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治疗33页PPT
心房颤动指南--抗凝治疗

房颤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多发生在心功能障碍和室率持续增快的患者 具有可逆性
血栓栓塞抗凝治疗
房颤抗凝治疗:CHADS2评分 房颤转复抗凝:升级(<48h肝素化)
危险分层-CHADS2评分新拓展
危险因素
2006
ACC/AHA/ESC CHADS2积分 VASc积分
慢性心衰/左心功能障碍(C) 1 高血压(H) 年龄>75岁(A) 糖尿病(D) 1 1 1 1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7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 加颅内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 此不推荐为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卒 中患者进行抗栓治疗。 发病2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栓 治疗,其治疗原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 同。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8
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的风险与房颤患者相同,因此遵循 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心内科 尚永志
主要内容
前言 房颤分类 房颤伴随病及并发症 房颤的抗凝治疗 总结
前
男性多于女性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
言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40-50岁:0.5%
>80岁:7.5% 致死致残主要原因: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
2012年房颤分4类
初发 AF
首次发现,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
左心耳封堵术
指南推荐 对于长期口服抗凝剂有禁忌症的高卒 中发现的患者,可以考虑经皮介入性 左心耳封堵术(IIb B); 对于开放性心脏手术的患者,可以考 虑手术切除左心耳(IIb C)。
总结:
1.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要部分。 2.心房纤颤治疗倾于"全或无",即对于存在血 栓栓塞风险的患者,推荐抗凝;无卒中危 险因素的心房纤颤,不予抗凝。 3.心房纤颤目前仍然以口服抗凝药为主,随 着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抗凝已经由华法 林“单元化”走向“多元化”时代
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朱宁【摘要】社会老龄化必然带来房颤的高发生率,继之脑卒中的高发生率.口服抗凝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有效率达64%.但抗凝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一直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有必要重申卒中风险量表(CHADS2和CHA2 DS2-VASc)的应用,指导规范化的抗凝治疗.同时应注意亚洲人群脑卒中的特殊性,包括出血性卒中高发及抗凝强度宜较白种人低等问题.近些年问世的新型口服抗凝药似乎对亚洲人群尤为有益,又可避免不断抽血化验的烦恼,应予重视及推广.【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抗凝;风险量表;亚洲人群;新型口服抗凝药【作者】朱宁【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引用本文] 朱宁.非瓣膜病房颤的抗凝治疗[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1):1-5.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房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房颤的发生率与年龄密切相关,40~50岁人群房颤发生率仅为0.5%,而80岁时已增至5%~15%[1]。
2004年统计中国房颤患者估计已达800万人[2]。
房颤的主要危害就是发生脑卒中,其卒中的发生率较之无房颤患者增加5倍。
房颤患者每年卒中的发生率约为3%~4%,而脑卒中患者中15%~20%是由房颤导致的[3-4]。
房颤还显著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较之无房颤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风险增加4.7倍,1年内脑卒中的致残率升高近1倍,1年死亡率升高近3倍[5-6]。
而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7],所以多年来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中危及高危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应行抗凝治疗,单是近3年就有多项相关指南出台:2012年的欧洲房颤管理指南[8],2014年美国AHA/ACC/HRS房颤管理指南[9],2014年NICE房颤管理指南[10],2014 AAN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房颤卒中预防指南[11],2014年非瓣膜病房颤应用抗凝药物中国专家建议[12],2014加拿大CCS房颤管理指南[13]。
房颤ppt课件完整版

根据患者病情、出血风险、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动态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出血风险评估
采用HAS-BLED评分等工具,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指导抗凝治疗决策。
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避免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或食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处理出血事件。
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蔬 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方案。
戒烟限酒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限制酒精 摄入。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累。
心理干预在房颤管理中应用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焦虑、抑郁等情 绪状况。
PART 05
房颤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监测指标安排
心电图监测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观察房颤发作频率和持
续时间。
凝血功能检测
评估患者凝血状态,指 导抗凝治疗。
心脏超声检查
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变 化,评估房颤对心脏的
影响。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安 排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磁共振等检查。
负荷过重可使心房扩大。
心功能下降
房颤患者心输出量可降低20%左右, 尤其当心室率过快时,心室舒张期 明显缩短,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
心脏附壁血栓
房颤时,心房内血流缓慢,易在心 房内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 起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为常见。
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栓塞事件
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7倍,其中脑卒中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房颤药物治疗幻灯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杨焯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估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
其中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
在所有房颤患者中,瓣膜性、非瓣膜性和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
中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调查发现,在房颤相关因素中,老年为58.1%,高血压病40.3%、冠心病34.8%、心力衰竭33.1%、风湿性瓣膜病23.9%。
风湿性瓣膜病导致的房颤在我国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房颤时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和气促等临床症状,使生活质量下降。
若产生心房附壁血栓,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从而增加病死率。
目前房颤的治疗除祛除其病因或诱因外,主要措施是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房颤心室率和抗凝预防动脉血栓栓塞。
一、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可选择性的进行复律。
伴有潜在病因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在病因纠正后,方可考虑复律。
房颤持续超过48小时的患者复律时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在复律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凝治疗。
1.复律方法的选择药物或电击都可实现复律。
应根据病情和房颤持续时间来选择。
对于房颤伴较快心室率、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包括伴有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颤患者,则应尽早或紧急电复律。
电复律必须与R波同步,起始能量100J,如复律失败,可用更高的能量。
病情稳定的房颤患者推荐先选择药物复律,无效时再选择电复律。
电复律的效果优于药物复律,但需要暂时的镇静或麻醉。
没有证据表明采用两种方法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或脑卒中的风险有差异。
2.药物复律房颤发作后7天内进行药物复律似乎最为有效。
有很大比例的新近发生的房颤患者在24~48小时内自行转复。
超过7天的房颤很少自行转复,药物转复的效果也较差。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心内电生理检查
对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射 频消融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03
心房颤动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房颤 复发。
抗凝药物
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如华法林、达比 加群等。
控制心室率药物
减轻房颤症状,改善心功能,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 道拮抗剂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律失常。
卒中的预防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卒中预防。
心理支持与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房颤带来的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05
特殊人群的心房颤动管理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管理
风险评估
针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包括症 状、心功能、合并症等。
强化综合管理
指南强调对房颤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指南提倡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 己的健康状况。
02
心房颤动的诊断
临床表现与分型
阵发性房颤
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突发 突止,持续时间通常小于48小
时。
持续性房颤
3
QRS波形态通常正常
但如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 ,QRS波可增宽变形。
辅助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动态心电图
对于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可监测24小时内的
心电变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对于左心耳血栓及房间隔缺损 等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
对于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心 肌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策略ppt【43页】

?冠心病患者中10%~15%同时伴有房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患者中房颤的 比例为5%~7%
二、冠状动脉内血栓和房颤血栓形 成机制
(一)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
1动.动脉粥脉样粥硬化样:硬慢性化、:进行慢性病性理、改变进行性病理改变
内皮功能减退
LDL进入动脉壁 LDL被氧化 单核细胞浸润 动脉粥样硬化的 启动因子之一
NOAC 停用 24h后监测 INR值来确保华法林达到目标强度;换 药后1个月内密切监测以确保 INR稳定(至少3次INR在2~3)
? 服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因其主要通过肾脏代
谢 清除,率)应≥该5根0m据l/肾mi功n的能患评者估,给给药予时华间法。林Cr3Cdl后(停内生用肌达酐
不同口服抗凝药物的转换
不同抗凝药物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抗凝不中断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从华法林转换为 NOAC:停用华法林后监测 INR,当 INR<2.O 时,立即起用 NOAC
?NOAC转换为华法林:从 NOAC转换为华法林时,两者合用直至 INR达到目标范围,
需注意:合用期间监测 INR的时间应该在下一次 NOAC给药之 前;
?欧洲心房颤动诊治指南建议所有具有抗凝适应 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经过评估血栓和出血风 险后均应优先选择NOAC。
?鉴于上述证据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下列情况下非 瓣膜病房颤患者优先使用NOAC:(1)不能或不愿 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包括不能或不愿监测 INR。(2)未经过抗凝治疗的患者。(3)以往使用 华法林出现出血或INR不稳定的患者。
?长期NOAC治疗患者发生ACS:综合评估冠心病相关 和心房颤动相关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常用的方法包 括GRACE评分、CRUSADE评分、CHADS评分和HASBIED评分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及出血评分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及出血评分概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一种心律失常,且与血栓栓塞相关的风险较高。
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因此,评估患者的抗凝和出血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和出血评分。
抗凝评分: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该评分依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估,其中每个指标都对应一定的分数:- 临床症状(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或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1分- 高血压(Hypertension):1分- 年龄≥75岁(Age ≥75 years):2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1分- 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Stroke/TIA/thromboembolism):2分- 血管疾病(Vascular disease):1分- 年龄65-74岁(Age 65-74 years):1分- 女性性别(Sex category = female):1分CHADSVASc评分根据每个指标的得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具体分层如下:- 0分:低风险,不建议抗凝治疗- 1分:中风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考虑抗凝治疗- ≥2分:高风险,建议抗凝治疗出血评分:HAS-BLED评分用于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出血风险。
该评分依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估,其中每个指标都对应一定的分数:- 未控制的高血压(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1分- 肝肾功能不全(Abnormal liver or renal function):1分- 单指标或多指标的智力障碍或痴呆(Stroke history, Bleeding history, Labile INR, Elderly, Drugs):1分- 酒精滥用(Excessive alcohol or drug intake):1分- 65岁或以上(Age ≥65 years):1分- 创伤史或出血病史(Hemorrhagic diathesis or predisposition to bleeding):1分HAS-BLED评分根据每个指标的得分将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加强监测或调整抗凝治疗。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分层 、 脏 复律 的抗 凝 治疗 、 凝 治疗 的合 理 强度 及 注意事 项 等进 行 了综述 。 心 抗
非 瓣 膜 病 心 房 颤 动 ( o vlu ra i irlin n n a l ta f i t , v a rlbl o a
NV F 是 指 由 各 种 非 心 脏 瓣 膜 病 , 急 性 心 肌 梗 A ) 如
意事项 等作一综述 。
1 N VAF 的 流行 病 学 特 征
级 预 防试 验研 究 神经 功 能正 常 的 A F患 者 ;
二 级 预 防 研 究 包 括 近 期 有 N F 引 起 的 T A 或 卒 VA I
中 的 患 者 。这 些 试 验 探 讨 了 抗 凝 剂 华 法 林 和 ( ) 或
维普资讯
・
3 45 ・
・
综述 ・
非 瓣 膜 病 心 房 颤 动 的 抗 凝 治 疗
卢林
摘要 关键 词
黄 如训
非瓣 膜病 心 房颤 动( VA ) N F 患者 卒 中 的危 险性 较 高 。文 章就 NV F的 流行 病 学 特 征 、 险 因 素 A 危 非瓣 膜 病心 房 颤动 ; 中 ; 凝 治疗 卒 抗
抗 血 小 板 聚集 药 预 防 NV F栓 塞 发 生 的可 能 性 及 用 A
药标准和剂量 。
2 1 N F抗 血 栓 栓 塞 的 一 级 预 防 临 床 试 验 . VA 欧 美 大 规 模 N F抗 血 栓 栓 塞 的 临 床 试 验 结 果 VA
如 下 : 1 A A A I ( s in V rai i Ar l ( ) F S K A pr SWafr ta i nn i
F ra o )随访 107例患 者 , b li i itn I : l 0 华法 林 可明显 降 低 心 血 管 病 死 亡 率 和 栓 塞 的 发 生 率 , 阿 司 匹 林 而 ( 5mgd 与安 慰 剂 治 疗 效 果 相 似 。 ( ) P FI- 7 /) 2 SA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新型抗凝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