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设施农业工程学》实习报告

姓名:杨晓庆

学号:14100450

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指导老师:裴老师

《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报告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

(英文):Experiment for Engineering in Protected Agriculture 课程编号:12351011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前修课程:设施农业工程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是在前修《设施农业工程学》理论课的基础上,围绕设施农业工程中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帮助同学掌握涉及农业建筑和园艺设施的跨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6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均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实验一为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实验二为设施农业的基础工程、实验三为设施农业的模板工程、实验四为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配制、实验五为设施农业的钢筋代换与钢筋冷加工和实验六设施农业的主体工程与施工。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围绕设施农业工程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理论课程中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目标是促进同学对理论课程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本课程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创新。

实验要求同学严格按实验项目的内容安排进行并提交实验报告。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2 验证性实验设施农业的基础工程 3 设计性实验

设施农业的模板工程 3 设计性实验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配制 4 设计性实验

设施农业的钢筋代换与钢筋冷加工 3 综合性实验设施农业的主体工程与施工 3 综合性实验

合计18

注:设施农业工程学实验课程总计0.6学分,安排6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1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89%。

(说明:如果该实验是选修,应在备注中注明。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五、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

(一)实验目的

实验以一个拟建设施工程项目的场地平整为例,进行施工区域内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与调配,使同学深入了解和初步掌握设施农业基础工程中的土方工程的基本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综合知识与技能。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设计图纸、施工规范

2、土壤取样:环刀、铝盒等

3、高程仪

4、记录笔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场地平整前:清场。

2、在场地平整前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3、土方的调配:土方开挖和回填的工程量,土方的调配。

(四)实验结果综述

土方工程由主要施工过程和准备、辅助工作组成。主要施工过程包括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准备和辅助工作包括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撑。常见土方工程有:场地平整、基坑(槽)与管沟开挖和回填、地坪填土及路基填筑等。土方工程的施工有工程量大和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且土方工程施工又受到气候、水文、地质、地下障碍、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因素的影响。设施工程项目的场地平整,将施工区域内高低不平的自然地面,通过开挖和填筑达到施工所需要的设计标高。根据场地设计标高,土方开挖和回填的工程量,土方的调配。(五)作业

1、每组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2、根据思考题,提出1-2项合理化建议。

思考题:

1. 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施工的影响。

答:土具有可松性即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密实状态。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来计算的,所以在土方调配、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及运输工具数量等的时候,必须考虑土的可松性。

2. 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土的含水量对施工有何影响?

答:土的含水量小时,土颗粒间的摩擦阻力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压实功不再能克服土的抗压力,压实所得的干容重小。当土的含水量到最佳状态时,同时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容重。

3. 场地平整施工机械有哪些?如何提高它们的生产效率?

答:有推土机、铲运机、平土机、松土机、单头挖土机、多头挖土机和各种碾压、夯实机械等。提高整个机械施工作业质量与生产率方法。

实验二:设施农业的基础工程

(一)实验目的

设施农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对于基础的选型和地基的处理和加固,对于整个建筑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指标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基础的种类很多。根据持力层的深浅,可分为天然浅基础和深基础。天然浅基础由于造价低,施工简单,在设施农业工程中广泛使用。通过实地测试,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常见几种基础的构造特点、性能。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测量尺

2、照相机、记录笔等

3、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以目前生产上常见的2种园艺设施(钢架大棚和温室)为例,实地调查本校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该类设施所采用的基础类型;

2、结合理论学习,对其中一种园艺设施的基础工程的结构、性能与施工特点进行分析;

3、通过上述实地观测和分析,认识和掌握设施农业的基础工程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综述

设施农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都必须有可靠的基础。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都将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基础的选型和地基的处理和加固,对于整个建筑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指标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天然浅基础由于造价低,施工简单,在设施农业工程中广泛使用。如混凝土桩基础。

实验三:设施农业的模板工程

(一)实验目的

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模板工程在混凝

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

通过模板工程的实际操作,使同学掌握模板工程的构成、工程工艺与安全技术标准,熟悉设施农业常用模板的制作、安装与拆除。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模板材料:模板、塑钢板等

2、构件:杆件、连接件、附件

3、老虎钳、扳手、锯、电钻、游标卡尺、尺子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

2、模板及其支架的材料选择

3、模板安装

4、模板拆除

(四)实验结果综述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构件成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模板及其支架组成模板系统;模板系统是一个临时架设的结构体系,模板是使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成型的模具,它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混凝土构件具有所要求的形状;支架是指支撑模板、构件及施工中各种荷载的作用,并使模板保持所要求的空间位置的临时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用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钢筋混凝土工程造价的30%,总用工量的50%。

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作业

1、根据模板工程某一阶段的操作,提出1-2项改进措施。

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认真复查所弹的模板中心线、变线皮标高度位置。

模板安装位置、截面尺寸、标高、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位置等。

实验四:混凝土配合比与混凝土配制

(一)实验目的

混凝土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关键,将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以及耐久性要求和经济要求。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农业建筑物、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水泥材料:不同等级的水泥,如325水泥、425水泥,沙、石子

2、模具

3、振捣器、铁锹、铁抹子、木抹子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的配制

(四)实验结果综述

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好坏是保证混凝土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关键,将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由于混凝土是在施工现场搅拌、浇筑,其原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将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过程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拌制、浇筑振捣、养护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经过初步计算、试拌调整和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混凝土设计首先要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 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其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

计要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同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满足耐久性要求和经济要求。

(五)作业

2、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提出水泥强度标号及配合比建议。

实验五:设施农业的钢筋代换与钢筋冷加工

(一)实验目的

钢筋作为包括设施农业在内建筑结构中使用面广、量大的主材。使用过程中可进行强化、拉伸、调直、切断、弯曲、连接等加工。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工地常采用冷拉、冷拔的方法对钢筋进行冷处理。在施工中,如遇到钢筋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按“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通过本实验,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农业建筑物、构筑物中的主要材料钢筋的性能与冷加工。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拟建钢筋工程概述

2、不同规格钢筋

3、钢筋冷加工机械:钢筋冷拉机、钢筋冷拔机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钢筋代换: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

2、钢筋冷加工

(四)实验结果综述

钢筋作为混凝土的骨架构成钢筋混凝土,成为设施农业工程建筑结构中使用

面广、量大的主材。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必须制成一定规格和形式的骨架纳入模板中。制作钢筋骨架,需要对钢筋进行强化、拉伸、调直、切断、弯曲、连接等加工,最后才能捆扎成形。由于钢筋用量极大,手工操作难以完成,需要采用各种专用机械进行加工。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工地常采用冷拉、冷拔的方法对钢筋进行冷处理。钢筋冷拉是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拉应力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提高强度的目的,对焊接接长的钢筋也考验了焊接接头的质量。筋冷拔,冷拔是使直径6mm-10mm 的光圆钢筋强力通过钨合金的拉丝模进行强力冷拔。钢筋通过拔丝模时,受到拉伸与压缩兼有的作用,使钢筋内部晶格变形而产生塑性变形,抗拉强度提高(可提高50%~70%),塑性降低,呈硬钢性质。

实验六:设施农业的主体工程与施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施农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测试、调查与实践,使得同学初步掌握设施农业工程的主体工程、分项工程的内容以及施工过程等,结合生产实际提升同学动手能力和发挥同学创造力。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

1、钢尺、卷尺、水准仪、游标卡尺等

2、相机、记录笔等

3、大棚钢架或温室模型及配件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设施农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测试

2、设施农业工程主体工程的分项工程构成

3、钢架大棚等农业设施的施工

(四)实验结果综述

通过设施农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测试、调查与实践,使得同学初步掌握设

施农业工程的主体工程、分项工程的内容以及施工过程等,测试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整体平面弯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分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简介(精)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简介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的简介及使用方法 微量移液器 微量移液器是连续可调的、计量和转移液体的专用仪器,其装有直接读数容量计。 微量移液器有多种规格,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能连续调节读数。移液器常见的四种规格分别是: 0.5~10μl(读数窗显示0.5~10.0,每转1档为0.1μl); 10~100μl(读数窗显示10.0~100, 每转1档为1μl); 20~200μl(读数窗显示20~200, 每转1档1μl); 100~1000μl(读数窗显示100~1000, 每转1档为5μl). 量液的操作步骤: 1.将微量移液器装上吸头(不同规格的移液器用不同的吸头) 2.将微量移液器按钮轻轻压至第一停点; 3.垂直握持微量移液器,使吸嘴浸入液样面下几毫米,千万不要将吸嘴直接插到液体底部;4.缓慢、平稳地松开控制按钮,吸上样液。否则液体进入吸嘴太快,导致液体倒吸入移液器内部,或吸入体积减少; 5.等一秒钟后将吸嘴提离液面 6.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再把按钮压至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7.提起微量移液器,然后按吸嘴弹射器除去吸嘴。 量液操作注意问题: 1.未装吸嘴的微量移液器绝对不可用来吸取任何液体。 2.一定要在允许量程范围内设定容量,千万不要将读数的调节超出其适用的刻度范围,否则会造成损坏。 3.不要横放带有残余液体吸嘴的移液器。 4.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样品。 5. 移液器使用完后,将刻度调到最大刻度,收藏。 低温台式高速离心机 离心机的分类 低速:每分钟几千转 高速:每分钟1 ~ 3万转 超速:每分钟3万转以上 离心机的功能:分离,纯化 低速:细胞等大分子 高速:DNA,蛋白等 超速: 病毒,蛋白等,根据用途又可分为分析超速离心机和制备超速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 本实验室所用离心机为台式高速离心机(IBM),配有角式转头:24×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台式高速离心机使用步骤 1、把离心机放置于平面桌或平面台上,目测使之平衡,用手轻摇一下离心机,检查离心机是否放置平衡。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姓名:谢新发班级:大06数学1班学号:43号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作用显得日益广泛、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未来也展现出其不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开始,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会极大地应用于国家的农业、工业和安全。应当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一次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现状前景对策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认知与神经科学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及生物安全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进入21世纪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科学、蛋白质科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90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7年全球23个国家种植了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比2006年增长12%。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光电、生物传感器等高技术领域,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科技发展的这一突出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深层次变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1. 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roll/201301/2455301.htm(中国证券网) 2.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2006zcfg/html/201209/%7B07B4198D-9A31-48D2-9 C67-B5860A9FBEF3%7D.shtml(《农家致富》2012年第11期) 3.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2006nwkx/html/201202/%7BDCE992A1-4082-4F07-BB25-1BCD67A971D3%7D.shtml(新华社) 4.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2006nwkx/html/201203/%7B240EC299-7825-4EA9-8 3DE-4FEAFBF01019%7D.shtml(农民日报) 5.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6.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202/t20120213_2480135.htm(国务院办公厅) 7.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104/t20110418_1971041.htm(中国政府网) 8.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305/t20130527_3474548.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208/t20120808_2819671.htm(国务院办公厅)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zwllm/zcfg/flfg/201203/t20120308_2500041.htm(国务院办公厅)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配置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配置 微生物学实验室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基本实验室,对于一个完备的微生物学实验室,我们需要配置哪些仪器呢?环凯为您的微生物学实验仪器配置提供如下参考。 1、超净工作台 微生物的培养都是在特定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那么无菌培养必然需要超净工作台提供一个无菌的工作环境。 2、培养箱 培养箱有多种类型,它的作用在于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生化培养箱只能控制温度,可作为一般细菌的平板培养;霉菌培养箱可以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作为霉菌的培养;CO2培养箱适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3、天平 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各类试剂。实验室常用的是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按照精度不同有不同的级别。 4、微生物均质器

用于从固体样品中提取细菌。用微生物均质器制备微生物检测样本具有样品无污染、无损伤、不升温、不需要灭菌处理,不需洗刷器皿等特点,是微生物实验中使用较为方便的仪器。 5、菌落计数器 菌落计数仪可协助操作者计数菌落数量。通过放大,拍照,计数等方式准确的获取菌落的数量。有些高性能的菌落计数器还可连接电脑完成自动计数的操作。 6、微波炉/电炉 用于溶液的快速加热,微生物固体培养基的加热溶化。 7、高压灭菌锅 微生物学所用到的大部分实验物品、试剂、培养基都应严格消毒灭菌。灭菌锅也有不同大小型号,有些是手动的,有些是全自动的。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 8、移液器 液体量器用于精密量取各类液体。常见的液体量器有量筒、移液管、微量取液器、刻度试管、烧杯。 9、低温冰箱 冰箱是实验室保存试剂和样品必不可少的仪器。微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有些要求是4度保存,有些要求是负20度保存,实验人员一定要看清试剂的保存条件,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保存。 10、生物安全柜 微生物实验中涉及的试剂和样品微生物有些是有毒的,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伤害较大。为了防止有害悬浮微粒、气溶胶的扩散,可以利用生物安全柜对操作人员、样品及样品间交叉感染和环境提供安全保护。 11、摇床 摇床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器,在微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需要在特定温度下振荡使用。 12、纯水装置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区别与联系

生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农业科技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 学号:1517439046 姓名:陈敏娜班级:15信管 农业科学是现代农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20世纪末,农业科技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着农业的繁荣。在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的21世纪,科技成为经济增长最有力推动力量的观点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因此,在新世纪,农业的根本出路也在于农业科技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所以本文对国家制定的关于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转型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政策进行 了简单的分析和展望。 在现代各国的发展史中,很多国家在获取政治上的独立之后,普遍都走上了寻求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个过程中,“工业化就是一切”,农业的发展几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甚至有国家出现“重工抑农”倾向,从而使原本落后的农业更加落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农业进步提出了要求,农业的发展也开始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生产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制定计划首先要安排好农业,研究政策首先要考虑农业因此,研究制定符合国家实际的农业发展战略以及它的有效实施和展开也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20世纪后,世界进入一个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各个领域进步的强有力保障。当然,农业想要突破常规的发展模式,获得长足的进步,必须要把与新兴科技的结合作为依托。 新世纪,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进步制约着各国农业的发展。只有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升,才能确保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强有力支柱,同时才能保障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维护国家乃至世纪的稳定。农业科学是现代农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自20世纪末以来,农业科技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也进一步走向综合与联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推动着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可见,农业科技政策在国家政策当中的份量很重。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政策,对我国农业科技的长足进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农业科技政策概述 1.农业科学技术概述 “农业科学技术”是具体应用到农业领域内的现代科技,即在农业领域内,基于科学实验之上包括生物、化学、机械等各方面的现代知识、应用现代知识的技能以及为保证“生产”和应用这些现代知识和技能的制度与体系,即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又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因为农业生产每一阶段的进步都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本前提的。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 的特点。 2.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农业科学技术的周期长。由于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所以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另外,农业生产过程受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的限制,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这样使得农业科技成果从研究、试验、推广应用,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用设备及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常用设备及要求 您了解实验室吗?您知道实验室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吗?您知道现在市场上什么样的试验台更好吗?您知道你的实验室更适合什么材质的实验室家具吗?只有了解了,才会有更明确的选择。今天就为您分析一下不同材质的试验台都有哪些特点。 全木结构实验室操作平台 全木结构实验室操作台主要以三聚氰氨板为主材,再配合夹板、中密度纤维板等辅材制造而成,根据国内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合理选用不同产地的板材,从而满足实验室使用要求。它主要具备如下特点:价格合宜,目前在国内实验室操作台领域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木料品种繁多,易加工、易成型,新颖别致,深受客户喜爱;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售后服务;耐酸碱性能优良。 钢木结构实验室操作平台 钢木结构实验室操作台包含两种结构:一种是C-frame型,一种是H-frame型C-FRAME 型结构简单,灵活多变,可以随意组合,H型端庄大方,承重性能好。钢结构具备如下特点:选用40*60/30*30方钢,表面经过磷化、酸洗,再通过环氧树脂(EPOXY)粉末烤漆处理,无突出漆块,光洁亮丽,抗强酸强碱性能突出;不锈钢/尼龙可调脚,可调节整体水平,具备初级减震功能,承重能达到150KG以上;台面可以选用环氧树脂(EPOXY)、千思板(TRESPA)、陶瓷板等实验室专用台面;C-frame可选用悬柜和推柜式结构,便于安装拆卸,有利于实验室清洁工作。H-frame的钢架构,使得实验台承重能达到500KG以上,满足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要求; 全钢结构实验室操作平台 全钢制实验台具备承重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和性价比优良等优点,近年来极受国内外实验室用户的好评,有了逐步替代木制实验室操作台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国内实验室的发展大势所趋。全钢制试验台耐高温、防腐蚀、耐用、环保是各实验室最好的选择。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 急需关于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提问者:露雨风桐 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多姿多彩的生物,使地球上充满了生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各种各样的生物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探索生物界的奥秘,从中获益良多。现代社会,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生物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如进化的思想和生态学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 受。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生物技术产业正在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农业生产 力因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而显著提高。 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4.促进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5.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如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整体性思维;随着脑科学 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将有助于改进人类的思维。 6.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冲击,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人基因的人 工改造等,都会对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挑战。 7.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转基因生物的 大量生产改造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可能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课程中应当充实这方面的内容。 展望21世纪的科学技术 21世纪的科学研究将在四个层面上展开。 第一个层面是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物质科学,由此将深化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字宙起源与演化的认识。

第二个层面是生命科学。20世纪末,人类基因组全部测序工作基本完成,预示着新世纪生命科学必将酝酿着新的突破,将引发对解读基因密码规律的探索,从而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能够找到生命起源及其演化过程的谱系,发现生命遗传、生殖与发育、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机制。同时通过对人类基因密码的解读.-些重大的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使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得到治疗。 第三个层面是地球与环境科学。21世纪,地球与环境科学将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注重矿产资源,逐步转移到重视新能源、水、耕地和生态资源,研究对象从陆地更多地拓展到海洋、太空等。 第四个层面就是对人脑与认知的研究。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和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将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高峰。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意识、思维的本质,为攻克脑的疾病提供基础。同时为开发智能计算机、仿脑的信息系统以及能像人一样思维和动作的机器人创造了条件,这将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无可限量的影响。 生物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20世纪后期,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极大地丰富了生物科学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急剧膨胀迫使人们寻求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去组织这些数据,以利于储存、加工和进一步利用。而海量的生物学数据中必然蕴含着重要的生物学规律,这些规律将是解释生命之谜的关键,人们同样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协助人脑完成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工作。另一方面,以数据分析、处理为本质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渗透到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于是,一门崭新的、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学科?生物信息学?悄然兴起。 生物信息学的诞生及其重要性 早在195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盖特林堡召开的首次?生物学中的信息理论研讨会?上,便产生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但是,就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而言,它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信息学才获得突破性进展。 1987年,林华安博士(Dr. Hwa A. Lim)正式把这一学科命名为?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此后,其内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现实需要的变化而几经更迭。1995年,在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个五年总结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信息学定义: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它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信息学不仅是一门新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开发工具。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生物信息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和生物相关系统中信息内容与信息流向的综合系统

常见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附实验室图)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 1 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 2 阿贝折射仪:测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和平均色散 3 氨气分析仪:测样品中氨的含量 4 测汞仪:测固、体液体样品中汞含量 5 电导率仪: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值 6 二氧化硫测定仪:大气环镜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自动监测 7 二氧化碳测定仪:大气环镜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自动监测 8 离子交换纯水器:使用离子交换法制纯水 9 粉层采样器:该采样器适用于煤矿及其它粉层作业环镜中进行粉层采样 10 光电浊度仪:测量浊度 11 光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 12 火焰光度计:监床化验用病理研究 13 激光粉层仪:检测粉层浓度 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 15 紫外辐射照度计:紫外辐射照度测量 16 自动量程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 17 自动旋光仪:测物质旋光度,分析物质的浓度、纯度、含糖量 18 酶标仪:定性定量 19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专用测贡仪器,测痕量贡 20 离子计:测离子浓度 21 CO分析仪:测大气环镜中一氧化碳含量 22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固、液体中汞、砷、硒、锑、锗、锡含量测定析 23 手持糖量计:测体的含糖量 24 生化分析仪:测定样品的浓度,酶反映速率和酶的活性等数十种生化参数 25 洗板机:与酶标仪配套使用 26 微量可调移液器:移微量液体 27 显微镜:观察微小物质 28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和测试各类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及多种监床药物 29 医用净化工作台:提供无尘无菌高洁净工作环镜 30 便携式红外线人析器:测定公共场所中的CO2浓度 31 电子微风仪: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镜污染览测动压平衡自动跟踪等速烟尘采样器的采样 32 放射性污染计量仪:测试放射性污染是否超标 33 热敏电阻(测辐射热计):用于辐射探测 34 紫外光功力计:测试检测紫外光功率 35 热球式电风速仪:测定室内外或模型的气流速度时,是一种测量低风速的基本仪器 36 红血蛋白仪:检测血红蛋白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要的仪器配置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要的仪器配置 (1)培养箱在分子生物学试验中,有很多反应都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控温的装置。例如:用于细菌的平板培养,我们通常设定为37℃于培养箱倒置培养;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如酶切等需要25℃,30℃,37℃等条件。 (2)冰箱冰箱是实验室保存试剂和样品必不可少的仪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有些要求是4度保存,有些要求是负20度保存,实验人员一定要看清试剂的保存条件,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保存。具体来说,不同温度下保存的物品如下: a. 4℃适合储存某些溶液、试剂、药品等。 b.-20℃适用于某些试剂、药品、酶、血清、配好的抗生素和DNA、蛋白质样品等。 c.-80℃适合某些长期低温保存的样品、大肠杆菌菌种、纯化的样品、特殊的低温处理消化液,感受态等的保存。 d.0-10℃的层析冷柜适合低温条件下的电泳、层析、透析等实验。 (3)摇床摇床是实验室常用仪器,一般有常温型和低温型两种。对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如果能配置低温型摇床,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求。例如:用于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生物工程菌种的振荡培养及蛋白的诱导表达,培养通常为28度和37度,诱导表达需要20-37度;在感受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有18度的温度控制;用于蛋白凝胶的染色脱色时振荡,常温使用;用于大肠杆菌常规转化时振荡复苏,常为37度。对于控制温度低于室温时,我们需要低温型摇床来控温。 (4)水浴锅水浴锅也是一种控温装置,水浴控温对于样品来说比较快速且接触充分。例如,用于42度的大肠杆菌转化时的热激反应;用于DNA杂交过程中水浴控温。 (5)烘箱烘箱是用于灭菌和洗涤后的物品烘干。烘箱有不同的控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的烤箱中进行烘干;用于RNA方面的实验用具,需要在250℃烤箱中烘干。 (6)纯水装置纯水装置包括蒸馏水器和纯水机。蒸馏水器的价格便宜,但在造水过程中需要有人值守;纯水机价格高些,但是使用方便,可以储存一定量的纯水。纯水使用也有不同的级别,一般实验用水需要纯水,用于PCR、DNA测序、酶反应均需要超纯水。 (7)灭菌锅分子生物学所用到的大部分实验用具都应严格消毒灭菌。包括实验物品、试剂、培养基等。灭菌锅也有不同大小型号,有些是手动的,有些是全自动的。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购。 (8)天平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各类试剂。实验室常用的是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按照精度不同有不同的级别。

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生物科学技术

生物谷张发宝博士: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生物科学技术 ——用生物科技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物谷(https://www.360docs.net/doc/e27095280.html, 张发宝博士):生物科学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有自主改造基因的能力,于是各种梦想就应蕴而成。然而哪些技术会与人们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以下我们列举了十大生物技术,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以下一些领域将成为人类攻关的热点,它们不仅带来给我们的是一项项的技术,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1 新型药物研发。靶向,RNAi,疫苗,纳米运输成为关键词。 虽然现代医药日新月异,但是仍然有大量疾病缺少真正有效的手段,如艾滋病等许多病毒性疾病,中风,心血管等退行性病变,以及许多遗传性疾病。另外,现代的经典的药物,也在与微生物的斗争中,疲于应付。不断的变异的细菌,使得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吃力。 其实,真正的新药,不仅是药物的本身,还包括药物的载体(运输)和高度特异性。许多药物效果很好,但是作用太过广泛,或无法靶向应用,或无法到达靶器官等,使得许多原因不在于没有这个药,而在于没有办法将药物靶向性作用于这些病变组织。如RNAi技术成为人类治疗病毒性疾病,肿瘤等有力的武器,但是现在却没有办法让它能够安全地运达病灶并发挥作用。 在未来,靶向性药物,纳米药物将成为药物研究过程中重要的载体,而与传统的药物结合,共同构成真正强有力的治疗工具。 2 组织工程与器官移植 随着干细胞的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目前已经能对某些细胞的分化方向进行人工控制,使得人类对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期待得到空前的提高。当然,目前的技术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新的技术,如三维组织培养,定向分化技术使得人类能够在体外复制出一些简单的组织。对于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相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仍然有可能成为现实。 3 个性化医疗时代 传统的医疗技术,是治病的技术,不是治人的技术。而随着人类基因组、SNP、代谢组学等的全面了解和蛋白质组学的逐步了解,为个性化医疗开辟了新的曙光。 根据不同病人的基因表型,进行有针对性地用药和治疗,达到最低的副作用,最高的敏感性和效果。这是人们期待的事实。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改2)

农业科技政策解读要点 一、前言 1.我国一贯重视农业发展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三农”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从2003年中央财政2千多亿元的“三农”支出,到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伴随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迈上新台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 二、出台的背景 1.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泰国水灾:2011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1月大米出口量较上年同期骤降逾一半; 俄罗斯大火:2010年8月禁止粮食出口,因受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影响2010年粮食同比约减产三分之一。 2.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 全球暖化、近期欧洲雪灾, 欧洲雪灾:气候科学家表示:此次横扫欧洲的东风寒流,背后正是俄罗斯西北部上空的强烈反气旋;这种异常只能归结为全球暖化造成的北冰洋海冰减少。波茨坦气候影响研

分子生物实验室应该配备的仪器耗材

分子生物实验室应该配备的仪器耗材 分子生物学作为基因工程的上游技能,其试验的效果和准确性将决议下流一切的进程和结尾的试验成果。因而构建一个设备齐全的分子生物学试验室是十分重要的,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构建一个分子生物学试验室需求哪些仪器设备。 1.冰箱:依据药品、试剂及多种生物制剂保管的需求,有必要具有不一样控温等级的冰箱,最常运用的有:4℃、-20℃、-80℃冰箱。4℃合适贮存某些溶液、试剂、药品等。-20℃适用于某些试剂、药品、酶、血清、配好的抗生素和DNA、蛋白质样品等。-80℃合适某些长时间低温保管的样品、大肠杆菌菌种、纯化的样品、特别的低温处置消化液等的保管。0-10℃的层析冷柜合适低温条件下的电泳、层析、透析等试验。 2.培育箱:37℃恒温箱用于细菌的平板培育及分子生物学试验。 3.恒温培育摇床:用于大肠杆菌等生物工程菌种的扩增。 4.水浴锅:用于保温并进行各类试验。25-100℃水浴摇床可用于分子杂交试验,各种生物化学酶反响等试验的保温。低温的水浴槽能够用于分子生物学的质粒与基因片段的衔接等试验及用于42度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热激。 5.烘箱:主用于烘干试验器皿,有些需求温度高些,有些需求温度低些。用于RNA方面的试验用具,需求在250℃烤箱中烘干,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的烤箱中进行烘干。 6.超纯水机:跟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许多试验对水纯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用自来水、蒸馏水、离子交换水、反渗透纯水做为供水,磁铁耦合齿轮泵效果使水循环。用于PCR、PCR氨基酸剖析、DNA测序、酶反响、安排和细胞培育等。 7.蒸汽消毒锅:分子生物学所用大多数试剂,并且试验用具都应严厉消毒灭菌。用于小批量物品的随时消毒。大批试验物品、试剂、培养基可运用大型消毒且守时进行消毒。 8.滤器滤膜:不耐高温、高压的试剂用其处菌。 9.各种天平:台秤、精细电子剖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各类试剂。 10.液体体积的衡量:量筒、移液管、微量取液器、刻度试管、烧杯、锥形瓶等。 11.pH计:测定溶液中H+的直接电位的仪器,首要经过一对电极,在不一样的pH溶液中发生不一样的电动势用pH值表示出来;

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展及趋势

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展及趋势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对欧美、日本等国家和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回顾了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展望了21世纪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希望21世纪的生物技术能更好的造福人民。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 趋势; 对策 党和政府对生物技术一向给予高度的重视。70年代末期, 就把遗传工程列为我国八大重 点科技领域之一。如果把1986年作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阶段的一条分界线, 那么, 1986年以前的七、八年, 我国生物技术处于一个初创阶段。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一些生物学基础研究实力较强的单位, 率先开展基因工程和杂交瘤技术的研究。接着全国许多部门派遣访问学者到国外学习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技术方法。国内许多研究单位也相继开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研究, 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括来说,生物技术是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发展的产物。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以欧美为中心的生物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在20 世纪最后几年里, 全世界生物技术市场较原有的增加了30% , 2000 年生物技术的产值预计达600 亿英镑。21 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世纪。 1 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1.1 基因组研究研究人类基因组、哺乳类实验动物的基因组、低等真核及原核生物细胞基因组, 同时开展基因图谱的比较研究和技术开发。 1.2 基因治疗研究癌症等疾病的免疫调节和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017年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任课教师姓名:曹国璠课程名称: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课内学时数: 36 学分数: 2.0 使用院系部和专业:农学院各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开课时间:教学第 10 周—教学第 14 周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之一,其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学习农业政策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了解和掌握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学会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代农业科技展望。第二部分是政策学总论,主要介绍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涉农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第三部分为三农政策各论,主要介绍我国涉农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具体的政策。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当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2、理解政策的本质及内涵,农业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了解政策的评估方法和调整手段; 4、掌握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具体政策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当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4学时)

一、优种化趋势 二、生物制剂趋势 三、可持续化趋势 四、信息化趋势 五、产业化趋势 第2章政策学概述(4学时) 一、政策的本质 二、政策的涵义 三、农业政策的类型 四、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3章政策的制定(4学时) 一、政策问题的确定 二、政策目标 三、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 四、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第4章政策的执行(4学时) 一、政策执行的内涵与意义 二、政策执行的条件 三、政策的具体执行方法与程序 第5章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4学时) 一、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二、政策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三、政策的调整 第6章农业结构政策(4学时) 一、农业结构政策的目标 二、农业区域结构政策 三、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四、农业经营规模政策 第7章农业土地政策(4学时)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试题

1、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或者说,农业现代化变迁不只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更重要是通过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调整,使农业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享有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利益集团。 3、农业技术:是人们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和物质设施等,包括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4、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简言之,农业科技进步就是人们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实现一定目标所取得的进展。 5、农业科技成果:指对某一农业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思考观察、试验研究所取得的,经过鉴定确认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 6、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样具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点,具体是指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推力和市场需求的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把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由生产部门对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实现科技与经济全过程的结合。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是基础,市场需求是前提,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是手段。它是以科技产品占领市场为目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产效益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实行网络化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活动。 7、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利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具体实施。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定推广项目,进行推广试验,选择示范单元进行示范,大面积推广,反馈和改进研究 8、农业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9、农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对具体的农业政策做出优劣判断。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农业政策方案评估、农业政策实施评估、农业政策结果评估。 10、农业政策调整:指根据政策评估结论,或根据新的认识,对存在的问题 或不能适应情况的政策进行修正或补充。农业政策调整对于克服政策的负效应、优化政策运行、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论述 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①目的、任务不同。②形态不同。③成果和奖励方式不同。 科学和技术也有本质的联系,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促进技术不断进步;技术成果的不断创造,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力。科学与技术逐渐交融,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将更加模糊,科学与技术日益一体化。 2、农业科技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答:(一)拓展经济赢利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