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卷(含答案和答题纸)
(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训练原创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训练题01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朗润.(r ùn ) 峰峦.(lán) 惟妙惟肖.(xiào) B .剔.除(t ì) 酬.和(chóu) 沁.人心脾(q ìn ) C .嫉.妒(jí) 孤僻.(pì) 扣人心弦.(xuán) D .哺.育(b ǔ) 瑟.缩(s è) 棱.角分明(léng) 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颤抖 顷刻 世外桃源 惊慌失措B .琐屑 演绎 骇人听闻 相题并论C .云宵 栅栏 沧海桑田 谈笑风生D .弥漫 赋闲 一代天娇 再接再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B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C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人们对此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 .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 .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最近,一组由应用市场调查机构AppInsight 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海”的手机应用已覆盖了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全球近47﹪的安卓用户。
②随着手机系统的更新越来越频繁,补丁越来越齐全,工具类应用所能发挥的功能将逐渐从系统中得到完善,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会随之降低。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八下·襄汾期末)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______。
(《关雎》)(5)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__。
(《蒹葭》)(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 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九上·奉化期中) 选做题。
(下面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回答)(1)《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77位诗人的诗,这些诗人的诗歌风格各异,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诗风正确的一项是()王昌龄的诗风是,王维的诗风是,李白的诗风是,杜甫的诗风是。
A . ①沉郁顿挫②飘逸豪放③雄健浑厚④恬淡生动B . ①飘逸豪放②恬淡生动③雄健浑厚④沉郁顿挫C .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沉郁顿挫④飘逸豪放D . ①雄健浑厚②恬淡生动③飘逸豪放④沉郁顿挫(2)《泰戈尔诗选》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的诗作,对这些诗歌(诗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作者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B . 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由衷赞美。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练习)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八上·槐荫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镇上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B . 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 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D . 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2.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这南方初春的田野!③树上的嫩芽也密了;④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⑤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A . ①⑤②④③B . ②④③⑤①C . ②④①③⑤D . ⑤②①③④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B .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初一入学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还有九十天就要中考了。
C . 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仔细调查,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D . 张悦然的小说中,没有了大多数“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种已经变成了时髦套路的愤世嫉俗和那种贫嘴饶舌的喧嚣浮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7七下·大石桥期末) 文言诗文填空。
诗词默写填空。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2) 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 ________,脉脉不得语。
沪教版语文八上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鸿一瞥B. 碌碌无为面如土色C. 振臂高呼惊涛骇浪D. 青出于蓝沦为笑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不仅鼓舞了我们的士气,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B.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必须努力工作,不懈奋斗。
C. 这个问题虽然很复杂,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解决。
D.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3. 下列词语中,与“无与伦比”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独一无二B. 无与伦比C. 无可比拟D. 独步天下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老师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中的智慧之门。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就像一个宝库。
D. 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5. 下列词语中,与“持之以恒”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持之以恒B. 坚持不懈C. 百折不挠D. 勤能补拙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B. 他的成绩很好,学习刻苦,性格开朗,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那个地方风景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D. 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是一位医生,他自己是一名工程师。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阳光下绽放,仿佛在向我们微笑。
B.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C. 那片树叶在风中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D. 那条小河在山间蜿蜒流淌,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
B. 那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C. 那个孩子跑得很快,好像一阵风一样。
D. 那只小鸟的歌声美妙动听,让人陶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背影》一文中,作者回忆了与父亲分别时的场景,其中“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卷(含答案和
答题纸)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月考卷
文言文(28分)
一)默写(10分)
1、绿阴不减来时路,香如故。
2、写取一枝清瘦竹,爱上层楼。
3、五十弦翻塞外声。
二)诗词理解(4分)
诉衷情
___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___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___,___,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胡未灭”的“胡”是指北方民族。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上阕前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上阕后两句表达出词人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雄心壮志。
C.下阕前三句写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失望与痛苦。
D.下阕中“天山”指抗金前线,“沧洲”指词人晚年退隐之地。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6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___发于畎亩之中,___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___吾举于士,___举于海,___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作者是___。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经受磨练可以使人的意志和品质得到提高,达到超越自己的境界。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第①段列举六个事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第②段论述了只有经受磨练才能担当重任的道理。
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
D.第④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
的中心论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练(8分)
①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___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
未尝发。
会里人___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
注释】
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远近慕其行(人们从远处和近处来模仿他的行为)⑵会里人郑俶欲葬亲(在他的家乡,有人想为亲人办理葬礼)表现了他们注重细节、讲究礼仪的特点。
筷子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当时称为“梜”。
《礼记》中提到“羹之有菜者用梜”,意思是用来夹菜的。
《史记》中也提到
___开始使用象箸,这说明箸这个词可能最早在商代就已经出
现了。
后来,___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筷子。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
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
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他们就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并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了“筷子”。
从此,“筷子”便开始在
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古代使用筷子的情况可以参考画像砖。
在汉代盛行厚葬时期,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1973年___出土了一个彩绘云龙纹漆案,案面上放有一个
耳杯和一双竹筷。
《红楼梦》中也描写了使用筷子的场景。
虽然现在不能亲眼目睹当时人们使用筷子的情况,但是可以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了解当时人们使用筷子的情况。
筷子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在饮食进化的历史中,原始社会以手抓食最为自然,但是后来出现的“匕”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但是使用金属或瓷土作为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分量也重,使用起来很笨拙。
筷子恰好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取而代之。
至于为什么筷子如此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___物理学奖得主
___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
期就使用筷子,这种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这是迄今为止最简单、最科学的解释。
一个民族的传统惯常常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也体现了他们注重细节、讲究礼仪的特点。
筷子春秋》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餐桌上的差异,可以从使用刀叉和使用筷子来看出。
中国人注重文明而不是武力。
据___先生调侃,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可以从餐桌上看出来。
本文介绍了筷子的名称由来、历史发展、使用原理等方面。
虽然汉代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始于清代。
筷子的广泛使用是因为其便于操作、卫生、节约食材等优点,取代了匕成为现今中国最主要的进食工具。
文章中提到了“箸”变成今天的“筷”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但并没有提到筷子在秦朝时被称为“梜”,是《礼记》中记载的。
同时,文章也没有提到筷子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绝妙运用。
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中国人使用筷子不使用刀叉,说明中国人注重文明而不是武力。
汉字书法之美
汉字书法在许多华人心中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包括作者自己。
童年时期,作者和兄弟姐妹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除了游戏,大部分时间都是写毛笔字。
作者回忆起自己几岁开始写毛笔字,好像是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的。
最初练的是一些简单的汉字,如“上”、“大”、“人”,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的练簿上。
作者小小的手,笔
还拿不稳,父亲就端来一把高凳,坐在作者后面,用他的手握着作者的手。
作者记得很清楚,父亲的大手掌包覆着作者的小手,毛笔笔锋在父亲有力的大手控制下移动。
作者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划,慢慢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作者感觉着父亲手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作者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
作者觉得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九宫格使作者研究“界限”、“纪律”、“规矩”。
26、父亲一直强调应该先打好“___”基础,不鼓励我写“行”写“草”,我觉得他太保守。
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27、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注:九宫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纸上画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个方框内用“井”字分出九个小方格,以便对照法帖范字的笔画部位进行练字。
动是“动”的繁体字。
___是人名。
后文的“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
___是人名。
主要内容悟出道理
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
回忆童年父亲教“我”写毛笔字。
意识到父亲坚持的“端正”是童年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
第14段划线句运用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父亲是一个谨慎端正的人,一生写出了许多端正的字迹,这让我肃然起敬。
作者在回忆父亲教写毛笔字的时候,意识到父亲坚持的“端正”是童年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因此悟出做人处事要谨慎端正、一丝不苟的道理。
题目:铭记
小时候,我曾经和父亲一起去参观过一座纪念碑。
那是一座为了铭记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纪念碑。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它的意义,只是觉得它很高大,很庄重。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也明白了那座纪念碑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烈士,更是为了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未来奋斗。
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记忆。
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
我们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烈士,
要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要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先辈们。
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现在。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最后,我们要为未来奋斗。
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未来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