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检验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酶学分析技术

1.酶的国际单位(IU)1IU指在规定的条件下(25°C,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每分钟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2.1katal: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3.抑制剂:凡是能降解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4.连续检测法:是测定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在酶促反应的线性期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产物或底物的变化

量,根据其变化量间接求出酶活性浓度,又称速率法。

5.同工酶: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

子组成、空间构想、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6.亚型:也称同工型,指基因在编码过程中由于翻译后修饰的差异所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一类酶。

7.米氏常数Km:是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一般是在10¯6~10¯2mol/L之间,是酶的特异性常数

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8.简述同工酶产生的机理:①不同基因位点编码②由等位基因变异编码产生③多肽链化学修饰产生

第七章蛋白质检验

1.急性时相反应:当人体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组织损伤侵害、诱导炎症,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通过释

放紧急反应性细胞因子IL-1、IL-6、TNF,再经血液循环,刺激肝脏细胞产生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使其血浆中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此炎症反应过程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参与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M蛋白:又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行为的免疫球蛋

白分子或其分子片段,一般无抗体活性。

3.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是第一个被认定为急性时

相反应的蛋白质。

1.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功能;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调节血浆pH;免疫与防御功能;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等功能。此外还有营养、催化、代谢调控等功能

2.清蛋白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正常的pH;运输作用

3.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增高:仅见于严重失水

降低:⑴清蛋白合成不足:①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②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⑵清蛋白丢失:①肾病综合征,Alb可由尿中丢失②肠道炎症性疾病③烧伤及渗出性皮炎

⑶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组织损伤或炎症

⑷清蛋白的分布异常:门静脉高压,肝硬化

⑸无清蛋白:遗传性缺陷

评价标准:

>35g/L为正常,28~34g/L为轻度缺乏,21~27g/L为中度缺乏,<21g/L为严重缺乏

当清蛋白浓度低于28g/L时,会出现水肿。

4.双缩脲法测血清总蛋白:

原理:蛋白质分子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作用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其显色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由于这种反应和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与碱性铜溶液中的Cu2+作用形成紫红色产物的反应类似,故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甲酰胺基的任何化合物都能发生此反应。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升高见于:

⑴血液浓缩: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休克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时,⑴由于水分丢失使血液浓缩,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但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变化不大,临床称为假性蛋白增多症。

⑵合成增加:多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见于:

⑴合成障碍:如慢性肝炎、急性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

⑵血液稀释:如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或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钠、水潴留。

⑶蛋白质丢失:如大量失血,肾病综合征时的蛋白尿,溃疡性结肠炎。

⑷其他:如慢性胃肠道疾病,消耗性疾病如严重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综合征、长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5.溴甲酚绿法BCG测定血清清蛋白

原理:BCG是一种阴离子染料,在pH4.2的缓冲液中与带正电荷的清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溶液由未结合前的黄色变成蓝绿色,在626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经与同样处理厄清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清蛋白的含量。6.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M蛋白血症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有何特征?

肝硬化:ALB下降,γ带升高,甚至出现β-γ桥。肾病综合征:ALB下降,γ带不变或下降,α2和β带尤其是α2

带显著升高。M蛋白血症:ALB下降,出现一个色泽深染的窄区带即M蛋白带,多位于γ带之中,也可出现在α或β带。第八章糖代谢紊乱检验

1.糖尿病D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性高血糖症,系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综合征,以高血糖为特点,其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无原因的体重下降。

2.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间首次范闲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发作,不论是否使用胰岛素或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但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

3.低血糖:指由于某些病理或生理原因使血糖浓度低于参考值下限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饥饿感、心悸、出汗、精神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4.糖耐量实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口服或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

5.高血糖症:指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若超过肾糖阈值(8.9~10mmol/L)时则出现糖尿。为渗透性利尿。

6.胰岛素抵抗IR:指单位浓度的胰岛素细胞效应减弱,即机体对正常浓度胰岛素的生物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7.反应性低血糖: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病症,即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餐后低血糖症状,且血糖浓度低于2.5~2.8mmol/L。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物质②肝贮存的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入血③糖异生作用④其他单糖的转化

去路:①氧化分解供能②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而贮存③转化为非糖物质④转变成其他糖及糖衍生物

⑤当血糖浓度过高,超过了肾糖阈时,葡萄糖即由尿中排出,出现糖尿。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⑴糖尿病症状,同时随机血糖浓度≥11.1mmol/L。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食、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⑵空腹血糖浓度FPG≥7.0mmol/L

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⑶2小时血糖≥11.1mmol/L.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单独用来诊断糖尿病,但需要重复试验,两次的试验结果有相关性才能确诊。

3.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定义: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集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方法:①标本采集:检查前三天停用胰岛素治疗,维持正常的饮食及活动(每天食物中糖含量不低于150g)。试验前应空腹10~16小时,静脉采血2ml左右,迅速分离血清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

②口服葡萄糖: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ml冷开水中5分钟内饮完(妊娠妇女常用量为100g)。

③绘制糖耐量曲线

结果分析:

①FPG≤6.1mmol/L,2hPG<7.8mmol/L,为糖耐量正常(NGT)

②FPG在6.1~7.0 mmol/L之间,2hPG<7.8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

③FPG<7.0 mmol/L,2hPG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退(IGT)

④FPG≥7.0mmol/L,2hPG≥11.1mmol/L,尿糖+~++++,为糖尿病。

4.1型DM特点:⑴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少年⑵起病较急⑶血浆胰岛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

曲线呈低平状态⑷B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多数病人可检出自身抗体⑸治疗以依赖胰岛素为主

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5.2型DM特点:⑴典型病例常见于40岁以上肥胖的中老年人,偶见幼儿⑵起病较慢⑶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

并不降低,但在糖的刺激后呈延迟释放⑷ICA等自身抗体呈阴性⑸初发病人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⑹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不如1型DM⑺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

第九章脂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检验

1.LDL受体途径:LDL或其他含ApoB100,E的脂蛋白如VLDL,β-VLDL均可与LDL受体结合,内吞入细胞使其获得脂类,主要是胆固醇,这种代谢称为LDL受体途径。

2.动脉粥样硬化AS:指动脉内膜因脂质、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坏死及钙化等一类慢性进行性的病理改变。

3.胆固醇的逆向转运途径:HDL可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回到肝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这一过程称胆固醇的逆向转运。

4.血脂:是血浆中脂质(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TG、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游离脂肪酸FFA等。

1.引起动脉硬化的脂蛋白

⑴乳糜微粒与AS:CM颗粒大,不能透过动脉内膜,不易进入动脉壁,故一般不引起AS。

⑵极低密度脂蛋白与AS:①当血浆VLDL浓度升高时,其颗粒变小生成VLDL残粒,并且胆固醇含量相对增加,

因而具有致AS作用。②VLDL浓度升高时,可影响其他种类脂蛋白的浓度和结构。③血浆VLDL浓度升高伴有血浆HDL浓度下降,导致题记抗AS的因素减弱。④VLDL增高常与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想伴随。

⑶中间密度脂蛋白与AS:因富含TG的VLDL经LPL水解生成脂蛋白残粒(IDL),并转变成富含胆固醇和ApoE的

颗粒沉积于血管壁。故IDL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具有致AS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