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子学答卷

纳米光子学答卷
纳米光子学答卷

纳米光子学答卷

孙琼阁07B911004

1.纳米光子学的研究对象, 范围和意义是什么?

答:纳米光子学是在纳米尺度下处理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门结合纳米科学与光子学的新型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光学现象及其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器件对光子进行控制,研究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和国防、安全、医疗以及生物科技方面的量子器件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和新的应用方法。纳米光子学包含三部分内容:

(1)辐射场纳米尺度限制:光被限制在纳米尺度—比光的波长还小的尺度。有许多办法把光限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如使用近场光的传播;被压缩的光通过金属薄层和逐渐变细的光纤,在这里光通过一个比光波长更小的尖端开口发射。

(2)物质纳米尺度限制:物质被限制在纳米尺度,因此也就限制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范围。对于光子学物质的纳米尺度的限制制成纳米材料,包括限制物质的尺寸产生纳米结构的各种方法。如人们能利用纳米粒子展示电子和光子的独特性质。发现这些纳米粒子正被用于纳米光子学的各种应用中,是令人满足的,如在遮光剂洗液中UV减震器。纳米粒子能构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Nanomers,是单节显性有机结构的纳米尺度的低聚体(小数量的重复单元),使纳米粒子的有机相似物。聚合体是大数量的重复单元的长链结构。这些Nanomers表现出依赖尺寸的光学性质。金属的纳米粒子表现出独特光学响应,增强电磁场,组成胞质基因学。有纳米粒子吸收两个IR光子转换到在可视的UV范围的一个光子,相反地,有纳米粒子,叫量子切割机,吸收一个真空UV光子转换成两个可视范围的光子。纳米材料很热门的一个领域是光子晶体,表示一个周期的电介质结构,具有光波长数量级的重复单元。纳米合成物由两个或多个不相似的材料组成的纳米范围的物质,是纳米尺度的相位差。在纳米合成物中每一个纳米域能告知粒子的光学性质。在不同域间的能量传输的光的能量流能被控制。

(3)纳米尺度下光处理:可使用到纳米平板印刷术中制作纳米结构,组成纳米传感器和激励器。纳米光学记忆是纳米制作令人激动的概念之一,纳米制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这个光处理能被限制到确定的纳米区域,以便能在精确的几何学和排列中被制作。

纳米光子学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一些人把纳米光子学主要看作近场作用和近场显微镜方法,而其他人则认为纳米光子学集中在光子晶体。主要方向是纳米材料,部分展示了他们的光学性质尺寸的依赖,这些是量子限制结构。对工程、纳米规模的光学设计及纳米平板印刷术是纳米光子学最相关的方面。

纳米光子学结合许多主要技术,如激光,光子学,光电子学,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这些技术每年能创造上万万美元的收入。纳米技术对各种学科也提供了许多机会,如

化学和化学工程

新奇的综合路线和纳米材料处理;分子纳米结构的新类型和超分子和纳米建筑体系的结合;表面修正产生纳米模板化学。

物理

量子电动力学在纳米腔中研究新奇的光现象;但光子源的量子信息处理;纳米规模的非线性光处理;电子之间、光子和光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纳米控制。

设计工程

纳米平板印刷术用于发射器、探测器和连接器的纳米制作;发射器、传输系统、信号处理、和探测器,加上功率发生器的纳米规模的结合;光子晶体电路和基于显微腔的设计;光子晶体和细胞基因学的结合促进各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函数;激光器量子点和量子丝。

生物

对于光子学生物材料的基因操纵;生物原理指导光子材料的发展;对光子结构的新颖的生物胶体和生物模

板;生物传感器的纳米技术。

2. 比较光子和电子有什么同异之处:

(1) 光子和电子的特性

(2) 在自由空间和1-3维限制下的传播规律

(3) 纳米尺度下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从物理意义上看,光子和电子都是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同点:从经典物理讲,光子定义为电磁波输送的能量,电子是物质的基本带电粒子;从量子意义上讲,

光子和电子都是波,波长均为p

h =λ,不同点为电子波长比光子的小;描述电子和光子传播和他们在介质中允许的能量值的本征值方程相同。光子是矢量场,光能被极化,而电子的波函数是标量;光子没有自旋和电荷,而电子有自旋和电荷。

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没有相互作用势或是常量。对于光子,折射率n 不变,电磁波为平面波,能量为

λωνhc

h E ===η

色散关系:k c =ω 表明光子频率或能量与波矢线性关系。

对于自由电子在自由空间传播,由薛定谔方程解得的波函数也是平面波,因此由波函数绝对值平方描

述的几率密度在每点都相同,符合电子的自由态。能量的色散关系为m

k E 22

2η=,与波矢是二次的关系。 从微观物理的角度考察:电子是费米子,带基本电荷,具有空间局域性。它可以是信息的载体,也可以是能量的载体。作为信息载体时,可以通过金属导线或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进行传递。电载信息的主要储存方式为磁储存。微电子技术发展了电子计算机,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受到了电子开关极限时间10-10 s

的障碍,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密集度水平以及并行技术的制约。

光子是玻色子,电中性,没有空间局域性而具有时间可逆性。它可以是信息的载体, 也可以是能量的载体。作为信息载体时,可以通过光纤(光缆)或自由空间进行传递,光载信息的主要存储方式为光储存。光子技术将发展起光子计算机,其光子逻辑或智能运算的信息处理速度将受到光子开关极限时间10-14s 的障碍,和光子集成光路密集度水平以及并行技术的制约。这些制约都远较电子技术所受制约宽松。 光子作为能量的载体时(只有光子简并度极高的激光束才能实现),高能激光束可以让物质改性,可以作高温热加工,甚至有望导致核聚变。由于激光波长比电子波长短很多,因而可以胜任非常精细的工作。

光子和电子的传播,在维数上可以通过在他们的传播路径使用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势反射这些粒子限制他们的传播,因此把光子和电子的传播限制到一个或一组特定的轨道。

对于光子,这个限制能通过在高折射率或具有高表面反射率区域的诱捕光引进。这些限制的区域能是波导或腔共鸣器。如光平面波导,光纤,微球体光腔。这些限制在一维下能产生,如平面光波导的例子。在这,光传播被限制在高折射率的一个薄层内,光导层的折射率n 1比周围媒质的折射率n 2更高。在平面的波导粒子中,这个限制仅仅是垂直的(x 方向),传播方向是z 。在光纤或隧道波导中,限制x 是y 或方向。一个微球体是一个限制光在所有维的光媒质的粒子。在导向的媒质和周围媒质之间通过反射率比限制光,这个比n 1/n 2对光传播产生障碍起到散射势的作用。在光纤或隧道波导中,二维限制,电场E 等于

))((),(2

1z i z i e e z a y x f E ββ-+= 场分布和相应得传播常量可以通过解麦克斯韦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波方程的解表明这个限制产生一定离散的场分布叫本征模,量子数(整数)。对于一维限制,仅有一个量子数n ,假设值0,1等等。从上面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限制产生了量子化,也就是说,场分布离散类型,通过一组量子数表示各种本征模。

现在我们看电子的限制也导致波性质的修改和产生量子化,即可能本征模的离散值。电子相应得一维、二维、三维的限制有量子井、量子线、量子点。限制电子的势是能量障碍,即在这样的区域,势能V 比点子的能量E 更高。经典中,电子将被完全限制在势能屏障中(墙),如果这个势能屏障是无限的,这是事实。然而,对于有限势屏障,波函数确实进入到屏障区,模式变成与光子相似。然而长模是不同的。但是,对于电子,有重要的更短波长,所以这个限制的维数必须在纳米的,产生重要的量子效应。

光子和电子都表现协作效应。对于光子,协作效应是非线性的光效应,在高场力(光强度)中被产生。对于电子,协作效应的例子是电子和电子在超导中的相互作用,及在半导体中电子空穴对和双电子空穴对的形成。

和光子相联系的电场通过使用许多几何学能被限制产生纳米尺度下的光的相互作用。光场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被局域在纳米尺度。向轴方向的光的纳米尺度的相互作用通过渐消失的波和表面胞质基因波产生,而横向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近场几何学产生。表面胞质基因是电磁波,沿着金属层和绝缘体间的表面传播。

在两个相邻的离子间的纳米尺度下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光吸收带或者允许新的多光子吸收。在半导体中起源于两个电子空穴对的双电子空穴对的形成是产生新的光吸收和辐射的例子。在分子系统,类似的效应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具有不同特殊性质的集合体。另外纳米尺度下相互作用产生受激二聚物叫做基态分子和基态二聚物(两个不同分子构成的二聚物)。纳米尺度下的相互作用也由受激态的能量改变产生,吸收分子回到基态,转变激发态能量到不同类型的较低能量的受激态的分子。

3. 光子晶体的能带和缺陷特性和光子晶体器件(光子晶体光纤等)

我们知道在半导体材料中,由于周期势场的作用,电子会形成能带结构,带与带之间有能隙(如价带与导带) ,使电子的能谱具有带状结构。在光子晶体中,由于介电常数存在空间上的周期性,对在其中传播的光波的折射率同样有周期性分布,光波的色散曲线也会形成带状周期性结构,带与带之间可能出现类似于半导体禁带的“光子禁带”(photonic bandgap) 。光子禁带是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子在光子晶体内的某些方向是

被严格禁止传播的。如果光子晶体只有一个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它形成一维光子晶体,光子禁带只出现在该方向上,如果它在二维或三维均具有周期性结构,那么它将形成二维或三维光子晶体。特别是三维光子晶体,可能出现全方位的光子禁带,落在禁带中的光在任何方向均被禁止传播。具有光子禁带的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我们称之为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 。

虽然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光子晶体的例子,比如蛋白质、蝴蝶翅膀等,但绝大多数光子晶体都是人工设计制造出来的光子晶体的最根本性质是具有光子禁带,落在禁带中的光是被禁止传播的。Yablonovitch 指出:光子晶体可以抑制自发辐射。因自发辐射的几率与光子所在频率的态的数目成正比,当原子被放在一个光子晶体里面,而它的自发辐射光的频率正好落在光子禁带中时,由于该频率光子的态的数目为零,因此自发辐射几率为零,自发辐射被抑制。反之,光子晶体也可以增强自发辐射,只要增加该频率光子的态的数目便可以实现,如光子晶体中混有杂质时,光子禁带中会出现品质因子很高的杂质态,具有很大的态密度,这样就可以实现辐射增强。光子禁带的出现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光子晶体的结构,二是介电常数的配比,三是光子晶体的几何构形。一般说来,如果光子晶体中2种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差异足够大,在介质交界面就会发生布拉格散射而且介电常数比越大,入射光被散射的越强烈,出现光子禁带的可能就越大。光子晶体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是“光子局域”(photon loca lization) 。John 于1987 年提出:在一种精心设计的无序介电材料组成的超晶体中,光子呈现很强的Anderson 局域。在光子晶体中,如果原有的周期性或对称性受到破坏,在其光子禁带中就有可能出现频率极窄的缺陷态,与缺陷态频率吻合的光子会被局域在出现缺陷位置,一但偏离缺陷位置光就将迅速衰减。

晶体内部的原子是周期性有序排列的,正是这种周期势场的存在,使得运动的电子受到周期势场的布拉格散射,从而形成能带结构,带与带之间可能存在带隙。电子波的能量如果落在带隙中,就无法继续传播。其实,不论是电磁波,还是其它波如光波等,只要受到周期性调制,都有能带结构,也都有可能出现带隙。而能量落在带隙中的波同样不能传播。

在光子晶体中是由光的折射率指数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了光带隙结构,从而由光带隙结构控制着光在光子晶体中的运动。

光子晶体的结构可以这样理解,正如半导体材料在晶格结点(各个原子所在位点)周期性的出现离子一样,光子晶体是在高折射率材料的某些位置周期性的出现低折射率(如人工造成的空气空穴)的材料。高低折射率的材料交替排列形成周期性结构就可以产生光子晶体带隙(Band Gap,类似于半导体中的禁带)。而周期排列的低折射率位点的之间的距离大小不同,导致了一定距离大小的光子晶体只对一定频率的光波产生能带效应。也就是只有某种频率的光才会在某种周期距离一定的光子晶体中被完全禁止传播。

如果只在一个方向上存在周期性结构,那么光子带隙只能出现在这个方向。如果在三个方向上都存在周期结构,那么可以出现全方位的光子带隙,特定频率的光进入光子晶体后将在各个方向都禁止传播。这对光子晶体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特性。而且实际上,这种三维光子晶体也是最先被制造出来的。

因为光被禁止出现在光子晶体带隙中,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到我们能够自由控制光的行为。例如,如果我们考虑引入一种光辐射层,该层产生的光和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带隙频率相同,那么由于光的频率和带隙一致则禁止光出现在该带隙中这个原则就可以避免光辐射的产生。这就使我们可以控制以前不可避免的自发辐射。

而如果我们通过引入缺陷破坏光子晶体的周期结构特性,那么在光子带隙中将形成相应的缺陷能级。将仅仅有特定频率的光可在这个缺陷能级中出现。这就可以用来制造单模发光二极管和零域值激光发射器(详见光子晶体应用)。而如果产生了缺陷条纹——即沿着一定的路线引入缺陷,那么就可以形成一条光的通路,类似于电流在导线中传播一样,只有沿着“光子导线”(即缺陷条纹)传播的光子得以顺利传播,其它任何试图脱离导线的光子都将被完全禁止。理想状态下我们已经实现了一条无任何损耗的光通路。这种光通路甚至比光纤更有效。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又称多孔光纤或微结构光纤,以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灵活的设计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这类光纤是一个二维的光子晶体,由在纤芯周围沿着轴向规则排列微小空气孔构成,通过这些微小空气孔对光的约束,实现光的传导。独特的波导结构,灵活的制作方法,

使得PCF与常规光纤相比具有许多奇异的特性,有效地扩展和增加了光纤的应用领域。在光纤激光器这一领域内,PCF经专门设计可具有大模面积且保持无限单模的特性,有效地克服了常规光纤的设计缺陷。以这种具有新颖波导结构和特性的光纤作为有源掺杂的载体,并把双包层概念引入到光子晶体光纤中,将使光纤激光器的某些性能有显著改善。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大学和科研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外输出功率达到几百瓦的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已有报道。

折射率导光机理:周期性缺陷的纤芯折射率(石英玻璃)和周期性包层折射率(空气)之间有一定差别,从而使光能够在纤芯中传播,这种结构的PCF导光机理依然是全内反射,但与常规G.652光纤有所不同,由于包层包含空气,所以这种机理称为改进的全内反射,这是因为空芯PCF中的小孔尺寸比传导光的波长还小的缘故。

光子能隙导光机理:理论上求解光波在光子晶体中的本征方程即可导出实芯和空芯PCF的传导条件,即光子能隙导光理论。所示,光纤中心为空芯,虽然空芯折射率比包层石英玻璃低,但仍能保证光不折射出去,这是因为包层中的小孔点阵构成光子晶体。当小孔间距和小孔直径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光子能隙范围内就能阻止相应光传播,光被限制在中心空芯之内传输。最近有研究表明,这种PCF可传输99%以上的光能,而空间光衰减极低,光纤衰减只有标准光纤的1/2~1/4。

4.各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纳米光刻加工技术

纳米光子学材料的形态与制备

纳米光子学材料的种类繁多,不同形态、原材料或制备方法制成的纳米材料有数千种。不同的纳米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列举几种主要形态的纳米材料,阐明它们的制备方法、特性和应用前景。

(1)纳米点

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以嵌入其表面的磁粒子密度来量度: 1 GB等效于109 颗粒。当颗粒密度大于100

GB/in2 时, 热起伏会使微小和稠密颗粒的磁状态倒转, 继而使存储在硬盘上的数据消失。成型介质, 其中每个存储单元占有几个颗粒, 能帮助控制热稳定性, 因为整个存储单元的体积比单个颗粒的体积大得多,更大的存储单元能强烈地交换耦合、更清楚地确定和更少地倒转其磁状态。俄、美研究人员用直接激光干涉光刻术成型磁纳米点阵列, 用XeCl 激光器的308 nm 干涉光束在Co -C 薄膜上成型间距为650 nm 的二维磁点阵列, 磁点尺寸约250nm, 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进一步的工作是用更短波长的激光或同步辐射使干涉条纹更细,以产生由l /2 确定的稠密磁点。

(2)纳米团

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由2~8 个Ag 原子组成的纳米团可以存储信息, 他们在玻璃片上淀积小于20 nm 厚的Ag 薄膜, 薄膜在玻璃片上形成岛, 岛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银, 当用波长小于520 nm 的激光照射时,氧化银薄膜形成纳米团, 可在波长大于550 nm 的光照射下强烈地发出荧光。研究人员488nm、514.5 nm 氩离子激光分别在薄膜中写数据, 然后用汞灯滤光后产生的550 nm 的光读数据, 在显镜下观察, 纳米团发出绿、红和黄荧光, 荧光颜色取决于曝光时间或激光波长。如果荧光颜色可控, 即可实现在同一空间存储多个存储单元的数据。

(3)纳米线

美国劳伦斯贝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功率飞秒激光技术降低了ZnO 晶体纳米线合成中微颗粒的形成, 并产生尺寸分布很窄的结构, 由于该方法涉及非平衡过程, 有可能为开发基于纳米线的器件产生新的结构相和材料组份提供解决方案。他们用重复频率10 Hz、波长800 nm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发射的10mJ 、100 fs 脉冲作为消融源, ZnO压缩粉末为靶, 涂Ag 蓝宝石作为淀积和纳米线生长的基片, 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约900 °C 温度下进行纳米线生长实验。电子显微图和光致发光测量显示ZnO 纳米线直径较均匀, 晶体特性较好。用Nd:YAG 激光器的266nm 激光抽运, 纳米线发射约380nm 的激光。

(4)纳米针

美国研究人员用脉冲激光淀积方法在Si 基片上形成具有室温磁特性的掺Co 的ZnO 纳米针阵列, 在

诸如自旋阀晶体管、自旋发光二极管和非易失存储器等自旋光电子器件的应用中前景诱人。用标准的陶瓷技术制备烧结的Zn0.95Co0.05O 靶, 并用Nd:YAG 激光汽化靶材料, 激光的波长、能量密度和脉冲频率分别为266 nm、2 J/cm2 和2 Hz。淀积前系统被抽真空到0.133 Pa , 其中O2 分气压为2.66 Pa , 淀积期间Si 基片温度保持在750 °C, 靶与基片的间距为45 mm, 总淀积时间为180min。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图和局域电子衍射图表明纳米针沿着ZnO 的c 轴、并垂直于Si(100) 基片优先地生长。

(5)纳米纤维

为了研究Co 纳米纤维的生长, 日本研究人员从覆盖Co 的铟锡氧化物靶上把Co 溅射到(001)立方氧

化锆上, 氧化锆基片的温度范围为470~770 K, 溅射在氩气环境中进行, 溅射速率为0.6 nm/s, 淀积厚度为300 nm。生成的Co纳米纤维的截面呈矩形, 边长取决于基片温度和Co 的体积分数,约为1~5 nm 。电子衍射图表明Co 纳米纤维沿单晶态的[112!0]或[11!00]方向生长, 具有hcp 结构。具有hcp 结构的Co 金属在[0001] 方向呈现强的磁晶体各向异性, 但是该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源自形状磁各向异性。与已有方法相比, 新方法能通过改变基片温度和金属的体积分数产生高度受控的纳米纤维阵列, 可作为磁记录介质。

(6) 纳米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没有任何外加模板的条件下, 用微波加热离子液体(IL)bmimPF4 中的HAuCl4 制成大尺寸的单晶Au 纳米片。在10mL 的试管中, 把适量的HAuCl4·3H2O 溶解于1mL 的IL 中, 然后将试管在126 W 的微波炉中加热一定时间, 再自然地冷却至室温,最后的混合物经乙醇稀释后用

离心机分离出产物, 并用水和乙醇清洗产物数次。从扫描电子显微图看到, 产物主要是不规则形状的Au 纳米片, 但也有一些是规则的(三角或六角)。Au 纳米片的厚度约50 nm, 长度大于30 μm, 比至今报道过的Au 纳米片的长度( 最大10 μm) 大得多。研究人员还在别的IL 中制备Au 产物, 发现大尺寸的Au 纳米片也可以从bmimPF6 溶液中制成。已知在传统的乙烯乙二醇溶剂中、在无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通过微波加热只能形成Au 粒子, 因此, 可以断定大尺寸Au 纳米片的形成直接与IL 的特殊性质和结构相联系, IL 的有序结构对Au 纳米片形成起到模板作用。该方法简单快速, 可以预料它能扩展到其它金属纳米片的制备。

光刻技术

EUV 光刻技术

EUV 光刻采用13nm 波长的软X 射线,设备的微缩投影光学系统倍率为4/ ,采用四镜形式,包括三块非球面和一块平面;掩模为在多层膜基底上添加重金属形成的反射式掩模。光源采用了气体喷射靶激光等离子体光源,工作气体为Xe 气体。激光等离子体光源产生的EUV 辐射,经过由多层膜反射镜组成的聚光系统聚光后,照明反射式掩模,并经微缩投影光学系统,在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复制被微缩四倍的掩模图形。EUV 光刻技术利用短波长曝光,可以在很小的数值孔径下获得线宽小于100nm 的图形,焦深足够长,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是现有可见- 近紫外投影光刻技术向软X 射线波段(1~30nm) 的延伸,因此发展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延伸性。尽管EUV 设备、掩模、工艺等方面的成本高,同时还有诸多待攻克的技术难关,尤其是深亚纳米级镜面加工和多层膜制备技术。然而,技术路线与解决问题途径也基本明确。

目前相当多的科学家为该技术是制造未来纳米集成电路的较佳候选者。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NTT 公司、Canon 公司、Nikon 公司、俄罗斯别捷列夫物理研究所等在EUV 光刻领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92 年,NTT 研成带有扫描机构的样机,可在10mm ×1215mm 硅片上复制线宽达0115μm 的图形。1993 年至1994 年日立和Nikon 公司先后实现了0105μm 线宽的光刻复制。1995 年, 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利用已建成的实验装置完成了线宽为011μm 门电路(NMOS) 的制作。1996 年起,国际上开始产、学、研联合攻关,计划到2007 年将制造DRAM 容量为16Gbit 、特征线宽011μm 的软X射线投影光刻设备工业生产。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我国EUV 技术研究涉及EUV 光源、EUV 辐射计量、超精密光学加工/检测和EUV 多层膜技术等。其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在EUV 成像光学方面进行了国内领先的研究,近年在投影光刻的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上也有了重要进展。

电子束光刻技术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其曝光的最小尺寸可以达到10~20nm ,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中心利用100kV 电子束曝光机制作出1~2nm 的单电子器件。电子束光刻是无掩模直写型的,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直接制作各种图形。但是对于电子束曝光而言,获得大面积能量分布均匀的平行电子束一直是困扰电子束曝光的主要问题。目前在电子束投影曝光系统中, PREVAIL( Projection Reduction Exposure Variable Axis Immersion Lension) 技术实现了大量平行像素投影, 从而提高了曝光效率。PREVAIL 技术采用的曝光面积为1mm2 , 相对于传统电子束曝光,这无疑是惊人的进步。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华裔科学家周郁在20 世纪1995 年首先提出的。这项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已被证实是纳米尺寸大面积结构复制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光刻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能实现分辨率达5 nm以下的水平。纳米压印技术主要包括热压印(HEL) 、紫外压印(UV - NIL ) 以及微接触印刷(μCP) 。纳米压印技术是加工聚合物结构最常用的方法,它采用高分辨率电子束等方法将结构复杂的纳米结构图案制在印章上, 然后用预先图案化的印章使聚合物材料变形而在聚合物上形成结构图案。

a.热压印技术

纳米热压印技术是在微纳米尺度获得并行复制结构的一种成本低而速度快的方法。该技术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将印章上的结构按需复制到大的表面上,被广泛用于微纳结构加工。它的主要工艺过程如图所示。

热压印工艺流程

整个热压印过程必须在气压小于1Pa 的真空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由于空气气泡的存在造成压印图案畸变,热压印印章选用SiC 材料制造,这是由于SiC非常坚硬,减小了压印过程中断裂或变形的可能性。此外SiC 化学性质稳定,与大多数化学药品不起反应,因此便于压印结束后用不同的化学药品对印章进行清洗。在制作印章的过程中, 先在SiC 表面镀上一层具有高选择比(38∶1) 的铬薄膜,作为后序工艺反应离子刻蚀的刻蚀掩模,随后在铬薄膜上均匀涂覆ZEP 抗蚀剂, 再用电子束光刻在ZEP 抗蚀剂上光刻出纳米图案。为了打破SiC 的化学键,必须在SiC 上加高电压。最后在350V 的直流电压下, 用反应离子刻蚀在SiC 表面得到具有光滑的刻蚀表面和垂直面型的纳米图案。整个热压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聚合物被加热到它的玻璃化温度以上。这样可减少在压印过程中聚合物的粘性,增加流动性, 在一定压力下,就能迅速发生形变。但温度太高也没必要, 因为这样会增加升温和降温的时间,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对模压结构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会使聚合物弯曲而导致模具受损。同时为了保证在整个压印过程中聚合物保持相同的粘性,必须通过加热器控制加热温度不变。

(2 ) 在印章上施加机械压力, 约为500 ~1000 KPa。在印章和聚合物间加大压力可填充模具中的空腔。

(3) 压印过程结束后,整个叠层被冷却到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以下,以使图案固化,提供足够大的机械强度,便于脱模。然后用反应离子刻蚀将残余的聚合物( PM2MA) 去掉,模板上的纳米图案完整地转移到硅基底表面的聚合物上,再结合刻蚀技术把图形转移到硅基底上。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Y. Chou 和MechaelAustin Stephen 用纳米热压印技术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缝隙小

于10nm 的金纳米接点,为生产在分子自组装中有重要应用的大数目纳米接点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成功捕获单分子的可能性。国内的一些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已经着手这方面的研究,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紫外压印工艺是将单体涂覆的衬底和透明印章装载到对准机中,在真空环境下被固定在各自的卡盘上。当衬底和印章的光学对准完成后,开始接触压印。透过印章的紫外曝光促使压印区域的聚合物发生聚合和固化成型。与热压印技术相比,紫外压印对环境要求更低,仅在室温和低压力下就可进行,从而使用该技术生产能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减小印章磨损。由于工艺过程的需要,制作紫外压印印章要求使用能被紫外线穿过的材料。以往紫外压印工艺中印章是用PDMS 材料涂覆在石英衬底上制作而成。PDMS 是一种杨式模数很小的弹性体,用它制作的软印章能实现高分辨率。然而在随后的试验中发现由于PDMS 本身的物理软性,在压印过程中在外界低压力下也很容易发生形变。近来,法国国家纳米结构实验室提出使用一种3 层结构的软性印章,以减小紫外压印印章的形变。该印章使用2mm 厚的石英衬底,中间一层是厚度为5mm 的PDMS 缓冲层,顶层是由PMMA 构成。具体制作印章步骤是先将PMMA 均匀涂覆在被离子激活的PDMS 材料上,在PMMA 上镀上一层30nm厚的锗薄膜作为后续工艺中的刻蚀掩模,再在锗薄膜上涂覆对电子束灵敏度高的抗蚀剂,随后用电子束光刻及反应离子刻蚀就可在印章顶层PMMA 上得到高纵横比的图案,最后将残余锗薄膜移去即可。使用该方法可以在保持高分辨率情况下大大提高印章的坚硬度,减小印章压印形变,所示为在这种印章上获得的纳米图案。

纳米科技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最为活跃的前沿学科领域,它使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进入到原子、分子级的纳米层次,从而给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正像产业革命及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样,纳米科技的发展将带来一场工业革命,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纳米光刻技术是纳米科技发展的基础,它涵盖了从电子束到极紫外的宽光谱范围,包括纳米压印技术以及更多的创新性概念。目前美、日两国在纳米光刻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3 年东京精密和索尼以及其它各大厂家联合开发出低能电子束投影光刻(L EEPL),它能达到30nm 线宽,价格仅为上代光刻机的三分之一。为了应对纳米技术的挑战,最近几年欧洲通过开展国家间的大型合作项目技术对纳米光刻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期望能衍生出更加完备的微加工技术方法,从而适于复杂图案和器件的制造。纳米光刻技术可用于纳米材料制作、纳米器件加工、纳米长度测量、纳米物质的物理特性研究等方面,还可用于对DNA 链和病毒进行处理等,在生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微纳光子学

微纳光子学主要研究在微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光的产生、传输、调控、探测和传感等方面的应用。微纳光子学亚波长器件能有效提高光子集成度,有望像电子芯片一样把光子器件集成到尺寸很小的单一光芯片上。纳米表面等离子体学是一新兴微纳光子学领域,主要研究金属纳米结构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它具有尺寸小,速度快和克服传统衍射极限等特点,有望实现电子学和光子学在纳米尺度上的完美联姻,将为新一代的光电技术开创新的平台。金属-介质-金属F-P腔是最基本的纳米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具有良好的局域场增强和共振滤波特性,是制作纳米滤波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激光器等微纳光器件的基础。但由于纳米等离子体结构中金属腔的固有损耗和能量反射,F-P腔在波分复用器应用中透射效率往往较低,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不利。 最近,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提高表面等离子体F-P腔波分复用器透射效率的双腔逆向干涉相消法。该方法能有效避免腔的能量反射,使入射光能完全从通道端口出射,极大增强了透射效率。此设计方法还能有效的抑制噪声光的反馈。同时,科研人员利用耦合模方法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波分复用器相比目前报道的基于F-P单腔共振滤波的波分复用器的透射效率提高了50%以上。相关的成果于2011年6月20日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论文题目为:Enhancement of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nanoplasmonic wavelength demultiplexer based on channel drop filters and reflection nanocavities。 “新兴光器件及集成技术专题报告会”上发布《纳米光子学对光子技术更新换代的重要作用》精彩演讲。报告摘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光子学进入微光子学阶段,经过40年的研究,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以半导体激光器为重点的研究已经逐渐转向对激光控制问题的研究和激光应用的研究。同时,光子技术已经进入光电子技术阶段,其特点是研究开发以电控光、光电混合的器件和系统。光电子技术已经逐步占领了电子技术原有的阵地。它的应用领域已经扩大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光通信与光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光盘存储、数码相机等。光电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经济发达国家,光电子产业的总产值已经可以与电子产业相比,甚至超过电子产业。近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开始大力发展纳光子学及其技术,使光电子技术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对现有光电子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与国际上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微纳光子学的研究还不算落后,这从我国在微纳光子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投稿的杂志级别就可看出。但是我国的光子学研究论文大部分是理论方面的,大多数是跟踪国外的。由于国内缺乏先进的科学实验平台,特别是缺乏制备微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工艺条件,实验方面的论文比较少(除了少数与国外合作研究的论文),创新的思想无法得到实验验证。微光子学方面的情况尚且如此,在纳光子学方面,由于对仪器、设备、工艺和技术的要求更高,与国外的差距正在加大。 在光电子技术方面,由于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势,吸引跨国公司将制造、加工基地向我国转移。21世纪初光电子企业的大公司纷纷落户我国。而且大量资金投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和京津地区),建立起一大批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但是这些外国企业或技术人员,控制着产业的高端技术,对我国实行技术垄断,使我国的光电子技术至今还处于“下游”,成为外向加工企业。大多数光电子企业采用这样的生产模式:购买国外的芯片进行器件封装,或者购买国外的器件进行系统组装。目前我国光电子企业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无法抵御国际经济危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为了加快我国的微纳光子学与相关光子技术的发展,我国应该集中投入一部分资金,凝聚一批高水平研究人才,在某些光电子企业集中的地区,依托光子学研究有实力的单位,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设我

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

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 The Research on Biomedical Photonics 本文作者徐正红女士,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张镇西先生,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光子学激光生物医学 一、引言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而光子学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蓬勃发展的学科。近年来一个以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学科新分支――生物医学光子学(Biomedical Photonics)也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起来,它将开拓生命科学的新领域,成为本世纪的研究热点。 生物医学光子学可以分为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两个部分,分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但二者存在相互交叠的范围,并无严格的分界。也可以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将生物医学光子学划分位光子诊断医学技术和光子治疗医学技术两个领域。前者以光子作位信息的载体,后者是以光子作为能量的载体。 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高亮度,高密度、辐射方向性强的特点,无论光诊断还是光治疗技术,多以激光为光源。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光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层出不穷。 二、光子诊断医学技术 1.概念 生物光子学就是以研究生物体辐射的光子特性来研究生物体自身的功能和特性的学科。在光子学产生初期,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就和光子学相互交叉渗透,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它以生物系统的超微弱光子辐射(BPE)的发现和研究为基础的。 从1923年前苏联科学家Burwitch等人首次发现BPE现象到70年代后的研究表明,BPE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生物体的一种固有功能。除了少数原生生物和藻类等低级生物外,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产生BPE。BPE的光谱很宽,从紫外、可见光到红外波段。奇妙的是,BPE的值和生物进化程度成正比,进化程度越高,其BPE值越大,辐射的波长越向红外扩展。另外BPE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生物体梁子效率及低的一种低水平化学发光。 8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家进一步对BPE现象进行研究发现DNA是BPE的辐射源之一;BPE在细胞形态分裂前和死亡前强度会增大。另外,癌细胞的BPE高于正常细胞。这些研究表明:生物的自发超弱发光与生物体的氧化代谢、细胞的分裂和死亡、癌变、生长调控、光化学反应等许多基本的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关BPE的研究也正向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与之相关的理论和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2.应用 由于生物超弱发光与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生物光子学在临床诊断、农作物遗传性诊断及环境检测等领域可以有重要的应用。 ●生物超弱发光的成像 利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和成像技术,结合数据融合技术,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获得生物体超弱发光的而二维图像,用于人体代谢功能与抗氧化、抗衰老机体防御功能的测量和研究。亦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例如,日本研制成第一台能探测大脑癫间病灶区的激光仪器,用很弱的近红外激光照射病人头部而得到大脑皮层的二维图像。通过分析这

分会场十三微纳米光子学

分会场十三:微纳米光子学 主席:吴一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李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特邀报告1:半导体太赫兹光频梳 黎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 员。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然后分别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巴黎七大材料 与量子现象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工作,2016年 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择优支持。主要研究方向为太赫兹 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光频梳、锁模激光器、太赫兹成像及高分辨光谱 技术等。在Advanced Science、Optica、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曾获“2015中国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德国“洪堡”学者奖学金、日本JSPS奖学金等。担任科技部973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负责人、KJW 项目(2项)负责人等。 报告摘要: 太赫兹(THz)波(频率范围:0.1-10 THz; 1 THz=1012 Hz)位于红外光和微波之间,在国防安全、生物医疗、空间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由于缺乏高效THz辐射源和探测器,THz波还没有被完全认知,所以其被称为THz间隙(“terahertz gap”)。在1-5 THz 频率范围内,基于半导体电泵浦的光子学器件THz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 QCL)在输出功率和效率方面比电子学和差频器件高,是关键的THz辐射源器件。本报告主要介绍我们在高性能THz核心器件以及半导体光频梳方面的研究进展。在高性能核心器件方面,我们突破分子束外延生长和半导体工艺技术,研制出高功率(1.2 W)、低发散角(2.4°)、宽频率范围THz QCL器件并实现THz高速探测和多色成像。基于高性能半导体THz QCL器件,成功实现THz QCL光频梳以及双光梳。克服传统THz光谱仪在测量时间和光谱分辨率方面的缺陷,开发出基于THz QCL双光梳的紧凑型高分辨实时光谱检测系统,为将来实现新一代THz光谱仪奠定基础。

纳米光子学综述

关于《纳米光子学》的基本介绍 关键词: 序言 纳米光子学,被定义为纳米技术和光子学的融合学科,是一个新兴的前沿学科。它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挑战,也为新技术提供了机遇。纳米光子学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为物理学,化学,应用科学,工程学和生物学,以及生物医学技术创造了机遇。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纳米光子学的意义有所不同,在各自的情况下,纳米光子学的定义都显得非常地狭隘片面。一些书籍和综述里包含了纳米光子学的多个方面以供选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必要出一本关于纳米光子学的专著来提供一个统一综合的体系。本书迎合了这个需要,就纳米光子学提供了统一的,全方位的描述,以满足各个不同学科读者的需要。本书的目的是为这个涉及面广泛的学科提供必要基础知识,以使各个学科的学者都能迅速掌握最低限度的,必要的知识背景用以研究和发展纳米光子学。作者希望本书既能够作为教育与培训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帮助集光学,光子学和纳米技术于一身的领域研究和发展所需要的参考书。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引起研究人员,产业部门和企业促进合作的兴趣,在这个新兴科学上,能够制定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促使随之产生的技术能够发展和转化。 本书包含了集纳米技术,光子学和生物学于一体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应用。每章开头的引言介绍了读者能从该章获取的知识。每章结尾的知识要点是需要深刻理解的知识,也可以作为前面所陈述内容的回顾。 纳米光子学—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纳米光子学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的前沿领域,在这里全世界的研究者们尽情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在纳米范围内处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纳米光子学作为纳米科技新的分支,向基础研究提出了挑战,并为新技术的诞生创造了机遇。人们对纳米科学方面的兴趣来自于已经实现了的费曼的著名言论——“在底层还有很多的空间”(Feyman,1961,“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他指出如果能将一毫米的长度在十亿分之一米的纳米范围内进行分割,可以想象将会有多少片段和组分可进行操控和处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纳米热”的时代。纳米方面的一切都被认为是极其令人振奋和有价值的。许多国家已经对纳米技术展开积极的研究。200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出版了关于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的详细报告(NRC Report,2002)。虽然不能断言纳米技术对每个问题都能提供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但纳米光子学仍然创造出足以令人振奋的机会并使新技术成为可能,关键的因素是纳米光子学是在一个比光波长还要短的范围内处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应用。撰写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对纳米光子学的介绍激发起更多人对这个新领域的兴趣。为了方便起见,书中列举的例子尽可能出自我们研究所开展的激光,光

纳米光子学1-余

1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 定义:是在金属表面区域的一种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的形成的电磁模。 性质:1.在垂直于界面的方向场强呈指数衰减;2.能够突破衍射极限;3.具有很强的局域场增强效应;4.只能发生在介电参数(实部)符号相反(即金属和介质)的界面两侧。激发方式:(1)波导结构:利用波导边界处的倏逝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使波导中的光场能量耦合到表面等离子体波中。在实际的研究中,常采用光纤做波导,剥去光纤某段的包层,再镀上金属;(2)棱镜耦合:包括两种,一种是Kretschmann 结构,另一种是Otto 结构。Kretschmann 结构适用于金属薄膜,入射光以大于全反射角的角度入射,利用棱镜的高折射率进行波矢补偿,类似于油浸透镜的原理。2sin spp p k n p q l =;对于较厚的金属膜,Otto 结构比较适合。在该结构中,虽然全反射棱镜和金属膜之间有很小的空气间隙(近场区域),仍可在金属和空气间隙的界面上激发SPPs。(3)光栅耦合:利用光栅引入一个额外的波矢量的增量实现波矢量的匹配。(4)近场耦合:对于粗糙表面,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结构设计,表面粗糙的衍射效应就可以提供在金属膜表面激发SPPs 所需的波矢补偿即直接的光照射便激发SPPs。(5)NSOM 激发:用一个尺寸小于波长的探针尖在近场范围内去照射金属表面,由于探针尖尺寸很小,从探针尖出来的光会包含波矢量大于SPPs 矢量的分量,这样就能够实现波矢量的匹配。(6)采用强聚焦光束,利用高数值孔径的显微目镜可直接接触到介质层,在介质层与目镜之间涂上匹配油层,高数值孔径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入射角,实现波矢量匹配,从而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波。 2金属电介质界面表面等离子色散关系的物理意义: 1/2m d m d c εεωβεε??=??+??,β为传播常数。m ε表示金属或者半导体介质相对介电常数;d ε表示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其实部和虚部为:1/2d mr r d mr c εεωβεε??=??+??,3/222()mi d mr i mr d mr c εεεωβεεε??=??+?? 物理意义:等离子体中存在的波的频率和波矢之间的关系需满足色散关系,而色散关系完全确定给定条件下等离子体中可能存在的波的全部性质。SPP 色散关系可以完全描述SPP 的光特性,是进行SPP 相关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 3任选一种表面等离子激元应用,简述原理。 表面等离子传感器(图) 偏振光入射到金属薄膜上,经聚焦若入射角度满足()()2121arcsin εωωεωωθ+=,产生SP 激发,SP 与n 有敏感的关系,下面是流体通道,内放有特殊物质,从而折射率n 变化,即θ也变化,角度的变化反应n 变化,从而确定生物组织是否变化。 4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带隙成因与电子材料的区别) 概念:是一种介电常数周期性调制的微结构材料,尺度为波长量级,具有光子带隙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是1987年美国贝尔研究中心的Eyablono witch 和普林斯的S.John 分别独立提出了光子晶作的概念。 光子带隙: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子在光子晶体的范围内的某些方向上是禁止传播的。完全带隙,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任何偏振与传播方向的电磁波都被严格禁止,这种情况只有在三维晶体中才能实现。光子晶体特性:①抑制自发辐射:带隙中密度力零,自发辐射几乎为零,这也抑制了自发辐射②光子局域化,光子晶体原有的对称性遭到破坏时,即有了缺陷,在光子晶体中禁带就可能出现频宽极窄的缺陷态或域态。与缺陷频率符合的光子会被局限在缺陷位置,而不能向空间传播。 与半导体的区别:半导体:原子周期性排列,原子尺度自然结构,控制电流。1950年电子技术革命。光子晶体:介电常数周期性变化,尺度波长量级,人工结构,控制电磁波传播,现在光学新领域。 与电子材料的区别:①电子和光子具有不同波,可见光400-700nm,电子0.1nm②电子系统遵循薛定谔方程???E )r (V u 2h 22=+??,光子系统依照亥姆霍兹方程()()0E r c E E 22=????+??εω③带隙成因不同:电子在周期场中传播时由于会受到周期势场的布拉格散射会形成能带结绝,带与带之间可能存在带隙,电子波的能量如果落在带隙中,传播是禁止的,电磁波在周期性介质材料中传播时,由于受到调制而形成光子能带结构,频率落在带隙内的电磁波不能通过介质,而被全部反射,即形成光子带隙。 (图) 自然界的光子晶体: 蛋白石:一种天然宝石,以乳白色居多,不同角度观赏呈不周颜色,具有七彩缤纷的外观。成因:含SiO2地下水渗入岩缝沉积形成,沉积1CM3的蛋白石约需10000年。应用:已有多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新光子学器被相继提出,包括无阈值的激光器,无损耗的反射镜和弯曲光路。高晶质因子的光学微腔,低驱动能量的非线性开关和放大器,波长分辨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超棱镜,具有色散补偿作用的光子晶体光纤,以及提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等。光子晶体近期在国际上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具体表现在:1、与纳米技术结合,用于制造微米级的激光硅基。2、与量子点结合,使得原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影响材的性质,从而达到减小吸收等作用。3、光子晶体的光纤应用。 5微腔的品质因子,精细度,自由电子谱宽度。 光学微腔是一种尺寸在微米量级或者亚微米量级的光学谐振腔。它利用在折射率不连续的界面上的反射全反射散射或衍射效应,至少在一个方面将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区域。 最简单模型:(C-J 2模型,即单膜场与二原子能级作用,可给出解析解) )a a a (g a a W 2 W H R d ++++++?=σσ理想腔:无损振荡—Rabi 实际:Dumped 振荡。 三种典型的微腔:1、F-P 腔:Q 不高,模式体积大。2、回单壁模式微腔:轴对称,内反射对光控制,Q 很高,容易集成。3、光子晶体微腔:引入缺陷,Q 高,模式体积小。(画图,公式)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与前瞻

中国科学 G 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7年 第37卷 增刊: 1~12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 收稿日期: 2007-05-20; 接受日期: 2007-08-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资助软课题 * 联系人, E-mail: hli@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 1) 编写组还有: 马辉, 骆清铭, 邢达, 丁志华, 顾瑛, 张镇西, 徐可欣等人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与前瞻 谢树森 李 晖* 牛憨笨 秦玉文 何 杰 潘 庆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报告编写组) 摘要 生物医学是光子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两者的交叉形成了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光子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含: 一是生命系统中产生的光子及其反映的 生命过程, 以及这种光子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重要应用; 二 是医学光学与光子学基础和技术, 包括组织光学、光与组织相互作用和组织工程、 新颖的光诊断和光医疗技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等. 生物医学光子学目前仅具雏 形, 但其发展之快引人注目. 该文介绍了近十年来生物医学光学与光子学的发展 情况, 并就其中的一些主要课题, 如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无损检测、生物组织光 学成像、医学光谱技术和显微技术等的发展前景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生物光子学 医学光子学 组织光学 光活检 光保健 显微成像技术 光子学是研究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光子行为及其应用的科学[1]. 光子学正在继电子学之后为新世纪人类信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越来越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光子学具有极强的应用背景, 其触角几乎遍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众多技术领域, 为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光子技术, 其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人们对光子学本身原有的预想, 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领域[2~7]. 在生命科学领域, 光与生命现象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 在21世纪, 所有的科学技术都将围绕人与人类的发展问题, 寻找各自的存在意义与发展面. 生物医学光子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2,3,5~7]. 简言之,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利用光子来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是光子学和生命科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而产生的边缘学科. 具体地, 生物医学光子学涉及生物(包括人体组织)系统以光子形式释放的能量与来自生物系统的光子探测过程, 以及这些光子所携带的有关生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信息, 还包括利用光子的能量对生物系统进行的加工与改造等. 生物学研究与医学研究、诊断和治疗涉及到的光学及其相关的应用技术, 包括其中最基础性的光物理问题, 均可归为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对象. 较普遍的观点认为, 生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医学光子学研 究

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 TheResearchonBiomedicalPhotonics 本文作者徐正红女士,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张镇西先生,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和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光子学激光生物医学 壹、引言 生命科学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热点之壹。而光子学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蓬勃发展的学科。近年来壹个以光子学和生命科学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学科新分支――生物医学光子学(BiomedicalPhotonics)也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起来,它将开拓生命科学的新领域,成为本世纪的研究热点。 生物医学光子学能够分为生物光子学和医学光子学俩个部分,分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但二者存在相互交叠的范围,且无严格的分界。也能够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将生物医学光子学划分位光子诊断医学技术和光子治疗医学技术俩个领域。前者以光子作位信息的载体,后者是以光子作为能量的载体。 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高亮度,高密度、辐射方向性强的特点,无论光诊断仍是光治疗技术,多以激光为光源。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光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层出不穷。 二、光子诊断医学技术 1.概念 生物光子学就是以研究生物体辐射的光子特性来研究生物体自身的功能和特性的学科。在光子学产生初期,充满活力的生命科学就和光子学相互交叉渗透,促进了这壹学科的发展。它以生物系统的超微弱光子辐射(BPE)的发现和研究为基础的。 从1923年前苏联科学家Burwitch等人首次发现BPE现象到70年代后的研究表明,BPE现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壹种现象,是生物体的壹种固有功能。除了少数原生生物和藻类等低级生物外,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产生BPE。BPE的光谱很宽,从紫外、可见光到红外波段。奇妙的是,BPE的值和生物进化程度成正比,进化程度越高,其BPE值越大,辐射的波长越向红外扩展。另外BPE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生物体梁子效率及低的壹种低水平化学发光。8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家进壹步对BPE现象进行研究发现DNA是BPE的辐射源之壹;BPE在细胞形态分裂前和死亡前强度会增大。另外,癌细胞的BPE高于正常细胞。 这些研究表明:生物的自发超弱发光和生物体的氧化代谢、细胞的分裂和死亡、癌变、生长调控、光化学反应等许多基本的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关BPE的研究也正向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和之相关的理论和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应用 由于生物超弱发光和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生物光子学在临床诊断、农作物遗传性诊断及环境检测等领域能够有重要的应用。 ●生物超弱发光的成像 利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和成像技术,结合数据融合技术,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获得生物体超弱发光的而二维图像,用于人体代谢功能和抗氧化、抗衰老机体防御功能的测量和研究。亦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例如,日本研制成第壹台能探测大脑癫间病灶区的激光仪器,用很弱的近红外激光照射病人头部而得到大脑皮层的二维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象,能够了解癫间期大脑活动类型,有助于医生发现病灶。和传统的打开头盖骨插入电极测量和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对病人的痛苦和伤害。此外,波士顿儿童医院利用在组织内的光的吸收和氧的浓度有关这壹特性,采用近红外光谱来监视婴儿脑细胞氧含量。 ●生物系统的诱导发光

纳米光子软件MODE Solutions介绍

波导光学器件模式求解和传播设计分析软件 MODE Solutions 一公司及软件简介 MODE Solutions软件由加拿大Lumerical Solutions公司出品。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用户用该公司软件已发表大量高影响因子论文,并被许多国际著名大公司和学术团队所使用。 MODE Solutions是精确多功能的模式求解和传播用来设计和分析波导光学器件的软件,它能求解: 1 共型网格、有限差分模式计算引擎可以求解任意波导结构 --直、弯波导,电介质波导、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反谐振波导、光子晶体光纤等 2 二维半基于FDTD的传播引擎可以快速地给出平面波导的计算结果 --全方向Omni-directional引擎可以计算那些BPM技术无法设计的器件如谐振腔 --多系数材料模型可以拟合众多色散材料 二软件特点 1 MODE Solutions是模拟平面波导器件的强力工具 --2.5D FDTD 引擎快速给出精确结果 --多系数材料模型MCMs 准确处理色散材料 --使用多核/多处理器的计算引擎 --内置的优化算法可以很快给出优化设计结果 2模式分析给出近场结果 --适合各种波导 --模式分析提供: *近场电、磁场、强度和坡印庭矢量 *微弯损耗计算 *远场分析 33简便获得波导的频率响应 --有效折射率或传播常数随频率/波长的变化 --损耗随频率/波长的变化 --色散 --群折射率 --群延迟 4模式重叠计算 --重叠积分 --耦合效率,如高斯光束与一个波导模式的耦合

--优化波导模式1(或光束)相对于波导模式2的位置以获得最大耦合效率 5纳米光学设计者需要的关键特点 --全矢量算法 --渐变/非均匀网格,共形网格 --准确的材料色散模型 --设计的参数化和优化算法 --多台计算机同时计算 --强大的文本程式 --模式计算引擎Eigensolver *色散、群速度、群折射率等 *模重叠和功率耦合效率 --传播计算引擎Propagator *2.5D 全方向传播计算 *多核多节点并行计算 *仿真动态可生成影像 ?所有图片版权均属于Lumerical,您可以直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

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 2011, 1, 9-19 doi:10.4236/app.2011.11002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1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journal/app/)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P 9 Research Progress in Nanophotonics Materials and Devices Junxi Zhang *, Lide Zhang Institute of Solid State Physics,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hui Key Laboratory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Hefei Email: jx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 Received: Mar. 23th, 2011; revised: Apr. 6th, 2011; accepted: Apr. 7th, 2011.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field of nanophotonics is present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search activities in nanophotonics materials and devices, and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aterials and devices based on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light emissi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and periodical structures i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Keywords: Nanophotonics; Nanophotonics Materials; Nanophotonics Devices; Quantum Confinement; Light Emissi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Photonic Crystal; Nanowire Grid Polarizers 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 张俊喜*,张立德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 Email: jx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e217121704.html, 收稿日期:2011年3月23日;修回日期:2011年4月6日;录用日期:2011年4月7日 摘 要:介绍了纳米光子学的研究范畴,综述了纳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动态和热点,着重阐述了基于量子限域效应、光发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和周期性结构纳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光子学;纳米光子学材料;纳米光子器件;量子限域;光发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光子 晶体;纳米线栅偏振器 1. 引言 随着人类对信息永无止尽地追求,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数据存储密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必然趋势。预计到2015年光纤传输系统的数据速率高达10 Tb/s ,这就要求光子器件的尺度进一步减小并最终突破光的衍射极限而达到亚波长甚至纳米尺度。既然传统的光子器件对光的操纵受到光的半波长衍射极限的限制,因此探索光与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相互作用的新原理、制备纳米光子学材料、构筑纳米光子器件以及发明纳米光子学制造技术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纳米光子学是研究在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与技术,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对光子的操纵和光学器件的构筑是纳米光子学的研究目标。纳米光子学不仅为研究在小于光波长的尺度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机遇,而且为纳米光子学材料在光子器件、纳米医学、纳米生物学等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新的空间,同时为在更小尺度上的光学制造技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人们对这种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的不断追求就是在逐步实现Richard P. Feynman 的预言:“在下面尺度有大量的空间。”[1]作为一个新的前沿领域,纳米光子学已经引起了世界

纳米光子学答卷

纳米光子学答卷 孙琼阁07B911004 1.纳米光子学的研究对象, 范围和意义是什么? 答:纳米光子学是在纳米尺度下处理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门结合纳米科学与光子学的新型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光学现象及其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器件对光子进行控制,研究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和国防、安全、医疗以及生物科技方面的量子器件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和新的应用方法。纳米光子学包含三部分内容: (1)辐射场纳米尺度限制:光被限制在纳米尺度—比光的波长还小的尺度。有许多办法把光限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如使用近场光的传播;被压缩的光通过金属薄层和逐渐变细的光纤,在这里光通过一个比光波长更小的尖端开口发射。 (2)物质纳米尺度限制:物质被限制在纳米尺度,因此也就限制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范围。对于光子学物质的纳米尺度的限制制成纳米材料,包括限制物质的尺寸产生纳米结构的各种方法。如人们能利用纳米粒子展示电子和光子的独特性质。发现这些纳米粒子正被用于纳米光子学的各种应用中,是令人满足的,如在遮光剂洗液中UV减震器。纳米粒子能构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Nanomers,是单节显性有机结构的纳米尺度的低聚体(小数量的重复单元),使纳米粒子的有机相似物。聚合体是大数量的重复单元的长链结构。这些Nanomers表现出依赖尺寸的光学性质。金属的纳米粒子表现出独特光学响应,增强电磁场,组成胞质基因学。有纳米粒子吸收两个IR光子转换到在可视的UV范围的一个光子,相反地,有纳米粒子,叫量子切割机,吸收一个真空UV光子转换成两个可视范围的光子。纳米材料很热门的一个领域是光子晶体,表示一个周期的电介质结构,具有光波长数量级的重复单元。纳米合成物由两个或多个不相似的材料组成的纳米范围的物质,是纳米尺度的相位差。在纳米合成物中每一个纳米域能告知粒子的光学性质。在不同域间的能量传输的光的能量流能被控制。 (3)纳米尺度下光处理:可使用到纳米平板印刷术中制作纳米结构,组成纳米传感器和激励器。纳米光学记忆是纳米制作令人激动的概念之一,纳米制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这个光处理能被限制到确定的纳米区域,以便能在精确的几何学和排列中被制作。 纳米光子学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一些人把纳米光子学主要看作近场作用和近场显微镜方法,而其他人则认为纳米光子学集中在光子晶体。主要方向是纳米材料,部分展示了他们的光学性质尺寸的依赖,这些是量子限制结构。对工程、纳米规模的光学设计及纳米平板印刷术是纳米光子学最相关的方面。 纳米光子学结合许多主要技术,如激光,光子学,光电子学,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这些技术每年能创造上万万美元的收入。纳米技术对各种学科也提供了许多机会,如 化学和化学工程 新奇的综合路线和纳米材料处理;分子纳米结构的新类型和超分子和纳米建筑体系的结合;表面修正产生纳米模板化学。 物理 量子电动力学在纳米腔中研究新奇的光现象;但光子源的量子信息处理;纳米规模的非线性光处理;电子之间、光子和光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纳米控制。 设计工程 纳米平板印刷术用于发射器、探测器和连接器的纳米制作;发射器、传输系统、信号处理、和探测器,加上功率发生器的纳米规模的结合;光子晶体电路和基于显微腔的设计;光子晶体和细胞基因学的结合促进各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函数;激光器量子点和量子丝。 生物 对于光子学生物材料的基因操纵;生物原理指导光子材料的发展;对光子结构的新颖的生物胶体和生物模

生物光子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试列举激光在生命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举2-3例。 答:激光美容激光治疗近视激光除皱。 2.生物光子学的定义?生物医学光子学与生物医学光学的定义及区别? 答:利用光子学设备和技术解决科研人员、设备研发者、临床医生等在医学、生物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所遇到的问题。 生物医学光子学可定义为研究所有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的科学与技术。而生物医学光学则定义为研究可见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的科学与技术。 3.生物医学光子学发展的物理基础应归功于量子理论的建立,并得益于20世纪一系列 技术革命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二章(1) 1.光入射到两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的分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和折射分别服从 什么定律? 答:反射定律和斯涅耳定律。 2.什么是临界角?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有哪些应用? 答: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为某一数值时,折射角等于90°,此入射角称临界角。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应用有光导纤维,光纤通信。 3.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遵循什么定律?光纤在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答:遵循全反射定律。应用有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和光导纤维连接的激光手术刀。 4.关于光的本质的描述: a)光是一种能在真空和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的,由振动的电波和磁波组成的 电磁波,同时也是一种叫做光子的能量包。 b)凡是与光传播有关的各种现象,如衍射、干涉和偏振,必须用波动说来解释; 凡是与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有关的各种现象,如物质对光的吸收与发射、光电 效应和光散射(康普顿效应),都必须用光子说来解释。 c)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二者的比值是介质的折射率。 5.光与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拉曼散射。 6.描述分子对光子的吸收和发射用爱因斯坦模型。 7.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乘以十的8次方m/s(近似),而光在某均匀介质中的速度为 2.26x108m/s,则介质的折射率为0.75 。 8.可见光波长范围是:400 -700 nm。 9.光的波粒二象性可以通过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两个基本方程把粒子和波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这两个方程是E=hν和p=(h/λ)。真空中波长为800nm的光,其光子能量为。(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 第二章(2) 1.什么是激光?激光是哪一年、谁发明的?激光的英文缩写laser的全称是什么? 答: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1917年由爱因斯坦最先提出。1960年,美国人Maiman 在加里福尼亚休斯研究所研制成红宝石激光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laser的全称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2.对激光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 答:爱因斯坦,Schallow和Townes,Maiman

纳米光子概念

半导体材料的光吸收,过程及原理半导体材料通常能强烈地吸收光能,具有数量级为105cm-1的吸收系数。本征吸收:光照后,电子由价带向导带的跃迁所引起的光吸收称为本征吸收。光子能量满足的条件: 其中, 是发生本征吸收的最低频率限,相应的 为长波极限,称为半导体的本征吸收限。本征吸收长波限的公式: 本征吸收: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直接跃迁—— 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吸收光子从价带顶跃迁到导带底状态。满足能量守恒:满足动量守恒:光子动量由于光子动量远小于电子动量所以k=k ′即跃迁的过程中,电子的波矢( k )可以看作是不变的---电子跃迁的选择定则。只有光子参与跃迁时,电子跃迁前后的波矢不变,电子初态和末态几乎在一条竖直线上---直接跃迁。本征吸收形成一个连续吸收带,并具有一长波吸收限 在直接跃迁中,对任何k 值的跃迁都是允许的,则吸收系数与光子能量关系为: 间接跃迁——间接带隙半导体电子吸收光子从价带顶跃迁到导带底的过程中, 这类半导体称为间接带隙半导体。非直接跃迁是电子、光子和声子共同参与的跃迁。Kk ’≠Eh EEE ν = ?= 电子能量差()kk q ′?= 光子动量其中,Ep 为声子的能量;q 为声子的动量。在非直接跃迁过程中,电子不仅吸收光子,同时还和晶格交换一定的振动能量,即放出或吸收一个声子,电子波矢k 发生改变----间接跃迁。 激子吸收光子能量h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