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是一个过程

循证医学是一个过程
循证医学是一个过程

循证医学是一个过程——访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李幼平教授

循证医学是医学界近年提及率最高的词之一。从临床、科研、教学到学术交流,从做什么检查、下什么诊断到给什么治疗……一些医师开口闭口都是循证医学。似乎离了循证医学的医学,就不再是合乎时代的医学。更有些人,虽然也将循证医学挂在嘴上,但实际上却觉得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纱,透着些许“阳春白雪”似的高不可攀和神秘,提则提矣,懂却不懂,用更不用。

将循证医学的重要性常挂于口,铭记于心,自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循证医学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那么,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临床实践为什么需要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联系与区别又在哪里?恰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幼平教授来北京讲学,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她,期望从与这位身兼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Cochrane 中心主任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诸多重要职务的循证医学专家的访谈中得到一些答案。

需要,所以产生

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这是李教授在讲学和接受采访过程中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她说,如果要用最短的文字来描述循证医学,那就是——循证医学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从单因性疾病向多因性疾病改变,因此相应的治疗也就变成了综合性治疗。在综合性治疗中,每一种干预措施可能都只产生很小的疗效,因此对其评价就必须要借助特定方法,即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1948年,英国人进行了人类第一项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证实链霉素疗效非常好。如此确切的疗效,再加上如此严格的研究方法,使其结果很快得到公认。从此,RCT被确立为评价临床疗效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尽管使用的都是RCT,不同研究者针对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问题就这样产生了:每项RCT都号称是最高级别的证据,都是权威专家做出来的,那么,面对各不相同的结果,临床医师应该相信谁?

类似的问题越积越多,于是,方法学应运而生。方法学可以保证把应用相同干预措施治疗相同疾病的所有高质量临床研究都集中起来,最终拿出一个结论,从而来解决临床医师无所适从的问题。

循证医学的实施也需要一系列方法学来保驾护航。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质量控制需要方法学,以保证设计出来的试验是科学、真实、符合临床实际。借助方法学,才能把世界上此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临床研究都收集起来,严格评价后进行质量评价,若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量化的结论,若不能做统计学分析,就拿出一个描述性结论。随着时间的过去,不断产生的新证据会对这些结论进行更新和补充,使其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情况。不可否认,当今的临床决策已经越来越依赖这种高级别的证据。

总之,是疾病谱的改变、治疗方式的改变及证据的不断产生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催生了循证医学。回首循证医学走过的路,刚开始时只是个别人的问题,后来变成了前瞻性的探索,然后总结出一些经验,凝练出方法,再上升为学科,而现在正在向学科群发展。

三要素,二核心,四原则

李教授说,在循证医学实践过程中,讲究医师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要“三要素拍板”:①参考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②参照医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在检查病人过程中所得到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因为临床医学是一个高度实践的科学,所以医师的经验和技能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③尊重病人的选择,将病人的意愿提到很高的程度上,例如癌症病人要考虑到其经济情况及个人意愿,年轻病人要考虑到其性生活能力。如果脱离了“三要素拍板”,那就不是循证医学,而是经验医学。

此外,循证医学还有两大核心,一是“证据要分级,推荐有级别”,二是循证医学的证据要不断地“与时俱进(updating)”。把临床研究证据分级别是循证医学所提出的要求,可分为下列5级:大样本多中心RCT或者收集这些RCT所作的系统评价和(或)荟萃分析;单个的大样本RCT;设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无对照组的系列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和病案报告。

为什么要参照当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因为如果一个疾病没有被消灭,那么世界上患这种疾病的人数就是以这个病名为中心,没有半径的圆,即患病人数无限增加。而任何一个临床试验,都是以这个点上的试验去推测整个人群的患病情况,都是“以点推面”。试想一下,如果以点推面,当然希望这个点越大、越

多,而且分布得越均匀,这样才越真实,越有代表性。专家意见之所以被排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最低级别,就是因为专家的局限性。专家意见只局限于一点,无法去与全世界治疗同一个疾病的高级别证据的全部结果相抗衡。

至于如何做好循证医学,李教授总结了“四原则”,即基于问题(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最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十三年三个阶段

李教授介绍说,循证医学在十三年期间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1992年,加拿大人首先提出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cine)这个概念,当时完全是针对“如何评价临床多因性疾病及其综合性治疗的疗效”而提出的。

循证医学在提出之初,非常强调对RCT的系统评价。但10余年后的今天,人们才发现,大样本多中心RCT数量很少,而且有些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做RCT。此外,临床研究中存在着大量设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CCT)。因此,基于这样的现实,循证医学专家们现在正在研究怎样把CCT中的有效成分拿出来的方法学,并给它一个权重。

循证医学原来只着眼于临床治疗,现在已逐渐扩展到诊断、中医药、外科和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

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即1996-1998年间,英国人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方法和证据

进行政府决策,解决公共卫生、公共服务和公共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了循证卫生保健(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的概念,将高级别证据用于社区人群和大众。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李教授根据循证医学的哲学理念,将其外延到各个需要证据决策的领域中,提出广义循证观,定义广义循证观三要素为:①凡事都要循证决策;②要与时俱进,根据新出现的高级别证据不断补充和完善现有评价;③后效评价,止于至善。该概念2003年首次在Cochrane年会上提出,即被全世界循证医学同行认可。因此李教授于2004年提出了循证科学(evidence-based science)的概念,她认为是基于以下内涵:①各行各业、各种层面都在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它的成本效益比;②重视信息的采集、加工、挖掘和

合成;③由第三方进行权威评价。现在,各个行业都重视数据库的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设和第三方的权威评价。

综观十三年来循证医学的这三个发展阶段,其核心问题是循证医学的原理没变,但是针对不同对象,要研

究出适合不同特定条件的方法学。只有方法学跟进了,学科才能发展。

三成“确定”七成“不确定”

循证医学能解决哪些问题呢?李教授介绍说,循证医学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把有关某个问题的所有

临床研究证据全部收集起来,即使无论有证据证明“yes”还是有证据证明“no”都算结论,截至2005年8月,在Cochrane协作网所有2435个系统评价中,也只有30%的证据能确切地说“yes”或“no”,其余70%则都不确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人类征服疾病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即使是一些世界上流行的大病种,采取眼下最流行的治疗方法,也没有证据证明其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以腰背痛为例,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全世界因为腰背

痛而请病假者占所有开病假条者的1/3以上,但是从最便宜的到最昂贵的128种腰背痛治疗手段中,竟然没有一种被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

总而言之,就目前来说,循证医学能提供证据的也仅能解决30%的问题,其余70%的临床问题的解决,还

有赖于未来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观察结果。

出于蓝而胜于蓝

谈到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联系,李教授用七个字来形容——“出于蓝而胜于蓝”。李教授解释说,循证医学的每一条都针对着经验医学解决问题当中的不足,为的就是去完善经验医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循证医

学肯定是优于经验医学的,但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毕竟,经验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循证医学还很

年轻。

至于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的区别,李教授认为至少有以下六点:①证据来源。经验医学的证据来源于教科书和零散的临床研究,而循证医学的证据则完全来源于临床研究,且多为前瞻性研究。②检索方法。经验医学很难做到系统与全面,而循证医学则一定要求系统与全面,并有一套方法和一系列的伺服系统来保证其系统

与全面。③拿到证据后评价。经验医学并没有要求评价证据,而循证医学则要求对证据进行严格评价,而且有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④判效指标。循证医学强调终点指标,即病人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而非中间指标,因而更接近病人的需求。⑤治疗依据。经验医学可以是动物实验或间接依据,而循证医学完全是临床依据。⑥医疗模式。经验医学以疾病和医师为中心,而循证医学以病人为中心。

那么,循证医学是否在各个方面都一定优于经验医学?不一定。循证医学还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正是在这一点上,循证医学做得非常客观。综观循证医学的工作过程:检索了哪些数据库,检索了哪些时间,用了哪些手段,得到了什么结果……在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监督,而经验医学则不具备这些。循证医学所有的方法和证据都是透明、公开、可让人检验的。只有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东西才可以上升为真理,才会成为新的证据。

李教授体会到,循证医学是因为需要而产生、因为使用而发展、因为真实而不完善、因为不完善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的。循证医学不是、也不能否定和取代所有的经验医学,经验医学能解决的问题将不需要循证医学的研究;经验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循证医学若能解决,则必定提供高质量证据予以证实,若解决不了,则还需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研究并行探索。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班级:2010级临床 8班学号:201011059 姓名:郑弘洋 1、什么是循证医学: 即遵循科学证据的科学,它是一种关于临床决策思维及行为的原则和方式,提倡对患者的诊治决策应根据当前可获得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以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意愿。循证临床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是指遵循证据的临床实践,即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原理,根据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进行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强调要使用当前最佳的临床证据,那么,什么证据是高质量的?根据循证医学专家的分级水平,治疗研究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大体分为以下五级: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或Meta一分析);二级—单个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三级—对照试验但未随机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国际上公认RCT的系统评价或RCT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如果当前没有这些高级别的研究证据,可依次使用其他证据,只是其可靠性降低,在以后出现更好的证据时应该及时运用这些证据,这才符合循证医学概念中“依据当前可得到的最佳证据”的理念。 2、循证医学临床实践要求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①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②全面收集有关研究证据;③严格评价研究证据;④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同时要考虑的问题是病人有无不适合使用证据的理由?可行性如何?利大于害吗?不使用有关疗法有什么后果?价格承受能力如何?易使用性如何?病人的价值观及对疗效和副作用有什么看法? .1 循证医学把专家意见放在最低级别,这不等于否认专家意见。过去人们过多迷信个别专家的所谓“经验”而忽略了知识的更新,认为他们的经验是金科玉律。假如这些专家的经验来源于缺乏严谨科学方法保证的临床研究或者来自动物试验、实验室研究以及过时的教科书或者是主观臆断的经验,轻信这类权威专家意见就容易导致临床决策的严重错误。但是,如果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经验就值得推崇,因此循证医学并不排除科学的经验积累。这就是提醒我们在听取专家意见时要注意他们的经验来源。 2 为什么认为Cochrane系统评价属循证医学中最高质量的证据?这是因为它由权威的统计学、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领导方法学研究,有不断更新的统一工作手册,各专业评价组编辑部结合专业实际制定特定的方法学,有完善的系统评价培训体系。有健全的审稿和编辑系统进行质量把关,有发表后评价和反馈机制,要求作者对评论和意见做出及时反应,不断更新,新证据发表后及时再版,有完善的原始研究资料库提供原料,对原始研究质量进行了严格评价,有纳入和排除标准。 3 没有最佳证据存在时怎样做出临床决定?没有证据有效不等于有无效的证据,若当前尚无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证据时,可依次参考级别较低的证据或经验处理病人(如少见病),总之要应用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一旦高级别证据发表,就应及时使用新证据。可能有效但尚无可靠证据时,要考虑副作用和经济承受能力、及病人的选择等问题;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最好是积极开展或参加临床研究去提供证据。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__答案

答案题目 A在人群中确定两个事件 B最理想的研究疾病预后的流行病学设计是( ) D指南的制定应有一个小组来完成, C正确估计样本含量需要参考把握度,一般不能低于( ) > D造成不对称的可能原因有 B在提供预后的证据上,( )结果可能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更能代表各种特征病人的整体预后 C在使用降血压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D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中 A预防医学的基础是指( ) { A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弱点是 C有关临床指南,下列哪些说法不够准确 C由随机误差造成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指( ) B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各类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最低的是( ) C用于评估防治效果的研究属于( ) | A以下哪种证据提供方式属于决策者主动的“拉式”法 A以下哪个替代结局被证明是有效的 A以下关于替代结局的说法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D需治人是防止一种 D样本量是影响研究的费用和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科学地估计适宜的样本含量。正确估计样: B验证临床决策的有效性最可靠的方法是( ) C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B研究证据与临床经验 D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主要是受下列哪项的影响 C研究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是( ) ! A循证医学的早期倡导者,认为 B现阶段《临床证据》主要集中在 D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效果指标的是( ) C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效果指标的是( ) C下列有关医学决策说法错误的是( ) … C下列有关系统综述说法错误的额是 C下列有关病例对照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B下列有关比值比说法错误的是( ) D下列选项中用于描述后指标有 A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常见的描述诊断方法准确性的指标是( ) < D下列选项中属于流行病学 B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临床路径执行计划均应包括的部分( )

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

?循证医学教育? EBM Education 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 陈 进1 李 静13 李幼平2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610041) 【摘要】 目的 对循证医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为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培养创新型高等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方法 引入循证医学中文教材;分层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估教学手段。 结果 已注册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题目36个,已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17篇,已完成并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6篇。先后在《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发表循证医学各类研究文章62篇。循证医学研究生教学反馈结果显示:77.6%和 22.4%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有帮助和有帮助;通过本课程的教学,14.3%的学生完全达到预期目的,80% 学生大部分达到目的;未全部达到目的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紧,18.4%的学生希望调整开课时间。61.2%~80%和16.3%~32.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讲授内容选择好和较好;61.2%~75.5%和12.3%~28.6%的学生认为讲授方式好和较好;44.9%学生希望增加课时,增加讨论,增加实践;10.2%学生认为考试内容偏难。 结论 我校的循证医学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尚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循证医学;教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2;R6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531(2003)0420273204 T eaching Evidence2based Medicine:a N e w Practice in Medical Education CHEN Jin, L I Jing,L i You2ping.Depart ment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West China Hospital,S ichuan U niversity, 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evidence2based medicine(EBM).  Methods 1.Introducing EBM teaching material in Chinese. 2.Offering EBM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 of Sichuan University. 3.Problem2based,self2directed teaching methods. 4.A variety of test method. R esults 36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titles were registered,17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s were published in Cochrane Library,6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were published in Cochrane Library.62EBM research papers were published on Chinese Journal of EBM.Feedback of teaching EBM from postgraduates:77.6%,22. 4%postgraduates consider this EBM course is very helpful and helpful for them res pectively;14.3%,80% postgraduates achieve completely the goal and achieve the goal in greater part by this EBM course res pectively;the reason of not achieving the goal is a lack of time to read and attend the course.61.2%280%and16.3%232.7% postgraduates consider the teaching contents is very good and good respectively;61.2%275.5%and12.3%228. 6%postgraduates consider this teaching model is very good and good respectively;44.9%postgraduates hope to increase hours of EBM course,increase discusses,increase EBMpractice in future;10.2%postgraduates consider the questions of test are hard to solve. Conclusion This EBM course is effective. 【K ey w ord】 Evidence2based medicine;Teaching;Med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03209210 修回日期:2003211205 3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3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在迅猛发展的医学知识与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前,临床医生应迅速适应不断发展的相关医学信息,并在忙碌的工作与有限的资源下,使用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提供最佳的服务。这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并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90年代迅速发展的循证医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因此,被称为循证医学或实证医学,有据医学,求证医学。目前我国大多数文献均用“循证医学”,台湾省学者有多称“实证医学” 对临床医生来说,循证医学就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的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 循证医学的思想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或更早,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有识人士的关注。著名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 1979年在其著作《疗效与效益:医疗保健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讨论医疗保健怎样才能做到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问题,提出各临床专业应对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收集和整理而作出评价,并不断收集新的试验结果以更新这种评价,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可靠依据。这一建议得到了医学界的积极响应,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在80年代就提出“循证医学”这一概念,用以代表他们所发展的临床学习技巧,目的是惯切自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观念,近十年来,循证医学的理念体系已经逐渐形成,并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上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现在采用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教授对循证医学的定义,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制定出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医生开具处方,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或治疗指南,政府机构作出卫生决策等,都应根据现有的,最好的研究结果来进行。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证据,严格评价证据,综合证据,将证据应用与临床实践,可见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临床实践应有科学依据,强调的是按证据办事,而证据就是已有的并被科学证明的研究结果,研究阶段就是求证的过程,而实践则是用证的具体操作。 传统医学实践一个人经验为主,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上级高年医生的指导,教科书和少数医学期刊上的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处理患者。然而仅仅依靠个人的观察所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尽管有上级高年医生的指导亦难免有偏差。更主要的是临床医生在医学院受训练时所获得的知识与有限的临床经验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若不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其知识很快会老化。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篇医学论文发表在多种生物医学杂志上,而且期刊杂志和文献的数量每年又以7%的速度递增。这些浩瀚的信息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医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平均半衰期为7年,医学期刊文献的半衰期为5年。临床医生平均每年需要阅读19篇专业文献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速度。对大多数临床医生来说,在实际工作中,繁忙的临床工作与知识的快速更新形成难解“怪圈”。有调查表明,临床医生每天因疾病诊断或治疗问题需要查询大量相应的信息,平均每半天就有16次。但由于没有时间,教科书已过时或杂乱无章,一时难以找到等原因,不能及时获得可靠的和最新的相关信息。此外,在浩瀚的文献中,有

循证医学问答题

1.循证医学的基础是什么? 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2.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 3.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有: 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 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 4.证据的质量的分级: 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 5.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 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 6.Meta分析的目的是: 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②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③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④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7.Meta分析的指征是: 目前认为Meta分析主要适用于随机化对照试验(RCT)结果的综合,尤其存在以下指征:①需要做出一项紧急决定,而又缺乏时间进行一项新的试验;②目前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③有关药物和其他治疗,特别是副作用评价方法的研究;④研究结果矛盾时。 8.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①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②检索资料;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④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⑤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⑥资料的统计学处理;⑦敏感性分析;⑧形成结果报告。 9.考试要点研究证据的来源: (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着、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着、电子出版物等。例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等。 (2)经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例如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等。 五、论述题 1.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试说明循证医学的局限性。 (1)虽然循证医学将会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如社会、自然或环境问题;

循证医学重点大题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估医学干预措施的金标准 2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进行临床决策。 实施循证实践的步骤:1. 提出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2. 查索现有最好的证据 3. 评估研究方法学方面的质量4. 评估结果的大小与可信度 5. 评估研究结果的外推性 6. 综合证据、资源和价值取向, 做出决策。 治疗效果证据质量的分级:系统综述、随机试验、对照研究、病例系列、个人经验、基础研究。 常见的证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 Reviews、Clinical Evidence、Guidelines Clearing House。 随机对照试验系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里,进行研究或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衡量和评价的试验设计。主要用于临床治疗性和预防性试验研究,探讨或比较某一新药的治疗措施,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为正确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由因到果的研究,可用于病因学研究, 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研究某种疾病长期发生发展变动趋势,为制定新的预防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 前后对照研究(before after study)前后对照研究常应用于治疗性试验,并对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交叉试验(cross over design)交叉试验是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然后互相交换处理措施,再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的设计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奇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是一种回顾性调查研究,是一种从果到因的调查方法,用于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的调查,用于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用于药物副作用研究。 横断面研究又称为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间或时期和特定范围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既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了解疾病的现况和描述疾病的分布;了解影响疾病分布和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衡量人群患病程度和健康水平,及早发现患者;对疾病和人群健康水平变动趋势和致病因素对人群的危害做出评估;评价疾病防治和有害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卫生决策的制定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叙述性研究是研究者将即成的事实的现成临床资料,加以叙述描写,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论文形式包括一般的病例分析,个案报告,杂志中评价、评述,编者的话,专家经验谈等。 缺点是科研论证力弱。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临床决策是临床工作者针对具体病人,遵循国内外最先进的证据,结合卫生经济学观点和病人意愿决定病人治疗和处理的过程。是

循证医学概念

循证医学概念 随着循证医学[循证医疗(保健、诊疗)、求证(证据)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health care,practice)的普及和发展,其正在逐渐和不断地融入整个医学(疗)体系,丰富和完善医学知识、方法、理论和观念,影响、促进和推动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的文献不断增加。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可以检索到数白篇有关中文文献,国内已经出版了至少3本中文的循证医学书籍、创办了2本证医学专业期刊和创建了至少2个中文的循证医学网站;通过Medline可以检索到近万篇有关文献,国外已经出版了数十种英文循证医学书籍(这其中有循证药学),创建了不计其数的网站或网页。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有必要从宏观角度,遵照循证思路,采用系统性综述与叙述性(传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联系国内情况,了解和探索其基本概念或含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中文资料3本循证医学专著中循证医学的定义;用循证医学、循证医疗和循证诊疗,分别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文题(2002-01-21检索)。剔除明显译自外文者。 1. 1. 2英文资料 加拿大Health Network大学、Albtera大学、美国医学图书馆科学院(NYAM L)、英国Sheffield大学和牛津大学的5个知识性循证医学网站中。Evidente based medicine, evidence based health care和evidence based practice的定义(2002-10读阅);3本英文版循证医学专著中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定义。用“evidence based”检索Medline所得文献的题目中,直接描述循证医学属性的标题(2002-10

循证医学复习提纲与练习题

单选题 1.循证实践的第五个步骤是什么?( D) A提出问题 B 寻找证据 C 应用证据 D循证医学自我评价 2.下列选项中不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为( C) A设计 B 测量 C 统计D评价 3.临床科研的基本类型按任务来源可分为 : (D) A. 纵向科研任务 B. 横向科研任务 C. 自由选题项目 D.以上都对 4.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D) A 单个 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 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D ) 5. 下列不属于临床研究中伦理学尊重原则的是(A知 情B 自愿 C 保密D 公正 D) 6. 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一般原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 真实性评价原则 B. 重要性评价原则 C. 适用性评价 D.系统评价原则 7.证据资源的入选标准 ,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D) A.循证方法的严谨性 B. 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 C.易用性与可及 性 D.针对信 8.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型不包括( D) A. 前瞻性队列研究 B. 回顾性队列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单向性队列研究 9.能力评价包括( D) (1)评价提出可回答问题的能力 (2)评价寻找最佳外部证据的能力 (3)评估严格评价证据质量的能力 (4)评价整合外部证据与病人价值的能力 A.( 1)( 2)( 3) B. ( 1)( 3)( 4) C. ( 2)( 3)( 4) D. (1)( 2)( 3)( 4)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预后研究中的评价原则( D) A 真实性 B 重要性C适用性 D 理论性

11.临床问题通常分为四个要素,下列除哪项外:(C) A:P B:I C:D D:O 12.临床实践指南正文包括内容,下列除哪项外:(D) A:领域 B :方法学 C :推荐 D :资源 13.下列那项不是临床科研方法学( DEM)的核心:( D) A 设计 B测量 C评价 D统计 14.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摘要,有固定的字数要求,一般在(C)字左右。 A、200 B 、300 C 、400 D 、 500 15.是指采用特定的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B)。 A、系统分析 B、 荟萃分析 C、综合分析 D、定性分析 16.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 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d)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无对照病例系列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17.循证医学实践核心( B ) A 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 最佳的研究证据 C 必要的医疗环境D患 者的参与和合作 18.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B)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19.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不包括(B)。 A. 尊重 B. 协商 C. 自主 D. 公正 20. 循证医学中诊断性实验常用的指标出下列哪项( D ) A 敏感度 B 特异度 C 患病率 D 死亡率 21.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除下列哪项(D) A 尊重原则 B 自主原则C不伤害原则 D 公平原则 22. 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3 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D)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答案42142

1.(x为错题,共答对85分) 2.所测口腔温度为38.5°c属于C 3.下列试验中除哪一项外阳性提示髋关节脱位A 4.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心电图表现是 A. 5.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D 6.尿毒症时,BUN和血CO2CP结果应为D 7.下列生化检查叙述不正确的是A 8.在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中,隐性黄疸是指C 9.下列为DIC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错误的D 10.正常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为D 11.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B 12.因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咯血最常见于D 13.诊断心房颤动最重要的证据是B 14.在心电图上测得R-R间期为0.80秒,其心率应为D 15.尿比重增高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B 16.正常成人的尿相对密度为A X 17.肝细胞性黄疸患者的尿液是胆红素尿A 18.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证者宜选A 19.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D 20.子宫脱垂与下列哪项损伤无关D 21.新生儿溶血病的早产儿,体重1500g,需采用换血疗法的血清胆红素临界值是C 22.病理性黄染时,哪个部位最明显C X 23.可反映心脏实际大小的心浊音界为A X 24.下列特点和哮鸣音符合的是C 25.牙髓温度测验最常用的温度范围是A 26.糖耐量减低是人体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减低,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糖耐量减低C X 27.在鉴别室上性阵速与室性阵速时,以下哪项对室性阵速的诊断有肯定的意义A 28.下列何者为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显著增高的疾病D 29.作尿液妊娠试验,灵敏度最低,且已被淘汰的方法是B 30.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方法是A 31.8~11个月的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儿最常见的骨骼改变B 32.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以上,最A 33.强烈提示有脑膜炎存在的表现是头痛伴有D 34.全血保存期的标准是根据输注24小时体内红细胞存活率为D 35.以下哪项最有助于房性期前收缩的诊断A 36.肌张力评定的适应证是C 37.下列哪项不是妊娠剧吐终止妊娠的指征D 38.颈6神经根受累时表现为A 39.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是C 40.下列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指征的是C 41.弥漫浸润型胃癌内镜下表现与下列哪种疾病有相似之处B 42.关于输血的适应证,以下正确的是B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_答案

答案题目 A 在人群中确定两个事件 B 最理想的研究疾病预后的流行病学设计是( ) D 指南的制定应有一个小组来完成, C 正确估计样本含量需要参考把握度,一般不能低于( ) D 造成不对称的可能原因有 B 在提供预后的证据上,( )结果可能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更能代表各种特征病人的整体预后 C 在使用降血压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D 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中 A 预防医学的基础是指( ) A 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弱点是 C 有关临床指南,下列哪些说法不够准确 C 由随机误差造成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指( ) B 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各类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最低的是( ) C 用于评估防治效果的研究属于( ) A 以下哪种证据提供方式属于决策者主动的“拉式”法? A 以下哪个替代结局被证明是有效的? A 以下关于替代结局的说法哪个述是正确的? D 需治人是防止一种 D 样本量是影响研究的费用和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科学地估计适宜的样本含量。正确估计样 B 验证临床决策的有效性最可靠的方法是( ) C 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B 研究证据与临床经验 D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主要是受下列哪项的影响? C 研究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是( ) A 循证医学的早期倡导者,认为 B 现阶段《临床证据》主要集中在 D 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效果指标的是( ) C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效果指标的是( ) C 下列有关医学决策说法错误的是( )? C 下列有关系统综述说法错误的额是 C 下列有关病例对照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B 下列有关比值比说法错误的是( ) D 下列选项中用于描述后指标有 A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常见的描述诊断方法准确性的指标是( ) D 下列选项中属于流行病学 B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临床路径执行计划均应包括的部分( ) A 下列选项中可以方便的 A 下列选项属于医学研究中的金标准”的是 D 下列选项属于临床指南的制定方法的是( ) B 下列选项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C 下列说确的是( ) D/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循证医学5题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医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萌发,90年代 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由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于当今现代科学技术,为临床医学实践开辟了新 的发展空间。 ◆被认为临床医学实践开始了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时代的转变. 循证医学是有意识的、明确地、审慎地利用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意见,进行临床决策。 现代的循证医学临床医生的工作特点: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从那些系统、可靠、无偏的研究中获取信息(证据)来提 高临床诊治的水平。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但不是充分的基础条件。 ◆正确评价和利用医学文献所提供的证据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 实际上开展循证医学,依靠最新证据进行临床决策,并不排除利用经验,而是不能完全依赖经验。循证医学时代衡量临床医生专业技能的标准是能否将个人的经验与所获取的最新证据有机地结合起来。 循证医学的拓展及学习的意义: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学模式,但遵循证据进行决策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随着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及实践,也引起了其他学科的关注,纷纷提出了循证医疗卫生决策、循证预防、循证管理等。 我们学习循证医学的目的是①了解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的关系;②利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开展循证决策、循证预防、循证管理等 循证医学的目的: ?(1)弄清疾病的病因和发病的危险因素; ?(2)提高疾病早期的正确诊断率; ?(3)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最真实、可靠、具有临床价值并且实用的治疗措施,指 导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4)应用促进病人预后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5)应用最佳的研究证据用于卫生管理,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循证医学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素质临床医生? ?传统医学模式主要是以医生的医学理论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积累为临床实践基础 的。 ?循证医学除了这些要求以外,还强调掌握临床科学研究方法更重要,强调利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医学证据,利用科学方法正确评价和使用证据。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试题及答案

答案 题目 A在人群中确定两个事件 B最理想的研究疾病预后的流行病学设计是( ) D指南的制定应有一个小组来完成, C正确估计样本含量需要参考把握度,一般不能低于( ) D造成不对称的可能原因有 B在提供预后的证据上,( )结果可能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更能代表各种特C在使用降血压药物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D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中 A预防医学的基础是指( ) A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弱点是 C有关临床指南,下列哪些说法不够准确 C由随机误差造成的不同研究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指( ) B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各类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最低的是( ) C用于评估防治效果的研究属于( ) A以下哪种证据提供方式属于决策者主动的“拉式”法? A以下哪个替代结局被证明是有效的? A以下关于替代结局的说法哪个陈述是正确的? D需治人是防止一种 D 样本量是影响研究的费用和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科学地估计适宜计样本含量需要参考( ) B验证临床决策的有效性最可靠的方法是( )

C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B研究证据与临床经验 D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主要是受下列哪项的影响? C研究副作用的方法主要是( ) A循证医学的早期倡导者,认为 B现阶段《临床证据》主要集中在 D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效果指标的是( ) C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效果指标的是( ) C下列有关医学决策说法错误的是( )? C下列有关系统综述说法错误的额是 C下列有关病例对照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B下列有关比值比说法错误的是( ) D下列选项中用于描述后指标有 A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常见的描述诊断方法准确性的指标是( ) D下列选项中属于流行病学 B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临床路径执行计划均应包括的部分( ) A下列选项中可以方便的 A下列选项属于医学研究中的金标准”的是 D下列选项属于临床指南的制定方法的是( ) B下列选项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循证医学教案

循证医学教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临床领域是以经验医学为主,80年代以后,出现了经验医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医学模式代替的趋势。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以科学证据为依据的医学,即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循证医学在我国也开始起步,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正在我国临床界广泛传播。 一、循证医学思维的特点 1996年,世界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 教授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BM)的基本概念为“谨慎地(conscientious)、明确地(explicit)、明智地(judicious)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就如何对患者进行医疗做出决策[ 1]。”这一定义目前作为循证医学的较公认的定义而被广为引用。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外部临床证据来做出医疗决策,外部临床证据可能会否定以往采用的某些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可能提供一些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替代方法;二是仅仅依靠外部证据而没有临床专业技能和经验,也会给临床实践带来风险,因为即使是最好的证据也不一定适于每一位患者。因而,这一概念的整体含义是:医生在处理病人时,应当将个人临床实践中得来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与来自系统研究的科学证据相结合。 临床证据的涵盖范围很广,从个别病例报道到大规模、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随机对照试验,尤其是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已成为判断一个疗法好坏的“金标准”,但循证医学的证据不是仅仅限于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而是包括所有能够解答临床问题的最好的外部证据。比如,要查找有关诊断检验的准确性的证据,就需找到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ies)的证据,而不是随机对照试验;对于病因学的问题,则要对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评价;对于预后的问题,则要对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评价。甚至有时有些证据是取自基础科学如免疫学的。 另外,还有许多组织和学者也提出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例如,美国循证医学工作组将循证医学定义为: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临床医生清楚地了解支持临床实践的证据并能把握证据的强度[ 2]。这一定义则主要强调证据级别不同,有强弱之分,临床医生需要对证据强度有较好的把握。 根据所采纳的证据水平,循证证据可以分为五级(表1) 表1循证医学证据分级水平及依据①②

循证医学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 单选题 1.循证实践的第五个步骤是什么(D) A 提出问题B寻找证据C应用证据D循证医学自我评价 2.下列选项中不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为(C) A设计B测量 C 统计D评价 3.临床科研的基本类型按任务来源可分为:(D) A.纵向科研任务 B.横向科研任务 C.自由选题项目 D.以上都对 4.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D)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5.下列不属于临床研究中伦理学尊重原则的是( D ) A 知情 B 自愿 C 保密 D 公正 6.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一般原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D) A.真实性评价原则 B.重要性评价原则 C.适用性评价 D.系统评价原则 ' 7.证据资源的入选标准,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D) A.循证方法的严谨性 B.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 C.易用性与可及性 D.针对信 8.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型不包括(D)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单向性队列研究 9.能力评价包括(D) (1)评价提出可回答问题的能力 (2)评价寻找最佳外部证据的能力 (3)评估严格评价证据质量的能力 (4)评价整合外部证据与病人价值的能力 A.(1)(2)(3) B.(1)(3)(4) C.(2)(3)(4) D.(1)(2)(3)(4)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预后研究中的评价原则(D) A真实性B重要性C适用性D理论性 11.临床问题通常分为四个要素,下列除哪项外:(C) A:P B:I C:D D:O ! 12.临床实践指南正文包括内容,下列除哪项外:(D) A:领域 B:方法学 C:推荐 D:资源 13.下列那项不是临床科研方法学(DEM)的核心:(D) A 设计B测量C评价D统计 14.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摘要,有固定的字数要求,一般在(C)字左右。 A、200 B、300 C、400 D、500 / 15.是指采用特定的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B)。 A、系统分析 B、荟萃分析 C、综合分析 D、定性分析 16.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 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d)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无对照病例系列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17.循证医学实践核心( B)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 必要的医疗环境 } 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18.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B)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19.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不包括(B)。 A.尊重 B.协商 C.自主 D.公正 》

循证医学是由经验医学模式发展而成的以遵循证据的全新临床医学模式

循证医学是由经验医学模式发展而成的以遵循证据的全新临床医学模式! 是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和人类为控制逐年增加的多因素疾病的需要而迅速新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其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明智地"谨慎地和清晰地运用最好地证据来给个体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及健康卫生保健! 使病人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治疗效果# 而最佳的证据来源于以生物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基础的"系统的"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即医务工作者是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又是最佳证据的应用者最佳证据不但为临床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为专家制定治疗指南和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掌握循证医学的临床科研手段有助医务工作者能始终站在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最早掌握新知识!知识不断更新!永不落伍!更有助于迅速走向医学成功的殿堂。 汪谦作者单位: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现代消化介入诊疗2007年第12卷增刊Modem Dige蚶on&Interventjon 2007,V01 12,suppl在现代外科学领域中,普通外科学是一门重要 分支学科。在随着生命科学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普通外科学从局限于外伤和手术的范畴之内不断更 新变化,现形成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临床结 合的应用学科。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 的普及和发展,逐渐融人普通

外科学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普通外科学的知识、 方法、技术和理论,从而促进和推动普通外科学的进 步和发展。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分级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 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括由过去的以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为指导模式向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行医模式改变。循证医学是2l 世纪J临床医学的一场革命,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 David sackeu教授于2000年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 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 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 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 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它是以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为基础进行Meta分析来评价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遵循现有 的最好证据。EBM根据临床证据可靠性高低大致可 以分为5级。l级:证据来自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 照试验(mndomized concrolled tesL RcT)的Meta分 析:2级:证据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的RcT;3级: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对照单 组试验,前后队列研究、时序、病例配对研究试验;4

循证医学—医学新理念

综 述循证医学—医学新理念 武警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龙顺波 孙悍军 综述 单希征 审校 (北京100039)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发展进程 自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以来,医学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与传承,医学理所应当地成为经验科学,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便应运而生了。 1 追本溯源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 BM)顾名思义,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时代,是唯结果论兴盛时的产物。唯结果论主张某一行为的正确与否应该用其结果来衡量。在医学活动中,要求注重临床实际效果,强调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有效的治疗手段才是正确的,即有确凿证据证实有效的医疗手段才是好的、可取的。拿破仑本人就是唯结果论的拥护者,他对病人推行医院式管理,由此产生了医院。正是由于医院的产生,所有病人能够一起接受治疗,临床实验研究得以开展,从而形成有说服力的证据。在临床证据面前,拿破仑又可以不惜武力手段强制实行某种治疗手段。例如,在发现了阿尔卑斯山区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高发病率与地理环境有关后,拿破仑派遣军队强制当地居民进行移民,结果使得此类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现证据,进而严格地遵循证据,这就是循证医学的历史根源1。 2 现代概念 G uyatt1991年最先使用E BM这一概念。其后C ochrane、Sackett等人2对E BM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其核心意思是:临床医师应明确、明智、慎重地将在临床中得到的最新、最好的证据用来决定不同患者的诊治措施;要求医疗决策(即对患者的处理、治疗方案及医疗制度的制定等)应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E BM近年来已成为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E BM有3个要素: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有说服力的临床证据及患者的自身价值和愿望。在具体操作上E BM包括密切相关的4个组成部分3:(1)形成可供系统评价的证据;(2)收集、整理证据;(3)临床治疗方案的更新和信息发布;(4)将新的治疗方案付诸实践并做后效评价。 E BM在遵循临床证据的基础上,并不排斥基础医学研究和医生的临床经验。E BM不是对以往经验医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经验医学的一场革命。43 应运而生的E BM 新证据产生十分迅速,全世界每年约有200多万篇医学论文在2.2万多种生物医学杂志上刊发,产生许多证据。但由于传统医学解决临床问题的局限性造成某些疗法中虽有充分证据证明有效,却长期未被采用(例如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多篇文献证实有效,却在9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另一些疗法根本无效,甚至有害,却长期应用(例如利多卡因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心律失常)。某些医学问题已有答案仍在进行研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据统计,平均每人每天读19篇新文献,需要1a时间才能将本领域的进展看完5,而实际上许多人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十分少。英国一家医院统计上一周没有阅读资料(阅读少于60min)的人数比例,主治医师大约为30%,住院医师为15%,实习医师达75%。随着毕业后工作时间的延长,知识越来越陈旧,尤其对新药的应用等。常规的医学继续教育对临床实践帮助不大,需要学的知识却不一定在继续教育项目中学到。E BM可以作为临床学习的一种新手段。 4 E BM的证据、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 在不可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或没有对照试验结果时,非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描述性研究也可作为证据,但可靠程度不及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包括:(1)从病人存在的问题中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临床表现、病因、鉴别诊断、诊断试验、预后、治疗、预防等;(2)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包括上网检索、图书馆检索、会议资料和专家通信等;(3)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在评价时常根据证据性质分5个等级:A 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病例报告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D个人的临床经验;E 没有足够的证据形成的一种意见。 在临床上实施这些有用的结果前要回答(1)结果是什么;(2)资料提供的研究结果是否正确可靠;(3)这些结果对处理病人有无帮助;(4)成本-效益比的合理性如何。 实施E BM时要全面地复习有关的临床资料,需要获得经过科学评价和综合的临床研究中最新、最好的的证据,而荟萃分析及系统综述为获得这样的证据提供了可能性:荟萃分析由G lass1976年首次命名,荟萃分析对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作出定性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