱国主义与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A】

A.爱社会主义 B.爱人民群众 C.爱中国共产党 D.爱本职工作

58.(2 P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关键在于【A】

A.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B.我们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我们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D.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59.(2 P48)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C.开辟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形成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D.开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各族人民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60.(2 P50)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C】A.团结统一 B.爱好与平 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

61.(2 P50)主张“全盘西化”实际上是的表现。【C】

A.爱国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族虚无主义 D.资产阶级自由化

62.(2 P51)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D】

A.与平发展 B.竞争合作 C.交流进步D.改革创新

63.(2 P51)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大力弘扬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A.解放思想 B.改革创新 C.自强不息D.出国深造

64.(2 P52)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需要【A】A.懂得些中国历史 B.出国深造,赚外国人的钱

C.否定我们国家的缺点与不足 D.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65.(2 P52)报效祖国的基础是【A】

A.培育爱国情感 B.培育对党的热爱

C.培育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D.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66.(2 P53)我国现阶段总体上说还很落后,从根本上说,是造成的。【A】

A.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实行计划经济

C.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实行市场经济67.(2 P53)有的学生留学海外不愿回国,体现出来的思想是【B】

A.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B.嫌弃祖国落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C.希望多赚外国人的钱来支援国家建设D.在外国比在中国更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68.(3 P59)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并思考【C】

A.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B.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C.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一般状态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69.(3 P59)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B】

A.社会存在 B.社会内容 C.社会过程D.社会关系

(0810)70.(3 P59)人生观的核心是【A】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D.人生发展

71.(3 P60)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B】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与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应有的抽象物

(0810)72.(3 P60)人的本质属性是【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劳动属性D.物质属性

73.(3 P60)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与意义的根本看法与态度是【A】

A.人生观 B.世界观 C.价值观 D.自然观

74.(3 P60)以下对人生观理解正确的是【B】A.人生观是人们在意识中形成的 B.人生观制约着人生的方向与道路

C.“我拿青春赌明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D.人生观对实现人生目的是可有可无的75.(3 P60)人生态度主要表明【C】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76.(3 P61)人生目的主要回答【A】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本源是什么 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 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77.(3 P61)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C】

A.实践性 B.理论性 C.目的性D.功利性

78.(3 P61)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A】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79.(3 P61)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A】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D.人生理想

80.(3 P63)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B.为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而奋斗的人生目的

C.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奋斗的人生目的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81.(3 P6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B】A.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B.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82.(3 P64)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实现【B】

A.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B.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C.个人与家庭的有机统一 D.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83.(3 P64)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是培养与树立【A】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84.(3 P64)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C】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85.(3 P6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基本意图,称为【B】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观 D.人生实践活动

86.(3 P65)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鲜明地表现在【D】

A.一个人对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B.能够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

C.不怕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D.正确对待不同人生境遇的考验之中

87.(3 P65)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的表现【B】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D.人生信念

88.(3 P66)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必须选择与确立一定的【B】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目标 C.人生态度 D.人生观

89.(3 P66)决定人们在实现人生目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各种暂时的困难与挫折的

因素是【C】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D.人生道路

90.(3 P67)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称为【A】

A.境遇 B.境况 C.阶层 D.际遇91.(3 P69)人的价值中最核心的问题是【C】A.社会价值 B.人生意义 C.人生价值D.人生目的

92.(3 P6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的问题。【A】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D.人生态度

93.(3 P69)价值可分为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是【B】

A.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B.人对自己或他人需要的满足

C.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D.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与地位

94.(3 P69)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D】A.只是主体 B.只是客体 C.有时是主体,有时是客体 D.既是主体,又是客体95.(3 P70)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是【B】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B.个体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与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与满足96.(3 P71)一个人想取得专科或本科的文凭,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自学考试,最后如愿以偿,这就叫实现了【A】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人生目的D.人生理想

97.(3 P7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D】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与改造 B.人对社会与他人所作的贡献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98.(3 P71)一般来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C】

A.社会地位就越高 B.个人价值就越高C.社会价值就越高 D.自我完善就越高99.(3 P71)一个人从社会获得尊重与满足,进而

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建立在【D】

A.他自己的人生目的之上 B.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上

C.他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之上 D.他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之上

100.(3 P74)下列关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D】

A.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101.(3 P74)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A】A.贡献 B.成功 C.劳动 D.创造102.(3 P75)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D】A.正确的人生态度

B.较高的自我主体素质与能力

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03.(3 P76)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B】

A.理想信念 B.社会实践 C.埋头苦干D.努力学习

104.(3 P76)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C】A.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与能力

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05.(3 P77)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A】

A.利用与改造自然 B.改造与保护自然C.开发与征服自然 D.人与自然与谐相处106.(3 P77)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纽带是【C】A.人的大脑 B.生产力 C.生产劳动D.物质资料

107.(3 P77)下列关于人的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C】

A.人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极大地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C.自然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关系是

自然关系的延伸

D.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08.(3 P79)增进身体健康的基本途径是【A】A.体育锻炼 B.合理膳食 C.心理咨询D.保护环境

109.(3 P80) 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A】

A.平等待人、互相尊重 B.实事求是、恪守信用

C.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D.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10.(3 P81)“言必信,行必果”说的是,在交往中,我们要讲究原则。【B】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111.(3 P8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C】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112.(3 P82)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形式是【B】A.聆听B.沟通 C.感情 D.姿态113.(4 P86)“道德的来源是由于人的‘本性’所在”,这属于( )的观点【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主观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14.(4 P88)下列选项中,科学地揭示了道德起源的是【D】

A.道德起源于人性的情感 B.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与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15.(4 P89)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B】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B.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116.(4 P91)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被称为道德的【C】A.激励功能 B.导向功能 C.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

117.(4 P91)道德调节的目标是【A】

A.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实然”向“应然”

转化

B.使人们的行为逐步从“应然”向“实然”转化

C.实现人的理性

D.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0810)118.(4 P9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A】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B.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C.乐群贵知,强调人际与谐 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119.(4 P10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D】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D.乐群贵与,强调人际与谐

120.(4 P10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C】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先人后己

121.(4 P10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C】A.追求正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诚实守信

(0810)122.(4 P10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0901

A.追求真理 B.集体主义 C.与人为善D.为人民服务

123.(5 P120)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B】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124.(5 P120)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 D.团结友善的要求125.(5 P120)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C】A.团结友善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126.(5 P120)公民之间应该与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A.团结友善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127.(5 P121)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D】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128.(5 P122)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D】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D.公共生活

129.(5 P123)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B】

A.公共生活 B.公共秩序 C.公共场所D.公共领域

130.(5 P12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A】

A.公共秩序 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

131.(5 P12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等。社会公德调整与规范的是【B】A.社会经济生活领域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C.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D.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132.(5 P12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与谐相处。这是社会公德中【C】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133.(5 P125)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与帮助、见义勇为。这是社会公德中【B】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34.(5 P126)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爱惜与保护全民与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A】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35.(5 P126)人们应该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这是社会公德中【D】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36.(5 P12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法

律、法规、纪律。这是社会公德中【A】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C.文明礼貌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137.(5 P128)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A】

A.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138.(5 P129)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B】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道德风尚 C.对外开放程度 D.传统文化积淀

139.(5 P129)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B】

A.掌握丰富的知识 B.自觉遵守社会公德C.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 D.事事为他人着想140.(5 P131)职业的基础是【D】

A.需求 B.爱好 C.利益 D.劳动141.(5 P13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是【B】A.立足兴趣,成就事业B.立足职业,成就事业 C.从事脑力劳动 D.从事体力劳动142.(5 P135)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与。【A】A.诚实守信 B.尊老爱幼 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

143.(5 P135)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C】

A.尊老爱幼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D.文明礼貌

144.(5 P135)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不怠工是【A】

A.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145.(5 P135)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

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A】0901类似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C.服务群众的要求 D.诚实守信的要求146.(5 P136)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这是【B】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0901选择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147.(5 P138)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A.职业活动 B.业余活动 C.社会交际D.学习知识

148.(5 P142)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C】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149.(5 P142)单相思、一厢情愿不是爱情,这是因为爱情具有【A】

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150.(5 P143)“婚外情”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具有【B】

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

151.(5 P144)“强权统治绝不会成就爱”这是因为恋爱中要【B】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D.含蓄谦恭

152.(5 P148)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与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C】

A.家庭义务 B.伦理美德 C.家庭美德D.家庭道德

153.(5 P150)“远亲不如近邻”一说,体现了家庭美德内容中的【D】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D.邻里团结

154.(5 P15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A】

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 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

155.(5 P154)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是【B】

A.个人素质 B.个人品德 C.个人习惯D.个人性情

156.(5 P154)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与特征称为【C】

A.道德认识 B.道德品质 C.个人品德D.道德情感

157.(5 P155)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体现了的个人品德。【C】

A.忠诚守信 B.友爱善良 C.敬业好学D.勤劳节俭

158.(5 P155)“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体现了的个人品德。【B】

A.忠诚守信 B.友爱善良 C.敬业好学D.勤劳节俭

159.(5 P156)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D】A.性格 B.能力 C.文化程度D.社会实践

160.(5 P157)一个人的社会存在是通过他的( )来决定他的社会意识的。【B】

A.学识 B.社会实践 C.修养 D.品性

161.(5 P157)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C】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习惯

162.(5 P158)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与毅力是【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

163.(5 P158)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一旦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则称为【A】A.道德信念 B.道德理论 C.道德品质D.道德认知

164.(5 P159)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A】

A.道德品质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

(0810)165.(5 P160)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A】

A.道德修养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D.道德认知

166.(5 P16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是【C】A.坐而论道 B.闭门造车 C.勤于实践D.合理宣泄

167.(5 P161)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这句话体现了哪种道德修养途径?【C】A.学思明理 B.择善而从 C.学习榜样D.学习书本

168.(5 P1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哪种道德修养的途径【B】

A.学思明理 B.择善而从 C.学习榜样D.学习书本

169.(5 P162)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这种修养方法是【B】

A.学思明理 B.积善成德 C.闭门造车D.坐而论道

170.(5 P162)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这是【A】

A.知行统一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D.慎独自律

171.(5 P163)即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言行一致,这叫【D】

A.省察 B.锤炼 C.谨慎 D.慎独172.(6 P16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党的领导

173.(6 P167)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本质在宪法上的重要体现的原则是【D】

A.罪刑相适应原则 B.民主法治原则

C.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原则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174.(6 P167)下列有关依法治国的标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 B.主要在于法律体系是否完善

C.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 D.主要在于是否切实体现与维护人民的意志与利益175.(6 P167)依法治国首先要确立的理念与原则是【A】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

176.(6 P167)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B】

A.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树立宪法与法律权威 D.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

177.(6 P169)实现法治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78.(6 P170)检验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是【D】

A.能否树立党的权威地位 B.能否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C.能否搞好国家的经济建设 D.能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79.(6 P171)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含义的表述,错误的是【B】

A.法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B.法治与法制外延相同

C.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180.(6 P177)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首要表现是【A】

A.学法 B.守法 C.用法 D.制定法181.(6 P180)证据不能捕风捉影,这是因为证据具有【A】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182.(7 P184)集中反映法的本质与特征的是【C】0901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范 C.法律概念D.法律技术

183.(7 P184)法是( )意志的反映。【C】A.个人 B.所有社会成员 C.统治阶级D.社会组织

184.(7 P185)法的核心特征是【A】

A.法的国家意志性 B.法的国家强制性C.法的物质制约性 D.法的稳定性

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第二章宪法 一、概念与特点: 宪法是根本法—集中表现各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资产阶级民主的集中体现和保障。具有不同于普通法的特点: 1)其内容: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经济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其效力:最高的地位、最高的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设立制宪会议之类的专门机关,我国全国人大常委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经代表机关全体成员2/3通过。而其他法律则由半数通过。 二、分类: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1)表现形式: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如美国的联邦宪法(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英国是独一无二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2)效力和修改程序: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前者,效力高于普通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如美国;后者,效力和程序与普通法相同,如英国。 3)制定主体: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钦定宪法是君主制定的,如1814年法国宪法(路易十八);协定宪法是君主与国民代表协商制定的,如1830年法国宪法;民定宪法是国民或其代表制定的,如1949年法国宪法(议会)。 4)阶级属性: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此外,现代资产阶级学者还有:原始(生成)宪法和派生(合成)宪法、公开宪法和潜在(隐性)宪法、广义宪法和狭义宪法、现实宪法和观念宪法等分类。 三、宪法性法律和宪法的适用: 1)宪法性法律({):由普通立法机制制定的具有宪法规范内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特点:从法的内容上说,涉及国家根本问题;从制定机关和法的形式说,由立法机关制定;从法的效力说,低于宪法,与其他法律相同。如: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1677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选举法》、《国籍法》。 2)宪法惯例:是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涉及有关国家问题、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并为全社会普遍承认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如:英国国王统而不治、下院多数党领袖由英王任命等。 3)宪法的适用({):宪法适用是法的适用的特殊形式。宪法的适用主要通过宪法的解释来实现。 根据宪法解释的主体性质和后果,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称有权解释,一般是特定机关做的解释,在我国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仅宪法)、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国务院及其常设部门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这种解释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当代国家有三种不同的宪法解释机制:立法机关解释(英国、中国—82宪法: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司法机关解释(美国)、专门机构解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我们在大学阶段要良好的发展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我们也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我们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什么样子的人,怎样的生活会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它是一门能够提高我们自身修养的课程,对我们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有重大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我还记得我们刚上这门课程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对这门课程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门考查课而已,我们都只想到这门课程很容易通过,丝毫没有要想学好这门课的冲动。直到后来我们听了一节我们杨老师讲的课之后,对这门本来不是很看重的课有了浓厚的兴趣。在绪论部分,杨老师首先讲述了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我们匆匆踏入大学校门,走在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中,一切都充满着迷茫,不知下一步该走向哪里。正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思修课的内容为我们这些孩子指明了方向,廓清了眼前的迷雾。讲课过程中,杨老师捡取了许多的事例来讲述我们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个具体、生动的事例作为珍珠,串联起来,授予我们每一位学生。这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目标都有了一个良好的认识,以及定义。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与法律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最后一个部分便是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复习资料

1.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的含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原因: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精神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爱国主义的内涵、时代价值?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 內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理解: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5.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 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6.何谓人生观?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答: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7.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系: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8.什么是人生态度?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态 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练习题复习资料

《经济法》练习题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支付结算办法》 2.下列各项中,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 C.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 3.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保管行为 B.房屋 C.专利权 D.空气 4.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B.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无效 C.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无效 D.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5.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非常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无效

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 6.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采取法律或法规规定的特定形式来划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诺成性的法律行为和实践性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7.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 A.甲从乙处买回一件假冒名牌产品 B.甲趁乙急需用钱之时,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从乙处买走一辆汽车 C.9周岁的甲从文具店购买一支2元的笔 D.15周岁的中学生甲花20元钱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可以进行代理的是()。 A.遗嘱 B.婚姻登记 C.收养子女 D.签订买卖合同 9.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账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当付款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10.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情况有( )。 A.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B.超越代理权 C.代理权终止后而为的代理

【自己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 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5、人才素质是什么? ①徳是人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7、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①确立独立自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8、大学生应该塑造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9、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中药手段。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学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11、学习“思修”课的意义:①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 才之路②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 识基础③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018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 ①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全面理解中国梦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要点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味着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 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 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大学生成为做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究奉献,实干进取; 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5.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总之,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定一个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6.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7.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8.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经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基础理论知识一、学习要求 (一)重点掌握的问题 1.法的本质 2.法的特征与效力 3.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4.经济法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二)掌握的问题 1.违法及法律责任 2.经济法的功能 (三)了解的问题 1.法的产生及其发展 2.法的形式(渊源)、分类、法的外部关系问题 3.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练习 (一)选择题 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 D )。 A.经济法 B.民法 C. 刑法 D.宪法 2、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 A )。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 3、法的渊源指的是(B)。 A.作为法律的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C.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制度与法律关系 D.各种法律法规的相互联系性 4、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A B C D E )。 A. 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 内部组织 D.个体工商户、承包户和公民(自然人) E. 国家 5、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B D )。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 D.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E.经济法律程序 6、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 A B C )。 A. 经济管理关系 B.经营协调关系 C.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E.经济竞争关系 7、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B )。 A、各种经济关系 B、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一切经济利益关系 8、根据经济法律关系的结构形态,可将其分为(C ) A、组织法律关系与财产法律关系 B、计划法律关系与金融法律关系 C、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与经济协调法律关系 D、经济监督法律关系与经济合同法律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卷(有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注意: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每道答案前标明试卷纸上的题号。 一、简答题(3题×6分=18分,在以下四题中选做三题) 1、《参考消息》2011年6月10日第14版撰文称,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没有理想主义的时代,但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理想主义思潮在中国重新回来了。请以此观点为基础,简要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我们经常提到“爱国主义”一词,请简要谈谈该词中的“国”有哪两种不同的解释。 3、试简述“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的理念,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什么冲突?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情形及后果。 二、辨析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或是否合理,并给予说明、解释,4题×7分=28分,在以下五题中选做四题) 1、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 2、大学生若不对社会作出贡献便不具有人生价值。 3、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4、“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5、被告人黄杰(15岁)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三、论述题(2题×12=24分,在以下三题中选做两题) 1、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 2、有人主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如何认识这种观念,请阐释。 3、运用你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情境,论述法律与人情的关系。 四、材料题( 1题,共15分) 目前在我国公共生活领域,道路交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据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近两亿辆,拥有驾驶执照者近一点五亿,公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公共问题。 请阅读以下两份表格,回答问题。 表一:《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表二:某市交管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统计数据 有专家指出,在公共道路交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私事,却折射出一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及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法律的基本特征表述错误的是:() A: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系统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 B: 法律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 C: 制定成文法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唯一形式 D: 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及义务,不仅是指公民、社会组织、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职权和职责 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作用,这是指法律的() A: 预测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引作用 3、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 A: 行为、处理和制裁 B: 假定、处理和执行 C: 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 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裁决 4、在我国长期的法律实践中,对法律适用的要求不包括:() A: 正确 B: 及时 C: 合理 D: 民主 5、李大牛及张二虎因走路冲撞发生口角,李冲动之下将张打死。为此,张的家人继承张的财产。公安机关将李逮捕,准备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时,李暴病而亡。公安机关遂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导致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是: A: 法律行为 B: 违法行为 C: 事实构成 D: 自然事件 6、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通过。 A: 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 B: 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C: 及会代表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 D: 及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7、宪法存在的最终价值指向() A: 统治阶级的意志 B: 国家的利益 C: 全社会的利益 D: 公民的基本权利 8、根据宪法修改程序,可以将宪法分为:() A: 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B: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C: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宪法不仅是法,而且是一国的“根本法”、“基本法”和“政治法” B: 列宁曾用“宪法——法律的法律”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C: 宪法序言中规定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纵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通常采取列举式和限制式两种规定方式 10、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不包括() A: 法治原则 B: 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C: 首长负责制原则 D: 精简和效率原则 11、现行宪法规定,享有国务院总理人选提名权的是()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大主席团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2、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 A: 单方性 B: 强制性 C: 无偿性 D: 效率性 1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公开原则 B: 便民原则 C: 参及原则 D: 效率原则 14、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则申请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奉献祖国、奉献人们、尽心尽力、勇于承担,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有为善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人的本质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素质、修养的能力,对保障人们崇尚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 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 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17页 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工业化B.实现共产主义

(完整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 B.信念 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 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D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 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C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 A.自然观 B.历史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 )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 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10.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 方法叫作( A ) A.慎独 B.学思并重 C.积善成德 D.由学而进 l1.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C )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3.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 D )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C ) A.经济生活 B.私人生活 C.公共生活 D.文化生活 1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游览观光、购物、提款时按先后顺 序,不插队等。这是社会公德中( A )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爱护公物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1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 不假公济私等。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爱岗敬业的要求 B.诚实守信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服务群众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P12-35 理想: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具有 4 个特点:①现实性②科学性③崇高性④健全性 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将理想信念大体划分为四个类型: 生活领域、职业领域、道德领域、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①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②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 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P36-58 什么是爱国主义? 答: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4、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维互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华的统一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感想体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这些还有点朦胧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在学习、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去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但是,人的思想总是随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的经历而丰富的,本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思,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追求。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使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以分为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三个部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在适应转变、健康成长部分,是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在树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和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提高修养、完善人格部分,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 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 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的类型:①、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 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 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 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三、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 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④、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位卑未 敢忘忧国。”;“报国之心,死而后已”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整理

《法律基础》 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3.法律的一般含义: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4.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制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只存在习惯) 5.法律的本质: ①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 ②法律体现的知识统治阶级的部分意志; ③法律是有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6.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强制性) ③、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 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8.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①、从体现的意志上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②、从实质内容上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 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a、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理论为指导; b、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 c、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 的质量和水平。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