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阅读与作文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30分)

贝多芬只有一个

①年轻的贝多芬闯荡维也纳。在那儿遇到了自己的崇拜者,也是朋友兼房东——李希诺夫斯基亲王一家。亲王一家对他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用知情者的话来说,“恨不得把他臵于玻璃缸中,以免遭受不洁空气的污染”。对此,贝多芬自然心存感激。但这感激是有原则的,有限度的,他决不会因此变得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因而才有日后和亲王一家尖锐的冲突。关于冲突的细节,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叙述不一,本文姑且撇开不谈。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亲王企图通过爵位的尊严,迫使贝多芬改变自己的意志。贝多芬勃然大怒,他当下搬出亲王的宅邸,并宣布与之绝交。他在致亲王的绝交信中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

②贝多芬失聪而不失志。耳聋,对常人而言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而言是整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捕音为凤,谱曲为凰,于烈火余烬中重建欢乐的世界。

③我很欣赏贝多芬的自尊、自傲与自豪,这是卑贱者的真理。任何高贵的出身,都纯属偶然,而卑贱者通过自身的奋斗,却能创造出高不可及的必然。牛顿出身于农家,而且是遗腹子,生下来就没有父亲,他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后不是跃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泰斗?达•芬奇是私生子,生母、继父都是农民,这样的小可怜,日后不也跃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巨人?

④贝多芬就是艺术世界的牛顿,美术王国的达•芬奇。他是惟一,自鸿蒙初辟、混沌初开以来的惟一,不可复制的惟一,万难克隆的惟一,无从取代也无法摧毁的惟一!

⑤最初接触到贝多芬的特立独行,是30年前,在西洞庭湖农场,一灯如豆的晚上。茅庐外风急雨斜,蚊帐内长吁短叹。失意而兼失眠,无奈而又无聊。这时,贝多芬的铿锵话语,顿使我眼前一亮,刹那间背脊也似乎挺直许多,硬朗许多。“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而今,当我在南窗下重温贝多芬的诗言,感兴趣的,已不再是他的自我奋斗,自我崛起,而是他的成长际遇,或曰成长背景。贝多芬生活的时空,前有康德,后有尼采,左有莫扎特,右有歌德,周边还有左拉和拿破仑、俾斯麦和米拉波,以及丹东……那是一个“千山风雨啸青峰”的欧洲大陆,那是一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欧洲大陆;惟其如是,才有了音符的狂飙从他的五线谱上挟势飞腾;惟其如是,他才得以借用拿破仑的十指,向世界,向冥冥之中的命运,奏响他的《英雄交响乐》!

1. 文章以贝多芬与李希诺夫斯基亲王的故事作为起笔的作用是什么?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凤凰涅架"一词。2分

3. 第③段中的“卑贱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段中运用牛顿和达•芬奇的事例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4分

4. 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

5. 请就“贝多芬只有一个”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想。4分

斯托夫人

①连续几天的雨仍在下着。在花园的小径里,斯托夫人手执一把粉红色小伞,并不打开。她不急于摆脱雨丝的纠缠,听凭细雨柔柔地轻吻,一直甜蜜到心里……记忆中,她只喜欢漫天飞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可是今天,她收到林肯总统的来信,邀请她访问白宫:“我们都想听听你是怎样写了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

②记起来了,那是十二年前那个多雨的夏季,她随女友参观肯塔基州的一个农场,目睹了黑奴劳动、生活的悲惨和南方奴隶主的暴虐。她震惊,她伤心,她愤怒——一切都无法想象,简直是一场恶梦。她,坐在一户黑奴幽暗的小屋里,听着他家世世代代的故事,感受着门外的凄风苦雨,直觉得冰凉苦痛……

③返程中,她拐向了大哥家,兄长曾在波士顿教堂发表过著名的废奴演讲,而二哥则在布鲁克林教堂举行过特殊的“黑奴拍卖”,她还回忆起父亲当年就曾在家中安臵过逃奴……思前想后,她开始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家庭,父兄们的义举,这正是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

④她出生在牧师家庭,从小受到神学熏陶,耶稣伟大的博爱伴随她长大。青少年时期,她在哈特福德受过良好的教育,酷爱博览群书,小小年纪就钻研过著名作家拜伦和斯考特。这些成了她,日后不尽的创作源泉。

⑤当夜,她久久无眠。哗哗的急雨,仿佛是上帝的催促“写吧,孩子,你有一颗伟大的同情之心!”于是起床,披衣,点烛,铺纸——她开始艰辛的耕耘,要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披露于世。“只要我活着,我就一定写!”自此,她,每天安顿好孩子,就锁上房门,孤身独处,奋笔疾书。她将详实的生活素材仔细地梳爬剔抉,力求形象生动,情节惑人,让事实说话,为真理张本。她似蜡炬燃灰,奋不顾身的将黑土地中黑奴生活状况加以披露;又如春蚕吐丝,呕心沥血的把新大陆上的新人的新美景尽情给以描绘。稿纸紧张,她就用商品包装纸代替。每天的文稿,她都绘声绘色地念给大家听。她顽强的写作精神,得到了众人亲切的鼓励和感谢。在给嫂嫂的回信中,她说:“不要感谢我。这部小说是上帝写的,我只不过是上帝手里的一支笔。”

⑥1851年6月15日,«汤姆叔叔的小屋》问世,惊天的雷声大雨仿佛是老天在为它的诞生助阵。斯托夫人在雷雨中欣喜不已。她了却了一个心愿,但她并未认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当时林肯正酝酿并领导着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废奴运动和捍卫美国统一的一场战争;

续挥笔写作啊!站立起来,拼命写作,是海明威一生的庄右铭。白人和黑人凡弟需要团结起来。在决定美国命运的时刻,小说的发表比任何军令和文件所产生的作用都大。它如知春时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数黑奴唱着书中的歌,走向新的生活——

在那冰冷阴暗的南方,

我遍体是奴隶主的鞭伤。

我正在去北方的道路上,

北斗星在前面指引方向……

⑦人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疾书中圣哲,斯托夫人悲天悯人的笔触,救世渡人的呐喊,开辟了统一战争的另一战场。她凭借“上帝之笔”,与林肯领导的北方军团并肩战斗,功勋卓著。正如著名作家萨姆纳的坪价“要是没有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就不可能当选为美国总统,战争的胜利也不会来得那么早。”

⑧1865年4月9日,南军统帅罗伯特〃李正式向北军投降。春夜喜雨,54岁的斯托夫人像个顽童在密密的细雨中在奔,为自己的心血喜极而泣。仰望黝黑的夜空,她感觉光明无比。她感谢上苍,让自己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都与雨神有缘。

⑨百年后,《影响世界的16本书》将《汤姆敖叔的小屋》——唯一的小说收入,因为斯托夫人在“历史关头”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影响了美国及全球的黑奴解放运动,而且至今仍是人们反对种族歧视的强大武器。在大洋彼岸,不懂英语的林纾将它翻译成《黑奴吁天录》对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

⑩现在是1862年,斯托夫人还在雨中踱步,任凭细雨打湿她的柔发、面庞和衣裳,享受着从前她并不喜欢的绵绵细雨带给她的一种新的感受,这样的宁静、甜蜜……

1. 阅读全文,斯托夫人写下这本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的原因是什么?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是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简要评价一下斯托夫人。2分

二、 文言文阅读(30分)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解释加点的字(6分)

1) 舜发于.畎亩之中----------------------( )

2)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4) 劳.其筋骨-------------------------------( )

5) 曾.益其所不能-------------------------( )

6) 困于心,衡.于虑----------------------( )

2. 解释下列句子(4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上文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 本文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证,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4分)

(二)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而让于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注释】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飞 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1. 翻译下列句子4

1) 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2)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2. 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

3. 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4. 你是否认同孔子的说法?为什么?2

三、 作文(40分)

题目: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