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mstat命令监控Linux资源使用并将数据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

利用vmstat命令监控Linux资源使用并将数据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
利用vmstat命令监控Linux资源使用并将数据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

利用vmstat命令监控Linux资源使用并将数据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

笔记本:tech

创建时间:2012/4/29 19:26更新时间:2012/8/22 14:45

标签:linux

U R L: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013719.html,/aovenus/article/details/6167581

一、vmstat基础知识

Vmstat可以实时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如内存、CPU、IO等,如下图所示:

下面详细介绍具体的含义:

procs

r 列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如果长期大于1,说明cpu不足,需要增加cpu。

b 列表示在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正在等待I/O、或者内存交换等。

cpu 表示cpu的使其用状态

us 列显示了用户方式下所花费 CPU 时间的百分比。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

的cpu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大于50%,需要考虑优化用户的程序。

sy 列显示了内核进程所花费的cpu时间的百分比。这里us + sy的参考值为80%,如果us+sy 大于 80%说明可能存在CPU不足。

wa 列显示了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这里wa的参考值为30%,如果wa超过30%,说明IO等待严重,这可能是磁盘大量随机访问造成的,也可能磁盘或者磁盘访问控制器的带宽瓶颈造成的(主要是块操作)。

id 列显示了cpu处在空闲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 显示采集间隔内发生的中断数

in 列表示在某一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设备中断数。

cs列表示每秒产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如当 cs 比磁盘 I/O 和网络信息包速率高得多,都应进行进一步调查。

memory

swpd 切换到内存交换区的内存数量(k表示)。如果swpd的值不为0,或者比较大,比如超过

了100m,只要si、so的值长期为0,系统性能还是正常

free 当前的空闲页面列表中内存数量(k表示)

buff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数量,一般对块设备的读写才需要缓冲。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数量,一般作为文件系统的cache,如果cache较大,说明用

到cache的文件较多,如果此时IO中bi比较小,说明文件系统效率比较好。

swap

si 由内存进入内存交换区数量。

so由内存交换区进入内存数量。

IO

bi 从块设备读入数据的总量(读磁盘)(每秒kb)。

bo 块设备写入数据的总量(写磁盘)(每秒kb)

这里我们设置的bi+bo参考值为1000,如果超过1000,而且wa值较大应该考虑均衡磁盘负载,可以结合iostat输出来分析。

二、vmstat使用方法

一般最常用就是vmstat T表示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数据,T单位为秒。

如果想每隔一段时间采集一次,并想固定采集次数,可以使用vmstat T count其中count就表示采集的次数。

更常用的的是将采集的文件输出到文件中,如将每5秒采集一次,共采集100次的数据输出到文件resource.txt文件中,就用vmstat 5 100 > resource.txt即可。

三、vmstat输出数据文件处理

Vmstat命令生成的数据文件中,每列数据都是以空格分开,如下图所示:

为了便于将这些文件在Excel表格中显示,需要将数据中的空格替换为其它字符后,再进行处理。

本文中将空格替换为逗号,将vmstat生成的文件用vi编辑器打开,如下图所示:

输入:1,$s/ /+/,/g,回车,即可将空格替换为逗号,如图所示:

将替换后的文件保存,并下载下来,另存为.csv文件,即可在Excel中打开进行处理了。下图是通过Excel处理后生成的CPU使用曲线图。

其实也可以将vmstat生成的数据文件,直接在Excel中打开,打开时选择分隔符号为“空格”,如下图所示,同样方法在Excel处理。

图1 选择分隔符号

图2 选择分隔符号为空格

【注】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简单方便,O(∩_∩)O~。

【数据处理小知识】vmstat监控输出到文件中的数据,每20行后,有新的标题行,在导入到Excel中后,处理时需要删除这些标题行,可以利用sed命令删除。

处理前:

处理后:

AIX的vmstat命令详解

AIX的vmstat命令详解(原创) vmstat概述 vmstat 命令报告关于内核线程、虚拟内存、磁盘、陷阱和CPU 活动的统计信息。由vmstat 命令生成的报告可以用于平衡系统负载活动。系统范围内的这些统计信息(所有的处理器中)都计算出以百分比表示的平均值,或者计算其总和。 Interval 参数指定每个报告之间的时间量(以秒计)。第一个报告包含系统启动后时间的统计信息。后续报告包含自从前一个报告起的时间间隔过程中所收集的统计信息。如果没有指定Interval 参数,vmstat 命令生成单个报告然后退出。Count 参数只能和Interval 参数一起指定。如果指定了Count 参数,其值决定生成的报告数目和相互间隔的秒数。如果Interval 参数被指定而没有Count 参数,则连续生成报告。Count 参数不允许为0。 内核为内核线程、调页和中断活动维护统计信息,vmstat 命令通过使用perfstat 内核扩展来对其进行访问。磁盘输入/输出统计信息由设备驱动程序维护。对于磁盘,利用活动时间和传送信息数量来确定平均传送速率。活动时间的百分数根据报告期间驱动器忙的时间量来计算。 vmstat命令输出详解 输出样例 #vmstat 1 2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mem=15360MB kthr memory page faults cpu ----- ---------------------------- ---------------------- ------------ ---------------------------------------- r b avm fre re pi po fr sr cy in sy cs us sy id wa 1 0 1614482 971363 0 0 0 0 0 0 56 4997 2739 1 1 97 0 0 0 1614484 971361 0 0 0 0 0 0 23 4435 2677 1 1 97 0 Kthr kernel thread state(内核线程状态,表示每秒钟在采样间隔时间上对各种队列的内核线程数求得的平均值) r: 取样期间可运行的内核线程的平均数,包括正在运行的线程和指准备运行但尚在等待运行的进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Linux基本命令使用和vi编辑器学院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 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 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3.掌握进程操作的常用命令。 4.熟练使用man命令。 5.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二、实验环境 VMware,RedHat Linux 三、实验内容 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logout或exit)。 2.熟悉date,cal,who,clear命令。 3.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等。 4.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和更改文件权限、链接文件等。 5.利用man显示date等命令的手册页。 6.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7.进入和退出vi。 8.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9.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10.对该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 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 1.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Clear之后 2.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2)运行ls–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第一部分“-rw-r--r--”表示该文件的权限,即所有者权限为读和写,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权限为只读。第二部分“l”表示该文件是符号链接,第三第四部分所 有者和所有者所在的用户组,第五部分的数字表示文件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剩下的依次是文件创建月日时间和文件名。

性能测试-linux资源监控

目录: Linux硬件基础 CPU:就像人的大脑,主要负责相关事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处理的机制。 CPU: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和逻辑结构等参数。 查询指令:cat /proc/cpuinfo 内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皮肤、眼睛等所收集到的信息记录起来的地方,以供CPU 进行判断。 内存:影响内存的性能主要是内存主频、内容容量。 查询指令:cat /proc/meminfo 硬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重要的数据记录起来,以便未来再次使用这些数据。 硬盘: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 查询指令:fdisk -l (需要root权限) Linux监控命令 linux性能监控分析命令 vmstat vmstat使用说明 vmstat可以对操作系统的内存信息、进程状态、CPU活动、磁盘等信息进行监控,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d:显示各个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Sar sar是非常强大性能分析命令,通过sar命令可以全面的获取系统的CPU、运行队列、磁盘I/O、交换区、内存、cpu中断、网络等性能数据。 sar 命 令行

iostat命令解释

iostat iostat用于输出CPU和磁盘I/O相关的统计信息. 命令格式: iostat [ -c | -d ] [ -k | -m ] [ -t ] [ -V ] [ -x ] [ device [ ... ] | ALL ] [ -p [ device | ALL ] ] [ interval [ count ] ] 1)iostat的简单使用 iostat可以显示CPU和I/O系统的负载情况及分区状态信息. 直接执行iostat可以显示下面内容: # iostat # iostat –xm 带XM参数显示扩展信息并将磁盘数据有每扇区改为每兆显示(1扇区等于512字节) 各个输出项目的含义如下: avg-cpu段: %user: 在用户级别运行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nice: nice操作所使用的CPU的百分比. %sys: 在系统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CPU的百分比. %iowait: CPU等待硬件I/O时,所占用CPU百分比.

%idle: CPU空闲时间的百分比. Device段: tps: 每秒钟发送到的I/O请求数. Blk_read /s: 每秒读取的block数. Blk_wrtn/s: 每秒写入的block数. Blk_read: 读入的block总数. Blk_wrtn: 写入的block总数. 2)iostat参数说明 iostat各个参数说明: -c 仅显示CPU统计信息.与-d选项互斥. -d 仅显示磁盘统计信息.与-c选项互斥. -k 以K为单位显示每秒的磁盘请求数,默认单位块. -p device | ALL 与-x选项互斥,用于显示块设备及系统分区的统计信息.也可以在-p后指定一个设备名,如: # iostat -p hda 或显示所有设备 # iostat -p ALL -t 在输出数据时,打印搜集数据的时间. -V 打印版本号和帮助信息. -x 输出扩展信息. 3)iostat输出项目说明 Blk_read 读入块的当总数. Blk_wrtn 写入块的总数. kB_read/s 每秒从驱动器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wrtn/s 每秒向驱动器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read 读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kB_wrtn 写入的数据总量,单位为K.

Linux系统如何使用vi命令

Linux系统如何使用vi命令 linux系统使用vi命令方法 一、一般模式:删除、复制与粘贴类命令 x,x x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x为先前删除一个字符 nx(n代表数字) 向后删除n个字符 dd 删除当前行 d 删除当前行所有字符,试成为空行 ndd(n代表数字) 删除光标所在行的向下n列 d1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dg 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y1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第一行的所有数据 yg 复制光标所在行到最后一行的所有数据 ynj(n代表数字) 复制光标所在行向下n+1行 dnj(n代表数字) 删除光标所在行向下n+1行 p,p p为复制的数据粘贴在光标的下一行,p为复制的数据粘贴在光标的上一行 j 将光标所在行与下一行的数据结合成一行 u 恢复前一个动作(undo) 二、编辑模式命令 i,i i为在当前光标所在处插入输入的文字,i为在光标所

在行第一个非空字符插入输入的文字 a,a a为在当前光标所在处下一个字符插入输入的文字,a 为在光标所在行最后一个字符的下一个字符处插入输入的文字o,o o为在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行首开始插入字符,o为在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行首开始插入字符 r,r r为替换光标所在那一个字符,r为一直替换光标所指的文字,直到退出 esc 退出,回到一般模式 三、命令模式 h 光标向左移一个字符 j 光标向下移一个字符 k 光标向上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向右移一个字符 ctrl+f 屏幕向下翻一页 ctrl+b 屏幕向上翻一页 ctrl+d 屏幕向下翻半页 ctrl+u 屏幕向上翻半页 + 光标移动到下一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第一个非空字符 n空格(n代表数字) 光标向当前行向右移动n个字符 0(数字0)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第一个字符(可以为空字符,注意与-区分) $ 光标移动到当前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可以为空字符,注意与-区分)

Linux常用的系统监控shell脚本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013719.html,下面是我常用的几个Linux系统监控的脚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进行修改,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1、查看主机网卡流量 1.#!/bin/bash 2. 3.#network 4. 5.#Mike.Xu 6. 7.while : ; do 8. 9.time=’date +%m”-”%d” “%k”:”%M’ 10. 11.day=’date +%m”-”%d’ 12. 13.rx_before=’ifconfig eth0|sed -n “8″p|awk ‘{print $2}’|cut -c7-’ 14. 15.tx_before=’ifconfig eth0|sed -n “8″p|awk ‘{print $6}’|cut -c7-’ 16. 17.sleep 2 18. 19.rx_after=’ifconfig eth0|sed -n “8″p|awk ‘{print $2}’|cut -c7-’ 20. 21.tx_after=’ifconfig eth0|sed -n “8″p|awk ‘{print $6}’|cut -c7-’ 22. 23.rx_result=$[(rx_after-rx_before)/256] 24. 25.tx_result=$[(tx_after-tx_before)/256] 26. 27.echo “$time Now_In_Speed: “$rx_result”kbps Now_OUt_Speed: “$tx_result”kbps” 28. 29.sleep 2 30. 31.done 2、系统状况监控 1.#!/bin/sh 2. 3.#systemstat.sh

IBM-AIX命令详解

AIX常用命令 AIX系统的设备有四种状态: Undefined(未定义):表示系统无法识别该设备,也就是系统找不到该设备。Defined(定义):表示系统可以识别设备,但是系统不能使用它。Available(可用):表示该设备在系统中可以使用,用户也可以使用。Stopped(停用):表示设备不能被使用,但操作系统通过驱动程序可以识别它。------------------------------------------------------------------------------- 一、查看错误记录 1、显示错误:errpt 2、显示详细的错误信息:errpt -a 或errpt -a|more 3、清空错误记录信息:errclear 0 二、查看文件系统 df -g 【以G为单位检查】或df -k 【以K为单位检查】 三、查看系统中的设备及其特征 lsdev -C显示的设备都已经安装在系统中。 lsdev -P显示系统预定义设备数据库中的所有设备,即系统能支持的设备。【举例】 1、查看硬盘: lsdev –Cc disk 2、看磁带机: lsdev –Cc tape 3、查看适配卡: lsdev –Cc adapter 4、处理器个数:lsdev –C|grep proc 【grep: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类似于find)】

5、查看预定义设备对象类中的所有设备,并具有列头:lsdev -P -H 6、要列出预定义设备对象类中的受支持的设备类,输入:lsdev -P -r class 7、要列出其名称以字母‘hdi’开头的所有设备:lsdev -l hdi* 8、要列出所有子pci0 总线,请输入:lsdev -p pci0 9、要列出其名称包含在文件/tmp/f 中的设备,输入:cat /tmp/f | lsdev -l - 四、显示系统的配置信息、诊断信息和重要产品数据(VPD)信息 lscfg -vp获取所有已配置硬件设备的详细信息 【举例】 1、查看硬盘信息: lscfg –vl hdiskx x表示数字 2、查看网卡信息: lscfg –vl entx x表示数字 3、查看磁带机: lscfg –vl rmtx x表示数字 4、要在每一行显示带有设备描述的系统配置:lscfg -s 5、要显示由逻辑名ent0 指定的特定设备的VPD:lscfg -v -l ent0 6、要显示不带有VPD 的逻辑名hdisk(或proc)所指定设备的名称、位置和描述:lscfg -l hdisk(或proc)\* 7、要将开放固件设备树中相应节点的VPD 显示到ent0 设备中: lscfg -vp -l ent0 五、查看硬件属性 lsattr:用于读取指定设备的配置属性,部分属性可更改 lsattr –El获取已配置设备的属性信息。 【举例】 查看硬盘属性: lsattr –El hdiskx x表示数字

linux高级监控工具sinfo

Sinfo Sinfo是一款监视工具,使用广播方案来发布关于你本地网络上每一台计算机的运行状况的信息。它支持显示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处理器、内存使用情况、网络负载以及关于每一台计算机上五个主要进程的信息。Sinfo使用ncurses,以一目了然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Sinfo可以显示关于多台计算机的系统信息,以便管理。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s选项查看更多信息。 安装过程 如果你使用基于Debian的系统,比如Debian和Ubuntu等系统,可以使用二进制包,可以在你的repo中找一下。考虑到该软件包括了一个启动守护程序sinfod,我强烈建议使用这个可选的二进制文件,因为这个过程的许多方面实现了自动化(它也是我在这里探讨的版本)。不过,为了确保发行版中立,与往常一样,我还在安装过程中介绍了源版本。 说明文档对代码库的要求如下: ?ncurses:用于终端处理的代码库(5.7版本)。 ?boost:可移植的C++源代码库,使用Boost.Bind和Boost.Signals(1.42版本)。 ?asio (>=1.1.0):asio是一个跨平台的C++代码库,用于网络编程(1.4.1版本)。 如果你通过源代码编译,还需要上面这些代码库的开发包(-dev)。libboost-下的开发包的数量相当多,所以要是你在编译过程中遇到了任何问题,请先检查libboost是不是安装全了。 对于使用源代码来运行的那些人来说,一旦你搞定了代码库要求,就可以获取最新的tarball文件(下载地址)。解压缩,在新的文件夹中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 $ ./configure $ make 如果你的发行版使用sudo: $ sudo make install

linux下vi命令大全

linux下vi命令大全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移至段落开头 {:光标移至段落结尾 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M :光标移至屏幕中间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最后行 0:(注意是数字零)光标移至当前行首 $:光标移至当前行尾 屏幕翻滚类命令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nz:将第n行滚至屏幕顶部,不指定n时将当前行滚至屏幕顶部。 插入文本类命令 i :在光标前

I :在当前行首 a:光标后 A:在当前行尾 o:在当前行之下新开一行 O:在当前行之上新开一行 r:替换当前字符 R:替换当前字符及其后的字符,直至按ESC键 s:从当前光标位置处开始,以输入的文本替代指定数目的字符S:删除指定数目的行,并以所输入文本代替之 ncw或nCW:修改指定数目的字 nCC:修改指定数目的行 删除命令 ndw或ndW:删除光标处开始及其后的n-1个字 do:删至行首 d$:删至行尾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Ctrl+u:删除输入方式下所输入的文本 搜索及替换命令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尾搜索pattern ?pattern:从光标开始处向文件首搜索pattern n:在同一方向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N:在反方向上重复上一次搜索命令 :s/p1/p2/g:将当前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n1,n2s/p1/p2/g:将第n1至n2行中所有p1均用p2替代 :g/p1/s//p2/g:将文件中所有p1均用p2替换 选项设置 all:列出所有选项设置情况 term:设置终端类型 ignorance:在搜索中忽略大小写 list:显示制表位(Ctrl+I)和行尾标志($) number:显示行号 report:显示由面向行的命令修改过的数目 terse:显示简短的警告信息 warn:在转到别的文件时若没保存当前文件则显示NO write信息nomagic:允许在搜索模式中,使用前面不带“\”的特殊字符nowrapscan:禁止vi在搜索到达文件两端时,又从另一端开始mesg:允许vi显示其他用户用write写到自己终端上的信息 最后行方式命令 :n1,n2 co n3:将n1行到n2行之间的内容拷贝到第n3行下

这30个Linux系统监控工具,每个系统管理员都应该知道

这30个Linux系统监控工具,每个系统管理员都应该知道 是否需要监控Linux服务器的性能?试试这些内置的命令和附加工具。大多数发行版都附带了大量的Linux监控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可以用来获取系统活动信息的指标。你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查找性能问题的可能原因。下面讨论的命令是关于系统分析和调试Linux服务器问题的一些最基本的命令,例如:1、找出系统的瓶颈2、磁盘(存储)瓶颈3、CPU 和内存瓶颈4、网络瓶颈。01top—进程活动监视命令top命令显示Linux进程。它提供了一个运行系统的动态实时视图,即实际的流程活动。默认情况下,它显示在服务器上运行的cpu密集型任务,并每5秒钟更新一次列表。图01:Linux top命令常用热键和top Linux监视工具下面是一些有用的热键:热键使用t显示摘要信息m显示内存信息A对不同系统资源的顶级用户进行排序。能快速识别系统里的性能需求。f进入一个交互式配置屏幕。有助于为特定的任务置顶。o优先进行交互式地选择r发布renice命令。k问题终止命令。z打开或关闭color/mono02vmstat—虚拟内存统计vmstat命令报告有关进程、内存、分页、阻塞IO、陷阱和cpu活动的信息。示例输出:显示内存使用的slab信息获取关于活动/非活动内存页的信息。03w—找出谁在登录,他们在做什么w命令显示当前机器上的用户及其进程的信息。示

例输出:04uptime—Linux系统运行了多长时间可以使用uptime命令查看服务器运行了多长时间。当前时间,系统运行的时间,当前登录的用户数量,以及过去1、5和15分钟的系统负载平均值。输出:1可视为最优荷载值。负载可以从系统切换到系统。对于单个CPU系统,1 - 3和SMP系统6-10的负载值是可以接受的。05ps—显示Linux进程ps命令将报告当前进程的快照。要选择所有进程,请使用A或E 选项:示例输出: ps和top一样,但是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显示长格式输出打开额外的全模式(它将显示传递到过程的命令行参数):显示线程(LWP和NLWP)观察进程后的线程在服务器上打印所有进程。想要打印一个进程树?#pstree获取Linux进程的安全信息。打印每一个作为用户Vivek运行的进程。将ps命令以用户定义的格式配置输出。尝试只显示Lighttpd的进程id。或者或者打印PID 55977的名称。10大内存消耗过程。显示10个CPU消耗过程。06free—Linux 服务器内存使用情况free命令显示系统中空闲和使用的物 理和交换内存的总量,以及内核使用的缓冲区。示例输出:07iostat—Montor Linux平均CPU负载和磁盘活动iostat命令报告中央处理单元(CPU)统计数据和设备、分区和网络文件系统(NFS)的输入/输出统计数据。示例输出:08sar –Monitor,收集和报告Linux系统活动sar命令用于收集、报告和保存系统活动信息。要查看网络计数器,请输入:网络计

iostat命令详解

iostat命令详解 2009-11-02 20:41 iostat [ -c | -d ] [ -k ] [ -t ] [ -V ] [ -x [ device ] ] [ interval [ count ] ]基本语法: iostat interval count option - 让你指定所需信息的设备,像磁盘、cpu或者终端(-d , -c , -t or -tdc ) 。x 选项给出了完整的统计结果。iostat的默认参数是tdc(terminal, disk, and CPU)。如果任何其他的选项被指定,这个默认参数将被完全替代。 interval –统计运行的间隔时间(秒), count –统计运行的次数 其中,-c为汇报CPU的使用情况;-d为汇报磁盘的使用情况;-k表示每秒按kilobytes 字节显示数据;-t为打印汇报的时间;-v表示打印出版本信息和用法;-x device指定要统计的设备名称,默认为所有的设备; iostat -d -k -t 2 Device: 显示磁盘名称 tps: 表示每秒钟输出到物理磁盘的传输次数。一次传输就是一个对物理磁盘的 I/O 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被并为对磁盘的一个单一 I/O 请求。传输具有中等的大小。 kB_read/s: 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wrtn/s: 每秒从写入磁盘的数据量,单位为KB。 Kb_read: 读取的 KB 总数。 Kb_wrtn: 写入的 KB 总数 iostat -x 1 10 r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svctm 一般要小于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svctm 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await 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

(整理)linux系统监控性能评估.

总控服务器性能: 一、Cpu性能评估 Vmstat命令的参数解释: 对上面每项的输出解释如下: procs r列表示运行和等待cpu时间片的进程数,这个值如果长期大于系统CPU的个数,说明CPU 不足,需要增加CPU。? b列表示在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比如正在等待I/O、或者内存交换等。 Memory swpd列表示切换到内存交换区的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如果swpd的值不为0,或者比较大,只要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下一般不用担心,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free列表示当前空闲的物理内存数量(以k为单位)? buff列表示buffers cache的内存数量,一般对块设备的读写才需要缓冲。 cache列表示page cached的内存数量,一般作为文件系统cached,频繁访问的文件都会被cached,如果cache值较大,说明cached的文件数较多,如果此时IO中bi比较小,说明文件系统效率比较好。 swap si列表示由磁盘调入内存,也就是内存进入内存交换区的数量。 so列表示由内存调入磁盘,也就是内存交换区进入内存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si、so的值都为0,如果si、so的值长期不为0,则表示系统内存不足。需要增加系统内存。? IO项显示磁盘读写状况? Bi列表示从块设备读入数据的总量(即读磁盘)(每秒kb)。 Bo列表示写入到块设备的数据总量(即写磁盘)(每秒kb) 这里我们设置的bi+bo参考值为1000,如果超过1000,而且wa值较大,则表示系统磁盘IO有问题,应该考虑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 system 显示采集间隔内发生的中断数 in列表示在某一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设备中断数。 cs列表示每秒产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 上面这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多。 CPU项显示了CPU的使用状态,此列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us列显示了用户进程消耗的CPU 时间百分比。us的值比较高时,说明用户进程消耗的cpu 时间多,但是如果长期大于50%,就需要考虑优化程序或算法。 sy列显示了内核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Sy的值较高时,说明内核消耗的CPU资源很多。 根据经验,us+sy的参考值为80%,如果us+sy大于 80%说明可能存在CPU资源不足。 id 列显示了CPU处在空闲状态的时间百分比。 wa列显示了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百分比。 wa值越高,说明IO等待越严重,根据经验,wa的参考值为20%,如果wa超过20%,说明IO等待严重,引起IO等待的原因可能是磁盘大量随机读写造成的,也可能是磁盘或者磁盘控制器的带宽瓶颈造成的(主要是块操作)。综上所述,在对CPU的评估中,需要重点注意

linux下vi命令修改文件及保存等使用方法整理

vi是所有UNIX系统都会提供的屏幕编辑器,它提供了一个视窗设备,通过它可以编辑文件。当然,对UNIX系统略有所知的人, 或多或少都觉得vi超级难用,但vi是最基本的编辑器,所以希望读者能好好把它学起来,以后在UNIX世界里必将畅行无阻、 游刃有余,因为其他几种文本处理器并非UNIX标准配备。说不定别人的Linux机器没安装joe或pico,如果您不会vi,那您可能就没辄了。 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分为三种操作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Comand mode: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或光标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Last line mode。 2. Insert mode:唯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做文字数据输入,按Esc等可回到Comand mode。 3. Last line mode:将储存文件或离开编辑器,也可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可以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即是将Last line mode也算入Command mode,把vi分成Command 和Insert mode。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space: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Backspace: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k或Ctrl+p:光标上移一行 j或Ctrl+n :光标下移一行 Enter :光标下移一行 w或W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首 b或B :光标左移一个字至字首 e或E :光标右移一个字至字尾 ) :光标移至句尾

IT运维之Linux服务器监控方案

IT运维之Linux服务器监控方案 随着Linux应用日益广泛,绝大部分的网络服务器都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为了全面掌握网络服务器的运行状况和趋势,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的监控。 利用Linux发行版搭建一个网络服务器可能对于许多人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网络服务器正式上线后,服务器数据流动、连接数、网络流量、系统负荷等各方面都会增加,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再考虑到日志、数据库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是哪一位系统管理员,都应该迫不及待地想把服务器上线的前期工作做好吧。 那我们究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准备呢?之前有看过一篇文章说到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完成的九件事情,我分析过后,认为有几件事情是必须得做的。首先是备份,做好定时备份策略,备份所有你认为重要的数据,并且定期检查你的备份是否有效、全面;日志轮换,无论你想用哪种轮换方式,控制日志增长避免驱动器已满是你的目的;做一定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iptables的访问控制,用denyhosts防止黑客远程暴力破解,mysql远程登录权限等等;最后就是服务器监控,也是我主要想讲述的内容。 对于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性能、带宽、端口、进程、服务等都必须有一个可靠和持续的监测,统计分析每天的各种数据,从而能及时反映出服务器哪里存在性能瓶颈、安全隐患等。另外是要有危机意识,就是了解服务器有可能出现哪些严重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后该如何去迅速处理。比如数据库的数据丢失,日志容量过大,被黑客入侵等等。说到底,预防是关键。 监控,是预防的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先说说我需要监控的内容。系统负载、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磁盘空间、网络流量、端口、进程、apache或tomcat的连接数、mysql 的运行状态这些都是我想要监控的东西,但又能做到多少呢,我只能尽力而为了。要了解服务器每时每刻的整体运行状态,单靠几个Linux自带的性能监测命令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利用shell脚本和开源监控工具进行服务器监控成为了我的两个主要的选择。 利用shell脚本监控能够很好把握的监控的内容,时间,警告峰值,以及方便地进行告警通知,自定义监控日志内容等等;而许多开源的监控工具都十分方便和实用,比如有zabbix、cacti、nagios等,而且能够针对不同的监控内容,生成好看的便于观察的曲线图,多数的开源监控工具都比较成熟,至于哪个好用就得用过才知道。由于这些监控工具都有许多热血人士写了安装和使用的文档,我这里就不写进来了。想了解下的朋友也可以到我的博客上走走,在这里我主要是把自己写的一些shell监控脚本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 我这里写了四个脚本(performance.sh 性能监控,process.sh 进程监控,network.sh 流量监控,tongji.sh流量分析统计),并使用crontab定时执行脚本进行监控数据的记录,形成每天的监控日志放在如下相应的文件夹,并且超过自己设定的告警值后发邮件通知,如果是腾讯企业邮箱,163邮箱那些有免费短信通知功能的可以尝试一下,收到邮件告警后很快就能收到短信了,十分方便。 性能监控脚本 ############################################################################## #!/bin/bash #监控cpu系统负载 IP=`ifconfig eth0 | grep "inet addr" | cut -f 2 -d ":" | cut -f 1 -d " "` cpu_num=`grep -c 'model name' /proc/cpuinfo`

AIX的iostat命令解析

AIX的iostat命令解析(翻译红皮书) 网友:seagull.li 发布于:2007.12.10 11:50(共有条评论) 查看评论 | 我要评论 1.确定磁盘使用率 $ iostat -T 2 10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drives=29 paths=52 vdisks=0 tty: tin tout avg-cpu: % user % sys % idle % iowait time 0.0 377.0 77.6 6.1 16.2 0.1 11:35:45 Disks: % tm_act Kbps tps Kb_read Kb_wrtn time hdisk5 78.0 6080.0 439.0 12048 112 11:35:45 hdisk4 79.5 11856.5 453.5 23564 149 11:35:45 hdisk6 19.0 1664.0 13.0 3328 0 11:35:45 $ % tm_act 物理磁盘活动的时间百分比 KBPS 某块磁盘传输数据的总量(读或写) tps 某块物理磁盘每秒钟IO 传输的数量 Kb_read 从磁盘上读取数据的总量 Kb_wrtn 写入磁盘的数据总量 如果%tm_act字段显示磁盘非常忙,并且Kbps 字段显示持续的大量数据传输,应考虑散布数据跨越多个磁盘。该命令支持动态的配置改变。如果发现到配置改变,iostat报告发出一个警告,并刷新最新的系统配置。其中% tm_act是指活动时间,kbps是在统计时间内所有Kb_read与Kb_wrtn之和除以时间的值,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如果% tm_act常过70%却只有很低的Kbps,系统可能是有比较多的LV碎片或文件碎片,当都高时则系统正常。tps表示每秒的IO数,不同的磁盘系统其可承受的IO数不同。如果一块磁盘的活动率超过70%,可以通过转移一部分的磁盘活动压力到另一个磁盘上,或者通过多个磁盘驱动器来扩展I/O压力来获得更高的性能。 $ iostat -D hdisk0 (查看某一磁盘的情况) System configuration: lcpu=8 drives=29 paths=52 vdisks=0 hdisk0 xfer: %tm_act bps tps bread bwrtn 4.6 58.3K 8.8 16.5K 41.9K read: rps avgserv minserv maxserv timeouts fails 3.5 5.8 0.3 67.8 0 0 write: wps avgserv minserv maxserv timeouts fails 5.3 11.2 0.6 114.9 0 0 queue: avgtime mintime maxtime avgwqsz avgsqsz sqfull 136.8 0.0 388.4 0.2 0.0 3.8 --------------------------------------------------------------------------------

Linux命令及TroubleShooting技术总结

一、Linux操作系统安装 二、Linux基本命令 1、修改操作系统的Shell (修改bash,可以tab命令补全,上下翻输入过的命令) #echo $SHELL /usr/bin/sh #vi /etc/passwd root:!:0:0::/home0:/usr/bin/bash

2、查看AIX操作系统位数的方法: #bootinfo -y #bootinfo –K 2、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oslevel –r 3、查看小型机硬件型号 #prtconf |more #lscfg -vp | grep -p alterable (查看硬件卡)4、查看CPU参数 #prtconf #lsdev –Cc processor #vmstat 5、查看内存参数 #prtconf #vmstat 6、查看硬盘参数

#lsdev -Cc disk #prtconf System Model: IBM,9110-51A (机器型号) Machine Serial Number: 0697AC0 (机器序列号) Processor Type: PowerPC_POWER5 (Power Cpu 类型) Number Of Processors: 2 (Cpu 个数) Processor Clock Speed: 2097 MHz CPU Type: 64-bit Kernel Type: 64-bit (Cpu 位数) LPAR Info: 1 06-97AC0 Memory Size: 1904 MB (内存总数) Good Memory Size: 1904 MB Platform Firmware level: Not Available Firmware Version: IBM,SF240_332 Console Login: enable Auto Restart: true Full Core: false Network Information Host Name: aix IP Address: 192.168.1.18 (网卡IP地址) Sub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Name Server: 211.100.30.29 Domain Name: Paging Space Information Total Paging Space: 512MB Percent Used: 42% + hdisk1 U788C.001.AAA8364-P1-T11-L5-L0 16 Bit LVD SCSI Disk Drive (73400 MB) (硬盘信息)+ hdisk0 U788C.001.AAA8364-P1-T11-L8-L0 16 Bit LVD SCSI Disk Drive (73400 MB) (硬盘信息)

Unix,Linux 磁盘 IO 性能监控命令

Unix/Linux 磁盘I/O 性能监控命令 磁盘I/O 性能监控指标和调优方法 在介绍磁盘I/O 监控命令前,我们需要了解磁盘I/O 性能监控的指标,以及每个指标的所揭示的磁盘某方面的性能。磁盘I/O 性能监控的指标主要包括: 指标1:每秒I/O 数(IOPS 或tps) 对于磁盘来说,一次磁盘的连续读或者连续写称为一次磁盘I/O, 磁盘的IOPS 就是每秒磁盘连续读次数和连续写次数之和。当传输小块不连续数据时,该指标有重要参考意义。 指标2:吞吐量(Throughput) 指硬盘传输数据流的速度,传输数据为读出数据和写入数据的和。其单位一般为Kbps, MB/s 等。当传输大块不连续数据的数据,该指标有重要参考作用。 指标3:平均I/O 数据尺寸 平均I/O 数据尺寸为吞吐量除以I/O 数目,该指标对揭示磁盘使用模式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如果平均I/O 数据尺寸小于32K,可认为磁盘使用模式以随机存取为主;如果平均每次I/O 数据尺寸大于 32K,可认为磁盘使用模式以顺序存取为主。 指标4:磁盘活动时间百分比(Utilization) 磁盘处于活动时间的百分比,即磁盘利用率,磁盘在数据传输和处理命令(如寻道)处于活动状态。磁盘利用率与资源争用程度成正比,与性能成反比。也就是说磁盘利用率越高,资源争用就越严重,性能也就越差,响应时间就越长。一般来说,如果磁盘利用率超过70%,应用进程将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I/O 完成,因为绝大多数进程在等待过程中将被阻塞或休眠。 指标5:服务时间(Service Time)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执行的时间,包括寻道,旋转时延,和数据传输等时间。其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 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服务时间的增加。如果该值持续超过20ms,一般可考虑会对上层应用产生影响。 指标6:I/O 等待队列长度(Queue Length) 指待处理的I/O 请求的数目,如果I/O 请求压力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该值将增加。如果单块磁盘的队列长度持续超过2,一般认为该磁盘存在I/O 性能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磁盘为磁盘阵列虚拟的逻辑驱动器,需要再将该值除以组成这个逻辑驱动器的实际物理磁盘数目,以获得平均单块硬盘的I/O 等待队列长度。 指标7:等待时间(Wait Time) 指磁盘读或写操作等待执行的时间,即在队列中排队的时间。如果I/O 请求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意味着来不及处理的I/O 请求不得不在队列中等待较长时间。 通过监控以上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值与历史数据,经验数据以及磁盘标称值对比,必要时结合CPU、内存、交换分区的使用状况,不难发现磁盘I/O 潜在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但如果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利用到磁盘I/O 性能优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限于本文主题和篇幅,仅列出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供读者参考: 1.调整数据布局,尽量将I/O 请求较合理的分配到所有物理磁盘中。 2.对于RAID 磁盘阵列,尽量使应用程序I/O 等于条带尺寸或者为条带尺寸的倍数。并选取合适 的RAID 方式,如RAID10,RAID5。 3.增大磁盘驱动程序的队列深度,但不要超过磁盘的处理能力,否则,部分I/O 请求会因为丢失 而重新发出,这将降低性能。 4.应用缓存技术减少应用存取磁盘的次数,缓存技术可应用在文件系统级别或者应用程序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