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临床应用建议

合集下载

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建议课件

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建议课件
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成本效益比较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的成本比较:达比加群酯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其疗效 和安全性较好,长期使用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的疗效比较:达比加群酯的疗效与其他药物相比,具 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的安全性比较:达比加群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 他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头痛等。
04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少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用于 预防和治疗深 静脉血栓形成 和肺栓塞
禁忌症:对达 比加群酯过敏 者禁用
慎用情况:有 出血倾向、肝 肾功能不全、 孕妇、哺乳期 妇女等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抗凝血 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等合用 时需谨慎
药物相互作用
1
达比加群酯与华 法林:两者合用 可能导致出血风
副作用:达比加群
3 酯的常见副作用包 括恶心、呕吐、腹 泻、头痛、头晕等。
注意事项:在使用 达比加群酯时,应
4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 议和说明书的指导 使用,避免过量使 用。
4
达比加群酯与其 他药物的比较
疗效比较
01 达比加群酯:抗凝血效果显著,降低血栓风 险
02 华法林:抗凝血效果较弱,但价格较低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的适应症比较:达比加群酯的适应症与其他药物相比, 具有更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谢谢
03 利伐沙班:抗凝血效果较强,但价格较高
04 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的疗效比较:达比加群 酯在抗凝血效果、安全性和价格方面具有优势。
安全性比较
01
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
较少,安全性较高
02 华法林:不良反应较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2月第6卷第4期Application effect of dabigatran 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of patients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ZHANG Wenbo,LI Na *(Cardiology Department,the Hospital of Danfeng County,Shangluo 726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bigatran 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to June 2019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envelope method,with 6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farin,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abigatran.Coagulation indexes,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dexes,bleeding events,embolism even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T,APTT and PT in the study group were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INR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Cr,BUN,triglyceride and transaminase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s of bleeding events and embolism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Dabigatra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regulate the levels of coagulation indexes,will not cause damage to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and will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embolism events and bleeding events,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ideal application effect,which can be considered for promotion.KEYWORDS:dabigatran;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nticoagulation therapy临床医学非瓣膜性房颤属于心律失常性疾病,房颤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病死率成倍增加。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

AHA亚洲人群荟萃分析
Page 10
Kang-Ling Wang, MD, Gregory Y.H. Lip, MD, Shing-Jong Lin, MD, PhD and Chern-En Chiang, MD, PhD,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sia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Stroke,2015. July 30
抗凝药物药代动力学
Page 4 Martina
Mookadam, Fadi E. Shamoun, Farouk Mookadam. Novel Anticoagulant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imer for the Primary Physician. J Am Board Fam Med. 2015 28:510-522.
AHA亚洲人群荟萃分析
Page 11
Kang-Ling Wang, MD, Gregory Y.H. Lip, MD, Shing-Jong Lin, MD, PhD and Chern-En Chiang, MD, PhD,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sia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Stroke,2015. July 30
Kang-Ling Wang, MD, Gregory Y.H. Lip, MD, Shing-Jong Lin, MD, PhD and Chern-En Chiang, MD, PhD,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Asia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StrokeAHA,2015. July 30 Glund S, Stangier J, Schmohl M, et al,Safety,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idarucizumab for the reversal of the anticoagulant effect of dabigatran in healthy male volunteers,Lancet, 2015 Jun 15.DOI:/10.1016/s0140 6736(15)60732 - 2|

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陈敬;蔡伟萍;门瑞英;杨娜【摘要】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在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科接受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68例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栓塞或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68例患者未出现血栓栓塞、大出血和死亡事件,其中3例出现轻微出血(2例皮肤瘀斑,1例牙龈出血)。

结论:对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保证用药安全,增强疗效,提高预后。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6(013)017【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老年人;心房颤动;达比加群酯【作者】陈敬;蔡伟萍;门瑞英;杨娜【作者单位】100047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100047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100047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100047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房颤所致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导致的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5%~25%,且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3.50%,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核心[2]。

达比加群酯作为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房颤抗凝治疗的药物[3],自2013年中国上市后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但尚缺乏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资料,如何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疗效是一个主要问题。

对我院干部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8例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均为男性,年龄65~86岁,平均(72.50±2.80)岁。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 2方法 1 . 2 . 1对 照组 :对 照组采用 华法林进行 临床抗 凝治疗 ,即让对 照组患
表2 两组 患者不 良反 应 发生 情况对 比[ n( %)】
2 . 3达 比加群酯 与华法林治 疗后患者肝 功能损 害情 况对 比 :两组 患者 肝功能评价 指标治疗 前后均无明显差异 ( P >0 . 0 5 ),且两 组间指标对
I 5 4 ・临 床研 究 ・
J a n u a r y 2 0 1 7 , V o 1 . 1 5 , N o . 1
达 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治疗 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杜 伟
( 营 口经济 技术开发 区中心 医院心 内二科 ,辽宁 营 口 1 1 5 0 0 7 )
【 摘 要】 目的 分析 达 比加 群 酯在 非瓣 膜 性 心房 颤 动治 疗 中的应 用效 果 。方法 选 取 2 0 1 4年 1月至 2 0 1 5 年1 2月在 我 院 收治 的非 瓣 膜性 心 房 颤 动 患者 8 4 6例 ,随机 均 分 为观 察 组和对 照组 两组 ,每 组 4 2 3 例 患者 。对 照 组 采用 华法林 进 行 临床 抗凝 治疗 ,观 察 组患 者 采 用达 比加 群 酯进行 , I 岳 床 抗 凝 治疗 。结 果 达 比加 群 酯抗凝 效 果明显 优 于传 统 临床使 用的 华法林 ,且 能 有效 降低 心房 颤 动患 者脑 卒 中、栓 塞 或血栓 发 生 的概 率 <0 . 0 5 ) ,提 高药物 有效 性和安 全性 。达 比加群 酯 治疗 可 能会 导 致 更 多患者 出现 出血 的症状 ,但 差异 不 明显 ( 尸>O . 0 5 ) 。结 论 达 比加 群酯 能有 效改 善 治疗 效 果 ,降低 不 良反 应 发生率 ,在 非瓣膜 性 心房 颤动 治疗 中的应 用 效果显 著 ,可考 虑进 行 临床 推广 。 【 关 键词 】 达比 加群 酯 ;非瓣膜 性心 房 颤动 ;应 用效果

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达比加群酯的运用

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达比加群酯的运用

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达比加群酯的运用摘要目的探究在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房颤)的抗凝治疗中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20例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应用的安全性。

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04±0.3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40.90±2.70)s,观察组INR为(1.03±0.10)、APTT为(40.60±2.00)s;治疗后,对照组INR为(2.26±0.60)、APTT为(43.80±3.10)s,观察组INR为(2.61±0.90)、APTT为(47.90±2.90)s;两组患者治疗后抗凝指标均有效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动脉血管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过程中应用达比加群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无附加的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心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达比加群酯Application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SUN Jie,FENG Li,FENG Tao,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Zhong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by dabigatran etexilate 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arfarin fo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abigatran etexilat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drug use saf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had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as (1.04±0.30)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as (40.90±2.70)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R as (1.03±0.10)and APTT as (40.60±2.00)s. Afte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had INR as (2.26±0.60)and APTT as (43.80±3.10)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R as (2.61±0.90)and APTT as (47.90±2.90)s. Both groups had effective improvements in anticoagulation indexe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improveme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s of arterial embolism events and hemorrha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nonvalvular atrialfibril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along with no additional adverse reactions. 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Key words】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nticoagulation;Dabigatran etexilate非瓣膜性房颤作为一种较为多见的心律失常病症,是目前心脏病学中一直面对的世界性难题。

预防房颤 达比加群酯pradaxa最理想

预防房颤 达比加群酯pradaxa最理想

预防房颤达比加群酯pradaxa最理想缺血性卒中预防是房颤治疗的关键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性疾病,可累及大约1%的总体人群。

每年约三百万的房颤患者罹患卒中,房颤可导致卒中发生风险增高达五倍之多。

在房颤患者所发生的卒中事件中,有92%是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原因是大脑血管被诸如血栓等物质阻塞,大脑供血的减少或完全阻断可导致严重的机体受损、瘫痪、甚至是死亡。

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非常棘手,不仅因为其发生风险很高,还因为缺血性卒中可能会对房颤患者造成足以改变其生活方式的影响。

缺血性卒中会危及患者及其家庭,并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显着的影响。

缺血性卒中还会增加医疗保健资源的使用,同时使得患者不得不接受长期的护理。

在此次调研中,很多医生都表示不仅每个治疗房颤患者的医生都需要了解房颤所伴有的缺血性卒中风险,患者本身对卒中等并发症的认识也亟待提高。

因此,投入更多资源以提升公众对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的知晓度是至关重要的举措,这也将确保房颤患者接受治疗、获得最为全面的保护。

(pradaxa)达比加群酯--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发生的新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能帮助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发生,并改善总体临床结果。

欧洲、美国和全球其他国家的主要治疗指南均已认可了抗凝治疗对于房颤相关性卒中预防的价值。

(pradaxa)达比加群酯150mg bid是唯一一个获得临床试验(RE-LY研究,针对(pradaxa)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进行比较)证实可较华法林进一步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伴有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中,达比加群酯150mg治疗方案相较华法林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24%。

,此外,(pradaxa)达比加群酯150m治疗方案可使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降低59%,而颅内出血也是抗凝治疗最令人生畏的副反应。

总体而言,RE-LY研究结果显示,(pradaxa)达比加群酯150mg bid相较华法林可使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总体发生风险降低35%。

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郑杨琴;殷为勇;周成业【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46)005【摘要】目的:比较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28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非瓣膜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其抗凝药物的不同分为达比加群组和华法林组,随访至2015年5月31日。

纳入统计的有达比加群组78例,服用达比加群胶囊每日2次,每次110 mg;华法林组86例,服用华法林,维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

比较2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华法林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1例,达比加群组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出血3例,华法林组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出血5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s-bled评分是华法林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不是达比加群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达比加群可以有效减少非瓣膜性房颤伴卒中患者再发血栓栓塞事件。

同时,Has-bled评分不一定适用于评估服用达比加群进行二级预防抗凝的出血风险。

%Objective: To compare dabigatran and warfarin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in nonvalvu-lar atrial ifbrillation patients in efifcacy and safety.Methods: Patients diagnosed as ischemic stroke with NVAF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continuously review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ticoagulated with dabigatran 110 mg twice daily and adjusted-dosewarfarin.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sm, any bleeding,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Systemic embolism occurred in 11 patients on warfarin compared with 3 on dabigatran (P<0.05 for noninferiority). Has-bled was a predictor of major bleeding on warfarin (P<0.05), but not of dabigatran (P>0.05).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NVAF, dabi-gatran given at a dose of 110 mg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ates of systemic embolism. Has-bled may be not suit-able for dabigatran, and it needs to be reifned.【总页数】5页(P383-387)【作者】郑杨琴;殷为勇;周成业【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浙江温州 32501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浙江温州 32501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浙江温州 325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相关文献】1.达比加群对非瓣膜性房颤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郑杨琴;殷为勇;周成业;2.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杨超;陈凤娟3.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李艳华;宋宏界;张健;赵川;关颖4.三种不同抗栓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徐建慧; 徐宇浩; 蔡志荣; 于明5.三种不同抗栓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徐建慧;徐宇浩;蔡志荣;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 0.90 (95% CI: 0.74–1.10) P<0.001 (NI)
RR 0.65 (95% CI: 0.52–0.81)
1.8
P<0.001 (Sup)
1.5 1.54
1.2
1.71
RRR 35%
0.9
1.11
0.6
0.3
0.0
事件数/患者数:
达比加群 110 mg BID
183/6015
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相比, 达比加群酯150 mg有更高的临床净获益
特征
患者(n)
临床净获益
卒中/全身性栓塞 死亡 严重出血 肺栓塞 心肌梗死
达比加群 110 mg BID
达比加群 150 mg BID
6015
6076
7.34
7.11
1.54
1.11
3.75
3.64
2.87
3.32
0.12
0.15
0.82
药物间 相互作用少
血浆药物浓度和抗 凝效果密切相关
PD = 药效学; PK = 药代动力学; VTE =静脉药血栓物栓血塞 浆半衰期 12~14小时
达比加群酯概述 RE-LY研究 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 达比加群酯在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 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常见问题的处理
RE-LY®研究设计
伴1个危险因子的房颤患者 不存在禁忌症*
0.30
0.09
0.12
数据表示%/年; *临床净获益由卒中/全身性栓塞(SSE), 心梗, 死亡 或大出血组成; BID =一天两次; D = 达比加群; NI =
12
非劣性; Sup = 优效性; W = 华法林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875–6
Ezekowitz MD et al. Am Heart J 2009;157:805–10;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1:1139–5
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相比, 达比加群酯150 mg显著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35%
卒中/全身性栓塞发生率(%/yr)
2
达比加群大事记
• 12月,开始 Re-ly 研究
2005年
• 10月19日,美国 FDA 批准 SPAF适应症
2010年
2011年 • 11月 8日,欧盟批准 SPAF适应症 • 2月,中国SFDA批准SPAF适应症
2013年 • 首个在中国获批房颤卒中预防适应症的NOAC
•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SPAF适应症 目前 • 超过250万/年的患者使用
卒中年发生率(%)
1.40 1.20 1.00 0.80
P=0.03 (Sup)
RRR 24%
1.21
0.92
0.60
0.40
0.20
0.00
缺血性卒中
华法林 达比加群 150 mg bid
P<0.001 (Sup)
RRR 74%
0.38
0.10
出血性卒中
bid = 一日两次; RR = 相对危险; RRR =相对危险减低; Sup =优效性
0.81
华法林
6022
7.91
1.71 4.13 3.57 0.10 0.64
P值 D 110 mg
vs. W

P值 D 150 mg
vs. W

0.09
0.02
<0.001 (NI) <0.001 (NI) 0.30 (Sup) <0.001 (Sup)
0.13
0.051
0.003
0.32
0.71
%/ 年
4
p = 0.052
p = 0.003
3.5
3
2.521.5来自10.50
达比加群150mg
达比加群110mg
华法林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361:1139-1151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875-1876
1.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1151. 2.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3: 1875–1876.
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相比, 达比加群酯150 mg大出血风险相当
p = 0.32
这是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 上市的首个新型口服抗凝血 药物,具有里程碑意义
达比加群酯口服给药后, 迅速在胃和小肠被吸收,并 通过非特异性酶的蛋白水解 作用变成活性产物—达比加 群而发挥药理作用
达比加群酯药物特点
线性药代动力学, 药效可预测
无需进行常规抗凝 监测
口服2小时内起效, 不依赖肝脏P450
BID =一日两次; NI =非劣; RR =相对风险; RRR =相对风险的降低; Sup = 优势 Connolly SJ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3:1875–6
达比加群 150 mg BID
134/6076
华法林
202/6022
9
与控制良好的华法林相比, 达比加群酯150 mg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24%
3
达比加群酯概述 RE-LY研究 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 达比加群酯在特殊人群的临床应用 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常见问题的处理
达比加群酯:全新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a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IXa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Edoxaban
Xa
IIa
达比加群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达比加群酯为全新的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DTI),以浓 度依赖的方式特异性阻断凝 血酶(游离型或血栓结合型) 而发挥强效抗血栓作用
达比加群酯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 卒中预防的临床应用建议
背景
• 牵头:胡大一、马长生教授 • 组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栓栓塞防治循证工作组 • 参与专家:全国心血管病、神经病学、老年医学、急诊医学和 血液病及循证医学等知名专家近40位。 • 讨论经过:2012年12月启动首轮撰稿,经过4轮讨论,最终定 稿。 • 发表:本应用建议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3月期。
R
华法林 1 mg, 3 mg, 5 mg
(INR 2.0–3.0) n=6000
达比加群 110 mg BID
n=6000
主要目标: 明确达比加群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 中位随访2年:最短1年,最长3年
达比加群 150 mg BID
n=6000
*存在严重心瓣膜疾病,筛查前14天内曾发生卒中或6个月内发生严重卒中,出血风险升高的疾病,肌酐清除率<30 mL/min, 活动性肝病和妊娠;BID = 一天2次; INR = 国际标准化比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