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动物遗传育种学》自学考试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影响多种性状作用的现

象。(遗传学p123)

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往

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两个

亲本种群均值的现象。(育种学p255)

3、近交:在畜牧学中,将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

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

数大于0.78%)的选配方式叫近交。

(育种学p214)

4、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上一代

到下一代多经过的平均年限)。(育

种学p134)

5、后裔测定:利用后裔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后

裔测定。(育种学p150)

6、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所决定的、表现为

连续性变化且只能用度量衡测定的性

状。(遗传学p175)

7、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某一性状的现象。(遗传学p121)8、保种:就是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

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

种工作。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

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

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

价值。(育种学p314)

9、伴性遗传:某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

现出该性状的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

传现象。(遗传学p134)

10、杂合子: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

胞或个体。(遗传学p113)

11、选配: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

的交配体制叫选配。(育种学p206)12、隐性: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

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

因纯合时却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

象,叫隐性。(遗传学p111)13、个体测定:利用个体自身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

叫个体测定。(育种学p149)

14、选择差: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

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育种学

p123)

15、平均日增重: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叫平

均日增重。(育种学p90)

16、同胞测定: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估计个体育

种值也叫同胞测定。(育种学p150)17、克隆动物:利用动物胚胎或机体某一部分的细胞,

通过无性繁殖手段完成繁衍后代,叫

克隆动物。(育种学p341)

18、亲缘选配:亲缘选配就是依据交配双方之间的亲

缘关系制定的交配体制。(育种学

p213)

1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构成叫基因型。(遗传学

p113)

20、返祖现象:某种长期被抑制了的遗传因素,突然

又强化起来,导致生物体出现了远祖

全部或某一部分性状的现象,叫“返祖

现象”。

1、简述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

答:在家畜育种中,生产性能测定是指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所采取的表型值育种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①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定提供信息;②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③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④为畜牧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⑤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育种学P77)2、简述数量性状多基因假说。

答:数量性状多基因假说的主要论点是:数量性状同时受到基因型与环境的作用,其基因型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似的、并且作用结果可以累加的基因组成,这些基因在世代传递中服从孟德尔遗传原理,这些基因之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此外,数量性状的表现对环境影响相当敏感。这一假说的实质是数量性状由大量微效基因控制。(遗传学P175)

3、什么是PCR技术?PCR技术有哪三个步骤?答:PCR技术又叫基因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反应,也叫无细胞分子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

PCR技术的三个步骤是: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再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从而大大提高对DNA分子的分析和检测能力。(遗传学P300)

4、杂交亲本群的选育主要包括选优、提纯两个方面,

选优与提纯的含义是什么?

答:选优就是通过选择,选出性状优良、合乎理想的个体,从而使亲本群内优良、高产的基因频率尽可能增大。

提纯则是通过选配,使亲本群在主要优良性状上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之间的差异尽量减小。提纯的重要性不亚于选优,因为亲本种群愈纯,杂交双方的基因频率才能相差愈大,杂种优势才能约明

显。因此“优”和“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选

优和提纯却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同时进行和同时完成,

且不可截然分开的两个必要措施。(育种学P263)

5、测定一个人群的MN血型样本,发现其中M型

360人,MN型480人,N型160人。试求该样本

群体中基因M 和N的频率。

解:设M基因的频率为p,N基因的频率为q;M基因

纯合体的基因型频率为D,杂合体的基因型频率为H,

N基因纯合体的基因型频率为R。

由于人群内的MN血型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因此,各基因型频率与其对应的表型频率相等。即:

48

.0

160

480

360

480

36

.0

160

480

360

360

=

+

+

=

=

+

+

=H

D

所以:

2

1

6.0

48

.0

2

1

36

.0

2

1

=

+

=

=

?

+

=

+

=R

H

q

H

D

p

答:该人群中M基因的频率是0.6,N基因的频率是0.4。

6、简要说明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答:动物育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动物遗传资源,

发挥优良品种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

和质量。另一方面,以长远的观点,通过合理开

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和以前未

利用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目的。第三,通过育种工

作,扩大优秀种畜使用面,使良种覆盖率提高,

进而使群体不断得到遗传上的改良。第四,通过

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优化”杂交组合,

以其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动物,使工厂

化动物生产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污染,

保护生态。(育种学P2)

7、哈迪—温伯格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

基因频率保持世代不变,即:

p0 =p1=…= p n q0=q1=…=q n

②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

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

衡,若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一直进行随机交配,这种

平衡状态始终不变。即:

D1=D2=…= D n H1=H2=…H n R1=R2=…R n

③在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如下:

D=p2H=2pq R=q2 (遗传学p1

41~142)

8、对杂交繁育时父本和母本的选择有那些一般要

求,也就是父本和母本应该有哪些特点?

答:⑴对母本群的要求:①母本种群应来源广、数量多、适应性强;②母本种群的繁殖力要高,泌乳力强,母性好;③母本种群在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一定要大,以节省饲料成本。

⑵对父本群的要求:①父本群的生长速度要快、饲料利用率要高,胴体品质好;②父本群的类型应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育种学p262)

9、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②选择差与选择强度;③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④世代间隔。(育种学p126~135)10、简述近交的用途及如何防止近交衰退?

答:(1)近交使基因纯合,主要有以下用途:①揭露有害基因;②保持优良个体的血统;③提高群体的同质性;

④固定优良性状;⑤提供试验动物。

(2)近交虽然具有许多用途,但也会随着基因的纯合,出现近交衰退,为充分利用近交的用途,防止近交退化,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近交衰退:①严格的选择与淘汰制度;②加强近交后代的饲养管理;③引入同质种畜,进行必要的血缘更新;④灵活的运用远交与近交。(育种学p219)

11、简述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答: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尽量全面、妥善的保护现有家畜的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价值。对家畜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①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现有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通过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在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时,利用较少的保种成本,迅速做出相关的反应,培育适宜的品种以利于生产;

②具有广泛的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可以利用群体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来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深入了解动物的驯化、迁徙进化、品种形成过程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学基础问题。

③具有深刻的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培育而成的,对这些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育种学p314~315)12、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型有哪些?答:染色体结构的改变类型主要有:

①缺失:染色体丢失一段染色体片段的现象;有末端缺失与中间缺失两种。

②重复:某一染色体增加一段相同染色体片段的现象;有同臂重复、异臂重复顺接重复与反接重复四种。

③倒位:某染色体内的一段染色体片段出现顺序颠倒的现象;有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两种。

④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现象。有单向易位、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三种。(遗传学p78~83)

13、为什么在有亲缘关系的动物间交配,致死或有缺

陷的性状出现机率较高?

答:在有亲缘关系的动物个体之间交配,实质就是近交,由于近交使基因纯合,导致纯合子频率的增加。而多数有害性状的遗传是阴性基因控制的,当纯合的基因为阴性有害基因时,就会使具有致死或遗传缺陷的阴性性状显现出来,从而导致群体内致死或有缺陷的行装出现机率增加。(育种学p215~215)

14、已知:品种A 的性状值为90 ;品种B 的性状值

为100;A×B杂种的性状值为105。

公式:

()

2

2

1

1

P

P

F

H

+

-

=

()

10

95

105

2

100

90

105=

-

=

+

-

=

计算杂种优势是多少?

答:杂种优势是10。

15、在一猪群中,10000头猪里出现81头有隐性缺陷

的个体,已知该遗传缺陷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试计算显性基因频率p。

解:已知R=81÷10000=0.0081 根据基因平衡定律得知R=q2 故该致病基因的频率

09

.0

0081

.0=

=

=R

q又根据基因平衡定律p+q=1得知显性基因频率

p=1-q=1-0.09=0.91

答:该群体内致病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91. 16、什么是品种?形成品种的条件是什么?

答: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品种应具备以下几

个方面的条件:①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④具有一定的品种结构;⑤具有足够的数量。⑤(育种学p12)

17、简要说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答:人工选择是一项最重要的育种措施,它是家畜品种培育和改良提高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实施人工选择的同时,总是有自然选择的伴随作用,但是二者的作用方向往往是对立的。通过人工选择,育种者希望家畜有经济意义的性状不断得到改进提高,而自然选择的作用则是对具有中等生产性能而适应性较强的个体更为有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工选择又是不断地克服自然选择的过程。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固定已经获得的优良性状,提高群体生产性能的遗传稳定性与品种特征的一致性。而自然选择会使品种的生产性能出现回落,即群体向着自然群体的水平“回归”。(育种学p109~110)18、培育家畜新品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培育新品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加快种群的遗传进展;②加速现有品种的改良;③促进新品种的育成;④充分利用杂种优势。(育种学p231~232)19、动物生产性能测定时对测定方法的一般要求有哪

些?

答:动物生产性能测定时对测定方法的要求是:①所用的测定方法要保证所得的测定数据具有足够的精确性;

②所用的测定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③尽可能地使用经济实用的测定方法。(育种学p78)

20、能够品尝某一特殊液体味道的能力归因于某一特定显性基因的存在。每3600人中大约有81人不能品尝出该液体的味道,请估算该人群中影响该味觉能力的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

解:由于能够品尝该特殊液体味道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那么根据题意:R=81÷3600=0.0225

依据哈德—温伯格定律R=q2q=R-2=0.0225-2=0.15 又据p + q=1 则p=1-q=1-0.15=0.85

答:该人群中影响该味觉能力的显性基因频率是0.85,隐性基因频率为0.15。

二、分析题

1、在短角牛中,红毛(R)的基因对白毛(r)的基因

不是显性,它的杂合体产生花毛牛。有一个牛群有红毛牛、白毛牛和花毛牛,在这个群体中进行如下交配,预期可以产生哪种表现型?其比值如何?在这个群体中能否培育出能真实遗传的花毛牛品种?

为什么?

(1)红毛×红毛(2)红毛×花毛(3)白毛×白毛

RR×RR RR×Rr

rr×rr

↓↓

RR 1R R︰1Rr

rr

红毛红毛花毛

白毛

(4)红毛×白毛(5)花毛×花毛(6)花毛×白毛

RR×rr Rr×Rr

Rr×rr

↓↓

Rr 1RR ︰2Rr ︰1rr

1Rr ︰1rr

花毛1红毛︰2花毛︰1白毛

1花毛︰1白毛

2、某DNA片段的序列为:

5’CGATGTCCTGTG 3’

3’GCTACAGGACAC 5’

1)哪一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3’——5’

2)mRNA的序列是什么?5’CG AUG UCCUGUG3’

3)翻译从那里开始,朝哪个方向进行?AUG 5’→3’

3、在血型遗传中,双亲为下列基因型时,其子女基因

型、血型如何?

(1)I A i × I B i (2)I A I B × I B i (3)I B i × I B i

↓↓

I A I B I A i I B i i i I A i I B i

I B I B I B i i i

AB A B O A B

B O

4、3号个体是个体m和n的共同祖先,m与3号个体

的系谱关系为m←12←3,而n与3号个体的系谱

关系为n←16←34←3。请问,m和n所生的后代X 是近交个体吗?如果是,试求X的近交系数。

m 12

X 3

n 16 34

解:n1=2 n2=3 F3祖先资料不详故F3 =0

F x=∑(1/2)n1+n2+1(1+F A)= (1/2)2+3+1=1.5625%答:个体X的近交系数是1.5625%。

5、以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交配,其子一代有毛腿和光

腿两种,当这两种鸡各自交配,结果光腿鸡的后代全是光腿,毛腿鸡的每45只后代中约有34只为毛腿,其余为光腿,(1)试说明光腿和毛腿哪一个是显性性状?(2)设显性为F,隐性为f,则毛腿鸡与光腿鸡的的基因型各是什么?毛腿鸡与毛腿鸡的F1、光腿鸡与光腿鸡的F1的基因型各是什么?(3)杂合的毛腿鸡相互交配后其后代基因型又如何?

答:根据“以毛腿雄鸡和光腿雌鸡交配,其子一代有毛腿和光腿两种,当这两种鸡各自交配,结果光腿鸡的后代全是光腿”,可以断定鸡的毛腿对光腿显性,(1)毛腿性状为显性性状。(2)由于其子一代有毛腿与光腿两种,所以亲本与F1毛腿鸡的基因型为Ff,光腿鸡的基因型为ff。毛腿鸡(Ff)与毛腿鸡(Ff)的F1基因型分别是1FF︰2Ff︰1ff;光腿鸡(ff)与光腿鸡(ff)的F1基因型是ff。(3)杂合毛腿鸡的基因型都是Ff,因此毛腿鸡相互交配后其后代的基因型是1FF︰2Ff︰1ff。

6、已知系谱如图,计算个体X的近交系数。

C

S

X

D

解:由于Fs=0,n1=1,n2=1 所以Fx=∑(1/2)n1+n2+1=(1/2)1+1+1=12.5%

答:个体X的近交系数是12.5%。

7、果蝇的黑体(b)为正常灰体(B)的突变隐性基因。

试写出下列杂交类型的F1的基因型、表型及各自

的比例。

(1)Bb×Bb (2)BB×bb (3)Bb×bb

↓ ↓

1BB︰2Bb︰1bb 1Bb

1Bb︰1bb

答:(1)的后代基因型分别是BB、Bb和bb,分离比为1︰2︰1。(2)的后代基因型全部是Bb。(3)的后代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分离比是1︰1。

8、一个色盲的男人和一个健康的女人结婚(不是携带

者),他们可能生下一个患有色盲的女儿或儿子吗?答:不能。因为色盲基因b是阴性伴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色盲男人的基因型是X b Y,可以产生2种精子,分别是X b和Y;而健康女人(不是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X,只能产生一种带有显性正常色觉伴性基因的卵子;这样该男子与该女子结婚,精卵随机结合只能形成基因型为XX b的女孩与XY的男孩,所以他们不会生下色盲女儿或儿子。

X b Y ×XX

X X b X Y

三、论述题

1、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在家畜育种中的一般效应有哪

些?

答题要点:①获取更多优秀母畜的后代;②胚胎冷冻技术利于品种资源的更好保护;③冷冻胚胎的应用更有利于品种资源的跨国交流;④冷冻胚胎的交流更有利于育种材料的获取;⑤解决特别优秀而繁殖能力低下母畜的繁殖问题。(育种学p336)

2、人工授精给家畜育种带来的效应有哪些?

答题要点:①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使优秀公畜迅速扩大其优良遗传特性和高产基因的影响;②冷冻精液的利用,有利于优秀种公畜的远距离影响,便于育种材料的获取;③依靠人工授精,可以增加优秀种公畜的配种任务,提高选种强度,加快遗传进展;④通过精液的远距离传递,有利于后裔测定精确性的提高;⑤长期冷冻保存的精液,有利于保种工作的进行。(育种学p334)3、常规的动物保种措施(原位保存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

答题要点:①划定良种基地;②建立保种群;③实行家系等量留种;④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⑤适当延长世代间隔;⑥保持饲养环境的相对稳定,防止基因突变;⑦原则不进行选择。(育种学p322)

4、多种经济性状会影响动物生产效率,而且各性状间

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因此,如果在对动物进行选择时,只考虑单性状,可能造成负面结

果。请问,动物多性状选择方法主要有哪三种?并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①顺序选择法;②独立淘汰法;③综合选择指数法。三种方法的概念、使用条件与特点比较。(育种学p159~160)

5、有性繁殖生物的细胞分裂主要有哪两种?这两种细

胞分裂有哪些不同?

答题要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不同:①发生位置;②分裂方式;③联会有无;④DNA复制的时期;⑤分裂的结果。(P30~33)

6、减数分裂及受精过程与孟德尔遗传规律有哪些内在

的联系?

答题要点:(1)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决定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座位上。(3)染色体与等位基因的行为时平行的。主要表现在:①体细胞中染色体与等位基因成对存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它们都是单个存在。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后进入配子的机会相等,非同源染色体与非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③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染色体与等位基因的组合也是随机自由的。

7、经济杂交的遗传机理是什么?常用的经济杂交方式

有哪些?

答题要点:(1)遗传机理:产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非加性效应,其遗传学说主要有:显性学说、超显性学说和遗传平衡(包括上位效应)学说。(p256~257)(2)常用杂交方式有:①二元杂交。②三元杂交。③轮回杂交。④双杂交。(概念、具体方法及优缺点)(p264~268)

8、提高经济杂交效果的措施有哪些?

答题要点:(1)选好杂交亲本(p262亲本群的初选)。(2)进行亲本群选育(选优提纯杂交亲本p263)。(3)筛选杂交组合(测量杂种优势p257,配合力测定

p271)。(4)加强杂交后代的培育。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杂交中,杂种一代一般没有繁殖力的是

( )。

A、马×驴

B、蛋鸡×肉鸡

C、黑猪×白猪

D、野猪×家猪

2.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改良现有品种和( )。

A、扩繁

B、进行商品生产

C、培育新品种和品系

D、性能测定

3.数量性状的特点之一是( )。

A 变异是连续的

B 变异是间断的

C 可以从外观区分

D 由单个基因决定

4.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

蛋白质的过程是( )

A 复制

B 转录

C 合成

D 翻译

5.家禽的矮小基因dw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

属于( )。

A 从性遗传

B 伴性遗传 C

限性遗传 D 间性遗传

6.通过同胞测验评价种畜是利用( )。

A 双亲信息

B 后裔信息 C

同胞信息 D 祖父信息

7.亲缘选配的进行是根据交配双方( )。

A 亲缘关系

B 体型 C

品质 D 外貌

8.估计育种值不能利用的信息为( )。

A 本身信息

B 亲本信息

C 杂交信息

D 同胞信息

9.四种碱基组成密码子( )。

A 24种

B 34种

C 44种

D 64种

10.某品种牛无角基因P对有角基因p呈完全显性,一

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应( )。

A、使用有角公牛

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

C、使用有角母牛

D、淘汰有角公牛

11.维持遗传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是

( )。

A 基因重组

B 环境条件的变化

C 饲养

管理 D 杂交繁育

12.家系选择比个体选择更有效的条件是( )。

A 遗传力高时B遗传力低时 C 中等

遗传力时 D 遗传力接近1时

13.线粒体主要是合成()的场所。

A ATP

B 氨基酸

C 脂肪

D 蛋白质

14.突变是指()。

A细胞数量的变化B细胞膜结构变化C细胞器数量的变化D遗传物质的改变

15.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A 突变是生物遗传变异的源泉

B 上帝制造了生命C用进废退D适者生存

16.我国著名肉鸭品种是()。

A、绍兴鸭

B、高邮鸭

C、北京鸭

D、金定鸭

17.遗传相关可以是()。

A 负值

B 正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18.四种碱基组成64种密码子,其中61个密码子编码

常规氨基酸()。

A 20种

B 30种

C 40种

D 50种

19.蛋白质是生命体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但它不是

()。

A 遗传物质

B 固态物质

C 基本物质

D 液态物质

20.测交可用于判断种畜个体某质量性状的基因型是

纯合还是()。

A 显性

B 隐性

C 杂合

D 等显性

21.哈代——温伯格平衡的前提是大的()。

A 近交群体

B 随机交配群体

C 杂交群体

D 远交群体

22.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主要是要保护动物的()。

A 数量

B 群体大小

C 遗传多样性

D 繁殖能力

23.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能量

B 制造营养物质

C 合成蛋白

D 转录

24.某性状完全显性,为了完全淘汰显性基因只需

()。

A 2代

B 3代

C 4代

D 1代

25.母体效应会造成后代与母亲表现的相似性

()。

A 减少

B 增加

C 没有相关性

D 以

上三种情形都可能发生

26.遗传力的取值范围在()。

A 0~1

B 0~0.5

C 1~2

D 2~3

27.基因化学本质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碳水化合物

D 糖类物质

28.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

A 氨基酸

B DNA

C mRNA

D 染色体

29.下列哪个因素最不容易引发基因突变()。

A 冷冻

B X射线

C 电离辐射

D 紫外线

30.人工选择的实质是()。

A 适者生存

B 优胜劣汰C选优去劣

D 隔离

31.在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 )。

A、杂交

B、繁育体系

C、繁殖

D、选择

32.为了进行早期选择,可采用( )。

A 后裔信息

B 亲本信息 C

本身信息 D 家系信息

33.PCR技术是用于( ) 的技术。

A 细胞培养

B 病毒分离

C 细

菌培养 D 扩增特异DNA

34.DNA序列中嘌呤的总含量和嘧啶的总含量是

( )。

A 不等

B 相当

C 相等

D 多一倍

35.方差是各观测值与( )的离差(离均差)平方和

的平均数。

A 标准差

B 平均数 C

回归系数 D 相关系数

36.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 )。

A 育成杂交

B 级进杂交

C 导入杂交

D 经济杂交

37.保种群体中,一般不进行( )。

A 防疫

B 扩繁

C 选择

D 交配

38.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集中在( ) 内。

A 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核糖体

39.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 )。

A 氨基酸

B DNA

C mRNA

D 染色体

40.造成亲属之间遗传相关的根本原因是它们

( )。

A 生活在相似的环境

B 营养条件相同C有共同来源的祖先D 没有血缘关系

41.对家禽繁殖性能主要测定的繁殖性状包括

( )。

A胸深 B 体重C毛色 D 受精率

42.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溶酶体

D 细胞核

43.mRNA翻译后的产物是( )。

A DNA

B rR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

44.杂交会增加群体中( ) 的比例。

A 纯合子

B 杂合子

C 显性基因

D 隐性基因

45.在动物生产中,( ) 因素的贡献占第一位。

A品种B营养与饲料 C 卫生防疫 D 管理

46.种畜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 )。

A、大量繁殖种畜

B、经济杂交

C、商品生产

D、性能测定

47.属于乳用品种的牛为( )。

A 延边牛

B 中国荷斯坦牛

C 鲁西黄牛

D 安格斯牛

48.群体中获得选择反应的根本前提在于( )。

A加强营养 B 加强卫生防疫C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D 群体规模大小

49.DNA的二级结构是指( )。

A双螺旋结构B折叠C单链D三链50.DNA碱基之间的匹配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即:

( )。

A、A配C,G配T

B、A配G,G配T

C、A 配T,G配C

D、A配U,G配C

51.下列哪个因素最容易引起基因发生突变。( )

A水B葡萄糖C脂肪

D射线

52.对猪的肉质性状测定要测定( )。

A肉色 B pH C 系水力 D 以上三者都对

53.基因转录后的产物是( )。

A DNA

B 蛋白质

C mRNA

D 氨基酸

54.DNA复制后的产物是( )。

A RNA

B DNA

C 蛋白质

D 氨基酸链

55.起始密码子是( )。

A UAG

B UAA

C UGA

D AUG

56.近交会增加群体中( ) 的比例。

A 纯合子

B 杂合子

C 显性基因

D 隐性基因

57.家畜遗传病是指由于( ) 的变化对家畜造成

的有害影响。

A 环境条件

B 气候

C 遗传物质

D 饲养管理

58.提出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摩尔根

B 孟德尔

C 沃森

D 达尔文

59.下列( ) 性状可以多次度量。

A 断奶重

B 测定日产奶量

C 屠宰重

D 初产日龄

60.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一般会

(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受影响

D 趋于为0

五、填空题

1.染色体的成份包括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是

遗传物质。

2.按着丝点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分为V形、L形、棒

形。

3.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可分为:间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5个时期。

4.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

期、双线期、终变期5个时期。

5.组成染色体的化学物质主要是:DNA、蛋白质。

6.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减数分裂中,同

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出现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双线

期;姊妹染色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发生于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姊妹染色体彼此分开是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7.鸡的染色体数是2n=78,下列情况有多少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78、精细胞39、次级精母细胞78、

卵细胞78、精原细胞39、皮肤细胞78、骨髓细胞

78。

8.自由组合定律与连锁互换定律的不同点在于自由组

合定律是多对等位基因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连锁交换定律许多对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

9.金银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位于鸡的性染色体上,金

色公鸡与银色母鸡交配后代可自别雌雄。

10.畜禽的性别决定类型有2种,其中家畜属ZW型家

禽属XY型。

11.若出现交叉遗传现象,则一定是伴性遗传方式。

12.变异的类型可分为: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

13.遗传性变异的原因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

重组。

14.基因突变的种类有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

15.染色体畸变可分为染色体数目变化和染色体结构变

化。

16.染色体结构上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其中易位发生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7.常用的遗传参数有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三个,

最重要的基本遗传参数是遗传力。

18.微效多基因的累加特性称为加性效应。

19.微效多基因的遗传既具有孟德尔的独立遗传定律,

又有摩尔根的连锁与交换遗传规律。

20.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包括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21.遗传力按大小分为三类:0.4以上为高遗传力、

0.2~0.4为中等遗传力、0.2以下以下为低遗传力。

22.遗传相关产生的原因是一因多效。

23.DNA复制就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条与

亲代DNA结构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24.染色体畸变中,非整倍体的变异类型有单体、缺体、

三体、多体。

25.使基因频率改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基因突变、迁

移、选择和遗传漂变。

26.表型值剖分式P=G+E,其中G代表遗传效应值,

E代表环境效应值。

27.品种形成的条件有7方面:(1)来源相同,(2)性

状及适应性相似,(3)遗传稳定,(4)种用价值高,(5)一定的结构,(6)足够的数量,(7)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28.DNA或mRNA的四种碱基共组成64种密码子。

29.东北民猪、太湖猪属于地方品种;长白猪、杜洛克

猪属于引入品种;哈尔滨白猪、新金猪属于培育品种。

30.当性状遗传力低时,后裔测验相对更有效。

31.进行家系选择时,选择的基础是家系平均数。

32.基因突变是指DNA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而引

起的碱基序列的变化。

33.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群体中,任何一个

体与所有异性个体都有相同机会交配。

34.秦川牛、南阳牛属于地方品种;西门塔尔牛、短角

牛属于引入品种;草原红牛、中国荷斯坦牛属于培育品种。

35.在远缘杂交中,山羊可以和绵羊杂交;驴可以和马

杂交;黄牛可以和瘤牛杂交。

36.牛、羊、猪、马中最短世代间隔是:猪。

37.有丝分裂一般包括两个连续过程,一是核分裂,主

要是核的形状及其内含物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原来的核成为两个子核;二是膜分裂,即形成新的细胞膜,从而成为两个子细胞。

38.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

座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其取值范围是0~1。

39.蛋鸡品种举例:来航;肉鸡品种举例洛克考尼什。

40.在轮回杂交中,各品种按一定的顺序依次杂交。

41.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有利的遗传变异和选育提

高种群品质。

42.种畜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优良种畜的数量。

43.保种就是要保护现有动物遗传资源,使它免于

和。

44.最重要的保种措施是:随机交配。

45.选种的基础是遗传基因,主要是根据家畜的祖先、

个体本身、同胞、和后裔信息来评定种畜的品质。

46.选种的目的是选择优良性状的基因。

47.家畜的体质类型有:细致紧凑型、细致疏松型、粗

糙紧凑型、粗糙疏松型、结实型。其中最理想的一种为结实型,最差的一种为粗糙疏松型。

48.多性状选择方法包括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

合选择法。

49.为提高选种的准确性多性状选择应用综合选择方

法。

50.对本身不具有或本身不能直接测量的性状,应采取

亲本选择、同胞选择和后裔选择方法进行测定。51.选配可分为个体选配、群体选配两种类型,其中

个体选配又分为品质选配、亲缘选配两类。品质选配又可分为同质选配、异质选配两种类型。

52.亲缘选配又分为近亲交配、远亲交配两类。

53.异质选配选配可使基因发生重组,在育种中主要用

于杂交育种。

54.使优良性状基因纯合的选配方式有同质选配和近

交,其中同质近交选配基因纯合速度最快。

55.固定理想类型或巩固有价值品质可用同质近交选

配。

56.产生近交衰退的原因有:有害基因纯合显露、非加

性效应消失。

57.近交的遗传效应有:纯合基因型频率增加、有害基

因纯合显露、群体平均生产性能下降。

58.品种按生产力类型可分为:专用品种、兼用品种。

59.杂交的的遗传效应有:基因重组、非加性效应。非

加性效应包括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其中显性效应又包括超显性效应

60.影响经济杂交效果的因素有杂交种群的平均加性基

因效应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提高杂种优势的措施有:选好杂交亲本、选优提纯杂交亲本、筛选杂交组合、加强杂交后代培育。杂交育种的方法有:引入(导入)杂交、改造(级进)杂交、育成(复杂)杂交。

1.(T)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且位置是

固定的。

2.(F)染色体和染色质不是相同的物质。

3.(T )每个生物物种中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

形态、结构都是恒定的。

4.(F)同源染色体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完全

相同的。

5.(T)姊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相同的

基因。

6.( F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可形

成4个卵细胞。

7.(T)一个原始精原细胞最终可分裂为4个精

细胞。

8.(T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9.( F )A-T-C-C-G-A是RNA的一个片断。

10.(T )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能够真实遗传,后

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11.(F)两个色盲的双亲能生出一个正常男孩。

12.(F)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是杂合体。

13.(T)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是等位基

因。

14.(F)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相同。15.(T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其表现型一定相同。

16.(T)性染色体为ZW的鸡是母鸡。

17.(F)在自然条件下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

18.(F)突变大多数不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19.(T)基因突变是引起人类和动物遗传病的主

要原因。

20.(T )基因突变具有多向性。

21.(F)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不属于染色体畸变。

22.(T)突变的过程是可逆的。

23.(T)性细胞的突变率小于体细胞的突变率。

24.(F)数量性状大多受少数基因控制。

25.(T)数量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6.(F)杂种优势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造成

的。

27.(T)越亲遗传的原因主要是基因的非加性效

应。

28.(F)若遗传力估计值为0,说明该性状完全

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与环境无关。

29.( F )产奶量属于质量性状。

30.(F)牛的有角与无角属于数量性状。

31.(T)细致疏松型是肉用家畜应具备的体质类

型。

32.(T )在家畜育种中,生产力是重点选择的性

状。

33.(T)在群体中彻底清除隐性基因,最有效的

方法是采用表型淘汰和测交。

34.(T )通过外貌观察可以判断家畜的主要生产

方向。

35.(F)对显性基因的选择可迅速改变基因频

率。

36.(F)遗传力低的性状,表型的优劣大体上可

反映基因型的优劣。

37.(F)选择性状的数目越多,遗传改进就越快。

38.(T )竖式系谱的格式中,公畜在右侧,母畜

在左侧。

39.(T)全—半同胞混合测定常用于多胎家畜和

禽类选择。

40.(F)根据系谱鉴定选种准确性较高,而后裔

选择准确性低。

41.(T)影响选种效果的两个基本因素是遗传力

和选择差。

42.(T )育种实践中为了巩固和加强有价值的品

质都可以采用同质选配。

43.(F)近交在生产场和育种场都可采用。

44.(F)近交可使后代群体中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增加。

45.(F)近交可使群体趋于一致,个体间表现均

匀整齐。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5、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3N的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置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全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同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种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情况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伴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遗传现象。 18、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杂种后代中难以求出不同类型比例。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超越父母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21、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交配方式。 23、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27、染色体组:遗传上把由不同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的染色体所构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叫染色体组。 28、一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9、单倍体:指细胞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0、多倍体:指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31非整倍体:指在正常染色体的基础上、某个染色体组减少或增加1-2个染色体的变异。 3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叫细胞质遗传。 33、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34、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 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5、基因工程:采用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地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成为新类型。 36、生物技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科学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 37、遗传改良:指作物品种改良。 3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耕作栽培及经济条件下,所育成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的优良性状指标。 39、收获系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40、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合效率为目标的遗传改良。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54994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 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 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 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 期、前驱期、症状明显 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 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 A、乙型脑炎 B、麻疹 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 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 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 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 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用、----------作 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三大 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的载体,也就 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 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 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新版动物遗传育种学总复习试题【精】

遗传育种总复习 一、选择题。 1、染色体减数发生在下列哪个时期?【 A 】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C.有丝分裂前期 D.有丝分裂中期 2、A、B为两个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A 】 A、2 B、3 C 、4 D、5 3、导致母畜怀孕期间胚胎中途夭折或出生时死亡的基因称为()。【 A 】 A.致死基因 B.半致死基因 C.有害基因 D.显性基因 4、猪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C 】 A.60 B.46 C.38 D.66 5、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那么G的含量为( C )。【 C 】 A、19% B、25% C、31% D、不能确定 6、关于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C 】 A、突变一定有害 B、突变一定有利 C、突变一般有害 D、突变一般有利 7、A、B为两个不完全连锁的基因,AABB×aabb的F1进行测交,所能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种类型。【 C 】 A、2 B、3 C 、4 D、5 8、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要好,需要()。【 C 】 A、遗传变异程度低 B、遗传力低 C、选择强度高 D、环境造成变异程度高 相关:要想数量性状选择效果好的条件:1、遗传差异大 2、选择差异大 3、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4、世代间隔小5、被选性状的数目N为3-5为宜6、遗传相关(回避同一个群体同时选两个相关的性状) 9、水牛的染色体数目是( 48 )条。【 B 】 A、60 B、48 C、30 D、24 10、一DNA分子中,已知A的含量为19%,G+A的含量为()。【 C】 A、38% B、50% C、31% D、不能确定 11、染色体片段断裂后倒转180度重新连接,是()。【 A 】 A、倒位 B、易位 C、占位 D、重复 12、位于X染色体与Y不同源部分的基因表现出()。【 C 】 A、常染色体遗传 B、限性遗传 C、伴性遗传 D、限雄遗传 13、遗传参数中,衡量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比例的是()。【 C 】 A、遗传力 B、重复力 C、遗传相关 D、育种值14、黄牛的染色体数目是()条。【 A 】 A、60 B、46 C、30 D、24 15、从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到细胞核外的物质是()。【 C 】 A、D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16、要判断一个体在一显性完全的基因座位是否是杂合体,可以()。【 B 】 A、根据本身表现型 B根据测交结果 C、根据父亲表现型 D、根据母亲表现型 17、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儿子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18、遗传力的取值范围( )。【 C 】 A.2~3 B.0.5~1 C.0~1 D.1~2 19、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子是()。【 D 】 A、AUA B、AUG C、AGG D、UAG 20、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的物质是()。【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1、若100%的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则互换率为:()【 A 】 A、100% B、50% C、200% D、25% 22、Aa 个体可以产生几种配子?【 B 】 A、1 B、2 C、3 D、4 23、有一只能育的变性公鸡,用它与正常母鸡交配,它们产生的后代中性别雄:雌比例为()。【 B 】 A、1:2 B、1:3 C 、1:4 D、1:5 24、同型交配时能改变()。【 B 】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D.基因 25、一男子为红绿色盲,其女儿为正常,该女儿与一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为携带者的几率为多少?【 A 】 A、1/2 B、1/3 C 、1/4 D、1/5 26、数量性状的特点是( )。【 A 】 A.需要测量 B.从外观可看出区别 C.由单个基因决定 D.变异间断分布 27、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 B 】 A、AUA B、AUG C、AGG D、UAG 28、反密码子位于()。【 B 】 A、rRNA B、tRNA C、mRNA D、蛋白质 29、转录的产物是()。【 C 】 A、DNA B、染色体 C、RNA D、蛋白质 30、AaBb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 C 】 A、2 B、3 C 、4 D、5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儿童文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学前教育大专班试卷 儿童文学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语句停顿处标注正确的一句是()A.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海上日出》) B.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C.后来,老鼠//见猫就逃,猫见老鼠//就抓。(《猫和老鼠》) D.猫一下全明白了,瞪圆双眼//大声说:“是你给吃见底了?”(《猫和老鼠》)2.根据句意,“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这味……”(《猴吃西瓜》)这句话应该读重音的字是()A.常、就B.吃、就C.常、味D.吃、这 3.下列作品中不是由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是()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打火匣》D.《海的女儿》 4.《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A.郑春华B.任大星C.刘心武D.张之路 3.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创作者是()A.玛丽·雪莱B.凡尔纳C.阿西莫夫D.罗伯特·海因莱因 6.新时期文坛上被称为“抒情型”童话代表作家的是()A.高士其B.郑渊洁C.冰波D.孙幼军 7.在作品中描述主人公为寻求理想而探询七个星球的童话是()A.《爱丽丝漫游奇境记》B.《洋葱头历险记》C.《木偶奇遇记》D.《小王子》8.因创造了“长袜子皮皮”的形象而一举成名的作家是()A.乔治·桑B.拉格勒芙C.林格伦D.夏尔·贝洛 9.普希金创作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首()A.抒情诗B.童话诗C.科学诗D.散文诗 10.《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二、简答题(20分) 11.简述儿童散文的特征。 12.谈谈儿童欣赏文学的特殊性。 23.简要说明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 14.简述儿童诗的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40分) 15.论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16.谈谈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要成就。 四、分析题(20分)

普通遗传学 复习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任务的各项描述中,错误的 ...是【】 A. 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 B. 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 C. 证明生物性状表现受遗传因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D. 指导动植物、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 A. 环境条件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B. 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C. 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 D.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 3.原核细胞结构较简单,下列结构中原核生物所不具备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糖体 D. 染色体 4.观察鉴定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细胞分裂【】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5.真核细胞的染色质主要化学组成包括【】 A. 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B. R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DNA C. 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D.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6.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 A. 呈松散状态分散于细胞核中 B. 呈松散状态分散于细胞质中 C. 收缩到最粗最短分布于细胞核中 D. 收缩到最粗最短分布于赤道板上 7.一对同源染色体【】 A. 在细胞分裂间期配对平行排列 B. 来源于生物同一亲本 C. 形态和结构相同 D. 总是带有相同的基因 8.栽培大麦(2n=14)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具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 A. 14条 B. 7条 C. 28条 D. 42条 9.减数分裂前期I可被分为5个时期,依次是【】 A. 细线期→粗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B.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C. 终变期→细线期→粗线期→偶线期→双线期 D. 偶线期→双线期→细线期→终变期→粗线期 10.在形成性细胞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A. 前期I B. 前期II C. 后期I D. 后期II 11.高等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40个【】 A. 胚囊 B. 卵细胞 C. 花粉粒 D. 精核 1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 DNA B. RNA C. 蛋白质 D. 酶

微生物遗传育种试汇总题库

微生物遗传育种试题库 三.填空题: 47.DNA 分子中一种嘌呤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___转换_________。 48.DNA 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_____颠换______。 49.一个核苷酸被另一核苷酸替代引起的突变称为_____碱基置换_______。 50.通过两细菌细胞接触直接转移遗传信息的过程称为_____接合______。 51.受体细胞从外界吸收供体菌的DNA 片段( 或质粒),引起基因型改变的过程称为_____转化____。 52.细菌细胞间靠噬菌体进行DNA 的转移过程称为__转导_。 53.对微生物进行诱变时,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有_______紫外线________。 54.采用紫外线杀菌时,以波长为______260 nm 左右_______ 的紫外线照射最好。 55.F+和F-杂交中,结果是供体菌成为______ F+______,受体菌成为___ F+_____。 56.在性转导中,受体细胞F- 成为______ F'_________ 细胞。 59.转化、转导、接合是细菌三种_______基因重组________ 的方式。 60.四种引起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是____转化________、______转导________、________接合_________ 和_______原生质体融合_________。 61.在紫外线诱变作用下,常引起DNA 链上形成_________胸腺嘧啶二聚体_________。 62.E.coli的性因子是通过_______性菌毛__________ 传递的。 63.可以结合并吸收自由DNA 分子的细菌细胞所处的状态称为_______感受态__________。 65.对微生物进行化学诱变时,可采用__________亚硝酸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碱基类似物_______________ 等诱变剂。 66.在__________专性__________ 转导中,噬菌体仅可转移整合位点相邻的寄主DNA 片段。 67.可以转移供体细胞任何部分基因到受体细胞的噬菌体,称作______普遍性转导_________ 噬菌体。 68.1944 年_____艾弗里_______ 等人证明了转化因子为DNA。 69.在微生物基因工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载体是_____质粒______ 和_____噬菌体________。 70.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和噬菌体的作用常是作___基因载体________。 71.在进行诱变育种工作时,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菌体都须在避光下进行操作或处理,其理由是______避免光复活作用_______。 72.5- 溴尿嘧啶为__________胸腺嘧啶____________ 的结构类似物。 73.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________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造成DNA 损伤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儿童文学试卷(B)

儿童文学试卷(B)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30分) 1、鲁迅对儿童文学的三大贡献:批判旧读物,“救救孩子”、发展新的儿童文学,培养“新的战士”、引进国外名著,“亦尚存希望于将来”。 2、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著名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3、儿童文学对孩子们的成长的意义、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点: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娱乐作用。 4、世界儿童文学发展分四个时期:一、十八世纪以前,即史前期期;二、十八世纪,即萌发诞生期;三、十九世纪,即繁荣期;四、二十世纪,即第二个繁荣期。 5儿歌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 谜语歌、问答调、连锁调、字头歌等等。 6、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同为世界童话的两块基石。如果说安徒生童话开 文学童话风气之先,那么,格林童话则是民间童话、传说故事搜集、重述改写的开山之作。 7、马克·吐温有两部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和《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8、郑文光著名的科幻小说有《飞向人马座》、

《神翼》。 9、童话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其中主要有超人形象、拟人形象、 常人形象三大类,也包括宝物形象和环境形象。 10、刘真、杲向真的代表作分别是《长长的流水》、《小胖和小松》。 11、高士其的科学文艺创作有三方面的特色:即内容广博具有精确的科学性、思想深刻,富于教育意义、手法多样,语言浅近,晓畅。 12、包蕾的《猪八戒新传》包括《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探山》、 《猪八戒学本领》、《猪八戒回家》四篇作品,这是包蕾探索如何创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的可喜成果。 13、小川未明的代表作有《牛女》、《红蜡烛和人鱼》。 14、怀特创作的三部童话《小老鼠斯图亚特》、《夏洛的网》、《哑天鹅的故事》都享有世界声誉。卡罗尔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童话故事使他饮誉世界。 二、选择题(15分) 1、下列哪两个作品属于严文井的(BD ) A、《神笔马良》 B、《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C、《狐狸打猎人》 D、《南南同胡子伯伯》 2、把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的全部童话作品介绍给我国的是(B ) A、任溶溶 B、叶君健 C、柯岩 D、任耀德 3、儿童美术电影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ABCD )

遗传育种学期末模拟试题

遗传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干扰: 2.缺失: 3.品种: 4.细胞质遗传: 5.作物生态型: 6.种质资源: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是遗传学的奠基人。阿委瑞通过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模式理论。 2.易位是两个之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断的互换而形成的,又称为。而染色体的一段移到另一染色体上时,称。 3.突变的分子基础是的改变,嘌呤间或嘧啶间的替换,称。 4.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比较高的性状,表明受因素影响小,可以在世代进行选择淘汰。 5.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是:、、 、和。 6.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和。 7.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为和。 8.杂交的方式有三大类、和回交。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B.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细线 C.染色体的螺旋结构逐渐消失 D.细胞内出现清晰可见的纺锤体 2.玉米的小抱子母细胞是( )。 A.2n B.n C. 3n D. 4n 3.所谓四分体是指( )。 A.因为二价体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B.二价体分开,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C.二价体被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4.乳糖操纵子模型说的是( )。 A.乳糖操纵子由3个基因组成 B.不存在乳糖时,结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 C.存在乳糖时,结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 D.不存在乳糖时,阻遏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使3个结构基因开始转录 5.假定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的F1代全是红花,F l自交,产生的F2为3/4红花,1/4白花,则红花亲本为( )。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精选)bz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伤寒第1次菌血症在临床表现为 A、发热 B、全身酸痛 C、食欲下降 D、咳嗽 E、无任何症状 答案:141、E 2.确诊伤寒的依据是 A、发热中毒症状,周围白细胞减低 B、大便培养阳性 C、血培养阳性 D、肥达反应“H”“O”滴度增高 E、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答案:132、C 3.伤寒暴发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蚊子密度过高 B、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C、水源污染 D、苍蝇密度过高 E、蟑螂密度过高 答案:144、C 4.伤寒慢性带菌者哪个器官隐藏的细菌最多 A、肝 B、胆 C、脾 D、肾 E、肠道淋巴结 答案:145、B 5.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少尿5天,近日无尿,晨起活动后,右腹及腰部剧痛,医师高度怀疑可能肾破裂。以下哪项检查不合适

A、肾盂造影 B、肾B超 C、肾CT D、局部穿刺 E、测血浆 答案:2、A 6.辐射消毒法不包括 A、紫外线 B、红外线 C、高能电子束 D、β射线 E、γ射线 答案:120、D 7.男,22岁。发热20天,伴乏力、腹胀、食欲减退,1天前开始解少量血便。肝脏右肋下1cm,脾脏左肋下1cm;血常规:WBC3、6×10↑9/L,Hb92g/L,肥达反应“O”1∶160,“H”1∶160,ALT86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阿米巴痢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答案:29、B 8.对HIV可起激活作用的是 答案:4、A 5~6题 A、戊烷脒 B、更昔洛韦 C、氟康唑 D、青霉素 E、AZT联合干扰素 9.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本科)》考试复习题[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诱变育种 2.交换 3.种质资源 4.分子育种 5.品种保护 6.雄性不育 7.远缘杂交8.芽变 9.单倍体育种 10.杂交育种 11.多亲杂交 12.回交1 3.体细胞杂交1 4.实生选种1 5.选择育种 二、单项选择题 1.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一般过程是:() A. 1N---减数分裂---2N----受精---1N B. 2N---减数分裂---1N----受精--2N C. 1N---有丝分裂---2N----受精---1N D. 2N---有丝分裂---1N----受精---2N 2.对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后,选育的群体应该是:() A. M0 B. M1 C. M2 D. M1和M2 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 A. 姐妹染色单体 B. 同源染色体 C. 等位基因 D. 双价染色体 4.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几次:() A.1 B.2 C.3 D.4 5. 对于南树北移,一下做法正确的是:() A. 适当提早播种 B. 适当延期播种 C. 适当疏植 D. 补光延长日照 6. 对于优势育种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 A. 需要选择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B. 先使亲本自交纯化,用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 C. F1用于生产 D. F1用于留种 7.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叫做()。 A. 引种 B. 育种 C. 选种 D.留种 8. 所有育种途径和良种繁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 A. 引种 B. 诱变 C. 选择 D.杂交 9. 下列属于近缘杂交的是:() A. 种间 B. 属间 C. 品种间 D.地理上相隔很远的不同生态类型间 10. 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植物:() A. 银杏 B. 水杉 C. 珙桐 D.鸡蛋花 11.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 梅花 B. 牡丹 C. 芍药 D.水仙 12. 选择在育种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独立的育种手段 B.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C.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 D.物种进化 13.辐射育种时,照射花粉与照射种子相比,其优点是() A.很少产生嵌合体 B.便于运输和贮藏 C.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 D.可诱发孤雌生殖 14.属于杂种优势的一年生草花品种,每年播种都需保持其优势,利用时() A.可让其自交 B.可让该品种与其它品种杂交 C.年年用其亲本进行制种 D.不利用

遗传育种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生殖激素、选配、发情周期、乏情、随机留种、遗传相关、基因突变、表现型、胎势、分娩率、体外受精、级进杂交、受精、染色体畸变、育种值、本品种选育、情期受胎率、单系、亲缘选配、相对性状、胎位、转录、倒位、显性效应、透明带反应、顶交、繁殖率、生殖激素、体高、地方品系、产后发情、特殊配合力、诱导发情、精子活力、克隆、GnRH、品种、供体、杂交优势、纯合体、世代间隔、近交系数、专门化品系、精子活率、冷休克、遗传力、显性性状、细胞周期、世代间隔、顶体反应、胎膜、超数排卵、分娩率、易位、繁殖力、联会、遗传密码、胚胎移植、精子活力、品系、等位基因、杂交优势、情期受胎率、后裔测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FSH意为促卵子素,PG意为促黄体素。 2.影响精子活力的外界因素有温度、PH 、稀释、等。 3.母牛的输精方法通常有开腔器、直肠手握子宫颈两种。 4.受精后胚胎发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桑椹胚、原肠胚、囊胚。 5.三联体密码子中,起始密码有__2___个,如_AUG GOG________。 6.分离规律验证的方法是用___测交________,分离规律的性状分离比是__3:1_______。 7.染色体结构畸变分为_重复____、__缺失_____、_到位______、__易位_____ 和__________ 。 8.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是_线粒体______、_中心体______和__核糖体_____等。 9.变异的类型分为__遗传_____ 和__不遗传_______。 10.家畜的外貌按用途分为_肉用_____、_乳肉______、__毛用______、________ 11.留种方式有__随机留种_________ 和__各家系等量留种___________ 。 12.假阴道的三大构件是_外壳_______、_内胎_______和__集精杯________。 13.评定母畜繁殖率的指标通常有_配种率_______、__受胎率、_分娩率________ 和____产子率_____等。 14.精子的获能部位有_子宫______、_阴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儿童文学著名导读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儿童文学著名导读试题 十二一、单项选择题 1.体现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充满亲切温馨或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的儿童文学作品,呈示的是儿童文学的( C 13) A.自然母题 B.成长母题 C.爱的母题 D.顽童母题 2.世界上最早宣称童话是专为儿童写作,并根据《五卷书》译写成《卡里莱和笛木乃》的作家是( B 19 ) A.夸美纽斯 B.穆格发 C.格林兄弟 D.伊索 3.《猪八戒吃西瓜》取材于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是( C ) A.洪汛涛 B.孙幼军 C.包蕾 D.周锐 4.英国作家巴里创造的一个永不长大的童话形象是( D ) A.温尼菩 B.长袜子皮皮C.小王子 D.彼得潘 5.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 D ) A.科洛迪 B.米尔恩 C.王尔德 D.卡洛尔 6.《大声公》的作者李潼来自( B ) A.澳门 B.台湾 C.香港 D.马来西亚 7.中国少年小说的发展繁荣与少年文学的兴起时间是在 20 世纪( ) A.60 年代 B.70 年代C.80 年代 D.90 年代8.下列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 ) A.《小兵张嘎》B.《鸡毛信》 C.《罗文应的故事》D.《海滨的孩子》 9.古怪人杨纳士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D ) A.《小红马》B.《丘克和盖克》 C.《海蒂》D.《校舍上的车轮》 10.《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是一首教育长诗,它的作者是( B ) A.马尔夏克 B.马雅可夫斯基 C.米尔恩 D.罗大里 11.儿童诗《小小的船》的作者是( A ) A.叶圣陶 B.冰心 C.田地 D.刘大白 12. 1 / 2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重点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徐立安教授 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有丝分裂的意义 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减数分裂的意义 1.染色体数目恒定,物种相对稳定性 2.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后期Ⅰ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精核(n)+卵细胞(n)胚(2n) 精核(n)+2极核(n)胚乳(3n) 直感现象 花粉直感:胚乳中的染色体数是3n,2n来自母体的极核,n来自父本的精核。3n胚乳性状的遗传规律不同于2n 的其他组织。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 果实直感:种皮、果皮由母体发育而来 生物生活周期——遗传物质的变化。 三、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名词解释 半保留复制:是指双链DNA的复制方式,DNA复制时,两个子代DNA分别保留了一条亲代DNA链,各自与新合成的互补链形成双链分子。 冈崎片段:DNA复制合成随从链时首先合成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的传递规律,主要是DNA→DNA,DNA→RNA→蛋白质,在病毒还可由RNA→DNA(反转录)及RNA→RNA(RNA复制或RNA转录)。 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特定的氨基酸是由1个或1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间接证据 1、DNA为一切具有染色体的生物所共有,各自的含量稳定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紫外线诱发性状的最有效波长为260nm; 4、DNA含量在性细胞中为体细胞中的一半 直接证据 1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以上两者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感染和繁殖。说明在不含DNA的TMV中RNA是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RNA转录的不同点) 1、原核生物的RNA的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内 2、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通常含有多个基因;而除少数较低等真核生物外,真核生物一个mRNA分子一般只编码一个基因; 3、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所有的RNA的合成;真核生物中则有RNA聚合酶Ⅰ、Ⅱ、Ⅲ分别催化不同种类RNA的合成; 4、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直接起始转录合成RNA;真核生物3中RNA聚合酶都必须在蛋白质转录因子的协助下才能进行RNA的转录。 四、遗传定律 基本概念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同时表现出来。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相引组:遗传学上,两个显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两个隐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相斥组:与相引组相反,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连锁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组。 连锁:指由于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起遗传的倾向,用位点间的重组率表示。 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野生型:和突变也是相对来说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是把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个体,也就是非人工诱变的,作为野生型,那么它所携带的就是野生型的基因组。 连锁遗传图(遗传图谱):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并绘制成图的叫做连锁遗传图。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测交法: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遗传育种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遗传育种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6)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DNA分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双螺旋结构的是()。 A.雅克和莫诺 B.沃森和克里克 C.赫希和蔡斯 D.萨顿和包维瑞 2.基因的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是在()。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3.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即入是() o A.mRNA B.rRNA

C.tRNA D.SnRNA 4.假定100个抱母细胞中有40个抱母细胞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A.40% B.50% C.20% D.80% 5.下列关于纯系的叙述,错误的是()o A.纯系是指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 B.纯系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是纯合一致的 C.纯系个体间的差异是基因型的影响 D.纯系个体间的差异是不能遗传的 6.易位与交换的不同在于()o A.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B.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可以是相互的

D.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转移是单方面的 7.同义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 B.某个密码子变成另一个编码不同氨基酸的密码子 C.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D.突变的平行性 8.基因工程中,可以准确切开双链DNA分子上的特异序列的是()。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 C.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D.逆转录酶 9.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育种途径常采用()。 A.芽变选育 B.单株选择 C.选育纯系品种 D.利用F1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10.一般芽变选种的时期应该在()。 A.开花期 B.果实采收期 C.自然灾害期 D.以上都是 11.杂交中贮藏花粉的环境应该()。 A.低温、干燥、黑暗 B.低温、潮湿、明亮 C.温暖、干燥、明亮 D.温暖、潮湿、黑暗 12.远缘杂交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 A.创造植物新类型 B.可以重新出现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类型 C.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源 D.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