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评分的意见

合集下载

CHA2DS2-VASc评分的临床应用

CHA2DS2-VASc评分的临床应用

CHA2DS2-VASc评分的临床应用魏博【摘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口服抗凝治疗在有效地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同时,也明显增加出血风险.目前多数欧美心房颤动指南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脑卒中风险分层管理.CHA2DS2-VASc评分在CHADS2评分基础上增加了女性、高龄、血管病变3项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因素.CHA2DS2-VASc评分较CHADS2评分能更好的识别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尤其是识别真正低危患者.虽然CHA2DS2-VASc评分在CHADS2评分基础上增加了3项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因素,但仍未能完全纳入重要的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因素,且CHA2DS2-VASc对亚洲人群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现对国内外CHA2DS2-VASc评分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了解国内外关于CHA2DS2-VASc评分的研究现状及这些研究给临床带来的启示.【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CHA2DS2-VASc评分;心房颤动;风险评估【作者】魏博【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心房颤动(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我国首次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7%;患病率随年龄显著增加,>80岁人群达7.5%[1]。

房颤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国内40家医院房颤回顾性研究[2]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4.15%,>80岁高达32.86%。

Framingham研究发现,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是非房颤人群的18倍,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则为非房颤人群的6倍[3]。

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华法林能使脑卒中风险降低约2/3,但会大幅度增加严重出血风险。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

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与出血风险评估标准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房颤卒中危险CHA2DS2-VASc评分注:TIA=短暂性脑缺血;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

CHA2DS2-VASc积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血栓事件的年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带来的临床净获益明显。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提示,CHA2DS2-VASc积分≥1分的男性或≥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服抗凝药物亦有较明显的临床净获益,国人的临床研究也获得一致的结论。

在没有其他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单纯女性不增加卒中的风险。

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具有同样的危险性,其抗凝治疗的方法均取决于危险分层;房扑的抗凝原则与房颤相同。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HAS-BLED评分)注: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肝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肝病(如肝纤维化)或胆红素>2倍正常上限,谷丙转氨酶>3倍正常上限;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μmol/L;出血指既往出血史和/或出血倾向;INR值易波动指INR不稳定,在治疗窗内的时间<60%;药物指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的适应证仍应进行抗凝治疗,而不应将HAS-BLED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的禁忌证,对于HAS-BLED评分≥3的患者,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因素,例如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INR不稳定、合用一些可能增加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酗酒等,并在开始抗凝治疗之后加强监测。

抗凝药物的选择:VKA:华法林□NOAC: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注:对于中度以上二尖瓣狭窄及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房颤患者只能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其他瓣膜疾病患者合并房颤时,应根据CHA2DS2-VAS评分确定是否需要抗凝,选用华法林或NOAC均可。

患者(或家属)意见:经评分医师告知,已了解并明白房颤可能引起的危害及使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的相关出血风险,□同意/□不同意使用抗凝药物治疗。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i ,而 阿司 匹林 效果 不如 抗凝 药[。2 ic i“ 2 0 欧洲 心脏学 】 l 0年
药的依从性 ,有些患者 因此拒绝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再者 ,
华法林 的主要不 良反应是 出血 ,大 出血是最危险 的并 发症 ,

旦出现出血 ,尤其是颅 内出血 ,病死率很高 。因此 ,医患
中纤维 蛋 白原 、D一二聚体含量升高 ,易形成血栓 , 华法 而
林可使 其降低 ,进一步达到抗血栓 形成作用 。到 目前为止 ,
林使用率如 此之 低 , 尤其是 随着危 险级别 的增加 , 华法林 的 使用率反而下降的原 因,可能与临床 医生对房颤所致血栓栓 塞 的并 发症 以及抗栓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近年来 随 着循证 医学 的发展 , 许多疾病 的治疗理念不 断发生变化 。如
的逐渐减少 , 非瓣膜病房颤成为 目 的主要 问题。非瓣膜病 前
房 颤 的 发生 率 随年 龄增 长 而急 剧增 加 ,房 颤 的 主要 并 发 症 一一 卒 中的发生率 也随年 龄增加 而升高 。此 外 ,老年 人
证 :出血素质 、血 小板减 少( 5 × 1 L) < 0 0 / 、未治疗 或难 以控 制的高血压( 1 09 mmHg 。使 用华法林相对 禁忌 > /0 6 ) 证 :大量酗酒 ( 6 ml ) > 0 / 、常规使用非类 固醇类抗炎药( d 无 细胞保 护作用 ) 加容易造 成外 伤的活动 。 、参 2 结果 CHADS 2得 分与用药情 况见 表 1 。使用华法林 禁忌证 的有 2例 ,评分分别为 3分 和 6分 ,原因分别为大量酗酒 , 未 治疗或 难 以控 制的高血 压 。
( 上接 2 5页 )拉 西地 平 后患 者 的谷 压 / 压 比达 到 5 % 峰 0 以上 。患者 每 天 口服 2 rg拉 西地 平 可 以有 效 降低 其 ~8 a 白天与 夜 间 、2 h动 态 的血 压 平 均 值 , 4 血压 的偶 测 结 果

房颤抗凝及出血评分

房颤抗凝及出血评分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CHADS2评分危险因素积分(分)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C) 1高血压(H) 1糖尿病(D) 1脑卒中/TIA/血栓栓塞病史(S) 2总积分 6评分危险分层推荐治疗22分高危组抗凝治疗1分中危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O分低危组抗血小板治疗注意:瓣膜病房颤: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术后合并的房颤。

瓣膜病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的抗凝适应症,无需再进行栓塞危险因素评分。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C HA2DS Z TAS C评分危险因素积分(分)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C) 1高血压(H) 1糖尿病(D) 1脑卒中/TIA/血栓栓塞病史(S) 2血管疾病(V) 1年龄65-74岁(A) 1女性(Sc) 1最高累计分9(I)男性评分22分,女性评分分,推荐抗凝;(2)评分为1分(除外女性性别得分)者,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考虑采用口服抗凝药物;(3)评分为O分,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时出血风险的HAS-B1ED评分肝肾功能不全(各1分)(A) 1分或2分出血(B) 1INR值易波动(1) 1老年(年龄>65岁)(E) 1药物或嗜酒(各1分)(D) 1分或2分最高分9 注: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OmmHg(1mmHg=0.133kPa);肝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肝病(如肝纤维化)或胆红素>2倍正常上限,谷丙转氨酶>3倍正常上限;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酎2200UmoI/1;出血指既往出血史和/或出血倾向;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易波动指INR不稳定或过高或在治疗窗内的时间<60%;药物指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留体类抗炎药。

0-2分出血低风险23分出血高风险。

房颤 抗凝评分

房颤 抗凝评分

房颤抗凝评分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增加患者中风的风险。

抗凝治疗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评分也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心房颤动抗凝评分工具包括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

其中,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患者中风的风险,包括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因素。

具体来说,如果血栓形成风险比较高,如CHA2DS2-VASc评分男性≥2分或女性≥3分,建议患者长期接受抗凝治疗,如果没有禁忌证,应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而HAS-BLED评分则用于评估患者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出血史等因素。

如果HAS-BLED评分在3分及以上时,则
意味着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时需特别关注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的医学依据。

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专业意见。

房颤患者血栓风险评分与出血危险评分

房颤患者血栓风险评分与出血危险评分

D 吸毒或饮酒史 (每项1 1 1
1 或2 总计 9
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子 CHF/左室心功能不全 高血压 年龄 >75岁 糖尿病 卒中/TIA/血栓-栓塞形成 血管疾病 年龄在65–74之间 女性 总计
评分 1 1 2 1 2 1 1 1 9
CHA2DS2-VAS评分
• 评分≥2:口服抗凝治疗,INR 2.0~3.0 • 评分=1:口服抗凝或阿司匹林75~325mg/日,但更
推荐口服抗凝治疗
• 评分=0:阿司匹林75~325mg/日或不采取抗栓治疗,
但更推荐不采取抗栓治疗
*当口服抗凝药适用时,达比加群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
出血风险评估表 (HAS-BLED评分法)
首字母
临床特点
H
高血压
A 肾或肝功能异常 (每项1分)
S
卒中
B
出血
L
不稳定的INR值
E 高龄(e.g. 年龄 >65 岁)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

房颤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

房颤患者栓塞及出血风险评分(一)
评分≥2分,建议接受抗凝治疗。

1分患者推荐抗凝治疗。

表2.栓塞风险评分:CHADS2评分
评分≥2分,建议接受抗凝治疗。

1分患者推荐抗凝治疗。

✧高血压指收缩压>160mmHg;
✧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著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
2倍,并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倍等);肾功能异常
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200umol/L;
✧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出血体质、贫血等;
✧INR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疗范围(如<60%);
✧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嗜酒等。

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并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后定期复查。

1/1。

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评估(全文)

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评估(全文)

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评估(全文)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在中国估计有1000万以上。

我国的胡大一教授完成了中国首次大规模的房颤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患病率为0.77%,而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高达7.5%。

可想而知,随着向老龄化社会迈进,中国未来房颤患者的数目将何其巨大。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

房颤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其发生率在80-89岁老年患者高达23.5%。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抗凝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尤为重要。

在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方面,2010年《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提出了新的评分系统――HA 2 DS2VASc积分,在CHADS2 积分基础上将年龄≥75岁由1分改为2分,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 - 75岁,性别(女性),三个危险因素(见表一),新指南关于选择口服抗凝药物的建议:除了低危患者(孤立性房颤、年龄≤35岁,或存在禁忌),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的并发症(I A)。

抗凝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抗凝治疗在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提同时也能引起出血。

该指南指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并首次提出了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见表2),包括高血压、肝肾功能损害、卒中、出血史、INR波动、老年(如年龄>65岁)、药物(如两联抗血小板药物或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嗜酒,评价房颤患者出血风险,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高危患者无论接受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片治疗,均应谨慎,并在抗凝治疗之后定期复查。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权衡INR低时卒中风险和INR高时出血风险,该指南仍推荐INR控制在2-3之间。

总之,华法林治疗期间严重出血与抗凝治疗强度、患者的特点、同时合用其他药物和接受抗凝治疗的时间等因素相关。

抗凝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是决定是否应用华法林的绝对指标,而应该结合患者认知功能、依从性、血栓栓塞的危险来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堡!坠鱼笪疸苤查;生!旦笠垒!鲞笠!翅鱼丛!』£!型塑:塑!翌!!:!尘:堡!盟!:!关于我国非瓣膜病危险评分的意见

朱俊胡大一

心房颤动血栓栓塞

自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公布心房颤动(房颤)指南后,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有了两个评分系统,即传统的CHADS:评分和欧洲指南推荐的CHA:DS:一VAS。评分¨!。后者问世后,在我国就一直存在到底使用哪一种的争论。多数意见认为,由于CHADS:[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高血压(hypertension)、年龄(age)、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stroke/TIA)首字母缩写]评分简单易行,对我国现阶段比较适用。有条件的医院或医生可使用后者。这一意见当然正确。但这两个评分的背景是什么,如何与我国现阶段的抗凝状况相联系,仍有不同意见。这两个评分系统表面上看差别并不太大,很多指标是相同的。与CHADS2评分相比,在CHA:DS:一VAS。评分中只有两项变化,一是将年龄超过75岁的权重增加为2分,二是新增加了几个危险因素:年龄65~75岁、女性和血管性疾病,均为1分。但在这些看似并不太大的变化背后,却有着背景和理念方面的明显不同。首先要看这两个评分系统产生的背景。CHADS:评分的基础是20世纪90年代几个评价华法林与阿司匹林疗效的临床试验。那时国际上对非瓣膜病房颤还不知道是否应该抗凝,临床实践中也没有给这些患者用抗凝药。因此,评价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临床试验是以安慰剂为对照的。根据当时试验的对照组(未接受抗凝的患者)分析得出一些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在2001年由Gage等。2l将当时存在的几个评分方法综合后提出了CHADS:。经过检验认为它能较好地预测房颤卒中的危险。2006年ES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中正式推荐CHADS,评分,并由此广泛用于临床危险分层。而CHA:DS2一VASc评分系统是基于欧洲2010年的抗凝状况建立的。根据欧洲的调查,虽然个别国家的抗凝率不理想,但整体房颤抗凝率很高,特别是在瑞典等几个北欧国家,不但高达70%~80%,而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TTR,即INR达标时间占整个抗凝时间的百分比,超过60%认为是达标)也十分高,可达70%~80%。根据以上背景,似可看出,CHADS,评分是在抗凝治疗起始阶段产生的,而DOI: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3.03.003作者单位: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朱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胡大一)·181·.专题评论.CHA:DS:一VAS。是抗凝治疗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我国目前的抗凝情况如何?根据我国以往和近期的几项注册或调查研究,虽然近年来抗凝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治疗率仍十分低下。2011年在欧洲心脏病年会公布的全球RE.LY房颤注册研究中,我国入选了2023例急诊房颤患者。在其中CHADS,评分>12的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抗凝治疗,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这一数字也许更低。在我国接受抗凝的患者中,INR的达标率很低,RE—LY房颤注册中只有36%,这与欧美国家的60%甚至更高差距巨大。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抗凝状况,大致相当于CHADS,评分产生初期的国际背景。其次要看一下这两个评分系统理念的差别。CHADS:评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根据评分的高低进行危险分层,即0分为低危,1分为中危,≥2分为高危,并根据这一分层确定抗凝治疗策略。0分不用抗凝或阿司匹林,1分可用华法林,也可用阿司匹林,I>2分一律用华法林。所以CHADS:评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找出高危患者,立即给予抗凝治疗。但在2010年ESC房颤指南中,却提出了淡化危险分层这一意见,而这恰恰就是CHA,DS:一VAS。评分的特点。2010年房颤指南还没有说得十分清楚,2012年的更新指南"o就明确提出,CHA,DS,.VAS,评分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真正低危患者。经过数个比较研究,在高危患者中,两个评分系统的价值是类似的。但CHA,DS:.VAS。评分可以在原来CHADS2评分的0分患者中再次分层,找出一部分卒中发生率实际还很高的患者,把这部分患者区分出来后,余下的就是真正低危患者’4o。

而对于非低危患者,似乎分层已不重要。这是根据欧洲的具

体情况提出的意见。如前述,在最近的一些调查中,欧洲非瓣膜病房颤接受华法林的治疗率很高,但也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在评分很低甚至无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也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出现了过度治疗‘5。。这种做法的风险效益比是不对的。因此,ESC恰当地在此时提出了一个可以找出真正低危的评分,意为对这些真正低危的患者不需抗凝,而其他患者一律抗凝。显然,这种情况在我国还为时过早。我国目前在高危患者中也只有很低比例的患者接受抗凝,有些调查显示,随着危险分层增高,华法林应用甚至有减少的趋势。在我国,虽然提高整个房颤抗凝的任务十分必要,但更为紧迫的是尽快在高危患者中开始抗凝。因此CHADS:评分在我国现阶段是适用的。在欧洲指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变化是阿司匹林地位的

万方数据虫堡!叠查蟹题苤盍生!旦箜!!鲞筮!塑g!也』g!旦型:丛!翌!!Q!!:!!!:堡!№:j不断下降。在2012年指南更新中建议,所有非低危患者都应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只有在不能使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中才可以使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而单用阿司匹林疗效较差。当然,欧洲指南有一定科学根据,指出阿司匹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很多不足,认为20世纪得出的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疗效的结论并不正确。CHA:DS2一VAS。评分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观点,简化了抗凝的程序,在评分1分以上的患者,都接受口服抗凝药,0分患者,最好不抗凝。除少数不能接受抗凝药的患者外,没有阿司匹林的地位。这种情况是否适合中国?我国的现状是,除抗凝治疗率很低外,还有大量高危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比率上超过华法林。如果按照CHA:DS:一VAS。的意见,将不再使用阿司匹林,包括中低危患者。我们现在是否能够完全做到?至少我们现阶段努力的重点应该是让高危患者从服用阿司匹林置换到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中危患者(CHADS:评分为1分者),是否在一段时期内还可接受阿司匹林?我国新推出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专家共识》中就提出CHADS:评分1分的患者若不接受华法林,可用阿司匹林,但不建议在0分的患者中使用。如果这样,则CHADS:评分就还有它的地位。当然,在抗凝治疗开展十分到位的医院(接受抗凝药治疗率至少在50%以上),可以试用CHA:DS:-VAS。评分,减少阿司匹林的使用。至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考虑到获益和安全比,不建议强调这一用法。欧洲可以简化抗凝方案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上市。这些药物疗效不劣于华法林,甚至优于华法林,大出血不高于甚至低于华法林,安全性较好,且颅内出血均减少,不需要监测,可使用固定剂量,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较少等。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些新药可能逐渐替代华法林,使抗凝变得简单。在2012ESC指南更新中,建议对CHA:DS:一VAS。/>2和1分的患者均可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优先推荐新型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某些国家上市后可很快进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价格也可接受。可以估计,这一替代过程会比较快。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个新型口服抗凝药取得了房颤抗凝适应证,即便上市,还有一个自费期,其价格也会明显高于华法林。所以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我国的发展,也不能过于乐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并存。在谈到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时,不得不想到我国还有一个很大灰区,就是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率十分低下。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超过任何非瓣膜病房颤。由于我国是在所有房颤抗凝治疗都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接触非瓣膜病房颤抗凝的学术热潮,所以对瓣膜病反而有一定的忽视。我国还有相当多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他瓣膜病也随着人El老龄化的进程有所增加。但在RE—LY房颤注册中,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率也只有40%,而且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因机械瓣置换术后才抗凝治疗。还有一个情况也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即我国现在很多瓣膜病患者可以活到高龄,其中不少还同时具有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如瓣膜病患者使用CHADS:评分系统,将能鉴别出一批十分高危的患者,抗凝治疗刻不容缓。根据以上分析,在我国现阶段,作为整体策略,仍应首推CHADS,评分,找出高危患者,立即抗凝治疗。特别要加强对基层医生进行这种评分并对高危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意识。在抗凝治疗已达到相当水平的医院,有条件地使用CHA:DS:一VAS,评分是可行的,但一定要知道使用这一评分的基础和意义。随着我国抗凝治疗率的提高,新抗凝药的进人,可以逐渐转为CHA:DS:一VAS。评分。期望能进行我国非瓣膜病房颤的注册研究,从中找出适合我国患者的评分系统。有人提出,美国至今没有更改评分系统,还在使用CHADS,评分。出于何种考虑我们不必去追究,重要的是正确认识我国现状,提高房颤患者,特别是高危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这是所有心血管医生的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1]EuropeanHeartRhythmAssociation,EuropeanAssociationforCardio—ThoracicSurgery,CammAJ,eta1.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thetaskforceforthemanagement

ofatrialfibrillat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

EurHeastJ.2010,3l:2369-2429.[2]GageB,WatermanA,ShannonW,et

a1.Validation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schemesforpredictingstroke.JAMA,200l,285:

2864-2870.[3]CammAJ,LipGY,DeCaterinaR,eta1.2012focusedupdateof

the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anupdateofthe2010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