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麦冬简介

川麦冬简介
川麦冬简介

1. 川麦冬简介 川麦冬,又称绵麦冬,产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产区主要集中在三台县涪江流域以花园镇为中心的九个镇(乡)。麦冬是中国名贵传统中药材之一,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因受气候、温度、土质、加工技术的影响,各地所产麦冬品质各有差异。据《中国药典》记载,位于东经104°56′、北纬31°15′(即四川绵阳)所产麦冬品质最高。三台县是涪城麦冬主产区,全县麦冬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干麦冬7000多吨。涪城麦冬于2006年5月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被评为四川名特产和四川名牌农产品。2009年10月,三台县顺利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同时获得“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

麦冬有养阴益胃、清热除烦、润燥润肺之功效,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用麦冬泡水喝可有效缓解干燥导致的咽干不适、皮肤干燥等症状。此外,麦冬对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都有一定的效果。麦冬对老年人及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也有保健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麦冬能明显提高人体耐缺氧能力,其改善心绞痛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它对血糖尚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促进胰岛素细胞自我修复,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川麦冬特点:块根呈一线穿珠,干燥后呈纺缍形,两头钝尖,中部肥满,微弯曲,表面乳白色,有光泽,质较坚硬,微香,味甜较浓,嚼之发粘。

2. 川麦冬分类

川麦冬分为3-4个等级,采用震荡式分选机器进行筛选,以每50g 不少于100粒为一等品,每50g 不少于120粒为二等品,每50g 不少于200粒为三等品,其余为碎粒及缺陷品混到其他统货即混级货,一般用于药厂等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地方。

一级特等 二级

统货

3.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支年轻的创业队伍,激情、诚信、高效率。来自本乡本土的我们,在三台县下属九个乡镇都有自家的种植产地,量大、质优、价格优异。每年自产量能达到300吨,并能够保证精选最好的麦冬,严格控制产品差异,保证出产的麦冬草都是品质优良、符合GAP认证的优质产品。在价格上我们省去中间商及其它费用,保证了高性价比。来自原产地的我们会及时为你提供产品及市场信息,方便您拿到第一手资料,希望与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根据您的要求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

浙麦冬与川麦冬有效成分薄层鉴别研究

浙麦冬与川麦冬有效成分薄层鉴别研究 一、情况介绍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麦冬的主产地为浙江(浙麦冬)和四川(川麦冬)。浙麦冬生长周期为3年,川麦冬的栽培期为1年。我公司名牌产品参麦注射液所用麦冬药材为浙麦冬,而其他公司如神威、三九生产的参麦注射液所用麦冬药材为川麦冬。 有文献资料报道川麦冬与浙麦冬中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比较多的说法:川麦冬所含皂苷种类多,而且量也较浙麦冬高,原因是浙麦冬3年生导致多糖的积累,反而使皂苷降低,川麦冬优于浙麦冬。个别说法:正品麦冬中尤以慈溪、萧山产质量为最佳,认为浙麦冬为道地药材。观点不一。 本QC小组希望通过对浙麦冬与川麦冬进行薄层鉴别、总皂苷含量测定等实验,比较结果,来探问虚实。 麦冬地上部分照片:一张风景画 二、团队人员 三、现状调查 药典是根本,首先我们来看看近几版中国药典麦冬的检验方法: 我们以2010版为基础和依据,选取不同批次的浙麦冬与川麦冬来做比较实验。 五、实施目标 实验一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外形照片: 浙麦冬川麦冬公司麦冬(生长期限8年以上)结论:浙麦冬与川麦冬都符合性状的描述。 实验二显微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根被为3~5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有的针晶直径至10 m;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中柱较小,韧皮部束16~

22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星角间,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显微图片: 结论:浙麦冬与川麦冬都符合显微鉴别的描述。 实验三薄层鉴别:取2g→加三氯甲烷-甲醇(7:3)20ml→浸泡3h,超声30min→滤液蒸干,三氯甲烷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a)。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b)→吸取a、b液各6 l→点于GF254 薄层板→甲苯-甲醇-冰醋酸(80:5:0.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薄层鉴别图(药典方法): 结论:浙麦冬与川麦冬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川麦冬斑点颜色浅于浙麦冬。 实验四检查:按药典方法测定浙麦冬与川麦冬的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结果如下: 实验五麦冬总皂苷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鲁斯可皂苷元→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ml、1ml、2ml、3ml、4ml、5ml、6ml→具塞试管中→挥干溶剂→加入高氯酸10ml→热水中保温15分钟→在397nm波长处紫外测定吸光度。含量测定:取本品细粉约3g→加入甲醇50ml →加热回流2h→取续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加水10ml使溶解→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5次(每次10ml)→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5ml)→蒸干→80%甲醇溶解至50ml→同标准曲线的操作方法。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麦冬的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麦冬的作用: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

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

麦冬不同种属、产地和部位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麦冬不同种属、产地和部位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麦冬的研究大多较集中于沿阶草属植物,对山麦冬属植物的报导则较少,而且麦冬传统药用部位为块根,对其他部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麦冬不同种属、产地和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麦冬资源提供依据。 【关键词】麦冬;种属;产地;部位;活性成分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常用滋阴中药,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热的功能。自古以来麦冬的品种就不止一种,但主流商品麦冬(Radix Ophiopogoni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主产浙江者习称杭麦冬,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主产四川者习称川麦冬。山麦冬(Radix Liriopes)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t.Var.Prolifera Y.T.M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muscari(Decne.)Baily]的干燥块根,本属植物资源丰富,部分药材为民间或地区用药。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麦冬药材资源,本文对麦冬不同种属、产地和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 1 不同种属、不同产地麦冬的化学成分比较 1.1 皂苷类成分沿阶草属植物麦冬含多种甾体皂苷,如麦冬皂苷(Ophiopogonin)A、B、B′、C、C′、D、D′ 等,其中A、B、C、D的苷元为鲁斯考皂苷元(Ruscogenin)(又名假叶树皂苷元),B′、C′、D′的苷元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1-3] 。麦冬皂苷为麦冬主要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力[4],保护心肌细胞、抗实验性心律失常、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5] 等多方面作用。 余伯阳等[6]以从山麦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3种皂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检识到湖北麦冬含有14种皂苷,其中山麦冬皂苷C(LsS3)含量较高。将皂苷水解后,检识出湖北麦冬含有假叶树皂苷元[7]。 俞建平等[8]采用ELSD-HPLC法测定浙、川麦冬中麦冬皂苷D的含量,观察不同产地及不同生长年限对含量的影响。从测定结果看,同种不同产地样品中麦冬皂苷D的含量有较大差别,浙江产麦冬含量较低,四川产麦冬含量较高;对浙江、四川产麦冬不同批次样品测定,发现麦冬皂苷D的含量差别较大,且同一产地浙江产麦冬中麦冬皂苷D的含量相差更大。而山麦冬属的湖北麦冬、阔叶山麦冬、短葶山麦冬中均未发现麦冬皂苷D的特征峰。林以宁[9]等从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角度比较了川麦冬、杭麦冬两者的差异,结果浙江萧山产图谱未显示麦冬皂苷D,亦证明了此结论。姚令文等[10]采用HPLC-ELSD法测定川麦冬中麦冬皂苷D′的含量,质量分数范围在0.0046%~0.0103%,不同产地的川麦冬在含量上并没有因为地区不同而有太大差异。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麦冬与山麦冬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麦冬与山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 L. f )Ker-Gawl. 的干燥块根。又名:寸冬、牛韭、地麦冬、麦门冬、沿阶草、小叶麦冬、韭叶麦冬。原植物麦冬除东北外,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野生,浙江、广西、四川有栽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 3年小满至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 2 年清明至谷雨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 本品药材性状:杭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 1.5~3cm,直 径0.3~0.6cm。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川麦冬形状与杭麦冬相似而较瘦长,中部不甚肥满,表面乳白色,有光泽;质较坚硬,香气较小,味较淡,少黏性。土麦冬表面粗糙皱缩,黄黑色,形体瘦小,纤维性强。 本品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中医临床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有加快胃肠道推进作用,有镇静,抗惊厥,抗菌,降血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耐缺氧,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功能,对失血性休克、对免疫功能有影响。且湖北麦冬的免疫促进作用和抗缺

氧活性与麦冬近似,具有开发前景。 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 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var. prolifera Y. T. Ma 或短葶山麦冬 Liriope muscari ( Desne)Baily 的干燥块根。湖北麦冬河南南阳、湖北谷城等地广泛栽培。短葶山麦冬福建泉州等地有栽培。药材性状:湖北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 1.2~3cm,直径0.4~0.7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味甜,嚼之发黏。短葶山麦冬稍扁,长2~5cm直径0.3~0.8cm,具粗纵纹。味甘、微苦。本品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中医临床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麦冬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麦门冬。谓“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图经》曰:“麦门冬,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似穬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而圆如珠。江南出者,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者尤胜。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亦堪单作煎饵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甚至为不同属或不同科。来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中药如青黛、珍珠等。有些不同基原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例如《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由此可见,品种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保证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与关键。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 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各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也会导致临床疗效的差异,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在建立种植基地时一定要选择该药材生长最适宜的地域。 二、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1.川药 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 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麦冬皂苷D摄取及结构鉴定

麦冬皂苷D摄取及结构鉴定 开 题 报 告

一、文献综述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 —Gaw的干燥块根,是一味常用于滋阴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的本草都有记载。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 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明白喉。市售商品浙麦冬、川麦冬均属该种。现代研究发现:麦冬含有甾体皂苷、高异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成分,药理实验表明其麦冬皂苷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取得了一定疗效。麦冬是中药生脉、参麦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的复方的主药.其所含的皂苷类成分是有效成分之一。麦冬皂苷D在川I麦冬中含量较 高,药理实验通过麦冬皂苷D对H20:造模HUVEC的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Ca2+等方面的变化表明.麦冬皂苷D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轻细胞通透性、防止钙离子流增加。小鼠动物实验显示:麦冬皂苷D有降低血栓和抗感染的活性。 麦冬皂苷D结构式: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目的:建立从麦冬中提取麦冬皂苷D的方法。 意义:〔1〕由于一直缺少麦冬化学成分的对照品,《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麦冬品种项下没有收录麦冬皂苷的含量 测定方法,只收载了以对照药材作为对照的薄层鉴别项, 难以对药材整体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麦冬皂苷D在川 麦冬中含量较高,本文探索了川麦冬中麦冬皂苷D的分离 制备,其分离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可以获得大量高纯度 的麦冬皂苷D对照品,可满足常规分析检测的要求,以期 为川麦冬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2〕这些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麦冬皂苷D是治疗心脑血管疾 病的有效成分,可作为用来控制川麦冬及其制剂的指标形 成分。 三、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 A.总皂苷的提取 取麦冬药材50克,加入10倍量的水,水煎三次,每次2小时,合 并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加乙醇使醇浓度达60%, 放置,滤过,得澄明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过,将滤液 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至无色,继续用70%乙醇洗 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冻干,得总皂苷。 工艺流程图:

麦冬怎么种植

麦冬怎么种植 麦冬是一种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药效较高的中药材,主要入药部位是其植株块根,有着生津润肺、解渴止咳等功效。在我国南方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现在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那么麦冬具体该怎么种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麦冬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整地 麦冬种植要选择松软、肥力充足、排灌正常的沙质土壤,土壤前茬作物不可为麦冬,禁止连作。在收获前茬作物之后要做好整地工作,将土壤深翻22厘米左右,反复耕耙,保证土壤足够松软平整。如果土壤面积大且坑洼不平的话,那么要建好土埂,便于后期管理及排灌。整地时还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将其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土壤的肥力,最后做畦准备种植。

2、栽种育苗 麦冬主要的栽种方法以分株为主,在每年4月初的时候,选择颜色鲜艳、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将植株块根及周围须根剪下,使其成为独立植株。然后将块根茎基剪至根部出现白色部位的位置,便可及时种植。种植时要注意天气,不宜在雨天进行,控制好行株距,挖好5厘米左右的栽种沟。然后在栽种沟内施入肥料,再进行栽种。栽种后覆盖细土,将其压紧踩实,防止幼苗倒伏。

3、田间管理 麦冬喜欢生长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内,并且种植间距是比较大的,因此可以适当间作。一般在春秋等季节栽种玉米等营养需求较少的作物。不过在冬春季的时候因为是其块根的生长发育期,因此这个时候不可间作,防止缺乏营养,导致麦冬产量下降。然后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做好中耕除草的工作,大约在两周左右后,开始除草,浅锄3厘米左右。6-9月是杂草的生长旺期,因此这个时间内每个月都必须要除草一次,防止杂草抢夺麦冬生长所需营养。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麦冬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天冬麦冬(中药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天冬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天冬具有滋阴、润肺、降火等功效,是秋冬滋补中药之一。天冬秋、冬采挖,洗净,除去根茎、须根,置沸水中蒸透心,除去外皮,干燥。可切片用。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肾经。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燥降火。 天冬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活性。 天冬用于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肺痿、肺痈、白喉。 禁忌: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麦冬的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玉竹的功效: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组成: 组成: 茶叶5克、银耳、冰糖各20克。 用法: 茶叶冲泡取汁,银耳随冰糖放瓦罐内炖熟。倒入茶汁,拌匀食用。 主治: 阴虚咳嗽。 病证名:阴虚。 拼音:yīn xū 定义:指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的证候。多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而阴虚是一种非平衡状态,就是说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阴是指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泪水、精液、内分泌及油脂分泌等;阳则指身体的机能。 阴虚者表现为阴津不足,身体呈缺水状态,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肤粗糙、头发干枯等。其典型症状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耳鸣等。 此外,阴虚体质者还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所以,阴虚者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稳定心态,还要学会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阴虚多因血虚,“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过早进入更年期;一般多见于女仕、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

麦冬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2-11-05 麦冬研究进展 郭海林 刘建秀 杭悦宇 (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麦冬(Op h iop og on jap on icus )系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分布和栽培,其著名产地有四川三台(川麦冬)和浙江杭州(杭麦冬)。麦冬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主治肺燥干咳,津伤口渴等症。 麦门冬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门冬的块根。麦门冬叶丛生,长线形,倒拖于地。初夏开紫色小花,结紫黑色球形浆果。根如连珠节粒,即为麦门冬。有大叶、小叶两种,通常小叶者入药。以浙江产者最佳,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浙麦冬是多年生常绿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喜湿润又耐干旱,有较强的耐寒力。慈溪、余姚一带种植麦冬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已有种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浙麦冬的品质有极高的评价:“浙中来者甚良。”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和全国各大药店,成为包括白术、象贝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浙麦冬呈纺锤形,似枣核,表皮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纹,质柔软,断面黄色,半透明,具木质芯,气微香,肉质具油性糖质粘性,并以肥大黄白色者为佳。由此可见,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麦冬的药用价值。近年来,有关专家对于麦冬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征、化学成分及其栽培育种与药理等方面作了相当的研究,现就此作一综述。 1 麦冬的生物学特征 1.1 川麦冬生物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1] 川麦冬单株产量与全株重量、块根数量、叶宽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须根数、须根重以及分蘖 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即植株越大,块根数量越多、叶片越宽,产量就越高;须根数越多、须根越重、分蘖越多其产量就越低。并且这些性状都较稳定地遗传给 后代,可作为选种育种的指标及高产稳产栽培措施研究的理论依据。 1.2 湖北麦冬开花后长出小植株或小叶的发育解剖观察 吴 等[2]从花序形态学和组织学对湖北麦冬开花后长出小植株或小叶进行了发育解剖学观察,结果发现,湖北麦冬开花后长芽是由于其营养顶端部分分化成生殖顶端而致。 1.3 三个地区的麦冬组织形态特征分析 刘峰群等[2]根据体视学和生态解剖学原理,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川麦冬、杭麦冬和山麦冬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三维分析。结果表明:3种麦冬类中药组织的细胞密度、大小和形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和木栓细胞特征可作为区分三者的主要体视形态学指标。 2 麦冬的栽培与育种 2.1 川麦冬生长环境的研究[4] 川麦冬道地产区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西北部。地跨东经104°42′~105°7′49″,北纬30°42′42″~31°23′28″。海拔为460~500m 。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该区年平均气温16.7℃,最热月是7月,气温为26.7℃,最冷月是1月,气温5.6℃。全年气温变化显著。≥10℃的积温3000℃左右,年均无霜期283d 。地表温度冬低夏高,月均最低为1月为6.6℃,月均最高为7月,29.3℃,年均为18.6℃。年均日照1376.1h ,8月日照最多,平均195.9h ,最少为11月,平均67.5h 。热量资源丰富,太阳总辐射热全年约为3.89×105J c m 2 。年均降雨量为882.2mm 。麦冬产区湿度多年平均为79%。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3×104m 3 a 。成土母质:麦冬土壤是由全新统灰色。根据土壤理化特性和生产性能将麦冬土壤划分为潮土土类、灰潮土亚类、灰潮土土属,共有潮沙土、潮沙泥土、潮泥土3个土种,其中潮沙泥土是种 第22卷第3期2003年6月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Ch inese W ild P lan t R esou rces V o l .22N o.3June 2003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贵州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贵州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内海拔在700-800m一带,相对高差200-300m,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地表河网较密。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2.供电 所在地区电力供给充沛,境内有220KV变电站一座,组成了电力供应网络。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 3.通讯 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子邮箱方便迅捷。 4.供暖 本项目新建锅炉房1座,配备6吨蒸汽炉1台,可保证厂区生产生活好冬季建筑供暖的需要。

麦冬的中药功效

麦冬的中药功效 麦冬泡水功效 1、提高身体免疫力 麦冬对多种细菌可起到抑制作用,长期用麦冬泡水喝可以提高身体 的免疫能力。此外,麦冬还具有扩张血管、抵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 2、养阴润肺止咳 中医认为麦冬能够起到养阴生津以及润肺止咳的作用。如果身体出 现了津少、口干舌燥,或者是干咳的情况,建议用麦冬泡水服用; 除此之外,若出现心阴不足所引起的心悸、热病之后的干燥情况,服用麦冬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麦冬六大养生方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有一定作用。 2、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3、治疗糖尿病 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 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4、防治感冒 处方:麦冬250克、黄芪125克、蜂蜜500克 用法:水煎,两次混合余药水750毫升,蜂蜜用新砂锅或药壶化开后,加入药水保存。每天一次,每次温服50毫升,一般一剂可保半年不得感冒。

说明:此方特效,治愈好多隔三差五感冒患者,被誉为中药“球蛋白”。气温高注意保存,以防变质,变质后不可再用。 5、辅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6、治疗便秘 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麦冬食疗养生方 1、麦冬粟米粥 材料:麦冬15g,鲜竹叶10g,粟米100g。麦冬、竹叶煎水取汁,粟米加水煮至半熟时加入前汁,再煮至粥熟。 源于《外台秘要》麦门冬饮(去原方鸡蛋白)。本方以麦冬养阴清心,竹叶清心除烦,粟米养胃、除烦热。用于心热烦闷,口渴,舌红少津。 2、麦冬天门冬雪梨汤 材料:天门冬、麦冬各10克,雪梨1个。冰糖末适量。

关于麦冬的研究及发展概述

关于麦冬的研究和发展概述 【摘要】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热的功能。关于植物生物技术培养方面,目前最成熟的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另外,细胞培养也有一定的应用。由于基因工程是21世纪最前沿的技术,将来如果能将麦冬向着基因工程育种技术这方面研究,我们不难想想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大多数的药用植物包括麦冬都将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宝贵中药资源。 【关键词】麦冬RadixOphiopogonis 药理作用植物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操作方法前景展望育种难题 1 概述 麦冬(RadixOphiopogoni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2Gawl.]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常用滋阴中药,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热的功能。 主产浙江者习称杭麦冬,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主产四川者习称川麦冬。其分布于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地。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林下阴湿地;喜温湿环境,怕高温,不耐旱;宜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种植。虫害主要为蛴螬、蝼蛄,用90%晶体敌百虫200倍液喷杀或制成毒饵诱杀。 2、麦冬的功能主治与药理作用 2.1 功能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便秘。 2.2 化学成分 2.2.1皂苷类成分 麦冬皂苷为麦冬主要有效成分,含麦冬皂苷(Ophiopogonin)A、B、B 、C、C 等20 多种甾体皂苷,其中A、B、C 等苷元为鲁斯考皂苷元(Ruscogenin)(又名假叶树皂苷元),B 、C 等苷元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2.2.2 其他成分 熊果酸、香草酸、对羟基桂皮酰酪胺、谷氨酸酚、齐墩果酸、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 2.3 药理作用 2.3.1 保护神经系统 Hur等[1]研究发现阔叶山麦冬的正丁醇提取物可以增加神经生长因子GF109203X 的表达和分泌, 通过PKC 途径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3.2 抗炎作用 短葶山麦冬皂苷元对离体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 2.3.3 增强免疫 余伯阳等[3]腹腔注射湖北麦冬水煎液(12.5g 生药〃kg- 1)发现麦冬有免疫力促进作

白芷,麦冬

白芷 白芷为伞型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1]。在《楚辞》中首次提及白芷,冠以“薛,芷”等称,本草中,更以“芳香”为其命名,汉代《别录》曰:“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另外,魏晋《吴普本草》以及南宋《夷坚志》中皆有提及。白芷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等功效[2]。按其产地分为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牛防风的根以及杭白芷等品种。 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兴安白芷,又名达乌里当归,走马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川白芷,又名异形当归。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栽培于四川、山东等地。云南牛防风,又名滇白芷、粗糙独活,分布于云南、四川。 在这些品种之中,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湾当归。该品种是现在药用白芷的主流品种。杭白芷现广泛栽培于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3]。《本草图经》有证:“今所在之地,吴地尤多”。杭白芷为多年生草本,一般高1~2米。根圆锥形,具4棱。茎直径4~7厘米,茎和叶鞘均为黄绿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叶柄长,基部鞘状抱茎,2~3回羽状分裂,深裂或全裂,最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密生尖锐重锯齿,基部下延成柄,无毛或脉上有毛;茎中部叶小;上部的叶几仅存卵形囊状的叶鞘,小总苞片长约5毫米,通常比小伞梗短;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黄绿色;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5~2倍;花柱基部绿黄色或黄色。双悬果被疏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分布浙江、台湾等地,江苏亦有栽培。 白芷主要成分及药效研究: 白芷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性成分和香豆素类。白芷根含呋喃香豆素 ,另外还含有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3]。 香豆素类成分药效学研究:白芷香豆素具有抗高血压、抗凝血、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在白芷的香豆素类成分解热镇痛抗炎方面 ,贾敏如[4]豆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首次发现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明显的镇痛和解痉作用 ,能明显对抗热板、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及 BaCl2 所致兔肠平滑肌痉孪。王春梅[5]等证明了白芷的有效成分白芷香豆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王德才[6]等通过实验证明了杭白芷香豆素组分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挥发油的药效学研究:聂红[7]等对白芷总挥发油(Essentialoil of Radix AngelicaeDahuricae , EOAD)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首先对EOAD的镇痛、镇静作用和身体依赖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EODA的镇痛、镇静作用明确且对小鼠无身体依赖性作用。而后,探讨了白芷总挥发油对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采用多种工具药探讨 EOAD的镇痛作用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关系,并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实验结果表明,EOAD与烯丙吗啡、氟哌啶醇有协同作用,其镇痛作用能被纳洛酮和利血平对抗;EOAD在外周能显著降低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在中枢能显著升高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吲哚乙酸含量。阐明了EOAD调整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是其镇痛机理之一。崔秋兵[8]等对白芷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白芷水煎剂和挥发油均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

中药材种类繁多,药用部位不同,其最佳采收的时间也不相同。所谓最佳采收期,是针对中药材的质量而言的。中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与产地、品种、栽培技术和采收的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有密切关系。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大部分中药材成熟后应及时采收。中药材的成熟是指药用部位已达到药用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和要求。药材质量包括在质量和外观性状,所以中药材最佳采收期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外观性状如形、色、质地、大小等最佳的时期进行,才能得到优质的药材,达到较好的效益。 现根据前人经验,结合影响药材性状和品质的因素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贮失规律,按中药材药用部分的不同,对中药材的最佳采收期简述如下。 一、以根及根茎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此类中药材一般以根及根茎结实、根条直顺、少分叉、粉性足的质量较好,采收季节多在秋、冬、或早春,待其生长停止、花叶凋的休眠期及早春发芽前采收。大部分品种春季发芽前采收为最适时期,因为初春时药用植物准备萌发,根茎部贮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还没有或刚开始分解,所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营养物质最丰富,质量最好。但也有例外情况,如黄芪、草乌、黄连、党参等在秋季采收,而太子参、半夏、附子等则以夏季刨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现把部分品种最适宜的采收期分述如下(见附表),供参考。 附表 1.早春采收:甘草、丹参、拳参、虎杖、赤芍、北豆根、地榆、苦参、远志、甘遂、白蔹、独活、前胡、藁本、防风、柴胡、艽、白薇、紫草、射干、莪术、天麻、黄芩,南沙参、桔梗、苍术、紫菀、漏芦、三棱、百部、黄精、玉竹等。 2.秋季采收:黄芪、狗脊、防己、威灵仙、草乌、白芍、黄连、升麻、商陆、常山、人参、三七、当归、羌活、北沙参、龙胆、白前、徐长卿、地黄、续断、党参、香附、白附子、重楼、天冬、山药、白及等。 3.冬季采收:大黄、何首乌、牛膝、板蓝根、根、玄参、天花粉、白术、泽泻、天南星、木香、土茯苓、黄、郁金等。 4.夏季采收:延胡素、附子、川乌、太子参、贯众、川芎、白芷、半夏、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等。 二、以花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花类中药材多在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收,质量较好,如花已盛开,则花易散瓣、破碎、失色、香气逸散,严重影响质量。如,金银花应在夏秋花蕾前头蓬大由青转黄时,丁香在秋季花蕾由绿转红时,辛夷在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玫瑰在春末夏初花将要开放时,槐米在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最适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但也有部分花类中药材品种需在花朵开放时采收,如月季花在春夏季当花微开时,闹羊花在4~5月花开时,洋金花在春夏及花初开时,菊花在秋冬花盛开时,红花在夏季花由黄变红时等,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三、以果实及种子类入药的中药材品种 果实类中药材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较好;种子类中药材应在种子完全发育成熟、籽粒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时采收较好。如火麻仁、马兜铃、地肤子、青箱子、五味子、王不留行、肉豆蔻、莱菔子、覆盆子、木瓜、山植、瓜蒌、苦杏仁、郁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草决明、补骨纸、胡芦巴、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胖大海、大风子、使君子、河子、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枸杞子、牛蒡子、薏苡仁、砂仁、草果、益智仁等。对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在成熟时随熟随采,分批进行。如急性子、千金子等。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某某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

东北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海拔在700-800m一带,相对高差200-300m,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境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地表河网较密。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2.供电 所在地区电力供给充沛,境有220KV变电站一座,组成了电力供应网络。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 3.通讯 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电子方便迅捷。 4.供暖 本项目新建锅炉房1座,配备6吨蒸汽炉1台,可保证厂区生产生活好冬季建筑供暖的需要。 5.供水 本项目供水由所在区供水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6.排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生活污水经厂区下水管网收集、处理后排入厂外污

麦冬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学试剂的使用会带来溶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生物转化法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是通过生物酶对底物作用,获得更高活性、低不良反应的目标产物。本研究表明,青霉菌培养过程所产酶能对叶黄素酯选择性降解,并能将其转化为游离态叶黄素,通过反应前后叶黄素及其酯的峰面积计算,叶黄素的质量分数可达到9116%。 本实验研究了微生物转化法制备叶黄素的可能性,为生产叶黄素提供一个新思路,但由于转化体系与化学方法完全不同,其后续分离纯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References:[1] L i M H1L utein and its bi o logical funcati on[J]1Ch in F ood A d d it(中国食品添加剂),2001,29(4):312331 [2] Zhang C,Song H,he Z C,et a l1R esearch of analysis m ethod of lutein in T ag etes erecta L1[J]1J S ichuan U n iv:E ng S ci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1,33(6):11421161 [3] Subagi o A,M o rita N1N o effect of esterificati on w ith fatty acid on anti oxidant activity of lutein[J]1F ood R es In t,2001, 34:31523201 [4] Grego ry Q,Chen G K1Q uantiatative analysis of lutein esters in m arigo ld flow ers(T ag etes erecta)by h igh perfo r m ance liq2 uid ch rom atogramphy[J]1J F ood S ci,2002,51(10):10932 10941 [5] Chen L S,Zhou C S,X iang H Y,et a l1,D eter m inati on of lutein in m arigo ld flow ers w ith h igh perfo r m ance liquid ch ro2 m atography[J]1Ch in J S p ectrosc L ab(光谱实验室),2004, 21(5):86628681 麦冬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林 晓,徐德生3,冯 怡,沈 岚Ξ(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 201203) 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 h iop og on jap on icus(T hunb1)Ker2Gaw l1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可用于热病伤律、心烦口渴等症。药理学研究表明,麦冬及其制剂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氧、抗心肌缺血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麦冬含有甾体皂苷、高异黄酮、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小鼠86R b心肌营养血流量实验表明,麦冬皂苷、麦冬总多糖可能是麦冬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有效部位[1],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4的麦冬多糖有较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2]。通过测定多糖全水解后水解液中的单糖种类和数量可以对多糖的组成有所了解,目前常用015~2m o l L硫酸或三氟乙酸进行全水解,且一般不对水解程度进行监测。由于单糖在酸性条件下会脱水成糠醛,且不同种类单糖的反应速率不同,若水解条件下不合适或水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在确定单糖组成比例时产生误差或错误。因此,本实验采用H PGPC2EL SD 法监测多糖水解程度,比较了两种全水解条件下麦冬多糖的单糖组成。 1 仪器与试药 A gilen 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PL—EL S1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英国Po lym er公司),L C—5A 液相色谱泵,CTO—2A柱温箱,R F—530荧光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Shodex Sugar KS2802色谱柱(日本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浙麦冬(产地:浙江慈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鉴定。D EA E Sepharo se TM Fast F low, Sep hadex G25(Phar m acia B i o tech AB,U pp sala,瑞典);盐酸胍(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霸糖、木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对照品为F luka产品。 2 实验方法 211 麦冬总多糖的提取:取干燥麦冬块根1kg,压扁,水煎3次(每次加10倍量水,每次煮沸015h),合并水提液并减压浓缩至1g mL,加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80%,静置过夜,倾去上清液,沉淀冷冻干燥,即得(得率约为药材的25%)。 212 麦冬多糖(POJ)的分离纯化:取麦冬总多糖,稀释15倍,1×104相对分子质量膜超滤,压力为013M Pa,取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4部分,依次上D EA E Sepharo se柱和Sep hadex G25柱,水洗脱,蒽酮2硫酸法检测,合并峰位,冷冻干燥,即得(得率约为总多糖的35%)。 ? 8 8 4 1 ?中草药 Ch inese T raditi onal and H erbal D rugs 第36卷第10期2005年10月 Ξ收稿日期:2004212229 作者简介:林 晓(1974—),男,福建蒲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西药药剂学研究。 3通讯作者 徐德生 T el:(021)51322493 E2m ail:duo tang@1631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