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身韵的审美与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身韵的审美与运用

浅谈中国古典身韵的审美与运用作者:金小磊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1期一、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演故事服务的。

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创建,使它的审美内核已趋稳定,其理论基础也已比较扎实,运动系统已经形成,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它已摆脱戏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畴迈进。

产生于80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逐渐为中外舞蹈界和学术界所认识。

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和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毅然整理、创建了古典舞“身韵”课,李正一教授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名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

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二、古典舞身韵及其审美身韵是身法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体现。

身韵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的,即以艺术形体上身的基本动律元素训练为主,剖析了民族传统中的动律元素,提出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基本元素,细致地整理了头、眼、肩、手臂、腕、掌、指、躯干、腰、下肢、脚型及步伐等各种基本位置、姿态、造型、运动路线、各种步伐的训练目的及训练方法,吸收了武术、戏曲中的典型动作,并给予最大的变化、派生和变形,如风火轮、云手等。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中“元素教学”的积极作用》摘要:本文从分析元素教学出发,研究身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如何通过元素教学来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学,其中在舞蹈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提、沉、冲这些舞蹈动作,在中国古典舞蹈身韵课元素教学中看上去好像是与之有相当类似的地方,但是实际上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4元素教学能够促进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堂的教学质量,随着元素教学的不断发展,已经慢慢由单一的元素教学转化为复合整体的元素教学摘要:中国古典舞蹈是由民间传统的各类舞蹈经过一系列的融合提炼结合而成,最终流传至后世经过人们认真代表我国古典特色的一个舞蹈类型。

古典舞她蕴含了我国传统古代舞蹈的精髓。

本文从分析元素教学出发,研究身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如何通过元素教学来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教学。

关键词:古典舞;身韵课;元素教学中国古典舞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舞蹈类型,既不属于古代舞蹈,也不是戏曲舞蹈,但是她蕴含了我国传统古代舞蹈的精髓。

所说的身韵是指身法和韵律的结合体,身法是舞者由于外部环境的激发而形成的,韵律则是由舞者的内在涵养和神采所体现的一种艺术特色,将身份和韵律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姿和特色。

一.中国古典舞的意义古典舞作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典范,反映了对于我国传统舞蹈的特色的传承和发扬彰显了我国舞蹈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古典舞蹈的传承发扬的过程中,不但继承了传统民间舞蹈的特色,而且从戏曲舞蹈和武术动作中吸收了其精华,现阶段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特色的舞蹈种类。

比如说,在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跳的长袖舞就是中国古典舞蹈相当高水平的一段演绎。

舞蹈家王亚彬在设计这一段舞蹈动作时,将之处理的十分具有韵味,又似杨柳扶风又似如鱼得水,十分具有仙境的感觉。

在这段舞蹈中,首先从古典舞蹈的脚步动作开始在上半身运用了充分的水袖舞独特的编排技巧,这段舞蹈虽然在电影中被称为仙人指路,实际上是一段水秀击鼓,包含了相当复杂的一段水袖复合的训练方式,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处理袖技的方式。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地位及作用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其身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地位及其在艺术传承、文化交流、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地位中国古典舞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它以舞者的身姿、动作、神态等元素为表现材料,通过优美的舞姿、细腻的动作和独特的表演技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中国古典舞的独特身韵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

通过古典舞的表演,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传承中国历史:中国古典舞源于古代宫廷舞蹈,凝练并传承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它通过舞姿、动作的方式,生动地演绎了古代历史中的风貌、故事和人物形象等,将古代历史传承给今天的观众。

3. 彰显身心统一:中国古典舞强调身心的统一,通过动作的展示和舞者的内心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古典舞的身韵能够唤起舞者和观众的共鸣,带给人们身心的舒畅和愉悦。

二、中国古典舞在艺术传承方面的作用中国古典舞在艺术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1. 保护和弘扬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传统的舞蹈形式,通过对传统舞蹈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将古代的舞蹈艺术形式传递给后代。

古典舞的身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使得传统舞蹈得以延续并得到保护。

2. 培养和造就优秀舞者:中国古典舞具有严格的技巧要求和艺术修养,通过对古典舞身韵的学习和练习,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批优秀的舞者。

这些舞者不仅是中国古典舞的传承者,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代表,他们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中国古典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有哪些特征

中国古典舞身韵有哪些特征

中国古典舞身韵有哪些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优美的动作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特征,包括舞姿、动作以及艺术表达等方面。

1. 舞姿端庄优雅中国古典舞以端庄优雅的舞姿为特点。

舞者的身体姿态笔直而收放有度,脚步轻盈,同时具备充满力量的表现能力。

舞姿的端庄优雅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典雅之美,也展现了舞者的修养和才情。

2. 动作精妙独特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精妙独特,注重线条和曲线的运用。

舞者的手势柔美而富有表现力,手指的灵活运动更是古典舞的一大特色。

另外,舞者的转身、跳跃、弓身等动作也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表演技巧高超中国古典舞在表演技巧方面要求极高。

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灵活性,能够完美地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

古典舞中还包括了许多技巧性的动作,如高挑、飘逸、转身等等,需要舞者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

4. 情感表达丰富深沉中国古典舞的艺术表达以情感为核心,情感深沉且丰富多样。

舞者通过身体的动态和手势的表达,传达出各种情感,如喜悦、愤怒、悲伤等等。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需要舞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表演能力,还需要舞者在内心深处有真挚的感受和情感共鸣。

5. 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古典舞的另一个特征是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舞蹈中常常采用传统的音乐、服饰、道具等元素,以展现古代文人雅士的风姿和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这种融合让舞蹈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也深化了观众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6. 注重细节和整体呼应中国古典舞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呼应。

舞者不仅要准确地表达每一个动作和手势,还要与音乐、舞台布景等因素形成完美的整体效果。

舞者的身体力量、舞姿、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精心协调,以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

总结:中国古典舞具有端庄优雅的舞姿、精妙独特的动作、高超的表演技巧、丰富深沉的情感表达、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注重细节和整体呼应等特征。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中国古典舞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

其中,身韵作为古典舞的核心要素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

首先,身韵是舞蹈形式的基础之一。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者的动作和身体的表现,通过精确、扩展和优雅的动作展现舞蹈的美感。

身韵可以说是舞蹈形态的外在表现,通过肢体的姿态、动作的连贯性和韵律的把握,传递着古典舞中特有的情感和意境。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需要通过对身韵的把握来展示出舞蹈的魅力和高雅,同时也需要通过对身韵的训练和操控来保持舞蹈技巧的完美。

其次,身韵在舞者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舞蹈是一门集合了美学、表演和体育等多种要素的艺术形式,舞者的形象和气质对于整个表演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韵不仅仅是舞台上的动作,更是舞者内外兼修的体现。

通过对身韵的培养和塑造,舞者可以提升自身的形象魅力和气质特点,从而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因此,在古典舞的演绎过程中,舞者需要通过对身韵的严格训练和表现力的发挥来塑造出独特的形象和风格。

另外,身韵对于古典舞作品的传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舞蹈作品的传达需要舞者通过身韵来准确表达舞剧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肢体的细微动作和姿态的变化,舞者可以将古典舞作品中的情感、意境、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准确而深入地传达给观众。

身韵的准确表达不仅赋予了古典舞作品更加深远的内涵,同时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古典舞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身韵在古典舞演绎中的流畅性和协调性是确保舞蹈作品成功呈现的重要因素。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舞者需要通过对身韵的掌握和运用来确保动作的顺畅和协调。

身韵的流畅性不仅能够使舞蹈形式更具美感,还能够提升整个舞蹈作品的整体品质。

只有在身韵的精确表达和无缝连接的基础上,舞者才能够展示出舞蹈形式的完美和深邃。

综上所述,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浅谈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

浅谈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

文化与艺术234作者简介:董晓佳(1981— ),女,汉族,黑龙江宝清人。

主要研究方向:职业艺术教学。

“身韵”即“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的同义语,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它的目的。

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虽然把训练“身法”与陶冶“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但进一步去剖析,便可了解它包涵含“形、劲、律”这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形众所周知,通过传统艺术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

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三块瓦”“拧麻花”,中国民间舞中的“辗、拧、转、韧”,中国武术中的“龙形”、“八卦”,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而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形象。

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而进行训练的必要。

中国戏曲舞蹈和武术原有一套典型动作,如“云手、五花、大刀花、风火轮、乌龙盘打、燕子穿林、青龙探爪”等等,它们那丰富的身法性、鲜明的风格性是极富表现力的。

我们用“提炼元素”、“强化元素”、“发展元素”这种方法来分析它们,便可使它们“一生二、二生三”、“扬其神、变其形”,从而获得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身韵”在“形”的训练中,是以“拧、倾、圆、曲”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优秀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教材为方法来培养真正懂得并掌握中国古典舞形态美的演员。

二、神古人曰“神韵”是一种“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在古曲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功能与价值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功能与价值

从 中国古典舞教学方面来说 , 一般情况下身韵有助于表演者进行 塑造人物 情感 。舞蹈教 师在身韵教学 的实际过程 当中 , 对“ 动态 性” 的要求相对 来说 比较高 , 做到这样 才可以使得表演 者把 内心 情感全 面体现 出来 , 与此 同时 , 利用肢 体语言将其表达 出来 。举 个例 子来 说 , 在《 江 河水》 这部 古典舞 当中 , 就是通 过运用身韵 的 个最为经典 的动作——袖舞 , 从 而来把人物 的情感充分抒发 了
具备 鲜明的个人风格 , 这样才有助于观众识别且牢记 。 第二 , 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训练技术难度与精确度朝着更高 的方 向进行发 展。近年来 , 在 中国古典舞蹈 当中 , 不仅 应当把一
教学 的艺术 特征具体体现在 了以下几点 : 第一点 , 圆形艺术 所具 备的特征 。判 断 中国古典舞 的一个非 常重要 的特征就是 圆形艺 术 。从根 本上来说 , 在中 国古典舞 的表演过程 当中 , 进行运 动的 核心就是 圆形 , 如果换句话来说 , 大多数古典舞蹈动作都 是通过
适宜 , 当然这也是身韵教学过程 中一个最为经典 的地方 。教师在 身韵 的具 体教学 中 , 应 当把教 学和身韵两者有 效结合在一起 , 只 有这样才可 以使得 中国古典舞蹈 的精髓完全得到体现。 2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 学的功能 第一 , 中国古典舞 身韵教学在人物情感方 面所具备 的功能 。
4 结束 语
在 中国古 典舞 当中 , 身韵起着抒 情 的重要作用 , 它 能够 使得人物 的情感得到体现 , 在此 基础 上把 舞蹈 当中的动作语言变得更加 的
总而 言之 , 在 中国古 典舞 的整个教学过 程当 中, 身韵教学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韵作 为中国古典舞蹈 的一个经典 内容 , 把 身韵学习好有助于提高对于中国古典舞 当中精髓的掌握程度。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分析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韵律、优雅的动作和深厚的艺术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身韵是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本文将从身韵的定义、身韵在舞蹈中的作用以及身韵的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概括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

身韵,是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所体现出的气质、韵律和内在情感。

它与动作和形态相辅相成,是舞蹈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身韵的表达需要舞者准确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并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融入其中。

通过肢体、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的协调,舞者能够将舞蹈作品表现得更加生动、细腻和感人。

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身韵能够为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中国古典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舞者的身韵表达,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其次,身韵能够增加舞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舞者的身韵能够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立体和有魅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情感。

同时,身韵还可以增加观众的代入感,使他们更容易与舞蹈作品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培养身韵需要舞者进行系统的训练和不断的磨砺。

首先,舞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通过观摩大师级舞者的表演和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舞者能够提高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辨识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身韵。

其次,舞者需要学习和运用舞蹈内涵的知识。

了解舞蹈作品的背后故事、历史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可以帮助舞者更准确地把握和展现身韵。

另外,舞者需要通过身体训练,提高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巧。

只有身体灵活、柔韧度高的舞者才能更好地展现身韵的韵律美。

总之,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身韵是舞蹈中情感和内在意境的表达方式,能够为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舞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身韵,使舞蹈作品更加精彩动人。

因此,在学习和欣赏中国古典舞时,我们应该重视并关注身韵的表达,让舞蹈艺术在身韵的烘托下展现出更加独特和魅力的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起 源
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具有民 族性、
时代性的独立舞种和体系,它融合了许多武术、 戏曲中的
动作与造型,特别注重眼睛的表演和呼吸的 配合,富有韵
律感和造型感,具备独有的“东方式” 刚柔并济的美感。
身韵课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由北京舞蹈学院李正
一和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创 建,曾被国家教育委员会
列为优秀教学成果而获得奖 励,它的创建让中国古典舞重
振雄风,使古典舞事业 曙光再现,可以说身韵是中国古典
舞的灵魂,它强调
"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神在中而形于外,
“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诠释了中国古典 舞的
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与运动规则
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 外
部的技法范畴, “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
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 舞的
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形神兼备,身 心并用,
内外统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 也是中国古典
舞演员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与素质。 身韵的基本元素包
括了“提、沉、冲、靠、含、 腆、仰、横拧、旁提”等,
它们是从身韵动作中提炼 出来的,充分体现了身韵欲前先
后、欲左先右、欲上 先下、逢开必合、逢冲必靠等一切从
反面做起的反律 式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
“三圆”路 线规则,有着无可限量的创新功能。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核心
“形、神、劲、律”是身韵的核心,高度概括了 身
韵的动作特征与审美规范。形,即外在动作,包含 姿态及
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 泛指内涵、
神采、韵律、气质,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 部分;劲,就是
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刚柔 等关系的艺术处理;
律,包含着动作自身的律动性和 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双重
意义。
(一)形
形是古典舞魅力的依附,是古典舞韵律的传达媒
介,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路线都可以 称之
为"形",它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要真正做 到“形神
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不经 过严格的训练
和要求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
身韵在“形”的训练中, 采用以“拧、倾、圆、 曲"
的体态美为重点、以腰部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以 “平
圆、立圆、字圆”的运动路线为主体、以传统中 优秀
的典型的动作为依据,以由浅入深并层层发展的 训练
方法,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
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
气质美。
(二)神
神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 神
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 神韵
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 住了
“神”,“形”才有生命力,才能体味舞蹈所包涵 的真实
意境。
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 强
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
“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 韵
的“韵”。
身韵从预动到动作之间体现的过程是“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
是“神韵”之具体化,它可以和最基本的元素训练融 为一
体,也可以和眼睛的“张、弛、聚、放”等相结 合,甚至
动作结束时“神”还可以继续延伸,体现“形 未动、神先
领、形已止、神不止"的形神结合规律。
(三) 劲
身韵的劲头不可使"蛮"劲而要使"巧"劲,讲 究“起
于方寸而现于体态”,每个动作力度的大小不是 平均的,
而是有着轻重、缓急、强弱、快慢、长短、 顿挫、符点、
切分、延伸的对比和区别,都需要舞者 用人体动作表达出
来。
中国古典舞的节奏规律不是匀速“脉动”式的, 它
更多的情况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 静中
有动”的较为自由而又有变化规律的节奏中进行, 因此
“劲”不仅贯穿于整个动作过程中,而且在结束 动作时的
劲更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亮相”的处理 上,用“寸
劲”来“画龙点睛”,“反衬劲”加以强化 和烘托造型,
“神劲”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用眼 神及肢体作延伸
之感。
(四) 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 中
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动作接动作的通顺,这“顺” 是
律中之“正律”,使之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反律”也是古典舞身韵律动中十分重要的特征,如 双
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方才能 显示动
作的圆润与韵味。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 的,可以产
生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 更具典型的是一
切动作“要从反面做起”的法则,即
“逢沉必提、逢冲必靠、逢开必合、逢前必后、逢左 必
右”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 舞的特
殊的审美性。
综上所述,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 观
的身韵现已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和该舞种的 显着特
征标志,有着极为重要的训练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丽敏 .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

[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 (04).
[2] 张蕊.
同祖同根,相得益彰一一谈中国古典舞

身韵在基训中的运用 [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 报),
2001,(01) .
[3] 唐满城,金浩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M].

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闻美华,兰州歌舞剧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