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思考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思考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思考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思考

谢莉娇徐善衍*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中的概念界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主要展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以及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等内容的博物馆。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馆(科学中心)、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工程技术博物馆等。近10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增量建设和内容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因其涉及学科、行业门类的多样性、管理体制的多头化、运行体制的单一性和展教方式的简单化,使其在运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到诸多制约。对其现状的厘清和思考有利于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履行和发挥科普场馆的科学传播与普及功能。

[关键词]科技类博物馆现状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57(2010)04-0035-06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Xie Lijiao Xu Shanyan

(Center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Museums categorized under the s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embr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science centers),natural history museums,planetaria,industrial(thematic)museum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useums,and some others. Over the past decade,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oth in incremental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 construction. But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sub-categories,multiple-governance system in management,mono-pattern in operation and the simplistic approach of exhibition services,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 and problems for such museums. To Clarify their status quo and ponder over those problems will defenitely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s,as well as the better fulfillment and exertion of their function in populariz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the status quo;problem;ponder

CLC Numbers:G269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3-8357(2010)04-0035-06

科技类博物馆是我国科普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互动性和体验式为特征的动态展教方式,更多地发挥了对公众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科普功能。

1 近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提供了良

收稿日期:2009-04-10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

徐善衍,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教授,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

好的经济基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对科学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并将科普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纳入科普事业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等相关法规、科普政策,为科技场馆持续性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和制度性保障,进而体现出科技成果为民所享、为民所用,推动公众公共权利均等化原则的实现。

1.1 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大、门类众多并形成系统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多相关科技进步和科学普及的法规、政策、纲要、条例,从政策保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减免、条件规范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经济发展良好的省市地区建设科技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数量已经达到721家1,其中对科技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主要集中于1998-2008年的10年间,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2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的相关规划和要求,各地也呈现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的趋势,尤其是全国各地科技馆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1]。

在已有统计的721家科技类博物馆中,自然类博物馆(简称自然馆,包括地学类博物馆、生物类博物馆和标本室、天文馆、自然史博物馆等)287个,占总数的40%;科技馆280个,占总数的39%;行业(专题)博物馆(简称行业馆)154个,占总数的21%,如下图所示。

图1 科技类博物馆数量分布图

进一步研究后详细分类:287个自然馆中有地学类博物馆205个、生物类博物馆54个、天文馆15个以及自然史博物馆13个;154个行业馆中有农业类博物馆22个、工程技术类博物馆81个、医学博物馆29个和其他类型馆(如公共交通、消防等)22个。可以看出,以科技馆为中心和动力牵引,在共同“科学”基因的传导下,科技类博物馆逐步向大科学系统方向发展。

1.2 展示主题基本涵盖所有理工学科,并体现出优势学科在内容设置中的特点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展示主题学科内容丰富,无论是单一学科的专业科技博物馆,还是容纳多学科的综合科技馆,其展示内容广泛涉及理、工、农、医等学科领域。这说明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涉及学科门类齐全,体现出对行业、学科等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广泛展示。

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靳一副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有8个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地位。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4个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称之为“突出优势学科”;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可以称之为“比较优势学科”。1本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承担中国科协《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的调查数

据。此次数据仅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科技类博物馆,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的科技类博物馆。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就科技类博物馆建设提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着增长。《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则在近3年的工作目标中提出,全国科普基础社会的个体布局有所改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关于引发科普基础社会发展规划(2008-2010-2015)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3086号文件,第4页。

就涉及学科而言,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其内容建设方面也显示出对我国优势学科的偏重特点。工程学、生物学、地球科学,都有以单学科为展示主题的行业(专业)科技博物馆存在,且已形成一定规模,如我国现有地学类博物馆205个(包括地质公园在内),占据自然类博物馆总数中的很大比例。此外,在综合科技馆展教内容设计中,对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和化学等优势学科也有规模性的体现。

1.3 展教理念有所转变、展教手段逐步创新,符合时代进步对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要求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向发达国家科技类博物馆学习-复制、吸收-创新的过程,尽管这一过程仍在探索完善之中。科技发展是一种社会过程,势必产生对社会的影响,构成公共领域中的科学,其往往与公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故而科技类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和找寻新的展教理念和展教模式,努力做到在博物馆教育、研究、收藏和展示的功能基础上,又新添交流、服务的功能。

新的展教理念的引入、科普展教形式的灵活多样,使得科技类博物馆水平有所提高、公众认可度提升。如对主题单元的陈列,改变了以往科技博物馆以物为中心的模式,将观众关注的科技内容和本馆自身特色结合起来,或与特殊事件(如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科技进展事件等)的科普结合起来,通过知识链、故事线的方式表现出来,做到科学知识的内涵寓于吸引公众的故事情节之中,进而使公众超越对弥漫在社会中的科学的“世俗不经意”性,对科学和科学传播给予关注和重视。如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印尼海啸过后举办的印度洋海啸主题展览,因其时效性、科学性和形象性获得良好科普展教效果。又如四川省科技馆在汶川地震后,及时组织了两期有关地震原理和防震知识的专题展览和讲座,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科技类博物馆在展教活动中对公众参与性、互动性内容、活动设计的增加,推动了科技类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观众的体验中将科学探索精神潜移默化至公众灵魂之中。故而,博物馆是否重视“参与”也被视为博物馆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

此外,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既为科技类博物馆增添了新的展示内容元素,也为科技类博物馆展教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数字科技馆的应运而生正是体现出科技类博物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科技馆在科普功能实现中的拓展功能。

2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分析

在看到科技类博物馆近来取得的发展成绩的同时,应关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限制性因素和问题,对问题的厘清有利于我们清晰对策思路和把握发展方向。

2.1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数量、质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1.1 在数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已有统计数据,从科技类博物馆的数量与人口总数的比例看,我国大陆地区仅相当于美国的1/4、英国的1/2.4、日本的1/8和我国台湾地区的1/7。就绝对数量来看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科技类博物馆涉及众多行业门类,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建筑标准和内容标准)。以科技馆为例,尽管国家2007年出台了《科技馆建设标准》,但建设标准也只是对科技馆建筑标准的规范,并未能涵盖对科技馆内容建设的标准和原则,造成全国科技馆内容建设中创新不足、雷同有余,使得科技馆在面向社会大众时,缺乏对成年人的吸引力。就建筑规范而言,现有280座科技馆中,符合《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达标和临近达标的科技馆不足40座、标准化程度较低,这是今后科技馆进行新建和改建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科技类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功能,各类科技类博物馆因其自身发展限制,尚不能充分体现出对公众进行非正规教育的科普功能。有些行业博物馆因其体制机制原因,处于行业体制内管理的边缘,其正常运行存在问题,甚至有些博物馆已陷入衰亡,更谈不上考虑其展教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及其对科普公益功能的履行了。

此外,现有科技类博物馆展品缺乏且更新较慢,例如自然类博物馆中的地学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的藏品、展品收集,会受制于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藏品的市场参与行为,使得藏品和展品在数量上购置困难;科技馆或行业专题博物馆的展品则因展品设计人员在展品设计创新上存在困难,无法及时适应时代特征设计出新的展品,所以展品更新较慢。

2.2 科技类博物馆的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还不尽合理

2.2.1 类型结构不尽合理

从科技类博物馆细类分布的比例看,科技类博物馆类型分布的最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是天文馆、自然史博物馆、医药类博物馆偏少:15家天文馆数量仅占总量的2%,其中被认为科普功能全面的仅一家,即北京天文馆;自然史博物馆全国有13家;医学类博物馆29家,占总量的4%。而地学类、科技馆则数量较多,且科技类博物馆呈现出结构不均衡,尚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科技类博物馆类型发展的要求。

2.2.2 地域分布尚不均衡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科技类博物馆分布较少。东部11省拥有全国近一半的科技类博物馆,中部8省占全部的31.7%,西部12省占全部的18.5%。从省际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广东;而经济落后、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科技类博物馆分布较少,但作为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某种程度上,科技类博物馆建设需超越市场化和经济性的考量标准,作为公众实现公共权利均等化的最基础载体,国家要基于高覆盖率原则考虑,努力实现地区分布的均衡化。

2.2.3 学科分布还不平衡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学科领域尽管涵盖了主要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工程和技术科学、农业科学以及医药科学等,但在数量、规模上还不平衡。理学类科技博物馆占专业(行业)科技博物馆的6成以上,其中地球科学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生物学。这一情况与学科研究自身特点相关,生物、地质等需要依赖大量实物标本作为研究基础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自然会有标本积累留存下来,在用于研究的同时可直接用于展示;但诸如物理、化学、数学这类以科学原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则不易积累可供收藏展示的有形物品,其基本原理的展示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和设备,而且一般还需要根据参观展示需求进行独特的设计,与科研本身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

很难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可供科学普及所用的展品。

2.3 科技类博物馆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结构有待改进

2.3.1 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新、改、扩)缺乏总体规划,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各级政府、相关部委、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对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类博物馆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科技类博物馆发展存在着资源分散、协调不足、资源共享率低等问题。如行业博物馆由于历史性原因,挂靠相关部委单位管理,科技馆大多归属各级科协管理,还有一些科技类博物馆分属相关教育科研单位管理,形成了科技类博物馆主体多元化、管理多头化的格局。此外,由于科技类博物馆管理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造成不同科技类博物馆在建设内容上的重复,进而造成展教资源的隔离及协作意愿和能力的减弱。

2.3.2 科技类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经费主要来自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科技类博物馆在运行发展中的开拓创新性不够。但对行业博物馆而言,其主要运行管理经费来自挂靠部委单位,由于体制改革等原因,其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没有专业标准、没有考核指标体系、没有责任考核机制等又导致行业博物馆在运行过程中的懈怠性、滞后性。与国外大力发展行业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生机勃勃的趋势相比,我国大多数行业类博物馆开馆后基本处在“守摊子”的尴尬状态,缺乏活力。此外,行业博物馆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规模有限,未能完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从管理深层挖掘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2002年的《科普法》明确把科普定性为公益事业,要求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履行各自职责。就行业博物馆的发展运行,其主要管理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发展纳入整个部门的科学发展之中,对各自管理的行业博物馆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并且借鉴国际上“科学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行业博物馆的创新发展。

2.3.3 科技类博物馆因其运行费用高,需要更多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公民对科学文化需求的逐年递增,为我国博物馆实行免票免费制度提出理论和现实的要求,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为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博物馆免费开放制度的实施,既是一项惠及老百姓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现有博物馆免费制度中尚未依据博物馆的不同类别进行细类制度和措施的划分。相对于人文艺术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展品损耗大、要求更新周期短、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如按照相关博物馆实行免费(免票)开放制度,会造成其运行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而针对其特征的配套财政补贴制度的缺乏,如原有门票收入在实行免费制度后的财政补贴具体措施、具体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性措施的缺位(包括科技类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等),一方面会造成科技类博物馆的健康运行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对科技类博物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制约,进而影响到展教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2.3.4 科技类博物馆现有人才结构有待科学调整,展教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对科技类博物馆人才培养限制的一个客观因素在于,现有设置博物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较少,培养的相关博物馆人才尚不能满足对其的需求,而一些理工专业毕业生走上科技类博物馆工作岗位后,又因理工专业具有独立性强和交叉性小的特征,使其工作思路和设想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第二,缺乏权威、有效的业务培训和馆际经验交流是展教人员素质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一些科技类博物馆的展教人员学历偏低,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又没有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馆际经验交流,导致其专业素质处于停滞状态,在讲解专业知识时,甚至出现讲解明显错误和讹传,不能发挥对公众宣传科学知识、启发科学思维的作用。第三,展教人员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了解,缺乏“移情”的工作方式。科技全球化时代下,科技发展变化呈现出跳跃式发展,需要我们的科普场馆专业人员一方面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动态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前沿科学知识,进而转化为科学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另一方面,科技类博物馆作为公益科普场所,展教和设计人员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内容还应本着以公众需求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与公众换位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综合素质和工作服务的水平与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科技类博物馆,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

综上所述,科技类博物馆在现有发展运行中仍有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科技类博物馆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任重道远。

3 结语

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可以预见,我国各类博物馆尤其是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将成为满足公民科学文化需求、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科技类博物馆是中国科普基础设施的重要实体资源,属于科普教育的器物层面,但就其所表达的理念、开展的活动、展示的内容和展教的模式而言,却超越了单纯器物层面,实现向科学传播的精神和制度的层面转化。科技类博物馆综合利用多种科学传播普及方式,逐步形成了包括开展科普讲座和科学报告、印制科普宣传资料、举办科技职业培训教育和展览展示在内的体系化科普教育活动架构。以中国科技馆为例,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参加的一些重大科普活动基本是在科技馆,各种科普类报告、讲座已列入科技馆的工作计划,科普知识的印刷品以及音像媒体和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各种展教当中,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科技类博物馆如何担当起现代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体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促进自然、科技、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仔细研究的重要议题。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科技类博物馆的发展规律,在学习国际先进的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吸收再创新,努力形成和完善用于指导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的基础理论,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类博物馆并使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善衍. 关于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 科普研究,2007(4):15.

[2]楼锡祜. 参与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对策[J]. 科协论坛,2003(11):38.

科研立项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当今科技 01可及性 正如国际专家西娜·巴赫拉姆所言,在所有项目的一开始,就应当考虑“包容性”(inclusion)的问题。2017年“博物馆与网络”会议推出一项新举措——包容性设计孵化器,通过把项目发布在这个平台上,就可以获得关于可及性的建议。 02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把用户(观众)置于博物馆工作的中心,这意味着博物馆视角的巨大转变,从机构或博物馆的知识与内容转向观众的需求和期待。如果要根据观众而量身定制博物馆的内容和体验,那么博物馆就需要更多地了解观众,不仅包括观众的统计数据,还有他们的兴趣、动机和行为。 03内容策略 内容是关键,它能够让藏品具有更广泛的可及性,吸引新的观众,提升参观体验和质量。为了吸引用户,博物馆创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渠道,在为这些渠道和平台提供大量内容时,博物馆可以通过完善的内容规划、创建和管理过程为观众提供有意义的、前后一致的、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 04浸入式讲故事的方法 关于浸入式的讲故事,会议创建了一个相关的实践讨论专区。Madpixel公司采用互动式讲故事的体验,同时还配有高清的图像。 05应用程序 博物馆的应用程序还有发展的空间。尽管现在应用程序铺天盖地,而且用户不愿意仅仅为了一次博物馆参观而下载一个应用程序,但是现实表明,如果设计精美、内容可及并提供附加价值,那么观众乐于通过应用程序来欣赏博物馆的内容,并与之进行互动。当然,手机应用程序面临许多挑战,“室内定位”技术还需要改进。 06仍然需要数字化战略 尽管最理想的状态是把数字化战略融入到全球博物馆战略之中,但是现在普遍的共识是在宣传的最初阶段就需要着手项目的数字化部分。博物馆需要数字战略来铺设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从而指导机构的数字化变革。 07数据分析 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正影响着博物馆的一些重要成果(或结果)。它既是文化上的变革,也是技术上的变革,将给文化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方位地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能为博物馆提供一些真知灼见,让博物馆改进服务效果。 0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更有深度的内容和令人难忘的体验。虚拟现实提供了一种新的观众参与方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可用性在不断提升。要让虚拟现实提供有意义的浸入式体验,关键还是在于内容和情境。 09青少年观众

私人博物馆现状及相关政策

博物馆资料整理 根据今日网上搜集的关于私人博物馆的资料,结合文化产业园将建东夷文化博物馆项目规划,特整理本资料。 提纲: 一、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 二、中国私营博物馆运营及现状 三、国家针对私营博物馆的相关政策 四、东夷文化博物馆项目之我见 主要内容: 一、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 1、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 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由全国政协委员陈丽华女士投资两亿元兴建的中国规模最大的紫檀雕刻艺术博物馆,于1999年9月开馆。中国紫檀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23号,京通高速路高碑店北侧,为仿明清建筑,主体建筑面积9569平方米。中国紫檀博物馆陈列展出各类紫檀精品近千件,有陈丽华女士积藏了数十年的明清家具,也有近30年来在陈丽华女士精心指导制作的传统家具精品,这

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故宫原品为蓝本制作而成。馆内除以故宫为范本的主题展览外,还有以国内着名建筑为主要模仿对象的中国古建筑微缩景观,如北京四合院、山西飞云楼、五台山龙泉寺牌坊等。 2、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西安) 金泉钱币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由民营企业(金泉钱币公司)自办的非营利性博物馆,目前在国内有四座.分别建在西安、北京、上海、厦门。北京馆展出上迄新时代的贝币,下至民国时期的纸币总计6000余件;上海馆在展示了历代古币和大量珍稀币外,尚有历代钱范、贵重金属货币和世界现行流通货币等;厦门馆则主要是突出闽南特色的历史货币,如"漳州军饷"、"大清一百"等;西安馆是目前四馆中规模最大、展品最丰的馆,共展出古今中外货币2万余种,并按珍、稀、少、多等标准进行星级评定。金泉钱币博物馆也是第一家成为世界博物馆协会正式会员的中国民间博物馆。 3、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北京)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该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观复博物馆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 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 4、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

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8-12-17T16:05:12.3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徐秀明 [导读] 博物馆主要是用来收藏藏品和研究保护中国历史文物的地方,博物馆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更好的教育人们的思想且起到积极的引导人们工作的作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历史遗址博物馆 16103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不仅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满足了人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们也渐渐的在提升对文化的需求,博物馆是收藏藏品以及展览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场所,新时代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所以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我国博物馆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进行管理工作时所要进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工作;解决措施 博物馆主要是用来收藏藏品和研究保护中国历史文物的地方,博物馆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更好的教育人们的思想且起到积极的引导人们工作的作用,藏品包含着历史文化、教育以及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能更好的辅助国家建设精神文明工作,人们在不断的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水平的同时,社会渐渐开始关注到博物馆的重要性,开放博物馆让人们进行参观是想让人们更加了解与关注中国历史,同时也是增加一个人文化底蕴的一个过程,博物馆也在不断的增加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但是在进行管理博物馆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包括博物馆内的经费不充裕以及缺乏专业人才等,而且博物馆的藏品都是非常珍贵、稀少以及不可复制。所以我们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的真正意义以及作用,一定要不断优化以及完善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准确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博物馆发展的更好。 1了解博物馆的真正意义 博物馆聚集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能够更好的收藏和保护中国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定期举行活动让人们参观,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以及了解人类的文明发展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们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博物馆也不能一尘不变沉浸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现代的博物馆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人们进行文化教育的过程之中,博物馆就可以通过为人们展示文化藏品,让人们体会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进程,进而达到提升人们文化鉴赏水平的目的,而且运用文物来展示真正的历史,人们就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接触真实了解历史,这样所达到的效果是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以及书本上的描述。所以在学校有条件的前提下讲解历史课程时,希望教师能带学生们来到博物馆亲自感受一下历史的气息,因为在博物馆学生们能最直观的感受到中国的文化,这样不仅仅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教师带学生们来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话,也是希望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那种大无畏精神,进而从小就培养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物馆能促进国家进行建设精神文明,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不断的应用着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虽然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一些非常不好的影响,在互联网之中没有有效的管理就会出现暴力、淫秽等不良信息,这会影响到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而且时间长的化严重者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博物馆当中的藏品都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结晶,藏品都包含着历史的光辉,藏品让现代的人能够深刻的感受中华名族的文化,才能提升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在积极促进国家未来和谐的发展。除此之外博物馆在当地还具有旅游价值,当地具有特色的博物馆能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在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2研究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积极的完善博物馆的管理体系能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还能维持在博物馆进行参观人们的秩序。只有制定了博物馆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展开博物馆管理工作,也是更加规范的进行博物馆管理工作。现在有些博物馆已免费开放了,针对这问题我们就需要完善博物馆管理制度。在安全方面需要制定出规范,一是为了保护参观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二是为了保护博物馆内藏品的安全。同时还需强化博物馆内保安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对保安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严格检查所有进出博物馆的人员,并让所有人员进行安检,安检通过才能进入或离开。 免费开放博物馆之后,进博物馆参观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加,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要加强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博物馆要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进而能引导参观人员的思想,提升了素质才会更好的进行博物馆管理工作。博物馆的管理需要运用人性化的模式,要知道细节的重要性,及时的发布博物馆内藏品的信息,与大众之间构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当然多多参考国外一些优秀的经验以及管理模式能让博物馆发展的更好。博物馆要提高对馆内服务设施的要求就是说要增加服务设施的数量。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包括了垃圾桶、卫生间、便利店、医疗站以及路标等。合理的摆放垃圾桶的位置并及时的清理,才能确保博物馆内的干净和卫生。卫生间指示牌要清晰明了便于参观人员进行寻找。建设便利店是为了帮助感到困倦或者是饥饿的参观人员,而医疗站的作用是为了能及时帮助突发疾病的人,这样人性化的设置能让参观人员更专注于了解藏品的历史和藏品的价值。 当今社会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已深入各行各业的管理之中,当然博物馆也能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从而能提升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有效的管理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可以建设属于自身特色的网站,把博物馆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让所有人能第一时间知道,把博物馆的藏品公布在网站上也是希望能让更多参观人员全面的了解藏品历史以及价值。博物馆运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展品也助于博物馆工作人员掌握博物馆工作,有序安排参观人员进行参观,缓解参观人员众多的状况。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博物馆管理工作已不仅仅需要进行博物馆内的管理内容,还要注重起博物馆文化和藏品文化的宣传工作,这样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弘扬民族文化,并积极的促进社会建设好精神文明。完成博物馆的文化宣传管理工作就是说把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为了实现城市区域特色。 3结束语 今天我国文化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让博物馆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博物馆内的藏品知晓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一直的进步,博物馆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博物馆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文物保护工作,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增加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也是在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能够不断的建设国家精神文明。但是因为中国目前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人们就开始追求一些高新技术产品,这就导致了博物馆的发展面临到一些挑战。所以博物馆要及时的抓住机遇,完善博物

关于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建议

关于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建议 民办博物馆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民众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据国家文物局在《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公布的数字,截至2011年底,全国经文物、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已有456家,占我国博物馆总数3415家的13.35%。根据规划,到2020年时,全国民办博物馆的数量,将要达到1100多家,占总数的20%。安徽省作为文物大省,民办博物馆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经政府批准的民办博物馆已达32家,位居全国第五位。 自2010年初国家文物局、民政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上海、北京、西安、成都、宁波拿出巨资用于扶持,如无偿划拨土地、建馆补贴、展览经费、库房技保项目基金等,以各种形式落实政策。我省芜湖市和池州市及时充分利用政策分别对徽商博物馆和秀山门博物馆率实行了无偿划拨土地用于专项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但总体而言,我省大多民办博物馆处于举步维艰,勉强生存的状况,其根源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由于对民办博物馆定位不清,使其在征集藏品、藏品流通、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影响,民办博物馆普遍存在库房设施设备简陋,技术手段落后,

重点文物无特殊保护措施,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二是土地障碍。我省现主要民办博物馆大多为租用,土地性质得不到确权。博物馆是传承百世的社会文化殿堂,规划建设无保障,投资风险大。三是银行贷款障碍。民办博物馆最大的资产和价值就是馆内藏品,以及藏品文物的质量和数量。但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属藏品类和文物类物件却不能抵押或者资产评估,不能办理银行贷款,使民办博物馆的再发展明显受阻。四是待遇不平等。不能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待遇,予以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城建税等。 政府重视支持是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根本。鉴此,提出如下建议: 1、充分认识民办博物馆的公益性质。根据《非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民营博物馆一旦建立,原来属于私人的财产就已经变成了博物馆的法人财产了:也就是说原来属于“私人收藏”的文物,因为博物馆的开办就已经变成为“公共收藏”的文物了。其次,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原本属于他自己的文物,一旦备案到文物局,他便同时失去了通过转让处置的权利了,再次,根据免费开放的现实,他也因此失去了收益权。为此,改变对民办博物馆的歧视,使同样肩负社会文化公益使命的民办博物馆享有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权益。 2、落实土地政策。政府应尽快依据《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落实划拨土地,让投资者合情合理合法、

谈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

谈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

————————————————————————————————作者:————————————————————————————————日期:

谈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旅游管理 谈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博物馆成为了文化独特概括集中并展现的一种旅游资源,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青睐。但博物馆旅游产品单一的现状和开发经营的有限性却制约着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博物馆现代的内涵的界定,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博物馆中旅游产品纪念品等的开发与经营模式以及、博物馆旅游开发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博物馆旅游的开发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周志宇 自从我国旅游业产生以来,博物馆就成了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博物馆就已经部分或全部地对外开放。在20世纪80年代,因国家重视文化事业,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在当时经历过大幅度的增长过称,在博物馆旅游开发建设中,其在这一时期的旅游景点项目占有较大的比例,旅游纪念品等项目刚刚具有雏形。 一、博物馆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国家建设需要,国家文物局公布“博物馆又是宣传教育历史文化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其当之无愧地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博物馆传统定义是文化事业机构,具有收藏文物、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三大功能的机构。”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日益兴起,博物馆逐渐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食粮的需要,“其自身顺应形势孕育了旅游功能,这一功能也被人们称为娱乐功能、休闲功能等。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而且国家大力打造免费公益职能,使其一直拥

浅谈少数民族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3888750.html, 浅谈少数民族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王军伟 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1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成为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源泉。文化,不能固步自封,任何一种文化想获得传承和发展,都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交流。而博物馆作为集中反映国家、地区、民族、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风貌的载体,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博物馆作为贴近广大群众的文化窗口,必须在民族性、地方性等方面有更加专业化的提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社会功能 20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进入了一个发展迅猛的时期。博物馆数量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呈递增趋势。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境内现建有4500多家博物馆,平均30万人口一座博物馆。虽然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5万人口一座博物馆的数据还有很大差距,但自2013年以来,我国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已达到6亿以上,呈逐年上涨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少数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少数民族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日趋重视,少数民族博物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收藏地和记录者,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抢救和文物征集等工作,并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借助博物馆这一开放平台向公众展示,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博物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两方面凸显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保护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的浪潮之下,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现代思想意识的影响。在现代文化不断重组、磨合生成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很可能被新的现代文化所侵蚀,逐渐使传统文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个民族,如果遗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离灭亡不远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博物馆,能够有效保护各种文物、史料,并且通过建立本地博物馆,能够唤起当地居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不仅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还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二)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博物馆一般以文物为馆藏主体。文物是文化构造和传承的物质载体,能够直接体现一个民族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对文物的保存分类,不仅对文物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更能够直观、持久地向公众展示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表现其文化的延续性和

基层博物馆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

基层博物馆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18-04-28T14:08:08.74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作者:衣文聪[导读] 我国现在基层博物馆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这完全是由于我国博物馆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导致的 衣文聪 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 261061 摘要:我国现在基层博物馆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这完全是由于我国博物馆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不平衡现象导致的。目前,博物馆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基层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了发展宣传基层博物馆的重要意义,分析现在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基层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本文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建设现状;发展对策前言:在展览、陈列、收藏、文物保护、服务手段、发挥教育功能等方面,基础博物馆都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保护国家珍贵文物的职责就很难落到实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和促进广大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国家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了。这些问题也是现在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努力加强基层博物馆的建设,这是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1]。 一、加大基层博物馆建设的意义 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传播文化、保护文物,基层一般的经济发展相对与大城市是十分落后的,所以基层博物馆一直都无法摆脱投资经费少,基础设施差,无专业人士管理,模式落后的窘境。正因为如此,政府才更加不够重视。受到了种种的问题影响,造成了我们基层博物馆现在生存环境艰辛、无法健康发展的局面。 二、基层博物馆建设的现状 1、馆藏文物资料匮乏 基层博物馆因为体制的影响,并没有很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效益和创新意识,而且基层博物馆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十分的落后,这已经严重后的影响了基层博物馆的发展。由于对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缺乏认识,所以现在还依旧不能正确摆正博物馆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服务社会、展览展示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博物馆工作不能被广大群众和社会认可。 2、场地和设备不完善 资金受限制是基层博物馆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是基层博物馆的保障体系不完善。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基层的财政部门都是按照年,依据编制人数支付博物馆相关的事业经费的,很多基层博物馆也就刚够支付博物馆职工的工资经费,这样一来,其他发展经费就收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业务的发展和博物馆建设的发展。上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基层博物馆最兴起的时候,目前好多的基层博物馆都是建于那个时候。博物馆基础设施、场馆规模、服务设施、展览设施等都是相对非常落后的,现在的基层博物馆几乎都面临扩建与层次提高的情况,所以缺乏资金是基层博物馆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因素。 3、管理体系有些落后 作为一个基层博物馆,首先要强化和行业学会,协会或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要学会利用人才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共享,从而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研究。想要做好这一步,就必须要学会委托培养,强化对自身人才队伍,尽可能快速的提升基层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从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如果基层博物馆可以健康的发展,那在当地文化活动、科学教育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基层博物馆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努力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使博物馆更加贴近广大群众,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提升基层博物馆自身吸引力的同时,发挥基层博物馆应有的公益性社会教育职能。 4、资金缺少和人才流失 现在的基层博物馆人才太少,很多都是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在专业素质较低的情况,特别是在文博专业高学历的毕业生极少、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基层博物馆的良好发展。因为资金短缺,没有办法请到专业人才;而且基层博物馆作为解决相关人员就业的一个途径,也造成了对专业人才引进的影响。现在的基层博物馆大多都是各自为政的,缺乏交流合作。有些馆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因为缺乏展览的场所,发挥不了文物自身的真正作用和价值。而且博物馆之间若是没有交流合作,这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层博物馆建设的发展对策 1、提升基层博物馆建设的管理形式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的人文、自然及社会特征对博物馆进行合理发展规划是加强博物馆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首先要注重提升和强化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只有先推动具有明显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的专题类博物馆发展才能积极的开展关于博物馆资源整合新模式的探索,推动基层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 2、增强基层博物馆建设 首先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先对基层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彻底的普查,然后制定科学有序的基层博物馆设施建设方案,一步一步的进行基层博物馆设施的完善及巩固。加强基层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对博物馆的人才结构、机构设置和相应的管理水平等进行严格的强化。还可以通过建立以基层博物馆为对象的博物馆质量评估体系,让人们通过参与对博物馆进行达标与考核的活动,加强对博物馆工作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博物馆管理工作及社会服务的质量。 3、提升收益 为了能够积极的开发基层物馆的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将基层博物馆从藏品导向转为社会需求导向。只有更加注重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要求,研究透彻游客的心里,才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旅游服务。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旅游市场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不仅可以得到较为丰富的群众反馈信息及需求和建议,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研究和利用,为几层博物馆开展旅游服务创造新局面[2]。 4、打造人才队伍

中国私营博物馆及现状

中国私营博物馆运营及现状 从1997年新中国第一批私立博物馆获批建馆,私立博物馆已经在中国发展12年,仅北京就有近30家私立博物馆,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私立博物馆在夹缝中艰难前行,难成气候。 从1997年开始,全国先后由个人出资建立的私人博物馆有300多家,类别从陶瓷、家具、皮影、门墩,到中医药、空竹、匾额等等。但这些博物馆有个共同的命运,就是刚成立时热热闹闹,一段时间后就面临供血不足的困境。而资金背后,则是身份、政策等一系列的模糊与缺失。 尴尬一:身份模糊。 从诞生到现在,私立博物馆仍没有统一的身份界定。管理部门先后几易其名:“私立”、“私人”、“民办”、“非政府办”、“民间”、“民营”,文化部新出台《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则称之为“非国有”。中国私人投资兴建博物馆主要出于如下几种情况:出于公益考虑,想把自己多年的收藏与更多人共享;出于经济考虑,想达到收藏养收藏的良性循环;企业办馆,希望树立形象等。但由于国家对私立博物馆的身份界定不清楚,形成了一个怪圈,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的私立博物馆干着公立博物馆一样有意义的文保事业,自身要生存还没有经营权。 尴尬二:收不抵支。 除了陈丽华的紫檀博物馆,樊建川的建川博物馆依托馆主背后的企业生存外,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私立博物馆都严重“差钱”。租用场地、购置和制作陈列用具、布置展厅、聘用人员、水电耗费,各种花销让资金并不雄厚的私立博物馆馆主遭受巨大的压力。寥寥的门票收入显然难以维持运营费用,私人馆主们不得不拿自己的其他收入补贴。 尴尬三:馆藏难补。 补充藏品对于资金匮乏的私立博物馆来说,这是一件“明知很难却咬牙也得干”的事情。近年来全社会兴起民间收藏热潮,很多藏品价格一涨再涨,公立博物馆都买不起,私立博物馆就更别惦记了。马未都说:“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先上手了,很多好物件搁现在谁还买得起呀。” 尴尬四:政策缺失。

对当前中小型博物馆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对当前中小型博物馆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秦耀宾 (石家庄市博物馆河北石家庄050011) 博物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有三大社会职能:收藏保管、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阶,博物馆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角色地位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博物馆在传承文化、提高大众艺术审美情趣和服务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毫不夸张的说,博物馆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是一个集艺术、知识、科学、教育、公益娱乐于一体的殿堂。走进这个殿堂,是为了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提升品味。许多发达城市的博物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博物馆软、硬件上进行了积极的改善。尤其是在软件方面,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提高工作队伍的素质、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完善服务理念,提高展览水平,完善服务职能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许多地方的博物馆内部,由于没有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一些业务上不思进取、整天混日子的人可以长期占据工作岗位,而有能力、有水平的人员也缺乏动力,以致大部分地方博物馆死气沉沉,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无意识作为,无动力作为,无方向作为和无条件作为。 无意识作为:一种长期的思想沉淀,认为博物馆就是一个休闲养老的地方,或者是看管文物和举办展览的地方。导致进入博物馆工作成为了中老年人员的首选,包括: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党政机关家属、军烈属等无进取心又想抱金饭碗的一部分人。从而使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思想意识落后,专业知识缺乏,无进取心的通病。由于年龄结构偏大,家庭事务繁多,需要抽出大部分时间来料理家庭事务,从而使得工作成为了家庭事务的附庸。要想料理家庭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工作量,减少博物馆举办活动次数,尽量不作为。思想的局限加上家庭的影响,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安于现状,逃避工作,由不作为到无意识作为。 无动力作为:博物馆的现行机制缺乏作为动力,表现在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和流动机制。博物馆日常经费来自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审批制度和审核制度,使得博物馆的经费都有明确的用途,不存在闲余资金供博物馆自主支配。这样博物馆就无法通过资金奖励制度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无差别,大家都是挣自己的工资,不存在工资以外的分配关系。从而出现有工作没人干,干工作不受益的局面,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不积极,都不作为。再有,博物馆不存在岗位竞争流动机制,各个岗位的分配关系都是单一的工资制,没有岗位分配的差别。只要你是博物馆的员工,你就永远是博物馆的员工,就永远老老实实的挣自己的那份工资,不存在一般员工和中层干部的分配差别,也不存在各个部门因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差别产生的分配差异。所以没有人去争取中层领导职位,也没有人去竞争部门工作岗位,谁在那个岗位上就安于现状,不去发掘哪个岗位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更能为博物馆和自己带来效益。 无能力作为:博物馆工作存在很大的伸缩空间,个人能动性的发挥起决定作用。不发挥个人能动性,博物馆的工作就是看管好文物,举办简单的低质量展览。社会对博物馆的认可就是政府一个可有可无的单位,价值无从谈起。如果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则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各种资源,举办多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举的活动,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改善博物馆畸形的现状。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博物馆在人才储备和人才结构方面很不完善,缺乏具有闯劲和创造力的青年人才。员工年龄的偏高化和能力的一般化,使得工作队伍缺少激情和创新,混日子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 无条件作为:博物馆的现行机制在很多方面不但没有为工作提供条件,恰恰成了一种束缚。由于许多事业单位实行一岗定终身制度,使有无能力,能力高低成为次要因素,只要人在,这个岗位就是你的。这样一些业务上不思进取、整天混日子的人可以长期占据工作岗位。有些有能力想作为的员工,由于受到行政管理和岗位职责的限制,想作为却发现没有作为的空间和条件。放权、简化行政管理流程、改变现存上岗制度成为作为的必需。作为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资金。做事就要花钱,没有资金的支持任何事情都无法开展,而博物馆的现状又恰恰是资金紧张,要想作为就必须考虑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开源节流,让博物馆的部分资源和岗位介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到市场中淘金。节流则主要表现为对博物馆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化应用,尽最大可能实现物尽其能、人尽其才。从而为作为创造必要的条件。 以上是我对当前中小型博物馆现状的一些认识,这些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容易解决的,毕竟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大环境的支持。但也有些问题我们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至少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对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存在改进的可行性。一是内部用人机制。二是部分资源和岗位介入市场开源。 内部用人机制改革:博物馆作为一个事业单位,隶属于行政部门,在用人机制上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自主空间很小,这决定了博物馆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用人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而博物馆现状又迫使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用人机制做出调整。所以,我认为博物馆当前的用人机制改革应当本着:尽可能保持现有人员数量,以降低调整的难度和阻力,通过重新调整现有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状态,来达到激活和改善博物馆人浮于事、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具体做法如下: 1.调整部室设置,明确部室职责 部室职责不明确是我馆现存的一个急需改进的问题,我馆现设文物部、宣教部、美工部、外联部、保卫部等几个主要部室,部室设置基本囊括了博物馆的主要工作,但由于部室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使得各部室不能协调工作,经常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工作的进展和质量。以我馆举办一展览为例:一个完整的展览需要全馆这几个部室的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取得成效。首先是策划设计部门根据馆藏文物情况策划展览,并设计展览方案(包括内容设计方案和形式设计方案),展览方案经馆内会议通过后,正式确定举办展览,同时,策划设计部门就展览方案同展览涉及其他部门交流交换意见,取得一致。文物部门负责提供展览所需文物和文物资料,对文物的使用和文物的安全等相关问题分别同布展部门和保卫部门进行协调和意见交换,至此文物部门工作完成。宣教部门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文物部门对文物使用的要求实施布展,并对展览过程中的讲解工作负责安排,展览结束时再根据要求撤展。保卫部门根据文物及其他方面的安全要求实施安全保卫工作。这样一个展览就分工明确的完成了。期间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展览的顺利进行,由哪个部室自己承担责任。以文字的形式明确各部室的职责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2.实行岗位竞包和岗位互选 岗位竞包和岗位互选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分配差别。职责不明确就无法确定竞包岗位工作成效的有效评估,分配无差别就无法调动岗位竞包者的积极性和真正实现岗位的互选,因为互选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不同优点的人走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用。没有分配差别就不会存在竞争上岗,也不会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显现成果。也许我们的一些"折腾"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我们去做了,只要比原来的情况好一点哪怕仅仅是那么一点点,我们也值的,因为好一点点也是好了,也算我们对得起自己一生占据这个岗位的职责和良心了。 作者简介:秦耀宾,男,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石家庄市博物馆 NO.05,20092009-05 青年科学 -178-

[博物馆,趋势]试论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试论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博物馆作为展示国民发展水平的关键场所,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史的今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未来的博物馆发展将应用更多的高科技、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教学贴近生活的同时,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春”。大型博物馆作为国民素养与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它很好的体现了国内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状况。在未来的博物馆发展中,它必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1.国内博物馆发展现状 博物馆作为某座城市或者国家的文化标志,它具有深远的意蕴。但是,就当前国内博物馆发展状况来看:其前景令人堪忧。一则,国内博物馆也在火热进行着,当地建筑很多;二则,建筑风光后就进入“没落”阶段,这也是当前博物馆必须正视与解决的话题。刚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国内博物馆还处于生活发展的边缘,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到2011年底,国内注册登记的博物馆数量将近3600个,也就是每40万人有一座博物馆。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国内博物馆平均每年接待将近4亿人次的观众,比收费增长了50%-70%左右。 同时,博物馆类型开始多样化,除普通的历史、综合、艺术、自然博物馆,还有生态、数字综合、社区博物馆。在博物馆数量直线上升的同时,其开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当前的博物馆也面临着一项问题:热闹建设,冷清经营。很多业内专家指出:很多博物馆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后期运营和保护。在资金跟不上节拍的同时,还有部分博物馆不能正常开展陈列工作,这就让博物馆成了空置的摆设。除资金运营外,缺乏人才也极大的约束着博物馆发展。 很多专家指出:当前国内博物馆已经进入转型时期,而作为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只追求数量,还必须关注运行和功能发挥。 2.未来博物馆发展面临的课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和环境相融合,将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和世界进行更多的探讨、交流,让国内博物馆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贴近老百姓生活形式与创新过程,积极感受国外博物馆建设教训与经验,让其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特殊风格的博物馆事业。在发展和继承博物馆的同时,它将为我们提供更完善的课堂。 在环境与博物馆融合的基础上,博物馆将成为历史文化、城市建设、自然发展的有效载体。因此,在博物馆发展中,我们必须注重自然环境与博物馆建筑物的融合,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关注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多功能整合的区域,它包含多个设施,以及对展品的研究、观赏、思考;通过注重公共交流,让未来博物馆超越艺术宝库的约束,成为公众学习与交流的区域。对公共沟通的关注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课题,要求注重互动性与参与性,让观众成为展示的重要部分。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博物馆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开始被人们广泛接受。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产业;现状;对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当前,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更加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及艺术品收藏保管和展示的重要场所,为文物及艺术品信息传播和海内外文化交流提供服务。但是,当前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要加强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促进博物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资金缺乏。长期以来,博物馆遵循的是免费开放的原则,因此在资金使用方面一直是靠政府补

贴。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较大的缓解了博物馆运营上的资金短缺问题,但多数博物馆想要进行文化产业发展往往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资金不足,相关的技术和人力资源都难以得到补充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容易导致博物馆对发展文化产业丧失动力和信心。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尚不健全。博物馆文化产业模式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行政管理痕迹过重;二是文化产品的开发脱离市场,还是以纪念品为主,多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缺发创新性。很多文化产品没有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入手,“大路货”和“地摊货”绝不是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更与产业规模化相差甚远;三是组建懂经营、懂研发、懂营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团队颇为困难;四是多数博物馆对市场需求不够敏感,市场营销水平低,缺乏熟练掌握、运用市场化手段的能力。 (三)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商品缺乏自身特色。博物馆文化产品缺乏自身特色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型博物馆中,对于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博物馆要相对好些。目前,大部分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集中地,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但在参观完展览后选购旅游商品时就会发现博物馆所提供的文化商品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山寨货”,没有一点博物馆的自身

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对策

县级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对策 县级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目前政府积极引导文物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城乡基层倾斜,大力提升市、县级博物馆整体质量水平,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的背景下,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县级博物馆的作用日益凸显。苏东海先生曾说:“要树立中国特色的博物馆整体形象,非努力把众多的小馆办好不可。重视中小博物馆发展的数量和质量是发展研究中的战略性课题。”当下,正是县级博物馆广“博”人心、大显身手的时候。 一、县级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县级博物馆是离农村、农民最近的博物馆。县级博物馆除了在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三农科普知识、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还担负着展示地区特色文化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责任。 (一)县级博物馆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窗口 县级博物馆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民风的缩影,是宣传地方文明成就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窗口,其作为城市和县域精神家园的缩影,是地方深层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的表现。博物馆挖掘阐释了文物的价值,丰富了城乡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化了地区人文环境。博物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型城

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县域文化的金色名片、文化象征,博物馆对提升县域经济的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县级博物馆能为县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博物馆是藏品内涵的挖掘者,博物馆人对博物馆藏品文化的深层次研究无形中推动了县域文化的发展。同时,博物馆作为传承县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将本地域特有的文化现象转化为文化资本,激发人们的文化产业意识和建设县域文化的热情”;可以“使人们认识区情,获取开发资源,投资环境,科技水平等方面的经济信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譻?訛县级博物馆向观众展示了本地区文化发展的历程,记载了本地区的文化精粹,传达了强烈的地域气息,游客来这种文化特质集中展现的场所,是经历深刻文化体验的一个过程。县级博物馆能留住地域文化根脉、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源泉,为县域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三)县级博物馆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地方博物馆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它的任务就是通过陈列展览,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譼?訛县级博物馆是面向城乡广大受众的基层社区博物馆,在文化设施缺乏的农村,作为地方博物馆,县级

关于发展民办博物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发展民办博物馆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收藏事业迅速壮大,许多藏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而且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对全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民间收藏资源,大力推进民办博物馆建设,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我们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考察、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了全区民办博物馆资源现状调查。 一、大力推进民办博物馆建设意义深远 民办博物馆是指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等非国有资金出资兴办的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的有力补充,民办博物馆比国有博物馆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是博物馆业发展的趋势所在。目前我国的人均博物馆量为每 60 万人一个,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每 5 万人一座。博物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成为人民群众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大力推进民办博物馆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各种民间收藏资源,发挥民间藏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民间收藏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民间收藏业和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就镇海区来说,镇海口海防 。 征地2.3 万平方米,新建宁波市镇海大明堂艺术馆,但因土地征用和性质问题没有落实,该项目没有完成。2007 年 9 月,他与余姚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将已建成的大隐商贸城改建为古玩市场,由其投资经营。目前正在组建班子,准备投资 9000 万元进行筹建。他提出,如镇海政策优惠,今后仍有意在镇海投资兴建博物馆,但需要30 亩以上土地,性质为国有出让。 2、政府提供场馆,自主管理运作。这一类型没有购地要求,对场馆产权也没有要求,需要政府提供场馆和必要的设施、人员保障,个人或组织拿出藏品展览,并负责博物馆的管理和运作。提出这一建设意向的主要是区收藏协会。该协会有会员近百人,收藏十分广泛,有金石字画、陶瓷、陈设木器、玉器等。协会会员对政府鼓励兴办民办博物馆非常支持,热情很高,并建议将“傅宅”改建成“镇海综合艺术博物馆”,希望由政府统筹规划、装修,配备安保设施及人员,由区收藏协会全面参与管理、布置、展示、交流、交易等,开设书画、古玩、民间工艺品、石雕、红木家具系列展馆,并在宅内开辟小型古玩市场,培育收藏业态。协会要求区政府每年给予管理补贴。 3、个人提供藏品,社会组织建设管理。这一类型主要是个人仅仅提供藏品,其他的场馆、管理等方面均由社会组织负责,政府提供一定资金,对管理单位和藏品提供者进行定额补助。持这一意向的主要是普通的个人收藏爱好者,个人收藏规模不是很大,实力也较弱,但积极支持政府繁荣民办博物馆事业。有此意向的收藏爱好者较多,集中在招宝山街道,并希望利用后大街社区三角地老宅作为世博体验先行示范区,布置为综合博物馆。 4、家庭型展示馆。是指收藏者在自家开辟场馆陈列展示自己的藏品,管理、运作、安保等工作均由自己负责,但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或允许收取门票。初步了解,目前持此意向的有两人:一位是区收藏协会会员乐先生,他有意向在骆驼200 平方米祖宅中开辟“红木石雕馆”。另一位是蛟川街道某企业老总张先生,他收藏有国家级恐龙化石等奇石,已投资 10 多万元,在私宅里建成家庭奇石陈列馆。在广大民间收藏爱好者积极支持民办博物馆事业的同时,我们在走访调研中还发现,少部分民间收藏者对于兴办民办博物馆存在一些思想顾虑,如怕露富、担心文物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担心安全问题等;一些由于实力不足,或担心兴办博物馆后入不敷出、无力经营等;也有对政府的鼓励政策持观望态度,兴办博物馆的信心不足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