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培养料准备
根据鸡腿菇生长需求,准 备充足的培养料,如稻草 、麦秸、畜禽粪等。
设施设备
准备好灭菌设备、接种设 备、培养设备等,确保设 备齐全、完好。
栽培配方与培养料配制
栽培配方
根据鸡腿菇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配方,如稻草80%,麦秸10%,畜禽 粪10%等。
培养料配制
将各种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培养料达到一定的湿度和营养 水平。
采收方法
用竹刀或小刀将鸡腿菇从菌柄基部轻轻割下,避免损伤周围的小菇蕾。对于未成熟的鸡腿菇,可保留 下来继续培养。
鸡腿菇的加工技术
切片干燥
将采收的鸡腿菇洗净后切成薄片,放在烘筛上烘干,或用热风在烘房内烘干。干燥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盐渍
将鸡腿菇洗净后切成薄片,加入适量食盐拌匀,放入干净的容器中,上面覆盖一层食盐,密封保存。
高于一般蔬菜和水果。
鸡腿菇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 ,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作用。
此外,鸡腿菇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预防便秘和
肠道疾病。
鸡腿菇的种植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高品质、安全健康的食品需求 不断增加。因此,鸡腿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
鸡腿菇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生长周期短,抗逆性强,适应范 围广,产量高,且对环境无污染。因此,鸡腿菇种植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
02
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的形态特征
鸡腿菇的菌盖呈钟形或圆锥形 ,表面光滑,呈灰褐色或褐色 ,直径通常为4-10厘米。
鸡腿菇的菌褶呈白色或灰白色 ,密集而窄,延生。
鸡腿菇栽培

返回本节
2.建堆
宽1.5~2m,高1~1.5m的长形堆 四壁陡直,顶部馒头状 四周用薄膜、顶部用草被围盖来自返回本节3.翻堆
60℃左右时维持1天翻堆 复堆后打料孔(孔距约50cm) 翻2~3次堆(共5~7天) 最后一次翻堆时喷0.1%多菌灵
若加入无病虫害的土壤及草木灰, 可在发酵结束后加入。 呈咖啡色 有酱香味 标准 含水量65%左右(指缝泌水) pH8.0左右
返回本节
二、栽培方法
常用的是畦栽和袋栽 (一)畦栽 规格 宽80~100cm,深15~20cm 建畦 处理 喷600倍敌百虫,灌底水, 渗后撒层石灰粉
层播: 3层菌种,料总厚度15cm 播种 覆盖:压实,盖消毒报纸和薄膜
返回本节
菌种层
20cm 80~100cm
返回本节
(二)袋栽 20~26×50cm 聚乙烯袋筒 缝纫机空针扎3道微孔线 扎活结
幼蕾期略低
勿向菇体直接喷水(易变色) 注意 勿形成闷湿环境
菌盖有少许鳞片,尚紧包菌柄 采收 菌环刚松动时扭收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五)间歇期
清料面,平孔穴 喷2%石灰水 减少通风,盖膜养菌 间歇10~15天又出菇 采完两朝菇后喷施追肥 共收4~5潮菇
生物学效率:100~179kg鲜菇/100kg干料
返回本节
清心益智 易脾健胃、助消化 药效 降血糖 、降血压、降血脂 治痔疮、糖尿病 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 注意 勿与酒类品同食,以免产生中毒反应
鸡腿菇多 糖胶囊 380元/瓶
提取物
返回本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条件
返回本章
一、形态特征
白色或灰白色,气生菌丝不发达 1、菌丝体 线状(结菇) 前期绒毛状 母种常向斜面培养基内分泌黑色素 覆土
床栽鸡腿菇的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床栽鸡腿菇的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床栽鸡腿菇是一种在家庭菌棚中种植的优秀食用菇,其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然而,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也是很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希望能对菇农们提供参考。
一、种植技术床栽鸡腿菇的种植技术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菌种的选购与制备菌种是培育鸡腿菇的重要基础,因此菌种的选购要求很高。
选购时要选择生长力强、对环境适应力高、产量高的菌种。
制备菌种时,需要选择基质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菌种可以使用玉米粉、蔗糖等基质进行自然培养,也可以使用液体基质进行液体培养。
2. 材料的准备床栽鸡腿菇的材料可以选择废弃材料、农产品残渣等多种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中的木屑可以增加鸡腿菇的风味和口感,豆腐渣可以增加营养成分。
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无污染、无毒性、无农药残留的材料。
3. 材料的消毒消毒是床栽鸡腿菇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材料的消毒可以采用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等方法。
在消毒时,需要规定好消毒时间和消毒温度,避免发生消毒不彻、消毒过度等情况。
4. 床面的堆放堆放床面时要注意布置合理,避免床面过高或过低,要注意材料的均匀分布。
在堆放时还需注意床面的通风透气,避免气味过重。
5. 菌种的接种在装填床料后,需要将菌种均匀地撒在床面上,接着再用工具将菌种压实。
接过要注意,接过过浅或过深都会对菌种的生长造成影响。
6. 日常管理床栽鸡腿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床体的湿度和光照条件、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避免病虫害的入侵等。
二、病虫害防治床栽鸡腿菇生长过程中还会遭受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很多菌农需要对鸡腿菇的病虫害进行相关防治。
常见的鸡腿菇病虫害有以下几种:1. 鸟类损害鸟类损害是鸡腿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
建议在室外种植鸡腿菇时,可以使用网罩或搭设简易芦笼等设施防止鸟类的入侵。
2. 斑点病害在种植鸡腿菇时,可能会遭遇斑点病的侵袭。
鸡腿菇该如何种植-发酵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简介

鸡腿菇该如何种植?发酵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简介鸡腿菇,学名是毛头鬼伞,因其形如鸡腿,肉质似鸡丝而得名。
但是鸡腿菇并无鸡肉味,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菌中新秀”,并且具有较强的商业潜力。
不仅如此,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价值需求方面也与日剧增,因此种植鸡腿菇的人也越来愈多。
那么鸡腿菇改如何种植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发酵料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
一、生长环境鸡腿菇适应性广,抗杂逆性强,能利用稻草、玉米芯、花生秆等农作物秸秆在室外或室内栽培。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5度,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度,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32度,培养料含水量为60%-79%。
当子实体生长时,相对空间温度为85%-90%;鸡腿菇属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氧气,特别是在子实体生长期,需要经常通风;鸡腿菇对光线不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子实体生长阶段在散射光下,适当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勒克斯。
二、培养料配方与发酵玉米芯100公斤,尿素1公斤,石灰3公斤;秸秆(切段或粉碎)40公斤,玉米秆粉40公斤,马粪(干)20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3公斤;棉子壳89公斤,秸秆5公斤,石灰2公斤,石膏粉3公斤,磷肥1公斤。
材料与水的比例为1:1.3-1.4。
将混合物充分混合后,将其堆放成1米高,1米宽,长不限的料堆,然后盖薄膜保温发酵。
在温度升至60度以上保持10小时后翻堆。
当它再次达到60度时,将其保持10小时,然后将其冷却以制成装袋。
三、装袋发菌将发酵后的培养料放入一个好的20厘米和40厘米的塑料袋中,分两头与中间三层接种,接种量为15%-20%。
接好种后在移植到培养室中,品种将在20至25度的温度下培养,菌丝体将充满袋子约30至40天即可移入出菇棚(室)进行覆土出菇管理。
四、覆土出菇管理将发好菌的菌捧去掉塑料袋,平放在地畦内或床架上,宽度60-80厘米,长度不限,周围和表面覆盖。
覆土材料事先在烈日下晒干,再次使用1%-1.5%的甲醛、0.3%-0.5%敌敌畏混合熏蒸消毒。
鸡腿菇品种介绍

鸡腿菇品种介绍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是我国北方春、秋雨后发生在麦田或林地果园的一种食药用菌。
其子实体群生,菌盖圆柱形,连菌柄似火鸡腿,故名鸡腿菇。
菇体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
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
以每千克体重用2克鸡腿菇的浓缩物喂小白鼠,1.5小时后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最为明显。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栽培鸡腿菇,消费市场越来越广阔,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极受欢迎。
鸡腿菇栽培方法与双孢蘑菇栽培基本相同,单产一般为10~15千克/平方米,高者可达30~40千克/平方米。
栽培技术如下:群生的鸡腿菇一、阳畦栽培鸡腿菇㈠栽培材料主要材料:马厩肥、牛粪、麦秆、稻草、棉籽壳和杂木屑。
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复合肥、石膏粉、石灰粉等。
㈡栽培方式鸡腿菇可以室内栽培,也可以在室外栽培。
可以生料栽培,也可以熟料栽培。
可以袋栽,也可箱栽、床架式栽培。
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采用最有利的栽培方式。
阳畦平铺料栽培鸡腿菇较为省工。
大体上可以按蘑菇栽培办法进行管理。
㈢栽培配方1. 棉籽壳(或落地废棉)100千克,另加生石灰2—3千克(可加0.1%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含水量控制在60~65%。
2. 棉籽壳100千克,磷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石灰2千克,水160千克。
3. 玉米芯(粉碎)100千克,尿素l千克,石灰3千克,水150-160千克。
4. 稻草(切段或粉碎)40千克,玉米秆粉40千克,马粪(干,打碎)20千克,尿素1千克,磷肥2千克,石灰3千克,水150千克。
°金针菇废培养基(菌糠)80千克,牛、马粪20千克、尿素1千克、磷肥2千克,石灰4千克,水150千克。
㈤栽培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堆积料高1米,宽1米以上,盖上塑料薄膜保温,达60℃保持10小时;翻堆,再度达60℃,保持10小时,发酵结束;摊凉,铺于事先整好的畦面上,料厚10—20厘米,分3层播种,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5%。
鸡腿菇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鸡腿菇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后续产业的开展,林农的林下种植发展的可谓是如火如荼,特别是菌类的种植,发展的更是良好,现就林下种植鸡腿菇与大家探讨一下:关键词:鸡腿菇;栽培;病虫害;加工鸡腿菇营养丰富,菇肉肥厚细嫩,味鲜可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爱吃的一种菌类。
另外鸡腿菇制成干菇或罐头也很受欢迎,特别是脱水速冻鲜销,尤为上乘。
(一)栽培技术1 季节和时间安排选择林地可在自然条件下,鸡腿菇的出菇时间可安排在春季到初夏、早秋至初冬。
菌袋进林的时间一般要掌握在早晨或晚上9 点后,有7一8 天的晴天,覆土时间要在每天上午10 点前结束。
2. 选择种植场地(1)建造菌畦:在林地行间作畦床,畦宽1.5米,长度依林地而定,深度40 厘米,畦床做成龟背形,用3%的石灰水浸畦床和四周,在畦的四周挖一圈浅沟作排水沟。
在畦床上做小拱棚,宽1.5米,高0.8一1米,长度依畦而定,小拱棚每行隔3米作一棚弓,小拱棚顶部安装微喷设备。
(2)设网防虫:遮阳棚四周最好用防虫网封闭,以防虫类进入。
3. 栽培袋制作(1)培养基的配方1)稻草(切段或粉碎)60%,敖皮25%,玉米粉8%,复合肥5%,糖1%,石灰1%。
2)棉籽壳90%,麸皮4.5%,玉米粉4.5%,石灰1%。
3)棉籽壳87.5%,麸皮10%,尿素0.5%,石灰2%。
4)棉籽壳78%,麸皮10%,玉米粉5%,复合肥5%,糖1%,石膏1%,维生素B1微量。
5)杂木屑75%,敖皮1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维生素B1 微量。
(2)培养基的配制:2月上旬,将棉籽皮或稻草等拌入足量水,拌匀后,以手紧握滴3一4滴水为宜,然后堆好,堆闷7-10天,堆长不限,宽1米,高1一1.2米,料堆中间打几个洞,当堆内温度达65°C左右时开始翻堆,期间翻堆3-4 次,当堆中间无白心时即可拌料。
拌料前将辅料敖皮、石灰、多菌灵等干料混拌均匀,再与主料拌匀,使干湿均匀,水分含量65%为宜,酸碱度均匀,pH值7-8(以石灰调节),当料质松软,富有弹性时即可装袋。
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

关于鸡腿菇的栽培方法1 栽培配方① 稻草80 %、干牛粪12 %、石膏粉3 %、石灰粉3 %、过磷酸钙2 %。
② 金针菇废料60 %、玉米心20 %、玉米粉1 %、麦麸15 %、石膏1 %、石灰2 % ,过磷酸钙1%。
③ 玉米心80 %、麦麸15 %、石膏1 . 5 %、石灰2 %、过磷酸钙2 %。
2 装袋接种及培养培养料均匀拌料后调至含水量为65%左右,按常规方法堆制发酵。
采用23 厘米X 45 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按3 层菌种2 层料平菇播种方法进行装袋接种,接种量为10 %-15%,装袋上下松紧-致,置于23 -25 摄氏度的培养室发菌培养,注意调节温度,通风换气,30 -35 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3 覆土及出菇管理在塑料大棚内或野外露地作畦,挖0 . 9 - 1 米宽、20 - 25 厘米深、长度不限的畦床,将发好菌的菌袋膜全部脱去,菌筒横向切开,-分为二,断面向下竖直放置,筒距2 厘米左右,并用营养土填充,浇足水分,表面再覆3 -4 厘米营养土,喷雾状水浇透,温度在12 -24 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5 % - 90 % , 10 - 15 天左右开始有原基出现,20 天左右子实形成,长至七八成熟即可采收,-般可采3 -4 潮菇。
1、原料的配比与发酵可收集各种农作物秸秆,任选一种或几种做主料,在配方中可添加25%左右的粪肥,加以混合后进行常规发酵。
发酵成功的料内外嗜热好氧微生物如放线菌生长均匀,料有特殊的酒香味为好。
2、发菌时应通氧在装袋播种堆垛发菌时采用两端多孔通氧装袋技术,选用直径26厘米,长40~50厘米的塑料袋装三层料,播四层种,袋两端用直径0.12厘米粗的棍,各扎五个通气孔,深度为袋长的一半,2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覆土。
3、脱膜覆土浇水脱去菌袋薄膜,竖向摆放在畦间,向菌袋上方覆土3厘米左右,喷一次高效氯氰菊酯和克霉灵,3天后浇一次透水,20天后,鸡腿菇原基大量出现。
采完一潮菇后,补浇营养水,喷一次高效氯氰菊酯,一般采菇六潮,如遇干旱天气,可用高压喷雾器的远程喷头喷水。
鸡腿菇栽培技术

( 曙光 ) 卢
除 传 统 的 室 内 层 架 式 直 立养 然 气 候 下 出 耳 ,天 冷 可 罩 塑 料 拱 水 , 水干 湿 交 替 , 浇 于时 菌 丝 积 累 营 菌外 , 可在适宦 季节 , 在大 地( 或林 棚 , 忌 高 温 出 耳 , 防病 虫 害 发 养 , 时 子 实 体 生 长 。 浇浇 停 停 , 切 以 湿 t
穰
洲
… I¨
食 用菌
鸡 腥 菇 栽 堵 技 术
1培 养 料 的 配方 及 基 料 处 理 、
一
般 可 利 用 自然 温 度 每 年 生 吃 透 培 养 料 。采 用 畦 式 直 播 , 平 每
1培养料的配方 )
j
25 2 . g 菌 5 产 2次 , 1 2月 份 投 料 ,~ 方 米投 料 量 在 2 .~ 7 k , 种 占 第 批 3 5月 覆 土 材料 宜 用 菜 园 士 。取 地 表
高 08 1 宽 1 长 度 不 限 的 堆 , .~ m、 m、
层 料 厚 度 为 5r,中 间料 层 厚 度 为 此时揭去薄膜 , e a 即可常规管理。
j并打上通气孑 以利于好氧发酵 。当 1e L 0 m。先 铺 第 1 培 养 料 , 压 实 层 稍
出菇阶段要求经 常通风换 气 ,
( 强) 郭 董亚娟 )
欢 迎 订 阅《 村 实 用 技 术 》 月刊 ) 农 ( 。凡 需 i N 2 1年 本 刊 的 读 者 , 到 当地 邮局 订 阅 , 可 直接 汇 款 至本 刊 编辑 部 订 阅 Tf 0 1 可 也 全年或破季订 阅 、 每本定价 5 . , 7元 全年 6 . 8 4元。汇款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人 民东路 2 6号 ; 4 收款人:农村 实用技术》 《 编辑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
要点一、鸡腿菇的覆土:
由于鸡腿菇具有菌丝不接触土不出菇之特点,所以必须覆土。
覆土材料用50%的田园土,40%的河淤泥土,8%的草木灰,另外加1%~2%的石灰粉混合拌匀,最后用水喷湿,含
水量为60%~70%,应掌握捏之成团,掉之能散为限度。
覆土厚度一般在3~5厘米,土粒大小不超过直径2厘米为最佳。
堆在一起用薄膜盖严,顶上做成凹形,放容器加甲醛和高锰酸钾气化杀菌48小时,然后散堆放气3天备用,不可淋雨。
要点二、鸡腿菇生长温度:
正常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为22~28℃,菌丝抗寒不抗高温,35℃以上菌丝出现自溶现象。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9~26℃,9℃以下易死亡,28℃
以上易开伞自溶。
在16~20℃子实体发生量多,生长快,产量高,20℃以上品质开始下降。
气温20~27℃,10天左右菌丝可长到土表,此时可去膜。
要点三、鸡腿菇生长的湿度:
鸡腿菇正常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掌握在85%~90%,高于95%易发斑点病,子实体基部及菇柄易呈灰黑色腐烂,菇盖顶端多为黑褐色。
熟料袋栽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70%为宜,生料床栽发菌阶段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
可采取往空中或墙上喷水保湿。
要点四、鸡腿菇生长对光照的要求:
在适宜的光照能促进菌丝生长。
在光强小于10勒克斯以下时,菌丝生长相当缓慢,
平均比正常情况推迟约7~11天才会出菇。
子实体在没有光刺激时生长也非常缓慢,平均
推迟5~9天采收,而且生物学效率也一般,约为100%。
当光照过强,若达到1500勒克斯以上时,无论菌丝或子实体的生长都比10勒克斯以
下更为缓慢,此时子实体生长不仅缓慢,而且品质差、干燥、色泽浅黄,商品价值不大。
最理想的光照强度一般在70~800勒克斯。
在这样的光照下生长的鸡腿菇,出菇快,产量高,品质好,而且生长期间不易感染杂菌,商品价值高。
要点五、鸡腿菇生长对空气的要求:
鸡腿菇属好氧型腐生菌,因此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
空气中适宜的氧含量能明
显提高鸡腿菇菌丝的生长力,这是由于适宜的氧增强了菌丝分解培养基质的能力,供氧量
是鸡腿菇增产的重要因素。
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均需有新鲜的空气,所以发菌及出菇阶段都要注意室内适当通风换气。
要点六、鸡腿菇生长对酸碱度的要求:
菌丝可在pH2-10的培养基中生长,覆土材料以pH7-7.5为宜。
在生产上为了防止竞争性杂菌的发生,在培养料配制、堆制时加入适量石灰,提高pH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