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制酒精doc资料

生物质制酒精生物质制酒精Biomass ethanol姓名:陈婷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工专业学号: 1001090303 班级:化工0903班指导老师:孔岩一、题目生物质制酒精二、课题技术背景1、生物质酒精的概况生物质酒精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会枯竭,并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微生物发酵糖可以生产酒精。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发酵产酒精的微生物主要是酿酒酵母和运动发酵单胞菌。
包括秸秆在内的含有糖类物质的生物质都可能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大分子物质的利用需先经过酶的降解。
生物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物,其产业链还在继续延伸。
2、生物质酒精发展以及研究意义生物质酒精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世界各国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世界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产菌株的获取越来越简单,发酵工艺也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为生物质酒精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随着生物质酒精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质酒精在可再生燃料市场中将占主要地位。
二、检索过程1 、选择检索词生物质 biomass 酒精alcohol 乙醇 ethanol2 、检索数据库以及检索年代列表三、检索式及检索结果1、中文数据库a、百度搜索引擎检索式:采用百度的高级检索,由于百度只有关键词这一字段,所以选择的检索式为:关键词=生物质生产乙醇,并且是包含以上全部关键词。
检索结果:在“高级搜索”中检索,找到相关网页约1,000,000篇,选择其中1篇:[1] 李东,袁振宏,王忠铭,廖翠萍,吴创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进展.[J].可再生能源,2006,(2):1~12. cnki:ISSN:1671-5292.0.2006-02-019b、万方数据库检索式1:Title:"生物质" KeyWords:酒精检索结果命中19条,选择其中1条如下:[1] 段钢,孙长平.杰能科国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无锡. 酶在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05):73~77.CNKI:SUN:SPFX.0.2005-05-023检索式2::KeyWords:生物质 Abstract:酒精检索结果:命中50条,选择其中1条如下:[1] 王倩,张伟,王颉,李长文.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 生物质生产酒精的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03,(03). TS262.2 TS261.4 TS261.2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该数据库均提供原文)检索式1:(篇名=(生物质)and关键词=(酒精or 乙醇)and篇名=(酒精or乙醇)检索结果命中60条,选择其中2条如下:[1] 张宁,蒋剑春,程荷芳,曾凡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木质纤维生物质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29(02):238~242.CNKI:SUN:HGJZ.0.2010-02-014[2] 曾凡洲,蒋剑春,卫民,陈育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质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02). CNKI:SUN:LCHG.0.2009-02-014检索式2:(篇名=(生物质)and摘要=(酒精or 乙醇)and篇名=(酒精or乙醇)检索结果命中52条,选择其中2条如下:[1] 张维特,时旭,欧杰,李柏林,杨建强,胡翔,房建孟,何培民.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酸法水解绿潮藻生物质及发酵制乙醇的效果.[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01).CNKI:SUN:SSDB.0.2011-01-022.[2] 施雪华,余敏,曲有鹏,李冬梅,冯玉杰.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燃料酒精.[J]. 酿酒,2008,(06). CNKI:SUN:NJZZ.0.2008-06-031.(2)外文数据库(CA)检索结果:[1] Nick Nagle,Kelly Ibsen,Edward Jennings. A process economicapproach to develop a dilute-acid cellulose hydrolysis process to produce ethanol from biomass.[J].Applied Biochemistry andBiotechnology ,1999:595~607.ISSN: 0273-2289.[2] Van Draanen,Arlen,Mello,Steven. Production of ethanol and other fermentation products from biomass.[J].CHEMCATCHEM,2011,3:490~511.10.1002/cctc.20100345.[3] Kadam, K. L.,Schmidt, S. L.Evaluation of Candida acidothermophilum in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48(6), 709-713(English) 1997 Springer-Verlag.ISSN: 0175-7598.四、综述在世界石油资源加速枯竭、国内粮食阶段性过剩、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十多年来,我国生物质液体燃料产业发展迅速。
生物质发酵制乙醇过程中消除抑制研究进展

生物质发酵制乙醇过程中消除抑制研究进展赵伟;阮哲友;赵兵涛;俞璐;林燕【期刊名称】《生物加工过程》【年(卷),期】2017(15)2【摘要】Biomass-derived ethanol produ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new energy industry.As the process is inhibited by various factors,such as high osmotic pressure caused by matrix,cytoplasmic acidification and abnormal energy metabolism caused by by-products,and damaging selective permeabil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and lowering activity of key metabolic enzymes caused by ethanol.The cost of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is high.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thoroughly studied.The methods of eliminating inhibitory factors,including adding exogenous substances to increase yeast tolerance,detoxification of hydrolysate,fermentation coupled with product separation,and cultivating strains with good inhibitory resistance.Finally,we indicate research direction of inhibition elimination for futur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生物质发酵制乙醇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热点,但发酵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抑制,致使其经济性下降.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基质引起的高渗透压抑制,副产物引起的酵母细胞内环境酸化、能量代谢异常和产物乙醇对酵母细胞膜、关键代谢酶活性的抑制原因.依据各抑制机制,归纳综述了近年来消除抑制的方法,包括添加外源物质提高酵母耐受力、水解液脱毒、乙醇发酵耦合产物分离和优育菌种.展望了发酵过程抑制控制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对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总页数】7页(P49-55)【作者】赵伟;阮哲友;赵兵涛;俞璐;林燕【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乐清325600;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相关文献】1.生物质合成气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研究进展 [J], 宋安东;冯新军;谢慧;任天宝2.生物质糖化和乙醇发酵菌种资源的研究进展 [J], 张立;熊兴耀;苏小军;周红丽;李美群;曾璐3.木质纤维生物质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J], 张宁;蒋剑春;程荷芳;曾凡洲4.生物质水解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J], 曾凡洲;蒋剑春;卫民;陈育如5.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生产乙醇重组菌株研究进展 [J], 何明雄;祝其丽;潘科;胡启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研究进展董师章 高淑荣 李兴东 温英新

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研究进展董师章高淑荣李兴东温英新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工业文明的保障。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地球上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动物排泄物等。
其主要由纤维素(约占干物质重的30%-50%)、半纤维素(20%-40%)和木质素(10%-25%)3大部分组成。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胶体物质。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以聚糖形式存在,纤维素主要由六碳糖聚合而成,而半纤维素则主要由戊碳糖聚合形成。
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以打破致密结构,再将聚糖水解转化为单糖,最后利用酿酒酵母将单糖发酵转化为乙醇。
目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乙醇的全过程包括原料收集和预处理、酶解糖化、发酵及产物分离。
为使纤维乙醇与传统燃料形成相竞争的价格,需要对燃料乙醇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以降低成本。
关键词:燃料乙醇;发酵工艺;基因工程引言生物燃料乙醇主要特性有四个方面:第一,生物燃料乙醇是燃油氧化处理的增氧剂,可使汽油增加内氧燃烧充分,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第二,生物燃料乙醇具有极好的抗爆性能,调合辛烷值一般在120左右,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可以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性。
第三,在新标准汽油中,生物燃料乙醇还可以经济有效地降低烯烃、芳烃含量,降低炼油厂的改造费用。
第四,生物燃料乙醇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其生产和消费过程可形成无污染和洁净的闭路循环过程,为可循环再生能源。
近年来,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同时,经过不断的消化、优化及研发,国内生物燃料乙醇的工艺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是我国生物燃料乙醇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冲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中,发酵强度是考核发酵产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浓醪发酵技术被认为是发展发酵工业有效途径之一,成熟醪中高乙醇含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体现发酵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
合成气合成乙醇.

合成气合成乙醇摘要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乙醇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替代能源,它可由合成气催化转化制得。
研发一种可以选择性生成乙醇并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催化剂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介绍了以合成气为原料直接转化制乙醇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对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乙醇工艺路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合成气;乙醇AbstractEthanol as a clean energy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e energy source. Ethanol can be obtained via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syngas. Current researches focus on developing commercially attractive catalysts with high selectivity to ethanol.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yngas to ethanol was introduced.From the view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yngas to ethanol were analyzed.The further research on and application propec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yngas to ethanol were outlined.Key words:syngas;ethanol引言能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化的基础。
由于油气资源不足,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中国提出了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发展规划,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1]。
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摘要:介绍燃料乙醇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及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产业发展及应用概况。
关键词:燃料乙醇,可再生能源,发酵法Key words:Fuel ethanol,Renewable Energy,Fermentation前言:燃料乙醇的概念:燃料乙醇也称生物燃料、燃料酒精、汽油醇、乙醇汽油等。
将乙醇进一步脱水再加上适量的变性剂后形成变性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发,酒精因其经济性较差而被淘汰。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枯竭迟早要到来,为了减轻对石油的依赖,人们都在寻找可再生能源。
同时,农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粮食大量过剩,这一切,都使燃料乙醇产业的重新崛起和迅速发展成为必然。
近年来汽油醇的生产又成为炼油工业的一个方向。
所谓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形成一种新型混合燃料。
我国初步确定从乙醇的体积分数为10%起步推广使用车用汽油醇,这样现有车辆不需任何改装。
其油耗、动力基本不受影响,汽车尾气的污染可大幅度降低,又不消耗过多的粮食。
然而,燃料乙醇工业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农作物,这是否大幅度抬高了全球物价;大面积的占用热带雨林种植经济性作物是否会在环境保护上得不偿失,这些问题都使燃料乙醇成为关注的热点。
国内外发展状况:美国已是第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2007年8月美国乙醇产量达到277. 0亿L。
美国燃料乙醇生产主要依靠玉米。
通过转基因技术并扩大种植面积,美国玉米产量近年增长迅速,目前有30%的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
巴西是世界上唯一不供应车用纯汽油的国家,2006年其酒精产量达到170亿L,是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在巴西的加油站里含水酒精的售价已经降为汽油的60% ~70%。
在全球率先实现了酒精相对于汽油的经济竞争力。
世界4大酒精生产国除巴西和美国之外,就是我国和俄罗斯。
我国主要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也有利用薯类和甘蔗生产的报道。
生物质燃料乙醇的生产与利用技术

生物质燃料乙醇的生产与利用技术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许多国家多面临着严重的石油危机,同时石油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也使许多地方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这使许多人转向乙醇,这一清洁能源,乙醇燃烧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热。
如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乙醇的生产与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的开发和推广,我国也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
目前,乙醇的生产主要是生物质发酵工艺。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以及提纯乙醇将更加容易,相信乙醇燃料将得到更大的推广。
关键词:能源;生物质燃料;乙醇;优势;生产;应用Production and use of the biomass fuel ethanol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ars,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faced with serious oil crisis. At the same times, from the burning of oil gas, also mak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many places. This makes many people turned to ethanol, the clean energy. Ethanol combustion only produce water and carbon dioxide and release a lot of heat. Nowadays, many countries are engaged i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ethanol. Our country also launched a large number of this research. At present, ethanol production is mainly biomass fermentation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ethanol will be more easily and e thanol fuel will get more promotion.Key words: energy; biomass fuel; ethanol; advantage; production; use一、能源简介:能源的基本分类一次能源又叫天然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后未经加工的能源,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来转换成二次能源。
微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进展

第48卷第8期2019年8月当代化工ContempordryChemicdl IndustryVol.48,No.8August,2019微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技术进展王鹏翔,廖莎,师文静,孙启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45)摘要: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也是优良的燃油改善剂。
微藻是一种高光合效率、高生物量产值的生物质资源,部分微藻经光合作用可在胞内积累大量淀粉和纤维素,是制备燃料乙醇的良好原料。
利用微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对于缓解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及解决一系列由温室气体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乐观的应用前景。
介绍了微藻作为生物质供应的特性,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微藻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进展、现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藻;淀粉;燃料乙醇中图分类号:TQ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460(2019)08-1842-04Research Progres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FuelEthanol by Microalgae BiomassWANG Peng-xiang,LIAO Sha,SHI Weng-jing,SUN Qi-mei(Sinopec Dalia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Liaoning Dalian116045,China) Abstract:Bioethanol is a clean-burning high-octane fuel,a renewable energy,and an outstanding fuel additive.As a biomass resource with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some microalgae can accumulate starch and cellulose within cells,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capable feedstock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using microalgal biomass is a promising future of assuaging the increasing lack of oil resources and solv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es.In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 of microalgae as a biomass resource was introduced,the technical progress of global 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using microalgal biomass was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Key words:Microalgae;Starch;Bioethanol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对石油燃料的需求日渐增加。
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论述了利用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将生物质进行转化利用的技术,介绍了利用这些新技术在生物质发电、制取乙醇、甲醇、氢气、沼气等燃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主要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化石燃料资源正在迅速地减少,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带来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异常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寻找和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
生物质能恰恰能满足这些要求,因为它具有不断的可再生性、对环境的友好性和能够抑制全球气候异常。
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据估计,全球每年水、陆生物质产量约为目前全球总能耗量的6~10倍左右。
目前生物质已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4%。
在发展中国家则更为突出,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35%。
据预测,到2050年,生物质能用量将占全球燃料直接用量的38%,发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17%。
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将生物质看作是对环境和社会有益的能源资源,加快了生物质能源的产品化进程。
生物质转化新技术主要是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就地焚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将生物质能进行转换,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1生物质转化技术1.1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1.1.1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是通过热化学反应,将固态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
生物质气化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气化反应器产生于1883年,它以木炭为原料,气化后的燃气驱动内燃机,推动早期的汽车或农业排灌机械。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鼎盛时期出现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几乎所有的燃油都被用于战争,民用燃料匮乏。
因此,德国大力发展了用于民用汽车的车载气化器,并形成了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完整技术。
二战后随着廉价优质的石油广泛被使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在较长时期内陷于停顿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www.paper.edu.cn 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进展1李东1,2 王忠铭1,2 袁振宏1 吴创之1 廖翠萍1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lidong@ms.giec.ac.cn
摘 要:七十年代以来,开发低成本、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能源。本文简要讨论了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的技术途径,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工艺过程、生产成本和市场化进程,特别介绍了美国BRI公司和密西西比乙醇公司(ME)在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指出了对我国发展生物质合成气发酵技术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合成气 厌氧发酵 乙醇
1. 引 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液体燃料的供给能力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液体燃料的不足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能源与经济安全,为此我国提出了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发展规划[1,2]。生
物质是惟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不仅能够弥补化石燃料的不足,而且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物质包括各种速生的能源植物、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水生植物以及各种有机垃圾等。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理论年产量为50亿吨左右,发展生物质液化替代化石燃料有巨大的资源潜力[3]。
乙醇是一种优质的液体燃料,每千克乙醇完全燃烧时约能放出30 000kJ的热量。乙醇燃料具有很多优点,它是一种不含硫及灰分的清洁能源,可以单独作为燃料使用;同时,一定量燃料乙醇加入汽油后,混合燃料的含氧量增加,辛烷值提高,降低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事实上,纯乙醇或与汽油混合物作为车用燃料,最易工业化,并与先进工业应用及交通设施接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石油替代燃料[4]。
乙醇的生产方法可概况为两大类: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用石油裂解产出乙烯气体来合成乙醇,有乙烯直接水合法,硫酸吸附法和乙炔法等,其中乙烯直接水合法应用比较多。目前,乙醇生产主要是糖质作物(甜菜,甘蔗等)和淀粉质作物(玉米,土豆等)的直接发酵,以及纤维质原料(玉米秆,稻草等)的水解-发酵这两种工艺。 在人们探索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技术过程中,生物质合成气发酵生产乙醇无疑是一种新方法,它是一种由生物质间接制备乙醇的方法,集成了热化学和生物发酵两种工艺过程。首
1 1 本项目得到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1http://www.paper.edu.cn 先,通过气化反应装置把生物质转化成富含CO,CO2和H2的中间气体,这些气体被称作生物质合成气,然后,再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其转化为乙醇。
2. 生物质合成气乙醇发酵工艺的优势
从使用的原料角度来看,化学合成法显然不适宜,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利用违
背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原则,现在,发酵法生产的乙醇占全球总量的95%以上[5],其中绝
大部分的燃料乙醇产业化生产都以粮食为生产原料,如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美国和欧盟国家则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然而,占生物质资源70%以上的纤维素类原料也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等液体燃料。 无论是直接发酵还是间接发酵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两种工艺的产业化都需要国家的财政补贴,高成本的水解酶以及废液的形成(含有酸预处理和生物质酸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另一方面,当利用生物质时,大约10~40 wt%的木质素不能被降解成可发酵化合物。为克服上述问题,已经有很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工作[6],但效果不是很好。
这里介绍的生物质合成气发酵制乙醇工艺过程,它将全部生物质(包括木质素以及难降解部分)通过流化床气化过程转化成合成气,既提高了生物质的利用率,也解决了木质素废液的处理问题。 合成气也可以通过化学催化转化(F-T合成)成液体燃料[7],但与合成气的乙醇发酵工艺
相比,后者更具吸引力:(1)化学催化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这导致热效率损失和较高的加热成本,然而,微生物的发酵转化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完成,这样可以降低能量和设备成本,增强了生产安全性;(2)微生物转化与化学催化相比可以提高产率,因为只需很少一部分底物用于微生物生长;(3)在适宜条件下,微生物转化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转化成一种主要产品;(4)生物催化剂-细胞的回收以及再生较为容易;(5)生物质合成气流量和气体组成比对反应过程影响不大;(6)发酵过程没有硫化物中毒的情况。
3. 基本流程 3.1生物质气化 气化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以免产生大量灰渣,还应该在氧不足的条件下气化,以免过分燃烧且合成气中含有O2(影响后面的发酵过程)。根据原料的不同操作温度有所不
同,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在750-800℃,压力要求仅比大气压稍高。当温度上升到850℃,生物质中的碱金属可能会熔化粘结导致流化床中砂子的结块降低流化效率。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合成气主要包括N2,CO,CO2, H2, CH4。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Datar等人[8]以柳枝稷为原
料,操作温度为770℃,氧气和生物质进料质量比为0.33的条件下得到的典型合成气组分
2http://www.paper.edu.cn 为50~60% N2,14~19% CO, 15~18% CO2,3~5% H2,4~5% CH4。还有少量NOX,C2化合物以及焦油,这些成分不进入下一步的发酵反应。根据设计,这些成分可以进入气体整合设备,转换成生物质合成气;或者通过最后焚烧和发酵尾气混合成为气化炉的部分燃料。
3.2发酵过程 整合后的合成气进入发酵设备后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成乙醇。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尺寸,培养基成分,菌种,合成气成分以及操作条件均会影响乙醇产率。 Gaddy 和Clausen[9]通过实验发现,在间歇培养没有连续气体供给,由于传质效果很差,
细胞对合成气的吸收依赖于气体的溶解度,只有3.5%的CO 发生转化,pH 5.0条件下,发酵液内乙醇浓度少于1g/l,乙醇和乙酸的摩尔比是0.05;间歇培养,培养基中没有酵母粉,连续气体供给,pH 4.0时,经过320h反应后,乙醇浓度达到7 g/l,乙醇和乙酸的摩尔比增加到9。采用两步连续操作搅拌槽式反应器(two-stage CSTR),成功地提高了乙醇产量和乙醇与乙酸地摩尔比。它将细胞生长和乙醇生成分开(因为合成气的乙醇发酵是产物生成非相关型),第一个反应器里是富含糖分细胞生长培养基,用于促进细胞生长,第二个反应器里是乙醇形成培养基,用于富集乙醇,见图1。 Klasson[10]Phillips[11]和Arora[12]等人分别对不同的菌株,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合成气
成分以及不用操作条件(气体流率,液体流率,气相停留时间,液相停留时间,液体稀释率,搅拌速率等)下,乙醇发酵情况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包括对细胞的出口浓度,乙酸和乙醇的出口浓度,乙酸和乙醇的比生成速率,CO和H2利用率和转化率,乙酸和乙醇得率的影响。
Phillips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传质过程在整个合成气乙醇发酵过程中是速率控制步骤,提高气体流率并不能够提高传质速率,因为气体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都很低,导致较低的乙醇产率。为了克服上述限制,Klasson等人[10]采用填充床鼓泡床反应器(packed-bed
bubble columns)和滴流床反应器(trickle bed columns),前者采用逆流地操作方式,后者采用并流地操作方式,不幸的是在他们的文章中没有给出乙醇产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液传质面积,提高产率,Bredwell和Worden等人[13]采用微泡床反应器使用O2模拟合成气的乙醇
发酵过程。 发酵微生物菌体的循环使用对合成气的转化影响很大。1996年Arora[14]利用菌株BRI
O-52得到如下结果: 菌体全部循环使用 GRT = 16.6 min, LRT = 31 hr 乙醇浓度 = 21 g/l 27% 的菌种更新 GRT = 7 min, LRT = 17 hr 乙醇浓度 = 22.3 g/l 35% 的菌种更新 GRT = 5.85 min, LRT = 12 hr 乙醇浓度 = 19.4 g/l 其中:GRT为气体停留时间; LRT为发酵液停留时间 整个发酵过程CO转化率 >80% ,H2 转化率为50-60%。他在两步 CSTR实验过程中,保证每个
3http://www.paper.edu.cn 过程中气体停留时间和液体停留时间一样。气体停留时间9分钟,乙醇浓度会达到 30 g/l,CO 转化率为87% ,H2 转化率62 % ,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理论值的90%。
密西西比大学[15]对乙醇生产过程进行了优化,对各种发酵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包括基于藻酸盐的固定化细胞发酵和两步法发酵系统。
3.3分离提纯 发酵过程结束后,通过膜分离系统将细菌回收再利用;实际上,含有乙醇的发酵液通过三个不同的过程最终得到无水乙醇:首先通过蒸发系统得到浓度为7%的乙醇溶液,进一步通过精馏系统达到乙醇的共沸浓度,最后通过分子筛脱水得到无水乙醇[16]。
图1 生物质合成气两步法发酵流程图 Figure1. Schematic of proposed 2-step proces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synthesis gas
4. 关键技术现状 4.1气化方法的选择 为了提高该技术的经济竞争力,应该选择较适合的气化炉并对其优化,以得到尽可能多的CO和H2,减少C和H以CO2和H2O的方式流失。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对柳枝稷和百慕大群岛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