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年龄、肥胖、血脂、血糖的关系及饮食原则

合集下载

四种坏习惯招来脂肪肝

四种坏习惯招来脂肪肝

【四种坏习惯招来脂肪肝】编者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饮食上大鱼大肉,平时又很少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脂肪肝。

近日,北京佑安医院健康讲堂开讲,孟庆华教授提醒大家要从生活细节上预防脂肪肝。

专家小传孟庆华,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脂肪肝患者的年龄有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三围”人群中,即回家围着电视、办公室围着电脑、出门围着汽车的人。

生活方式上大多是多吃少动,生活单一,过度贴秋膘也容易造成了脂肪堆积。

发病隐匿难发现。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所说的脂肪肝主要指因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肝。

这类脂肪肝多为隐匿性起病,因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在体检或因高血压、胆石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该病好发年龄在41—60岁,女性多于男性。

但近年来,该病症状表现为,少数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肝脏轻微肿大。

约有4%的患者有脾大,8%的患者有蜘蛛痔及门静脉高压的体征。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当肝内过多的脂肪被清除后症状可消失。

伴随脂肪肝的发展,患者可由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

四种习惯易导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四种不良习惯容易招惹脂肪肝上身:1.不吃早餐。

这会直接导致营养、能量摄入不足。

而上午的工作、学习往往又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脂肪肝。

2.不少中青年人为集中精力先处理完手头事情常错过正常饭点,这也会埋下脂肪肝隐患。

3.早餐、中餐随便对付,特别看重回家吃的晚餐,有时加班太晚还会增加一顿夜宵。

而长期在晚上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乏相匹配的运动,就会导致营养过剩,天长日久易形成脂肪肝。

4.没有一段完整时间吃饭而在办公室或家里狂啃零食。

以女性居多,虽然肚子饱了,但大量高热量、低营养食物入肚,也会导致热量聚积、营养缺乏,从而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防治

脂肪肝防治

酒精对机体的作用
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
酒精性肝病:疾病谱
最易患脂肪肝的六种人

2、肥胖的人:通过肝组织活检资料发现,约 有50%的肥胖症患者有合并脂肪肝。国内有学 者调查发现,10个“胖墩儿”8个脂肪肝。其 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 ,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运输代谢 能力便会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 肪肝。

最易患脂肪肝的六种人
5、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进入中老年之后, 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脏功能退化,代谢功能 下降,若活动及体育锻炼减少,体内脂肪转化 为能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 形成脂肪肝。 6、其他:患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孕妇及某些家族 性代谢性疾病均可导致脂肪肝。
病因治疗

酗酒、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药 物损伤及肝炎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此 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戒酒,运动减肥,饮食及 药物调整血脂,停止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肝炎、糖尿病易合并脂肪肝,应及时治疗原发 病。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大多数脂肪肝病人治疗的基本方法,也 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众所周知 ,热能的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其需 要量与年龄、性别和工种等因素有关。过高的热能摄 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 细胞脂肪变性。因此,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 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 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 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这对于因营养 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5,排除嗜肝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中华肝病杂志 2006,14(3):164-166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一文带你了解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一文带你了解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一文带你了解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呈现多样化特征,脂肪肝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且趋于年轻化。

很多人对脂肪肝不够了解,没有认识到其危害。

该病会损害患者的肝功能,使患者出现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学习一些脂肪肝知识,在饮食上稍加注意,根据病情适当用药及运动,有效预防脂肪肝或者使相关症状得到改善。

本文简要介绍脂肪肝的概念、高危人群,总结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供大家学习。

什么是脂肪肝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25%,该病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

脂肪肝并非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现象,一般无症状,尽早诊断和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脂肪肝有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之分。

酒精性脂肪肝与长期过量饮酒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有关,体内过量堆积的脂肪可能会引起组织病变,诱发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1.营养不良:在大家的印象中,肥胖、营养过剩人群患脂肪肝的概率非常高,其实营养不良也容易引起脂肪肝。

这类人员由于体内缺乏蛋白质,影响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以至于肝脏无法对甘油三酯进行正常转运,使肝细胞内堆积大量脂肪,引起脂肪肝。

2.营养过剩: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一些长期过量摄入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人来说,其肝细胞内都容易堆积脂肪,导致肥胖、高血脂等,还会增加脂肪肝风险。

3.饥饿:或许大家会好奇,脂肪肝与饥饿有什么关系?在这里给长期不吃早餐的朋友提个醒,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降低,肝组织内的脂肪酸进入血液中,导致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的情况。

4.肥胖:相较于正常体重,肥胖者患脂肪肝的概率、风险更大。

5.饮酒:大家都知道,酒精会影响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代谢,使脂肪在肝内大量沉积,引起脂肪肝,最终还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6.糖尿病: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脂肪肝,究其原因,糖尿病患者三大代谢紊乱,容易造成肝内脂肪堆积情况。

脂肪肝的防治常识

脂肪肝的防治常识

脂肪肝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增加的社会活动,患脂肪肝的患者明显增多并有向年轻发展的趋向。

因本病的发展和预后较为严重,故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面简要谈谈脂肪肝的防治知识:1、什么叫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正常的肝脏内脂肪占总重的3%--4%,如果肝脏内脂肪超过肝重的5%可称为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肪含量可达40%--50%,肝脏是脂类的合成、运转、利用的场所,并不能储存脂肪,当肝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时,脂肪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形成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脂。

2、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长期饮酒,肝脏处于慢性酒精中毒,致使肝内的脂肪氧化减少,不能及时的分解排泄,堆积在肝脏。

(2):长期摄入高脂肪的食物,或大量摄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过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

(3):自身肥胖运动量少,使体内过多的热量不能及时转化为能量而形成脂肪堆积在肝脏。

(4):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5):肝炎患者,由于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不能正常转化排泄肝脏内多余的脂肪,而形成脂肪肝。

(6):由于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致使肝功能减弱或丧失,肝脏内多余的脂肪清理不出去而导致脂肪肝(7):精神因素,由于长期生气、心情抑郁,久而久之使肝脏疏泄功能丧失,以致气滞血瘀,郁结于肝脏成为脂肪肝。

3、引起脂肪肝的食物有哪些?(1):过量摄入含糖类食物,如:大米、面食、淀粉等(2):脂类:动物的内脏、油炸食物、蛋黄等(3):坚果类:腰果、松子、葵花子等(4):酒类(5):经常吃夜宵(6):快餐食品:汉堡包、炸薯条等(7):日常中摄入过多的油脂4、脂肪肝的发病趋势?目前我国的脂肪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肥胖儿童也成脂肪肝患者。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1 2 方 法 .
7mm lL为 混 合 型 高 血 脂 症 。F G> 6 1mmo/ o/ P . lI 高 血 为
糖。
12 1 生 化检 查 2 .. 4h内 不 饮 酒 , 腹 1 后 清 晨 采 静 空 2h以
脉 血 , 时 分 离 血 清 上 机 检 测 , 器 为 日本 产 东 芝 4 2 R全 及 仪 0F
1 对 象 与 方法
13 1 脂 肪 肝 B超 诊 断 标 准 ..
采 用 AI OKA 9 3 0型 B超 仪
检 查 , 备 以下 3项 者 诊 断 为 脂 肪 肝 : ) 实 质 呈 点 状 高 回 具 1肝 20 08年 1月 ~ 2 0 0 9年 l 在 我 院 进 行 健 2月 声 , 回声 强 度 大 于脾 肾 回 声 强 度 ;) 内 血 管结 构纤 细或 显 肝 2肝 示 不 清 ;) 前 部 回声 增 强 后 部 衰 减 , 前 强 后 衰 。 3肝 呈
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 均 P< 0 0 ) 脂 肪 肝 的检 出率 与 血 脂 成 分 有 关 , 合 型 高脂 血 症 组检 出率 最 高 , .5。 混
单 纯性 高甘 油三 酯血 症 组 其 次 , 纯 性 高胆 固醇 血症 组 最低 , 间 比较 有显 著 性 差 异 ( 单 组 P< 0 0 ) 腹 型 .5 。 肥 胖 脂 肪肝 的栓 出率 大于 非 腹 型 肥胖 组 , 间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0 0 ) 组 P . 5 。结 论 脂 肪 肝 的发 生 与 体 重指 数 、 脂 、 糖 水 平 呈 正 相 关 ; 中甘 油 三 酯含 量是 脂 肪 肝 发 生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 型 肥胖 组 比 正 常 血 血 血 腹

脂肪肝与血脂_血糖_血清酶的关系_王昌壁

脂肪肝与血脂_血糖_血清酶的关系_王昌壁

工人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卫生保护而受乙肝病毒感染,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本地区企业职工中H B s A g 携带率为12.43%,较我国平均H B s A g 的检出率要高[2]。

佛山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本地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规模较大,往往一企业容纳二三万工人,其中外来人员占相当高比例,本次调查企业即为其中代表。

该类企业外来工人流动量大,集体生活人数较多,而且多为同工同宿。

大量研究表明密切生活接触,如共用浴巾、牙具、洗具等是乙肝高流行区H B V 传播的主要途径[3]。

工厂工人绝大部分过群居生活,卫生条件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H B V 容易互相传染。

②研究表明,H B V 除存在于人体血液中之外,还存在于唾液、胆道、胰腺、肠道、骨髓、肾脏、精液、皮肤、尿液等之中,我国为乙肝大国,慢性H B V 携带者约占人口数的10%,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因此日常生活接触H B V 机会较多。

由于大多数人有完善的防御机制,一般接触感染H B V 后,能将病毒彻底清除,不留后患。

只有免疫能力低下或有免疫缺陷的人,才容易成为H B s A g 阳性携带者。

本次调查对象刚从学生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其生活和饮食习惯发生重大变化。

加上在工作环境中受到有毒有害物质侵害的机会较多,工人工作强度一般较大,很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当他们疲劳过度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受H B V 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再加上作业工人之间接触频繁,同样也会增加互相感染的机会。

③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调查发现,本次调查企业对乙肝防治卫生宣教工作还未做到位,工人普遍对乙肝防治知识还不甚了解,健康保护意识普遍较薄弱,疫苗注射防疫工作难以进行彻底,较多人未主动接种乙肝疫苗,没有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这是造成新招工人工作1年后H B s A g 阳性率增高的最重要原因。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与3 6 0名脂肪肝患 者进行 了对 比. 发 现脂肪肝患者的 四项指标均 高于正常组, 还发现脂肪肝患者组里患病程度越重 的患者 , 他们 的血糖和血脂 的异常率也越大 。 结论 脂肪肝 与血脂, 血糖和肥胖是息息相关 的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看到了超声诊断对脂 肪肝检测的临床价值 。 【 关键词】 脂肪肝 ; 超声诊断 ; 血脂 ; 血糖 ; 肥胖; 相关性 【 中图分 类号】 R 4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3 ) 1 2 ( a ) - 0 1 5 8 - 0 2

些分析 , 并从中查找脂肪肝的发病原 因。我们通过具体的患病实 意 义 。
例来作此相关性 的研究 , 于是分析比较 了某企业 1 1 2 2 名员工 的体 2诊断结果分析
检化验结果 , 并从试验分析 的角度 出发分以下三点进行说 明。
1对 象 与 方法
( I ) 运用脂肪肝诊断结果用超声诊 断声像 图来表现分析非均 匀性脂肪肝 的患病程度 : ①轻度脂肪 肝 , 表现 为肝脏的大小及 形
1 . 1 诊 断 对 象
态都 比较正常 、 近场三分之二肝脏 实质光点较细密 、 回声 的轻 度
此次健康体检 的对象是本市某企事 业单位 的 6 6 8 名 男性职 较强 、 远场 三分 之一 肝实质光点较 为稀 疏 、 回声有轻度 的衰减 , 肝
工和 4 5 4名女性职工。检测结果显示 : 男性职工之 中有 3 0 8 名脂 内的管道 以及膈肌光带还 可以清楚 的显 示, 肝、 肾的实质 回声 的 肪肝患者 , 相 比之下女性职工只有 5 2名患有此病。 我们 把平均年 反差有轻度 的增大; ② 中度 脂肪肝 , 在肝脏实质光点分部 以及 回 龄在 3 5 周岁 的 3 6 0名未患病男性职工和 4 0 2名未患病 的女性职 声度上面都有所加深 。 在仪器 图像上现实的肝内管道数 目还算清 工作为正常组来和平均年龄在 3 9 周 岁的 3 6 0名脂肪肝患者 ( 患 晰 , 膈肌光带 尚可较清晰的显示 ; ③重度脂 肪肝 , 肝脏实质光点分 病组 ) 作对 照。

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

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

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非常现实地提醒你:脂肪肝是许多疾病的先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中心,脂肪肝造成肝脏脂肪代谢异常,表现为血液中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升高,形成高血脂,患有脂肪肝一定会伴有血脂异常;高血脂会使血液过于粘稠,运行困难,油脂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弹性变差,引起高血压;过多油脂在血管壁沉积,容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发生在动脉血管,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油脂的堵塞,血管腔道变得越来越窄,容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脑供氧不足,引起心脏病、脑中风、脑溢血等后果严重。

得了脂肪肝易导致肥胖。

肝脏中有过多的油脂时,肝细胞会逐渐被撑大,最终肝细胞被撑破时,肝细胞内的脂肪就流出来,导致肝脏细胞脂肪浸润,破损的肝细胞不能及时修复,引起肝脏细胞炎症,进而引发脂肪性肝炎,临床检测到转氨酶、转肽酶升高。

肝细胞破裂后,过多的死亡组织不能及时清理,在肝脏中聚集,另外身体会尽量地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合成原料不足,身体只能采用身体内相对较多的原料修复,这样就形成了肝纤维化。

纤维化程度大了,肝脏变硬,形成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

脂肪肝糖代谢受影响通常会引发Ⅱ型糖尿病。

脂肪肝蛋白质、嘌呤代谢受影响,引发高尿酸,长时间尿酸排泄异常会在肾脏中形成结晶,导致肾结石和痛风。

脂肪肝影响肝脏分泌胆汁和疏泄胆汁,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酸容易在胆汁中析出,形成胆结石;胆汁酸对胆囊的刺激性也会增强,形成胆囊炎。

可见多种重大疾病都源于肝脏功能异常。

干净增加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的能力,从而加速脂肪和甘油三酯的运出,排出肝脏内脂肪和毒素,有效清除脂肪肝酒精肝干净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避免胰岛素抵抗,从而抑制甘油三酯合成与积聚。

减轻和防治高血脂多种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复配,补充脂肪肝、酒精肝患者需要的特殊营养成分,及时修复受损肝细胞,从根源上解决转氨酶升高的原因由维生素C、维生素E 和微量元素的超强抗氧化组合,更有效地清除引起肝细胞氧化损伤的过氧化物和活性自由基,避免肝细胞受损并促进受损肝细胞恢复提供原位合成谷胱甘肽的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保护肝细胞和抑制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无糖配方且不含任何动物油酯,降低甘油三酯,从而降低血黏稠度,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补充脂肪肝患者缺乏的精氨酸,及时修复受损肝细胞,避免出现肝纤维化,避免引起星状细胞活化,防止肝硬化肝脏承担着人体排毒解毒、分解代谢的重任:作为“血液过滤器”,肝脏每小时可过滤1.2升血液;作为“体内垃圾分解站”,有害脂类、代谢物、过氧化物需通过它来分解;作为“营养转化站”,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经过肝脏的代谢才能被人体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象 : . 1 收集 13 40例 我 院近 3 体 检 的对 象 , 中男 85名 , 年 其 4 女 于非脂 肪 肝 组, 异 有显 著 意义 (< .1 差 PO ) 0 。脂 肪 肝组 血 清 G U水 L
5 5名 ; 龄 在 加一 5 之 间 。 8 年 7岁
平 高 于非 脂 肪肝 组 , 且差 异 具有 显 著性 (<0 1。 P . ) 糖尿 病存 在 不 0 1 . 2检查 标 准 :1 肥胖 ( 重)计 算 体 重 指数 (M ) 体 重(g 身 同程 度 的糖 、 白 质 、 () 超 : BI 即 k) / 蛋 脂肪 代 谢 紊 乱 , 脂 肪 肝 的 发病 基 础 之 一 , 是
① 肝 区 近场 弥 漫 性点 状 高 回声 , 强度 高 于 脾 脏 和 肾脏 , 回声 少数
表现为灶性高 回声; ②远场回声衰减, 光点稀疏; ③肝内管道结构 显示不清; ④肝脏轻度或 巾度肿大, 肝边缘变钝。 1 体 检 项 目 : 检 者 均 以 清晨 空 腹 血为 主 , 用 全 自动生 化 分 . 3 受 使
高 m ,MI2k/2为超 重 ,M >8k/2为肥 胖 。 ( ) 尿 病 而胰 岛 索抵 抗是 2型 D 2 B > 4gm B I2 g m 2糖 M的 特征 之 一 。脂 肪肝 合 并肥 胖 患病 率
采 用 目前 国 际 上 通 用 WH O糖 尿 病 专 家 委 员 会 提 出 的诊 断 标 高 于非 脂 肪 肝 组 (< . 5, 可 能 机 制是 肥 胖 本 身 作 为 一 种 代 P =0 ) 00 其 准 。 () 血脂 症 以 T > . m l 3高 C 60 o L或 T I 0 m l ( 何 一 项 偿 机 制 。 m / G> . m o L任 7 / 或 两项 异 常 ) 准 。() 防肝 以 超声 波 诊 断 脂 肪肝 的 依 据 为 : 为标 4脂 表 2 脂肪肝 组、 非脂肪肝组与肥 胖、 血脂 、 血糖 的关系
表 1 不同性 别年龄脂肪肝检 出比较
31 控 制 总热 量 : 免剩 余 的 热量 转 化 为 脂 肪 , 适 当控 制热 . 为避 应 量 摄人 。对 正 常 体重 者 , 体 力 工作 时 热 量可 按 每 千克 体 重 3 轻 O
千卡供给: 体重超重者按每千克体重 2— 5千卡提供。 02
性 , 大 力开展健 康教 育和 提 高保 健 意识 。从 而 减低脂 肪肝 与肥 胖( 重)血脂 、 应 超 、 血糖 的 密切 联 系程度 。 关 键词 : 肪肝 ; 脂 年龄 ; 肥胖 症 ; 高甘 油三 酯血 症 ; 糖 ; 食 血 饮 中图分 类号 :555 R 7.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06 07 (020 — 10 0 B 10 99 2 1)30 3— 2
脂 肪 肝 病 (E ) 由各 种 原 因 引起 的肝 脏 脂 肪 代 谢 功 能 发 23 果 浅 析 :本 文研 究 结果 表 明脂 肪肝 患病 率 男 性 高 于 女 性 , F D是 .结 生 障碍 , 正常 人 肝脏 的总 脂 肪 含 量 约 占肝 湿 重 的 5 肝 细 胞 内 差 异 有 显 著 意义 (< .1可 能 与 男 性 多饮 酒 、 烟 , 食 动 物 脂 %, 尸 Oo) , 吸 进 脂肪 蓄 积超 过 肝 湿重 的 5 %即 称为 F D。笔者 对 13 L 40例体 检 者 肪 多 有关 。 总体 年 龄段 分 布上 , 0 4 发病 率 明显 高 , 性 3 4 —9岁 男 0 进行 统 计 分 析 , 讨 脂 肪 肝 与年 龄 、 糖 、 探 血 血脂 、 肥胖 的关 系 。 现 4 以上 发病 率 明显 高 于其 他组 , 女 在 3 3 9岁 男 O一9岁 、0— 9 4 4 岁 将结 果 报告 如 下 。 两年 龄段 有显 著 性 差异 (< . ) P 0 1。在 脂 肪 肝与 血 脂 、 糖关 系 中 0 血 1 对 象与 方 法 显 示 , 肪 肝 组 合并 高甘 油 三 酯 、 胆 固 醇 、 血 糖 的患 病 率 高 脂 高 高
在 营养 医生 指 导下 进行 。一 般 的原 则应 侧 重 于 以下 几 个方 面 。
在 治疗 原 21 肪 肝 与 年 龄 、 别关 系 : 肪肝 检 出 率 在男 女 性 别 之 间 比 种 因素 共 同作用 的 结果 。脂 肪 肝 的治疗 , 于去 除 病 因 , .脂 性 脂
较 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 见 表 1 详 。
析 仪 。 进 行包 括 性别 、 龄 、 并 年 身高 、 重 、 体 血糖 、 脂 、 功能 、 血 肝 肾
功能、 胆、 肝、 B超等项 目。
1 统 计学 处 理采 用 x 检 验 , P值 表 示 。 . 4 : 用
2 结 果
3 脂 肪 肝 患者 的饮 食 原则
引起 肝脏 脂 肪代 谢 紊乱 的 原 因可 以 是单 一 的 ,也 可 以 是多 发病 。病 因 不 同的 脂肪 肝患 者 , 饮食 营养 治疗 的侧 重 点 不 同 , 应
10 3
内蒙古中医药
脂肪肝与年龄 、 肥胖 、 血脂 、 血糖的关 系及饮食原则
黄朝 芳

要: 目的 : 讨脂肪 肝与 年龄 、 探 体重 、 、 代谢 紊乱及 饮食 的原 则 。方法 : 糖 脂 收集近 3 来我 院体检 的地 区人群 134 , 肪肝 组与 年 40 ̄ 对脂 J ,
非脂肪肝组的结果进行 比较 。结果: 脂肪肝患病率男女间有显著差异; 脂肪肝组合并高 、G、 r T 高血糖 、 C 肥胖( 超重) 的患病率高于非脂 肪 肝 组 , 异有 显著 意义 。结论 : 极 开展 与脂肪肝 防 治相 关的健 康教 育知识 非 常必要 。 不 同年龄 脂肪 肝 患者 的健 康教 育要 有 针对 差 积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